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狼生百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巴之俊

    按照黑骑营射出的箭数,再加上杨九郎十五人的博杀,此次歼敌约有二十万,李元昊损失惨重,光就地火化士兵的尸体,就用了七天,他可不敢像宋军一样对尸体不管,因为尸体全在西夏境内,办完这些,便呆在军营,暂时停止了进攻。l0ns3v3




第219章国恨家仇
    “老太君、穆元帅,此次战争结速之后,天波府有何打算”,元帅大帐中,杨九郎开口提问,“子承父业,还能怎么做”,老太君回答,杨九郎又转向杨衡,“衡儿,你的笛声是否对所有人的效果都一样”,“他的笛声对于我来说,一点用没有,如果小五不防备,老三的三笑功、留在狼州陪母亲的完颜琴所练十停步,均可分分钟杀死他”,小七先开了口,“老太君,你现在还认为衡儿已经天下无敌么”,杨九郎问,老太君绝对相信小七的话,就凭他能够找到无根水的解药,解救了杨九郎一众儿女这一点,天下之人都无人可以做到,想了想,看了一眼穆桂英,见她点头,“天波府也到了该退隐的时候了,等这次战争结束,老身便带领全部杨家人,去河西老家安居,我不想他们四个再有闪失”。

    “那就战报中勿提四个贤侄,不然,皇家总不会死心,即使去了河西,也会过不安生”,杨九郎道。

    西夏军队重整了一下,半个月后,再次攻城,小七一眼看到了军中的呼兰佐,因为当年为寻双胞胎,他们两个战过一次,大家半斤八两,平分秋色,脸色大变,“穆奶奶,情况有变,现在听我说,小侄先借帅令一用”,穆桂英可是个透亮的主,立马将帅位让出,“众将现在听令,敌兵一会儿攻城,穆元帅带领杨家众女将,负责防城”,“末将领命”,穆桂英带领众女将出去了,“杨玑、杨权、杨洋、杨虎、杨陆负责空中作战,杨斌、杨笑、杨端、杨风、杨雨、杨雷、杨电、杨十三妹负责地面,把杨衡彻底保护好,杨衡负责专心杀敌”,“末将领命”,也全出去了,“杨九郎听令,一旦杨衡得手,你便带领黑骑营杀出,直冲西夏大军”,“末将领命”。

    小七发完令后,便骑白浪直飞三百米的半高空,注视着西夏军中的呼兰佐。攻城开始了,普通士兵攻城,三千武林高手飞向城墙,围攻杨家十兄妹和天波府四兄弟,但杨衡的笛声响起,三千高手成片成片的倒下,呼兰佐飞起前去支援,被小七半路拦下,随着时间的消失,三千高手全部被杨衡杀死,呼兰佐看看大势已去,便一人逃走了,杨九郎一看高手全被杀死,便带领黑骑营杀出,杨衡十四人也同时扑向西夏大军,这次杀敌约二十四万人,西夏军队彻底失去元气,无奈之夏,只能再次向大宋求和,而当杨九郎一众高手改向青远寺时,发现人已去,洞已空,呼兰佐和他的弟子们不知所踪。

    杨九郎带领十一个孩子和黑骑营先是回了狼州,休息了半个月,打发孩子们先后回归师门,杨端去了辽国,才和杨笑、杨虎、杨陆去了皇宫,等了五天,才与仁宗、齐曙一起,迎接得胜回朝的杨家军。

    穆桂英骑马走前面,四兄弟身着孝衣,捧着五个骨灰罐骑马随后,接下来杨家一众女将,大军驻在城外,等待皇上下令搬入军营。宋仁宗为杨文广五人举行了国葬,欲再封其四个儿子,发现没有任何军功,而杨九郎的十一个儿女也是如此,心中苦笑,“看来,天波府也想要归隐了,九郎的儿女除了保卫好狼州,也不打算出仕”。

    三个月后,过年,宋仁宗没有看到天波府入宫拜年,便让陈林去天波府查问,结果,大门紧锁,人去府空,仁宗听后一口鲜血吐出,三个月后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千古一帝,自此变为千古绝唱。l0ns3v3



第220章天下同一哭
    以下内容,转载的是赵进斌老师,发自众号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在哀悼皇帝的驾崩,整个北宋国内子民无比哀痛!

    岂止是国内,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国皇上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多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史载辽国皇上,“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个国家的皇帝死了,让本国黎民百姓哭得涕泪横流的事,屡见不鲜,但让邻国敌国的百姓和皇帝痛哭,并且表达出由衷的尊敬与哀悼。这样的君主,历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事实上,赵祯既没有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样多才多艺,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赵祯庙号“仁宗”,“仁”就是对他的盖棺论定。所谓“为人君,止于仁”,这是对君主的最高评价了。宋仁宗的过人之处,即“仁”。宋仁宗亲政后对臣僚、对百姓比较宽容、宽仁,正史及宋人笔记都多有记述。仁宗在位41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几十年里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大家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繁荣。他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修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科学文化文明发展的,赵祯不是一个奋发有为的英主,甚至在历朝守成之君中也不是声誉卓著的明君。但他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使得北宋“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兵器),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他在位期间虽然发生了和西夏国之战,但因策略应对大致得当,双方互有胜负,西夏因连年征战国力难支,最后两国和谈,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史称“庆历和议”。由此,大宋又取得了近半世纪的和平。尽管有种种外患内政上的问题,但仁宗一朝无论如何还是宋朝的治世,除却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些盛世气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宽宏大量。赵匡胤统一中国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未杀有功大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赵匡胤制定了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到了宋仁宗赵祯继位,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他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开了“四书”的先河。



第221章齐曙登基
    齐曙继位,以下是从百度百科搜出的部分文章内容,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公元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公元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公元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

    公元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三四个年头,实则三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公元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公元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公元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公元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公元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真是我的带啊!”便接受下来。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被弄丢了,赵宗实也不追问。

    公元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仁宗说后宫又有怀孕的,此事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是个女孩。当时赵宗实刚好因生父赵允让逝世服丧。

    1061年十月十二日,朝廷打算起用赵宗实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赵宗实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赵宗实四次上奏推辞,朝廷才允许他继续守丧。守丧完毕之后,赵宗实又被授给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他再次推辞。

    公元1062年同年八月初四,赵宗实被立为皇子;初九,改名赵曙。赵曙听到诏命后称病,推辞当皇子,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周孟阳做了些劝诫,赵曙连忙拜谢。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没有同意,下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人前往劝告服从命令,于是众臣到赵曙卧室扶起他送入皇宫。赵曙才答应做皇子,并告诫舍人说:“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后嗣,我就回来。”八月三十日,赵曙出现在清居殿。从此以后,赵曙每天两次朝拜仁宗,有时还到皇宫内服侍仁宗。九月,赵曙被封为齐州防御史、巨鹿郡公。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正式即位,是为宋英宗。四月初二,大赦天下,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

    赵曙想为仁宗守丧三年,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宰相大臣等不答应,赵曙才收回成命。四月初四,赵曙生病。派韩贽等人向契丹报告英宗即皇帝位的消息。四月初五,尊奉曹皇后为皇太后。四月初八,下诏请求皇太后共同处理军国要事。四月十四日,皇太后到小殿垂帘听政,宰臣又到小殿帘前上奏国事。四月十四日,制作受命宝印。四月十六日,任命皇长子赵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即北宋的第六个皇帝。



第222章英宗生平
    赵曙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一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

    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先对曹太后说:“您侍候先帝仁宗这么多年,天下谁不知道您是一个又贤德、又宽厚、又仁慈、又通达的人,为什么现在会和儿子过不去呢他是个病人,您不至于和他一般见识吧。难道您希望别人象议论天下其他继母那样去议论您吗”他们又对赵曙说:“自古以来,天下贤明的君主不计其数,人们为什么唯独称颂舜为大孝子难道其他人都不孝顺当然不是。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父母作的不好而子女依然孝敬有加,那才值得称道啊。过去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您还不清楚您只管尽您作人子的孝心,相信太后一定不会亏待了您。”在大家的劝解下,两宫之间的矛盾得以逐步缓和。

    公元1064年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撤帘还政。赵曙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他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中国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父、母丧后两周年(即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再议。

    治平元年(1064年),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发生大水灾,赵曙派遣使臣巡视,疏治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

    同年,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宋朝。

    治平二年(1065年)农历四月初九,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于是,赵曙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公元1066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赵曙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赵曙生父)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赵曙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省,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多了太后的签押。赵曙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相与执政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赵曙最后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

    公元1066年十一月初八,赵曙再次生病,同年十二月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立长子赵顼为太子。

    有一天,赵曙对赵顼说:“按照国家的旧制度,士大夫的儿子有娶皇帝女儿的,公主们都因身价高升而避开公婆的尊长地位,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总是在想这件事,醒时睡时都为此感到不安,怎么能因为富贵的缘故,而违背一般的人伦长幼之序呢可以下诏有关部门改掉这个规矩。”遇上患病,赵曙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公1067年一月二十五日,赵曙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葬赵曙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在政治上,赵曙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赵曙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为广纳人才、为国选贤,赵曙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

    在经济上,赵曙执政时,封桩库、左藏库等国库空虚。以公元1065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入不敷出。

    在文化上,赵曙还非常重视读书和书籍的编写整理。公元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赵曙,赵曙对此大加赞赏。

    公元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不仅如此,赵曙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并调宦官进行服务。赵曙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赵曙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



第223章忆往昔还剩泪
    杨九郎明明知道宋仁宗的驾崩日期,但他什么也不能做,因为穿越者不敢改变历史,而又因为老三媳妇完颜琴为自己添了一个大胖孙子,而天天装得极度高兴,拼命多喝酒,让自己尽量少想此事,等养皇宫报丧的到来。

    完颜琴需要在家坐月子,所以,除了他们母子,杨九郎夫妇带领十一个儿女,以皇子、息孙的身份去了皇宫,与齐曙一家共同守灵,第二天,杨九郎哭得声音沙哑,哭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到了第三天,只会张嘴而再很难发出任何声音,小七怕他哭裂了声带,随点了他的哑穴。

    晚上吊丧的走了之后,女眷照样回家休息,两家子孙仍然轮流给仁宗守夜,杨九郎一家今天是第二次,自己报着一壶酒,边喝边流眼泪,“想自己虽然是穿越而来,但必竟是胎穿,但也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如果不是宋仁宗的大义和赏识,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而作为自己,前世生活在没有皇帝的和平环境之中,今世又胎穿到避世几佰年的杨家寨,对于皇家,他本能的敬而远之,可打死自己也不会想到,在宋仁宗的感召之下,自己一步一步的沦陷,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理解,再到亲近皇家,并成为了皇家的一员,用自己和亲人的鲜血与生命,为大宋、辽国筑起了一个和平地带,即狼州,成了彻头彻尾的保皇派,而与宋仁宗的私人关系,也从远避、不避、亲如父子,变成了他实实在在的儿子”,越想越痴迷,越想越流泪,“而现在,自己也从齐曙的师兄,升格为他的大皇兄,在接下来的将近四年里,也不知还有多少未知之事等着两人去处理。首先的一件事,曹皇后与西夏青远寺的勾结他还不知情,再说也不是讲的时候,只能看事情的发展再做决定”。

    叹息之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香,“皇儿,为父刚得了几壶好酒,咱爷俩今天办了它”,宋仁宗微笑着对杨九郎开口,杨九郎一口就喝出了是杏花春的头酒,便随口吟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春”,宋仁宗哈哈大笑,“这是头酒,产量很低,他们也只能上贡六壶,酒是好酒,但比起你做的《杏花落》,不是差了不少”,“那皇儿得空去把今年的取来,咱爷俩也受用了他”,“好啊,皇父等着”,两个人你一杯我一盏,喝光了整整六壶《杏花村》。
1...3536373839...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