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颜老先生想不想试一下?”
杨丰放下枪笑着对他说道。
这人是颜元,清初复古派学者,在历史上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这些人齐名,但不是一个思想体系,他鄙视理学心学而尊崇先秦的古儒学,甚至还主张恢复更加古老的均田制,大概也把杨丰抢大地主土地租给贫民的行为视为他的理想化社会,所以才和他弟子李塨一块儿跑来。
现在李塨被任命为大帅府教育局长专门负责义务教育,而颜元年纪大了,领一份顾问工资爱干什么干什么。
颜元笑着接过枪,他可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秀才,这老头儿同样是一身武功的,哪怕快七十了,打没外挂的杨大帅也保证没问题,不过玩枪就不行了,扣动扳机后,一颗子弹直接不知道飞哪儿去了,白白浪费了打死一名清军的机会,还差被后坐力放倒。
不过打完后,他却没有把枪还给杨丰,而是拿在手里仔细观赏着。
“大帅,请恕老朽冒昧,大帅作为仙人弟子,学得一身法术,为何却重这机械,提倡您所说的科学呢?”
他有些好奇地问道。
“很简单啊,法术并不是谁都可以学的,那个必须得有足够天赋才行,试问从古至今得有多少万万人出生过,而从古至今您听说过的仙人有几个?能学法术的人百万千万中有一个就不错了,但这科学却是人人都可以学的,更何况这科学发展到极致,也丝毫不输于法术,哪怕很多仙人能做的科学也一样能做到。”
杨丰说道。
“科学能做到仙人才能做到的?”
“您眼前的瞄准镜不就被称为千里眼吗?它还只是一个最最初级的东西,改天我给您造个大的您连月亮上有什么都能看见。”
“月亮上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那只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至于它的亮光也只是太阳照出来的。”
“可月亮上不是说有嫦娥吗?”
“呃,那是神话。”
“神话是什么?”
“确切地说神话就是仙人的事迹代代相传后变了形的,就像我这么英俊帅气的男人,也会在几千里外被传说成青面獠牙的怪物一样,当仙人在人间的事迹经过了千百年流传后,一些子虚乌有的内容,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总之各种各样子虚乌有的东西加上之后,就逐渐变成了神话,这里面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假的,人们自己虚构的,但有一些的的确确是真的,比如女娲娘娘的确有,但她的确也真没有一根蛇尾巴。”
“那仙人是什么?”
“准确说是人类中一些天赋异禀的人通过修炼,最终飞升仙界的人。”
“仙界是什么?”
“另一个世界,一个和这里完全不同的世界。”
“仙人为何要去那里?”
“永生不灭。”
“留在人间不行吗?”
“不行,人间会生老病死,只有仙界才能永生不灭。”
“那么您是道家?”
“不,我不是任何家,仙人来说没有什么家的概念,那只是一些凡人的划分,老子是仙人,但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是道家,那只是凡人根据他的一些东西自己搞的。而且后来走上了跟老子完全无关的道路,就像炼丹画符之类跟老子可没什么关系,如果他下来看见会生气的,但真要说的话,道家倒的确是最贴近仙人的,至于那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宗教都是鬼话连篇。”
“儒家呢?”
“儒家不是修仙,儒家是属于凡人的东西,其他墨家之类也都是,这只是凡人的治国思想,是一种学说,与仙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那么您说的科学是什么?”
“科学也是凡人的,但它却是能让凡人最大限度接近仙人的东西,当然只是接近,它永远无法达到仙人的境界,它可以让凡人减少疾病延长寿命,比如我在医院使用的那些药品比如您老也懂的治病方子,这些都在科学的范围内,但它永远不可能让凡人和仙人一样永生不灭,它也可以让人和仙人一样飞行天空,甚至飞到月亮上去,但它永远无法让人和仙人一样破碎这虚空飞升到仙界”
“您说人可以飞上天?”
“当然可以,想不想体验一下?”
杨丰笑眯眯地说道。
好吧,他想起自己该造个热气球玩了,这种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拿丝绸缝一个大包,他这里有的是丝绸,杭州织造府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紧接着在一帮后大小美女的尖叫声中,杨大帅便带着她们和颜元一块返了杭州,然后以最快速度找来一堆原来织造府的工匠,现在没有织造府了,但杨大帅新成立一家丝绸厂专门做出口产品,而且这些工匠待遇飙升,这些那可都是真正巧夺天工的手艺人,以前专门给皇帝服务的,做出的东西当然受追捧。
同样这些人也对大帅充满感恩之心,现在听说大帅要做东西,那当然要全力帮助。
在这些工匠连续奋战下,丝绸的巨大气囊很快做出来,外面是绳索编成的网罩着,网下面缀着一道道绳索,紧接着竹编的,可以容纳七八个人的四方形大框也编了出来。至于底下烧火的东西,这个就更简单了,搞一个铁皮的炉子就行,里面灌满煤油,现在这东西已经开始当作灯油在杨丰统治区销售,不过因为原油采集困难,荷兰人出售的原油价格较高,所以仍旧不算便宜。
但还是比豆油要便宜。
荷兰人正在研究采油技术,准备在北苏门答腊打井抽,而且从杨丰这边购买了一些设备,一旦他们真抽出原油,那么随着产量暴涨价格也肯定大幅下跌。
这一切都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杨丰的热气球就已经完工了,紧接着他燃煤油炉,随着炉火的燃烧热空气上升,原本干瘪的热气球就在数万老百姓的瞩目中逐渐鼓了起来,很快这个十几丈高的庞然大物就屹立在地面,然后开始向上升起,下面挂着的吊篮缓缓离开地面。
“这,这个真能飞?”
颜元摸着吊篮下那根绳子,一试那绷紧的程度,就知道这东西向上拉的力量是多么大,而这份力量完全可以承受几个人的重量。
杨丰高傲地哼了一声,一把抱起黄薇,在她红着脸的惊叫声中放进吊篮,然后又抱起了小柔也放进去,紧接着他自己也爬了进去。
“解开绳子!”
他一手一个左拥右抱着站在里面对外面的士兵说道。
后者赶紧解开固定的绳索,在一片尖叫声中,杨大帅搂着未婚妻和预备小妾,就那么缓缓地升起。
今天一章,明天也是,而且明天那章得晚上,我马上要出门一趟,明天下午才能来,抱歉!
大清之祸害 第九十三章 王师北伐
杨大帅的装逼之旅差变成悲剧,因为他没把握好风向,那热气球居然直对着清军大营飞了过去,好在上升后找到了一股往吹的风,才没最终上演携美闯连营的大戏。
当然,下面的清军可被吓得不轻。
这种颠覆他们想象力的东西从头飞过,再联想一下他们对手那恐怖的妖人身份,整个清军大营一片混乱,恍如有一尊驾着黑的魔王降临,好悬没被搞得直接炸了营,据说光自己拥挤踩踏就死伤近百,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作为笑柄,被明军津津乐道。
不过萨布素很显然已经彻底认命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清军对杭州始终围而不攻,加上后来又赶到的一批援军,总计十万大军堵在城外,在明军炮火射程之外就那么耗着,甚至为了防止明军出城攻击他们,还抓了附近数十万民夫,在杭州外围又修了一道十几里长的简易城墙。虽然实际上并没什么卵用,但却搞得民怨沸腾甚至就连大规模民变都发生过好几次,尽管这些民变都被迅速镇压下去,却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康麻子失去了幻想,开始把明军视为他们的救世主,像偷偷跑去投奔明军的,给明军送情报的,放火烧清军物资的
总之杭州战场的情况,正在急剧滑向两百五十年后的那片战场。
至于其他战线上,不服输的殷化行倒是组织了几次大规模进攻,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名将的军事指挥能力,试验了多种传统的非传统的进攻战术。
比如挖地道,这个刚开始就结束了,因为奉化那地方挖不了三尺就得出水,殷化行自知他的士兵不具备青蛙的能力,所以地道是肯定没什么卵用。
再比如造攻城塔,这个他倒是造出来了,而且明军还很开心地看着他们推到了城墙根,然后就在里面清军放下吊桥准备冲上城墙时候,一个明军士兵随手往上面扔了一个劣质汽油燃烧,然后,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再比如堆羊坽,因为清军驱赶着大批被抓来的百姓,所以明军并没有干扰他们的这项工作,同样眼看着清军把坡道修到了和城墙齐平,就在几百清军最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往上冲的时候,这些满肚子坏水的家伙又把喷汽油的竹筒子抱出来,就跟浇水灌溉一样把倒霉的清军浇了个透心凉,接着随手扔了一个火把过去,然后,同样也就木有然后了。
甚至到最后,殷化行还丧心病狂地想筑坝然后水淹奉化。
这个幸亏发现及时,刚刚被杨丰从杭州调出,在战区作为机动力量的骑兵一旅冲过去,把这个混蛋一顿暴揍,再加上被抓去修坝的当地百姓突然发难,结果坝没修成反而损失惨重,在骑兵一旅和从城内杀出的第二步兵旅,当地百姓组织的义勇军联合攻击下仓皇而逃,一直逃了宁海,甚至差一被明军反过来兵临城下。
事实上他这一路已经彻底失败,双方之间的攻守态势完全倒了过来。
至于岳升龙和赵宏灿,则继续在修他们的堡垒,甚至两人还合伙搞出了一条马其诺防线,北起诸暨南到溪口,一座座炮台和堡垒密集排开,而且在岳钟琪指导下还学明军挖起了战壕。虽然他们手中没有铁丝网,但却也在防线外面大量移植低矮但全是尖刺的灌木,比如说臭橘一类,虽然摆明了不准备出去进攻,但也的确形成一道非常有效的防线。
“岳升龙这个儿子倒也的确是人才,据说正在他爹部下试验一支新军,就仿照咱们的作战方式训练队列,而且全部使用自来火枪,甚至还打造了一批刺刀给这些火枪装上。”
高淮说道。
“那有什么用,有效射程几十米的步枪和有效射程几百米的步枪玩排队枪毙?”
杨丰无语地说。
不过岳钟琪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令他刮目相看了,毕竟原本历史上直到太平天国后期,清军才由淮军开始首先进入排队枪毙时代,岳钟琪能提前一百五十年跨出这一步,已经无愧他大清中期第一名将的头衔了。
“还有一个人也在搞新军。”
高淮紧接着说道。
“根据情报,雅布在苏州也正用同样方式训练一支军队,而且他们使用的是一种新式短管火枪,有效射程虽然和咱们的步枪依然差距很大,但却远远超过了滑膛枪,应该也是线膛枪,因为他们无法在长枪管内制造膛线,所以才不得不使用短管,这支新军的指挥官叫年羹尧,汉军旗人,还是进士出身。”
年大将军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自己视野中,让杨大帅也是不禁有几分唏嘘,尤其是康麻子居然也有了线膛枪,这个就更让他感慨这个世界越来越乱了。当然,他还不至于为这事担心,因为年羹尧的那支新军实际上只有五十人,戴梓率领着那些工匠们都累吐血了,也仅仅是在这段时间给雅布制造出五十支短管线膛枪。
而且据说性能还很不稳定。
因为没有优质钢材,这些短管线膛枪的枪管还是熟铁卷的,五十支步枪使用不到十天,就因为炸膛毁掉了五支,而且因为制造工艺的问题,为这些步枪配套的子弹或者游隙太小装不进去,或者扩张量不够膛线无用子弹横着出去,还有制造子弹的材料不行,所以膛线挂铅严重等问题几乎每天不断出现。
这都是那些清军士兵自己说的,这些家伙根本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在苏州喝酒赌钱时候经常满腹牢骚地抱怨。
当然,就算没有这些问题,杨大帅也不会在乎这些东西,话说现在他就是放着让康麻子先跑个一百年,想虐还是照样虐,现在他的工匠就已经提出能不能把子弹和火帽做到一起,从后面装填进枪膛了,照这个速度最多三五年不用他动手,后装击针式步枪也就该出现了。在一下子由低等人变成最受尊敬的人后,那些工匠们正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甚至已经自己开始制造火帽自己拉膛线自己研究钻枪管了。
“不过这样终究不是好事,鞑子虽然无力进攻我们,但他们这样堵在外面,对咱们的老百姓影响太大。“
高淮说道。
明军在杭州的防御只限于城墙周围这一小块儿,而原本明军控制区实际上一直堵到临安,余杭,仁和等地外围,虽然没有攻城,但也把清军逼得躲在城里不敢出来,城外的乡村都已经主动向明军归顺,甚至基本上都完成了土。而现在这些地方只能放弃了,杭州附近老百姓因此可是受了很大影响,持续围城下去这些地方就全没人烟了,而那些因此逃到钱塘江南岸的难民,可是全都靠政府养活,短时间内有缴获的粮食支撑,时间久了恐怕是不行的。
“这个不必担心,很快我就会逼着他们重新发起进攻的。“
杨丰阴险地说道。
好吧,台风季节马上就要过去,而秋后问斩的日子也马上就要到来,简单说就是
他该去北京营救朱三太子了。
“北伐,直捣鞑子心脏!“
昌国举行的明军高层会议上,他们的大帅挥舞着拳头吼道。
然后他面前一片下巴砸地上的声音。
所有文武官员全被惊呆了,他们实在无法理解大帅那颗疯狂的头脑,如果之前说北上营救朱三太子,还仅仅是有疯狂,但在目前清军二十万大军围攻的情况下,还跨越几千里远征敌人心脏,那就是真疯了!北京周围多少清军?光八旗就十几万。而明军能够抽调多少?就算能够抽调出来足够兵力,海军的运输能力又能运过去多少?就算能把军队运过去,物资供应能保证吗?
“大帅请三思,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黄百家第一个试图阻止他准孙女。
“没什么可三思的,朱三太子是崇祯爷唯一骨血,大明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不论被抓到北京那位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看着他死在鞑子手中,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必须把他营救出来,这一次本帅要亲自出马!”
杨丰大义凛然地说。
就好像他对崇祯真有什么特殊感情一样,甚至把他部下很多文臣都感动了。
实际上这些人都有着足够的政治觉悟,他们很清楚杨丰到今天这种地步,除了自立为王也没别的选择了,他打下来的江山给一个毫无寸功的陌生人,就连明军上下都不能答应。而这种情况下朱三太子一家在北京菜市口全砍了脑袋,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崇祯绝嗣,大明皇室正统绝嗣为理由自己直接称帝,至于是继续叫大明还是什么其他国号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可杨丰居然要冒险北伐,而且还是亲自带兵北伐,营救朱三太子,这就不得不令人真心感慨杨大帅的仁义,因为他不可能有什么阴谋,他的任何阴谋都不如舒舒服服坐在西湖的画舫上,然后等着康麻子给他把前面道路打扫干净。
“大帅,北京一带有十几万八旗精锐,您北上能带多少兵?
目前陆军总计十个步兵旅加一个骑兵旅,就算加上刚刚招募正在训练的第十一,十二两旅也不过六万人,真正经历过战火的不过四万而已,尽管我军战斗力远超清军,但想要保证浙东的安全也至少得留三万人。也就是说您最多可以带走一万陆军,这一万陆军对十几万清军精锐,而且还是进攻北京天津这样的坚城,纵然大帅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必须得说十分冒险。
更何况这一万大军在数千里外的陌生地方作战,补给问题如何解决?
我军作战完全依赖充足的后勤保证,一万大军持续作战每日消耗的物资数量惊人,我们手中的海运能力是否能够保证?就算我们的海运能够保证,长江上的鞑子水师如何解决?若蓝理杀出截我们的后勤怎么办?
根据情报长江水师所拥有的大型战舰,数量已经增加到五十多艘,每艘战舰至少可以装二三十尊大炮,这样的实力虽然仍旧不足以和我们进行决战,但冲出长江口已经可以做到,一旦蓝理杀出长江口不断骚扰我们的海运线,我们如何保证这支北伐军的物资供应?
还有,若大帅北伐,清军再次发起全线进攻,我们的防线被突破怎么办?”
黄百家说道。
“这一些都的确是问题,而且我也承认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你们想过没有?这不也正是逼着鞑子继续进攻,然后继续大量消灭他们作战力量的好机会?
江南甚至黄河以南,清军能动用的机动作战力量都在这里了,如果再把这二十万清军解决,那么长江以南再无任何能对我们构成威胁的清军,甚至康麻子也没有能力在至少半年内,填补他在这一带的兵力空白,我们可以排着队走进苏州,湖州甚至走进京口南京,整个浙江,江西,甚至福建会全部鼓行而下。
如果不这样做,虽然僵持下去我们还是会胜利,但却会把清军逼到各处城市固守,然后我们再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打,不但耗费时间更多,而且对老百姓造成的附带伤亡也更高。
而这种方式,虽然有些冒险,但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杨丰说道。
“至于你们所顾虑的那些。
首先一万大军兵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再加一个旅加入北伐大军,奉化方向已经没有什么威险,第二旅可以抽出,换上第七旅,还有骑兵旅提供机动支援,第一旅在杭州同样有些浪费了,这样北伐军可以由第一,二再加上第九旅组成,这样的实力就算打不下北京也足够打下天津了。
至于蓝理的长江水师。
我要的就是他们出来,海上是咱们的天下,他只要敢出来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否则这支水师继续壮大下去,终究会对我们构成威胁,还不如趁他羽翼未丰就从长江上逼出来,然后一棍子打死。”
紧接着他又恶狠狠地说。
大清之祸害 第九十四章 杨大帅的北伐军
杨大帅的战略其实很简单。
他并不在乎从康麻子手中抢了多少土地,他在乎地是杀了康麻子多少军队。
军队死干净,基础盘被灭了的康麻子,剩下那些土地就等于摆在那里随便他捡,但康麻子手下那些将领也不傻,也不都是殷化行这样一腔热血打了一次不行再打一次,拼了命卖人头给明军刷战绩的,实际上现在的清军将领更多是萨布素,岳升龙,赵宏灿等人这样的,知道和明军硬拼是自杀行为,那就干脆变攻为困逼着明军去进攻他们。
虽然明军进攻能力依然强大,但至少这种情况下双方战斗力差距还不至于大到离谱的地步。
当然,这样实际上是一种苟延残喘得过且过的懦夫行为,但这种战略是最合理的,哪怕明军可以轻松打到一座城下,推着火箭炮轰开城门,但接下来的巷战终究还是要面对。巷战中明军的技术优势就大打折扣了,在狭窄的街道胡同里,线膛枪并不比滑膛枪强多少,同样明军大炮的火力压制也没了用处,明军沉重的黑火药防御手榴弹也不会再把清军炸得鬼哭狼嚎。
战斗变成了对清军最有利的近身肉搏。
所以,杨丰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清军再从他们的堡垒中逼出来,然后排着队到明军的枪口下等着被枪毙,被炮弹炸死,被燃烧烧死,他们不出来,就赶着他们出来,骗着他们出来,他就不信明军都威胁北京了,康麻子还能让这些将领在前线继续无所事事地耗着,他也不信萨布素这些人能够住康麻子压力同时,还能忍住明军主力远征后防御空虚的惑。
而一旦他们继续像最初一样,在明军的城墙和战壕铁丝网前面送死,那么第二次镇海大崩溃绝对不可避免。
若清军再来一次这样的崩溃,估计他饮马长江,甚至于兵临南京都是可以期待的,整个江南清军机动作战力量都在这里了,甚至就连更远的四川,贵,两广都只剩下少量肯定调不动的清军了。毕竟康麻子的所谓盛世只是一个笑话,各地农民起义终他一生其实就没怎么断过,还有西南那些各族土司也没少闹事,很多清军实际上是根本不能动的。可以说只要解决了这二十万清军,至少在康麻子重新从北方抽调从各地重新征召,总之拼凑起一支足够数量的军队,并且南下到达江浙之前
明军足够打到南京了。
“此事就这样定了,无论如何本帅必须北伐营救太子殿下!哪怕只有本帅一个人,也绝对不能坐视太子殿下遇害!”
杨大帅用不容置疑地语气,拒绝了所有文臣武将的劝谏,正式拉开了北伐的序幕。
紧接着各地明军就开始了大规模调动,其中战斗力最强,在杨丰看来已经完全超过二鸦时代英法联军水平的步兵第二旅,已经达到其水平的步兵第一旅,分别从奉化和杭州的驻防地抽调出来。由原本在宁波的第八旅和刚刚完成训练开赴战场的新编第十旅接替,而第一,二两旅再加上同样刚刚完成训练的第九旅,再加上一个加强营的骑兵支队,共同编成明军第三军,也就是北伐军,由杨大帅亲自兼任军长。
而剩余各旅里面,以第四,第五,第十加骑兵旅,共同组成明军第一军,军长由三旅长杜佑调任,未来还将加上新编的第十一步兵旅,主要负责曹娥江以西,也就是杭州,萧山,绍兴三地的防御。面对的是萨布素,马三奇,赵宏灿三路清军,后者目前总兵力约十五万,不过主力都在钱塘江以北,南岸只有赵宏灿部不足四万绿营,而且还都是那些领了明军路费释放去,再次上了战场稍遇挫折肯定立刻投降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