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就算这一次栽了一个大跟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爬起来,而且以后也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

    “看来,我得努力才行,不能让你输了那一块钱啊。”史欲柱喃喃地道。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所以啊,将来,你想东山再起,我可以给你投资,要多少钱,我投多少钱。”

    史欲柱心中微动,很是感动。

    他当然明白,王弘毅说的不是现在帮他解决资金问题,毕竟巨人现在的窟窿太大,可王弘毅这相当于承诺帮助他,给他提供东山再起的启动资金。

    “多的话我也不说了,你说得对,我不甘于平凡,这次我承认失败了,但并不会被失败打倒,我一定会站起来。”史欲柱充满信心,昂首道:“不用五年,三年之内,我一定要重新创业,五年之内,我要把今天欠的债,全都还钱。”

    “所以,欠再多的钱,我不会申请破产,我还会杀回来!”史欲柱此刻,眼中流露出一股坚定。

    王弘毅朝他伸出了大拇指。

    前世,史欲柱于2001年的2月初,在尚海解放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整版彩色广告:史欲柱感谢尚海人民。他还在《洙海特区报》刊登公告收购巨人大厦,很快就将所有债务还完了。

    他的这一举措,成为一段佳话,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信誉。

    “我相信你,刘总那一块钱,我赢定了。”王弘毅道。

    史欲柱哈哈一笑道:“跟你喝酒聊天,我的心情好多了,我明天就回洙海,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他原本是在京城见段咏基的,结果段咏基明天才有空,所以他主动联系王弘毅,聊到现在,他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尽。

    第二天一早,史欲柱便动身返回洙海,去处理巨人大厦的残局。

    王弘毅接到卢之强的电话,“弘毅,你跟史欲柱说了什么,他昨晚给我打电话,听起来心情还不错,对你感激不尽。”




第296章 加入泰山会
    王弘毅道:“我就跟他吃了顿饭,喝了点酒,另外告诉他我和刘总打赌的事,没其他的呀!”

    “这样啊,看来你们年轻人交流一下,还是很有好处的,史欲柱轻松多了,也许真如你所预料,这次的失败,并不能打倒他,希望他早点站起来。”卢之强道,“中午有空没有,给你介绍段总认识,一起吃个饭!”

    “好啊,我请客。”王弘毅道。

    他知道卢之强所说的段总,就是段咏基,如今四通总裁,四通以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为主要业务,后来市场发生变化,老段便提出了“二次创业”、“与巨人同行”的经营战略思想,完成了对四通的改制。

    老段跟史欲柱的交集,可以说很长,后来史欲柱东山再起,也是借助了老段之力,再以后他又帮助老段对四通进行改制、转型。

    “王总的大名,真实如雷贯耳啊!”老段一看到王弘毅,便笑着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有为呀!”

    王弘毅微笑,道:“段总你主要是说我年轻吧!”

    “哈哈,这也是事实,不过你做的事业,让我自愧不如呀。”段咏基道。

    实际上,王弘毅虽然年轻,创业时间短,但是他的成就,已经超过段咏基和刘咏好。

    尽管去年的富豪榜没有王弘毅的名字,而第一名是刘咏好,但是王弘毅的资产却是远远超过了他。

    天车集团的销售额,都是摆在那里的,而王弘毅又拥有天车集团绝大部分股份,只要是稍微动点脑筋,就知道王弘毅的真实身家。

    段咏基和卢之强都不是一般的精明,在此之前也早就关注到王弘毅了,所以在他面前,无论是事业还是身家,都不可能把他当成一个小辈对待。

    即使因为王弘毅太年轻,崛起太快,影响力没有他们大,但他们一点都不敢小觑,都是平等对待。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话题从史欲柱聊起,他们都很好奇,王弘毅到底跟史欲柱聊了些什么,让史欲柱精神面貌大变。

    “之前,史欲柱打电话给我,说要跟我聊天,正好我昨天有事,准备今天找他好好沟通,结果给他打电话,他好像一点事情都没有了。”

    段咏基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好奇地道:“王总,你这思想工作的水平,很高啊。”

    卢之强也笑道:“王总不愧是大学高材生,水平确实不一般。”

    王弘毅谦虚地道:“哪有什么水平,其实也就是闲聊吧。老史之前确实压力大,一直绷着,昨天晚上一起喝喝酒、吹吹牛,他也就想通了,关键还是靠他自己。”

    段咏基赞同地道:“确实,别人只能帮小忙,要走下去,还是要靠自己,这一次他亏就亏在巨人大厦上面。一开始,我们其实不建议他修建,就算要修,也不能层层加码,刚开始说修38层,也许他还能支撑得下去,可是后来居然要盖全国第一高楼,修70层,所需要的资金翻倍都不止,我们都认为不可行,可他一意孤行,现在成了烂摊子,加上房地产政策越来越严,谁也不敢轻易伸手啊。他这次的窟窿太大,我们要是贸然出手,也害怕把自己陷进去,只能另外想想办法。”

    卢之强在一旁点头道:“我们虽然一个个看起来风光,但也不敢轻易动用太多的现金,再说了,公司也不是我们一个人说了算啊。”

    虽然他这理由有些勉强,但也算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王弘毅把他对史欲柱的认识,以及跟史欲柱交流的情况说了一下,道:“我和老史也很早就认识了,跟他有过多次交流,我相信这一次的失败,并不能真正打败他!”

    “哈哈,看来我们对他的信心,都没有你那么足呀。”

    段咏基笑着,随后他停顿了一下,看着王弘毅正色道:“你和史欲柱关系不错,我们几个也很熟了,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泰山产业研究会?”

    王弘毅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他这是邀请自己加入泰山会啊。

    对于很多人商人来说,泰山会是一个顶级的圈子,想尽一切办法都想打进去。

    毕竟,有了这样一个圈子,这么多在不同领域都是翘楚的人脉,对做生意是非常作用的。

    圈子的力量,经商的人,都很清楚。

    有时候,圈子不同,可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与死。

    卢之强道:“我们虽然是一个民间组织,但是大家一起讨论生意,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一般人也不会邀请,我们每年只发展一个会员单位,总的会员名额也有限制。”

    王弘毅当然知道国内这些顶级商会是干什么的,他想了想,笑着问道:“那我以后,如果还想加入其它的商会呢?”

    “无所谓啊,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段咏基道。

    王弘毅点头道:“那好吧,我愿意加入!”

    有段咏基和卢之强作为介绍人,王弘毅的名气又摆在那里,他加入泰山会的事情,当然毫无悬念。

    王弘毅的想法是,加入商会,但是并不介入太深。

    这种商会,保持一定联系就行了。

    他要打造的是庞大的商业帝国,他走的路,是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去一步步地走。

    而且泰山会的核心人物,说白了就是联想的柳总。

    王弘毅对柳总的看法,跟现在很多人不一样,在很多方面,他并不认可。

    “我们一般一年聚会两次,夏冬各一次,如果不来,就要交1万块的请假费。”段咏基介绍道。

    王弘毅点头道:“我记住了!”

    卢之强道:“柳总对你很关注,你把倪观澜请过去,他还说你很有魄力。”

    王弘毅一愣,道:“我还以为柳总会怪罪我呢。”

    “也不至于,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有机会你们好好聊聊!”段咏基道。

    王弘毅点了点头,虽然从心头不怎么喜欢柳总,但是也愿意跟他聊一聊。



第297章 康熙微服私访记
    炫目的五彩灯光闪烁着,在众人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舞台中间,汪枫抱着吉他,手指挥洒,仰着头,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我希望听见春雨滴落的轻响

    我希望闻到夏日风中的迷香

    我希望爱在每一条街上回荡

    我希望信仰永远在空中飘荡

    我希望我希望我的青春光彩闪亮

    ……

    “我准备把这里改造一下,增加一些包间,安静、私密,自己想唱歌的也可以在包间里面唱……”马卫都端着红酒杯,轻轻摇晃着,一边说一边伸手比划。

    这两年,海马歌舞厅的生意一直比较好,虽然马卫都还是跟前世一样喜欢给朋友免单,但因为海马工作室的效益大幅提升,盈利比较多,补贴歌舞厅的支出以后,居然还有剩余。

    这一切,当然跟王弘毅有着极大的关系。

    海马工作室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来源于红方文化的分红。

    这几年,红方文化发展迅速,参与了影视投资、音乐发行等业务。

    “这里,也算是一个文件交流中心了,干脆以后不再对普通消费者开放!”王硕道。

    王弘毅道:“我觉得可以,反正也不靠它挣钱。接下来,我准备投资几部影视剧,多的钱都挣回来了。”

    “哈哈,对你挣钱的能力,我们还是挺放心的。”梁添哈哈大笑,“干脆,这里以后只对文化界消费者开放,打造成文化娱乐交流中心!”

    梁佐也兴奋地道:“对,对,这样很好,也不会那么杂乱。大家相互交流,弘毅你投影视剧,可以优先考虑圈子里的人,有些白吃白喝的,请他们来客串客串,应该没问题吧。”

    这是他们之前的操作方法,也算是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了。

    马卫都有些脸红,道:“既然是朋友,不收钱,或者少收钱,免单什么的,也很正常嘛。”

    他这倒是一语双关,之前他确实免了不少人的单,但是他们帮忙客串角色,不收钱或者少收钱,也是应该的。

    王弘毅想了想,道:“我最近看了一些清朝的故事,忽然想拍清朝的剧,你们谁能联系到张果立?”

    “你找他拍吗?”马卫都问,随即恍然大悟道:“也对,他们刚刚拍完《宰相刘罗锅》,有热度。”

    《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不是历史”的招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充满了游戏感,原料庞杂,包括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这些好看又好玩的民间段子,让观众忍俊不止、爆笑如雷,取得了极好的娱乐大众、讨好观众的效果。

    与此同时,虽然欢乐,但是爆笑之余,也能让人感悟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王弘毅嘿嘿一笑道:“对呀,这叫趁热打铁,我准备请他们原班人马来拍,电视剧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康熙微服私访记》!”

    《康熙微服私访记》一连拍了五部,这是一部红遍两岸三地的古装剧,影响很大。

    前世这部剧由邓健国出资800万请《宰相刘罗锅》的原班人马拍摄,由于阵容强大,片子刚开始拍,就被各大购片人哄抢,很快便卖出了一千多万。

    邓健国一看效果不错,立即又投资拍摄续集,赚了不少。

    后来这部剧又被新港、苔湾的电视台买去播放,红遍了两岸。

    除了卖播放权,王弘毅还想利用它来置换广告时段。

    对于很多地方电视台来说,电视剧的购买资金是有限的,而一部好的电视剧又是提升收视率获得更多广告的有效资源。

    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很多电视台愿意拿广告时间来置换影视剧播放,反正广告时间又不需要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出来,而且价格弹性也大。

    所以说,投资影视剧,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而且王弘毅有最大的优势,他知道什么人、哪部剧能够火。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将红方文化的品牌打造起来,把它真正打造成为文化娱乐行业的龙头。

    “我给果立打电话!”梁添说着,拿出手机开始拨号。

    张果立正好在附近一家餐馆吃饭,接到电话,很快便过来了,笑呵呵地跟人打招呼。

    “刘罗锅火了,我们准备再投资拍新剧,请你原班人马拍,怎么样?”马卫都搂着张果立道。

    张果立哈哈一笑道:“好啊,我没有任何问题。”

    马卫都拿起杯子跟他碰了一下道:“那行,具体的就听王总的,反正主要是他出钱,王总你认识吧?”

    “王总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啊。”张果立满脸堆笑,举杯对王弘毅道:“王总,我敬你,合作愉快。”

    王弘毅喝了酒,道:“我有一个系列电视剧的想法,想请你牵头来拍,如果合作愉快,接下来几年,都会很忙。”

    “忙是好事啊,我们最怕就是闲着,要吃饭,要养家糊口啊。”张果立笑着道,内心很开心。

    不管是哪一线的明星,都希望跟有钱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了资本的支持,演员的才更有用武之地。

    双方一拍即合,王弘毅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张果立一边听一边感叹:“王总果然是一通百通啊,我看完全没问题,这活我干了。”

    现在《宰相刘罗锅》正在热映,等到《康熙微服私访记》拍出来,正好接过这股东风,肯定能红。

    “好啊,预祝我们的电视剧大火。”马卫都举起杯子道。

    众人举杯相碰,张果立道:“有在座各位的面子,这部剧不火都没有道理啊。”

    他很开心,事业越来越顺。这次跟王弘毅的合作,虽然只是有了大体框架,但王弘毅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他可以真正地进行创作,又不用担心资金问题,这种简直就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啊。

    第二天,王弘毅将慕容沧召过来,给他详细交代了一下电视剧拍摄的思路,具体的事情交给他去执行。
1...118119120121122...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