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内心激动的徐婧,越发主动,让王弘毅很幸福。

    1月8日。

    新港机场,王弘毅刚走出来,便看到马亚瑞带着一辆黑色奔驰轿车等候在路边。

    “老板……”马亚瑞屁颠颠地跑上去,殷勤地接过王弘毅的背包,然后帮王弘毅拉开车门,一只手挡在车顶上,关上车门以后,他跑到副驾驶位置上坐下来。

    作为天车资本新港子公司的经理,如今马亚瑞在新港这边也混得如鱼得水。

    特别是公司通过和周星星合作,又投资了寰亚电影公司,在新港这边也有了一些人脉。

    天车资本资金雄厚,孙辉又按照王弘毅的要求充分放权,马亚瑞在这边的日子过得很好。

    去年下半年,寰亚电影的一名创始人因为资金需求,出售了一部分股份给天车资本。

    如今的天车资本,是寰亚的第二大股东,占比18%。

    马亚瑞作为持股方代表,也不干预寰亚的日常运营,同时在资金方面也直接给公司极大的支持,让其他几位股东都很喜欢他。

    除了天车资本的日常管理,马亚瑞没事就去片场玩,跟演职人员聊天,他作为公司老板之一的代表,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可以说,他每天的日子,都美滋滋的。

    “老板,我向您汇报一下去年的工作……”

    办公室里,马亚瑞给王弘毅泡好茶,满脸堆笑地道。

    王弘毅摆手道:“不着急,公司的状况我平时都比较了解。”

    看着这家伙变得发福的身材,王弘毅开玩笑道:“我看你在新港的日子过得好啊!”

    马亚瑞一怔,满脸疑惑,小心地道:“老板……”

    “你这体重,至少增加了三四十斤吧?”

    “啊,是,是呀。这里的东西太甜了,甜食容易发胖,还有地方太小……”

    看着马亚瑞一脸尴尬地解释,王弘毅笑了,道:“我是担心你这么横向发展,以后这办公室都容不下你了。”

    “嘿嘿,那倒不至于,我也有锻炼的,我准备请一个私人教练……”马亚瑞呵呵笑道,想起那个老外美女教练,他顿时有强烈的锻炼运动的冲动。

    下午,王弘毅在马亚瑞的陪同下,来到了寰亚,跟林建月会面。

    林建月是典型的富二代,在了解到王弘毅的成长经历以后,他对王弘毅也是心服口服。

    王弘毅如今才23岁,比林建月小了16岁,但是他却凭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集团。

    如今的林建月协助父亲林白欣,担任丽新集团副总裁,多次巨额投资都出现亏损,几乎令家族生意被毁。

    这让他很郁闷,极力想要证明自己。

    “不知道你对新港的楼市怎么看?”林建月戴着一副眼镜,尽显斯文。

    丽新从制衣开始,业务逐渐多元化,房地产更是成为其利润来源之一。

    新港楼市已经持续迅速发展了十来年,从从1985年复苏到现在,房价已上升了近10倍。

    很多人都认为,新港房事黄金时段还将持续至少十年,再翻几倍不是问题。

    毕竟新港人多地少,买楼的需求摆在那里。

    各类资金以及银行贷款都投入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为“资金市”,房价狂升不已。

    由于房价上涨,房租也是水涨船高,很多新港既买不起房子,又承受不起上涨的房租,开始由中心区搬至郊区,住的是越来越小,搬的也越来越远,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直到1997年,新港的房价涨到了高峰,随着金融危机的迫近以及政府楼市政策的调整,房价很快便会直线跳水,令很多炒楼的人血本无归。

    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新港房价跌了60%以上,股市也是一样的命运,社会财富大量萎缩,进入经济衰落期。

    由于背负着巨额房贷成为“负资产”,不少新港人跳楼。

    当然,这时候的新港,还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期,大家对楼市的预期比什么时候都好,投身炒楼的人空前之多。

    前世,林建月就是在明年房价最高峰的时候,在没有得到父亲同意的情况下,向银行借贷强行以69亿港元高价购入富丽华酒店计划重建。

    结果,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令楼价下跌,丽新集团负债超100亿港元,成为新港亏损最高的上市公司,股价狂跌。

    当然,当时的新港,炒楼大亏的名人很多。

    比如张尉健在1997年楼市最好的时候将所有积蓄全部投入买房,没多久楼市大跌,原想靠房子养老的他,一下都变成了负资产,随后他拍了六七年的戏,才将债还清,后来再也没有碰房地产。

    还有钟正涛,他在1997年借贷1.5亿购入四间豪宅,楼价暴跌欠债2.5亿,他于2002年10月宣布破产。

    王弘毅看着脸带微笑一副胸有成竹样子的林建月,心里琢磨着措辞,是实话实说,还是直言相劝?




第283章 不相信
    “林先生,新港的房事,如今一片繁荣,大家都在炒房,感觉房子只要买到都能赚,这种现象,你认为正常吗?”

    王弘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疑问。

    林建月想不到王弘毅不答反问,于是他吧嗒了两口雪茄,坚定而又自信地道:“王先生,你也知道,丽新做地产,我们修建了建铜锣湾广场、长沙湾商业广场、丽新广场,对新港房事,我们的片段是,现在还只是上涨的初期,未来,至少还有十多年的黄金上涨时间。新港是国际大都市,地少人多,楼房的供给是有限的,但是老百姓的需求无限,新港的人口在持续增长,除了本埠人口,外来人口也有住房需求,这种供需的矛盾怎么解决,只有靠价格来调剂……”

    他侃侃而谈,从各个方面分析新港房事的种种利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新港房价现在完全可以说刚起步,牛市刚刚开始,有钱就是要全力投入房地产行业。

    马亚瑞在一旁听得很认真,他早知道林建月是丽新的副总裁,林家在新港也是有名的富豪家庭,人家掌握的信息肯定不一样,判断肯定没有问题。

    他知道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在新港上班,所以也有意在新港置业。

    “新港可以贷款买房,我负两成首付,然后每个月供款,压力也不是很大。”马亚瑞心中暗自琢磨着。

    王弘毅喝了一口茶,原本他想直言不讳地点出当前新港楼市存在的危机的,不过现在看林建月这么信心十足的样子,此时给他泼冷水,一点作用没有,甚至会有反作用。

    要知道,林建月甚至可以在他父亲反对的情况下,向银行借款购入地产项目,他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不太可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虽然王弘毅和他交流得还算不错,但是在这种他自认为专业的事情上面,王弘毅的反面意见,一点效果都没有。

    “新港的楼房,我认为有风险。世界上有一直涨的商品么?这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经济规律。”王弘毅决定还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不对林建月提什么建议,他怎么听,怎么去做,那是他的事情,将来等他碰了壁,回想起现在自己的话,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

    果然,一听王弘毅这么说,林建月明显地怔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王先生不看好新港的房事?”

    “也不是完全不看好。”王弘毅回想了一下前世新港的房价走势,笑着道:“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放到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期间来观察房价,新港的楼市房价未来肯定会比现在高,刚刚林先生提到的那些因素,是支撑新港未来房价上涨的长期因素。但是,我要说的是眼前,特别是最近几年的走势,恐怕不会这么一帆风顺,马克思不是说了吗,事物是螺旋上升前进的……”

    林建月哈哈一笑,“这么说来,王先生是虽然看好新港长期房价,但是不看好短期房价,你认为新港短期房价到顶,要调整吗?”

    王弘毅点了点头道:“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现在手头有钱,也不会在新港买多少楼面,等过几年,房价回调以后,我甚至可能在新港扫楼,哈哈!”

    林建月道:“看来,王先生是深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新港房价上升了十年,也该回旋一下了。”

    他的话语中略带着一丝嘲讽,认为王弘毅的想法不切实际,论道对新港社会情况的了解,王弘毅怎么可能比他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呢。

    在不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仅凭着一些理论,就做出那样的判断,很显然是想当然了。

    王弘毅看出他不以为然,也无所谓,反正该提醒的提醒了,他要走的路,别人替代不了。

    “对了,林先生也要多关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变化,这对新港的楼市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羙国货币政策调整,再加上国际金融炒家蠢蠢欲动,一旦引发区域性的经济金融风暴,那么不仅房事,整个经济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到时候,企业和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这两年,我会储备足够的现金,投资方向主要是向高流动性的现金牛行业……”

    说到这里,王弘毅可以说仁至义尽了,该提醒的也提醒了,甚至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

    然而,在林建月看来,王弘毅这完全就是杞人忧天,想得太多了。

    他乐呵呵地笑道:“我看呀,王先生你的忧患意识很强的,居安思危,这一点值得我好好学习啊。”

    虽然这么说,但很显然他对王弘毅的观点不以为然,“不过,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就是要进攻,扩展,机会不抓住,未来不一定会有,你担心的那些情况,也许会有,但谁知道什么时候来呢?难道因为害怕淹死,就不游泳了?甚至连澡都不敢洗了,不能因噎废食吧!”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和观点,也许不对,需要时间来检验。这次我来新港,也是进一步了解新港的实际情况,我名下有两个投资公司,最近我准备将他们整合在一起,我会按照我的思路,储备大量的现金,也许将来用得着呢。林先生,我们在寰亚合作的不错,也许未来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开展合作。”

    林建月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合作是肯定的,林先生的商业天赋,连家父都赞赏有加!”

    “能得到林老先生的肯定,我受宠若惊啊,有机会,我也想拜访林老先生,向他当面请教。”王弘毅道。

    林建月的父亲林白欣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虽然在新港算不上顶尖人物,但通过他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人脉。

    在王弘毅的商业版图中,新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他当然要好好经营。

    林建月道:“有机会啊,过几天我们有一个酒会,如果王先生有空,我可以邀请你参加。”



第284章 有实力的大老板
    “这一次是亚视的年会,邀请了各路名流,王先生有空的话,也可以参加。”林建月微笑着道。

    他的父亲林白欣于88购入亚视30.83%的股权,随后陆续增持,如今他个人及丽新公司持有亚视67.5%的股权,是其最大的股东。

    不过,一开始亚视在林家手中是持续亏算的,这几年在林建月的努力下,亚视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去年亏损极少,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只不过,也正是因为林建月的盲目投资,导致丽新在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1998年林白欣无奈出售了51%的股权,从而打碎了称霸新港娱乐业的梦想。

    王弘毅打算掌握这条线,将来掌控亚视。

    至于一直跟亚视竞争,在很多时候压着亚视打,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竞争对手无线,王弘毅知道有邵老爷子在,那是不可能有机会的。

    “好呀,一定要去拜访林总。”王弘毅笑着道。

    “行,那我就正式邀请你,1月11日,参加亚视的年会,明天我安排人把邀请函送给你。”林建月笑眯眯地道。

    通过共同投资寰亚,他和王弘毅建立了联系,而且有不错的交流,这也是他布局下一步的重要一环。

    王弘毅本身属于内地知名的民营企业家,旗下公司业务涉及范围广,发展潜力巨大,值得合作。

    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地经济蓬勃发展,绽放出无限的活力,可以说机会无限,是一片值得大力拓展的蓝海。

    丽新要加快发展,当然要抓住回归以后跟内地联系越发紧密的机会,提前确定合作对象,是很有必要的。

    回酒店的路上,马亚瑞疑惑地问:“老板,新港的房子,暂时真的不适合入手吗?”

    他原本有意尽快在新港置业,特别是听林建月信心十足,更是心动。

    可是王弘毅的一番话,又给他泼了冷水。

    他不是林建月,对王弘毅的话还是很信服的。

    毕竟在他看来,林建月只是新港的富二代,不一定靠谱。可王弘毅是白手起家的老板,他的话更有说服力。

    王弘毅笑道:“当然,你要买房的话,至少要等房价下降一半以上再说。”

    “一半以上?”马亚瑞吃了一惊,满脸惊疑,房价下降一半,那好多人都要血本无归呀。

    王弘毅告诫道:“我的话你认真记着,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你个人,都要记好了,没有坏处。”

    马亚瑞点头道:“我记住了,老板,你的眼光和思路,肯定超过那林建月,我一直都是一丝不苟地执行你的安排。”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这样最后,最终你不会吃亏。”

    这一次王弘毅来新港,主要有两件事情要办,一是整合诺亚资本和天车资本的新港子公司;二是参加周星星的新片发布会。

    诺亚资本设立以后,除了在国外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更重要的是围绕两岸三地的经济进行投资。

    之前王弘毅跟何问兰详细沟通过,将两家资本公司整合起来,更加有利于统一管理。

    天车资本,正式成为诺亚资本的子公司,主要负责大华夏区去的业务,更名等事项也已经完成。

    孙辉作为天车资本的负责人,兼任诺亚资本的副总裁。

    马亚瑞则是诺亚资本新港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顶头上司还是孙辉。

    之前诺亚资本在新港设立有子公司,这次王弘毅来,就是要将两个机构正式合并,相关人员、业务也能够更好地整合,避免资源浪费。

    合并以后,王弘毅在诺亚资本的股份占比提高到了98%,何问兰占比1.9%,孙辉则持股0.1%。
1...112113114115116...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