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第183章 得让大家都知道太祖爷转世了(求订阅)
    “你就是史可程啊!本宫可听苏先生、龚先生提过你不止一次啊,说你是满腹经纶,能写锦绣文章,是大大的才子......别跪着了,平身,赐坐!”

    抚军大元帅府内,朱慈烺正在苏子文,龚鼎孳二位讲官的陪同下接见大才子史可程。

    看那个亲热劲儿啊,不了解朱慈烺的还真以为朱大太子多看中史可程的才华呢!

    史可程偏偏就不了解朱慈烺的为人......他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之前一直在苦读,没有多少阅历,而且朱慈烺又长得鲜嫩——两世年龄相加都五十大几了,却还是一副天真少年的模样,史可程哪儿能想到对方已经考虑了七八套利用他的方案了。

    说实话,朱慈烺虽然一直表现的不把史可法当回事儿,可实际上他对这个东林大佬还是有点头疼的。

    如果现在率兵而来的是那个“水太凉”加“头皮痒”的钱谦益,朱慈烺就一点不头疼了。可史可法不一样,这家伙的骨头还是有点硬的。而且他手里还有军队,万一真的打出勤王的旗号和朱慈烺打,麻烦还是不小的。

    倒不是打不过,而是南直隶这块不能乱!

    南直隶加上浙江、江西,就是朱慈烺将来的统治核心。只要这块地盘在手,大明首富郑芝龙就得效忠,而且朱慈烺还能问他要钱要枪要炮要火药!

    有了郑芝龙的效忠,广东、福建就能牢牢掌控住。而且朱慈烺还能向越南那块要点粮食,从日本国搞点“铁砲”,从澳门弄到红夷大炮,甚至从欧罗巴请来洋将帮着训练军队......

    整盘大棋就完全活络了!

    所以史可法可以闹,但不能真的到了双方兵戎相见的地步。

    朱太子现在滞留登州整顿什么土地人口,其实一半原因就是拖延时间,好搞定史可法和他召集起来的勤王大军。

    而这位史可程就在这个时候自己送上门来投靠了!这可真是天助朱慈烺啊!

    史可程在一只绣墩上坐了半个屁股,双手扶着膝盖,也不敢大明大方的抬眼注视朱大太子,看着跟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差不多。

    对了,他的确有错,都叛国投敌了!

    “可程啊!”朱慈烺笑着,“人孰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你知道你最大的过错是什么吗”

    史可程一听这话,连忙站起身,又要下跪。

    “别跪,坐下,坐下说。”朱慈烺笑着,“知道错在哪里比下跪磕头要好。”

    “臣做了贰臣,对不起皇爷和千岁爷的恩典。”

    朱慈烺笑了笑:“说的不对!做贰臣是你的过错,但不是最大的。”

    这还不是最大的史可程的心脏怦怦直跳,投敌附逆是可以杀头的!还不大

    朱慈烺道:“你最大的过错是不相信本宫能挽回大明江山的颓势,不相信本宫是太祖高皇帝再世。所以你才当了贰臣!”

    “千岁爷英明!臣知错了!”史可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臣太糊涂了,竟然不信千岁爷是太祖皇帝转世......”

    “那你现在信了吗”朱慈烺笑着问。

    “信了,臣信了!”史可程连连点头。“千岁爷定然是太祖皇帝转世!大明有千岁爷,一定可以扭转乾坤,再造盛世的!”

    “信了就好!”朱慈烺笑着,“你果然是难得的才子啊!你是可造之才啊!”

    他顿了顿,又问:“不过你哥哥史可法还不相信,你侄子史德威也不相信,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他们恐怕也不信......这该怎么办你是大才子,该知道怎么办吧”

    “知道,知道!”史可程连连点头,“臣一定去和他们说。”

    他是崇祯十六年第二甲第十名的进士,智商那是没话说的,怎么会不明白朱慈烺的意思

    太子爷是要他去做宣传,得史可法、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这些人都知道太祖高皇帝转世成了朱慈烺这个喜讯啊!

    “好好!”朱慈烺连连点头,“你果然是可造之才,本宫没有看错你!”

    ......

    “龚先生,请上前来。”

    史可程他们走了,朱慈烺又将自己名义上的讲官龚鼎孳叫到了跟前。

    龚鼎孳也是东林党人,不过算不上什么大角,但是他的文采非常出众,被称为江左三人之一。

    “千岁爷,您唤臣何事”龚鼎孳恭恭敬敬上前。他是不敢在朱慈烺跟前充先生的——朱慈烺可亲手杀过一个讲官,就是少詹事项翌。

    “你是江左三人之一,对吧”朱慈烺问,“还有两人是钱谦益和吴先生吧”

     



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订阅)
    “骗你们这些苦哈哈的穷汉子也不撒泡尿看看,有啥可骗的”

    “是啊,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先给......你们拿了钱,还有什么好怕的怕千岁爷把你们卖了”

    “卖给谁啊看看你们一个个傻不拉叽的,估计也没人买......”

    “滚滚滚,没胆子赚这个钱就滚远点!名额有限......你们啊,就在威海卫憋着吧!一辈子没出路!”

    一帮威海卫的穷汉子想想也对啊,他们在威海卫有个屁前途啊威海卫这里号称十八家指挥!

    也就是说有十八个世袭的指挥家族......这可真是太过头了!一个威海卫才多少军户十八个世袭指挥!下面还有什么佥事啊,镇抚啊,千户啊,百户啊,都是一群群的世袭之家。

    朱元璋搞得这个卫所制,其实不是让文官给搞垮的,就是因为世袭武官的不断繁殖增长和武转文的军籍士大夫给搞坏的。

    在洪武年间,威海卫也就一个指挥,一个同知,两个佥事......现在光是有资格世袭指挥的家族就十八个!

    另外,一个个可以世袭官职的家族中还有不少秀才、举人,乃至进士!

    这可不得了啊!威海卫有多少土地够分的一帮世袭武官和军籍士大夫都不够了,哪儿还有多余的土地给军户

    所以这里的几千家军户,现在都是渔夫和佃户,身强力壮的汉子,一年忙活下来,也存不到一两银子......现在朱慈烺光是安家费就给十两!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军籍,什么好男不当兵的,可不是他们考虑的。现在有那么好的待遇,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对了,这位参军爷,太子爷要咱们当兵去打谁啊”

    “打史可法,打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他是个大奸臣!反对太子爷!”

    “什么要打南京”

    “怎么害怕了”

    “不怕!”

    “我去!”

    “打南京怕什么呀又不是打鞑子!”

    “俺非去不可......”

    “去打南京啦!”

    本来还有点犹豫的人们,一听说要打奸臣史可法,要打南京,全都沸腾起来了!

    可见史可法多不得人心了!这就是失道寡助啊!

    ......

    “国公,真的有这样的好事”

    “国公,拉一个就给10两......”

    “这这这......”

    威海卫指挥使司的大堂里面,英国公张世泽大马金刀高坐在上首,下面一群好灰孙子一样的指挥、同知、佥事,个个都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英国公。

    拉一个壮丁给10两啊!

    别以为这帮卫所官多有钱,一个巴掌大的威海卫有18家指挥,都是些什么人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了!

    他们恨不能都让自家的子侄跟着去当兵了......10两“介绍费”,10两“安家费”,那就是20两啊!老婆本都有了!

    “有啊!”张世泽咬咬牙,“史可法你们知道吗”

    “知道,知道......南京兵部啊!”

    张世泽哼了一声:“他反对千岁爷!”

    “什么”

    “有这样的事情”

    张世泽点点头:“是啊!这就是个奸臣,是活曹操啊!

    他从南京拉来了几万人大军,要和千岁爷过不去。现在千岁爷手头只有三万人,没有他人多,所以要拉点人手......他准备拿出60万两,在登莱二府募三万壮士!这样千岁爷就有六万人,六万人一起下江南!讨逆贼!”

    “下江南啊!”

    “发财了......”

    “真的吗”

    张世泽点点头,“当然是真的......现在千岁爷不下江南,难道去北京啊!鞑子在那儿呢!”

    “国公爷,你看我能不能去啊”

    “你......你是指挥佥事啊!”

    “我可以辞官......只要能打史可法这个奸贼,我不当官也行!”

    “对!下官也不当指挥同知了,下官决心舍身报国!”

    “打史可法!打江南!”

    一听说下江南,有几个年轻一点的卫所高官眼睛都红了!他们其实也是穷官,威海卫就这点地盘,那么多人瓜分,他们手里能落下几个

    如果要去他们打鞑子,他们是不敢的,为了20两银子把命送了还不至于。

    但是下江南......呵呵,山东的卫所兵再烂,也比江南的班军(卫所兵)要强!

    就凭这帮山东人穷疯了,敢他n的拼了,也吊打江南班军了。

    另外,江南有钱啊,打下来可以放抢



第185章 太子爷是太祖转世的吗?(求订阅)
    “这个......皇极门之变虽然情有可原,但太子所为的确算不上孝顺。”史可程斟酌着道,“但是国本还是很难动摇的。”

    “为何”史可法看着自己的堂弟,一字一顿,“你我难道不是天子之臣”

    “可天子只有一子侍奉左右啊!”史可程道,“代藩远在大同,且路途阻隔,难以入朝。永王和五皇子陷于贼手,生死未卜。若国本动摇,谁来当这个太子”

    这个......史可法一下给问住了。

    太子不孝,应该废掉。但是皇帝身边只有那么一个儿子,废掉了谁来当新太子

    崇祯皇帝连亲侄子都没有啊!如果代藩、永王、皇五子都没了,那么朱慈烺就是独子了,再废掉的话,储君谁来当没有储君,皇帝要是死去了,大明朝怎么办

    “大哥,”史可程试探着说,“太子虽孝道有失,但却有雄才。国家如今得以稍安,皆太子之功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子才具不在唐太宗之下,文可安民,武可保社稷,难道不是国家之福”

    史可法沉默不语。

    史可程看到史可法似乎有点动摇,就接茬劝说道:“小弟还听人说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转世附体,不如......”

    “不如什么”史可法面色一沉,看着弟弟,“你枉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了吧怎么会相信太子是太祖高皇帝转世这种荒诞之言”

    史可程摇摇头,也无语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兄长是个倔脾气,一脑门子都是忠崇祯那个昏君。

    他本来想劝史可法带头拥立朱慈烺即位的——史可法是兖州这边的一把手,手里还直接掌握着一支勤王军(不是四镇兵马),再加上太子爷控制的克难军,大事可就定下来了!到时候史家就有拥立之功,还怕没有荣华富贵而且太子爷也有办法,大明不会亡在他手里的。这份富贵说不定还能传上几代,多好的事情啊!

    可是看史可法的意思,似乎还是忠崇祯皇帝的,这可就有点麻烦了。

    看到史可程不说话,史可法也不知怎么想的,就以为他知错了。叹了口气道:“三弟,今天聚集在兖州的督抚总兵镇守太监提督勋贵一共有九人,加上为兄共十人。国本之事,还应该由大家来共议。你是从京城出来的,知道不少内情,等愚兄召集大家商议的时候,你就把京师、大沽口和登州发生的事情告诉大家。”

    史可程点了点头,“全凭兄长吩咐。”

    史可法吐了口气,眉头稍微舒展。兖州这里的情况比史可程想象的要复杂多了!

    一群督府总兵太监提督,个个手里都有兵,人人一副小算盘打了又打。拥戴谁反对谁,都得看利益是不是能到位,他这个南京兵部尚书也没办法包办。

    ......

    鲁王府,长史司大堂。

    二总督一巡抚四总兵一太监一勋贵,这个时候都已经袍褂整齐,带着各自随从幕僚,分两班落座了。史可法史部堂则在中间的案几后面坐着,主持今天的会议。

    史可程和史德威则站立在史可法的左右,等着给大家介绍情况。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今天也带来了个“证人”,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这人是功臣之后,祖宗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又帮着朱棣靖难,战死白沟河,因此子孙才得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的世职,一直传到了这位王世德。而他继承世职,成为指挥佥事的时候才17岁,当时崇祯皇帝也才19岁。两人年纪仿佛,于是就被安排充当了“侍立纠仪”,也就是上朝的时候站在崇祯皇帝身边。崇祯恰恰又是个特别喜欢上朝的皇帝,所以他们俩相处的时候比崇祯和周后在一起的时候还多......

    皇极门之变的时候,这位王世德并不在场,而是被安排去巡缉德胜门、安定门附近,所以没有机会救驾,为此还后悔不已。

    朱慈烺护着崇祯跑路的时候,他也带着几个家丁跟随,一路跑到了登州。也不知怎么就和崇祯皇帝搭上线了,还悄悄离开了登州,跑到了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身边。

    也就是说,今天鲁王府长史司大堂上有了三个证人!

    史可法扫了眼满脸都是悲愤的王世德一眼,吐了口气道:“本部堂的义子和三弟刚刚从登州回来,知道一些行在的情况。还有锦衣卫的王佥事也是从登州来的。诸位有什么想知道的,就尽管提问吧。问清楚了情况,咱们再商议其他。”
1...5354555657...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