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而就在同时,获得了大批华人增援的明军步兵,也把重火箭推到了城堡外面。
“不知道红毛鬼的城堡,有没有南京的聚宝门结实。”
高彦淡然地说道。
他这话刚说完,两道炽烈的火焰就径直撞上了荷兰人的城堡外墙,紧接着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之后,别说外墙了,整个城堡都被炸塌了至少四分之一。
“很显然它还差得远!”
高彦放下望远镜说道。
就在明军和当地武装起来的华人,从旧港荷兰人堡垒炸开的缺口蜂拥而入时候,罗璋率领的战列舰队正驶过龙牙门,看着北岸一片荒芜的海滩,还有几艘破旧的小渔船和那些渔民惊恐的目光,他多少有些不解地摇了摇头,因为未来这个荒凉渔村将是大明在南洋最重要的基地。
这里将是大明镇南道的首府所在地,还将是大明镇南军指挥部驻地,还将是大明远洋舰队的母港。
总之,杨王爷未来要在这里建设一座真正的城市。
然后永镇天南。
“王爷总是对的,只是我们还达不到他的高度而已。”
梁鸿同样看着原本历史上后世的新加坡,现在马六甲海峡北岸一片荒凉的海岸说道,这个地方原本是满剌加或者说马六甲苏丹国的领地,但这个国家被荷兰人灭亡后,已经废弃近百年,居住在这里的只不过是少量土著居民而已,如果要建设的话可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不过既然是王爷的决定,那么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接下来这里港口,堡垒,居民,驻军
一切都会有的。
在岸边渔民惊恐的目光中,庞大的舰队驶过龙牙门,沿着马六甲海峡向北直奔荷兰人在这一带最重要的堡垒。
马六甲。
第三天清晨,荷兰马六甲殖民地法摩萨城,这座当年葡萄牙人建造的巨型城堡此时正沐浴在一片晨光中,高耸的城门和巍峨的城墙上,一门门大炮威严地俯视着不到一公里外蔚蓝色的海岸,这就是马六甲海峡的大门,谁得到了它,谁就是东印度群岛的主宰,谁得到了它,谁就是香料,丝绸,茶叶,瓷器等等所有东西方贸易的主宰。
1511年葡萄牙人从马六甲苏丹手中夺取了这座城市,1641年荷兰人又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而今天,它又要易主了。
“明军!”
圣地亚哥门上,一名负责瞭望的士兵,惊恐地尖叫着,不断敲击着身旁的铜钟,钟声瞬间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刚刚睡醒正在吃饭的荷兰士兵纷纷冲上了城墙,带着大战到来的紧张看着远处的海面,庞大的舰队正在缓缓驶来,桅杆上一面面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
“该死的,那是我们的勇敢号和决心号,看来波尔的舰队已经完了!”
圣地亚哥门上,指挥官菲利普举着望远镜,看着明军舰队后面两艘战列舰说道。
“他们的巡洋舰呢?不会是被波尔击沉了吧?”
他身旁一名军官疑惑地说。
“管他呢,准备战斗!”
菲利普吼道。
波尔的战果已经与他无关了,现在他需要的是迎战这支强大的舰队。
“准备战斗!”
就在同时威海号上罗璋吼道。
八艘战列舰上,所有明军水兵全部忙碌起来,右舷所有炮门全部打开,一门门装填好的线膛炮推出来,黑洞洞炮口全部瞄准法摩萨城堡,紧接着在威海号的尾楼上,一具热气球的煤油炉燃,巨大的热气球充气,带着观察员缓缓升空,各舰主桅上那些观察员趴在测距仪上测量距离。
“三里。”
一名参谋向罗璋报告。
三里,一千八百米。
“可以了,开火!”
罗璋举着望远镜说道。
威海号上信号旗挥动。
“开火!”
“开火!”
各艘战列舰上舰长迅速下达命令,紧接着船舱内枪炮长重复同样的命令,早就瞄准了法摩萨城堡的各炮后面,一名名炮手迅速拉动炮绳,燧发机猛然落下,火帽的烈焰直接燃炮膛内的******,一枚枚装满火药的铸钢炮弹在铅制弹托推动下,以极快速度伴着炽烈的火焰喷射而出,呼啸着掠过海面直扑法摩萨城堡,带着巨大的力量撞击近三米厚的石砌城墙,碎石和弹片的飞射中荷兰人纷纷倒下。
“效果不大!”
罗璋身旁军官说道。
的确效果不大,正面射击就算四十斤轰击炮的炮弹,也很难击穿这种石砌的城堡,绝大多数炮弹都是被弹开。
“抬高炮口,轰击城内!”
罗璋冷笑着说。
所有舰炮全部抬高炮口,第二轮炮弹骤然间飞出,八艘战列舰一次性向法摩萨城堡内投射了超过三百枚炮弹,几乎瞬间法摩萨城堡内部一片火海。
“继续炮击,我看他们撑到什么时候!”
罗璋满意地说。
“开火,快开火!”
法摩萨城墙上,菲利普看着身后在爆炸中四分五裂的教堂立刻发出了怒吼,尽管这样的距离上,他们的大炮实际上很难对战列舰造成伤害,但这时候也顾不上这些了,如果让明军的舰炮持续轰击下去,法摩萨城就毁了,这座城堡不是单纯的军事要塞,这里面实际上是荷兰人的聚居区,官署,教堂,商铺全在里面。
炽烈的火焰立刻从城墙上和那些堡垒的射击口喷出,一枚枚实心铸铁炮弹呼啸着飞向海面的明军舰队,紧接着在这些战舰附近砸出一道道水柱。
“就这本事?”
罗璋看着不远处一枚落下的炮弹冷笑着说。
因为距离太远炮弹早就没劲儿了,这枚至少二十多斤重的炮弹,仅仅是在坚固的柚木上砸出几块木屑而已。
“传令陆战队,准备登陆!”
紧接着他说道。(未完待续。)
大清之祸害 第一七三章 蒸汽大时代
当大明海军6战队登6马六甲的时候,这场战斗就已经很简单了。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座城门需要像聚宝门一样,得使用重火箭炮持续轰击,实际上别说城门了,就法摩萨城那二五米厚的城墙都承受不住八十斤火药的爆炸,六具重火箭射车在城外一字排开,紧接着六枚重火箭拖着炽烈的尾焰飞出,转眼间对面的城墙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片片倒塌。
“上刺刀,冲!”
海军6战队第一旅旅长军刀一指吼道。
不过城破后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
就在一队队明军士兵端着上刺刀的步枪,从一道道缺口涌入法摩萨城的同时,残余的东印度公司守军和武装起来的荷兰侨民,立刻端着同样上了刺刀的步枪凶悍地迎击。
这些荷兰人可不是康麻子的八旗精兵或者一触即溃的绿营,但凡跑来东方淘金的,那都是些真正的亡命徒,这座城堡里也是有一万多人口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随时都能拿起武器参加战斗,虽然被炮击轰死不少,但仍旧有过四千人参加了对明军的战斗,在狭窄的城堡内双方武器的差距被大幅削弱,残酷的肉搏战真正展开。
这也是明军遭遇的第一次真正血战。
来自西方的殖民者和来自东方古老帝国的战士们,呐喊着撞击在一起,凶狠地将刺刀刺向对手的胸前,在血光飞溅中决定着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子弹的呼啸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死尸不停在狭窄的街道上倒下,鲜血在石板的道路上流淌。
这是血战,这是勇气与意志的较量。
不过很快结果就已经失去了悬念。
因为在法摩萨城外,和绝大多数南洋城市一样也居住着大量的华人,甚至还有那些马来人,他们也不会错过这种打落水狗的机会,荷兰人骑在他们头上已经六十多年了,双方怎么可能没有仇恨,就在明军杀进法摩萨城堡的时候,大批手持各种武器的华人和马来人也从各地涌出,潮水般涌入这座城堡,加入到了残酷的巷战行列中。
“不错!”
就在明军血战法摩萨城堡的时候,他们遥远的家乡,杨王爷正站在昌国造船厂的码头上,看着远处一艘试航的新船。
这座造船厂经过了这些年不断的展,规模已经很可观了,虽然还没有涉足军舰建造,但由这里建造的商船,早就已经航行在各条航线上,去年甚至建造了一艘排水量过千吨的大型远洋商船。不过因为国内木材的问题,这里建造的大型船只依旧需要从南洋进口木材,所以成本要比较高一些,真正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小型的内河以及近海商船,而现在试航的,正是一艘这样的商船。
当然一艘普通商船的试航是不会引来杨王爷,另外还有十几万围观者的,因为这艘商船和其它的不一样。
这是一艘十几丈长的双桅帆船,和绝大多数近海船一样,配备的是中式硬帆,这种船帆远比欧式的软帆更适合中国沿海多变的风向,而且远比欧式软帆更廉价,昌国造船厂建造的民船绝大多数都是硬帆。但和其它帆船不同的是,这艘船没有中间的桅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冒着滚滚浓烟的高耸烟囱,而在烟囱的两侧,各有一个水车一样的东西正不停地转动,在这两个水车的带动下,降了帆的木船居然在海面上跑得堪比顺风时候,这一幕引得岸边一片惊叹。
“十二里,就算不用船帆每小时也能跑十二里,如果加上船帆顺风的话,估计可以跑到十五甚至二十里,而且完全不用再考虑风向问题,就算是正逆风也不需要慢吞吞跑之字航线。如果使用这种船的话,估计用不了六天就能从昌国轻松跑到大沽口,无论什么风向都可以,而且还可以在长江上逆流跑,如果咱们的运矿石船和运煤船全换成这个,那么运输量至少得增加三成。”
邵廷采掐着怀表说道。
“那就多造。”
杨王爷很大气地一挥手说道。
“但这样的话煤炭就又紧张了。”
邵廷采说道。
“不用担心,鲁南还有大煤矿,而且是真正的大煤矿,另外徐州一带也有,煤炭的问题不用担心,咱们大明就不缺煤,马上这运河就要被打通了,到时候你要多少煤就有多少煤。对了,你们还得再造一种运河上专用的火轮船,这种船本身不用太大了,也不用考虑什么抗风浪,但蒸汽机一定要大,后面可以拖着一串老式的沙船,就像拉车的马一样拉着沙船跑。”
杨丰说道。
“这个东西好,咱们在长江上也能用。”
邵廷采惊喜地说。
“另外还有,咱们国内缺乏适合造远洋船的木材,就算以后咱们打下南洋,这种木船也没有什么前途了,木料需要的阴干时间太长,而且木料的砍伐也必须深入森林,这样造成了成本高昂,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呢?”
杨丰说道。
“钢铁船?”
邵廷采惊叫道。
“对,用钢铁造船,马上唐山钢铁厂也要投产,接下来钢铁产量会剧增,新的轧钢机也在研制中,未来钢板的制造问题会解决,那么为什么不用钢板造船呢?这个你们可以先研究一下,不妨造一艘小船试验一下。”
杨丰说道。
“好了,我们再去看看另一个”
紧接着他说道。
他的另一个是火车头。
从昌国东部现代舟山市区位置一直到西部的军港,横亘着一条数十里长的铁路,这里依然是杨丰现在最重要的军港和高科技中心,拥有目前可以说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另外还有华威钢铁的第一座钢铁厂,只不过现在主要生产高级钢材,还有大明最大的一座兵工厂,尽管南京等地的新工厂都在建设中,但这里至少在目前讲仍旧是最大的。另外这里还是大明最大的外贸港,每天国内国外船只不断停靠,运输量大得惊人,为了解决马车运输力量不足,铁路也早已经在这里铺设。
当然,同样是马拉的铁路。
但今天,一头喷吐着滚滚浓烟的钢铁怪兽,正拖着后面八个平板的拖车,在这条铁路上以不输于骏马的度狂奔着。
“老何,你腿怎么抖啊!”
杨王爷站在平板上,扶着面前的栏杆,笑着对他身旁一名手下说道。
就在这时候,前面的车头猛然鸣响了汽笛,那名手下腿一软差坐下去,其它手下也都一个个神情紧张,虽然他们可以骑着马以同样度狂奔,但站在更加平稳的火车上,却被吓得脸色苍白,尽管现在的时只不过才每小时六十里。
杨丰造火车,当然不可能制造那些初级的东西,这辆被称为火箭号的火车,实际上已经是一款真正实用的产品,可以拖着上百吨货物,在铁路上以过二十公里的度行驶。而他们现在不过是才站了一火车人而已,可以跑到接近四十公里,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称得上风驰电掣了,毕竟战马冲锋时候一般也就这个度了,但战马维持不了几分钟,这列火车却可以一直不停地这样跑下去。
“这个在南方用途倒不算大,而且南方多河流,这么重的东西普通桥也受不了,修铁路的话就得大量修桥,从成本上讲不如小火轮船的内河航运,但要是在秦皇岛和北京之间修这样一条铁路配上火车的话,咱们就不需要再担心运河封冻的问题了。”
邵廷采说道。
不过他的话很快被风吹散,直到又重复了一边,杨王爷才听清楚。
“仅仅是这么简单吗?”
杨丰在火车的隆隆声中喊道。
“王爷的意思是?”
邵廷采说道。
“咱们这一车拉了多少人?”
杨丰说道。
“四五百吧?”
邵廷采说。
“如果是四五百名士兵呢?”
杨丰说道。
邵廷采一激灵,一辆火车拉了四五百名士兵,十辆火车就一个旅了,而且还是带着足够武器弹药甚至重炮的旅,六十里的时不停前进,理论上一昼夜时间就可以奔袭一千多里,这是什么样的机动作战能力?蒙古人西征的那机动性和这比起来那简直就是渣,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铁路的地方原本制约明军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只要铁路修到的地方明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接下来本王要修三条铁路。”
杨丰一脸豪情地说道“一条从山海关到北京,一条从北京出居庸关到张垣,至于第三条,我要从洛阳修过崤山,修过函谷关,修过潼关,一直修到西安,然后再在海州建港口从港口一直修到洛阳,把江南,中原和关中彻底连接起来。再继续向西不停地修,修到陇右,修到河西,修到西域,修到中亚,一直向前不停地修,修到荷兰的鹿特丹。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三十年,本王要在活着的时候,乘坐着火车站在北海边,本王的火车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插上我大明的旗帜,让大明的天空中太阳永远不会落下!”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一七四章 合肥
杨丰的确就是准备这么干的。
制约明军进攻能力的,主要也就是后勤供应了,这时候的运输基本上就是靠着河道,陆路运输短途可以,长途完全就是不现实的。
但没有河道的地方怎么办?
就算有河道的地方,北方的冬天还得封冻呢,那时候又怎么办?
现在别说其它地方,他就是从洛阳向关中进攻,后勤问题都很难解决,陆路无非就是崤山的崤涵道,想依靠那条崎岖山路支撑几万大军的弹药消耗完全不现实。这不是冷兵器时代,只要有粮食供应,一人拎把刀过去就能打仗,明军的炮弹子弹火箭弹都得从后方运输,陆路是不可能支撑的,别的不说,就一枚重火箭弹用马车拉着,走那条古老的山路都是一件很夸张的事情。
至于水路就是黄河航运。
三门峡啊。
这可不是修了三门峡水库的时代,滔滔黄河自由地奔流东下,神鬼人三门,那可是真正的鬼门关,指望这条航道支撑他进攻关中甚至陇右,河西,乃至于西域,那同样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过了西安之后,水路基本上就彻底断绝了,他总不能指望马车拉着弹药供应大军玩万里远征吧?
只能修铁路。
未来他想要向西进攻,那么就只能学美国西进的方式,铁路延伸到哪里,大明帝国的疆域就延伸到哪里。
第一步先修洛阳到潼关段,支撑着他夺取关中,这是最短期的目标,运河加黄河加洛河联运,将物资先运输到洛阳,再由洛阳运输到潼关,当然前提是他得先打下潼关,这样就可以支撑他打下西安了。
然后再从海州也就是连港修到徐州,一步步修到洛阳,彻底摆脱黄河和运河封冻断绝航运的阴影,南方的物资可以直接在连港上岸以铁路一直运到关中,这样就可以支撑他从西安向更远进攻了。这一段也就洛阳到潼关段难修,其它地方都是大平原铺铁轨并不难,就算黄河上架桥技术难度比较大,也大不了先摆渡着。
这条铁路真正难的,实际上也就是宝鸡到天水段,这段可是陇海铁路的盲肠。
不过到那时候,基本上天下大局已定了,他以全国之力来修还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劳动力嘛,人家美国人拿华工的尸骨铺过了落基山,他大不了拿战俘的尸骨铺过去这一段,而过了这一段一直到天山,就都没有太难的地方了。剩下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就像他说的,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他估计再活五十年没多大压力,五十年后他要是还修不到荷兰去,那他干脆找个地方撞死算了。
说到底他不缺时间。
正当杨丰站在火车上壮怀激烈的时候,明军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也已经开始了。
合肥。
“大清将士,有死无降!”
安徽巡抚兼提督,康熙朝经常被和于成龙搞混了的另一个著名大臣喻成龙,站在南熏门上歇斯底里般挥舞着宝剑高喊,须发皆白的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潮红。
巢湖守军不战而降,放开了进入巢湖的大门,明军内河舰队沿湖北上,进入淝河直抵合肥城下,汉军正蓝旗的喻巡抚此时别无选择,唯有血战到底,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反正落到明军手里也是当苦力累死的下场,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一场,说不定太祖太宗在天之灵保佑,咱大清还有中兴的那一天,那时候他相信自己会永垂不朽的。
不过很显然忠臣不是那么好当的。
“开火!”
合肥城外明军的炮兵阵地上,土墙遮挡的炮位里一门门十五斤线膛炮瞄准前方城墙,随着指挥官的口令,不断向外喷射出炽烈的火焰,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前方,带着巨大的力量撞击包砖的城墙,尽管只是普通的实心炮弹,但炮弹的重量和动能依旧打的城墙上包砖四分五裂,紧接着打进内部的夯土中,造成大块的夯土不断坍塌。
没有甲种弹,也没有开花弹。
这很不符合明军那一向狂暴的风格。
原因很简单。
合肥城墙上还绑着三万多老弱妇孺呢。
要不是有这些人质,喻成龙还打个屁,就凭他手中那一万多八旗难民和包衣组成的军队,拿什么阻挡明军?虽然合肥也是出了名的高大坚固,那也挡不住重火箭啊,而当初阿山等人想的这招儿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虽然阿山等人失败了,但那并不代表着这种战术不行,如果不是对上那杨妖人,这样的战术还是非常有效的。
现在不就很成功嘛!
“抚台大人神机妙算,那贼军这下子束手无策了。”
南熏门上,一群青虫围着巡抚大人齐声赞叹,在他们身后大批被绳索捆绑的百姓一个个怒目而视,而在这些百姓身旁,那些武装起来的八旗和包衣家女人和老小一个个拿着刀剑,在炮声中战战兢兢地看着,在城墙上边那些勉强能用的旗人和包衣男丁则操作着大炮,不断向着城外明军炮兵阵地开火,甚至还有不少满腔忠义的青虫也在帮他们。
好吧,现在青虫们也认清杨丰的真面目了。
至今不开科举,而且还把地方百姓选官模式基本固定化,对青虫们来说,这简直就和十恶不赦画等号了,以前那是没看清他的真实面目,另外被他尊崇王阳明一系给迷惑了,总还对他抱有一丝的幻想,但现在但凡有骨气的士子都不会再和这妖人为伍了。尤其是在他名义上教化远人实际上流放了衍圣公和数千进士举人后,那就更是彻底站在了青虫们的对立面,甚至就连他所尊崇的王阳明一系,现在都已经被占据绝对主流的朱扒灰一系开除出儒家行列。
当然,这是在明军控制区以外。
实际上在明军控制区以内情况基本上倒了过来,八股文被彻底扔进了垃圾堆,相反王阳明系尤其是叛逆的泰州系开始逐渐成为潮流,甚至就连杨丰的选官模式都被粉饰成了复古的圣明之举,而现在明清之间的战争,已经如杨丰所愿地逐渐向着儒家道统之战转变。
那些青虫们正由衷地赞叹着呢,一枚打高了的炮弹呼啸着从他们头上掠过,紧接着就撞在城楼上,尽管不是开花弹,但仍旧让城楼上瓦片和砖木雨般坠落,下面不少人质和守卫的八旗老弱立刻被砸得一片哀号,就连那些青虫,也有几个被碎砖崩着,在那里疼得直跳脚。
“天祸大清,生此妖人,盛世转眼丘墟,而百姓何辜,竟致横遭此劫!”
看着这一幕,喻巡抚忍不住悲悯地叹息道。
“大人,庐州素来忠义之地,百姓世沐大清皇恩,虽恨不能上阵杀贼,但此时能为大清,能为圣上筑此血肉长城,纵然粉身碎骨亦无所憾矣!”
一名青虫义正言辞地说道。
“呃,这话说得好!”
喻巡抚拍着他肩膀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