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巅峰召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香千古

    秦昊自然看出了父亲的疑惑,立马淡笑着解释道:“父亲,十万大军守护四郡之地,已是绰绰有余,再多的话也是徒耗钱粮。况且兵在精而不在多,与其极限扩军至十五万,还不如训练出战力更强的十万精锐。”

    “有道理。”

    秦温略做沉思后,当即轻笑着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察觉找到,在儿子的交流过程中,他早已经下意识以秦昊的想法为主,根本不会回绝秦昊。

    这一幕自然都被张然看在眼中,心中更是泛起了一股奇异的感觉。

    这哪是父与子完全是君于臣嘛。不过君是儿子,臣却成了老子。

    看来这世上真的有天生的领袖!

    张让高调的来到雁门,一张圣旨给雁门带来两个侯爷,秦家从此一门双侯。而后张让又高调的离开,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从秦温那里‘勒索’了五万两黄金似的。

    洛阳中的不少人对此都惊愕万分,毕竟一向清高的秦温,在立下如此大功之后,为了不沾染不必要的‘麻烦’,都要破财消灾,可见十常侍的力量依然不小,所以对于十常侍,最好还是别得罪为妙!

    回到朝中之后,张让立即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将秦昊收复中北三郡的消息给爆了出来,满朝文武在次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这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半残的雁门军,收复了丢失二十多年的中北三郡,又立下一个旷世奇功。

    秦昊那小子真是太能折腾了吧,收复失地的功劳,可不比重创匈奴小多少啊,这才刚封侯立马又要升官了。

    满朝文武百官心中对于秦昊都是嫉妒万分,单论升迁速度,整个大汉绝对无人能和秦昊相比

    接下来张让又将雁门军伤亡惨重,从侧面婉转地提出了雁门军想要原地休整补充兵力,希望朝廷可以支持迁流民充实三郡人口,以抗击北方异族。

    对此,刘宏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半残的雁门军根本影响不了大局,只有恢复实力后的雁门军,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此刘宏想的很透彻。

    至于迁移流民的问题,这在刘宏看来都不算是问题,迁移流民对于洛阳朝廷而言只是一张圣旨的事,朝廷又不用出钱粮,能不能到达三郡就要看流民自己的了。

    不得不说刘宏这个皇帝还是有点担当的,中北三郡虽然对朝廷形同鸡肋,但既然已被收复,他也肯定是不会在让出去。

    退朝后,刚刚还一脸笑容的刘宏确突然皱起了眉头,张让见此心头咯噔一声,小心的问道:“三郡收复乃是喜事,陛下为何眉头紧锁,一副苦恼的样子呢”

    “朕是在愁这次要封给秦昊一个什么官。”刘宏揉揉太阳穴,苦恼的说:“秦昊他连十五岁都还不到,就已经官拜冠军侯,虎贲中郎将,这可是很多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成就,继续升迁的话。那秦昊的升官速度未免太快了。”

    正好经过的万年公主刘慕一听,立马凑过去抱着刘宏的胳膊,撒娇道:“父皇,秦昊年纪太轻不宜身居过高职位,那何不多赏赐些金银,以示恩宠呢。”

    秦昊,让你小看我,先给你一个小教训,让你知道本公主不是好惹的。刘慕心中无比得意,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张让一听心中顿时暗叫不好,昊儿得罪后过万年公主吗这丫头竟想用许些钱财就抵消收复三郡的战功,真是用心险恶呀!

    “陛下,如此大功,仅赏赐金银,是不是让人觉得忧心小气了。”张让轻声道。

    “确实不妥!”

    刘宏点头,他虽然耳




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浪淘沙,群英荟萃
    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浪淘沙,群英荟萃

    中平元年,十月。

    继针对天下世家的豪强自行募兵的诏令发出之后,大汉朝廷再次出招,发出了针对天下流民的流民迁移诏令,号召天下流民的前往并北三郡。

    此诏令一出天下流民哗然,一直对流民不管不顾的汉室朝廷,现在居然也顾忌起普通百姓的死活了

    朝廷在民间的信用并不好,否则也不会闹的天下皆反,很多流民对此一开始都不相信。

    不过流民在徘徊还有犹豫的同时,也都知道了雁门太守秦温之子秦昊,确实领兵收复了沦陷近二十多年的中北三郡。

    汉室以此作为突破点,刻意大力宣传之下,秦昊成了名扬天下的少年英雄,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而后朝廷又用秦温的人品作为保证,这才终于吸引了一部分人前往三郡。

    当迁往三郡的流民门确确实实的分到土地之后,也证实了三郡免费发放土地的事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无数流民纷纷向三郡赶去。

    迁移诏令为汉室在平民之中扳回了不少人心,许多依然对汉室还抱有幻想的百姓,在得知三郡确实分发土地之后,都激动的痛哭流涕,纷纷高呼吾皇万岁,秦将军万岁。

    就连黄巾军之中的部分人也出现了一丝动摇,毕竟自他们起义之后,天下百姓不但没有受其福泽,生活反而更加困苦。

    当然这部分人很少,大多数黄巾都极为坚定。

    既然已经走上这条反路,那就只能一条黑走下去,没有其他选择了。

    兖州,陈留。

    得知近百万黄巾要赶到兖州之后,兖州世家哪里还敢在多做抵抗,连投降条件都不敢提,全都主动投降。

    毕竟兖州世家大部分族兵,都被曹操带去了虎牢关,他们再也没有在抵抗下去的本钱。

    不过兖州世家都想得太简单了,现在的局势可不是他们想投降,就能投降得了的。

    因为兖州世家的狙击,致使黄巢被卢植曹操打的惨败,也使得黄巢黄巾继承人的身份再次变得风雨飘摇。

    扬州洪秀全一路顺风顺水连战连捷,项燕项羽爷孙更是打下了豫州和大半个徐州,黄巢一边大败后,成绩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所以黄巢对兖州世家简直是恨得直咬牙,又怎么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不过黄巢也明白不能把这些世家给逼急了,否则玉石俱焚的话,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黄巢假意接受兖州世家的投降,在彻底接收完胜利果实之后,立马就翻脸不认人。

    近百大小世家都遭到屠杀,只有部分侥幸逃去了荆州和徐州,曹家的夏侯家大部分成员都在曹操的军中,其余人等也都提前逃到了徐州,所以幸免于难。

    自此一役后,兖州世家实力损失惨重十不存一,整个兖州都彻底沦为黄巾的势力范围。

    在百万大军进驻兖州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数百万民夫,没日没夜的往兖州运送粮草,现在的兖州已经成为黄巾军的粮库。

    陈留是兖州最接近司隶的州郡,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了黄巾军汇聚的大本营,而此时的陈留太守府可谓是群英荟萃。

    黄巢、项燕、项羽、洪秀全、方腊、李自成、李密、窦建德、王世充、陈友谅、张士诚、方国胜……

    除了张献忠留在冀州不在场外,黄巾之中但凡有点名气的渠帅和义军头领,基本都已到场除了。

    &n



第一百九十九章:最讨厌想章节名了
    【重复章节】

    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浪淘沙,适者生存

    中平元年,十月。

    继针对天下世家的豪强自行募兵的诏令发出之后,大汉朝廷再次出招,发出了针对天下流民的流民迁移诏令,号召天下流民的前往并北三郡。

    此诏令一出天下流民哗然,一直对流民不管不顾的汉室朝廷,现在居然也顾忌起普通百姓的死活了

    朝廷在民间的信用并不好,否则也不会闹的天下皆反,很多流民对此一开始都不相信。

    不过流民在徘徊还有犹豫的同时,也都知道了雁门太守秦温之子秦昊,确实领兵收复了沦陷近二十多年的中北三郡。

    汉室以此作为突破点,刻意大力宣传之下,秦昊成了名扬天下的少年英雄,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而后朝廷又用秦温的人品作为保证,这才终于吸引了一部分人前往三郡。

    当迁往三郡的流民门确确实实的分到土地之后,也证实了三郡免费发放土地的事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无数流民纷纷向三郡赶去。

    迁移诏令为汉室在平民之中扳回了不少人心,许多依然对汉室还抱有幻想的百姓,在得知三郡确实分发土地之后,都激动的痛哭流涕,纷纷高呼吾皇万岁,秦将军万岁。

    就连黄巾军之中的部分人也出现了一丝动摇,毕竟自他们起义之后,天下百姓不但没有受其福泽,生活反而更加困苦。

    当然这部分人很少,大多数黄巾都极为坚定。

    既然已经走上这条反路,那就只能一条黑走下去,没有其他选择了。

    兖州,陈留。

    得知近百万黄巾要赶到兖州之后,兖州世家哪里还敢在多做抵抗,连投降条件都不敢提,全都主动投降。

    毕竟兖州世家大部分族兵,都被曹操带去了虎牢关,他们再也没有在抵抗下去的本钱。

    不过兖州世家都想得太简单了,现在的局势可不是他们想投降,就能投降得了的。

    因为兖州世家的狙击,致使黄巢被卢植曹操打的惨败,也使得黄巢黄巾继承人的身份再次变得风雨飘摇。

    扬州洪秀全一路顺风顺水连战连捷,项燕项羽爷孙更是打下了豫州和大半个徐州,黄巢一边大败后,成绩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所以黄巢对兖州世家简直是恨得直咬牙,又怎么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不过黄巢也明白不能把这些世家给逼急了,否则玉石俱焚的话,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黄巢假意接受兖州世家的投降,在彻底接收完胜利果实之后,立马就翻脸不认人。

    近百大小世家都遭到屠杀,只有部分侥幸逃去了荆州和徐州,曹家的夏侯家大部分成员都在曹操的军中,其余人等也都提前逃到了徐州,所以幸免于难。

    自此一役后,兖州世家实力损失惨重十不存一,整个兖州都彻底沦为黄巾的势力范围。

    在百万大军进驻兖州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数百万民夫,没日没夜的往兖州运送粮草,现在的兖州已经成为黄巾军的粮库。

    陈留是兖州最接近司隶的州郡,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了黄巾军汇聚的大本营,而此时的陈留太守府可谓是群英荟萃。

    黄巢、项燕、项羽、洪秀全、方腊、李自成、李密、窦建德、王世充、陈友谅、张士诚、方国胜……

    除了张献忠留在冀州不在场外,黄巾之中但凡有点名气的渠帅和义军头领,基本都已到场除了。

     



第二百章:群关环绕,洛阳八关
    第二百章:群关环绕,洛阳八关

    百万大军可是一股能够覆灭大汉的战力,由不得各方不重视,而黄巾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也成功将无数势力的注意力都汇聚于此,各大势力都全力监督着黄巾的一举一动,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大谁何。

    大谁何虽然在太平卫和黑冰台的联手渗透下,目前已瘫痪了大半,想要反渗透黄巾军虽不太可能,但仅仅是打探确切消息还是绰绰有余的。

    两个多月内,兖州的黄巾军只是运粮和训练,根本看不出丝毫要打仗的样子。

    临近十一月,气候也越冷黄巾发动决战的可能性也越小,但朝廷依然严令前线将士严防死守,毕竟谁也不知道张角会不会按套路出牌。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廷虽下令命前线将士不得懈怠,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前日防贼

    前线的汉军将士怎么也没想到,老老实实训练了两个多月,没有丝毫进攻迹象的黄巾军,竟一直是在迷惑他们。

    十一月,一场大雪席卷了中原大地,天寒地冻之中,谁都没想到项羽竟然领着黄巾精锐,悍然发起了突袭。

    这次突袭计划自然是郭嘉策划,而后由项羽提出来的,具体情况也很简单,巧借天气麻痹汉军,出其不意之下定然一战而胜。

    当然郭嘉此举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提高项羽在张角心中的地位。

    这场突袭并不是决战,只是为个来年的决战而做准备,彻底将战线推至虎牢关一线,当然能拿下虎牢关自然是最好的。

    卢植虽退回了虎牢关,但却没有放弃虎牢关和陈留之间的数座城池,而且卢植还在沿途还设下了十余座险寨,准备以此为防线,节节抗击,消耗黄巾军的兵力。

    张角命人估算过,汉军若是凭借这些防线严防死守的话,黄巾一城一寨的进攻,等到打到虎牢关下的话,最少也要用十万条人命去填。

    而现在郭嘉的突袭之策,直接瓦解了汉军在虎牢关前的所有准备,也让黄巾军减少十万大军损伤,张角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突袭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而黄巾精兵强将尽出,又有项羽亲自领军,自然没有什么要塞是攻不下的。

    而后项羽发动闪电战,数座坚城,十余座险寨,竟在一个月内被项羽尽数拔掉,幸亏卢植反应迅速,不然虎牢关都有可能被项羽攻下。

    自此,洛阳与陈留之间,只剩下虎牢关与大谷关两道险关,当然也是最难攻取的两座险关。

    立下大功的项羽,在黄巾军中声望大涨,在加上其张角女婿的身份,项燕的拥护,项羽成为张角继承人呼声最大的人,而张角也因这次“项羽”的谋划,心中有了些微妙的改变。

    张角也是凡人,总会有一些私心,项羽要是适合的话,他自然是不会将黄巾军交给外人的。

    不过张角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不坚定,让黄巾形成了三个派系,暗地里更是争斗不休。

    洛阳,天眷之地,坐落于河洛平原中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南西北八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易守难攻。

    中平元年三月,黄巾起义,而后数月内,关东大半沦陷,朝野百官为之震慑。

    洛阳之东,虽有虎牢天险,但黄巾也有雄兵百万,满朝文武都不认为仅一道雄关就能抵挡百万雄师。

    为了保
1...5556575859...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