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局专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听到这样一些情况,笔者心里既酸涩,也有点犯嘀咕,想,倘若换成一个平民百姓,民警也能这样“不厌其烦”,忍辱负重对犯罪嫌疑人做好管教工作,那我们这个社会的狱政建设,就真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了!
附三罪犯档案:
郑道访 中纪委处理情况: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罪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刑罚: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子郑勤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而被减刑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其妻高家兰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刘中山 中纪委处理情况: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罪名:贪污、受贿
刑罚: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李玉书 中纪委处理情况: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罪名: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刑罚: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已于二○○三年十月被执行死刑。
反贪局专案调查“中国第一大款警察”
关庚寅
如果从1993年4月到2003年5月计算,林福久在任处长、局长的10年时间里,每年敛财500万元。也就是说,他的非法收入平均每天超过1万元!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疯狂敛财的警官在本单位还大力树立自己的廉洁形象,税侦分局办公室保存着一本《廉政登记簿》,专门用来记载林福久拒贿赂退礼金的“廉政事迹”……
在官员腐败的档案里,林福久的官并不算大,充其量不过是个副处级。可名声却雀跃而起后来居上,超过了许多位高权重的腐败“封疆大吏”;在官员腐败的档案里,林福久挣的工资也不算多,充其量不过1000多元,可他敛财5800万元,手段老到毒辣、如探囊取物,使所有的贪官望尘莫及;当然,在官员腐败的档案里,林福久搞女人也不算多,被发现的不过就两位,可他搞女人的诀窍,却可以给许多贪官当老师……
无疑,林福久的出名,从表面上看源于新闻单位对于他的“偏爱”;如果究其根源,这恐怕源于林福久丰富多彩的人生,源于林福久的三恋:恋权、恋色、恋钱;更源于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严肃的法庭上,仍然执迷不悟,公然赤ll地宣称他少年时代的理想:一个是地位,我要争取比别人高;一个是金钱,我应该比别人多;其实他还有一个理想羞于启齿,那就是做了不说,在女人上,他也必须比别人好。无疑,这些都是他一生贪得无厌的真实写照。
本来警察的职业与千万富翁风马牛不相及。警察是法律的化身,是正义的代表,是人民的公务员;而千万富翁是财富的化身,是经济的宠儿,是物质财富的享受者。但是,这两个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的职业,最后竟不可思议地统一在林福久身上,不能不说是对警察职业的一种嘲讽……
难怪,林福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很遗憾地没有醒悟,还是没有发现《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说出的一个真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于是,他便开始千方百计地“恋命”,然而,晚了,一切都晚了!
2004年12月24日,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公判大会,宣布对“中国第一大款警察”执行死刑的刑事裁定和执行死刑的命令。原鞍山市公安局内保分局局长林福久犯受贿罪、贪污罪和重婚罪被依法执行注s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庄严的公判会上,林福久大声喊道:“我冤枉,我都已经交代了,为什么还判我死刑?”临死之前,林福久为什么还大呼冤枉呢?
无疑,作为一个曾经的“执法者”,今天林福久呼天抢地也没有用了。但是,他临刑前的呼喊,无疑将凸现他在中国官员腐败档案里知法犯法者的丑恶形象,作为反面教员,林福久已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千秋遗臭,万代唾骂……
建筑在沙滩上的理想
林福久曾直言不讳地对纪委调查组描绘过自己的少年心态。他说我小时候在农村就发誓:一个是地位我要争取比别人高,再一个是钱应该比别人多。
然而,林福久像许多贪官一样,并非生来就贪婪放纵,就飞扬跋扈。相反,他也曾有过积极的人生追求,有过清教徒般的纯洁品质,也有过天堂般的美好理想。他的早年岁月,他的不凡经历,他的人生搏击,和他后来疯狂地敛财贪色的劣行,却有着天堂地狱般的强烈反差。
林福久1950年4月25日,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家境十分贫寒,兄妹4人,他排行老三。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和所有的家长一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懂得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因此,父母对于爱写爱画,从小就聪慧过人的他格外偏爱。
然而,当时他家庭生活实在困难,一家人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对此,父母只得忍痛割爱,放弃对其他子女的培养,只想保林福久一人读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把全部力量都投放在一个爱学习、有希望的子女身上,才能取得实效。
尽管后来文化大革命打破了父母的梦想,但是林福久随父亲进城后,还是那样爱写写画画,还是那样爱舞枪弄棒。尽管父母不知道他写的、画的这些有什么价值,但还是把他看成惟一的希望。他要什么,父母都尽量满足,把他惯得脾气大长,在家里就养成了说一不二、惟我独尊的坏习惯。当然,林福久也萌生了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
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福久自幼就懂得生活艰辛,就懂得家庭对他的厚望,更懂得读书求学,是他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在城里站稳脚跟的惟一出路。因此,在求学的路上尽管十分艰辛,但他从不流露畏难情绪,始终顽强努力。
他小小的年纪,每天走上十多里路到镇上上学;书包里总是放着一把小挖刀、一把镰刀,因为放学后的路上,他不是捡几十斤柴火,就是挖一大筐野菜。常常是走一路,挖一路,割一路。由于他年龄小,皮肤嫩,无论是每次背几十斤柴火,还是肩上挎着沉重的背筐,他都咬紧牙根背起来。这股狠劲儿,特像他日后贪财的那股狠劲儿。而回到家里,他还要剁菜喂j喂猪,因为每次到集市卖j蛋的钱,尽管三角、两角的,但是日积月累攒下来,就能够交学费。
他小时候从来没有买过新衣服,总是捡两个哥哥已经打了补丁的旧衣服。他上学带的饭,数年一贯制,就是咸菜窝窝头。
后来,父亲进城当了一名工人。林福久一家人,也随着父亲迁到了城市。
据林福久的小学同学介绍:“读小学
反贪局专案 第 10 部分
后来,父亲进城当了一名工人。林福久一家人,也随着父亲迁到了城市。
据林福久的小学同学介绍:“读小学时,林福久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好的。他还有一个特长喜欢画画,画什么像什么,能把鱼虫鸟兽都画活。同学们都说,他将来准会成为一个画家。”
还有一位同学介绍:“小时候,林福久的家很穷。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一家6口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因为贫穷,他非常珍惜上学的时光,一个铅笔头,使到最后一寸;一张废纸,写到没有空隙;晚上舍不得点煤油灯,他就借着月光读书,练习书法。后来林福久之所以能加入鞍山市美术书法家协会,决不是完完全全故弄风雅,他的字画确实有几分水平,大概就是那时酷爱画画、书法,打下的坚实基础。”
1966年,林福久初中毕业了,就在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地准备考高中、进而考大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彻底地摧毁了高考制度,同时也摧毁了他出人头地的梦境。他十分丧气地回到了贫寒的家里,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
1968年2月,对于林福久来说,另一个农村人改变命运的重要机遇降临了,文革中暂停的解放军征兵制度得以恢复。尽管这是一个前途难测、充满风险的机会,但林福久决心抓住它,因为他太想离开这块给他太多痛苦、太多磨难的穷乡僻壤了。
不知是由于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的艰苦锻炼,林福久那时已经出落成一个五官端正、体格健壮的小伙子了。再加上旧社会是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按当时话说“根正苗红”,而且初中文化,写上一手好字。因此,他幸运地被应征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于是,林福久穿上新军装、背上军背包,坐上闷罐车,向大西北开去。那年头部队经常执行备战任务,今天往东,明天往西,调动频繁。林福久所在的部队是先头部队,南征北战,专门打先锋,为大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在那时,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不断变换,自然异常艰苦,常常住的是干打垒房子,吃的是一日三餐咸菜窝窝头,南方兵更是实在无法咽下。
夏天那里的蚊子,个头很大,叮人又狠又毒,施工时都得戴上面纱,捂得严严实实。这么一捂,裤子、鞋每天都能倒出汗水来。
冬天最冷时零下四十多度,当时作为一个要求改变命运的战士,他别无选择,只有起早贪黑,用大镐向坚如磐石的土地宣战,使足力气抡起大镐一镐下去,震得虎口发麻,而坚硬的地上只留下一个白点儿。等他筋疲力尽回到宿营地,连手套都脱不下来了,因为手上已经血r模糊,一使劲儿,常常会把手上的皮全撕下来……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磨炼,没有压垮林福久的意志,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从小是苦水里泡大的,更是因为上大学的梦破灭之后,他把军旅生涯,当成了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他太珍惜这条充满艰辛困苦、充满风险,又充满希望与憧憬的从军之路了。
林福久自觉地遵守部队严明的纪律,自觉地培养严格的作风,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困苦,遇到危险时也能挺身而出,冲锋陷阵。
由于林福久的出色表现,他入伍第三年后,就三喜临门,一是被评为“五好战士”,二是加入了共产党,三是当上了兵头将尾的班长。这一切,在当时的部队中,都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进步飞快!
哪里有付出,哪里就有收获。林福久的命运终于发生了重大转折。
1971年,某军后勤部要选调一名干部。林福久由于成绩突出,字写得好,又有文化,从基层调到团部当干事。生活环境虽然有了改善,他的经济状况仍然拮据。论理说他当时算排级干部,每月薪水45元,比当兵的6元钱高出好多倍。但是,他每月还必须给乡下的父母寄上10元。而这时候他还处了对象,尽管这个姑娘年龄比他大一些,但模样端庄、人实在本分,再加上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人,林福久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们结识之后,母亲也催促他早些结婚,他大概也受了“女大三抱金砖”的影响,两个人便定下了终身。
无疑,那时他的薪水除了交伙食费,其他方面还必须省吃俭用,以便攒钱结婚。
这时,林福久在生活上比较紧张,可并不影响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全国开展批林批孔的运动中,由于他勤奋好学,不断锻炼,虽然是老三届的初中生,在部队也是难得的“秀才”。于是,曾先后被抽调搞简报、起草材料等等。由于与上级机关接触多了,他的级别也不断上升,排级、连级、营级……
1984年,在部队大裁军的背景下,林福久看到了年龄的劣势——没有希望当将军了,便毅然决定转业,离开整整锻炼了16年的部队大学校、革命大熔炉。于是,他的人生旅途又一次出现了重要转折。这一年,他转业到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他本来文字基本功扎实,又在解放军大学校里培养锻炼过,保持了部队严明紧张的工作作风,再加上他有了较好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起草文件和讲话稿可以说得心应手,他在单位自然很受领导器重,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
精神在物欲冲击下坍塌
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大概因为贫穷,他自私自利的习性,在早年就潜伏到内心深处了;因为穷,他的吝啬小抠,在那个红旗飘飘的年代形成了;还是因为穷,他那不甘寂寞、穷则思变的想法,在物欲渐强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也像正发酵的馒头一样,日渐膨胀起来。
当他转业来到鞍山市后,他不仅敬业,还埋头苦干,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也极为融洽,因此,很快就被提拔为鞍山市检察院调研室的副主任。检察机关的调研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调研室的职责是为领导服务、为科室服务和为办案服务。表面看来,调研室的工作就是“调查研究”,没有什么限期完成的硬指标,其实,要想干好这份工作,还得有一套真本事。这个时期林福久确实干得不错。领导也比较满意。
当然,他心里非常清楚,调研室副主任尽管名声不错,可谁都清楚那是个有职无权的官位。换句话说那是权力机关的闲职。本来就没有权力,再加上一个副字,自然不像那些掌管业务审批权的部门,每天登门拜访者趋之若鹜,有案子相求者更是说客盈门。而他的办公室冷冷清清,别说有人请客送礼,就是连每年年底,挂历都得不到几本。因此,他的内心也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促使他不得不利用自身有限的条件,通过旁门左道去获得利益,以满足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欲望。比方,他为了求业务部门帮助他的一位犯事老同事说几句公道话,他不得不每天对人家点头哈腰;还比方,他为了让领导看到他的成绩,看到他的能力,逢年过节,他都会把自己画得最好的竹子画,或者自己收集到的名画,给人家送货上门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福久不仅发了一笔小财,还让他思想开了窍。
一天,一位老同学溜到了林福久的办公室。闲聊了几句后,便切入正题,试探性问道:“想弄点活钱花吗?”林福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叫活钱?”
老同学不得不点化他:“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靠死工资永远发不了家。什么是活钱?活钱就是‘外快’呗。”
林福久还很警觉:“违法的事儿我不干。”老同学说:“我能让你干违法的事吗?事情很简单,我手里有一批工具书,你帮我推销出去,拿提成赚回扣。这是光明正大的。”林福久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事儿并不违法,便帮助老同学推销了一批工具书,赚了人生的第一笔“外快”。
1988年春,是林福久人生最重大的一次转折。他在餐桌上认识了香港某公司的杨老板。杨老板问道:“林先生,鞍山是闻名世界的‘钢材之都’,你现在怎么守着金碗要饭吃呢?”
林福久和许多有责任心的官员一样,正愁鞍钢怎样起死回生、返老还童呢,根本没理解杨老板的意思。
杨老板不得不开导他:“现在内地最热门的职业就是‘倒爷’了,怎么?你不想当‘倒爷’?”
林福久回答:“检察院能倒什么?”
杨老板哈哈一笑,说道:“‘倒’钢材呀!这样吧,我带你到香港转转,开开眼。”当时,对于他这一级的政府官员来说,“出境考察”,不仅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是一种荣耀、一种奢求,还是一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福久立即来了精神头:“那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做梦都想出去转转。”
商人无利不起早,岂能不见缝c针?杨老板点点头,说道:“好说、好说!请朋友赏光到香港玩玩小意思嘛。林先生,我明人不说暗话,想在鞍山弄点儿计划内钢材指标,这个忙你能帮吗?当然赴香港考察的费用,我全包了。”
本来上香港开开眼,就是梦寐以求的事儿。精明的林福久又算了一笔经济账。那时赴香港旅游的全部费用,大概3000多元人民币。仅这笔钱,就相当于林福久当时的两年工资,值了!
由于到香港去有极大的诱惑力,林福久尽管开始摸不着头脑,还是四处琢磨弄钢材指标。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是他在检察院干了几年,有点社会关系,还是他本身就有这种天赋,过去没有挖掘。反正不出10天,他还真从一位领导同志手里,搞到了一批钢材指标。杨老板大喜过望,当即与林福久签了“口头合同”,称钢材出手后,送给林福久一笔可观的利润。杨老板没有食言,两个月后来到鞍山,果真送给林福久吓了一跳的一笔巨款。据林福久交代:“杨老板送给我的佣金是600万元人民币。”
特别是1988年9月的一天,林福久接受杨老板的邀请来到了香港。那迎接他的奔驰豪华轿车;那香港某宾馆带客厅双卫的高级套房;以及在香港的一家海鲜坊签单消费,一次就12880元港元。当时,不仅把林福久吓了一跳,还增加了无限的新鲜感。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他误认为杨老板是香港的大富豪。
杨老板哈哈一笑说道:“实话实说吧,我算什么?是小老板,才10亿港币啦!这还能算是有钱人吗?在香港‘属于无产阶级喽’。你知道吗?在西方国家,什么算富有?拥有私人飞机,拥有私人游艇,最好再拥有私人银行……这才算是真正的富豪了。”
那天吃完饭,天色已经很晚了。杨老板看了看表说:“林先生,男人出门在外,总有一种寂寞的感觉。一会儿,找两个小姐陪陪你。”林福久吓坏了,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嫖娼是违法的。”杨老板笑道:“瞧你吓的,这儿是香港。没有刑事犯罪的证据,香港警察是不能随便闯入民宅的。走,我带你出去转转,体验一下香港的夜生活。”
就这样,林福久在香港足足待了一个星期。
旁听席上座无虚席
无疑,这一个星期对他来说是改换灵魂的一个星期。这一星期,他那培养多年的文人儒雅、高傲的心态,在巨大物欲冲击下,从羞愧开始不断地坍塌;他那当过16年军人挺拔的身躯,高傲的头颅,在巨大利益的冲击下,开始弯腰点头。何况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短短的时间里,他实实在在地得了600万——600万可是个天文数字,要是靠领死工资,他就是干几辈子都拿不到啊!随之,他作为司法机关公务员原本的骄傲,年轻时曾经的理想信念崩溃了,内心深处的欲望之河开始汹涌奔突。
当他在香港上完这一课,突破口被打开后,他的贪欲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
于是,在鞍山这座城市,林福久拥有了双重身份——鞍山市检察院的调研室副主任,资本初兴时期的精明商人。他变成了这个时代的特有的官场“怪物”,一边把事业做得惊天动地,一边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边把自己放纵得穷凶极恶,一边把自己装扮得美好无比;一边是圣女教徒,一边是险恶魔鬼……
其实,早在1990年前,他就借着略懂书画、古玩,往来于鞍山与北京之间,把鞍山收购的旧货古玩,偷偷地倒到北京潘家园去卖,也了解了许多有关潘家园永远无法破译的神秘传说。比方一张旧字画,在窃窃私语中,只卖了160元,谁知日后在拍卖会上,竟驴打滚般不断翻番,卖出了2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一个破蓝花小瓷碗,声称“元青花”,标价12万元,被买主用放大镜不知看了多少遍,好说歹说,花8万元买到手中,最后经鉴定,是一个连30元都不值的仿造品;还有一个破茶壶,摆在那里,受冷落一年多无人问津,后来竟黄袍加身,被一海外行家100万元买走。据说,这把壶原是明代皇室的藏品,后来散落民间……等等。他在倒弄中,虽然没有发大财,倒小有收获赢利颇丰,长了不少见识,开了不少眼。他体验了一种冒险的快感,这为他日后敢于铤而走险奠定了基础。1990年之后,国家经济提速的时代来临,他就像当年的那些最具胆略的投机者一样,自然不会放过那为数不多的几次发大财的机会。据林福久向专案组交代,在1988年至1993年5年间,他仅与香港商人经营钢材一项,就赚到700万元;1993年,他又依靠可以拿到认购证的便利条件,以及敏锐的嗅觉,购买20万股鞍山合成的企业原始股,一年后净赚230多万元。此后,他还大胆地从黑市买下10万股合成股票认购证,倒手炒卖之后赚了180多万元。
当他做完这一切,物质上极大丰富之时,他觉得他就像一个政治赌徒,精神支柱顿时坍塌了!
他觉得他那美好的理想,就像建立在那松散沙滩上的“美丽雕塑”,就像那虚无缥缈大海上的海市蜃楼,当那急风暴雨般的红色风暴刮过,当那无比美妙的大海雾气散尽,他的最大资本青春没有了。而他在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自命不凡,舍我其谁的精神,却丝毫没有减退。而他面对的现实是:他所在的检察机关,是鞍山的特权机关;他的官衔也不高,但掌握着生杀大权;往往只要一句话,一个暗示,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许多利益便唾手可得,且没有成本,没有麻烦,没有后顾之忧……
“酷吏”在转型投机中诞生
现在新闻的时髦说法是:林福久的腐败生涯,从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始,又被鞍山市人民检察院终结。换句话说,他的腐败生涯是进入司法队伍开始的,也是在司法队伍中终结的。
无疑,在林福久看来,要不断地谋取私利,就必须掌握权力,并逐步掌握更大的权力。因此,他对权力看得特别重,处心积虑地接触更高的权力。他也曾掩盖起不满,努力工作,提高素质;同时不断地展示自己的书画方面的才能。为了实现这一神圣目标,他如果遇到影响他仕途发展的障碍,他如果通过主观努力无法扭转,无法打通,他都会强压怒火、忍辱负重,想方设法绕过去,重新延续他向上攀登的轨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