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王夫人看了黑瘦的贾环一眼,道“环哥儿,最近少去城里顽,看你黑成什么样?”
“是,母亲。”贾环嘴里恭敬,心里却是没当事。他和赵国基、钱槐、胡小四约好三天后去西江月茶楼。
王夫人头,将手里的茶碗放到赵姨娘的托盘中,说“我听人说了你惩治张嬷嬷的事情了。嗯,做的不错,孝心可嘉。”
又扭头对赵姨娘道“你看环哥儿多成器。日后只有你享福的,没有受罪的。你何苦整日里做事没高没低。”
赵姨娘低眉顺眼的应着。旁边的周姨娘和周瑞家的就凑趣的夸贾环。
贾环听这些话觉得刺耳,他终于明白王熙凤设的“坑”在哪里了。他孝敬赵姨娘,实际上是“得罪”了王夫人。
在封建礼法中,他的孝道第一对象应该是王夫人,而不是赵姨娘。惩治张嬷嬷的事给王夫人知道,只怕这个“笑面佛”心里更加的厌恶他,不待见他。
这是要绝了他在贾府里的上升之路。
果然,王夫人淡淡的道“我端午节要去清虚观烧香,你这两天来帮屋里我抄几卷道经。我要供奉在老君像前。”
贾环躬身道“是,母亲。”低下头,脸上的青色一闪。
其实,被王夫人厌恶,断绝上升之路并不算什么。因为贾环深知,日后他表现得越出色,王夫人就会越忌惮。这是她作为贾宝玉母亲的立场,绝对不可能改变。
但贾环其实并不打算刷王夫人的好感度。自那晚和鸳鸯谈话后,他就顿悟没有用。所以王熙凤其实并没有给他的计划和处境带来多大的困扰。
贾环的愤怒,更多的是来自于被王熙凤设计,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谁能容忍三番两次的被人设计。这一次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下一次呢?
凤辣子,你给我等着!
奋斗在红楼 第十六章 苦抄书
将近傍晚,夕阳西下,金光洒落在道路两旁的花丛、树木间,贾府的墙壁、屋舍映出长长的影子。
赵姨娘带着小丫鬟小吉祥跟着贾环到他的住处。
“呀,姨奶奶来了。”如意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起身倒茶。
赵姨娘笑眯眯的应着,往贾环屋里走。晴雯和赵姨娘打过招呼,凑在贾环耳边道,“三爷,玉花露送给三姑娘了。三姑娘说谢谢你惦记。”说三姑娘的事情要避着赵姨娘。不然她又要骂人。
“嗯。”贾环笑着头,心里将这件事一带而过。这只是对探春关心的善意的应而已。他并没有去和探春搞关系的想法。
晴雯嘻嘻一笑,她现在和贾环关系好着呢,带小吉祥去小厨房里拿晚饭。
卧室里,坐到的杌凳上的赵姨娘慵懒的踩着脚踏,喝着茶,笑眯眯的看着稍后走进来的贾环,得意的笑道“环哥儿,太太今天都夸你有本事呢。”
贾环一阵无语。心道我说大姐,你到底分不分得清楚好坏啊?
他知道,其实赵姨娘心中并不恨王夫人。在她眼中,大老婆处罚、责骂小老婆,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最恨的人是王熙凤,老是扣她的月钱!
如意就笑着附和道“三爷,这可是得了彩头哦。”
贾环无奈的摇摇头,将包随手丢在椅子上,道“这算哪门子的彩头?”
如意娇笑给贾环递上一碗茶,“口彩也是彩头嘛!”
贾环叹口气,道“如意,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不要老是在意别人的评价。”
关于“独立的人格”这种事情上,他和晴雯比较有共同语言。晴雯就曾经嘲讽袭人是西洋花子哈巴儿。讨好主人嘛!
如意似懂非懂的头,暗暗的将这些如涓涓小流滋润心灵的话,记在心里。这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赵姨娘对贾环嘴里时不时的蹦出几句带哲理的话习以为常,但还是嘲笑道“呸,环哥儿,你少扯没用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照你这么说,你不在意老太太对你的看法?”
赵姨娘在王夫人屋里是边缘人,在贾环这里,尽量要做话题主角。
贾环笑了笑,他虽说曾经爬到大型公司的中层职位,处事果断,但私下里其实很随和。
因而,贾环是由着赵姨娘说嘴,倾听着,心里想着他的麻烦事来自王夫人的惩罚。
王夫人说让贾环抄道经并不是单指道德经,而是让贾环抄录道德经、南华经两。即老子和庄子两本。
老子一共5千字。开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几天的时间抄录一本老子并不费力。
但是庄子一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一共33篇,总计6万5千字。要是只抄写内篇庄子的7篇文章还好说,只有1万7千字左右。
然而,贾环并不清楚王夫人轻飘飘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做最坏的打算。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就来到王夫人的正房中抄。
王夫人要抄的经,用的是上等徽墨,产自泾县的宣纸。贾环提着紫毫笔,坐在桌前,用正楷工整的抄录着道德经。
王夫人房中的笔墨纸砚都是一套产自的徽州高级货。比贾环自己平时用的不知道好多少倍,属于文化范畴的奢侈品。当然,王夫人不识字,文房四宝备着给贾政用。而贾政等闲是不提笔写字的。用的最多的人实际上是贾环。
笔墨焕发着香气,贾环沉心静气,默诵着道德经,一个字一个字的跃然纸上。
彩霞穿着葱黄色的裙子,在一旁看着,侍候,白净秀气的女孩子,小声赞道“三爷,你写的字真好看。”
王夫人的正房很宽敞。贾环坐在这头,听她们说话都是有些隐隐约约。彩霞小声说话并不虞给王夫人她们听到。
贾环就笑了下,小姑娘大约有些懵懵懂懂的男女感情意识吧,开始和他亲近。见光线有些暗,搁下笔,说“彩霞,你帮我拿两盏灯过来。”
他的毛笔字功底进步的很快,天天写字,想不快都难。当然,也没到什么法家的层次。仅限于好看这个层级。
“嗯。”彩霞会心的一笑,去帮贾环掌灯。
正说话间,贾宝玉一副锦绣公子的模样从门外进来,俊秀非常,身后跟着媚人等几个丫鬟,“娘。”
“我的儿,你这是从哪里来?还喝了酒?”王夫人欢喜的将宝玉搂在怀里,摩挲着他的脸,笑着问道。
宝玉伏在王夫人腿上,大圆脸红彤彤的,仰头含住王夫人塞到他嘴里的香雪润津丹“跟老祖宗在东府珍大哥那里喝了酒过来。娘,薛姨妈端午节后要来?听说姨妈有个宝姐姐比我大两岁。”
一屋子人都哄笑起来,就有人打趣宝玉喜欢跟姐姐妹妹一块玩。
彩霞在贾环耳边小声道“前些天宝二爷要了金钏儿嘴上的胭脂吃。”
贾环微微一笑,对这些略显得香艳的小道消息并不怎么在意。他已经过了青春期的年龄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早恋这样的话题相当感兴趣。就如同他当年在初中时,谁要是和谁好上,顿时就要传遍全班。
因为宝玉的到来,东跨院正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看的出来,宝玉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如鱼得水。
见宝玉看过来,贾环起身向宝玉行礼,做着表面功夫,“二哥好!”这是二月底摔玉后,一个多月以来,他和宝玉的第一次见面。
贾宝玉淡淡的头,并不没有走过来和贾环说话,也不问贾环在这里做什么,扭头跟王夫人、周姨娘、周瑞家的、金钏儿等人说话。
他有讨厌见到这个三弟。并不仅仅是仕途经济的事情。具体原因他也说不上来。
贾环不在意宝玉对他的冷落,实际上,他现在很不喜欢这个白乎乎的大圆脸小男孩。宝玉未必有什么心机,但也不是什么善茬。除了女孩子,其他人惹得他不高兴了,他一样的要发脾气,要打人。然后有一堆人帮他“善后”。
当然,要说贾环对宝玉有多么记恨那也不至于。他的仇恨没有那么廉价。当然,兄友弟恭这种事情就不要指望贾环会记起来。
冷淡、冷漠,这就是他对宝玉的态度。
贾环坐下来,继续苦逼的抄。
墨香,闻多了就习惯了。时间一长,最真切的感受其实是手腕疼。至于身边漂亮小姑娘陪着。那是暂时的。彩霞也不可能在他抄时一直陪着他说话。陪一会就要离开的。
再加上抄容不得一错。错一笔,一幅字就要重写。当真是个苦差事。
四月十八日是贾环的休息日。他要去王夫人的东跨院抄,打发人通知了赵国基、钱槐、胡小四。去西江月茶楼的事情改到四月二十四日。
胡小四还盼着去茶楼里吃顿心,听听,见识一番,对来他家里找他的钱槐抱怨道“吓,又要推迟,他不会是不打算带我去吧?”
钱槐嗤笑一声,说道“胡小四,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吧?三爷是要带我去茶楼听。只不过见你和老胡头事情办得好,才说提携你。你倒好,竟然抱怨起来。”
老胡头正在屋子里炮制贾环订做的五个小火炉,听钱槐这么说,瞪了儿子一眼,“说什么混话呢!”
胡小四就挠挠头,“我不就这么一说吗?你别告诉三爷。”
“那当然。”钱槐呵呵的笑一声,得胜般的教训胡小四“你懂个屁。三爷抄是个苦差事,身不由己。等给二太太办完了事情,才能出来玩。”
心里禁不住为环三爷“默哀”。京城里大相国寺门口抄的秀才,一部佛经要1两银子才肯动笔。三爷这是受苦,又没报酬。
只是,这些话,他当然不会和胡小四这个混人说。
贾环紧赶慢赶,总算是在二十四日前将王夫人要的道经抄写完。
大约也是王夫人连续几天看到贾环心里厌烦,只要贾环抄写了庄子的内篇7篇1万多字。
这天上午,贾环换了一身读人的长衫,晴雯帮他束齐头发。荷包里带着几角银子,拿上他自己改写完成的三国演义出门。
在角门处和赵国基、钱槐、胡小四的陪同下一起出了四时坊,前往中城区正阳门大街上的西江月茶楼。
四月底,京城气温宜人。大街上人口稠密,车水马龙,商贸繁华。
五月初五的端午将近,不少商铺外已经开始端午节促销。贾环一行几人饶有兴致的边看边走,径直到正阳门大街。
西江月茶楼在正阳门大街的尾端,是一栋两层楼高的宽敞楼,档次中等,进门每人收二十文的茶水钱。每日有说人在茶楼正中的舞台上说。西江月茶楼也是藉此而出名。
进了门,贾环四人付了钱,在伙计的带领下于一楼距离舞台较远的一处茶桌坐下。要了一壶茶,几样心。
胡小四埋头吭哧吭哧的吃着饼子,喝着茶水。钱槐鄙视的看了饿死鬼一样的胡小四一眼,拿起春卷慢慢的吃着。
贾环笑了笑,钱槐在张嬷嬷事件中表现的很机灵,有歪才。抿着碧螺春,看向走出来的一位四十多岁的收人。说马上就要开始了。
奋斗在红楼 第十七章 西江月茶楼(上)
“啪!”说人拍了一下惊堂木,茶楼上下就安静下来,几近鸦雀无声。
而二楼雅座、包厢中的客人则是低声谈笑,侍女侍候着。他们来这里消费、娱乐并非只是为听。有三两个青年在走廊向下看。
说人一展惊堂木,袖袍飞扬,开讲道“话说北周年间,开封府府尹包拯包龙图大人”
他说的是北周版本的“七侠五义”,包青天、展昭、王朝、马汉、锦毛鼠等人的故事。
贾环听了几句就感觉索然无味。
文学作品在单论爽畅度上面,绝对是后世的网文称雄。现在的话本小说,在爽的表现手法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毕竟,纯爽文还没有现世。
即便是金瓶梅这样的巨作,其实艺术成就在于对明朝市井生活的描写,这有助于后世对明朝社会的了解。而金瓶梅在后宫和嗨爽上,和龙傲天、王动还是差意思。
说无味,贾环就琢磨起给王夫人受罚抄的事情。王夫人的恶感倒是在其次。抄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这件事一分为二的看首先,王熙凤设计他的同时,也间接的帮他在贾府中扬名,让他“惩治”张嬷嬷的收益最大化。
其次就是,王熙凤占了一上风,应该是心里暗爽、得意,暂时不会继续对他“追打”。
在这个宝贵的间隙时间内,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完成他自己的赚钱计划。以此作为抵御凤姐下一次打压的资本。
在贾府里面,总后台是贾母,掌权的是王夫人,王熙凤只能算是“双花红棍”级别的打手。毫无意外,贾府的权贵们要遭到打压贾环的话,王熙凤会是“急先锋”。
贾环轻轻的抿口茶,问胡小四,“小四,那五个小火炉子什么时候能做好?”
说起本身的泥匠活,胡小四得心应手,胡乱的咽下嘴里的饼子,说“明后天就能做好。”
贾环头,“做好后立即送到二门处。我有大用。”
胡小四忙头,“三爷放心,我爹做好后,我一准送过去。”
正好这时说人的故事告一段落,暂时坐下来休息。一楼大厅里意犹未尽的听众们有几人在鼓噪,“先生,再来一段。”
“就是啊,正关键的时候就收了场,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快,快。”有人拍着桌子叫。
吵闹归吵闹,但实际上是对说人的认可、捧场。说得不好,谁愿意紧巴巴的等着听呢?正在休息的说人满脸笑容,向四周团团作揖,说了几句场面安抚听众。
贾环招手,让店里的跑堂伙计过来,先打赏了他十几文钱,笑道“我想和你们店里最好的说人先生聊几句,不知道小二哥方便递句话吗?”
跑堂伙计瘦瘦高高,收了赏钱道声谢,热情的笑指着五米开外正在说台边喝茶休息的四十多岁说人,说道“这位少爷,那边的罗先生就是我们西江月茶楼里最好的说先生。您稍等,我过去问问。”
贾环头,微笑道“你就说我这里有个话本想卖,请他看看。”
“好勒!”跑堂伙计熟练的一声应着,小跑着去罗先生那里,递了个话。罗先生看了贾环这里几眼,又问了几句话,片刻后,罗先生就放下茶碗,缓步走过来。
茶楼的布局是方形环绕状,中心位置便是说台子。二楼的包厢、雅座也是环绕在说台四周。罗先生一动,等候的听众都好奇的看着他。见罗先生走向贾环一桌一个小孩、两个少年、一个中年人的组合,议论着他们什么来路。
众目睽睽,赵国基、胡小四、钱槐登时有些不自然。钱槐的不自然更多的是兴奋。而贾环安稳的坐着。这对他而言只是小场面。
罗先生约四十多岁,一袭青衫,面白长须。眼睛一扫,就落在8岁大的小男孩贾环身上。他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读人打扮的小男孩是几人中为首的。拱手道“这位小友请了。”
“罗先生,久仰大名。”贾环站起来寒暄,礼貌的拱手,道“我这里有个话本想要卖出去,请罗先生看看。”
说着就将身上带的他修改过的三国演义递给罗先生。
“哦?”罗先生是说人,喜欢好的故事话本,当下好奇的接过,一看开头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屑,他还以为是新话本呢。再翻了翻,目比市面上常见的要少,说道“小友,三国演义的话本在市面都有,你这个删减版的话本怕是卖不出去。”
罗先生叹口气,一脸遗憾的将手中的装订本递还给贾环。
贾环不接,笑着道“罗先生不妨从第五三英战吕布开始看起。”
罗先生犹豫了一下,见贾环神情坚定,“好吧!”便再翻了翻手中的,这一看就沉浸进去。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一波波的高潮接踵而来,读起来令人畅快无比。
“好!”罗先生读到精彩处,拍案叫绝。三国的故事,源远流长。百姓都能说上几句。譬如草船借箭、火烧连营、长坂坡大战、气死周郎等等。很多都已经是日常俗语。
但是,做为说人,他太清楚故事的排序对整体效果的影响。这个精简版的三国演义,行文毫不拖沓。一条故事主线出现,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精彩纷呈,虎头豹尾。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好!”罗先生这一嗓子把茶楼的人都惊动。
见众人喧闹询问,罗先生从里过神,意犹未尽的将递给贾环,道“这位小友,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又团团抱拳,扬声道“在下要处理一私事,各位老少爷们请了。”
“好啊。”贾环微笑着起身。他对他改版的三国演义有信心。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排列顺序是相当有讲究的。当年曾国藩写给清廷报告,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堪称画龙睛之笔。
现在,贾环按照现代流传最广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三国演义版本改编出来,所获得效果与曾文正公的报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钱槐、胡小四惊讶无比的看着贾环跟着罗先生离开的背影。对视一眼,三爷厉害啊。
刚才这位罗先生还有傲的,现在倒是服帖。看来卖的希望很大!
贾环带着赵国基,跟着罗先生到穿过茶楼的正堂,到偏厅的一处小房间中落座。
小房间布置的雅致,墙壁上挂着画。春季上午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空气清新。
罗先生招呼贾环落座,互通了姓名,这才道“贾小友,这本三国演义读起来甚好,你是打算卖给卖给我?”
贾环笑道“正是。再好的通俗演义也要有人识货。罗先生预估着我这本能卖多少银子?”
贾环预估着他能卖个一二十两银子。
周朝的货币体系,银贵钱贱,一两银子约兑1500文铜钱,各地行情不一。按照米价折算,一两银子约合2016年的人民币1000元左右。
古时候可没有版权保护这一说法,卖就是一锤子买卖。因而新版三国演义价值的价值有所削弱。
出乎贾环的意料,罗先生苦笑一声,拱手道“承蒙贾小友看得起。可我只是个说人,每天只是说糊口。买话本,力有未逮。贾小友要卖得找我们东家。稍等片刻,我去和东家商量一声。”
贾环微征,无奈的头,“好吧。”
看情况,说先生是依赖于茶楼生存,而不是与茶楼合作的关系。他没想到西江月茶楼竟然是这样的经营模式。这还是京城最红的茶楼。
显然,若是与说先生合作,将其薪资与说效果挂钩,更能调动说人的积极性。
随即,贾环自嘲的摸着额头,一不留神就想到企业经营模式等问题上。真是劳累命。还没习惯现在的悠闲、慢节奏的生活。
罗先生离开后半天没动静,赵国基有沉不住气,看着雅致的环境,压低声音道“环哥儿,这生意会不会黄掉?”贾环的家底,他心里有数。若是支付完一贯钱一个的小火炉给老胡头,贾环兜里几乎就没钱了。
“没事。舅舅。我只是测试下市场。”贾环笑着说道,他的脑袋中可不是只有三国演义这一个话本,“这里卖不出去,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比如店。”
赵国基就放心。贾环做事思路清晰,完全不像8岁的小孩。他心里越发的敬服。
话分两头说。
西江月茶楼的说人罗先生从偏厅的雅间里出来,和相熟的一名说人说了一声,交代他帮忙先说一段救场,匆匆的去找少东家。
罗先生问了几个小厮,进了茶楼二楼东面的“西”字包厢。
包厢宽敞,布置的精美。一套桌椅居中。墙壁上的字画出自本朝名家手笔。隐隐的有说的声音传来。安静幽雅。
少东家和一名四十多岁的白净中年男子在一起说话、品茶。谈得当然是和香无关的统筹生意。
“哟,罗先生来了。”西江月茶楼的老板姓林,少东家林心远是林员外的二儿子,今年十六岁,是京师顺天府宛平县童生。经常来茶楼走动。
罗先生本名叫罗天瑞,他是过了县试、府试的童生。只是年纪大了,无意科举,转行做了说养家糊口。
科举盛世,但凡是读过的人就可以称为童生。但真正的童生实际上是指县试、府试两关的读人。
因而,罗天瑞这位真童生在林心远这位假童生面前很有些面子。
罗天瑞向少东家林心远行礼,见少东家没有继续谈话的想法,就知道是避讳他,便说道“少东家,楼下来了位小友。他带来一本改编的三国演义,想要卖给我们茶楼,我来请少东家定夺。”
奋斗在红楼 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楼(下)
“哦?三国演义吕老板店里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罗先生这么慎重的来说一声,莫非他这本三国演义有奇特之处?”
林心远笑着对身边的中年人说道,又看向罗天瑞。
林二少这话明显是开玩笑。但罗天瑞却是郑重的头,“是的。少东家。我粗略的看了几个章节,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但是经过删减和修订后,编排的非常精彩。我建议少东家将这本买下来,作为茶楼里说的原本用。”
林心远诧异的收敛笑容,谈起生意他还是很认真、有心得的,问道“真有这个必要?”
罗天瑞头,肯定的道“我如果开讲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场面至少要火三分。”
林心远拍板道“行。那就买下来。罗先生你去找赵掌柜和你一起谈下来。”
罗天瑞心里一松,总算没有和这本精彩的三国演义错过。又有些感激少东家对他的信任。
吕老板伸手喊住要离开的罗天瑞,笑着道“诶,林老弟,如此雅事,何不把那位小友请过来一叙,我们亲自谈?罗先生把这本说的这么好,我都想一睹为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