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这是摆明了欺负贾环。
但公孙亮自忖贾环未必不肯受他的激将法。
然而,贾环笑而不语。
公孙亮继续激将,“贾师弟,你要是觉得不行,就认输。大师兄我同意你换一种比法。”
贾环还是笑着不说话。
公孙亮再追问道“贾师弟,如何?”
贾环肚子里都快笑死,实在有崩不住了,指了指公孙亮身后。公孙亮背着门口。这时,头一看,登时傻眼。
偏厅门口站着一位白衣胜雪的姑娘,身姿高挑、婀娜,有风舞雪之姿。此时带着洁白的面纱,看不到她的面貌。但谁都会认为面纱之下绝对有着令人赞叹的绝美容颜。
林姑娘来了!
公孙亮嘴角泛起苦笑,起身致歉道“林姑娘,在下和师弟说笑,若有言语冒犯,望勿见怪。”说完,愤愤的瞪贾环一眼贾师弟,你竟然不提醒我?你我友尽了啊!
贾环心里爆笑。这真不是他故意“害”公孙亮。实际上,在公孙亮开口“循循诱导”他的第一句,林姑娘就来了。她给自己做了一个不要做声的手势。
公孙亮的运气,实在太诡异,太糟糕!从科场延续到情场。没有哪个女孩子心里会不在意公孙亮说的话?还君子之争,鬼的,你把我当货物吗?
贾环预计公孙亮在林姑娘这里好不容易积累的好感数全部清空。
林姑娘带着面纱,令人看不到她此刻的神情,清声吐出两个字,清澈动听,“无妨。”走到圆桌边坐下,带起微微一阵香风,“公孙公子此次来购买布匹,不知道要买多少呢?”
这是要公事公办。
公孙亮悔得肠子都要青了,苦笑道“在下想要购买20匹布。”
林姑娘道“6两银子的生意,你在前面和舒儿谈就可以了。恕小女子不奉陪了。”
公孙亮急忙道“诶,林姑娘,在下这次来,还带来了解决贵店亏损的办法。”说着,对贾环使眼色。他只会经义文章,对经济之道根本不通。只能寄希望于贾师弟了。
大师兄,你拿我当机器猫吗,有求必应!
贾环虽然对生意很在行,甚至比他当嘴炮党还要在行。但问题是,他根本没有做过大周朝布匹市场的调查,怎么可能拿得出可行的方案来。
贾环不语。
公孙亮焦虑无法。
林姑娘立即就知道公孙亮在骗她,只为了和她多说一会话。但她不想再和公孙亮继续来往。那些话,实在让她反感。沉默了一会,然后,轻轻的解开了她的面纱。露出她的玉容。
贾环和公孙亮将目光落在林姑娘的脸上,然后,齐齐震惊的呆住。
这是怎么样的一张容颜啊!
她美丽的脸蛋上布满一个“井”字型的伤痕。本来俏丽无双,清丽动人的绝色美女,因为她这张被毁容的脸蛋,径直跌落在凡尘。
贾环心中有种“亮瞎眼”的感觉。真是日了狗了!这是从95分偏上直接跌到及格线以下。用“卧槽”这两个字实在是难以形容他此刻的心理落差。抑郁的想要吐血。
很明显,林姑娘这是被人毁容了。这比杀了她还令她痛苦吧?贾环心中禁不住涌起对她的同情。真是令人感慨。容貌,是女人可以拿生命去换的东西。
公孙亮放在圆桌上的手一直在抖。就像是吴孟达演无厘头的戏一样,抽筋般的抖。可见他此刻的心情,激荡起伏。他有些绝望。女神,被毁!
林姑娘平静的道“我家里在去年陡逢大难。我被从小订婚的夫家退婚。我自己毁掉容颜,立誓不嫁。让公孙公子失望了。”说着,站起来,重新带上面纱,准备离开。
贾环懂这位林姑娘将面纱揭下来的原因了,这是要和公孙亮绝交。看公孙亮的样子,估计,绝交很痛苦,但绝对可以接受。实在是,林姑娘这张脸,太恐怖。
林姑娘离开后,公孙亮抑郁的长叹一口气,“贾师弟,哀莫大于心死。我们走吧!”他再也不会来了。
贾环头,跟着公孙亮离开布匹店。公孙师兄这是累觉不爱。他倒没有看不起公孙亮的意思。毁容的林姑娘真不能叫林美人。很惊悚。
而且,公孙亮估计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真要和林姑娘有进展了,不可能因为几句玩笑话,就要绝交。
贾环心中还是有些感慨家中突逢难,巨富变赤贫。悔婚,毁容,店铺亏损,督促不上进的兄长学习。
这姑娘还能顽强的活着,性子还是蛮坚强的啊。
布匹店后的小院正房内,梳妆台前,侍女舒儿正在帮林芝韵卸妆。轻笑着道“姑娘这是何苦呢?”
林芝韵笑了笑。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九十八章 人或为鱼鳖(一)
一场小雨侵袭妙峰山脚下,带来久违的清凉。下午时分,贾环拿着两本从院的藏返寒梅屋苦读。
时间匆匆,转瞬就过了六月中的朔考。
那日在东庄镇见过毁容后的林姑娘,就像是一滴墨汁染在清泉中,初时浓郁,染墨心绪,再想时,慢慢的淡去。
在夏夜的星空下,贾环也曾感怀,也曾推敲其中细节。比如公孙师兄连林姑娘的真容都没见过,关系怕是比他想的还要浅;林姑娘抛头露面的经商,毁容也好,免得别人对她起坏心思。但终究是渐渐的忘却了她的事情。
随着八月院试的临近,贾环身上的压力渐增,每日在八股文的题海中训练,磨砺,提升。心无旁骛。
这天下午,贾环在叶讲郎的住处做了一篇时文。叶讲郎在桌边圈后,温和的笑道“不错。进入内舍后,你的时文水平大有长进,理、气、辞三道已经入味。再磨砺数月,过院试不难。唯有破题中规中矩。在科场上怕是难得好名次。”
贾环心里苦笑。八股文,真没那么好写的!他以写议论文的方式来写八股,算是契合八股原意。但要他代圣人立言,在论上写出惊人之句,实在有难。
比如论语题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明朝会元、探花王鳌破题句为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这篇文章曾经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论极其精彩。他绝计是写不出来。要他写,论肯定往国富论那个方向飘。
说笑几句八股的话题,贾环担忧的道“先生,本朝并无褒扬神童的风气,弟子担心年龄太小,被大宗师刷下来。”
叶讲郎头,打趣道“尔欲为权相耶?”
贾环汗颜道“弟子不愿。”
他哪有那么高的志向?他最大的想法不过是脱离贾府,赚钱享受人生和生活而已。权相,那种风光就算了。勾心斗角,怎一个“累”字了得?
叶讲郎看着他得意的弟子一脸尴尬,呵呵一笑。他这个弟子,做事功利性很强,但偏偏对最级的名利场官场又不向往。挺有想法的。
贾环和叶讲郎笑谈了一会,告辞离开。
这段看似不起眼的对话,随着叶鸿的笔记为时人所知。在辛亥年夏季某日的下午,轩窗幽静,雨落无声。先生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带着戏虐、玩笑的意味,却是重重层中划过的一道耀眼的闪电。
生活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二十七日晚,暴雨雷鸣。临近月考前夕。院的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考试,是学生阶段都需要经历的事情,是一道紧箍咒。
廊中,院外舍弟子易俊杰、都弘和贾环同寝舍的秦弘图说着话,脚步匆匆。
“秦兄,怎么事,院里到处传言贾兄因为年龄太小过不了院试。贾兄过不过院试,没碍着姓陈的马脸什么事吧?”
“他和姓马的是好友。姓马的不要脸,明知道贾兄病着还出言找贾兄比月考成绩。”
“的。这两个王八蛋,蛇鼠一窝。我见一次打一次。”
七月初,大雨不止。
一身白袍的公孙亮正在寝舍郁郁的吟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六月月考他只考了第三名,
一名蓝衣小童敲门进来,打断公孙亮的吟哦,“大师兄,山长找你去寒梅院的小舍议事。”
“哦,我换身衣服马上就来。”公孙亮洗把脸,换了衣服到寒梅院的小舍中,山长张安博正在泼墨写字。
山长张安博穿着儒衫,一名很和蔼的老人,坐在榻椅上,道“文约,近日连续大雨,你可去镇中多购些米粮,用作储备。”
公孙亮,字文约。
公孙亮答道“是,恩师。我立即让人去办。”
山长张安博看了这个关门弟子一眼,知道他最近有些心思,多半是和男女之情有关,问道“近日,院中颇有流言,最后如何?”
公孙亮虽然消沉,但消息灵通,说道“马同学与贾师弟相约比试八股。贾师弟月考内舍三十八名。胜出。”
山长张安博捻须微笑,轻轻头。
非缘果报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他破例同意贾环参加县试,但并不会在好友沙叔治面前为这小家伙美言。取与不取,尽由北直隶提学自决。
七月中旬,朔考刚过。阴雨连绵。
贾环六月底因天气炎热,晚上读偶感风寒,至今仍旧有些咳嗽。中午在厨房吃饭时,恰巧罗君子返乡归来,一桌十名同学闲聊。
计有贾环、罗向阳、乔如松、许英朗、张四水、秦弘图、卫阳、柳逸尘、姚纬、庞泽、林心远。
些许日子不见,小胖兄有消瘦,皮肤变黑,他面露愁容,忧心忡忡的道“诸兄在院读,或许没有觉察。连日大雨。京师左近已经是江河泛滥。田野、村落被淹没。农户损失惨重。今年秋季的收成大受影响。我家里的田地都全部歉收。我八月院试若是不能进学,家中就要破产。”
罗君子家中是宛平县的小地主。他家中都破产,可见灾情相当严重。生民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的场景恐怕将会在秋冬时出现。众同学脸上都有戚戚之色。
柳逸尘道“我家中来信,提起过此事,永定河、北运河、泃河都是水位上升。溃堤处有十几处。朝廷拨下的款子都被贪污。今年雨大,至有此祸。”
柳逸尘家中世代是大兴县衙小吏。这些官场消息的可信度有些高。
容貌丑陋,大鼻子的庞泽慨然的拍着桌子,恨声道“贪官污吏害人。若我有朝一日为刑部尚,尽诛天下硕鼠。”韩秀才跳河,为河堤贪腐案奔走的事情,他们这些内舍生中的佼佼者都是知道。
柳逸尘尴尬的笑一笑,吃着馒头,喝着茶汤。
容颜俊美的卫阳讥讽道“庞同学空谈大言有何用?你连朝廷的架构都没明白。刑部尚不过六部之首。当今朝廷六位大学士,以军机处领班大臣谢大学士为首。六部不过是办事机构。”
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对官场的事情了解的多。尽诛天下硕鼠?这简直是个笑话!如今连县令的职位都是可以卖的。
庞泽丑脸一红。闻道院内部禁止谈论朝政。他只是一个童生,对这些确实不大了解。他以为朝廷是前明时架构。六部虽然不能和老对抗,但有自主权。
庞泽出个丑,许英朗几人就笑起来。许英朗对朝政比卫阳了解得多的多。其实,军机处也不过是个办事机构而已。天下大事,悉出上意。
贾环轻声咳嗽着,捂着嘴,说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庞兄有肃清天下之志,志存高远,当勉励之。兄等何故笑他?”
庞泽感激的看贾环一眼。
许英朗对贾环还是很服气的,很给面子的收了笑声。贾环在文战、救韩秀才的事情都表现的极为出色。他不如也。其余几人都是收敛笑容。
卫阳“哼”了一声,对贾环拱拱手。贾环7月朔考,高居内舍十五名。排名比他高。
贾环在六月底和马同学竞考时说学生要闻考则喜,遇强则强。当即,带病入考场(讲堂)。成绩出来,位居三十八名。将马同学“干掉”。
对贾环这种狠人,他不服不行!
乔如松笑着将场面圆过去。话题重新到洪灾上。
众人都是有些忧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京城近郊受灾。他们的家乡,他们在院里,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贾环和罗向阳到他寝舍里聊了一个多时辰。天灾就在眼前,他也免不了,自然要多了解一些信息。
罗向阳早就考入上舍,单独居住,在窗前感慨的道“贾兄,你是没有亲眼看见。住在永定河边,我小时候喊的老叔、婶婶,一家七口,在睡梦中被水冲走。我娘养了一年多的大猪,给水泡的生蛆。”
贾环沉默着。这种消息是让人难过的。他是在长江边张大的,对洪水有很深刻的记忆。
傍晚时分,雨势又大了几分。公孙亮来寒门院的讲堂中找贾环,说韩秀才到了东庄镇上,请他喝酒谈事情。
贾环跟着公孙亮出了讲堂,笑道“大师兄,他不应该说感谢我们院同学的救命之恩吗?”对公孙亮代为传言,贾环并不奇怪。韩秀才和公孙师兄都认识龙江先生。
公孙亮这段时间操劳院的粮食采购,情绪已经恢复,拍拍贾环的肩膀,开玩笑道“贾师弟,这你就不懂了。他感谢的对象是五凤馆的水仙姑娘。佳人救名士,多好的噱头。韩秀才这人是真性情。你去不去?”
贾环道“我去一趟吧。看他有什么事情。”
暴雨倾盆。贾环穿戴好蓑衣,在公孙亮的帮助下出了闻道院。没到月假时间,学生出不了院的大门。但公孙亮最近忙着采购,时常让同学帮忙。帮贾环出院不难。
韩秀才约贾环见面的地方是东庄镇的许记酒楼,在酒楼一楼的座位中见到贾环的第一句话是“贾小友,贵府门第高深,你可愿助我,以安黎庶?”




奋斗在红楼 第九十九章 人或为鱼鳖(二)
贾环听得韩秀才第一句,就大皱眉头,站着道“韩相公要是找在下说件事,这顿酒就不用吃了。”
韩秀才无奈的长叹一口气,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贾小友,请!”
贾环这才肯落座。韩秀才这人性情耿直,不通人情世故。他心里固然是赞赏的,但他并不会委屈自己去迁就韩秀才的想法。
四方小木桌上,摆着两道小菜,一壶浊酒。
韩秀才举杯邀请贾环共饮一杯。贾环婉拒道“谢韩相公美意。在下生病还未完全康复,今日以茶代酒。”
韩秀才能感觉到气氛有僵。但他习以为常。闷闷的,自斟自饮的喝了两杯酒,道“我自龙江先生处打听到贾小友的消息。今日特意来见你。”
现在国子监都在传他感激五凤馆水仙姑娘救他。他也确实在水仙姑娘的香闺中留宿了一晚。名花、名士两相欢。但,他心里知道,真正救他的人是谁。
然而,他不会开口向贾环道谢。救命的恩情,用“谢谢”两个字来感激,太轻。君子敏于行,纳于言。
贾环头。这是可以预料得的到的事情。韩秀才既然没有和龙江先生绝交。找龙江先生打听他的消息很正常。
韩秀才真是异想天开!他一个庶子,怎么可能调得动贾府的力量?即便调得动,他也不会贸然的参与到这场政治博弈中。
韩秀才道“贾小友,你身为读人,为何没有兼济天下之志?如今京师周围洪水泛滥。我一路行来,生灵涂炭,忧心如焚。”
贾环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譬如幼童持重锤而击,力不足,则害己。”关心国家大事,值得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量力而行。
韩秀才再叹口气,说道“令师张伯玉是大儒,治春秋,名满天下。十年前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致仕,在京城西郊开设闻道院治学。
张前辈在朝中颇有人脉。若是肯出声,要惩治顺天府府尹陆新翰不难。以此功劳,必然可以再次出仕。贾小友若是有意,可以促成此事。”
贾环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人说起山长张安博(表字伯玉)的旧事。竖着耳朵听韩秀才说话。听完后,微微沉吟着。
当今天子雍治皇帝是通过类似于玄武门事变的方式上位。今年是雍治九年。山长在十年前在左佥都御史的位置上致仕,恐怕是有所警觉,通过致仕避开那次惨烈的政治风暴。
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右佥都御史各两人。左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员。
韩秀才以为贾环是山长张安博的弟子。但贾环其实不是。当然称一声师长也没错。贾环不知道山长是否有再出仕的意图。这种事,他不可能越殂代刨。
贾环没说话,韩秀才也不催促,缓缓的喝着酒。
正在这时,东庄镇上突然传来一阵惊恐的呼喊声,嘈杂而喧闹。酒楼中仿佛炸了锅一般。韩秀才丢了碎银子在酒桌上,到街面上看情况。贾环跟上。
天空中下着暴雨,大雨如注。临近晚间时分,天阴沉着。街面上数百人狼奔豕突,杂乱无比,各说各话。似乎情况无比危急。街面上水流的深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片刻后有确切的消息传来永定河决堤,龙泉镇刘家湾被淹。洪水正在从10里外倒灌而来。
东庄镇是一个只有两条街面的小镇,常住人口不足千人。这时,整个小镇都乱成一锅粥。所有的人都在叫喊。那是生命在感受到致命危险前的呐喊。
“走。快走。”
“快逃命吧!”
“孩子他娘,别收拾了。快走。不然那就来不及了。”
“娘,发大水了。我背您走。”
韩秀才见到这种危急的情况,顿时热血上涌,正要登高一呼,挺身而出时,贾环一把将他拉住,“韩秀才,别犯傻了,快跑。”人群已经混乱,根本就没有时间整顿秩序。
这时,韩秀才还做着登高一呼,应者景从,大出风头的美梦。这简直是扯淡。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营啸时也无法控制。何况普通人。
“跑啊!”
“快跑。”
“往院方向跑。”
人流在洪水上涨之前,拼命的往两里(1千米)开外的闻道院跑。那里是一处山丘高地。再往上就是妙峰山。但依旧有些人在收拾细软。有的人则是在寻找浮水的门板等物承载物品。
“轰!”
几分钟后,洪峰冲过来,带着无可匹敌的力量和速度,将土木建筑的东庄镇冲垮、淹没。不断的有房屋、建筑倒塌的声音传来。还有各种惨叫、呼号。瞬间就是白茫茫的一片。
贾环和韩秀才连滚带爬的一路逃命到闻道院的门口。一身泥泞。十分狼狈。巨大的浪头舔着山脚的土地。贾环头再看时,就已经看到有尸体在水浪中翻滚。心中一阵黯然。一同逃出来的大约只有一百多人。生还者十之一二。
洪峰之中,门板是不用的。最可怕的不是水让人窒息而死。而是洪峰那不可拒绝的冲击力量。冲量,足以毁灭、撕裂任何试图阻挡的物体。这是大自然的天地之威!
闻道院内的近两百名弟子也没有读的心情,都拥挤到院门口来看洪水。水面持续的上升,很快就漫到院大门前的台阶上。
一个白衫少年的身影扑出来,大叫“妹妹,舒儿。妹妹,舒儿。啊”痛彻心扉的噗通趴在满是水的石板上,叫喊着,用力的拍着石板,痛哭流涕。
贾环默然。是林心远。他妹妹林姑娘死了,侍女舒儿也死了。同寝舍的秦弘图跟着出来,想要扶起他。贾环用力的抿着嘴,轻声道“秦兄,让他哭一会吧!”
黑黑的秦弘图看到贾环一身泥泞,得知他刚东庄镇里跑出来,心有余悸,“贾兄,贾兄”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贾环是他的朋友。这,真正的是生死一线。
院出来的同学越来越多。有几名也有陪读的家人的士子失声痛哭。闻着伤心,见者流泪。
公孙亮从后面挤过来,看到贾环,欣喜异常,用力的拍着他的肩膀,激动的语无伦次,“贾师弟,贾师弟,好,嘿,好。你没事。好,我”贾环要死在东庄镇,他要内疚一辈子。
幸存者的人们站在问道院大门外,看着两里外被淹没的小镇,哭声一片。
雨越发的大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只剩下一些尖尖的屋、树梢。飘荡着哭声。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夜色渐渐的深了。大雨还在继续。闻道院,寒梅院的小舍中,山长张安博、六名讲郎、大师兄公孙亮、院首贾环都在。油灯的灯火跳跃。
山长张安博长叹一声,吩咐道“文约,你给那些受灾的镇民安排住处、吃食。贾环,你跟着文约一起做事。”贾环的能力很突出,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他希望磨练这个少年的能力。
公孙亮、贾环应下来。
骆讲郎提醒道“山长,多出数百张嘴,院里的粮食撑不了几天。”
山长张安博神情渐渐的坚毅,用手排着桌子,慨然歌曰“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白话文的意思是我长叹息地掩面流泪啊,我哀怜着百姓的生活多么艰苦。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就遭到贬黜
这是屈原的离骚。山长张安博曾任都察院佥都御史,确实有进谏的职责。
此情此景,院的几名讲郎即便心中顾虑重重,但没有人再能说出拒绝的话民生多艰啊!
贾环恍然他可能搞错了一件事。山长张安博致仕恐怕不是因为避祸,而是因为他进谏遭到了贬黜。因而辞官。
商议结束。贾环跟着公孙亮一起出了小舍。四周黑漆漆的。廊中风雨侵袭。躲不了风雨。
贾环道“公孙师兄,我有一言,我们院虽说要接收灾民,但粮食有限,我们要限量供应灾民、院弟子的口娘。”
1...4243444546...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