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我正眼冒红心地看着这位卓然的仙人,听他如此说,不禁有些气急:“我那可是工作,不是逛街耍玩。”
他失笑,微摇摇头:“好,那我这俗人,今日便陪妻工作,以供驱使。”
难怪昨晚这么神秘,想必早就盘算好了。他这样把我的喜好放进心里,让我怎样都忍不住咧嘴笑。手伸进他的臂弯,与他一起往外走。突然想起一件往事:“老实告诉我,那年苏幕遮最后一日,你是不是来寻过我?”
脚步有点滞黏,脸上迅速飞过红晕,一向口才极健的他竟然有些语结:“你,你怎知道?”
“因为十多年了,你扮俗世模样的口味一点都没变。”哈哈大笑,想起往事,不由满怀感慨。停下来严肃地面对他,“上一次,我没有来得及告诉你,这次我一定要说出来。”
他面色一凝,探向我双眼,那惴惴的模样让我实在憋不住,笑得弯腰:“我要说的就是——你的这身打扮,真的很好看。”
停住笑,迎上他暖暖的目光,由衷地赞叹:“罗什,你是我见过的,最英俊最有味道的男人。”
他愣一下,随即浮出的腼腆微笑将整个人染得光彩夺目:“皮相如何,罗什从未在意。再说,都已三十六岁了,哪还有什么英俊。”
我摇头,看着他笑:“三十岁之前,长相由父母定。三十岁之后,便是由自己定了。俗话说:貌由心生。书卷气质,旷达历练,都是后天所得。心境开阔之人,面貌也同样能反映出来。有些男人只是年轻时仗着父母先天馈赠,却越长越无味。肚腩挺出也不禁饮食,只会谩骂命运怨天尤人。这样的男子,就算长得再好,过不了几年,便面目可憎了。但有些男人却能如酒,越放越醇,岁月给他增加的是浓烈酒香,额头皱纹添的是气度与魅力,更有生活带来的感悟与智慧。”
仔细打量他蕴华自成的清朗眉目:“罗什,你就是如醇酒般的男人。就算五十岁,六十岁,甚至更老,我也会依旧爱你的相貌。”
再低头看一看自己,努力吸一口气,给自己鼓劲:“而我,也希望锻炼自己,修身养性。让自己也能越老越有魅力,这样才配得上站在你身旁。”
“你啊,就有本事让罗什开怀。”他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轻敲我的额头,““肚子饿了么?听说交河的拉条子很好吃……”
“是么?那我们赶紧去。”来不及搓额头,拉着他的手加快脚步,“你请我吃。”
“你这个傻姑娘,怎么还那么性急……”
他陪着我在街上晃荡,因为穿着俗衣,我便肆无忌惮地当众拉他的手。他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被我强制着牵手几次,也就无奈地随便我了。我们吃了特色的烤包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包子,而是用薄皮子裹着羊肉馅,放进烤馕的馕坑里。皮色黄亮时拿出,趁热咬上一口,皮脆肉嫩,香而不腻。我一边烫地直跳脚,一边仍是不停嘴地吃,他在一旁不住摇头叹气。
烤羊肉串自然也是不能少的。想起以前在苏幕遮上想像过让他陪我蹲在路边吃羊肉串的情形,不怀好意地看向他。他看到我的奸笑,偷偷后退一步,想引诱我去吃拉条子,被我一把拉住。哈哈,现在羊入虎口,想逃?没门。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代名僧,俗尘不染之人,腼着脸跟我一起站在街边啃羊肉串。还好他以前没来过交河,又改装过,所以没人认出他。不然,我估计打死他也不肯让我这样毁他的形象。
我找到一家小摊,坐下来要两碗拉条子,他却有些为难地看看沾了油渍的地毯和案桌。我知道他从小被伺候惯了,很爱干净。笑着告诉他,要吃最正宗的小吃,一定得到这样的小摊子上。我在外旅游,就是如此寻味饕餮的。果真,这家的拉条子韧劲十足,非常有嚼头。他看我吃得那么欢,终于肯动筷了。吃到后来,他也忍不住点头同意我的话。
那天我们逛到天快黑了才回去,把整个交河城都走了一遍,工作啥的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吃得太多,我一路揉着肚子。以前一直以为逛街要跟着弗沙提婆那样会玩闹的人才有意思,今天这个观点彻底推翻。
原来是因为我以前从不曾跟自己心爱之人逛过。就算他不会说笑话逗乐,就算他让我拉着手都会四顾有没有人看到,就算他动不动要管束我,不准我吃太多不准我乱跑。可是,跟着他在一起那种满溢出来的幸福感却是弗沙提婆无法带给我的。
晚上睡觉时,他照常用手臂当我的枕头,轻轻在我耳边说:“艾晴,今天真的很开心。”
“嗯,我也一样。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转过身圈住他的腰,满意地叹息,“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你喜欢的话我以后可常陪你出去。”
“你是僧人,不可经常这么做。”我埋进他的怀,贴着他的脸颊,“我也不奢求,只要一年能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你陪我一整天,跟我去过最俗世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唇上拂过温润的柔软,一个低沉的声音入耳:“好。”
他接下来一直在大佛寺讲经,直到我们离开的前一天。而我,与在其他停驻过的地方一样,出门考察做记录。只不过当路过那个烤包子铺,那个拉条子的小摊时,我都会禁不住笑容满面。离开交河时,我一直向后望着渐渐远去的高台上的交河城。这座城市,比任何一处我们短暂停留的地方都让我留恋,因为那段美丽的记忆……
交河到鄯善的一路上,田地里搭着大片葡萄架,有时我们就在这样的葡萄架下穿行。每家每户都有做葡萄干的荫棚。走了一半路程时,火焰山出现在我们眼前。湛蓝的天空,棉糖般的云朵,下面是连绵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褐红。闭上眼睛,那极具渗透力的深红色仍能穿透眼睑。在汗流浃背中,我们走出了吐鲁番盆地。
鄯善只是个小国,远不如交河大。只停留了三日,便向西域最后一个小国伊吾进发。伊吾在现代的名字更为响亮,因为它盛产的甜瓜,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那便是——哈密。而我所处的时代,伊吾远没有后世的盛名,只是个弹丸小国,却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小小伊吾的生存之道,便是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对谁都不敢得罪。所以虽然伊吾没有参与吕光的西征,却对于借道慷慨得很,迎来送往。在伊吾修整的时间比鄯善长,因为大军要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物,等待我们的,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八百里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在唐之前叫沙河。几乎是死寂一片,毫无生机。穿越之人,只能沿着动物和前人的尸骨行进。路上经常能看到古人的干尸。有人走着走着便倒地而亡,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成了干尸,还保留着死时的模样。
吕光前来西征时,在这里走了三百余里无水,将士失色。不过吕光的运气真真是好,被他撞上了百年不遇的沙漠下雨。但吕光不会次次都那么走运,所以他慎重地亲自过问食水的补给,实在也是上次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发怵。
六月底我们向着死亡之地八百里莫贺延碛进发。从伊吾到玉门,中途无处可供补给。玄奘走这段路时异常艰辛,只有一个人一匹老马,顾影唯一。还因失手打翻水囊,断水四天五夜,差点渴死。我们比玄奘幸运,有向导,有补给。但是这种炎热的天气入莫贺延碛仍然艰苦,中午时分气温达五十摄氏度以上,加上极度的干燥,每个人每天发的水又有定量,不敢多喝。很快大家嘴唇都干裂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他的形容是如此贴切,没有进入这片沙漠之人,无法如此刻骨地体会。白天明明丝毫无风,会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被狂风席卷的黄沙像下雨一样满天飞舞,裹着厚厚的面纱也能呛到喉咙里。
而夜晚,绚烂的繁星下还有一种盈盈磷火闪动。我第一次见到了“鬼火”,这是千百年来死在这恶劣环境里的人与动物尸骨上散发出来的。在21世纪,莫贺延碛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了,铁路穿行而过,旅客眼中不过是一段单调乏味的戈壁沙漠。谁能料想,千年前,这块沙漠堪称死亡之域呢?
走了半个月,当玉门关的烽燧终于出现在远处时,每个人都兴奋地大叫,我们终于走出了八百里莫贺延碛。但我知道,前路远没有众人想的那么顺利。另一种比死亡之地更可怕的东西在等着我们。战争,即刻在眼前了……
―――――――――――――注解――――――――――――――
关于玄奘走莫贺延碛,参考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六十二章:千年的河西走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不负如来不负卿最新章节!
在玉门关城下,我们被阻住。我和罗什,还有龟兹上万艺人,都在大部队的后面。前面发生什么,除了我无人知晓。当天我们便按命令在玉门关城外扎营,这一扎便又是十多天。
苻坚所封的凉州刺史梁熙拒绝让吕光进入玉门关,责备吕光不遵从命令擅自还师。其实吕光回来是奉苻坚诏书,但梁熙肯定也想乘苻坚危机之时割据自立,所以找个莫须有的罪名讨伐吕光。梁熙派了儿子梁胤与部将姚皓,带五万人阻击吕光。
“结果会怎样?”我们在营帐中相拥着说悄悄话,我舒舒服服地枕在他手臂上。
“吕光虽然不是什么好人,打仗却还是很在行,何况他还有个厉害的杜进会审时度势。”再往他怀抱里拱一拱,心满意足地闻着他独有的檀香气息,“梁熙文雅有余,机鉴不足,不能从善如流。杜进会劝吕光赶紧迎战,趁他们上下心不齐之时攻其不备。杜进甚至以项上人头做保,打不赢便情愿受死。”
我们在后方,也能听到前面传来的厮杀声。一天下来,果真传来捷报,杜进获胜。几天后不死心的梁胤又来打,被杜进杀得落花流水。梁胤率轻骑数百人向东逃跑,被杜进追赶上,生擒而归。杜进在那次事件中沉着冷静的指挥,还有这次两败梁胤,功劳最大,军中到处传诵他的美名。唉,我心里感伤,杜进其实比吕光更有头脑。可惜,功高震主,终遭吕光嫉妒,没几年后便会丢了性命。
依罗什的性格,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一直缩在后面。所以这几天我们都很忙碌,罗什为战死之人念经超度,还为受伤之人治疗。而我成了罗什的助手,我可怜的一点现代卫生常识发挥了用处,起码伤者在这么炎热的夏季受感染的几率比以前有所下降。
“一日,佛祖释迦牟尼带领弟子出行,突见路边有堆枯骨。佛祖对枯骨行大礼,弟子阿难不解,佛祖说:‘这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是多生累世父母的遗骸。所以要拜。阿难,你将此堆枯骨分做两份。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我们的营帐里挤了四五十个士兵,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站着听罗什讲法。罗什本来是对受伤之人讲法安慰他们,可是这消息传得飞快,没几天便有士兵不停来央求罗什讲法。最后变成了每天晚上到我们的营帐里来听罗什讲半个时辰。
罗什善于以讲故事的方法阐明佛理。从那次峡谷惨变后,他在军中的威望一下子高涨,士兵们对罗什如同景仰神诋一样恭敬。他的信徒,在军中迅速扩大。
我放一杯水在他面前。营帐里拥挤着这么多人,空气不流通,非常闷热。可是这些士兵仍旧如痴如醉,没有一个退出。罗什脸上皆是汗珠,抹一抹汗,继续讲:
“阿难尊者问道,死后男女白骨都是一般模样,怎能辩出?佛陀说:‘如是男子,在世之时,多有进出伽蓝佛寺,听讲经律,所以骨骸色白且重。而女子重情,视生男育女为天赋职责。每生一个小孩,都要依赖母乳来养活婴孩生命。乳汁由血液变成,每个小孩都吸吮了母体中比八斛四斗还要多的白乳。所以母体憔悴消瘦,骨现黑色,重量较轻。’”
已经有人抽泣出声,哭喊着:“今日才知母亲如此恩重。”
他环视众人,目光悲悯,缓缓而言:“何止是哺乳,母亲有十大恩德。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
“可是,众生又是如何报答父母之恩呢?”他停顿住,幽幽摇头叹息,“有寡母孤父,独守空堂,儿女待之犹若客人;有人只顾供养妻妾,却冷落父母;有人离别爹娘不报音信,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诸位可有此举否?”
有人掩面而泣,有人捶胸跺足,人群中有人高喊:“我等皆是罪人!从未觉父母如此恩德,今日才知不孝之罪。唯愿法师怜悯,指示我们如何报答父母之恩。”
罗什对我点点头,我将已经准备好的经文递给他。
“罗什今天宣讲的便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此经文罗什昨日刚刚译完,只有这一本。欲得报恩,可为父母书写读诵此经,忏悔罪愆。为父母供养三宝,受持斋戒,布施修福。诸位离家既远,孝心常在,便是孝顺之子。”
这些天他跟我商量该讲解何经。士兵大都是不识字之人,宜讲解粗浅的道理。所以他想到了这本宣扬孝道的经文,并用了几个晚上翻译出来。这部经虽然短,他也一丝不苟地与我逐字推敲。最后成文时,我开心极了,这可是大翻译家的第一部作品。用字优美却浅显易懂,偈文朗朗上口极具音律感,已能窥到他日后在长安的翻译风格。
“法师,这部经书先交给我吧。我读过几年私塾,识得几个字。我抄完后再将经文奉还给法师。”
是百夫长程雄。他三十来岁,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却很爱读书,非常虔诚,经常跟着罗什问法。
罗什点点头,将我们几个晚上奋战的成果交给程雄。他恭敬地接过,一下子被人围住,要求他多抄几份。今天的讲经到此结束,众人离开后,我和罗什相视一笑。为他敷上湿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
他抓住我的手,微微叹息:“不知我父母,在天上可安好……。”
想起我的公婆,鸠摩罗炎与耆婆,往事历历在目,浮现眼前。也叹息一声,回握住他的手:“他们一生行善,虔诚奉佛。佛祖是慈悲之人,肯定让他们在天堂相伴。他们现在,也一定在保佑着我们……”
他回望我,肯定地点头,欣慰地笑了。正对视间,有人闯入营帐,我和罗什吓了一跳,赶紧分开。原来是程雄,又折了回来,不知何事。
他突然跪下磕头:“法师,这些天受法师教化,程雄一心想伺奉佛祖,求法师收为弟子。为我剃度吧。”
罗什摇头:“你有妻有子,家中高堂仍在,不宜出家。”
他跪行至罗什脚下,苦苦哀求:“法师,弟子真的是一片虔诚,欲抛妻弃子,只求成佛。”
“抛妻弃子非是成佛之道。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皆是上天赋予的重任,怎可不义不孝?”罗什眉头皱起,“你向佛之心虽好,但如只想自己成佛,不必出家,在家修行亦可。”
他面露不解,依旧不肯起身:“如何修行,请法师指点。”
罗什将他扶起,正色问他:“在家居士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谨守五戒,布施修福,你可能做到?”
“这……”他犹豫,抬头看罗什,满眼悔恨,“弟子手下亦有几十条人命,杀人造业,弟子自觉罪孽深重。从今往后,弟子定谨遵师命,守五戒,多布施,日行一善,以求解脱。”
“心中有佛,才是根本。”罗什点头,“我且为你授五戒,做个在家居士吧。”
受戒后的程雄满心欢喜地离开,这是罗什在军中发展的第一位居士。等到只剩我们两人,我问罗什:“他是军人,这不杀生恐怕就难做到。若是破戒,这破戒罪还比不做居士更严厉啊。”
罗什点头,叹息一声:“他有心守戒,能在对敌时不取人性命,便是功德了。”
程雄果然誊抄了数份《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军中迅速传阅。经常有人拿着经文向罗什求教,或是向我问不认识的字。由于此经道理简单却意义深刻,一时军中兴起向善的孝心。
公元385年的夏天,竟然异常炎热,两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在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八月,吕光大军剿灭了梁熙的主力,顺利进入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座耸峙在高山之中,孤峭冷寂的关仞,因为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古时国界线的概念远不如现代明确,玉门关便是通常意义上西域与中原的分界,进入玉门关,我们便踏上了中原大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进最西边的繁盛大城——敦煌之前,必经阳关。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便是玉门关和阳关。四郡作为河西走廊上四座最重要的城市延续到了21世纪,连地名都保存了两千多年。
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阳关与玉门关,到了宋代已不是宋的领地。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两关逐渐废弃,最后被掩埋进了风沙。21世纪,只剩下一些烽燧遗址,耸立在孤旷的戈壁上,任后人唏嘘地念着唐朝豪迈的边塞诗,凭吊那热血的峥嵘岁月。
我是以一种近乎膜拜的心进入敦煌,进入这座21世纪人人向往的圣地。“敦,大也;煌,盛也。”对现代人来说,敦煌的意义便是那千年辉煌的石窟壁画,是藏经洞被斯坦因等人掠夺的莫大耻辱,是读了余秋雨《道士塔》后的悲愤。
我两眼泛光对着罗什描绘莫高窟的精美壁画,莫高窟现在还没开凿,是此次丝路行的最大遗憾。我在狭窄的马车里手舞足蹈,我的丈夫只是温润地在一旁含笑静听,不时拉住我被颠簸地东倒西歪的身体。兴之所至我还唱起了《大敦煌》里的主题曲。当时看这部连续剧,爱极了这首凄凉悲壮的歌。
敦煌的驼铃随风在飘零,那前世被敲醒
轮回中的梵音,转动不停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
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
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
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
敦煌的风沙淹没了繁华,飘摇多少人家
一杯乱世的茶,狂饮而下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在我所处的时代,再过十来年,敦煌会有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公元400年,汉人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李暠谨修内政,轻徭薄赋,崇尚儒学,兴办教育。所以他在世的十来年里,混乱的凉州地区终于出现了一个安定些的地方,汉人纷纷依附,敦煌的文化昌盛,一度是凉州之首。西凉存在了二十年,后亡于匈奴人沮渠蒙逊的北凉国。
八月底我们到了酒泉,停驻八天。吕光最高兴的一件事便是:他的死对头梁熙被押解来了。梁熙逃到姑臧,被武威太守彭济以计绑下,向吕光乞降。吕光在酒泉杀了梁熙父子。九月依旧大热,没有一丝秋天的征兆。我们汗流浃背地进入了此次东归的目的地:凉州最重要的城市——姑臧。
姑臧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凉州的郡治。最早为匈奴所筑,汉、羌、匈奴多民族杂居﹐城内有居民二十多万,在十六国时期,已属大城市。城外有祁连山融雪,水草丰美,是河西富邑,亦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地理交界处。前凉张氏在此经营了六十年。因为张氏一门为汉人,中原战乱,很多汉族才俊和大户避难入凉州。所以姑臧人文荟萃,经济繁盛,汉族文化占主流。
马车故碌碌驶进城门,我掀开帘子望外看。前凉第一代王张轨扩建姑臧,在原城之外增筑四个卫星城,所以姑臧比西域小国面积大了许多。熟悉的汉式建筑扑面而来,许久没看到过这样重檐歇山式房屋了。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城中心是鼓楼和钟楼,典型的汉人城市布局。
张氏虽然到后期也跟几乎所有十六国一样,宗室内乱不绝。但比起中原同时期的后赵石勒石虎,还是好多了。所以凉州到了吕光手中时,未曾受到太大破坏,使他能迅速建立起政权。吕光这个人能成为十六国君主之一,运气成分占了很大因素。
吕氏后凉在公元401年投降了后秦,两年后,南凉王秃发傉檀进驻姑臧。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克姑臧,以姑臧为都直至公元439年北凉被北魏灭亡。北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
一只手扶上我的肩,回转身,他也在向外看。怔怔的眼神,似乎在沉思。我握住他的手,这里,就是我们要居住十七年的地方。这里,到了21世纪,已经完全找不到任何吕光时期的痕迹。这里,一千六百五十年后会建起一座鸠摩罗什寺,以纪念你十七年默默无闻的岁月。
―――――――――――――――注解――――――――――――――――――――
《晋书 吕光传》:杜进谏曰:“梁熙文雅有余,机鉴不足,终不能纳善从说也,愿不足忧之。闻其上下未同,宜在速进,进而不捷,请受过言之诛。”光从之。及至玉门,梁熙传檄责光擅命还师,遣子胤与振威姚皓、别驾卫翰率众五万,距光于洒泉。光报檄凉州,责熙无赴难之诚,数其遏归师之罪。遣彭晃、杜进、姜飞等为前锋,击胤,大败之。胤轻将麾下数百骑东奔,杜进追擒之。于是四山胡夷皆来款附。武威太守彭济执熙请降。光入姑臧,自领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表杜进为辅国将军、武威太守,封武始侯,自余封拜各有差。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非常浅显易懂,文辞优美,只有不到四千字,个人觉得是罗什所译经文里最容易懂的一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