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土丘上的壮士也不知伫立了多久,终于吐了口气,自言自语说着:“三天了……守得不错啊,不愧是老总兵!只是明日天气多半要放晴了,怕是要有一场恶战了!”
说完,这壮士就打马调头,下了土丘。一名骑士这时凑了上来,“将军,明天还来吗”
壮士摇了摇头:“这风雨已经没力了,明天定会放晴……走吧,回营去,吃顿热乎的,好好休息一晚上!”
“喏!”
……
天津城西,向南流淌的卫河河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数十上百艘漕船密密麻麻排列开来了。其中有一艘特别华丽的官船,船艏立着一个白衣飘飘的书生,背手昂头,也在眺望远处的天津卫城。在他身后,一个二十五六岁,妩媚的红衣丽人,替他打着油纸伞。
这二人正是李岩和红娘子。
李岩忽然轻轻叹了口气,身后的红娘子柔声问:“相公,你又在忧国忧民了”
“怎能不忧如今大顺已经是天下共主了,打个天津卫却还跟早先在河南时差不多。”
“那又怎么样”红娘子一笑,“能打下不就行了”
“不一样啊!”李岩道,“官和贼能一样百姓所盼望的,难道就是这等拉伕抢粮的大顺天兵
而且京师那边传来了消息,汝侯开始拿人了……一口气捕了上千号人到北镇抚司内拷打!没有被捕的官员和京师中的商人也被勒令助饷了。”
红娘子秀眉已经拧起来了,“相公,你这话和妾说就算了,千万别在旁人跟前多言。”
“怎么连话都说不得了”李岩一挑眉毛,“便是在朱贼那里,也是许人说话的。主上的仁义又岂是朱贼能比的”
“相公……”红娘子只是摇头,“你是读书人,知道的都是大道理。妾是走江湖的红绳伎出身,却是深知道江湖上人心险恶的。主上虽然是真命天子,但毕竟是出身江湖。他能从无数好汉中脱颖而出,光有仁义是不够的。想当年和主上一起干大事的英雄好汉,如今还余几人罗汝才、贺一龙、马守应他们在哪儿相公可别忘了,咱们都是中州人,也不是老八队出身……”
李岩、红娘子夫妻二人在大顺军中也有一个小山头,就是一群投靠了李自成的河南中南部的义军。人数不多,也不属于李自成嫡系主力,而是属于分镇地方的军队。这次是被抽调出一些,跟着李自成东征。
类似的团体,在李自成旗下数量不少,可李岩、红娘子夫妇却特别受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李岩是闯王军中少有的举人,而且李岩跟着闯王在河南作战的时候还延揽了许多河南籍的读书人入伙,形成了一个既有刀把子,又有枪杆子的小群体。
现在李岩可以当到制将军,并且辅佐田见秀治军,也是因为他手下有不少能文能武的河南读书人。
而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团体,在打天下的时候用着顺手,等打完了仗,就该觉着碍眼了。
李岩回头看了妻子一眼,摇摇头:“娘子,你真以为大顺必定能稳坐江山了”
“相公,这还有什么问题吗”红娘子笑问,“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主上已有中原,天下还不是囊中之物”
&nbs
第106章 有人送美女?(求收藏,求推荐)
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裳,胡乱吃了些饭食,又强打着精神召集诸将开会,并且亲自进行了一番作战动员之后,朱慈烺还是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就在抚军大元帅府军令卫指挥使曹友义给下面的几个师总和协统,还有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海军卫指挥佥事沈廷扬布置任务的时候,就一不小心睡过去了,而且还打起了呼噜。
不过大家也知道朱慈烺这些日子有多辛苦,所以就没忍心吵醒他。大家就捏着声音,把作战会议给开了。
现在别人还可以轮流睡上一会儿,他这个抚军太子却得没日没夜顶在前头督战。
即便在交战的间隙,他还得慰问伤员、检查伙食、给有功的将士派发各种奖赏、找克难新军的各级军官谈话,百忙之中甚至还要过问打造铳刺的事情——之所以是铳刺而不是刺刀,是因为没有刃,只有锥,其实就是一把三尺长的破甲锥,并不难打造,但是要安装上铳口就有点麻烦。因为这个时代的火铳不是标准化的产品,与之配套的铳刺就得定制了,非常麻烦。
幸好天津卫这边本就是军工重镇,有许多工匠可以雇佣。所以朱慈烺就指派能看懂几何图形的李祖白的儿子李实和酱油黄、苏老米三人,一起负责打造2000把定制版的套筒刺刀,同时还要招募一批随军工匠。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朱慈烺也不能不过问。
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朱慈烺都尽可能亲自过问。他的这种做法叫事必躬亲,算不得很高明的领导手段。不过在没多少能办事的人才可用的时候,倒是个不得已的法子。
至少在朱大太子的亲自过问下,克难新军的战士们都能吃上肉,都能拿到应得的军饷和奖励。该砍脑袋、该去死兵营受罪的人,也都逃脱不了处罚。在作战中表现优异的官兵都能得到提升,不合格的军官,也会及时被撤换。能够插在斑鸠脚火铳身管上的套筒铳刺也打出了两三百把。
因此克难新军这支才成立没多久,兵源也不怎么好,军官的成分又异常复杂的军队,在这三日的血战之中,才能超常发挥,打得唐通所部死伤惨重。如果不是从天津卫周遭拉了不少壮丁充军,唐大总兵的队伍早就不成样子了。
而朱慈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克难新军带到如今的地步。说真心话,抚军大元帅府下面就没谁不服气的。哪怕是吴襄、曹友义这俩老牌总兵,都觉得换自己上去,肯定大大不如朱慈烺。
不知不觉间,朱大太子已经建立起了威信,成为了流浪中的大明朝廷的主心骨了。
“曹伴伴,永平方面有消息吗”
就在在所有人都开始将朱慈烺当成主心骨的时候,住在天津南城巡抚衙门中的崇祯皇帝却在焦急等待着吴三桂的消息。
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贵妃可是往永平方向而去的!现在啥消息都没有,他这个当爹的能不着急
另外,朱慈烺拉起来的克难新军毕竟是乌合,吴三桂麾下的四万关宁军才是精锐。只要这些关宁军到了天津,崇祯父子才算是真正脱险了。
可是现在永平方向一点消息都没有!吴三桂这货到底在干什么自己的三个儿子到底有没有走脱若是没有走脱,慈烺可就是家中的独子了……
“皇爷,您问什么”
曹化淳有点瞌睡了,没听清楚崇祯的话。他已经出宫多年,已经不习惯起早贪黑的生活了。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他现在连个得力的使唤人都没了,真是太憋屈了。
“永平方面有人来吗”
“没有。
”曹化淳回道,“天津卫目前被流寇包围了……进出不得啊!”
崇祯哼了一声:“就不会派勇士溃围而去吗”
“这个……”曹化淳眯着瞌睡眼,也不知道怎该怎么回。
现在抚军大元帅府把军权一把抓了,他这个大珰根本过问不得,也就不知道朱慈烺有没有派勇士溃围去联络吴三桂了。
崇祯还想数落两句,一个曹化淳的侄子就在屋
第107章 火船来袭(求收藏,求推荐)
大顺永昌元年,四月二日,凌晨。晨光尚未泛起在东方,黑夜如幕布一般,笼罩着一切,只有一轮新月和如同镶嵌在天穹之上的无数星光,在不停闪烁,释放出微弱的光线。
光线虽然微弱,但是已经可以让李过麾下的大顺军老营战士看清前方的道路。黑暗之中,一支多达2000人的队伍,正静悄悄的通过一座浮桥,从卫河的北岸进入南岸。人衔枚,马裹蹄,笼头和嚼子紧紧锁住了战马的嘶鸣。伴随着滔滔卫河水的,只有密集而又低弱的脚步声。
李过和他麾下的将士们一样,并没有骑马行军,而是牵着战马走在不断浮动的狭窄桥面上。低头走了一会儿,终于踏上卫河南岸的土地,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依旧是黑沉沉的一片。看样子至少还要一个时辰,天色才会开始放亮。
而天空中月明星繁,明日显然是个大晴天。今夜又是微风拂面,也不会有强劲的东南风来干扰李岩组织的火攻。
此外,对天津卫北城连续三天的猛攻,应该最大限度调动了朱贼的兵马。
天津卫的南城多半空虚少备,精兵一定都在北城。只要浮桥被毁,郑家的水军被逐。天津卫北城的朱贼兵马就无法支援南城,南城就将很快被大顺天兵打破。
与此同时,在天津卫城东南卫河两岸堆起来的那些土堆上,也会摆上许多弓箭手。等郑家的水军经过时,那可就是万箭齐发,还都是火箭!烧死那帮可恨的“诚信商人”……只要郑家的船队一完蛋,天津城就是瓮中之鳖了!
总之,天津卫城里的昏君父子只有死路一条了!
正想到这里,前方马蹄得得。几十名骑士,正迎着李过的大纛旗而来。等走近了,李过发现当先一匹马上有一团火红,就知道是红娘子来了。
“是红娘子么”李过笑呵呵问着。
“虎哥,正是小妹。”红娘子的声音非常清脆,透着一种江湖女侠特有的豪爽。她的身手也非常矫健,马儿近了,李过才发现她是侧身坐在马鞍上的。然后轻身一跃,稳稳的站在了李过跟前。
“红妹,怎么样了”李过笑着问,“能打得了水战吗要不要哥哥派个几百老兄弟帮忙”
“虎哥的老兄弟有会水的”红娘子笑颜如花,“妹妹好歹是淮水边上长大的,手下也有些淮河上的好汉。”
红娘子是河南信阳一带的女侠,严格说起来不算北人,乃是淮西人士。最先也是在信阳一带起义作乱的,手底下当然有点水寇。
“那就行了,”李过笑道,“有红妹出手,郑家的海贼绝非敌手……那伙人不过是海上的行商,怎能和额们大顺天兵对抗”
红娘子笑道:“虎哥莫取笑妹子了,妹子知道自家的斤两。淮河中的鱼虾,怎能和大海中纵横的蛟龙对抗不过有几十条火船助阵,总能逼退郑家的沙船一时。”
“那就行了。”李过笑道,“天津卫南城就能夺下,朱贼的皇帝若在天津,定会在南城里面……有半日时间,额和陈总镇就能打下天津卫南城了!红妹,你和你家相公能抵挡那么久吗”
“尽力而为吧!”红娘子神色已经严肃起来了,“我和我那当家只带了2000人过来,真打起来可支撑不了太久。”
“放心吧!”李过拍着胸脯,“南城这边有额的2000人,陈永福的10000人,万无一失!”
红娘子的秀眉拧了起来,“北城怎么办唐通的几千人已经耗了三天,还能撑住吗”
“问题不大。”李过道,“从之前的交手情况看,吴三桂不过如此,他的夷丁突骑也没特别厉害,即便出城,也不会一下把唐通打垮的。”
原来天亮后大顺军的计划是分成三部分进行的。李岩、红娘子对付卫河上的“郑家船队”和浮桥,李过、陈永福打天津南城,唐通在北城外面虚张声
第108章 又有流贼进城啦!(求收藏,求推荐)
曹宇听到河面起火,连忙扭头张望,一望之下,就是冷气连连。
河面上岂止有火,而是出现了一大片浮动的火光,也不知道有多少艘火船,正慢悠悠的顺流而来。距离浮桥越来越近,曹宇都能感到火船上发出的热浪扑面而来了。
“敌袭!火攻!快跑……”曹宇大声吼着,撒腿就往卫河南岸奔去。
他这也不算临阵脱逃,因为浮桥不能移动,桥上也没有任何可以击沉火船的武器。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船慢慢靠近,除了逃走去向上级报信儿,曹宇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了。
其实也用不着他去报告,天津卫南北二城上的守军岗哨,还有浮桥以东河面上的沈家沙船的水手,全都已经瞧见火船来袭了。
报警的军号声呜咽响起,城头船头上一阵纷扰。在船舱内睡觉的沈家水手都被惊醒,也顾不得穿衣洗漱,就在船头们的驱使下起锚摇桨,开动沙船向下游而去。
可是往下游而去的途中,大顺军已经在河边堆起了不少土丘,早就有弓箭手上了土丘,看见有沙船靠上来,就居高临下发射火箭。
从远处看去,只见无数流星一般冒着火光的箭镞,在天空之中划过一道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落在最先靠近的一艘沙船上面。
沈家的沙船都是海船,船身巨大,一条船就能装四千到六千石的货物,甲板上都有四五根桅杆。现在河面上有微弱的西南风,所以桅杆上都升了篷帆、布帆,全都是易燃材料。被火箭一射,很快烧了起来。远远看去,就是一艘熊熊燃烧的火船,非常吓人。
看到火箭点燃了帆船,卫河两岸的土丘上就响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音。
不过这艘被点燃了船帆的沙船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继续向前航行,仿佛没有发现自己头顶上正在着火似的……
与此同时,随着一艘艘火船撞上卫河浮桥,浮桥也开始被点着了。
具体指挥守城的吴襄、曹友义都是宿将,当然知道要防敌人火攻浮桥。所以早就在浮桥上涂抹了防火的泥浆。这几日又连着下雨,浮桥的木料也都吸饱了水分,不易点燃。但是被一艘艘燃烧的火船撞上了,就近火烤了一阵子后,哪怕涂抹了泥浆的木头,也终于开始燃烧了。
没过多久,架在卫河上的桥梁,就变成了一条燃烧的火龙。
天津卫南城的东、南两面城墙之外,当黑暗和晨雾相继被阳光驱散之后,守在城头的士兵也惊呼了起来。
“敌袭!敌袭!”
随即,报警的号角声,一阵紧似一阵的响了起来。
城外,上万名打着大顺战旗的步兵、骑兵,已经列阵完毕。民伕们推着盾车、撞车或者干脆扛着装满了尘土的草袋,在士兵们的驱使下,呼哧、呼哧的前进。
和三日来连续进攻北城的那些大顺军相比,攻打城南的大顺军,明显要整齐许多,披甲率也高了不止一成,俨然是一支精锐之兵。
负责防守南城的是朱纯杰和王周率领的克难军左师的不足6000人。这个师昨天傍晚才从天津卫北城前线换防到南城。在之前的三天,左师都顶在北城,整整打了三天三夜。原本6500人的部队,在三天的激战中还补充了近500人。现在只剩下不到6000人,整整伤亡了1000人,其中光是阵亡超过了500人,实在是伤亡惨重了!
而且全师上下也疲惫到了极点,都恨不能睡上一天一夜,啥事儿都不干。
可是没想到换防才一个晚上,又得面临一场恶战了。
而且,在北城交战的时候,这个左卫可是得到了吴三辅亲自率领的2000铁甲骑兵的支援——这支铁甲骑兵是由朱慈烺的侍卫营和由大汉将军改编的龙骑营组成的。虽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训练也不是很足。但好歹都是身长力大的壮汉,还有铁甲护体。在吴三辅的运用之下,哪怕下马步战,也威力十足!
可是这2000铁甲骑兵并没有换防到南城,而是全部留在了北城。现在浮桥被烧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