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权宠悍妻陈瑾宁陈靖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六月

    天色也就亮了,北漠刚逃回去安顿,大周军又杀了过来,只得仓皇迎战。

    到了第八天,双方交锋这么久,都见疲倦之态,但是大周这边,甄大将军已经赶到,反观鲜卑大军至今未曾抵达。

    会师之后,靖廷这下有了足够的底气,加上靖廷遣人来报,说鲜卑不会来,有可能取道大月进大周,所以,迫使他要奋力一拼,速战速决。

    二月初十,靖廷与甄大将军在平谷一带与北漠大军展开生死一战。

    天色微亮两军便开始交战,打得暗无天日。

    大周军确实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北漠也是如此。

    北漠处境更差,所有人都在盼着鲜卑军支援,但是,派出去的探子一拨又一拨,都没有看到鲜卑大军的踪迹,在被大周军逼得节节败退之际,北漠军请求停战。

    北漠人终于知道自己上了鲜卑人的当,有北漠的探子已经探查到鲜卑人压根没北下,四十万大军全部都南下去了大月边陲,估计是要从大月的边陲过境。

    北漠人很愤怒,这个时候,是否剿灭大周都不要紧了,为了这一次的结盟,北漠人耗费了许多,便连军粮都筹措了他鲜卑军的份儿,导致被大周火烧粮仓,损失惨重,再打下去,北漠国力支持不住,再没有武器或者是粮草供给给前线了。

    他们只能请求停战,投降。

    北漠人投降,但是大周不能全数撤兵,还留下朱三文与甄大将军在这里驻守,且留下八万兵士在这里,甄大将军负责与北漠签订停战协议。

    靖廷不再停留,与靖国候陈国公等人立刻挥军南下。

    且说瑾宁在黑水山一带,战争也进入了尾声,我方损兵五千余人,鲜卑军超过四万,他们开始撤退了,粮食不继,他们只能往南撤退。

    但是因没能进入大周边境线,他们的选择,要么是原路返回,要么是进入北漠,但是,北漠大军在等着他们,背信弃义之辈,北漠人绝不手软。

    瑾宁的猜测是没有错,红叶公子确实是取道大月国,想从大月国的边境过大周。

    他早已经布下了这条线,做了最周全的准备。

    他其实做了两手准备,若大月这边行得通,他自然会选择背弃北漠。

    若行不通,则与北漠联手,共分大周。

    他深知道大周并非积弱之国,靠鲜卑三五年是蚕食不了的,必须要北漠加入战圈,所以他一直促成与北漠的合作,先麻痹北漠人。

    如今一切按照他所预设的最好方向去走,他十分满意,北漠与大周互相打了一场,如今大周的主力压在了归州,而他也派了十万人去相助北漠,他估摸着,这场仗起码要打个半年到一年。

    不管谁胜谁败,抑或两败俱伤,对他都大有好处。

    所以,当确实得知了大周与北漠在归州一带开战之后,他便整兵开始南下,沿着大月边界走,企图从大月与大周的边陲进去。




第701章 大周在这里等着
    但是,要从大月过,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他鲜卑的大军,必须要踏入大月的国境。哪怕只有数十里,他要收买的是两边的边防线。任何一边出了纰漏,他都过不了,甚至还会引起大周的警惕和大月的铁骑践踏。

    本来。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他也顺利带着四十万大军从鲜卑进入大月国。行走了二十余里地之后。却被大月的北王给拦住。

    北王乃是大月国当今皇帝的兄长,掌管大月的兵权,边防线则是大月国的胡将军守着。胡将军早被他收买,毕竟只是借道而过。便可得几十万白银,驻守边疆的武将。苦寒惯了。一下子得这么多银子,可以在这边疆一带做土皇帝。怎会不愿意呢

    算得倒是不错,大周那边主力部队压过去归州。自然国中兵力就空了,他从大月借道过去。可以说是毫无抵挡地直踏大周的京城。

    可惜他千算万算,唯独算漏了龙太后与摄政王。

    他红叶能想到的,摄政王也想在了前头去,在大周军队出发到归州之前,就已经暗中派了使者到了大月国,跟大月国皇帝说了这个可能性。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让别国的军队踏足自己的国界,哪怕只有这么一个可能,都是极为犯禁的。

    所以,不管真假,大月皇帝马上派了北王前往边关,且把同州的驻军带了过去,封锁消息,导致胡将军想通知红叶都不可能。

    就这样,红叶与四十万大军被当场拦截下来。

    红叶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打,或者不打,和大月国打,他准备不足,他胃口虽然大,但是眼下吞不下大月国,毕竟,北王都在这里了,肯定也会随时调动兵力压过来,那样大周与大月两国联手打鲜卑,甚至连北漠这会儿都知道上当了,鲜卑哪里抵挡得住

    但若不打,四十万大军进了大月的国境,怎么也得有个说法。

    红叶公子没想到策划多年的大计,竟然搁浅于此,更连累鲜卑陷入两难的境地。

    北王严令他退兵回到鲜卑国境内,两国再进行对话。

    红叶公子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因为两国对话,绝对意味着割地赔付。

    但是,当看到一人策马前来,站在了北王面前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彻底大败了。

    与大周周旋了这么久,怎不知道眼前此人是谁他就是大周神鹰将军的儿子陈靖廷。

    他既然能出现在这里,证明大周并非是毫无防备的,大周早就料到他此举了,所以连同大月国在此等着他呢。

    所以,派去归州的兵马,其实并不是大周的全部主力。

    他们绝对可以在边境上拦下他,在他未曾踏入大月国界之前,就可以拦下,偏生他们没有这么做,证明什么证明大军早就压境等着他来了。

    红叶公子遂下令撤兵,且邀请北王与陈靖廷在鲜卑与大月国境对话谈判。

    鲜卑大军一退,北王与靖廷都松了一口气。

    大周没有派兵前来,连大月都没有多少兵马在这里,真打起来,虽说最后鲜卑未必能讨得了好处,可大月和大周就肯定吃亏。

    北王与靖廷回了边城,设宴款待靖廷。

    北王有一个疑问,一直想要问靖廷的,自打从京城来,他就十分好奇。

    如今借着酒意,便问了出来,“本王听说你们大周皇帝派了两位监军带兵前往归州,其中一位陈二监军与阁下长得很是相似,甚至有人说那陈监军就是你。”

    靖廷捧着酒杯,微微地笑了笑,“是么看来北王也有留意大周的动向,或许只是人有相似罢了。”

    北王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听闻贵国太后会移魂之术,不知道是否传闻呢”

    靖廷更是哈哈大笑,笑毕,看着北王问道:“这些荒诞的话,北王竟然也相信”

    北王道:“确实荒诞,只是荒诞的话传的多了,就不免让人有错觉,认为荒诞也合理。”

    他放下酒杯,再看着靖廷,“毕竟,在大周,大将军已经死了几年了,忽然活着出现在本王面前,这着实不能不让人惊奇啊。”

    靖廷为他倒酒,唇角笑意未褪,“北王说末将死了,也不曾见过末将的尸体,是不是”

    北王举杯,透过朦胧醉眼看靖廷,“这倒是,外头的传闻,到底虚假的居多,大将军活生生地站在本王的面前,本王怎能不信亲眼所见的而要相信传闻呢是不是”

    人看着有几分醉意了,但是,北王的话却处处透着试探。

    靖廷道:“无关痛痒的小事,王爷原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在意,眼下大月为大周化解了一场危机,大周感激不尽。”

    北王笑着摆手,“不必言谢,我大月国人,无利不起早嘛,虽看似是帮了你们,可与红叶的谈判之后,我大月定能获利,这等好事,大月国才需要感谢大周呢。”

    二人互相都笑了起来,又吃着喝着,北王忽然又问道:“对了,不知道大将军可曾听说过乾坤剑”

    靖廷神色不变,眼底却有些疑问,“乾坤剑是什么宝剑末将不曾听说过。”

    北王呵呵地笑了一声,“其实本王也不知道是什么宝剑,只听说这把剑可定天下乾坤,出自贵国摄政王之手,且摄政王还特意派了人去守护乾坤剑,看来是要紧的东西。”

    靖廷道:“天下怎么能凭一把剑便可定得了乾坤怕是杜撰的神话故事吧北王相信吗末将却是不信的。”

    北王与他碰杯,若有所思地道:“确实也荒诞了,一把剑,如何定得了乾坤呢”

    靖廷眼底隐了一抹深意,只是谁也见不着。

    翌日,北王与靖廷赶赴鲜卑与大月边城进行谈判。

    为何这么着急去谈判,就是不想给红叶公子调查的时间,迫使他签订合约退兵,割地赔付。

    红叶公子确实被打乱了计划,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眼下却没有多一条路可以给他选择。

    如果他直接退兵走,不与大月和谈,那么大月与大周则名正言顺地能踏平鲜卑,这时候还能与北漠联手,他不能冒这个险,所以逼迫他不得不进行和谈。



第702章 我父亲会后悔收养了你
    瑾宁与靖廷在贵南会师,便接到了朝廷的圣旨,让他们马上班师回朝。说不必往大月去,且言明原因。大月得知了鲜卑的诡计,派兵拦截。鲜卑已经同意退出大月,且割让了两个城池作为补偿。

    换言之,此战算是告捷了。

    二陈都十分奇怪。红叶公子为人狡猾精明。怎么会没算到大月国的阻拦呢他怎会不走通这条线

    不过。既然圣旨都下来了。那这事多半是真的。

    不过,因着贵南与边城不远了,靖廷认为。还是派人去一趟看看情况比较稳妥。

    朱国公和初三叔去跑这一趟,且为了安全起见。带了三千人赶往边城。

    大军原地扎营。

    对于胜利,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在议论这一场胜利的背后的原因。不过这不是最最重要的,反正能不打仗就行。

    原地扎营之后第五天。陈国公与初三叔回来了,告知大家是鲜卑确实退军了。且也割让了城池。

    消息传下去,军中一阵欢呼。很多将士这一次出征,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以身殉国,光荣而悲壮。

    但是忽然说赢了,不用打仗了,大家都高兴坏了。

    最开心的莫过于靖廷与瑾宁夫妇,他们对视了一眼之后,两人眼底都是红的,终于可以回家了。

    李良晟并不显得开心,他看着三军欢呼,看着百姓奔走相告,看着靖廷与瑾宁对视而泣,强大的失落充斥着他的心。

    这一次出征,不管谁立下的战功,他李良晟作为主帅,都该记头功。

    他也终于洗刷之前苏东战败的耻辱,但是他半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再一次因为陈瑾宁而打了胜仗。

    他连死在战场上的机会都没有。

    回京对很多人来说都意味着团圆,但是等待他的只有冰冷的江宁侯府,还有一个已经和鲜卑人勾结的母亲,就连长孙嫣儿,也被他杀死了。

    回想种种,他连跪在祖宗牌位前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心中顿生颓然丧志之气。

    这场胜利,和他无关。

    班师回朝的途中,他一直都郁郁寡欢,越是近京城,他的心就越是焦灼。

    京中有旨意一路传过来,都是极尽褒奖之能事,封他为常胜将军,他听得触目惊心。

    德不配位,他哪里配得起这常胜将军的封号

    这封号是叫他羞愧至死。

    他的焦灼不安,在抵达淮州的时候,终于爆发了。

    在淮州的时候,开始把军士重新分配安排,回各大军区里头。

    他像疯子一样跑了出去,在一片寥落的破宅子前,痛哭失声。

    追去的是靖廷,因为其他将领都出去了,营中只有瑾宁和靖廷和陈国公的等人,靖廷怕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元帅会出什么事,便追了过去。

    他看到李良晟在哭,心里虽然觉得诧异,但是并未上前,只看着他,只要他不做出过激的行为,靖廷都懒得管。

    如今战事已经停了,李良晟的生死本就无关要紧,只不过如今大军未曾抵达京师,大元帅出了事,则会折损了这份胜利的喜悦,也会让随征的武将受到非议。

    李良晟哭了一场,竟拿起了剑对着自己的脖子就要横抹过去,靖廷见状,踢起脚下的一粒小石子飞过去,撞在李良晟的手腕上,李良晟的手一软,剑就落了地。

    他怔了一下,抬头见是靖廷,顿时悲愤地握拳怒吼,“我死活与你何关滚!”

    靖廷冷冷地道:“你要死,我拦不住你,但何不等到回京再死”

    李良晟拿起剑竟发狠地朝靖廷冲了过来,靖廷侧身避过,再反手抓住他的胳膊一扭,夺了他手中的剑再放开他,怒道:“你有完没完你要闹到什么时候祖宗的颜面都让你丢尽了。”

    “那也是我李家的祖宗,和你姓陈的有什么关系”李良晟一双眼睛里充满了执恨,仿佛新仇旧恨都一起涌了上来,“我不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要收养你,你来了,就是我的噩梦,我样样都不如你,人人都说你陈靖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呸,你陈靖廷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克星,充满了晦气,自打你来了,父亲就不搭理母亲,不搭理我,眼里就只有你这个野子。”

    “所以,我当年未死,你就半道丢下了我!”靖廷眼底跳跃着怒气。

    李良晟抬起下巴,露出了骄矜冰冷的神色,“没错,既然你这么厉害,那你就死在战场上,成全你的万世功业。”

    “那瑾宁呢她何错之有”靖廷上前一步,逼视着他。

    “你闭嘴!”李良晟眸子里喷出烈焰,“你不配说她的名字,她是我李良晟的夫人,这辈子你都休想和她在一起,只要我休书不下,你们纵在一起也是狗男女,被世人唾骂。”

    靖廷不怒反笑,“嗯,那又如何”

    李良晟一拳挥过去,被靖廷抓住了手腕,靖廷继续逼问一句,“是的,她曾是你的夫人,那又如何她如今是我陈靖廷的挚爱,你又能做得了什么”

    “你休想!”李良晟气得直喘气,一张脸都涨成了紫色,“我李良晟就是死,也要诅咒你们。”
1...331332333334335...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