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女律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莫惜春衣
“怎么不行呢,我们还有4个人要过来,现在还在温泉那边,你上菜的时候他们就来了。”
黄一曦也觉得好玩,马上想到一个好办法。
“这”服务员还有点纠结,不过她想了一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种情况也正常,所以上桌人数改成8个人。
谁也不知道这个灵机一动避免了一场大战。
宁可欣觉得黄一曦有点腹黑,难怪和黄一鸣是兄妹,黄一鸣也是一样,别看话不多,鬼主意一个接一个。
看喜欢的人眼睛都自带美颜和滤镜。
感觉到自己没吃亏,黄一曦吃得可欢呢,龙虾泡饭的米粒颗粒感很强,略带着顽皮的嚼劲,在清甜的汤水中越嚼越有味儿,虾肉切片,细嫩而不散,一口下去软硬有度,清甜有加。
“这盘香茅碳烤猪颈肉出场也太张扬了吧,出场略显张扬,一套笔墨砚盘作为支撑,刹是惹眼。”
黄一曦眯着眼睛,青石板持续的热度让肉的余温迟迟未散,带着香茅特有的味道入口,沁脾甜香。
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呀,想必摆盘价也很高。
商洛宇最喜欢的是道西施奶油虾一虾两吃,构思巧妙。外围炸虾香酥可口,不过他只吃里面的虾仁,里头的虾鲜甜q弹,苹果粒的爽脆加上奶油的柔顺,一口一个赞
至于黄一鸣,平时在家里专扫残羹剩饭的人,没有什么发言权。
宁可欣是个爽朗的女子,没有女子当官的跋扈。
从她谈话中可以看出她知识面非常广,问一下,竟然和黄一鸣的专业一样,都是工科。
黄一曦很佩服理工科很好的女生。
黄一曦有点为黄一鸣惋惜。
她倒不是因为宁可欣的地位。
虽然和陆慧认识那么多年,但是陆慧对黄一曦,反而不如宁可欣真诚。
一餐饭吃得四个人胃口大开,每个人的食量都比平时大了许多。
宁可欣还叫了一瓶洋酒。
据说是窖藏五十年的白兰地,开瓶的时候,馥郁的香气让人沉醉。
四个平分了一瓶洋酒,都有点醉意。
本来商洛宇的计划是多住一个晚上,现在有了黄一鸣,黄一鸣公家的车送他们到嘉禾市就回去白水州了,只有他一个人也就没叫公车,总不能看着他搭车回去。
“大哥,我们都喝了点酒,也不适合开车,你还是留下来,我们明天一早一起回去。”
商洛宇还是舍不得走,现在退房也亏,房钱都交了。
当然,他心疼的绝对不是钱。
黄一鸣摇摇头,如果他不是和宁可欣过来泡温泉,多住一晚上倒不是不能,可是这一泡,十张嘴也说不清楚。
他也不明白当时他怎么鬼使神差答应呢。
“叫个代驾吧。”
黄一曦看一眼宁可欣,心里叹一口气,还是走吧,万一真出点什么事对不起向兰呀。都说这世界上,贫穷和爱情是掩盖不住的,宁可欣的眼神太明显了,黄一鸣不会来一场老房子着火的爱情吧。
妙书屋
第511章 扫墓
三个人吃完饭就回白水州,送黄一鸣到他家楼下的时候,黄一鸣邀请他们两个进去坐下,黄一曦拒绝了。
想说点什么可是看到黄一鸣悲怆的醉意又吞了进去。
还是等大家都清醒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黄一曦和商洛宇先去给父亲上坟。
要说时光真快,去年黄一曦还是一个人来的呢,今年就两个人了。
公墓也不需要怎么打扫,不过黄一曦还是把坟头上的草清理一下,又添了几把土,拿着干净未用的毛巾沾了矿泉水,将墓碑和墓庭擦了一遍才摆上祭品。
商洛宇把旁边林舒芳的名字的旧红纸撕下,又贴上新红纸,往年黄一曦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放鞭炮,也就没有买,今年商洛宇买了长长的鞭炮,热热闹闹地放着。
纸钱灰飞如蝶,却没有沟通阴阳的路径。
临走时,两个人又一次跪下拜别,下山的时候,商洛宇指着那边一座豪华的坟墓,“那边是谢永辰的坟墓,林书芳买的。”
谢永辰过世没多久,纪丹红就带着钱走了,也不知道去哪里。
李韶菇整天在忙公司上市的事情,不过进展并不快。
只有林书芳过得很舒心,听说前不久找了一个未婚的刚毕业没多久的男朋友,整天开着一辆跑车和那个小男人四处旅游,那个男人倒是体贴,连房租也帮她收了。
再到崇仁里的时候,黄一曦看着村头边搭的大棚,有点奇怪,才几天功夫,哪位老人又走了,瞧这个架势,好象还是在外头没的。
白水州的风俗,在外头过世的死者不能进屋,只能在外头搭棚。
车子堵在村路上,离家里只有不到200米的距离。
黄一曦有点烦燥,这时看到黄向东过来,就打开车窗,叫他过来。
黄向东就是因为黄志新的吩咐才守在这里,看到黄一曦和商洛宇,就示意打开车门让他进来。
“谁又过世了”黄一曦转过头看坐在后座的黄向东。
“就是清奶奶呀。”
黄向东有点奇怪地问,“你那天走的时候不是知道了吗清奶奶过世了。”
“这不对呀,清奶奶不是早就下葬了吗”
崇仁里的风俗和白水州其他地方不同,象安民县,死者按辈份计算,一般要守灵七天,也有的则要算日子,掷圣杯,有可能停灵十五天。
黄一曦没经历那种时候,不过想想也知道,炎热的夏天里,如果停灵十五天,那对亲属只怕是可怕的折磨。
而崇仁里比较人性化,五代大父五代大母和以上,最多停灵三天,清婶过世到现在,应该也有五六天了。
而且黄一曦记得,清婶当时停灵,可是在她们家里,并没有移到外面搭棚子。
这其中是出了什么事
“本来都要上山的,可就是放入棺材的时候,清奶奶的娘家来了,说是听到小田叔叔的事,觉得他们的姑姑死得蹊跷,所以就拦着不让盖上棺材盖。”
人生短短几十载。所有的生死荣哀,用三次响声就概括了。
出生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结婚时候的喜乐,死去之时的哀乐。
所以人们就非常重视这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事。
女人的娘家侄子,俗称“三斧头”。其名称由来,就是女人死后,棺材上的三颗钉子,要由娘家侄子执斧楔上去。
现在棺材盖没有三颗钉子,但是娘家还是有作用的,那个棺材盖,没有经过娘家人的同意,不准盖上。
这就是女生版的盖棺定论。
清婶过世突然,她的子女不知道是傻了还是没想起,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她娘家人,前来帮忙的人就有点奇怪,问她儿孙,说是没和娘家来往了。
结果到第三天早上要入棺时,她娘家人突然一大群人出现,说要检查一下。
风俗自古如此,清婶的家人也没办法,只能让开。
“真的有蹊跷”
黄一曦吓一大跳,已经有了一个毒妇陈世琴,再多一起凶杀案,那崇仁里的小伙子,就别想娶老婆了。
“说是也不是,清婶的死因是营养不良。”
黄向东有点扭捏,偷偷地瞄了一眼商洛宇,这个姑丈可不是本村人,等下误会怎么办。
“那怎么回事”黄一曦倒没感觉到什么,一直追问。
这事说起来正常也不正常,清婶并不算猝死,早上死前十几天,清婶发现人不舒服,吃也吃不下,没几天就连水都吞不进去,家里又没人理她,就去找了黄小田。
黄小田看了一下,清婶的喉咙长了一个东西,就告诉她家里人,让他们带她去医院做手术。
清婶丈夫早死了,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孙女,三个儿子都不爱读书,娶的老婆也是一言难尽,对清婶也不好。
儿子带去检查一下,医院给做了活检,说是恶性,不过手术后还能拖一段时间,听说要交一大笔钱做手术,又不能彻底治愈,三个儿媳妇死活不肯拿钱出来,直接带回家。
回来后也没人管,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黄一曦抽一口冷气,“这不是应了那句话,儿子多饿死大官(公公),儿媳妇多饿死大家(婆婆)吗”
“谁说不是。”
黄向东也看不惯那家人,“你说这一家人真不是玩意儿,据说整整七天没给一滴水,也不顾清婶的哀求,就这么一大家人,活活看清奶奶饿死。”
黄向东越说越厌恶,“那家人真不是东西,清奶奶死的时候也没哭,还公开说他们就是不孝,要不是后来清奶奶的娘家人都来了,他们就心安理得把清婶烧掉了。”
“那现在呢”
“现在清奶奶的娘家人几十个人留在这里,不让下葬,把他们家的锅都砸了。”
“没报案吗”商洛宇觉得有点奇怪。
“报了,不过清奶奶的儿子把医院的病历报告拿出来,里面也说是恶性晚期扩散,就是手术,也不会有太长时间,所以警察也没办法。”
清婶的三个儿子建了三栋房子,个个还负有外债,这病不治,在农村也不算出格。
要不是她死的时候瘦得象猫头鹰,她娘家人也不会觉得奇怪,一般来说,只有长期生病的人才会如此瘦,又通过一些手段,清婶的孙女说了实话才知道内情。
没钱放弃治疗的情况在城里较少,但在农村也不是没有,她娘家人主要是知道清婶不想死,哀求儿孙把她送去医院没人理才愤愤不平。
好死还是赖活,自古就是一个难题。
。
第512章 公亲
小城女律师正文卷第512章公亲“太爷爷怕你们来了被叫去当公亲,所以让我守在这里。”黄向东一大早就被黄志新叫醒,守在这里。
“公亲都是乡里老大才能当,应该不会找我们,你继续守着,等下你大伯他们也会回来。”
黄一曦觉得她在村里人眼里,已经算是出嫁女,清婶的家人不会来找她。
黄志新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
孙女和孙女婿都是律师,也算是成功人士。
只能说黄老的心中,癞痢头也是自己儿子的好。
“姑姑,你说清婶那一家人也是奇怪,怎么说也是外甥,闹成这样子,是不准备走动吗”
黄向东还是有点不明白,“你不知道他们几十个人留在这里,除了吃好,还得好烟好酒供着。”
黄一曦倒不奇怪,这种姻亲,是靠活着的人来维系的,人去世后,这门亲就到头了。所以有骨气的娘家人就会对女人的一生所受的不平给予论断。
也就是娘家人在葬礼上给出嫁女出气。虽然现在这些人已经有点过份,算是人来疯,可是崇仁里的村里人,还不敢去得罪他们。
怎么说也算是理亏。
“清婶娘家是哪里呢”黄一曦好奇地问。
娘家要来闹,总得娘家人能立起来,有能耐,才能担当起这种责任。
“在衫仔栏上坡,和太奶奶老家同一个地方。”
黄向东说了一个坳口的地点,黄一曦却一听就知道。
衫仔栏上坡进去,就是深山老林,比黄一曦太奶奶的老家还偏僻,那地方原来没有人家,战乱的时候逃了一些人家进去。
“奇怪了,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她们同一个地方。”黄一曦这话没头没脑,黄向东
却一听就懂。
“太奶奶说他们是不同地方逃进去的,相互都不知底,平时也没什么来往。”黄向东知道姑姑肯定会好奇这些事,所以早早就打听好消息。
“那这事就奇怪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清婶这盆水,已经泼了四十几年,平时也少走动,这时候突然这么大张旗鼓地上门,总觉得有点奇怪。
黄家离清婶家并不远,都不知道清婶的真实死因,他们怎么会知道呢。
如果不走动的亲戚,哪怕是要履行盖棺仪式,也不会纠集了那么多人来哭丧。
黄向东也不懂得这些深奥的问题,乖乖下车继续蹲在路边。
黄志新不仅派黄向东去蹲在村头守着,自己也在院门外走来走去,还不时伸长脖子看着小路,深怕一不注意,自己的乖孙女被人卖了。
“爷爷,你想太多了。”黄一曦知道老人担心后,哭笑不得,“我又不是村干部。”
“怎么放心得了,自从你揽下小田的事后,比村干部还有用。”黄志新觉得孙女心太宽了,这事和小田妈妈家不一样,他可不奇怪自己孙女揽上身。
说起黄小田家的事,黄一曦有点烦燥,武荣市检察院虽说答应往上报告,但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她看向黄向梅,“你去一下小田家,让他有空过来一趟。”
黄志新担心这节骨眼,小田来这里让有心人看到大做文章,有点不高兴,
人老了最怕没用还拖累自己儿孙,“也不知道她娘家折腾什么劲,按我说呀,他家人没错,无药可医了早死早解脱,免得拖累儿孙,我以后要是生病了也不去医院,你们就这样放着就行。”
好死还是赖活,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
“有去给你爸上坟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