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你……”
崇祯皇帝那个生气啊!不仅是生老婆的气,更生天下忠臣义士的气儿,本明君都快给逆贼打死了,你们怎么就不来勤王呢
正生气呢,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跑进来,和王承恩说了什么,然后王承恩就嚷嚷开了:“皇爷,太子爷到坤宁宫来了……”
“什么”崇祯皇帝连生气都忘记了,只顾着害怕了,“可带了兵士”
“带了,带了,带来了东宫侍卫!”
朱慈烺当然不会孤身前来了,要不然王承恩指挥太监就能把他拿下了。所以他带着侍卫,而且连盔甲都没卸,还带着宝剑。如果坤宁宫里有埋伏,那就是一场血战啊!
“朕,朕……”崇祯皇帝一咬牙,“不能叫这逆子知道朕醒来了!”
说完就直往皇后的寝殿而去,然后就直挺挺躺在床上装死。
朱慈烺其实在坤宁宫大门外就听见崇祯皇帝的怒吼声了,进去之后,没瞧见崇祯,只看见换好了老百姓衣服的周后、袁妃和几个弟妹。
朱慈烺先向周后、袁妃行了一礼,然后就问:“父皇呢”
“父皇被你气着了,现在还昏迷不醒呢!”说话的是个二八年级的少女,穿着粗布衣裳,但是仍然遮掩不住她的美丽和高贵,此时正用一双美目怒视着朱慈烺。
这是坤兴公主朱媺娖。朱慈烺记了起来,然后又瞧了瞧美少女的手臂,问了一句:“皇妹,你手臂没事儿
第六十三章 崇祯在哪儿?(推荐票在哪儿?)
逃跑的准备几天前就开始了,到二十日傍晚,已经准备了四五天了。
宫中这边,在周后的安排下,懿安皇后、周后自己、袁贵妃、定王、永王、五皇子和朱慈烺的未婚妃宁氏小美人,还有两个公主,还有崇祯皇帝的几名嫔妃,都已经收拾好了细软,换上了百姓的衣服。伺候他们的心腹宫女和太监,也都换好了衣服。
出逃用的马车也准备好了,都是黄大宝和两个御用商人酱油黄、老米苏这几日花了高价从民间收购来的,结实耐用,又不似皇家的车辆那样扎眼。这些车辆和车伕,现在全都集中在北安门外的兵仗局外厂里面,由克难营的右营负责看管。
在内校场里面,现在也集中了数以百计的马车、骡车和骆驼。车上和骆驼背上,都装了驮了大大小小的箱子,看着沉甸甸的,里面多半都是黄白之物。
另外,在朝阳门、东直门的瓮城及其周边,也各自聚集了大批的车马、骆驼和全副武装的兵将。
在朝阳门瓮城集结的是克难营的主力、京营的精锐,还有部分东宫侍卫。京城中出了钱的勋贵皇亲的骨干子弟们,也大都到了朝阳门,各自准备了马匹、家丁,带着不多的细软和干粮。而且都遵照朱慈烺的吩咐,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有甲胄可穿的,则在盔甲外面罩了粗布的衣衫。
东直门一带的情形就有点混乱了,车马人员太多,组织得又太差,乱哄哄的一大堆,不仅东直门瓮城里塞不下,连东直门大街上都挤满了。准备从东直门跑路的贵人们也都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女眷们还特意在脸上抹了泥灰,一个个都黑不溜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瞒过流寇的法眼
哭闹和争吵的声音,不时在东直门大街上响起。原来是一些贵人急于跑路,等得不耐,就和在东直门大街和东直门瓮城维持秩序的净军们吵了起来。
指挥这支净军的是朱慈烺原来的伴读太监,现在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邱致中。看见一片纷乱嘈杂的场面,他也是急得满头大汗。城外可有流贼的骑兵!
就这群乱糟糟的家伙和自己刚刚接手的两千多不到三千净军,怎么可能跑得了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时候,喧嚣嘈杂的声音,忽然从东直门大街上传来了。
邱致中的一个干儿子,也是个太监,飞也似的跑到正在瓮城内着急的邱大珰跟前,正要下拜,就被邱大珰喝了一声:“拜什么有话快说!”
“干爹,皇爷和千岁爷来了!”
“什么”邱致中一愣,“你没看错”
“这哪能看错干爹,快去迎驾吧!”
邱致中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蟒袍,然后带着几个净军里面的大珰,一块儿去了瓮城靠内的城门口。刚走到那儿,就看见皇帝的仪仗、东宫的仪仗、皇后的仪仗一块儿沿着东直门大街就过来了。
走在这些仪仗前面的,是一队金盔金甲的大汉将军,都骑着高头大马,扛着长柄的大刀,好不威风。
真是皇上邱致中哪里敢怠慢,连忙上前,走没几步,就被一个金甲将军给叫住了。
“邱公公,千岁爷就在后头,让您自去拜见。”
邱致中瞧了那人一眼,是个极其长大的汉子,一脸修剪得非常整齐的络腮胡子,眼睛特别大,瞪起来和铜铃似的。
“这不是林大眼吗可是得了官职了”
邱致中认得此人,他名叫林一虎,是天津卫人士,因为长得个大被选了大汉将军,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大汉将军,并没有官身。可今天瞧着他好像是个管事儿的官儿了。
“哈哈,邱公公好眼力,”林大眼笑着,“俺得了千岁爷的赏识,做了个卫士营的把总。”
东宫侍卫本来没多少人,也没有编成营头,而且不少老侍卫都编入了克难营充了军官。所以朱慈烺在收编大汉将军前,并没有什么侍卫营,不过是从克难营中抽调了一个局的兵丁,再加上一些原本的侍卫,都挂上侍卫的名义,由王七指挥。
而在昨天上午,王七带着人收编了大汉将军后,侍卫的人数增加到了一千多人,可以组成一个营了。所以就有了东宫侍卫营的名号,由王七担任千总,也就是一营之长。下面的把总、百总、旗总,都是临时委派的。这个林大眼因为性格豪爽,武艺也不差,在大汉将军中素有威信,所以就给了个把总。
邱致中客气地向林大眼道了声喜,然后就飞步向前走去,
第六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入夜,天色黯淡下来的时候,承天门外直到大明门这段,却是灯火通明,由如白昼。宽阔的道路两边,各家衙门内外,也挤满了准备逃往的官员及家属。
北京城内大小官员多如牛毛,之前因为各种原因跑了一些,不过没有跑路的还是绝大多数。截止十九日夜,光是内城中还没有出逃的官员,人数就有好几千。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家仆,五六万人都不止。
但是现在已经聚集到东直门、朝阳门和承天门外的官员及其从人,顶天不过一万余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京师官员,还是选择留下等待新主。
不过朱慈烺最看重的一批勋贵,还有四个大学士,六部九卿都察院的主官都选择了跟随撤离。
另外,钦天监的汤若望也带着一批属员和信徒,一早就跟着朱慈烺派去的克难军把总潘书晨到了午门。
除了午门外面灯火通明,午门以南的正阳门瓮城上同样是灯火通明,而且还旗帜飞扬,一派大兵云集的模样,朱慈烺的老泰山吴襄现在还守在那里,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也都集中到了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门的瓮城城墙上。
与此同时,京师内城戒严的圣旨也在入夜前下达。这会儿内城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扛着兵器巡视的京营兵。
高价征兵的告示,也在戎政府和几个兵马司前还有宣武、崇文两座城门内张贴着。募兵的价钱已经从一两银子一天猛涨到了三两银子一天!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皇上和太子还跑路吗怎么是一副准备在北京内城死守到底的架势。
聚集在午门外的官员们都感到奇怪,纷纷议论起来了。
“怎么回事儿还跑不跑路了”
“许是不跑了吧听说皇上醒了……”
“醒了那太子爷……”
“怕是好不了了!”
“唉!天不佑明啊!”
“慎言!慎言……”
“慎什么慎啊要是再让他折腾下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可不是吗”
“圣旨!有圣旨……”
就是在官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又人大喊了起来。
圣旨!不是令旨!
在场的官员们心里都是一沉!不过还是纷纷往承天门外而去。明朝的重大圣旨发布,都是在午门外设彩车以载诏书,至承天门上,由宣旨官宣读,然后再由锦衣卫将诏书置于云匣中,以彩绳系于龙杆,慢慢降下。再由礼部的官员接旨。
官员们涌到承天门外的时候,宣旨官已经读完了圣旨,圣旨已经用云匣降了下来。兼任礼部左侍郎的东阁大学士丘瑜正将圣旨从云匣中取出。
立即就有和丘瑜熟悉的官员上去询问:“民忠兄,圣旨上说什么”
丘瑜是内阁大学士,正式发布的圣旨有他的票拟,自然早就知道内容了。
他叹了口气:“圣上不走了!”
“啊”
“什么”
“到底怎么啦”
丘瑜摇摇头,“圣上醒了……”
“那太子……”
众官员都吸了口凉气儿。
昨天的“宫变”他们可都有份参与……
“太子出城,监抚南京。”丘瑜接下来的话让大家松了口气,“咱们也照常出城,护着太子、永王、定王、五皇子去永平府,再走海路去山东。”
永平府就是山海关内的地盘,蓟辽总督的驻地就在那里,吴三桂的大军多半也在永平府地界上。
所以朱慈烺出城后,理应直奔永平去和吴三桂汇合……
“那圣上”
丘瑜用悲壮的语气说:“圣上当要留守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了……圣上马上就要御驾亲征,去正阳门城楼督战了!”
真的吗
在场的官员们都惊呆了!
皇上居然那么伟大啊!自己留下来挡住李自成,让儿子们和臣子们逃命……这是好皇上啊!
准备跑路的官员们居然都有点内疚了,都觉得自己过去一直糊弄皇帝,还贪污受贿,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此去留都后,一定要好好做官,争取少贪
第六十五章 都记住了,我是吴三桂(求收藏,求推荐)
“什么朱由检那么有种亲自上城和额打你没搞错吧”
李自成抹了抹了嘴,刚才炮声响起的时候,他正和几个手下一块儿吃饭,现在大吃大喝的心情都没了。
“回禀陛下,末将见着正阳门箭楼上一片黄龙旗,还有好些人在山呼万岁,一定是朱家皇帝来了。”
“那就错不了了,下去吧。”李自成挥挥手,把报告的小校打发了,低头看见一块驴肉夹馍掉在地上了。这是他被炮声一惊,手一松给落掉的。挺好吃的东西,就这么掉地上了,也不能捡起来再吃啊,现在是皇帝了,不能捡东西吃了。可惜了……
叹了口气,李自成就瞅了眼正在陪自己一快儿吃饭,和他一样惊讶的杜之秩,问:“老杜,你说。”
说什么呀杜之秩心想:紫禁城里面的皇上没换人吧怎么手段一下高了那么多啊先是借了虏丑的兵,还许了婚姻。现在又亲自上了城头督战……对了,这个皇帝也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了银子,还用一两一天的代价募兵守城!
这样下去,李自成还能改朝换代吗自己可别投错主子了……
“陛下,”杜之秩皱着眉头,“应该是错不了的……朱贼皇帝为人严肃,不会拿这种事耍诈的。”
“陛下,莫管那朱家昏君上不上城墙,这北京城不出几日,就是陛下的囊中之物了!”宋献策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军师装模作样,掐指一算,已经算好了,笑着拱拱手:“臣恭喜陛下,朱家昏君将为陛下所擒矣!”
“哦真的能擒住”李自成问。
宋献策很肯定地说:“生见人,死见尸!”
李自成终于展颜大笑道:“军师向来算无遗策,额这下就放心了!明日督军攻城去,活捉朱贼……不过今天晚上,还是先换个地方吧。大军师,你在算算,外出这边还有哪里适合额落脚啊”
轰轰……
李自成问话的时候,又是一轮炮击打过来,炮弹落在天坛、山川坛内,好像还砸到了一个临时马厩,战马的嘶鸣声紧接着起来了。
天坛这里,看来是不能住了,得找个更安全的地方才行。
……
李自成忙着搬家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带着上千名跟随自己的官员和官员家眷,走长安街、崇文里街、朝阳门大街,抵达了朝阳门的瓮城。
瓮城外侧的大门,这个时候已经悄悄打开了。
在靠近城门的地方,将近1000名顶盔贯甲的骑兵都已经上了战马,吴三辅也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面对着这个“铁甲骑兵”方阵立着,扯开嗓门大声训话。
“都给我记住了,待会儿出了城,都不许说自己是什么大汉将军、东宫侍卫啥的,一律是关宁铁骑!是宁远吴总兵的家丁!而我就是你们的吴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关宁铁骑!是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的家丁……”
“好!记住就好……你们不要怕,你们个个人高马大,还有他娘的铁甲,样子又精神,队列又齐整,上了战场一看就是了不得的精锐啊!有什么好怕的要怕也是流贼的小股游骑害怕!”
朱慈烺也被这一千余骑咋呼的场面给吸引过来了,没去找自己的父皇、母后,直接就骑着马奔瓮城外侧的城门口来了。
对了,他的父皇、母后,现在都在朝阳门瓮城这边!
去正阳门上督战的是个冒牌崇祯,是由和崇祯体型仿佛的大明忠臣光时亨假扮的。
而抵达东直门的帝后车辇当然也是空空如也的。
真正的崇祯、周后、张太后、两位公主、朱慈烺的未婚妃宁氏,全都乔装改扮,乘坐着民间的马车,悄悄抵达了朝阳门瓮城。
除了崇祯、周后等人,北京城中最主要的勋贵首领,勋贵家族的青壮,还有大批重要的中高级文官,全都到了朝阳门。另外,还有数百辆装满了金银的马车、骡车,几百头驮着金银的骆驼,也都到了朝阳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