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鬼屋
淑宁用袖子擦了擦汗。
“圣上、主子,用点水吧!”
“嗯。”
先端过水递给皇帝,然后才接过自己的一口气喝光。
皇帝只是浅尝两口便停下了。
“你们退下吧!”
把杯子递回给二梅,让她们出去。
帐子又被放下,淑宁和皇帝再次躺了回去。
“朕陪着你,没事的。”
皇帝拥过她,自从太子离开后,贵妃就三天两头的作恶梦。
“嗯,谢谢皇上。”
淑宁在皇帝怀中换了个舒服的睡姿,听着他有节奏的心跳声,渐渐地再次入眠。
太子现在快到边境了吧!皇帝却没有很快入睡,而是算计着太子的行程。
太子望着和京城不同的夜空,手握长剑一身戎装站在帐前。
“殿下,怎么还没休息?”五爷带人巡视军营,却不想看到本以为休息的太子却一身戎装的站在外面。
“五舅,我马上就去睡。”太子朝五爷点了点头。
“早点休息吧!明天就能到边城了。”
五爷理解,第一次出来嘛,又快到边城了,太子睡不着是正常的,当年他第一次随父出征也是这样。
“好。”
太子点头。
等五爷离开后就回到了帐中,外面守着的士兵呼出一口气,这位殿下一直站在外面,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别看太子年轻,却极有威严,被他看一停止了。
第二天,大军开进了卫城。
卫城地处边境,这里民风开放,不仅大人能打,就连小孩子也不好欺负,打起架来不要命。
大军一来,卫城的守备军松了口气。
再不来,他们都快坚持不住了。
与元帅并行的便是太子,卫城的百姓看着英俊不凡的太子欢呼。
特别是那些少女们,一个个捂着脸,心都快跳出来了怎么办?和边境的糙老汉子不同,太子长的很俊美,身材虽然在盔甲中看不出来,但据她们目测应该不差。
再加上有别于边境汉子的黑,太子简直比擦了米分的女子还要白。都说一白遮三丑,何况太子还不丑,这简直就是分上加分,太子的容貌已经超过许多少女们接受的范围之内了,有好几个受不了昏倒,引起一阵纷乱,但很快就平息了。
方贤笑看着太子,这个外甥的定力还真好,都这样了居然还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气势。
熟不知比起京城少女们的疯狂,这边境的姑娘毕竟跟太子不熟,而且也顾忌他的身份,除了眼神恨不得把他吞了外,行为上已经算是含蓄了。
想到自己每次出宫,都会被人扔花扔手帕,有时候居然还有水果向他砸来,太子表示和京城的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他习惯了。
主帅府,是守备府得时改造出来的。
太子和方贤他们都住这里,这已经是卫城最好的住房了,别的再找不出更好的来。
元帅和太子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住的比自己还差吧!所以守备一家就另寻了住处,把守备府让了出来。
好在后院方贤、太子等人不用,守备的东西人都堆放在后院,前院空出来给主帅和太子住。
太子与方贤住在了最好的院子里,本来这是让主帅住的,可是太子一来就不好安排了。
论身份地位,当然是太子最尊。但是论军队的地位,却又是主帅为尊。这要怎么安排?让太子住,他也不愿意。让方贤住,这君臣有别,他也不敢。
最后干脆两人一起住进去得了,反正是舅甥,正好方便太子向方贤请教兵法。
方贤就地取材,直接拿卫城周围的地势教太子。
因为有实物做参考,太子学起来也容易。
每天除了练习武艺外,还有就是捧着兵书不放,不懂的地方就问方贤。做为曾经跟随着老侯府一起打过瓦刺的方贤,其兵法谋略一点也不输给自己的父亲。当初他在打瓦刺的时候,也献过不少的计,老侯爷原封不改的用了。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_分节阅读_226
所以太子向方贤请求兵法,无疑是找对了人。
几个兄弟中,就他的能力最高,不然也无法统治另外几个兄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听自己调令。
有本事的人,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如果方贤没有本事,就算他们再有兄弟情,也不可能听一个无能之人的话。
毕竟这是战场,一不小心就会没命,要是再来一个赵括,他们几十万大军干脆直接抹脖子算了,不用鞑靼帮忙。
“参见殿下。”
太子坐在院中,对着沙盘练习,就看见几位将军进来。
“礼。”
太子挥了挥手,让汪大海给几位将军上茶。
“多谢殿下。”
几位将军双手捧着茶,细细打量这位未来之君。
和自家的熊孩子一比,果然没法比啊!都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养孩子的,把太子教的这么好。虽然不说平易近人吧,却也不是那种娇生惯养,不把别人当人看的人。
跟太子说话,只要你说的是对的,他就会听,也不会因为被拆了台而恼羞成怒。反而虚心的向周围的人请教,语气很非诚恳。
面对这样的太子,哪怕自己想留一手都不好意思,全部都倾囊相授,把肚子里的那点经验和墨水全都倒出来了。
“各位将军有事吗?”
被一大堆爷们盯住,即使是太子也hold不住啊!只好找话聊。
“无事,无事。殿下你继续。”
众人摇头。
“哦~”
太子见状只好继续自己的学习,时候在地图上比比,时而在沙盘上插、上一些旗子。
众将军看了,虽然觉得太子的布阵还有些稚嫩,但已经远超同龄人,偶尔还有一些惊人之举,虽然不能决定胜负,却也能给敌方造成一些伤害,或是让他们mo不着头脑,不知道对方下一步要怎么做。
过了一刻钟,方贤带着三个弟弟走进来。
“嗯,大家都来了啊!坐吧,不用多礼。”
方贤双手往下按了按,又走到太子身边看他布阵。
“殿下,你都把臣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方贤吃惊的看着太子,那可是一大箱子,而今天太子用的正好是他让太子最后看的书。
“是的,书里有许多地方我还不是很懂,回头舅舅有时间的话,我再向舅舅请教。”
即使太子放慢了自己看书的速度,结果他来到卫城不出半月就看完了所有的书,就这样已经让方贤很吃惊了。要是让太子告诉他,如果自己全力看的话,不出五天就能看完,他会不会更吃惊呢?
“好,我知道了。晚上你到我房间,我讲解给你听。”
也不知道鞑靼是不是知道大夏的几十万大军已经来到边境,所以最近半个月对方没骚扰边境,而是远远的观望。
“他们在观望什么?”
太子拿着一个弟弟做的千里眼,看了眼对面扎营的鞑靼人马。
“也许不是观望,而是在等着我们松懈。”
方贤也有一个,这东西其实做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镜片。全是人工磨的,所以总共只做了十个出来,皇帝留了三个,一个自己两个赏人。还有一个给了方贤,剩下的全给了驻守边境的将士。
至于太子的这个,那就是四皇子私下赞助的了,皇帝都没份。
“原来如此。”
鞑靼人看来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蠢,只会直来直往。
“真要蠢,也不会成为和瓦刺一样强大的游牧民族了。”
方贤指了出来,起码鞑靼和瓦刺的首领不蠢。只是他们遇到了更加聪明的狐狸,所以才会被一一的拔掉。
现在瓦刺完了,鞑靼将是继瓦刺后,第二个亡国的草原游牧民族。
“说的也是。”
太子点对,他果然还是太嫩了点。不过没关系,他还年轻,还可以学。
只要他愿意,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和大舅舅一样,即使领着几十万的大军也轻轻松松,不见了辛苦。
这么多人命背负在自己身上,太子感觉这样的压力好大。他是太子都如此想了,做为主帅的方贤呢?
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暂时没有人知道,只知道方贤每夜都会很晚才睡,第二一大早就起来练武,然后早餐前去城墙上观察鞑靼的动静,然后才回来用上膳。
太子跟着方贤,也习惯了他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和方贤一起起床练武。方贤去观察鞑靼的时候,他就拿出书来看。
虽然这是在大夏的土地,但为了安全,做为国储君的他还是能不外出就不外出,毕竟杀了太子绝对会这一战产生影响的,所以刺杀这种事守备府自从太子住进来后,警戒加强了不少。
巡视的人也增加了,太子几个舅舅更是亲自带队保护他。
“梆梆~”
更夫打更经过,太子房中的灯还亮着。
“殿下,该休息了。”
木重楼手中捧着灯,太子看书看入了迷,要是不叫他,他会一直看下去的。
“哈,这么晚了。行了,你们也去休息吧,孤知道了。”
太子出宫后,已经习惯了自己动手。行军的时候哪里来那么多规矩,所在太子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应付自如,可以说要是他换一身衣服,根本没有人相信他是大夏朝堂堂的太子殿下。
“是~”
木重楼退下,太子吹了灯,躺在床上。
据他估计,鞑靼的耐心应该差不多了,相信不久就会有一场大战,到时……手在空中一握,一定会赢的。
“殿下?”
方贤站在城墙上,却见太子早早的来到,手中的千里眼始终不曾放下。
“大舅舅来了?鞑靼终于有动静了。”
太子一指对面,鞑靼的营地出现了不少兵力,来来往往奔跑。
“嗯?”
方贤拿出自己的千里眼朝对面望去,果然鞑靼开始调兵遣将。
“第一次,他们会先试探,殿下要不要跟他们玩上一局?”
鞑靼不可能一来就直接全军压上,肯定会先试探大夏的反应。
“有何不可?”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_分节阅读_227
太子挑了下眉,他也需要适应,就拿最开始的鞑靼兵练手吧!
“好,到时就麻烦殿下喽!”太子有自信便好,方贤一开始也担心太子会插、手军务,但是显然太子没有这个意思,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
☆、第139章
来的时候父皇也说了,让他多看多听多想,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自以为是,仗着太子的身份指手画脚。
在这一点上,太子做的很好,不负皇帝与贵妃的心教导。
一个能听进忠言逆耳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不然以后大臣只敢说假话不敢说真话,大夏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两日后,鞑靼第一次进攻。太子带着一万人马出城迎战。
一身白色盔甲的太子,在鞑靼大将的眼中就和小白脸没有什么两样。
双方大将先战,太子一开始因不习惯这种马上作战的方式有些处于下风,但随着太子习惯了这种打法和气氛,手中的□□越使越顺,渐渐不再满足于防守,而是主动进攻起来。
这让随着太子出城保护他的方四舅松了口气,外甥终于适应了。
太子手中□□舞得虎虎生威,一点也看不出来是没上过战场的人,终于在交手近百招后,一招捅死了对方的大将。
本来人家想逃的,太子直接□□离手,射中了他的后背心,一枪断命。
打马追上,把插、在鞑靼大将背上的银枪拔下。
头一次杀人,太子居然没有半点的不适,有的只有对鞑靼的仇恨。他是大夏的储君,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夏的安危,自至杀人后的害怕或是不适,太子没有想这么多。
“哦哦哦~~”
身后方四爷举着□□欢呼,士兵们也都一起欢呼。
鞑靼那边死了大将,将士们的气势弱了,主帅见状鸣金兵,来日再战。
“嗯~”
太子拿出一块白色的手帕,轻轻擦拭着枪、头上的血迹。
冷俊的面容,不经意的动作,都让鞑靼还没有撤离的众将士们心中一寒,这大夏的小将都如此厉害,杀人后眼都不眨一夏,不愧是最强的国家吗?想到大夏还没有拉出来的大、炮,鞑靼一方心更寒了。
但是想到他们部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抢大夏就饿死。反正也是个死,试一试或许还有出路。
至于像大夏投降内附,鞑靼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但是他们的大汗不愿意,毕竟自己当家作主惯了,谁想头上顶一个大爷啊!
可是有很多事,就算是大汗也做不了主。毕竟人都死光了,他这个大汗也就成了孤家寡人,大夏也不用打了,全饿死了。
现在一是战场上被大夏人杀死,二是直接饿死,三是内附成为大夏属国。
这个三个大汗都不选,而是选择抢大夏,说不定有活路。
但是现在看来,这也不是一个好主意。鞑靼的主帅头发都快愁掉了,虽然他本来也没多少头发。
本来按主帅的意思是内附的,可是大汗一意孤行,他不得不带兵攻打大夏。
其实也不是不行?打是死,不打也是死,但是内附的话就不一定死了,甚至还有大夏救济,冬天也不用担心牛羊死太多被饿死了。
当然,内附也就代表了他们必须要在大夏需要的时候成为大夏的打手。
不过这都不成问题,反正他们在草原上的时候也经常和人打架抢夺东西,不过是做打手,这个他们在行。
只是……
鞑靼主帅想到了那个顽固的大汗,一时间头痛中。
太子首战告捷,极大的激励了士气。
因这是太子第一次出战,几个舅舅为他开了庆功宴。
太子不敢饮酒,因娘亲说在满十八岁以前都不许沾酒,所以即使太子对酒也有一些好奇却从没有饮过。
比起四皇子喜欢阳奉阴违,太子向来是说到做到的。
不能喝酒那就以茶代酒吧!几个舅舅半坛子酒下肚了,人还是清醒了,太子对他们的酒量甚为佩服。
喝到最后,太子以歌助兴。
“狼烟起,江山北望……”
唱起这首歌,太子就想到了站在城楼上的娘亲和以酒相送的爹亲。
做为儿子,他太不孝了。不在父母身边尽孝,却远赴边送。但是做为太子,他的做法却又对得起大夏。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方贤几人抱着酒坛一同唱了起来,唱到高、潮出,太子跃出,脚尖一踢,银枪在手,宛如一条银蛇在夜色下游窜。
沾了血的银枪比起以前更添一份煞气,太子整个人的气势也发生了转变。如果说以前还带着少年的天真,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是一名战士了。
“好,小舅舅陪你过招。”
五爷拿起一把剑,比起枪,他最好的是剑法。
一舅一外甥,一剑一枪,你来我往。别看五爷年纪比太子大,经验也比他强,但一时间还真拿太子没办法。
太子的枪法经过血的洗礼,越加的地圆满,再加上杨家枪法本是杀人枪法,五爷反倒被外甥逼的回剑护身。
“哈哈哈,不打了。”
虽然不会输,却也一时间赢不了,五爷一剑逼退太子,长剑一扔,插、回武器架上的剑鞘中。
“哈哈哈,五弟这是怕输。”
四爷指着弟弟大笑,五爷不干了,冲上去和自家哥哥打了起来,兄弟俩你来我往,也不用武器,直接以肉相博。
方贤和二爷根本不在意,这两个弟弟经常这样,他们都习惯了。
反倒是太子一时间不习惯,愣了一下才被二爷拎回去吃菜。
“二舅舅,不用管吗?”
太子筷子拿在手中,却没有夹菜。两个舅舅正在打架,他坐在这里吃菜是不是不太好?
“不用管,等他们打累了自然也就停了。”
二爷割了一块烤羊肉在太子的碟中。
“吃。”
晚上尽瞧他喝水了,一点食物没进肚。要是把外甥饿瘦了,贵妃绝对会拔剑追着他们砍的。以前在侯府,小妹就这样干过。
可是他们又不敢跑太快,怕小妹追不上最后生气弄伤了自己,于是只能绕着桌子转圈,被她拿剑鞘打几下才算完。
“多谢二舅舅。”
既然二舅舅都这样说了,太子当然不会客气,直接吃了起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早就饿了。不过烤羊肉他没碰,吃捡了桌上的素菜来吃。虽然父皇也说了他不用禁素,但是太子平时还是少食荤,只有在战前才会吃肉,不然战场上没力气,怎么跟人打。
木重楼和汪大海见状,又上了几碟热菜和热饭。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_分节阅读_228
“大舅舅、二舅舅,你们也吃。”
光喝酒是喝不饱的,几个舅舅的饭量比他还要大。
“好。”
方贤和二爷一人端起一个大碗吃了起来。
这个时,四爷和五爷也打够了,两人肩搭着肩走回来,同样端碗吃饭。
桌上的菜就如同狂风过境一般,很快就被几个大汉扫荡而光,连油汁都没有留下。
“娘,你怎么不吃啊!”
四皇子手拿着一个鸡腿在啃,是他最喜欢吃的卤鸡腿,还是四个姨姨的手艺,他的最爱啊!
“唉~看着这一桌子菜,我就想到了你哥,他在边关吃得下饭吗?”
一直以为都养在宫中,吃的用的全是最好的,会不会去到边关后不习惯啊?
“娘,你就别担心了,几个舅舅也在呢!不会饿着老哥的。”
四皇子觉得自家娘亲有些杞人忧天。
他因为年纪小,倒也没有禁素。每天有一个鸡腿、一个鸡蛋,一盘鱼肉等。
“做娘的,即使知道也难担心啊!”
淑宁吃了几筷子就吃不下了,拿起帕子给小四子擦了擦嘴,见他吃完每天规定的肉食后,才站起来去念经。
四皇子端着碗又开始刨饭,只是这一次下饭的全都是素菜。
皇奶奶对他也很好,他能守的还是要守,虽然在前世社会并不讲究这些。
淑宁在侧殿念了一下午的经,晚上皇帝带着四皇子过来陪她一起用餐。
“小四说你中午都没用什么,现在有朕和小四陪你,多少用一点吧!”皇帝亲自夹菜。
“多谢皇上。”
淑宁端起碗,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也许是有皇帝和四皇子陪着,也用了一碗饭。
“行啊你,都会打小报告了。”捏了捏小儿子的耳朵。
“娘,我这还不是担心你。”
四皇子一扭身体跑到皇帝身边站好。
“对,小四这是为你好,人怎么能不吃饭呢?”
皇帝捉住贵妃又要拧儿子的手,把人拉进了自己怀中。
“哈哈,还是老爹懂儿子的心,儿子就不打忧娘亲和爹亲了。”
四皇子哈哈一笑,带着内侍跑了。
“臭小子,有本事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淑宁笑骂一句。
“爱妃,夜深了,咱们也安置吧!”
说完抱着贵妃回屋,当然别担心,两人在守孝期间是不会做什么。不过是躺在床上盖棉被纯聊天罢了,说的最多的就是两个儿子,同时表达了对太子的担心。
“放心,太子是你我的儿子,他一定不会有事的。”
皇帝轻轻拍了拍贵妃的后背,要是不把人安抚好,贵妃又要睁着眼睛到天亮了。
“唉~妾知道了,皇上睡吧!”
淑宁拉了拉被子,靠在皇帝的胸口睡了。
“相信咱们的儿子吧!他从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皇帝轻轻说道,感觉到怀中人的身体一瞬间变的僵硬,但很快又软化下来,不一会儿就传来绵长的呼吸声。
“回皇上,粮草已备好,臣请陛下派人运往边关。”
兵部尚。
“嗯,即日送往边关,开阳侯,这一次就麻烦你了。”
皇帝对另一位老将说道,本来想让老永宁侯爷送的,可惜上一次贵妃之事老爷子一病不起,好不容易恢复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健康了。
“臣,一定不负圣恩。”
开阳侯站出来,花甲之年还能得到皇帝重用,他一定会把运送粮草之事办好。
“嗯,爱卿之能朕信,就等爱卿的好消息了。”
皇帝点头,这开阳侯以前也曾是一名猛将,十年前还带兵出征过,所以对他的能力皇帝倒也没有怀疑过。
“臣,遵旨。”
开阳侯往边关运送粮草,一路上都没有宵小敢打主意,就算是一些强大的贼匪都安静下来,一时间通往边关的道路变得很平静,不少商队跟在运送粮草的大军后面,这可是天然的保镖。
开阳侯没有阻止他们跟随,皇帝也说了,有时候给民方便,就是给朝庭方便,他们要爱民如子。
皇帝都这样说了,谁还敢对百姓们动手。虽然是商人,却也是他们大夏的百姓。开阳侯虽是武将,却也懂得什么是保爱卫国。
1...818283848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