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花蕾从善如流:好的。
月瑶出门就见着正哥儿眼巴巴地看着她。月瑶捏了捏正哥儿的脸道:可别偷懒,要是偷懒,姐姐不理你了。
正哥儿忙说道:没有,姐姐,我又学了十个字了。姐姐要不信,我背诵给姐姐听。
月瑶点头,看着正哥儿把新教导的十个字认全了,而且连带之前学过的默写出来,一字都没错。月瑶心下一松,资质虽然说很差,只要再勤学,一个能补差 距。进士举人暂时不想,只要努力下工夫,到时候再请名师,争取考个秀才功名。秀才跟她爹到花郎比天壤之别,上不得台面,但总是功名不是白身。
古妈妈要被放出府邸的事,打了莫氏一个措手不及。莫氏一得了消息就问着道:这是三丫头不是说舍不得,为什么现在要把古妈妈放出去莫氏知道老 夫人是早有将古妈妈打发出去了。只是因为三丫头自己舍不得。没想到,这次三丫头竟然答应了。古婆子放出去,就不可能再如往常一般给她确切的消息了。到时候 又得收拢住三丫头身边贴心的人。可三丫头如今身边的两个大丫环。花蕾虽然是家里的家生子,但是却不是她的人,当年马氏对他们一家也有大恩,花蕾是决计归拢 不过来。巧兰是买进来的没什么根基,身契也不再她的手里,不可能听从她的。
最麻烦的还是即将要回来的邓婆子。邓婆子是马氏的心腹婆子,这货要回来定然打乱她的计划。有这老货的干涉,她想要归拢住三丫头让三丫头将手里的银钱交给她保管,怕是相当棘手了。
莫氏心里暗暗恨着老夫人,若不是她这横插一竿,哪里让她这么麻烦事,弄得她现在瞻前顾后,做事束手束脚的。
刘妈妈摇头道:夫人,下面的人都说是三姑娘说不忍心让古婆子母子分离,所以放出去让他们一家团聚。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莫氏听了,面色一黑:什么叫一家团聚。三丫头若真有心,怎么会放了古婆子出去。这孤儿寡妇的日子怎么过分明就是找了理由将古婆子送出去。
刘妈妈叹口气道:谁说不是呢三姑娘也太狠心了。放了这孤儿寡母出去,在外面的日子定然是极为艰难的。
莫氏虽然心里暗恨,但是暂时也无法子。要反抗老夫人,她也没那么胆子。连大老爷一向以孝子自居,自诩第一孝顺儿,对老夫人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反正不管任何事,他老娘说的永远都是对的,媳妇永远是错的。这些年,为此她受了多少的委屈。
古妈妈的儿子本来是不想跟着来京城,让母亲借机求请离开连府。但是母亲不愿意,最后还让他跟着来京城。他进了学堂,当时就担心被人知道了他有一个 当仆妇的亲娘,到时候睡还能看得起他。当时擅作主张过来求了一次恩典。只是后来母亲苦口婆心说了很多。他思考良久也就放弃了。
只是让他心惊的是,她一个同窗不知道从哪里得了这个风声,问他亲娘是不是在别人家里当使唤婆子。他当时听完后吓得满头的冷汗,这要让人知道他母亲在连府给人当使唤婆子,他在学堂再无立足之地了。所以,这次他一定要让母亲离开连府。
他不敢直接去找母亲,母亲肯定不会答应。连家老夫人怜惜弱小,远有善名,他只能直接去求着老夫人。只希望老夫人同意给了他们的恩典。这样在不担心以后人瞧不起他了。没想到老夫人果然慈善,一口答应愿意放他娘出去。
只是为什么等了这么长时间,母亲还没出来。古妈妈的孩子在门外左转右转的等候。生怕连家又跟上次一样,反悔了。
月瑶已经吩咐下去,古妈妈用的穿的,能带走的全都让她带走。这么一收拾出来,大包小包,有七八个箱笼个箱笼。由此可见古妈妈的家资还挺丰厚的。
院子里的丫鬟是拿不动,月瑶特意去叫了几个粗实婆子过来帮着将东西送到外院去。
月瑶不仅如此是,还当着屋子里几个丫头的面,给了古妈妈三百两银子。另外还送了一些金银首饰。这么一通下来,合计起来就有五六百两银子。
兰溪园里内院的丫鬟都是月瑶从江南那边带回来的。莫氏因为忌讳老夫人,暂时也没插人到兰溪园里进来。也正因为对月瑶都是一心一意,对于古妈妈当时 叫责骂月瑶不是人的话非常愤怒了。如今再瞧着姑娘还赏赐了这么多的东西给古妈妈,看向古妈妈的眼神都闪过不屑。众人心里都觉姑娘太大方了,为这样的人不值 当。
古妈妈是有苦难言。这些银子,她在府邸里几年就尽赚够了。可是现在拿到手,以后就再没有了。
古妈妈要走了。老夫人厚恩,赏赐下来四十两银子,莫氏也随了份送来了二十两银子,还送了一些布匹等物。上下零散加起来,有七八百两银子。在平头百姓之中有七八百两银子,也是中等之家了。
外院的人看到古妈妈的东西,都心里嘀咕着,三姑娘可真大方。再听到三姑娘另外还给了上千两银子,更是感叹三姑娘不知世事。
月瑶这么做其实是故意的,这种行为带有点炫富的意味。月瑶这么做要让连府的人知道,她是有钱的人。只要让人们都知道她有银钱,而且她出手大方,相信以后下面的人就决计不会再说她是靠着大房养活的。
月瑶没想到的是,因为她这一行为,连府里的丫鬟听到说三姑娘的院子里还差了使唤丫鬟,都找着关系想要进兰溪园。
月瑶暂时没准备要丫头,她准备等邓妈妈回来后再说。到时候是挑选府邸里的丫鬟或者买丫鬟,她让邓妈妈挑选。毕竟邓妈妈跟着母亲这么多年,帮着娘亲打理中馈。经验老道,看人更准。
月瑶的这一做派,自然是落入了老夫人跟莫氏的眼里。老夫人点头:三丫头真的开窍了。有了这大张旗鼓的送行,谁也不能说三姑娘不知感恩的话了。有这些钱,正常花用,就够古老婆子养老了。
莫氏却是对月瑶这么大手笔心下郁闷。一个乳娘走,就送了近千两的银钱。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连府数代书香门第之家,各方面都特别讲究。越是讲究其实越是烧钱。进项有限,开支越来越大,她这些年是想尽办法才将府邸的开支持平。本以为二老爷 没了,老爷去了一趟江南会带回来一笔银钱填补家用。可是这些银钱全都进了老夫人的手里。她连边都没摸着。现在月瑶这么大手笔的花钱,就算她手里有金山银山 也早晚会被她败尽。真正的败家女。
月瑶等古妈妈走了就去见老夫人了。也没有说古妈妈的事,就陪着老夫人说说话。
老夫人对于现在月瑶的懂事贴心很欣慰。祖孙两人正说着话,外面走进来一个人回话说郝妈妈回来了。
月瑶听到郝妈妈,这才记得这郝妈妈不就是上辈子送到她院子里的管事妈妈。时间太长她都忘记了。
老夫人拍着月瑶的收背笑道:郝妈妈是我给你挑选的管事妈妈。她前一段时日出去办事了,不在京城。三丫头,郝妈妈这几年在我身边当差,勤恳踏实,为人稳重,也忠心不二的,做事更是没出过差错。我把她给你了,有她在身边祖母也放心。
月瑶听了老夫人的话,想也不想跪在地上,匐在地上道:祖母,孙女不孝,到现在还要祖母为孙女才老。祖母,月瑶真是不孝。说着说着眼泪刷刷地掉下来。她哭不是做戏,而是真的愧疚了。
老夫人哭笑不得,赶紧拉了她起来:傻孩子,我不为你打算还有谁为你打算。如今你也知事了。祖母很欣慰。
月瑶真心实意地说道:祖母放心,我一定不会让祖母失望的。她再不会跟上辈子一样,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正说着,郝妈妈进来了。
月瑶除了知道郝妈妈有些古板,而且行事有些严厉,其他的都没多大印象了。当年的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道抄写经书。对于郝妈妈的事情,她已经没多大印象了。月瑶认真瞧着郝妈妈,看着三十出头,容长脸,眉毛显得比平常人浓些。
郝妈妈恭敬地给月瑶磕了一个头:老奴见过三姑娘。
月瑶赶紧走过去将人扶起来,言语谦和:妈妈不要多礼。以后月瑶还要仰仗妈妈诸多。
郝妈妈心里有些吃惊,在她听到的传闻里,每个人都说三姑娘恃才傲物,心气很高。今天能亲自扶她,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意外。
老夫人见着月瑶的模样,心里不由点头。
月瑶给老夫人念完一段经文以后,本来还想要多陪陪老夫人。老夫人让月瑶回去:你回去陪着正哥儿吧祖母这里很好。教导正哥儿是正经事。
月瑶走后,老夫人对着郑妈妈道:三丫头确实长进了。知事就好,我也能少操一份心了。
郑妈妈自然顺着老夫人的意,夸奖了三姑娘。不过,却是说道:老夫人为什么不让三姑娘多陪陪,有三姑娘在,我觉得这倚松院都热闹了几分。
老夫人摇头:不用她多陪。不过倚松院确实太安静了。以前觉得静些好。但现在我一个老太婆子住着,闷得慌。听着月瑶清脆的声音,她心情也舒畅了不少。但是她不想放月瑶在身边。那孩子到底才八岁,心思单纯。现在知事了一些,但以后还要倚靠老大跟莫氏。
郑妈妈是老夫人的心腹,自然知道老夫人这是在为三姑娘打算了:老夫人,你若是觉得三姑娘不合适。还有大姑娘二姑娘。对于老夫人的忌讳,她都知道。三姑娘不成,那可以挑选大姑娘跟二姑娘。至于四姑娘,她什么都忘记了,不能放在老夫人身边的。
老夫人没应郑妈妈的话。心里却是在想着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倚松院热闹了,没那么冷清,她看着也舒心。
月瑶带着郝妈妈回了兰溪院。众人心里其实已经有底了。这应该是新来的管事妈妈了。
月瑶换了一身衣裳。再出去的时候,将众人都聚齐了:这是郝妈妈,以后就管着院子里大小事宜。你们都要听从郝妈妈的吩咐。跟众人见过面后,月瑶就让郝妈妈自行行事。
她回了里屋,没坐稳,就有丫鬟送来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匣子。月瑶打开一看,匣子里放的是巧兰与郝妈妈的卖身契。
经历一世才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握着它们,就是握着这些人的生死。当年莫氏给她的那些人,她都没有她们的卖身契。那些人真正效忠的是握有她们身契的莫氏,而不是她。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吃那么大亏。
月瑶将卖身契小心地锁到她的朱地黑漆浮雕小匣子里面。匣子里的东西,可是她的命根子。也是她与正哥儿赖以生存的东西。锁好后,又将它锁到自己的那红木箱子里。钥匙贴身带着。
月瑶对郝妈妈知道的消息不算多。所以,特意叫来了巧兰,问了一些郝妈妈的详细情况。
从巧兰的诉说里知道郝妈妈之前是嫁过人,本有一儿一女。不过被她丈夫纳的小妾给弄死了。郝妈妈什么都没要,只要求与他丈夫和离。和离了后,也不知什么样的原因进了连府里当差。不过她以前的丈夫与小妾都死了,怎么死的月瑶不得而知。
月瑶对于郝妈妈与对巧兰一样,也都是在观望之中。虽然说祖母赐下的人不会有不妥当。但是,总是要观察才能放心。
莫氏很快就知道,老夫人将郝妈妈给了月瑶。之前她也闹不清楚老夫人的脉。现在知道了,感情一直等着这个人。
月瑶对郝妈妈的底细不知道,但是她却很清楚。郝妈妈得了老夫人的大恩,对老夫人忠心耿耿,只听从老夫人的话。前段时间郝妈妈去了外面,至于做什么她也不清楚。现在将这么一个人放在三丫头身边,老夫人什么打算莫氏已经猜测到了。
莫氏心口憋着一口恶气。先是一个巧兰,现在又来了一个郝妈妈。以后还有一个邓妈妈,老夫人这是在防备她。防备她对三丫头不利了。莫氏咬碎了一口牙,老夫人万分防备她,可是她这么做,为的还不是连家。竟然还防备着她。
.
世家 第25章 邓妈妈
.
烈日当空,地上都炎热得仿若烤着了火。园中娇艳的花儿都被晒低了头,葱郁的树叶被烤得打了卷儿,平时里叫个不停的蝉今儿个也没声响了。院子里的人都缩到屋子里,就连守门的婆子也都避在了走廊上。
月瑶正在书房教导正哥儿,屋子放了一桶冰块,不过仍然炎热。旁边花蕾跟冬晴在打着风扇。
巧兰从外面走进来道:姑娘,邓妈妈回府了。巧兰也知道邓妈妈是二夫人的心腹妈妈。邓妈妈在姑娘心里份量是不一样的。
月瑶惊喜万分,本来是要去接邓妈妈的。但是却被郝妈妈拦住了:姑娘,外面太阳大,万一中暑可就不好了。郝妈妈今日也是有点逾越了。但是她是为月瑶好,再怎么受重用也是一个奴仆,出院子迎接就是了。如果出去迎接,总归是坏了规矩。老夫人知道会不高兴。
说完以后,郝妈妈有些忐忑地看着月瑶。她担心三姑娘会怪罪她的。她来了兰溪园里几天,也摸不准三姑娘到底是什么态度。那日她以为三姑娘变了,变得 精明能干。可是到兰溪园却发现三姑娘真如传闻之中,除了去老夫人那里请安,其他时候不是在书房教导廷正少爷认字,就是在侧厢房里抄写经书。其他诸事不管。 她在兰溪院里,一下摸不着三姑娘的脉数。
月瑶被郝妈妈这句话点醒了。刚才的激动与兴奋一个平复了。淡笑道:多谢郝妈妈提点。
郝妈妈见月瑶没反感,而且这么快平复下心情,很欣慰。她来这里之前老夫人对她说过,将三姑娘交给她了。让她尽心照顾好三姑娘。她之前还有些担心,现在是不担心了。
老夫人对她有大恩,希望她能来照佛好三姑娘。她自然是答应了。可若是三姑娘自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她再照佛也只是一个下人,帮不了根本。可时间长 她否认了这个想法。虽然三姑娘面上还是如传闻一样不知世事,但是她暗中观察,发现三姑娘的心思极深,深到她看不透。她对此不仅不心惊,反而放心了。这样的 三姑娘才不会被人糊弄,以后才能安安稳稳的。
在月瑶的焦虑的等待之中,邓妈妈终于过来了。
月瑶看着邓妈妈穿着一身檀香色衣衫,头发梳的光光的一丝不乱,头上戴了个银鎏的攒子,手腕上戴着一串桃木珠子。皮肤微黑,人精瘦。月瑶望着邓妈妈 慈爱的面容,还有那熟悉的眼角浅浅的鱼尾。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转。不过,月瑶很快意识到这样不对,将眼泪生生地逼了回去。
郝妈妈是看着月瑶情绪失控,没想到三姑娘竟然这么快就收敛了情绪,心头忍不住一震。所有人都走眼了,老夫人也不例外。
邓妈妈见着月瑶,欢欢喜喜地叫了一声:姑娘。她病好了以后就想回来伺候姑娘。但是府邸一直没个回话。这让她忧心忡忡。没想到这次却是传来了消息让她回府,如何不让她喜出望外。
月瑶笑着让邓妈妈随她进了屋子。其他人很自觉地退出。等无人的时候。月瑶终于没忍住,泪眼涟涟道:妈妈。
邓妈妈急急地问道:姑娘,是不是有谁给你委屈受了。怎么姑娘比在江南的时候瘦多了,还黑了许多。姑娘是她自小看着长大的,一直被夫人老爷娇宠 着。真正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就担心让姑娘受一丁点的委屈。可现在,老爷夫人都不在了,老夫人又年老多病,姑娘一个人在这连府,瞧着这样子 日子过得定然极为不舒心了。
月瑶抽噎着摇头道:没,我就是想爹娘了。上辈子的事是万万不可透露一分的。不是不信任,而是匪夷所思。多一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
邓妈妈抚摸月瑶的头:姑娘,说句托大的话。你是老奴看着长大的。就跟老奴嫡亲的女儿一般。你心里有没有事,老奴还不知道吗姑娘,有事告诉妈妈。就算妈妈不能为你做主,还有舅老爷呢
月瑶恍惚了一下。舅舅,舅舅呀舅舅很疼她,可是舅舅后娶的程氏却是个贪婪好财,狠毒心肠的女人。大舅在她十岁那年过了,那女人后来为了贪图她娘的嫁妆,竟然脸面都不要,上连家讨要嫁妆来了。那时候,害得她丢尽了脸面,成为别人的笑柄。
邓妈妈见着月瑶愣神,更是确定发生了大事:姑娘,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告诉妈妈,是不是她们欺负了你,妈妈拼了这条老命也不会让他们人欺负姑娘。
月瑶深呼吸一口气,重生的事情她是决计不会让第二个知道的。哪怕这个人是她母亲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人。月瑶擦了眼泪:妈妈,没什么事。看见妈妈,我就忍不住想娘了。
邓妈妈见着月瑶很快恢复神色,想着姐儿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若是有事定然会告诉她。就算现在不好说,总会告诉她的。
花蕾在外面道:姑娘,正少爷听见姑娘的哭声,一直吵着要见你。奴婢哄不住了。
邓妈妈一愣。
月瑶将正哥儿的事告诉了邓妈妈。邓妈妈得了消息就回来,具体的事宜来人也没告诉她。也到现在邓妈妈才知道正哥儿被月瑶带过来教导,而她是过来给正哥儿当管事妈妈。
邓妈妈听了眼里滚动着泪珠:姑娘长大了。这件事姐儿做得对。应该将廷正少爷放在身边教导。以后廷正少爷才是你的依靠。她可以肯定姑娘一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否则怎么会想着亲自教导正哥儿呢怨就怨当初她身子骨不争气,回到京城就病了。
月瑶笑着说道:妈妈,你跟我去看看正哥儿。正哥儿很乖的。相信妈妈见了一定会喜欢。
邓妈妈对正哥儿也不大熟悉。在江南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一直放在尤姨娘那里。夫人仁善的,给那个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按照少爷的份例来。夫人原本还打算等廷正再大些请先生启蒙。只是谁也没想到,会出那么多的事。
巧兰打来了水,月瑶重新着装梳洗。
邓妈妈亲自给月瑶梳洗。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弄完后,戴上银镀蝶簪,别着一对雪白色的珠花。
邓妈妈再给月瑶换了一件月白浮云纹绫素面长袖,月白簪马面裙,裙子底边还镶着精致的璎珞纹裙襴。
邓妈妈望着铜镜里的小人,素白的脸,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嘴唇的颜色淡淡仿若胭脂,弯弯的秀眉乌黑柔顺。以往见着总是喜笑颜颜的面容,现在却是如一古井一般,波澜不惊。不知道的还以为着是一个已入中年的人呢
邓妈妈想着老爷夫人过世,留下姑娘一人孤苦无依,让得姑娘现在这样。邓妈妈心口酸涩不已。
月瑶哭了这一通,眼肿红肿红的。不消了让人看见也不不好。花蕾取来了热毛巾,给月瑶敷眼。
一切弄妥当以后,月瑶才让把正哥儿叫过来。
邓妈妈看着进来的正哥儿梳着一个丱鬓,穿着一身墨色松木软缎通袍。正哥儿皮肤很好,白皙如玉,五官长得精致。邓妈妈是见过正哥儿的母亲,这孩子完全承袭了他母亲如雪一般的肌肤。才五岁的孩子就长成这样,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月瑶站起来道:正哥儿,这是邓妈妈。邓妈妈以前伺候娘,以后就伺候你了。
正哥儿听了,学着上次月瑶教导向月盈他们那样,准备行礼。月瑶忙阻止了。邓妈妈虽然关系比一般人亲近,但到底是下人。哪里有主子给下人行礼的。这也是她疏忽了,没把正哥儿的礼仪教全乎。
邓妈妈见着正哥儿的做派,就知道这规矩也没学熟了。心里想着这可不能疏忽,面色却一片和蔼:老奴见过少爷。
邓妈妈此举,正哥儿有些害怕。往月瑶身边靠了靠。一双眼却是看着邓妈妈。
月瑶解释道:正哥儿很怕生。妈妈别在意。
邓妈妈自然不会在意了。她以前是二房的内院管家。对于正哥儿的秉性没比她更了解了。正哥儿现在的言谈举止可比以前好了许多。不足的慢慢教就是。反正孩子还小,可塑性很强。至于对她不亲近,她也无所谓。只要正哥儿愿意跟姑娘亲近就成。
正哥儿与月瑶再回书房,书房里只剩两个人,正哥儿小心地问道:姐姐,刚才我听到你哭了。姐姐,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月瑶笑着拍了下正哥儿的肩膀:没人欺负姐姐。是姐姐大半年没见到妈妈,所以激动地哭了。正哥儿,以后要有人欺负姐姐怎么办呢孩子这么大了,不能跟她说谎。
正哥儿放下手里的毛笔,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情:姐姐,如果有人欺负你。我保护姐姐。
月瑶莫着正哥儿的头:好,不过,要想姐姐不被人欺负。我们正哥儿就要努力,要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将来考科举,入朝为官,就没人敢欺负姐姐了。
正哥儿握紧了拳头。他以后一定要科举,考中举人进士,以后当官,这样就能保护姐姐了。
月瑶虽然没抱这个期望,但是不妨碍给正哥儿一个努力的方向。将来成不成看天意,但是该有的努力却一分都不能少。
正哥儿在练字。
月瑶也在边上练她的梅花字体。月瑶见着正哥儿额头起了汗珠,让了人进来给正哥儿打扇。
邓妈妈站在身边伺候着,屋子里还有花蕾巧兰细娟等四个丫鬟。人很多,但屋子里连声咳嗽都没有。
晚上,等正哥儿睡着。月瑶让其他人都下去了,留下了邓妈妈给她守夜。月瑶很清楚,半年之内她变化这么大,作为看着她长大的邓妈妈肯定会心存疑惑。所以,她决定给邓妈妈托拖底,将之前给花蕾的话,再给邓妈妈重述了一遍。
月瑶将话说完后,哽塞道:我原本还半信半疑。但是没想到,乳娘真的与大伯母的陪嫁花妈妈走得很近。我用计试探了一下古妈妈,没想到妈妈一下就露 陷了。大伯母在打探我手头上有多少的银钱。若不是想谋算我手里的银钱,打探这个做什么。我听花蕾说,大伯母还将以前贴身伺候过爹娘的人都打发出去了。
邓妈妈面色变了又变,不过邓妈妈还是抓住了关键点,没有急乱了心智:姑娘,那夫人,夫人还说了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