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殷扬
第十八章李牧
这个年轻将军个头极高,身长八尺,身胚宽大,就象一座铁塔,极具威势。
头戴铁兜鍪,身着铁甲,明光锃亮,平添几许威势。
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如同九天之上的骄阳般炽烈,让人目眩。
走起路来,噔噔有声,虎虎生威,气慨绝世。
整个人就象一柄绝世利剑,锋芒盖世,如同战神临世,给人一种如山如岳般的不可撼动之感。
“好一条英雄好汉!”秦异人忍不住大声喝采。
“这会是谁呢?廉颇嘛,年纪不符,赵国哪来这样年轻的将军?”秦异人大为疑惑。
眼下的赵国,最有名的将军就是老将廉颇了,既然是老将,必然是年纪一大把了,而眼前这个年轻将军一瞧便知不凡,秦异人却未听过,不得不好奇。
“李牧!”赵孝成王怒喝一声。
“李牧?”秦异人差点把舌头咬断了,李牧之名如雷贯耳,名垂后世,两千多年过去了,李牧仍是有着不少粉丝呢。
战国大争之世,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将领,象吴起、庞涓、孙膑、田忌、司马错、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王贲、乐毅、田单、项燕……名将如云。
真正称得上“战神”的只有四人,即吴起、白起、王翦和李牧。
李牧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支柱人物,正是他支撑起了赵国残破的江山,与秦国抗衡数十年。在秦始皇灭赵之役中,即使另一位战神级人物王翦也是拿他无可奈何。最后,秦始皇采纳尉缭的计谋,利用郭开罢了李牧的兵权,秦国才击破赵国大军,灭了赵国。
后人慨叹,假使赵国不罢李牧的兵权,秦国能灭得了赵国吗?
“臣李牧见过君上。”李牧冲赵孝成王见礼,不容赵孝成王说话,快步来到赵括母亲身前,弯下身,扶着赵母站起来。
“嘶!”李牧撕下战袍,为赵母擦拭额头鲜血,神色恭敬,就象一位孝顺的儿子在侍候母亲似的。
“这个……李牧怎生如此对待赵母呢?”秦异人纳闷了。
李牧是战神级人物,与赵母八杆子也打不着啊,瞧李牧这恭敬样儿,就知道其中有不为外人知晓的隐情。
“谢李将军。李将军,你怎生来了?”赵母被赵孝成王当着群臣的面一通好骂,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为她说情,这让她好不伤心。
回想昔日,赵括手绾上将军兵符之时,赵府门庭若市,群臣争相讨好,那是何等的热闹。如今,赵括刚死不久,尸骨未寒,赵府冷清可以罗雀不说,赵孝成王骂得那么过份,那么狠,却无人为她说情,能不寒人心吗?
唯有李牧不惧赵孝成王之威,没有忘记她,这让赵母心里暖暖的,泪珠儿扑漱漱滚落。
“上将军于李牧有再造之恩,李牧不敢或忘,惊悉长平惨祸,立时赶来。李牧来迟,伯母受惊了,李牧这里赔罪。”李牧单膝跪地,冲赵母行了一个军礼。甲胄沙沙作响,平添几许威风。
李牧是赵国北地军中一小吏,虽有绝世军事才干,却是无人识,不为人知。直到赵括见到李牧,惊为天人,两人一席话语,赵括更是断定李牧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极力举荐。
在当时,赵括少年取高位,在兵法上的见解,就是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不能屈,由是知名,被赵国朝野公认为奇才。他对李牧盛赞不已,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即使这样,李牧也没有被重用。直到长平大战爆发,秦赵两国要进行生死之战,赵国要从北方抽调精锐南下,北方交给谁守?
赵国的北方面临着三胡和匈奴的威胁,必须要有一员良将坐镇,赵括再度举荐李牧。赵孝成王遍选国中无良将,就启用了李牧,自此以后,李牧展露才华,最终成为赵国的柱石。
“知恩图报,真豪杰!”秦异人明白了原委,对李牧是赞不绝口。
知恩图报是种美德,或许有不少人能做到。可是,在眼下这种情形下,在长平新败之际,在赵孝成王盛怒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李牧坚持报恩,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分。
“李将军言重了。老身无事,李将军快走吧。”赵母知道赵孝成王正在盛怒之下,李牧此时赶到,前来报恩,这祸事不小,她万分不愿拖累李牧。
“好一个为人着想的母亲!赵括能有如此母亲,九泉之下可以含笑了。”秦异人对赵母的好感更增几分。
人,谁不贪生?在这生死关头,谁不想活命?要是换个人的话,很可能乞求李牧帮忙,赵母不仅未如此做,还催促李牧离开避祸,这实在难得,非常难得!
“李牧,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离职守,寡人饶你不得。你且站到一旁,容寡人宰了这老虔婆再与你算账。”赵孝成王气怒攻心,难以平息,仗剑而来,非要把赵母斩杀。
“君上,使不得。”李牧急了,忙拦在赵母身前。
“滚!滚开!”赵孝成王眼中如欲喷出火来,直视李牧,那怒火差点把李牧给汽化了。
李牧仍是不动。
“李牧,你以为你拦得住寡人?这老虔婆,寡人杀定了!”赵孝成王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的喝道。
“君上,你背信弃义。”李牧急了,只得提起约定一事:“你与伯母有约,上将军战败,不治家人之罪,这是你亲口说的,你不能如此做呀,这是失信于天下的大事呀,请君上三思。”
李牧是战神,军事才华盖世,世间少有,却是性情耿直,不善人情世故,想到就说,他是真急了,言辞急切,如同洪钟大吕般轰鸣。
“完了,完了!”秦异人听在耳里,暗自为李牧担心,在心里嘀咕:“李牧,你不会说话,就把嘴闭上,没人说你是傻瓜。你如此说话,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如秦异人这般想的赵国大臣不在少数,却是个个乖觉的闭上嘴,生怕引火烧身。
“李牧,你好大的狗胆!”果如秦异人所料,赵孝成王满腔的怒火冲他发作了,指着李牧的鼻子,吼得山响:“寡人给你大军,要你镇守北方,你却胆小如鼠,不敢与胡人战。你有负寡人所托,寡人饶你不得。”
“君上,臣手中只有两万老弱……”李牧委屈急了,跟个小媳妇似的,忙着分辩。
长平大战,赵国把能调集的精锐全调走了,唯一没有调走的精锐恐怕只能是镇守王宫的红衣剑士了。当时,赵国把北方的精锐抽调得精光,留给李牧的不过是两万老弱残兵,而李牧要面对的是三胡和匈奴,李牧能守得边关不失,已经是难得可贵了。
“来啊!把李牧这胆小如鼠的小人,拖出去斩了!斩了!”赵孝成王眼睛瞪得象铜铃,冲李牧大声咆哮,口水如同全开的水龙头,喷了李牧一头一脸。
.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十九章 仗义执言
. .
第十九章仗义执言
“诺!”
红衣剑士领命,快步过来,把李牧围在中间。
李牧是一位好手,红衣剑士虽不如他,问题是李牧能反抗王命吗?李牧是个忠臣,他可以与赵孝成王讲道理,却不可能反抗王命。
“这……”说到打仗,李牧之才鲜有人能及,可是,说到处理这种事情,就非李牧所长了,李牧手足无措。
红衣剑士不由分说,把李牧腰间的剑解了下来,这是解除李牧武装之意。
对于军人来说,武器是第二生命,极为珍视,佩剑被解除,李牧脸色暗淡。
“君上,不可呀,万万使不得。”还是赵母忙上前为李牧求情。
她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此时此刻,却是为李牧求情,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都是老身的不是,是老身的错,与李将军无干。”赵母为李牧开脱,极为急切,言辞恳切。
然而,赵孝成王不听则罢,一听这话,怒火更大了,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这老虔婆,都是你没生个好儿子,生了头蠢猪,把她拉出去,一并砍了。”
“诺!”红衣剑士领命,架着赵母就走。
“还有他们!”赵孝成王兀自不罢休,朝跪在地上数百赵括家人一指,准备斩草除根。
红衣剑士领命,又把赵括家人押走了。
赵国群臣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紧抿着嘴唇,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惹祸上身。
李牧虎目圆瞪,怒视群臣,喝斥道:“你们,你们,上将军在时,你们车前马后的忙来忙去,信誓旦旦,要与赵氏同生共死。如今,上将军尸骨未寒,你们就忘到脑后了,你们的良心呢?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他说的全是实情,群臣听在耳里,羞愧在心头,却是不声不响,屁都不放一个。
“快斩了他吧,好一张毒舌!”更有大臣盼着早点杀死李牧,他的话实在是太难听了。
“丞相,你说句话呀。”李牧对群臣失望,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平原君身上。
“她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然而,平原君说出来的话,足以把李牧气死。
“丞相,你不能这样。上将军为将,伯母一力阻止,是你,正是你极力举荐,这怎能怨伯母呢?”李牧急了,吼得山响,声若洪钟大吕,雷霆之威展露无疑。
平原君脸一红,手一挥,大喝一声,道:“快,推出去,斩了!”
正因为赵括为将,是平原君极力举荐的,他为了活命,只能让赵括家人死,不然的话,死的就是他了。
死道友,莫死贫道嘛。
“君上,臣愿以军功乞伯母一命。臣愿为君上击破匈奴,平定三胡!”李牧实在是无计可施了,只得乞求了。
在当时,赵国北方的三胡和匈奴是最大的威胁,赵国一直与这些胡夷作战,苦不堪言,若李牧真能击破三胡和匈奴,这是天大的喜事,足以救下赵母一命。
然而,只听赵孝成王不屑的道:“李牧,你以为你还能做将军?你净做白日梦!斩了,全斩了!”猛力挥手,就象在赶苍蝇。
“想我李牧,不能战死在沙场上,却是屈死于朝堂上,悲乎!”李牧仰天一叹,虎目中落下泪来,悲愤异常。
李牧不怕死,不过,如此死法,太过窝囊了,他的最好归宿是战死在沙场之上。
就这般,李牧、赵母和赵括家人被红衣剑士推搡着朝外走,眼看着就要人头落地了。
赵孝王眼里光芒闪烁,一脸的快意,他终于可以泄愤了。
平原君眼里全是喜色,只要赵母一死,他的性命就无忧矣,他保举赵括为将一事就过去了,他仍是平原君,“贤名”远播的平原君。
赵国群臣暗松一口气,长平惨败是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块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原因在于赵王要追究责任,会找谁当替罪羊呢?斩了赵母、赵括家人和李牧,这事就过去了,他们仍是高官厚禄,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何等快活。
“哈哈!”
就在这关键时刻,只听一个张狂的笑声突然响起。
“谁?”赵孝成王大喝一声,敢在朝堂上狂笑,这还得了?他准备把此人碎尸万段,眼中凶光闪烁,等到他看清是何人发笑时,脸孔立时扭曲了,眼里如欲喷出火来。
“是他!”平原君和群臣看清了,个个诧异不已,下巴差点砸中脚面了。
笑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异人。
秦异人不仅在笑,还仰首向天,笑得格外张狂,仿佛听到天下间最好笑的笑话似的,前仰后合。一边笑,还一边拍大腿,压根就不当这里是朝堂,把这里当作了勾栏瓦舍这些买笑场所。
“虎狼秦人,你为何发笑?”赵孝成王眼中精光暴射,怒火足以把空气点燃。
长平大败,赵国损失五十万精锐,这都是秦国干的,见到秦异人这个秦国王孙,他的怒火直蹿三千丈,恨不得把秦异人撕着吃了。
更让他不爽的是,秦异人竟然还在他的朝堂上大笑,张狂大笑,压根就没把他这个赵王放在眼里。
“赵丹啊赵丹,本公子在笑你!笑你无耻!笑你不配为君!”秦异人的回答足以把赵孝成王气死,气死了再气活,还是几个轮回的那种死活。
赵丹就是赵孝成王的名字,当着群臣的面直呼其名,只这一条就足以让赵孝成王抓狂。
更别说,秦异人还直言不讳赵孝成王无耻,不配为君,这是**裸的打耳光。
“你……”赵孝成王手指着秦异人,气得直吹胡子,急剧喘息,胸膛如同起伏的波浪般,咬牙切齿:“你给寡人说个明白,寡人又怎生无耻了?又怎生不配为君?”
“赵丹啊赵丹,本公子说你无耻是嘴下积德,你是无耻之尤!”秦异人的嘴很损很损,粗喉咙大嗓子:“赵丹,本公子且问你,当日你欲拜赵括为将时,赵母可曾当面向你陈说赵括三病?”
“……”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儿,赵孝成王想否认却无从否认,只能以沉默来应对。
“你心中有愧,羞于开口,本公子帮你说。”秦异人脸上的笑容更盛,赵孝成王看在眼里,却是心惊肉跳,那是讥嘲啊,讥嘲他这个赵王。
“马服君在世时向赵母言:若赵括为将,必破军辱国。赵母问何以见得?马服君说,赵括三病,无可救药。三病者,一病赵括读兵书寻章摘句,有才无识。二病盛气过甚,轻率出谋,易言兵事。三病马服君在时,但受君命为将,便不问家事而入军,王室赏赐,尽皆分于将士共享,亲友者百数,无携一人入军。赵括为将,王室赏赐归藏于家,用以大买田产,在军不亲兵,升帐则将士无敢仰视。”
秦异人声调极高,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整个朝堂都是他的声音。
他每说一病,赵孝成王的脸色就红上一分,等到秦异人说完,赵孝成王的脸色已经比鸡冠还要红。
.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二十章 蔺相如
. .
第二十章蔺相如
“呼呼!”赵孝成王胸口急剧起伏,如同波浪似的,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有心反驳,却是无从说起,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儿,他就是生有一百张利口也是无从反驳呀。
在拜将之前,赵母当着他的面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赵括的短处说得分毫不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赵括就是这样一个人。
就是如此翔实的明证,赵孝成王仍是坚持要拜赵括为将,这怨得谁来?
一切罪过都是赵孝成王的呀,与赵母何干?
“更何况,你当日亲口承诺,若是赵括败军覆师,你不治其家人之罪。”秦异人的声调更高了,有些尖细刺耳了:“你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你不是无耻么?你不是无耻之尤么?”
这话掷地有声,理直气壮,赵孝成王脸孔扭曲,眼里如欲喷出火来,恨不得把秦异人烤着吃了,却是一句话说不出。
“是这理,是这理!”群臣在心里大为赞成,却不敢表露出来。
对于赵孝成王的迁怒之举,群臣并非不明白他错了,只是不愿惹祸上身,没有说罢了。此时,秦异人的话说到他们骨子眼里去了,要不赞成都不行。
“这个……”李牧好一阵讶异,他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闭嘴,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偏偏被赵国视为死敌的秦异人帮他说话,他几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赵母一双通红的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震憾。
要不是她亲耳听到,并且再三确认这是真的,她一定会以为自己在做梦。
“身为赵国的王,却不敢担当罪责,迁怒于人,把罪过推给他人,你也配做赵国的王?”就在众人失声的当口,只听秦异人大声质问道:“赵丹,你也配为武灵王的子孙?”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面旗帜,赵国之所以能成为山东六国中最为强大的战国,之所以能成为秦国唯一的劲敌,就在于赵武灵王。
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并不算强盛,是个二流战国,倍受胡人侵扰之苦。正是赵武灵王推行著名的“胡服骑射”,赵国尚武之风大盛,人人敢战,一举而成为一流战国。
“你……我……我……你……”赵孝成王指着秦异人,跟被鬼打了似的,你你我我了半天,愣是一个句话说不出来。
赵武灵王一代雄杰,敢作敢当,错就错了,对就对了,从不推诿于臣下,是以收得豪杰归心,不少豪杰之士投靠赵国,就连乐毅也前来投奔。
“……”赵孝成王失声,无言以答,高昂的头颅垂了下来。
这是他自从暴怒以来,第一次垂下了头颅。
群臣看在眼里,又是好一通讶异,这也行?
平原君震惊得张大了嘴巴,愣是说不出一个字来,他很清楚赵孝成王的怒火有多大。
李牧、赵母、赵括家人看在眼里,震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无耻是一种境界,赵丹,恭喜你,你已经达到神级了,天下间再也没有人比你更无耻的了人!”秦异人骂得更欢实了。
反正今天是在劫难逃,秦异人哪会错过这等占便宜出气的机会,自然是要再损损赵王。
赵孝成王虽然没有听过“神级”这种说法,却是明白意思,连脖根儿都红了,一颗头颅都快钻到裤裆了。
“见过君上!”
就在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宽袍大袖,大步而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自有一股威势,冲赵孝成王见礼。
“哦!”赵孝成王这才惊醒过来,把眼前老者一打量,满面羞愧,目光游离,从老者身上移开,蚊蚋似的道:“蔺相如,你有事?”
“蔺相如?”秦异人牙齿一合,舌头生疼,竟然把舌头咬了。
蔺相如大名鼎鼎,大名垂于后世,“将相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些典故为后人称颂,收进了历史教科书,可以说秦异人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
秦异人眼睛瞪圆,细细打量蔺相如,只见蔺相如双鬓斑白,却是神采奕奕,腰背笔直,如同标枪。更难得的是,一身正气,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感。
“好!采!”秦异人在心里大声喝采,暗赞一句:“怪不得能屈秦王,完璧归赵!”
赵孝成王之所以羞愧无已,是因为他见到蔺相如就象见到廉颇。
眼下,赵孝成王最不想见的人是谁?
必然是廉颇无疑!
蔺相如和廉颇是“刎颈之交”,他两人的交情之好不用说的,见到蔺相如,赵孝成王就想到了廉颇,仿佛廉颇在他面前指着他大声质问“你当日为何罢我兵权,酿此惨祸?”
长平惨败之后,赵孝成王虽然没有说,他心里肯定想过了,要是不罢廉颇兵权,会有长平惨祸吗?
肯定不会有!
即使赵国打不过秦国,也不会输得如眼下这般惨,好歹也会带出三二十万大军回来。
“君上,长平惨败,大赵精锐损失殆尽,此时应当早做准备,应对虎狼秦国的进攻。”蔺相如能说会道之人,当然不会如李牧那般质问,而是采取迂回之策。
“嗯!”长平大战后,白起在野王休整,磨刀霍霍,准备进攻邯郸,灭掉赵国。这事,正是赵孝成王最为担忧之事,虽然心中愤怒,却是不得不认可。
“君上,当此之时,当以收拾人心为务,万不可自乱阵脚。”蔺相如的说话技巧非常高明,句句打在要害上。
赵孝成王重重点头。
“赵母不过是一妇人,有她不多,无她不少,杀她反而累了君上名声;留着她,宽恕其罪过,君上可得美名,国人归心,方可与虎狼秦人一战!”蔺相如的话很透彻。
若赵孝成王真杀了赵母的话,那么,一定会成为笑柄,会被天下人笑话。更要命的是,会失去人心,因为他亲口承诺不追究责任,若是杀了,正如秦异人指责的那般,是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了。
对于言而无信的王,谁会爱戴?
经过秦异人的嬉笑怒骂,赵孝成王已经底气尽失,再有蔺相如透彻的剖析,赵孝成王不得不依蔺相如之请,道:“既如此,就饶过他们。李牧,你也滚!有多远滚多远,寡人不想再见到你!”
.
.全部章节
秦皇纪 第二十一章 在劫难逃
. .
第二十章在劫难逃
一场无法化解的风波,竟然就这样平息了,群臣感觉象在做梦。
做为这场风暴的终结者,蔺相如并未得到群臣过多的关注,反倒是秦异人吸引了群臣的目光,因为他们都明白,赵孝成王能放过赵括家人,是因为秦异人的缘故。
若无秦异人的嬉笑怒骂,把赵孝成王骂得羞愧无已,即使蔺相如能说会道千百倍,也不见得能说得赵孝成王回心转意。
“李牧谢过公子。”李牧扶着赵母,快步过来,冲秦异人致谢。
“李将军客气了。”秦异人谦逊一句。
“李牧有一事不明,秦赵本是死敌,公子为何为我等说情?”李牧虎目中精光暴射,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话正是众人所想,群臣好奇心大起,盯着秦异人。
就是赵孝成王也是好奇,眼睛瞪得老大,盯着秦异人。
秦赵死仇,按理说,赵孝成王即使把赵国人杀光,那也是让秦国痛快的事儿,秦异人犯不着为李牧他们说情。
“将军风华绝世,锐利如剑,即使要死,也应当战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如此窝囊死法!”秦异人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并不是那些卫道士张嘴闭嘴挂在嘴上的仁义道德,而是可惜李牧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