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清晨,有点神神叨叨的曾神医再一次见到了朱慈烺。
一夜未眠的朱慈烺这个时候正伏在案头写令旨,在他的书案旁边,则堆满了各种空白的,或者已经写完的本章。
“臣曾金华拜见太子殿下,”行过礼仪,曾神医又问,“殿下今日可有昏睡之感”
“有一些,”朱慈烺道,“只觉昏昏沉沉,怕是不能读书习字了。”
不能读书习字那您现在在做什么
曾神医扶了扶眼镜,瞅着正伏案书写的朱慈烺,“殿下是想取消日讲”
“本宫需要静养三日,”朱慈烺直截了当地说,“你照本宫的意思去做就是了。另外,本宫心神不宁,也许随时会犯病,你从今日起就跟随在本宫身边。”
朱慈烺说话的语气中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曾神医一个八品御医哪里敢违抗,只得连声称喏。
朱慈烺又说:“你家在京师有人吗如果有人,今日上午可去安顿一番,大宝,去取十两银子给曾太医。”
十两银子什么意思
曾神医愣了又愣,太子好像话中有话啊……不过他也没细究,因为他是苏州人,妻儿都在老家,只有一个小妾伺候在身边。
谢过太子的赏赐,曾金华就和黄大宝去拿来银子,便急匆匆去自己在外城的宅邸中和小妾相会了——他这个时候可不知道,今日与妾一别,今生便无再见之日了!
黄大宝把曾神医送走后,再回端敬殿时,便是和另一位伴读太监邱致中和侍书官、中书舍人毕酒城一起来的。
朱慈烺的这两个伴读是轮班的,现在该邱太监上岗了。
邱太监是个瘦子,三十四五的年纪,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容,看着好似的书生秀才。不过朱慈烺知道,这个太监是精通弓马的“武太监”,朱慈烺跟着他学会了骑马、射箭和击剑——大明的太子,理论上也是要文武双全的。
而侍书官是太子的属官,属于侍读班子中最末的存在,一般由内阁中书科的舍人充任。今年二十出头的毕酒城就是朱慈烺的两名中书舍人之一。这人是个胖子,性格非常开朗活泼,见了朱慈烺也不拘谨,还喜欢给太子爷说些宫外的奇闻异事,所以和朱大太子的关系不错。另外,他是崇祯十六年的新科进士,在北京城里没有家眷,可以说是无牵无挂。朱慈烺把他叫来是当个“秘书”的,他眼看着就有一大堆的文书要处理,少不得用过文案。
看到朱慈烺案头一大堆的文牒,邱太监也有点奇怪,不过并没有多问什么,只是提醒道:“千岁爷,时候不早了,该叫人伺候您洗漱了,然后去向皇后娘娘报个平安。”
朱慈烺这才想起自己还得应付周皇后这个亲妈呢!
“哦。”他点点头,对眨巴着圆眼睛,用一种很古怪的眼神瞅着自己的毕酒城道:“毕侍书,我写的这些东西,都替我看好了,不许人碰。另外,再去寻一些可以写令旨的本章,越多越好!”
“殿下,这些东西是……”毕酒城看着眼前一大堆的本章,再看看眼神和语气都犀利了不少的朱慈烺,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么你自己看。”朱慈烺随后又对邱太监道,“伺候本宫更衣吧!”
“喏。”邱致中应了一声,然后就唤来了几个宫女和太监,伺候朱慈烺洗漱更衣。
宫女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妈。朱慈烺记得自己曾有两个年轻些的乳母,不过在出阁读书的时候都遣散了,只以年五十以上的大妈宫女在端本宫中伺候。
所以朱慈烺平日的生活也挺无趣的,身边除了太监就是大妈,要么就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师来讲什么圣人道理。也就是去坤宁宫见娘亲的时候,能见几个年轻一些的宫人。
说是年轻,其实也都是三十多少的老姑娘了。因为他爹崇祯皇帝一心要当圣君,所以克制自己不好美色,宫中多年也不选一次秀女了,就是一年前给朱慈烺选过一次,不过只留了三两个女孩,其他都遣散了。
所以现在伺候在崇祯身边的女人,也就是周皇后、袁贵妃、两位王妃,还有刘妃、方妃、沈妃,以及几个三十大几的老姑娘,此外便再无别人了。
其中周皇后和袁贵妃都是
第七章 有妈的太子是个宝(有收藏,有推荐,罗罗就是个宝了)
“皇后娘娘传太子觐见。”内侍高声诵传声响起。
此刻,朱慈烺正大模大样的站在坤宁宫门口,眉头紧紧锁着。
这是要见家长了……虽然自己的躯壳如假包换,就是原装的朱慈烺。可是灵魂却换了版本,不是原装货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周皇后瞧出来
心里面虽然有点虚,但是朱慈烺还是整了整大红常服,往坤宁宫的正殿大步走去。
周后是今儿早上才从乾清宫回到坤宁宫的,眼眸还是有点红,也不知道是刚哭过还是昨晚上没睡好看到儿子的刹那,她的眉头忍不住就是一皱。这太子咋瞧着有点不对呢怎么不是愁眉苦脸的呢从年初开始,太子就因为忧国忧民,脸上总是愁云惨淡的,和他父皇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今天怎么瞧着神气活现的难道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
“春哥儿来了。”周后冲着儿子微微点头,纤细修长的手指落在座椅的扶手上。充满忧伤的双眸中,露出了慈爱的目光。
周后和崇祯同年生人,今年都是三十三岁,保养得很好,又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美女。虽然素颜没有化妆,但是这纯天然的姿容却可以用沉鱼落雁来形容了。
看见她,朱慈烺就忍不住想起前世的妻子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自己留下的财产够不够她花她花钱可没什么数啊……
想到这里,朱慈烺对周后就有了一种超越母子亲情的好感,想到这样美人儿再过几日就要被崇祯那个昏君坑死了,同情心就起来了。
看来还是得救啊……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不救这样漂亮的娘亲这还是人吗
“春哥儿,你在想什么呢”周后有点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朱慈烺的思绪。
朱慈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长揖作礼,口中道:“长子慈烺问母后殿下坤安。”
周后抬了抬手,朱慈烺便顺势站直。
宫人搬来了绣墩,放在皇后下首。
朱慈烺稳稳当当的坐了上去,笑嘻嘻的看着漂亮的娘亲。
周皇后秀眉微蹙起来。崇祯皇帝一心要当圣君,所以上台后就大力整顿宫中的礼仪规范。而太子又是个乖孩子,从小就很规矩,简直就是个模范太子,长大些后,性子也和崇祯差不多,非常严肃,很少会这样笑嘻嘻的。
“都退下吧!”周后低声道。
这话是对周围的宫人、太监说的。母子之间,要说点悄悄话了。
看到宫女、太监们都退了出去,周后怜爱地看着儿子,见儿子脸上不正经的笑容,摇摇头道:“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那么高兴”
高兴
朱慈烺也是一愣,自己郁闷着呢!一点都不高兴,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高兴……
哦,她是说自己脸上挂着的笑容那是职业习惯。和投资人见面的时候都得看上去乐观一点,不能愁眉苦脸,好像股市马上要崩盘的样子。
朱慈烺收起了笑容,换上了一张标准的苦瓜脸——这副表情是和上市公司讨论再融资的时候用的。
看到儿子变脸跟翻书一样快,周皇后就更讶异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喜怒不形于色他父皇都没这样的功力,他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城府,倒是比他父皇强一些了。
周后压低了声音:“曾神医说你昨日长睡不起不是生病,许是先人托梦……可有这事儿”
曾神医还真有点门道啊
朱慈烺一听这话,顿时就对那个四眼太医刮目相看了,连先人托梦的毛病都能看,果真是神医啊!
他顿了顿,缓缓道:“母后,儿臣在梦中见到太祖高皇帝了!”
周后脸色一变:“真的是老祖宗托梦老祖宗在梦里面说了什么没有我大明……能过得了此劫吗”
朱慈烺看着花容失色的娘亲,寻思着这漂亮妈妈比王承恩还好骗啊!自己一说她就相信了,这种没心机的女人怎么和人玩宫斗啊
实际上,崇祯的后宫中也没太多精彩的宫斗戏。
除了开国之初,后来明朝的后妃都是从小户人家中挑选的。本就没有机会在大宅门中接受宫斗熏陶。如周后这样,十四五岁正天真的时候入宫,成为信王妃,然后晋升皇后,再顺利产下皇子,而且崇祯又是个规矩到乏味的男人。他的后宫中能有多少风波诡异
另外,周皇后和崇祯帝的感情很好,为崇祯生过三子二女,现在仍有两子一女存活。而依着明朝的继承制度,太子必然是她的儿子,而且只要她的儿子不早于崇祯薨逝,储君之位就不可动摇!
在明朝历史上,就没有被父皇废掉的太子!
大明的文官最喜欢“争国本”了!大闹起来,崇祯皇帝可受不了!
&nb
第八章 幸好还有色相可以牺牲!(还是求推荐,求收藏)
王承恩和周皇后,都是朱慈烺是否能安全离开北京危城的两个关键人物。
这两个人暂时都被朱慈烺给忽悠住了,其实也不需要忽悠太久。今天晚上,居庸关陷落的消息就会到了,明天李自成的大军就会抵达昌平,先头部队也许就到了北京城外……
到时候崇祯皇帝再榆木脑袋,也不会阻拦太子和王承恩策划突围跑路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最后不也慌里慌张的跑路来着其实跑路是“希旨”,心里面想,嘴上不说罢了,身为心腹本就该体察到。只是他身边没有魏忠贤那样阉贼,只有王承恩这号老实太监,木知木觉的,没有为他安排好跑路的通道。所以就只能去煤山自己了断了!
不过光有王承恩和周皇后这两个老实人配合还不行,至少还得有吴襄这个老奸巨猾的军阀保护。
如果不能把他拉拢过来,那就只能轻车简从,悄悄跑路了……跑是能跑出去的,但是跑出去后就太被动了。
正盘算着要怎么让吴襄这个老军阀头子也为梦想窒息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端本宫外。
他还没进门,就看见王承恩从门内快步迎了出来,冲他行了礼,然后就压低声音,紧张兮兮地说:“千岁爷,吴襄已经到内校场了,您随时可以去见他。”
“好!”朱慈烺点点头,对身后的领班侍卫朱纯杰道,“去内校场,现在就去。”
内校场并不在紫禁城内,而是在皇城的东北角,位于太液池北侧,紧挨着皇城北墙。是皇城的驻军和太监组成的净军训练校阅的地方,朱慈烺如果要练习弓马,也得去内校场。
王承恩现在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内校场和皇城内的驻军、净军,自然也归他统领。吴襄则有个提督京营的差遣,也得受他的管辖……至少眼下,吴襄还不敢不听王承恩的命令。
所以今天一大早,王承恩忽然到访吴襄府邸,并且要他马上跟自己去内校场参与守城军务后。现在还是十五日清晨,北京城内还没有人知道居庸关已经失去,所以朝廷的威信尚存。吴襄自然二话不说,就带着三子吴三辅一起入了皇城。
抵达内校场后,王承恩就安排吴氏父子在一间厅堂中等待,自己便来到东宫(端本宫)找朱慈烺了。
“吴三辅也在京师么”朱慈烺听说吴三桂的弟弟也在,便一边行走,一边问王承恩,“吴家还有谁在京师”
“回千岁爷,除了吴三桂、吴三凤两兄弟不在,其余的吴家人大多都在,有三十几口人呢!护卫的家丁人数老奴也打听了,有八十余人。另外,祖大寿的一个儿子也和他们住在一起,所以还有十几个护卫的祖氏家丁。”
王承恩到底是东厂督公,打听情报的本事还是稍微有点的,摸得非常清楚。吴襄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吴三凤在松锦大战时跟着祖大寿,现在已经降清了,二儿子是吴三桂,三子就是吴三辅,现在跟着爸爸一起来了北京。
“有三十几口那么多”朱慈烺一愣,“都是什么人”
“除了吴襄、吴三辅外,还有吴襄的一个没出阁的女儿,还有吴襄的几个孙子、孙女,还有吴襄、吴三辅的妻妾。哦,还有一个是吴三桂的小妾,名叫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
“哦。”朱慈烺点点头,心说:除了吴三辅和陈圆圆,全都不是长命相,如果没有自己,一个多月后都得叫李自成给宰了!
就冲着这一大家子全都陷在北京城,估摸着吴三桂要么是没想到北京那么快就没了,要么就是真没什么招可以驱使他的三四万老爷兵不要钱白干活……
“吴襄还有个女儿”朱慈烺忽然问,“叫什么多大了”
“叫吴三妹,今年芳龄二八,”王承恩笑道,“是吴襄的小女儿,据说非常得宠。”
“许人家了吗”朱慈烺已经惦记上人家的黄花大闺女了……倒不是因为好色,他是正人君子,不好女色的。
但是为了拉拢吴襄父子卖命,牺牲一下色相,娶人家的闺女还可以考虑的。
另外,让吴三桂当自己的二舅哥看来也不错……哪怕他继续当汉奸,多尔衮那边恐怕也得对他防五分,用五分,这效果可就差了。
&nb
第九章 朱与吴,共江南(加油求收藏,求推荐)
“提督请坐。”朱慈烺笑吟吟的看着吴襄,指了指跟前一张空空如也的椅子。
“臣惶恐。”吴襄连忙推辞。
“提督父子都是功勋重臣,国之庭柱,如何不得一坐”朱慈烺知道吴襄并不是谦逊,而是真的不敢坐。因为他的上级王承恩还老老实实站着,他怎么能坐
“千岁爷叫你坐,你就坐吧。”王承恩也笑着说。吴襄很快就是“老皇亲”了,而且还是重兵在握的国丈爷,只怕在天子跟前也有座位了。
“臣谢座。”吴襄也不扭捏了,就在太子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不过只沾了小半个臀部。
至于吴三辅,就只能老老实实站在老爹背后了。
“提督可听过南迁之议”朱慈烺看着吴襄发问。
“南迁”吴襄心下一惊,“万万不可啊!京师乃是国之根本,先帝陵寝所在,焉能捐弃”
朱慈烺只是习惯性的微笑,似乎在赞许吴襄的立场。不过心里面却是明镜一般,知道自己未来的岳父大人在打什么算盘
什么国之根本,什么先帝陵寝的,和老吴家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吴家真正在乎的,就是一年几百万的辽饷!
现在吴家已经是关宁军中最大的军头,几百万的辽饷中,除去孝敬各级上官的部分,都由吴家支配。其中装进吴家父子口袋的,少说也有几十万吧
如果朝廷南迁,蓟辽自然要放弃,关宁军要么护驾南走,要么投降李闯。不管是南走还是投降,一年几百万的辽饷肯定是没有了。所以吴家反对南迁的立场是可以想象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