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关景铄看着这个册子的封面都缺了一半,外面破破烂烂的但是里面都很整洁干净。关景铄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地翻开这本图册:这是武功秘籍每天吃粗粮还要练武,这是什么奇怪的治疗法子。
李大夫望着关景铄道:这本册子一百两。不过若是半年以后你再送回来,我就不收你银子了。
关景铄立即从身上又取了一百两银票:大夫,这个给你。这其实也是一种人的心态。太医院的太医换了很多次方子,可是换了那么多的方子,最终他身体越来越虚弱。以前还能爬爬山,现在他走路走得多了都有些累。
李大夫治疗的法子虽然怪异,但是民间偏方多,再加上这些东西都是寻常可见之物,他酸然不是完全相信,但是也想试一试。
李大夫点头:看在你态度这么好的份上,下次来,我给你优惠。也不想想,谁喜欢去看大夫呢
和平在外面等得都不耐烦了,等关景铄一走出来忙说道:少爷,那大夫怎么说
关景铄面色紧绷:没说什么,你去问问周边的人,看看他们怎么说这李大夫关景铄觉得李大夫有些不靠谱,神叨叨的让他有些不相信。不过若是周围的人都说他医术不错,那试试也无妨。
说来说去,关景铄对李大夫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哪里是像治病的态度,倒有些像神棍了。
和平立即去问了附近的人,可是问的人都说这李大夫虽然性子怪异了点,但是医术却是一等一的好。
和平问了七八个人都是这样的回答,和平忍不住嘟囔起来:难道这个邋遢鬼真有本事。也不怪和平说他是邋遢鬼,其他大夫谁不是整整齐齐正正经经的,就这李大夫怪异得很。
关景铄见这么多人都说李大夫医术好,心里踏实不少。这样的话回去以后就开始照李大夫说的去做,这样也许身体真的会变好。
.
世家 第133章 马成腾上山探访
.
关景铄回到清风书局的时候,天都已经暗下来了。宁少明等得焦虑不安,担心关景铄遇见什么事了。一见着关景铄当下叫道:你到底去做什么了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再不回来我就要通知侯府去找人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不是兄弟胜过兄弟。
关景铄想装成轻松的模样也装不成,李大夫的话加上月瑶之前说的让他对小宁氏起了疑心。可是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因为小宁氏不仅仅是他的后母,还是宁少 明的嫡亲姨母,宁国公与小宁氏是同胞兄妹。而且在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更是不能乱说。只是到现在,关景铄不由起了堤防之心。
回到了府邸,关景铄望着小宁氏心里翻江倒海,从情感上来讲,他到现在还是不愿意相信小宁氏会害他,他不相信自己身体的喘弱是姨母害的。但是理智告诉他,这件事十有八九与姨母脱不了干系。因为李大夫没有骗他的必要。
小宁氏敏锐地感觉到了关景铄心里藏了事:铄儿怎么了是不是在外面碰到什么事
关景铄眼皮一跳,不过他也没否认,言语之中有些沮丧:回母亲,今日在清风书局碰到先生,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先生说我夜郎自大。用这个当理由,决计不会有事的。
小宁氏莞尔一笑:先生的话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你这两天身体才好一些要注意身体。大夫也说了要静养不能劳神,身体是最重要的,你那些书暂时也别看了,等身体好了再说。其实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学得好学得不好有什么妨碍的。更不要说关景铄是世子,一辈子荣华富贵。
关景铄没有应承:母亲,我会注意的。
小宁氏知道关景铄心思重,对学业看得又重,所以也没起什么疑心,只是吩咐人认真照顾关景铄。
晚膳的时候关景铄看着桌上每样菜都是精巧细致,还有每日三次的补品,关景铄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笑了起来。李大夫开的方子上面的东西与他每日用的东西一个天一个地。
和平听着关景铄那笑声,渗得慌。
关景铄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了永定侯:爹,我想去桃花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关景铄说的桃花庄子是永定侯府的别院,那庄子上有温泉。他每天冬天也都去庄子上,桃花庄子的管事是侯府的老仆,不可能被小宁氏收买。正好可以为他所用。
永定侯的后院美妾不少,儿女也很多,光儿子就有九个。不过儿子他最疼爱的是关景铄,关景铄不仅是他最爱的妻子生的,而且本身才华洋溢,优秀到永定侯都以有 关景铄这个儿子为荣。只是儿子体弱多病,这也让他一直担心:铄儿,怎么好好的要去庄子上了关景铄因为身体弱,每年冬天都会去庄子上泡温泉。只是之前 都是年后去,到春后才回来。现在说去不能不让永定侯疑惑。
关景铄苦笑道:爹,这次生病身体又变差了许多。出去都感觉冷,桃花庄子比京城暖和,我想去那里避避寒。
永定侯微微叹气,儿子身体弱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你想去就去。爹听说江南有一个名医,准备派人去请他,若是找到就请他来给你治病,爹一定能将你的病治 好。关景铄会因为月瑶的话怀疑小宁氏,但是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却是万分的信赖。关景铄自小在永定侯身边长大,由着永定侯亲自教导。当然,也因为永定侯的疼 爱,关景铄的地位固若盘石。
永定侯并不喜欢小宁氏,关景铄的娘宁氏才貌双全,与永定侯琴瑟和弦。而小宁氏不仅样貌比不上宁氏逊色不说,又因为是庶出的身分受的教育有限,与文采风流的永定侯并没有太多的语言。小宁氏地位的稳固一来是关景铄的尊敬,二来也是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倚靠。
关景铄想了下后说道:爹,上次去街上买东西的时候,差点被人冲撞了。爹,我想找两个稳妥的人在身边。关景铄这是在向永定侯要保镳,这样就有人保全他了。
永定侯倒事没想到关景铄这次竟然主动要人。也不是说永定侯就忽略了嫡长子的安危,而是关景铄很少出门,也不喜欢很多人跟着,出门一般都只带着小厮。永定侯 对于儿子的主动要求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让张全跟张岩跟在你身边,他们俩人身手不错。顿了下后永定侯问道:铄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关景铄摇头道:爹,没什么事。若是可以,我准备就去山庄上,爹你看可好
永定侯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却没拒绝儿子:若是有什么事,就让人送信给我。也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残忍,最疼爱的儿子身体这么喘弱,其他儿子身体倒是很好,可惜资质太平庸了。
其实也不是永定侯其他儿子太平庸,而是关景铄太聪慧,衬得他的弟弟都成渣渣了。
和平知道关景铄要去桃花庄子上,非常诧异:世子爷,为什么要去山庄上和平本能地怀疑跟昨天去看的大夫有关系。
关景铄看着和平,过了好一会后说道:李大夫给我开了一道方子,在府邸不方便用,去桃花庄子上,行事方便。侯府面上看似繁花似锦,可是内里的勾心斗角就 没停歇过。只是因为爹疼他,还有母亲爱护他才一直安然无事。可现在才知道,他以为的安然无事都是假的,现在侯府只有他爹能信得过。不是关景铄信不过他爹, 只是李大夫的方子开得太奇怪了,关景铄怕他爹不相信,到时候阻止他。关景铄认为这些都是平常的吃食,到庄子上依照李大夫说的去做,一个月后若是有效果,到 时候再将这件事和盘给他爹托出。
和平小心地说道:世子爷,那疯疯癫癫的大夫能信吗和平越想越觉得那李大夫太怪异了,不太可靠。
关景铄笑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当时我们不是问了很多人,都说他的医术很高,也许他就将我的身体治好了呢
和平还是不放心:世子爷,要不要再让其他的大夫检查一下这个大夫的药方他是世子爷身边的人,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子爷能安好对他也是好事。
关景铄摇头:不需要。
在昭华寺内,红衣听到花蕾说月瑶去听玄天大师讲经并且还被玄天大师单独召见,红衣眼睛都直了:花蕾,这可不能打诳语。多少人想见玄天大师都求而不得,三姑娘何德何能让玄天大师召见。
花蕾很自傲地说道:”寺院的师父都知道,而且玄天大师还说我们姑娘与佛有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后面这句话是花蕾加上去的。花蕾觉得让人知道玄天大师说她姑娘有福气,以前的那些坏影响会消散一些。
红衣本能地不相信,但是花蕾说得信誓旦旦,心沉了又沉。红衣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月环:四姑娘,三姑娘去听大师讲经也不带你去,太过分了。
月环不以为然,她又不喜欢这些经文,这次来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别说月瑶没叫她去,叫了去也只有打瞌睡的份了。
红衣见月环不以为意,当下将这件事会带来的影响跟月环说了一遍:若是四姑娘得了这个好名声,以后说亲也是极好的。
月环看了红衣一眼:你也知道玄天大师不会轻易讲法,三姑娘受邀请示因为她精通经文,我对这个又不通难道还死皮赖脸地缠着让三姐带了去。就算缠了去,估计 也进不去大殿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家姑娘脸皮太薄了,需要厚一些才好。月环早对红衣起了防备之心,这红衣明里暗地地提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明显是挑拨离间, 这样的人放在身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回去以后得寻个理由打发了去。
红衣低着头,不敢再说了。
月环让红衣出去,脸上露出笑意。她就说,好好的月瑶怎么会跑到山上吃苦受罪,原来为老夫人祈福是假,想要高僧为她消除那些流言是真。这样也好,月环处境好对她越有利。
呼──呼──狂风呼啸,外面发出震天响地的狂吼声在山林之中不断回荡,如百兽在怒鸣分外的吓人。
月瑶看着窗户都在颤抖:这山林之间的风可真够吓人的。京城的风哪里会这么大。
花蕾连连点头:这风确实吓人。姑娘,我看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头一次外面响荡起鬼哭狼嚎的声音将花蕾都吓了个半死,第二天一问寺庙的小和尚才知道根本就是外面的风在作祟。
月瑶轻笑: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了,再过大半个月就要回去了。不差这点时间了。月瑶相信大伯父跟莫氏肯定不会让她在山上过年。
正说着,就听到说府邸来人了。这次来的还是管家,送了一些东西过来,不过还是婉转地希望两人回去。
月瑶拒绝回去:等到了年底我再回去。在山中的日子很平静,回到连府就没安生日子过。
月环写了一封平安信回去,至于月瑶自然是什么都没有了,连句问安都没有。
莫氏听到月瑶说要到腊月底才回来很不高兴,当下让人将苏姨娘叫来了:四姑娘回信可有跟你说什么。
苏姨娘摇头:夫人,四姑娘给我的信都是报平安,没说其他的。苏姨娘对山上的情况也知道不少,三姑娘并不喜欢自家女儿,还自己住铺了地龙的屋子,她女儿却住在冷冷的厢房之内。
刘婆子在一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夫人,还有一件事,三姑娘身边的丫环说三姑娘去听了玄天大师讲经,还单独被玄天大师召见,据说玄天大师说三姑娘与佛有 缘,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就会清扫了之前三姑娘克父克母的传闻。因为信奉佛教的人都相信,与佛有缘的人都是上辈子 做好事,命中带福的。京城之中那些老人相信这种东西的。
这主要是玄天的名声太响亮了,玄天是天下有名的得道高僧。就是太后想听玄天大师讲解经文也得提前约好,而且是自己去昭华寺内听,而不是宣了人道皇宫。其他普通人想见玄天大师一面都难。
莫氏问道:四姑娘有跟三姑娘一起去吗
刘妈妈摇头道:夫人,四姑娘没去听玄天大师讲经,只三姑娘一人。也不知道三姑娘如何手眼通天,竟然能听玄天大师奖佛经。
莫氏听了面色微变:你说这是不是三姑娘算计好的若是知道还有这些事情出来,她肯定不让这个死丫头去山上了。
刘婆子觉得没有那么巧合的事,应该是三姑娘算计的。
连府的人送东西过来的第二天,马府的人也送东西过来。花蕾又将这件事跟马府的人宣扬了一遍。这种好的事情自然不能藏着捏着了,得让众人知道她家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
巧兰跟郝妈妈也是昨天听了花蕾说才知道,不过这种事情是喜事,听了都很欣喜。若兰得了下面人的话万分诧异:”表妹竟然能得了寺庙的同意去旁听玄天大师讲经
若兰知道这件事也是巧合,正好若兰前段时间去国公府看望太夫人,鲁国公府的太夫人好佛法,所以知道了这件事。只是玄天大师这次是对内讲法,京城里再有权势也进不去。国公府太夫人为此觉得很遗憾。现在听到月瑶去旁听玄天大师讲法,如何不让她惊讶。
送东西过去的婆子说道:我当时也有此疑问,不过花蕾姑娘说是如空师父帮着姑娘说好话。玄天大师还破格见了表姑娘,据说玄天大师说表姑娘与佛有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
若兰愕然:与佛有缘昭华寺寺里的僧人有钱都买不动,不是如京城这样让人传扬两句福气厚重就真的福气厚重。
那婆子笑着说道:是,花蕾姑娘说三姑娘经常是昭华寺的藏经阁借书抄写,惊奇的是三姑娘在抄写经书的时候记住这些经文。不仅如此,三姑娘还能理解得七七八 八。所以如空师父觉得表姑娘是有慧根。花蕾还说若不是三姑娘是个女子,怕是都要被度了去。这个婆子是相信花蕾的话,因为这种事情是骗不了人的。
若兰笑道:真没想到表妹去了寺庙一趟竟然得了佛缘。在山中吃了这么多的苦头也是值得了。之前的流言蜚语一扫而空,这对月瑶来说是好事。
彩云有些疑惑:少夫人,这件事是巧合吗
若兰摸着自己的肚子一下又陷入了沉思,巧合吗可也太巧了但是要算计寺庙的高僧却很难。难就难在这些僧人都是六根清净,不好权势不好利,很难算计到他们。
彩云也觉得这件事不是巧合:少夫人,若这件事不是巧合,那表姑娘的城府也太深了。如果不是巧合,那从有计划地散播自己流言到去寺庙都是表姑娘自己算计的,这也太可怕了。这才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呢
若兰本能地摇头:应该是巧合吧这样的事,是算计不来的。要得到昭华寺的僧人认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月瑶再厉害也不能算计得这么精细。
彩衣想了下点了头:少夫人,表姑娘抄写一遍经文就能记住,还能理解通透,表姑娘是否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呀
若兰笑道:”就算不是过目不忘,这记性也是一等一的。若兰想着月瑶的事摇头道:可惜了。
彩云笑道:姑娘是可惜表姑娘是个女子
若兰点头:若是个男子,以这样的才华与心计,只要走对了路子将来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彩云笑道:还是沈家有福气,早早就将表姑娘定了去。
庄若兰摇头:沈家未必觉得是福气。姑姑跟姑父不在了,沈家二公子等于是没有了妻族的助力,月瑶再有才学也无用。沈家夫人,是一个精明的当家夫人。月瑶就算嫁过去,日子也不会轻松。
彩云笑着道:表姑娘这么聪慧,又得舅老爷喜欢,也不担心。
若兰笑了一笑,没再说话了。
马成腾得了这次事情非常高兴,正好第二日他休沐。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带着随从去昭华寺看月瑶。
月瑶刚用完午膳,听到马成腾来,高兴地迎了出去:舅舅,山上这么冷,你怎么来了现在十一月底的天,山上风又大,很冷。月瑶都将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了。
马成腾精神很好,又得了这么一个高兴的事,笑声也爽朗:马车里暖和,冻不着。这么长时间舅舅没见着你,看看你在这里怎么样了。见着外甥女精神很好,马成腾的担心也消散了。
月瑶笑着说道:花蕾,去给舅舅泡杯茶来。之前马府送了两罐茶叶过来,只是月瑶不喝茶叶只喝白开水,所以一直给存着。
郝妈妈领着丫环下去,留下舅甥两人说话。姑娘能得舅老爷如此看重,对姑娘来说是福份。
月瑶没想到马成腾竟然会问起前几日听经文的事,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传扬出去了。
马成腾小心地问道:月瑶,你能听得懂玄天大师讲的佛经吗马成腾想确认月瑶是否真的好佛理。
月瑶笑着说起了原因。
马成腾的注意力没放在玄天大师身上:月瑶,你可能不知道玉山先生除了绘画外最精通也是最喜好的就是佛法。舅舅真没想到你在佛经上也有天分,等舅舅寻个机会让你见见玉山先生。
月瑶很感动,只有真心疼爱的人才会时时为你着想:舅舅,我已经见过玉山先生了。
马成腾万分吃惊:你见过玉山先生了什么时候见的
月瑶将那天跟玉山先生的谈话跟马成腾说了:玉山先生跟我说了一些佛理,还让我不要临摹其他人的画作。另外说我若是能一直坚持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其实月瑶现在已经入门了,欠缺的就是经验跟阅历了。
马成腾大喜:月瑶,玉山先生都这么说,你可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知道吗
月瑶笑着说道:舅舅放心,我会的。已经有人给她指了路,她自然是不会放弃了。如果说以前只是想多赚钱保障未来的生活,那现在月瑶的目标非常明确,她要成为大画师,像玉山先生这样的大画师。
月瑶没想过嫁人,若是她能成为名士也是一种另类的保护。只要她成为了让天下人侧目的大画师,月瑶相信连栋方跟莫氏对她得多几分顾忌,不敢再如上辈子那般明目张胆加害于她了。
马成腾欢喜不已,又跟月瑶说了好一会话。郝妈妈在外面说道:姑娘,饭菜已经做好了。京城离昭华寺这么远,舅老爷肯定是没有用膳了。刚才郝妈妈又炒了几个菜给马成腾用。
月瑶笑着说道:舅舅,先用膳,有事用完膳再说。
马成腾与月瑶又说了一会话就下山了,临走之前说道:缺什么少什么跟舅舅说,舅舅明日让人送过来。
月瑶失笑:舅舅放心,我这里什么都有。若是真少了什么一定会告诉舅舅的。在山上的日子可不比在京城的差。
马成腾千叮万嘱后才下山。
.
世家 第134章 大雪
.
腊月初十夜晚下了一场雪。月瑶推开门,外面白茫茫的一片,院子里的那棵树挂满了冰溜。
月瑶有些担心,这一下雪很可能就要封山,封山就要在山上过年了。若是如此那东西可就要省着些用了。
月环出门后也是一脸的惊异:咦,下雪了。
月瑶想到这里对着月环说道:万一大雪封山,木炭要省着些用。月瑶倒不担心吃的用的。连府的人送的东西能用到月底,马府的东西也够用一段时间。最麻烦的就是柴火跟木炭。不仅厨房要用柴火,地龙也是很耗费柴火的。木炭则主要是月环在用。
月环觉得月瑶的未雨绸谟是正确的,不过她觉得最节省的法子就是所有人都住到一起:三姐,要不我们几个人都挤在一起。这样能更省点。当以前念大学那会,也是四个人睡一个房间。月瑶那个房间很大,睡七个人是足够了。
月瑶摇头:我刚才问了,省着些用能挨到明年正月后。
若是真到了那地步众人挤一下自然没问题,现在还没到那地步。月瑶也不认为会到那一步。连府的人不可能等着他们冻死饿死在山上,连家丢不起这个脸。
月环一脸的失望。
月瑶做了早课用完早膳,带着花蕾跟巧兰出去。月瑶这是准备到山上,下雪的天,山上的路也不好走。月瑶这次穿了马府送来的雪白色的狐皮大氅。
红衣对着月瑶嘟囔着:姑娘,这一件大氅值几百两银子。没想到三姑娘真富有。随便一件衣裳都要数百两银子,这也太奢侈了。
月环扫了红衣一眼,对着月瑶说道:三姐,这外面都是积雪,路滑的很,你现在出去很危险。要去山上过几日再去不迟。
月瑶笑着说道:等化雪了,路就更加不好走了。而且可能过两日就要回去,趁着这几日再去借几本经书回来抄。
月环还是觉得不妥:三姐,这山上的路本来就滑,这又下雨了,很不安全。月环绝对不是诅咒月瑶,而是这山路确实不好走。
月瑶听说月环是真的在担心,见着郝妈妈也不赞成她今天上山,笑着说道:听你们的。不过山上不去,我去外面看看。见着月环也要跟着去,月瑶摇头道:外面冷,你在屋子里待着。我不会走远,就在周边走一走,不会有事的。这雪松松软软,踩在上面也没关系。其实如果是结冰的话月瑶是定然不出去的,结冰了路滑容易出事。
月环也不再说什么了。
红衣觉得他们家姑娘面皮太薄了。每次三姑娘拒绝,他们家姑娘就不再说话了。咳,跟了一个不会说话又太好说话的主子真不好。
月瑶穿的是皮筒靴,踩在薄薄的积雪上也不担心雪会入了鞋子里。月瑶走到路上看风景。
树上盖着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满霜雪的松树尽是冰溜,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一阵狂风吹过,山间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树上的积雪跟冰溜纷纷掉在地上。山风依然不罢休,继续呜呜地吼叫,肆虐地摧残着这山林的一切。
这锐利的风吹在脸上,好似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吹到身上仿佛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让人感觉到遍体的寒冷。
月瑶包裹的严严实实,加上身体好,并不觉得冷。她现在的注意力全都在美景上。这样的景观她很少有机会看到的。以往都是被关在院子里,这次机会难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