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
.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较量
.
国武监的家底还算丰厚,不论是齐子平还是杜瞬卿,对于国武监的各项开支,都管的很紧。.
而当他们掌管国武监的时候,也再无当年赵石初创时那般拮据。
不过,等众人满身轻松,笑意盈盈的交头接耳着陆续告退,杜瞬卿就头疼了起来。
他相信,不久之后,各人将账目合一合下来,能笑出来的人,就不会太多了。
因为按照国公的说法,国武监那点家底能不能支撑下来,真的不好说,不定就要跟户部张嘴。
不过,一直到赵石离开国武监回城,杜瞬卿也没将相劝的话说出口。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许诺出来的东西,想改也没那么容易,都说君无戏言,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石虽然不是君王,但出口成宪这一点,已经能够做到。
一旦在许多人面前许诺了什么,也就不是一两句相劝之言能够改变得了的了。
杜瞬卿明白这一点,也就不会去费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功夫,只能在之后的细节上做文章。
实际上,在赵石而言,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而国武监正值用人之际,怎么笼络人心,都不为过。
花光了家底
国武监这样的地方,本就是为国育才之所在,积攒家底又有什么用呢本就是花钱的地方来的。。。。。。。
当初困窘之时,还想着开源节流,如今嘛。也就两说着了。
眼界不同。想法自然有异。不用多说。
离了国武监,赵石本来想到公主府歇上一晚,顺便瞧瞧儿子,但不久就改了主意,带着人便去了羽林卫军营。
这些年京军变化很大,自从离了羽林左卫,旧部四散,羽林卫也被拆的七零八落之后。赵石这里说是不在乎,但心里多少留下些心结,之后即便羽林卫军权多数时候都还握在他的手中,也再未踏入羽林左卫军营半步。
今日呢,也非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许是被他关的狠了,种七娘自从跑了出来,就没了影儿。
之前太忙顾不上,现在估计能闲上一段日子。。。。。顺手把撒了欢的妻子揪回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羽林卫军营紧靠着国武监。因为羽林卫功大,在京军整编中。又多多少少算是吃了些委屈。
所以,朝廷对待这支军伍很是优容。
当然,其中也有对赵石一家间接的交卸京军兵权给予回报的意思在里面。
不管怎么说,如今这座兵营虽也是之前京军旧址,但处处可见新建之营房,占地也很是不小,乍一看上去,与村镇无异。
实际上,羽林卫兵员的数目,已是一减再减,鼎盛之期早已过去。
羽林卫的职责也是如此,西山陵寝,以及国武监的巡逻护卫,都在羽林卫职权之内,这没了宫中宿卫之权,也就可以看的出来,羽林卫已经非是京军之核心了。
世事变迁,大秦权力架构的变更,延及下来,也就造成了羽林卫的衰落之势。
其实不光羽林卫,京军各部都差不多。
从正德末年开始,京军一连串的变乱,许是让当今皇帝陛下厌倦了京军的反复无常和他们的无能。
所以,京军整编时,有意无意间,下手就比较重。
实际上,相比之下,羽林卫还好上许多,到底有赵石这层干系在里面,没有做的太难看,所以羽林卫的日子过的还算轻省。
游离于长安之外,麻烦事也就不多,还能时不时感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比如说之前动荡之时,就曾被招入京。
这个样子的羽林卫,不堪什么大用,但关键的时候,却也不能轻忽视之,不上不下的,处境还算不错。
赵石来到羽林卫驻地,实际上和到了自己家中没什么两样。
虽说这些年人事代谢,羽林卫中的旧面孔很难见到了,但羽林卫从上到下,可以不认得其他人,却断不会不认得晋国公。
时至今日,羽林卫说是晋国公府家兵,有些不准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已经是一支浑身上下都带着晋国公府印记的军队了,又怎能不认得晋国公府的主人
没遇一点阻拦,便入了羽林卫军营,沿途上遇到官兵,齐刷刷便会跪倒一片。
赵石问了问,很快便得知了种七娘去向,于是转向羽林卫东校场。
而此时,整个羽林卫大营已经渐渐喧嚣了起来,晋国公驾临,对于羽林卫来说,自然是一等一的大事。
凡在军营当值的军中将领,很快就都得了消息,往大营校场汇聚了过来。
反而是种七娘。。。。。。。
直到赵石来到校场边上,这位种家大小姐还一无所觉。
怪不得手下人不得力,而是她正在兴头上,谁也靠近不得。
于是乎,赵石看到校场上自家婆娘的模样的时候,满脑门便都挂上了黑线。
校场上颇为干燥,但作为军营校场,必定不会如西北蛮荒之地一般,燥的那般厉害,就算不下雨,也要时不时撒些水上去。
但就算如此,校场上一大片地方还是被弄的尘土飞扬。
两个人影在黄昏余晖之下,尘土飞扬之中,奔腾跳跃,你来我往,兵刃撞击之声,不绝于耳。
那不断传入耳际,颇具震荡力的闷响,赵石一听就能知道是怎样沉重的力量,才能发出这种动静。
他当即心里就是一紧,而且,他还看到自家婆娘手中拿着的可不是木刀木剑,而是那把他分外熟悉的黑色大刀。
种七娘的对手,同样是个女子,手中挥舞的可也是真家伙。
胡闹,赵石翻身便下了战马,心里咒骂了一声,这等真刀真枪的较量,是闹着玩儿的一不留神伤着碰着。。。。。。。。。照这两个女人的力道,那还有好
战圈周围,几个小校已经急的跳脚,根本靠近不得,更不敢开声呼喝,让争斗中的两位分了神怎么得了
几个已经赶到,并相陪而来的羽林卫将领,脸色也开始发青,之前满营津津乐道的话题,到了现在,让他们却是心惊肉跳。
赵石摆手让众人停下,自己则大步来到近前。
这会儿他已经瞧的很清楚了,心也差不多放了下来,白刃相向的两个女人危险不大。
两个女人更像是在较力,没多少技巧在里面。
另外那个女人蓄力的方式很。。。。。。特别,身子左右不停旋转,带起长剑,除了劈就是砍。
自家婆娘除了遮挡之外,很少主动进击,往往都是等对方力量蓄足,然后就是一下硬碰。
就像两个蛮牛,在这里撒了欢的对撞,看的就是谁更硬挺。
他娘的,赵石心里又不由自主骂了一句,看自家婆娘那通红的小脸,和那兴奋的目光就知道,她已经完全沉溺其中,爽快的差不多要飞起来了。
对面那姑娘。。。。。。实际上已经处于下风,脚步有些虚浮散乱,手臂也有了颤抖,只是倔强的咬紧了牙关在支持而已。
不过这两位较量的有些太投入了些,浑然不觉外物,连人到了跟前,都看也不看一眼。
赵石犹豫了一下,随即还是顺手摘下了腰间佩刀,连刀带鞘拿在手中,上前两步,瞅准了机会,就伸了出去。
一声闷响过后,一柄长剑直接就飞了出去,拿剑的姑娘。。。。。。嗯,任红缨直接被震的半身酥麻,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
种七娘也不太好手,本来举刀格挡,力量蓄的很足,去架了个空,手里的大刀直接就脱了手,身子不由自主的跳了起来,旁边一只大手伸过来,揪住了她的脖领子,直接将她定在了半空,定格下来,看上去分外的滑稽。
如非他们身份都不同寻常,这个结果,一定能笑翻一地的粗鲁汉子。
种七娘晃了晃有点发蒙的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丈夫那张威严毕露的面庞,嗯,还带着点怒气。
她这变脸的功夫可快,啊了一声过后,立马放弃了挣扎的念头,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还连连拍丈夫的手,“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看着她黑一道白一道的脸,赵石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顺手将她放下,忍了忍,才没将呵责的话说出来。
这里毕竟是羽林卫大营,种七娘乃是羽林卫都指挥副使,这颜面还是要留一些的。
那边任红缨也爬了起来,头晕目眩之际,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看什么厉害的人物到了,而是晃晃悠悠的去寻她的宝贝重剑去了。
赵石往手中瞅了瞅,大力碰撞之下,手中佩刀的刀鞘已经撕裂开来,露出里面寒光闪烁的刀身,赵石也不由呲了呲牙,照这样的力道,一剑下去,足以将一个生猛汉子从头到尾劈个全乎。
他这会便也知道,为何妻子手上拿的是这把大刀了,普通的兵刃,哪里禁得住如此的折腾
“那是谁专程来找你较量的”
就像被狼捉住了的黄鼠狼,种七娘喘匀乎了气息,立马谄媚的笑,“不是不是,是我新收的护卫,夫君看怎么样”
“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
.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婚姻
.
ds_d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营房内烛光摇曳,充满了酒菜的香气。
赵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舒服的轻轻哈了一口酒气。
好像很久未曾在军营中安坐了,这里虽非军中主帐,但氛围上却也相差不多,让他倍感亲切。
他在心里算了算,成武五年回京,六年出使吐蕃,七年出使河洛,说起来也没闲着,但总感觉缺了什么。
至于缺的是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起居八座,前呼后应的生活,虽说不错,但过的久了,也就那么回事。。。。。。。。。
种七娘偷眼瞧着他的神色,心中大松,熟练的给他斟酒,心里还在想着,之后或可陪夫君多饮几杯。
不过她还是轻声问了一句,“夫君。。。。。。。。这是要回城去?”
赵石斜了她一眼,“嗯,过些日子,杜山虎可能要回京述职,要准备一下。”
种七娘并不意外,不过也多少来了些兴趣,“杜猛林回京述职。。。。。。是什么职位?”
赵石笑笑,夹了两口菜,目光在侍立于侧的任红缨身上转了转,梳洗之后,现出一个清清爽爽的姑娘出来。
赵石记性向来不错,开始就觉着有些眼熟,尤其是这姑娘眉心一朱红,更是显得特异,尤其是腰畔还挂着一把重剑,很快就让他想起来,好像不久之前,见到过这姑娘。
这姑娘现在身着羽林卫的军服,安安静静站在那里,完全看不出之前狂暴的样子。
种七娘转了转眼珠儿,他们夫妇两人现在说的,也算是国朝大事了,而且,杜山虎回京,涉及到的事情,绝非一位大将军回京述职那么简单,确实不宜有外人在场。
于是一摆手。示意几个侍候的护卫退下。
其他两人到是乖觉,立即施礼退了出去,只任红缨还微垂着头,站在那里。
种七娘苦笑。这姑娘也算是将门之后,但进了军营,却有种种不适,也没怎么伺候过人,所以显得有傻乎乎的。
其实。她最喜欢这丫头的地方也正是她的率直,所以也不怎气恼。
“出去吧,好好休息,改日咱们再切磋较量一番。”
任红缨微惊,抬头迅速瞄了一眼,随即哦了一声,调头就走。
等她出去,赵石就是呵呵一笑,道“你这是从哪找来的人?身手到是不错,就是有鲁钝啊。”
种七娘撇了撇嘴。“这丫头可不笨,妾身也十分喜欢。。。。。。”
“喜欢有人跟你真刀真枪的胡闹?”
“夫君又来教训人,哼,要寻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夫君应该知道有多难得吧?再说了。。。。。。。。。。”
说到这里,种七娘似笑非笑的瞅着自家夫君道“要说这丫头跟夫君也不无干系呢。”
“哦?”赵石想了想,觉着估摸又是哪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种七娘好像看穿了赵石心中所想,笑了起来,“这丫头姓任,夫君是不是有耳熟?”
赵石不耐烦。“有话就说,卖什么关子?”
种七娘闷哼了一声,心想,你就知道跟我发脾气。对李金花可是温柔细致着呢。
嘴上却道“她叫任红缨,长安人氏,与皇后娘娘沾亲,前些年闯了祸,离京他去,近日才回来。这到没什么,只是她有个妹子,据说生的花容月貌,知书达理,难得的是还弓马谙熟。。。。。。”
说到这儿,种七娘终于笑了出声,“哈哈,皇后娘娘欲给她这小妹选个良人嫁了。。。。。。奈何,天不从人愿。。。。。。。。。一家子年前时仓皇离京,恐怕这辈子也不敢回来了。”
这下赵石算是明白过来了,闹了半天,是宫内给他选妾的人家。
这事其实已经算是过去了,宫内贵人和外臣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只要没弄的满城风雨,谁也不会认真计较,反正他就不会过于关注此事。
瞅瞅笑的前仰后合的妻子一眼,赵石也乐了,顺手揉了揉种七娘的脑袋,“这样的来历你也要收在身边,是不是嫌咱们府中麻烦不够多?”
种七娘眯了眯眼睛,像只慵懒的猫儿,舒服的倚在了丈夫身畔,“这丫头在外面厮混多年,性子是已经有野了,但。。。。。只要相处几天,就能知道,其人恩怨分明,是随遇而安的性子。。。。。。”
“而且,长的也很不错,夫君说是不是?”
赵石歪了歪头,没说话,在自家妻妾面前,夸赞其他女人的事情,他现在绝对不会去干。。。。。。。
片刻之后,才岔话道“说这些干嘛,你瞅着顺眼,带在身边就是,只是小心些,比武较技,犯不上弄的那么火爆凶险吧?”
种七娘收拢了笑容,稍稍支起身子,摇头道“宫内之人,心思莫测,夫君身在外朝,众人瞩目,对宫内妇人之心怕是有些。。。。。。。”
“之前抹人颜面,虽说已尽量委婉,但到底用了些手段。。。。。。太皇太后娘娘可以不论,但皇后娘娘这里,可没有干休的意思呢。”
赵石皱了皱眉,这就属于正事了,“这话怎么说?”
他不怕什么皇后娘娘,自正德年间开始,到如今经历诸多风波,他知道,内宫妇人对外朝影响甚微。
但要说一影响也没有,那也是扯淡。
比如景兴皇帝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娘娘,历经三朝而不倒,若没有些非常手段,怎会如此?
而景兴皇帝的妃子曲氏,更进了一步,为谋皇后之位,做下的事情也着实让人心惊,虽然最后坏了事,但也闹出了天大的风波。
所以说啊,这内宫妇人,心性狠毒者,大有人在,凉薄之处,有些时候尤胜于帝王,到是不得不防。
种七娘微微颔首,像是在回答赵石心中的疑问。
“任红缨能到妾身身边,就是明证。。。。。。。不过,呵呵,这位娘娘心眼好像不大,但也不算刻意与咱们府上为难,妾身看啊,多数是赌了一口气罢了。”
“但还是那句话,宫内的贵人们心思变的快,说不定这口气出不来,就要留下怨恨,当年宣武皇帝年间,史官刘涛,温文俊雅,不让潘宋,深得皇帝喜爱,皇妃胡氏为讨陛下欢心,欲以侄女相配。”
“奈何刘涛不欲得攀附之名,百般推诿,乃罢,多年之后,刘涛晋同门下平章事,胡氏也为后宫之主,当时,大军伐夏,一败涂地,皇帝陛下下罪己诏,本不欲牵罪于臣下,但胡氏娘娘送到刘涛府上一句话,社稷板荡,君王蒙羞,何为耻乎?”
“翌日,刘涛上书请罪辞官,不久,病故于府中,实际上,据。。。。。说,刘涛乃自尽而亡。。。。。。。一桩婚姻,在多年之后,害了重臣性命,夫君听了这个,可还觉着,此事无足轻重?”
赵石笑了笑,这个例子并不算恰当,内情也一定不像种七娘说的那么简单,只是在这件事里面,却是将内宫妇人的歹毒之处,说的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警醒。
“这位胡氏娘娘,到是令人好生钦佩。”
种七娘万万没想到,说了这半天,从丈夫嘴里却冒出这么一句来。
不由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推了丈夫一把,“莫要说笑,妾身觉着,此等与我无损,与人无忧之事,犯不上跟那位娘娘一直较劲儿,夫君大人说是不是?”
赵石摸了摸下巴,他明白妻子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虽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总感觉有些别扭之处。
不是他侨情,他这官越做越大,反而连婚姻之事,也要听人指手画脚了不成?
不过,他这人向来果断,与我无损,与人无忧这句话确实也打动了他,遂头道“你看着办吧,别弄的太张扬。”
这个说客当的很成功,但种七娘还真高兴不起来,见丈夫答应的痛快,这会儿反而冒起了酸水。
“本就是夫君之事,怎么就妾身看着办了?”
“成成,你是贤妻良母,咱是好色之徒,总成了吧?”
种七娘噗嗤一声就被逗笑了,“夫君哄人的本事可越来越好了,怨不得出去一趟,就勾回一位大才女回来。”
不过到了这会儿,赵石已经失去了谈论这些的兴趣。
妻妾众多,是个男人都会觉着艳福不浅,但真到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没普通人想的那么愉快了。
见到一个爱一个,还都弄的一往情深的情圣,世间没几个,和赵石更是不沾一边儿。
不过,作为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他这人最大的优就是,心里不管怎么不痛快,都不会牵罪于妻妾。
“行了,晚上我去趟公主府,明日一早,你这里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回城,你呀,再这么下去,儿子长大了,不定跟谁亲呢。”
种七娘多聪明的人,立时察觉出丈夫对这事真的不很上心,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反感,心里偎贴,柔情大起,也不计较今晚丈夫要去公主府安歇的事情,顺势腻在丈夫身上。
嘴里还在嘟囔,“夫君现在可就这么一个嫡子,不管那小畜生跟谁亲近,也还不是夫君的骨血?妾身这里,等着母以子荣的那一天呢。”
夫妻两个在屋中吃喝谈笑,隔着不远的一间营房之内,丝毫不知道自家的终身大事已经就此定下的任红缨,正抱着个海碗,吃的香甜。。。。。。。。(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最新章节请移步;;,章节清晰、无弹窗、更新速度快)
.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宫闱
.
承庆宫坐落于皇宫北侧,当年太极宫旧址之上,是大秦皇宫内辉煌宏阔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大秦主要的后妃居处,皇后以及皇帝陛下宠爱的嫔妃,大多居住于此。
当然,如今的规模和唐时太极宫极盛之时,还有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中,东宫又占去了一半,皇后和太子各执半边,中有高墙阻隔,看似一体,实则将承庆宫分作了两处,中间把守森严,等闲难得逾越。
每逢初一十五,承庆宫多数都会热闹一番。
外面是大朝会,承庆宫这里,太子会在东宫接见诸东宫臣僚,承庆殿这里,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会来到此处给皇后娘娘请安问好。
当然,不论内外,这等彰显皇家威严的繁文缛节,在大秦历代君王眼中,并不算太重要。
这里的原因很多,最重要还是因为大秦并没有定鼎天下,所以自觉不自觉的,大秦帝王们便要收敛许多。
于是,看上去皇宫的主人们看的就很开,外间的大朝会和平日没多少区别,远没有唐时那么繁琐。
而承庆宫这里,多数要看皇后娘娘以及太子殿下的心情,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形成惯例。。。。。。。。。
这一天,就是六月十五,承v,庆殿后面的皇后寝宫当中,皇后娘娘靠在梳妆台前,几个宫女围着,正在为皇后娘娘梳妆打扮。
皇后母仪天下已近八载,但她的年龄其实并不大,也才三十出头。岁月在她身上还未留下太过深刻的痕迹。
皇后今日看上去懒懒的。有点提不起精神。不远处的承庆殿主管大太监,偷眼瞅着皇后娘娘,心里掂量着,看来今天大家都可以安生一点了。。。。。。
正这么想着,感觉身边凑过来一个人,转头看去,是自家的干儿子,贼头贼脑的靠了过来。
不等他训斥的话出口。对方已经凑到他身边,低声叨咕了几句。
这位权重于承庆宫的大太监立马皱了皱眉头,轻轻摆手,让干儿子退下,自己踮起脚尖,悄没声的来到皇后娘娘身边,示意几个宫女走开,这才凑到皇后娘娘耳边。
低声道:“晋国公府已到任府行纳妾之礼,听说,不日便将过门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皇后娘娘精神一振,嘴角微翘。点头道:“嗯,任家那丫头。。。。。本宫虽未见过,但说起来,也真算个有福之人。。。。。。。”
大太监低声陪笑,奉承之言随口就来,“任家小姐与您沾亲,福禄天成,如今嫁入晋国公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随口吩咐着,“到时候,给本宫备上一份贺礼,唉,费尽心机,才成就这一番姻缘,本宫这又是何苦来哉”
1...737738739740741...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