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而代替他的人,当然必须得是真正的能臣,这样康麻子就想起之前失宠,已经被扔到盛京的周培公来,虽然已经不喜欢这家伙了,但对他的才能,康麻子还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这样周培公被紧急调了来。
原本历史上他是死在这一年的,不过现在重获圣眷的兴奋支撑着,居然也焕发了第二春。
当然主要是盛京那地方太冷了,一想到自己要温暖的南方,而且还是一下子高升到总督,他就什么病也没有了,实际上和凌包衣给他吹嘘的不一样,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只不过是一条小杂鱼而已,一辈子做的最大官也不过是提督,这在康麻子手下屁都不算一个,在清史中连个单章都没有,现在能当总督他都差不多要感激涕零了。
不但周培公被拎了来,同样受冷落被扔到东北当黑龙江将军的萨布素也被拎了来。
他的新职位是福州将军,以这个一年死了俩的倒霉职位辅助即将南下,担任安东大将军全面主持浙江战事的简亲王雅布,这样再加上担任闽浙总督的周培公,三人正好形成组合。雅布统帅为主,周培公为谋士兼管后勤和地方,萨布素主管前线作战,这家伙可是对上罗刹人也一样不落下风的,此时彭春,赵良栋等人都没了,康麻子手下也就还剩他这员良将了。
实际上这也是康麻子能拿出的最华丽配置了。
他手下将帅之才基本上死的死,老的老,现在还能用的也没多少人了,那些八旗名将的后代,从小锦衣玉食,连他都知道已经没有了祖上的那份血性,现在也只能让这些老将们上阵了。
“陛下,那杨妖人以前朝为名起兵,那么伪朱三太子有难他不应该救吗?若是他不救,那么他就是对朱家不忠,他也就没法再称什么前朝了,若是他救,那么他怎么救?总不能他直接兵犯北京吧?朱慈焕杀了也没什么用处,若是杀了更让那妖人有了借口,恐怕此时他正盼着我们将这个前朝太子杀了,然后他不但可以用为朱慈焕报仇来鼓动党羽,而且还可以借机会自立为王。
所以朱慈焕我们不能杀。
不过倒是可以对外放出消息,说他的确就是崇祯第五子朱慈焕,因为参与谋反,咱们准备将其凌迟处死了,同时再散播消息,就说杨妖人肯定得兵犯北京营救朱慈焕,要做到全天下都在说他会来营救,逼着他前来送死。
若是他不敢来,那他以后也就没脸再打着前朝旗号了。”
周培公阴险地说。
“若是他真得兵犯北京呢,贼军水师强,他完全可以走海路在大沽口登岸。”
熊赐履说道。
“若他敢远离巢穴孤军北犯,那他也别去了,我京畿十余万大军,哪怕用人命堆也堆死他了。”
周培公说道。
“哈哈,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那妖人有没有胆量再来这北京城,朕在这儿等着他。”
康麻子笑着说,脸上的黄金面具不断颤动。
很显然他已经开始脑补杨丰被逼的左右为难时的样子了。
“这有什么可为难的,那北京城我是闯定了!”
杨丰很无所谓地说。
不过现在他还不着急去,康麻子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不足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把朱慈焕一家按照法律程序定了秋后问斩,另外这样也让他没有理由推脱了,毕竟要是现在就斩的话,杨丰大可以说时间来不及,或者海上台风季没法北上,到秋后问斩就让他这些理由全没有什么意义了。
“大帅,您还是应该再考虑一下,太子殿下已经落在鞑子手中,营救出来的机会渺茫,不值得为此冒这种险。”
黄百家说道。
他们现在是真不想杨丰北上救这个太子,说到底他们对崇祯也不过是香火情,不可能真为了他一个儿子押上全部,如果北上营救朱慈焕,再让杨丰有个三长两短,那现在大好形势可就全完了。他们都很清楚,明军现在的一切,全都是绑在杨丰身上的,一旦没有了杨丰,他们只能等着被清军剿灭,和杨丰相比什么朱三太子真得不重要,没了就没了吧,或者没了还更好呢。
“不必说了,我不但要去,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去,带着咱们的大军去,然后让北方百姓知道知道,我大明军队之威武,康麻子他就好好等着吧,说不定我还要进北京城去会会他。”
杨丰说道。





大清之祸害 第七十六章 一江血水向东流
就康麻子调兵遣将,准备着和杨丰再决高下的时候,英国人给杨大帅送来了第二批战舰。
这一批没有战列舰,清一色的小型巡洋舰,一共十艘,排水量六百多吨,每艘二十八门十二磅炮,因为只有单层火炮甲板,所以船型不得不拉长,和肥胖的战列舰比起来明显秀气多了,而且这些都是在孟买全新建造,使用的是缅甸柚木,相比起杨丰之前那些滥竽充数的武装商船,明显要结实多了。
英国人用这批战舰又换走了一批炮弹,顺便又采购了一批珍宝,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开花弹的整体铸造技术,甚至杨丰还特意让他们参观,并且学习了他的炮弹是如何铸造的。至于英国人舍不得用钢,换成用生铁能不能铸造出同样的炮弹,这个就跟他无关了,反正他们还得用下一批军舰来交换坩埚钢的技术,至于坩埚钢同样很贵的问题
英国人舍不得花钱关他屁事。
“大帅,咱们什么时候自己造舰?”
大明海军巡洋舰队提督陈植说道。
他是原郑家水军军官,台湾沦陷后一直在珠江口当海盗,后来跟郑建一块儿来投奔了杨丰,因为表现突出,所以被杨大帅提拔为海军将领,而他现在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所有明军海军将领一直想问的。毕竟无论买船还是抢船,这个肯定都是不如自己造船的,而且在知道了红毛鬼们的海军实力,尤其是知道像英国这样的光战列舰都得一百多艘后,这些明军将领也都是很有紧迫感的。
“自己造船?”
杨丰沉吟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确有必要了,造军舰还不着急,但造大型商船却是必须了,他现在军舰不缺,但运输船缺乏,实际上有几艘武装商船已经被他当运输船使用了,而运输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他军工生产的主要因素,毕竟他现在的焦炭全靠从基隆运,而在钢铁厂开始生产后,焦炭的需求急剧增加。
“去,从你的手下找一艘老的巡洋舰,然后扔给修船厂,让他们拆着玩去,先把红毛鬼的这种船构造研究明白了,再原样进行仿造。”
紧接着他说道。
他在昌国已经有了一家修船厂,专门用来维修他越来越多的战舰,那些工人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基础,想来学习制造欧式帆船应该没什么难度,反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黑科技,最大的问题在于木材的选择和处理,而这恰恰是他不需要单独考虑的,因为中国的造船工匠在这方面并不比他们的欧洲同行差,剩下无非就是给他们一套新图纸而已。
“大帅,烽火!”
他正在想着,陈植忽然喊道。
杨丰愕然抬起头,十几里外的一座小岛上,报警的火光正在雨中闪耀,很显然出事了,否则不会动用烽火的。
“快,备船,宁波!”
他立刻说道。
而此时的宁波城内,留守的第一军参谋长高淮一脸凝重。
清军的反攻开始了。
而且是全线反攻,北线清军在进攻丈亭,西线清军在进攻溪口,只有南线暂时还保持着平静,不过根据情报,从广东北上的清军在半个月前也到达了宁海,很显然这支清军也不会在那里看热闹的,如果是别的时候,他是不会紧张的,但现在梅雨季节给步枪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虽然清军的火器更没法使用,但他们却有着足够的数量优势。
“玛的,真会挑时候!”
他恨恨地说。
“玛的,真会挑时候!”
慈江和余姚江交汇口的小镇丈亭,明军第一旅步兵一营营长曹元同样恨恨地说,在他面前数百名明军士兵,正躲在胸墙围成的堡垒里,不断向外面蜂拥而上的清军开火,尽管头有遮雨的草棚,但在不断漏下的雨水中还是经常有士兵愤怒的骂着,然后忙不迭倒出枪里受潮的火药重新拿出一枚子弹换上。
而在他们对面,不计其数的清军正沿着山势,挥舞着刀剑长矛在大雨中冲上来,然后一个个倒在子弹下。
“开炮!”
他不远处炮队队长吼道。
四门刚刚完成装填的四斤半炮几乎同时喷出火焰,不过打出的不是开花弹,这种炮弹在大雨中爆炸率同样不高,所以现在一律使用散弹,从炮口喷出的铅制弹丸瞬间横扫一片,队形密集的清军一下子几十人惨叫着倒下,几乎就在同时,一连串九斤炮实心弹打在清军中,炮弹的巨大动能就像打碎一堆瓷器般,把大批清军打得支离破碎。
这是头为他们提供支援的炮营。
丈亭是明军最前沿,清军想要攻慈溪,打开宁波的北大门,就必须先打开这座小镇,明军的堡垒并不是在小镇上,而是在旁边的小山上,核心就是山的炮兵营,前沿是两个步兵营,曹元这个在炮兵阵地下面,另外三营在渡口,以慈江的水上通道为补给通道。
“还好老子早有准备。”
曹元不无得意地看着他头。
他头的草棚子居然挽救了战局,在这地方稻草有的是,竹子木头有的是,以胸墙为依托搭一圈儿草棚子太简单了,这种东西成功解决了燧发枪在雨中的使用问题,但即便是这样,开花成功率也不超过六成,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这圈草棚子会是什么结果。
不但是他这里,渡口的三营和连接两地的胸墙上,同样被这样的草棚子遮蔽着。
加上炮兵在内的两千多明军精锐,哪怕只有六成成功开火率,也依然把他们前方打成了清军的尸山血海,那些挥舞着冷兵器的清军士兵们,竟然没有一个能够冲到明军前方二十步内,哪怕骑兵也一样,因为他们被另外一种东西阻挡住
“这是什么鬼东西?”
在明军防线对面,江南提督张翼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此时的他心都在滴血。
因为他最精锐的骑兵正在遭受杀,真正的杀,那些曾经主宰陆地战场的王者,此时正拥挤在明军阵地前,就像被一道无形的墙壁阻挡住,又像是陷在无形的泥沼中一样寸步难行。他们无法向前用长矛刺穿不足三十步外明军士兵的身体,也无法后退逃离那些不断击穿他们身体的子弹,因为在他们的马蹄下,是无数根砸在地里的木桩,而这些木桩之间是一根根带刺的铁丝。
这些铁丝就像恶毒的诅咒般缠绕在那些本该驰骋战场的战马四条腿上,尖锐的铁刺扎进它们的身体,撕扯着它们的血肉,那些战马悲鸣着,没有智慧来理解什么是铁丝网的它们,只想本能地离开这种东西,它们的挣扎甚至拔起了木桩。但这毫无意义,只会让更多铁丝钩住它们的血肉缠绕在它们身上,战马上清军最精锐的骑兵们,绝望地挥舞着马刀斩向一根根铁丝,可斩断了又能怎样,这种东西还是会缠绕在他们的战马上。
铁丝网可是最好的防御武器,这种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哪怕不从林倩那里购买,杨丰自己也能生产出来,就是产量小了而已
当然,还是直接购买最方便。
而这就是雨季里杨丰给他部下的最重要防御武器,现在这些倒霉的清军,成了这种恶毒战术的第一个牺牲品,他们绝望的在铁丝网中挣扎着进退不能,然后被胸墙后面的明军,轻松地打靶一样一个个射杀,没过多久那人和战马的尸体,就几乎在铁丝网的前面堆成了恐怖的尸墙,肆意流淌的雨水混合了他们的鲜血,完全变成了血水汇入滔滔江水。
“侯爷,不能再这样打了。”
一名总兵跪在张翼面前哭着说。
“混蛋,不趁此时攻破贼军营垒,一旦雨停,岂不是更没有希望!”
靖逆侯张勇的嗣子,袭爵的二等靖逆侯张翼,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吼道,他当然知道不能再这样打了,可问题是现在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如果连这都无法攻破明军营垒,那恐怕永远没有攻破的机会了。
“都别说了,我等世受国恩,唯有舍身以报圣上,进攻,不管死多少人都要进攻!”
他挥舞着腰刀吼道。
当然,主要是不用他亲自冲锋。
好吧,既然主帅都如此英勇,那士兵也只好为咱大清拼了,怀着对圣主康熙爷,怀着对咱大清的一腔忠诚,前方战场上清军依旧舍生忘死地冲击着明军防线,然后让他们的那一腔热血汇入滔滔东流的姚江。
因为兵力众多,他们甚至绕过明军营垒,从后面发起进攻。
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因为明军的营垒是一个没了俩胳膊的火柴人,一段开口抱河,中间封闭的胸墙组成不到两里长甬道,接着就是山以十八门九斤炮为核心的环形胸墙,外圈是绵密的铁丝网,这座营垒别说让清军攻了,就是换成明军也很难攻开,除非是从水上
但可惜水上有明军的内河战舰。
(上三江了,有票可以投一下,谢谢!)




大清之祸害 第七十七章 挖坑
正当清军在丈亭被放血的时候,进攻溪口的清军同样在为咱大清流干着一腔热血。
在这里明军的防御方式和丈亭差不多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放弃在溪口小镇的防御,转而在镇外找了一处临剡江的小山,渡口一个营,山上一个营,山是炮兵营,还是那种没了俩胳膊的火柴人,还是铁丝网制造的死亡禁区。反正清军绝对不可能绕他们而过,这一带作战后勤全靠着河道,溪口的意义就在于这里是剡江的重要渡口,向下游在江口汇流奉化江下宁波,清军从这边向宁波进攻必须先拿下溪口,这就跟现代战争先抢铁路枢纽一样。
绕过去很容易。
但没有后勤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不过和丈亭不同的是,这里的清军在进攻受阻,差不多三千人被挂在铁丝网上之后,立刻停止了继续进攻,转而和明军玩起了对峙,甚至还派遣小股部队绕过明军营垒,在下游用抬枪之类武器骚扰明军运输船,还从剡江上游放下小船带着小分队偷袭明军防线内的渡口。
当然,这并没什么卵用。
明军运输船上都有士兵,人家在船舱里拿步枪打岸上清军比岸上清军打他们轻松多了,至于从上游玩顺流直下同样很扯淡,山上整整十八门大炮看着呢。
“岳升龙?”
已经到宁波的杨丰,看着手中报告上溪口方向清军主帅的名字。
“是的,是四川提督岳升龙,据说还是岳武穆之后,在鞑子皇帝手下很受器重,征葛尔丹时候也是有名的猛将。”
高淮说道。
当然,杨大帅对岳升龙没什么兴趣,他对这个名字感兴趣的原因,是这个名字后面还有一个清朝中期第一名将,岳升龙的儿子就是历康雍乾三朝而不倒,可以说清朝中期唯一能拿的出手名将岳钟琪,这时候按照年龄估计已经开始跟着他爹了。
如果再有个年羹尧,自己这边也算明星集了。
他却不知道年羹尧已经在路上了,去年刚刚中进士的年大将军这时候正在混翰林,出于对大清的一腔忠诚,自请随军南下,然后被雅布收在帐下作为谋士。
“岳武穆之后给鞑子当猛将?不知道他死后还有没有脸见祖宗。”
杨丰冷笑着说。
“命令冯祯坚守丈亭,然后”
他紧接着沉吟一下说道“择机撤退!”
“撤退?”
高淮愕然了一下。
“对,择机撤退,但撤得要像样一些,不要让鞑子有太多怀疑,撤退的时候什么大炮之类的都炸了就行,顺便给他们留旗帜战鼓军刀什么的,然后保证把人都撤走,撤到慈溪县城防守,接下来守住慈溪县城就行。”
杨丰说道。
“可,可他们完全可以守住丈亭啊?”
“清军从来就没打过胜仗,要是这一次他们突然攻下丈亭,那么他们是不是要拼尽全力继续攻慈溪呢?他们肯定会把整个北线所有兵力都压到慈溪。而慈溪这个地方一边山一边河,而且都不是小山小河,真正能够供几万大军活动的区域只有慈江和北边栲栳山,五磊山之间的这一道细长平原。咱们先放他们进来,堵在慈溪城下,然后从姚江上运兵过去再堵住丈亭,从西往东挤,他们几万大军连吃的都没有,最后结果会怎么样?难道去啃青稻苗子?但如果不这样,接下来在丈亭死人多了,他们终究还是要放弃进攻的,毕竟他们也不是傻子,我们现在就是要给他们一战斗下去的动力。”
杨丰说道。
“可,这样的梅雨季节,我们的步枪使用很受影响,没有了预设的阵地,很难发挥效果。”
高淮说道。
杨大帅的计划的确很阴险,但问题是这持续不断的阴雨天让这个计划就没意义了。
“所以我还需要冯祯在慈溪守一段时间,因为我们的士兵得先熟悉一下他们的新步枪。”
杨丰说着从他的侍卫手中拿过一支和一式差不多,但细看却有一定差别的步枪,这支步枪没有燧石,枪机头上是平的,而在下面也没有了药池,而是一个管口样的东西。紧接着就看见杨大帅走出去,在外面淅淅沥沥的雨中拿出一枚子弹,直接小心地避开雨水装进枪管,然后拿通条把弹头捣进去,再拿出一个黄澄澄的小东西塞进原本药池位置的那个管状物,露出一截在外面,随后在雨中举枪瞄准扣动扳机。
清脆的枪声立刻响起。
“这叫火帽式步枪,这个东西就是火帽,里面装的东西在受到击打后,会向外喷射猛烈的火焰,跟燧石打出的火星比起来就像长江和外面的排水沟,只要保证倒入火药时候别灌进水去,基本上都能够保证击发,雨水除非那种瓢泼大雨,否则影响不到它的使用。”
杨丰把枪扔给高淮说道。
高淮接过步枪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杨大帅的命令,也让丈亭前线的曹元很苦恼,他看着不远处前赴后继地来为自己部下提供打靶目标的清军,实在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究竟怎么做才能失败,这他玛打败仗比打胜仗还难啊!
“我尽量吧!”
他一脸忧伤地对前来传令的旅参谋长说道。
结果他一直努力了五天。
五天后。
丈亭对面的清军军营内。
可怜的张侯爷独自坐在一间大帐内,看着前面那小山头上的灯火喝着闷酒,读着手中一卷诗集,可不要觉得张侯爷就是武将不通文墨了,人家也是文化人,长生殿作者洪昇就和他关系不错。
当然此时的他,也只是习惯使然,那诗集上的字虽然在他嘴里念出来,但实际上他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他已经打不下去了,他率领的北线清军总计六万,这边是主攻方向,岳升龙那边的川军因为交通不便只能算牵制,而南线宁海的粤军就更交通不便了,这样的雨季他们需要穿过上百里崎岖山路才能打到奉化,实际上也已经在尚田被挡住了。而他的任务就是打开慈溪,向南扫荡甬江北岸重新夺镇海,切断明军在甬江上的补给线,然后再会同各军合围宁波。
可他连个丈亭都打不下来还扯什么其他的呀?
借着大雨发起的进攻,在持续了仅仅五天后,就不得不宣告失败,他在这座小营垒前,丢下了七千具尸体,这里面还包括一千最精锐的骑兵。
作为将门世家,河西四将之首,轿子冲锋的一等靖逆侯张勇嗣子,他也算是意志坚定了,但即便是这样,打到最后他仍然不得不借口雨停,哭着下令停止了进攻。
张侯爷喝一口酒,吟一句诗,抬一下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蓦然间他发现山头的灯火好像在变大,他腾得一下子站起,狠狠揉了一下眼睛,没错,那火光是在变大,还没等他多想,那火光骤然间如同火山喷发般直冲天空,紧接着更多的火光炸开,随后地动山摇般的爆炸声传来。
“火,火药桶爆炸,快,快集合各军,全线进攻,天助我大清,天助我大清!”
下一刻清军军营里骤然响起张侯爷那发疯一样的喊声。
的确,肯定失火造成火药桶爆炸,这种时候还犹豫什么,可以说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机会,不管明军是怎么搞的,趁乱进攻总是没错的,而且紧接着整个明军营垒一片混乱,正在准备进攻的清军甚至能看到那些不断移动的火光,想象一下火光中明军士兵惊恐的面容,原本萎靡的清军士气一下子高涨,迫不及待地挥舞着刀枪杀了过去。
果然,在他们到达明军火炮射程后没有遭到任何攻击,甚至在渡口方向已经可以看见大批船只正在离开,直到接近明军铁丝网了才遭到一些零星而又混乱的阻击,这时候清军正是一脑门子情时候,那勇气都是成倍增加,冒着明军的子弹从地上抬起白天留下的死尸,直接扔进铁丝网中,踏着这些死尸冲向明军。
不过很显然明军没有恋战,还没等清军突破那道胸墙,里面的明军就已经全部撤退了。
就像做梦一样,突然一下子就夺取丈亭的张翼,很快就知道明军的营垒里发生了什么,山作为核心的炮兵阵地完全被炸烂,到处都是炸碎的火炮零件,十八根炮管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散落的实心炮弹随处可见,不过就是没有死尸,很显然明军撤退时候带走路了。
虽然这成功来得有让人头脑发晕,但火药桶失火爆炸本来就是很平常的,哪怕清军中也经常有这种事情发生,而丈亭防御的核心就是这十八门大炮,这些大炮被毁,这里自然也就失去了防守的意义,明军撤退是很正常的反应。
当然,张侯爷主要是打出清军第一场胜仗兴奋的顾不上考虑其他了。
1...3031323334...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