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刚才阎立本给皇后的画像,看上去神态俱肖,但是还是能够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是画出来的,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但是梁王所画的这三幅画,给人的感觉,竟然不是画出来的,倒像是拓印上去的一般。

    真的是可以以人力画出来的吗

    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又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一干人都大张着嘴巴,圆睁着双眼,一时间都看傻了。

    这其中,以阎立本为最甚。

    原本他以为,自己已经学习到了师傅的真传,甚至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直到今天他才发觉,原来以前的时候,师傅并没有拿出他真正的本事来。

    而当今天,师傅真正拿出他的本领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师傅的能力,可能是他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别人可能只是惊诧,但是唯有阎立本才明白,要画的如此惟妙惟肖,到底有多难。

    阎立本看的要比别人更仔细一些,他甚至都数过几个区域的杏树叶子,然后吃惊地发现,数量竟然完全一致!

    师傅要有多惊人的观察能力,才能在看过一眼之后就能记住,并且完美地复原出来,连一丝一毫的位置都不差!

    并且,足足做了三幅画啊,所用的时间居然只有那么短暂。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众人才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

    好吧,其实依然震惊,但是至少能够保持表面上的镇定。

    这时候,终于有人发现画像上面题的诗作了。

    只见第一幅画像上面的诗作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看到这诗作,有文人忍不住吟哦起来,然后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在场的文人,哪一个不是饱读史书,博学多才

    他们纵然未必能够写出流芳千古的诗篇,但是最基本的鉴赏能力是不缺的。

    这首诗,通篇都没有任何具体的对于容貌的描写,但是看过这首诗之后,偏偏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个绝世仙子的形象。

    这首诗的水准太高了,高到足以流芳千古的地步啊!

    天呢!

    这梁王到底有多少才情啊

    这才短短的月余时间,就做出三首足以流芳千古的诗篇了!

    但是,这并没有结束。

    第二幅图像上面,仍然留有诗作。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一首,竟然完全不弱于第一首,并且似乎是对第一首的补充和解释。

    天呢!天呢!

    现场的那帮子文人,简直都快要疯掉了!

    要不要这么狠啊

    对他们来说,这一辈子能够做出一首这种诗作来,他们已经心满意足,感觉都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但是人家梁王呢短短的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居然就是两首。

    但是,这还没有结束。

    原来第三幅画像上面,还有第三首诗作。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帝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看到这一首,现场不少人都麻木到没什么感觉了。

    好吧,不过有是一首同样高度的诗作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

    实在是三首诗写的实在是太牛了,尤其是三首诗放到一起的时候。

    现场的这些文人,都快要疯掉了。

    这三首诗好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首是从空间角度写的,用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鲜花来比喻杨妃之美;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又借用汉宫的赵飞燕来反衬杨妃之美;第三首完美地将第一首和第二首糅杂在一起。

    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和人完美地融合在一




136.第136章 李愔的作用!
    第136章 李愔的作用!

    就在母子三人正在说着梯己话的时候,忽然有内侍来传讯,皇上召梁王前往御书房问话。

    听到这个消息,杨妃和李恪脸上不由充满了担忧。

    而李愔则是给了杨妃和李恪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跟随内侍去了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之后,李愔向李世民行礼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李世民指了指座位说道:“愔儿,坐下说话吧。”

    李愔坐下之后,不等李世民开口,抢先说话。

    他非常清楚李世民找他来的意思,如果让父皇先开口说话的话,那么他就将陷入被动之中。

    因此,还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好。

    李愔不由说道:“父皇,最近儿臣忽然记起师傅在梦中传授给我的一些知识。”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问道:“愔儿,你记起来什么,说来听听”

    李愔不由说道:“父皇,儿臣记起,师傅似乎传授给我一种叫做火枪的武器,可以在四百步外开火击杀敌人。还有种攻城利器火炮,威力奇大无比,能够摧毁敌人的城墙。”

    闻听此言,李世民眼睛中不由迸射出骇人的光芒!

    这世上,竟然有此等利器吗

    如果是真的话,那真是太好了!

    唐太宗刚刚继承皇位不久,公元626年,突厥曾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被,距离长安城仅四十里。

    当时,京师震动,有不少大臣提议让李世民让出长安,迁都洛阳。

    最终,唐太宗否决了这个提议,设疑兵之计,亲自带领将士隔着渭水和颉利对话。

    颉利见到唐军军威威严,最终太宗又许以财物与之结盟,最终颉利才率军退去。

    而李世民将这件事情,视做自己毕生之耻。

    便桥之盟后,李世民进一步加强备战,亲自垂范练兵,将士卒都训练成为精锐。

    随着国力的进一步强大,在贞观三年冬,李靖率领六路大军,开始反击突厥,并且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是突厥的威胁依然存在,此时唐朝的国力日渐强盛,但是对上突厥,仍然损失巨大,消耗掉无数国力。

    如果,真的能够制造出火枪利器,能够在四百步外射杀敌人的话,那么在对突厥的战役上,将更加的从容不迫。

    还有攻城利器火炮,竟然能够摧毁城墙,如果能够制造出来的话,灭掉高句丽易如反掌。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同样野心勃勃,如果能够在他这一世,解决掉突厥之患,攻克高句丽的话,那么他的文治武功,必定达到巅峰!

    他杀兄弑弟的恶名,也能够清除不少。

    而这两种利器,对现在的李世民来说,真是瞌睡的时候送来的枕头啊。

    李世民不由急切地询问道:“愔儿,这两种利器,你什么时候能制造出来”

    李愔不由耐心地解释道:“父皇,这两种利器,对钢铁的质量要求极高,工艺要求更是精益求精,目前凭我大唐的技术,还不足以制造出这两种利器。不过,只要逐步提升钢铁质量,改进工艺,相信最多五年的时间,就能够制造出火枪和火炮来!”

    五年时间吗

    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但是区区五年时间,李世民还是能够等得起的。

    李世民不由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愔儿,你真是父皇的福星啊!如果你真的能够制造出这两种利器的话,等父皇百年之后,这大唐的江山,朕交给你又有何妨”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并没有半点兴奋,反而严肃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的性子惫懒,只想当个安稳闲王。当皇上这么辛苦的事情,还是交给大哥来做吧!”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愔一眼,但是在李愔脸上,他没有看到丝毫的伪作。

    李世民不由哈哈笑道:“那好吧,既然你没有这份心思,朕也不勉强你!你放心,你母妃这里,朕保证不让她受半点委屈!不过这两种利器,必须要加紧制作!”

    李愔答允下来,然后告退而去。

    走出皇宫之后,李愔只觉得背



137.第137章 长安纸贵
    第137章 长安纸贵

    这两首诗,便是脍炙人口的《琵琶记》和《观欧阳大娘舞剑》。

    这两首诗中的佳句,在文人圈里光为传颂,听者无不啧啧称赞,惊为神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琵琶记,能够将美妙的曲音,用如此形象传神的文字来描绘出来,作者端的是大才啊!”

    “这一首琵琶记,绝对是千古佳作啊!”

    “咦你们知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里面弹奏琵琶的女子,又是何人啊”

    “不知道啊!”

    “来,来,你们在听听这一首《观欧阳大娘舞剑》”

    “今有佳人欧阳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啧啧,这一篇竟然不弱于《琵琶记》,是同一个作者写出来的吗还有,这里面的舞剑者欧阳大娘,究竟是何人好想亲眼见识一番啊!”

    “快去打听,这两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这位琵琶女和欧阳大娘,又是何许人也”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中,都在寻找两首诗的作者,还有琵琶女和欧阳大娘的真实身份。

    而这两首诗,那些文人见了之后,就爱不释手,马上找来纸笔传抄。

    因为传抄的人多了,竟然导致长安城里的纸张大卖,一时间竟然卖断货了,直接导致长安纸贵。

    最终,诗文的作者,还有琵琶女和欧阳大娘的名字,都被打听了出来。

    原来,这两首诗文,居然都是梁王李愔所写。

    这让众人文人既感觉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意外是因为梁王在此前已经有过多篇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佳作了,像是卖炭翁、梅雪、清平调三首。

    并且,这些佳作可都是在短短的月余时间内拿出来的。

    这些佳作,那些寻常文人一辈子能拿出一篇来,就能心满意足了。

    但是人家梁王呢简直就跟喝水似的,随手拿出一篇来,都是经典。

    而现在,竟然又一下子拿出来两首。

    这等才气,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在情理之中,似乎是觉得,也唯有梁王这等才气,才能随手写出两篇如此惊人的诗作来了吧

    至于琵琶女和欧阳大娘的名字,倒是令人意外。

    原来这琵琶女和欧阳大娘竟然是同一个人,名字叫做欧阳若水。

    此女在之前,籍籍无名,还是因为梁王殿下的两首诗,这才名声广播。

    不过,此女又是哪家的呢

    经过多番打探之后,最终才知晓,原来就是里的——额,现在已经正式改名为天下第一院。

    是天下第一院里的清倌人,卖艺不卖身的技艺。

    其实消息打听到这里,大家已经隐隐的回过味来了。

    毕竟,这帮子文人,脑子可都不笨。

    霍,这不就是被梁王殿下给买下来的吗

    听说因为这件事情,梁王殿下还着实被那些言官给弹劾了一番。

    不过最终,这件事情还是被皇上给压了下来,只是简单的象征性的惩罚了一番了事。

    而梁王在这个时间里推出这两篇诗作,而诗作的女主角



138.第138章 顺拐阎立本(第一更)
    第138章 顺拐阎立本(第一更)

    这个可怎么办呢

    想了半晌,李愔终于想到一解决的办法。

    李愔不由对阎立本说道:“立本啊,这种绘画手法,现在时机未到,你暂时还学不了。等以后时机到了,我自然会教你。对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拿几张图纸给你看下。”

    说罢,李愔先回了趟房间。

    阎立本可不止是一个画家啊,他还是一个建筑学家。

    而李愔看中阎立本的,其实并不是他画家的身份,而是他建筑学家的身份啊。

    既然如此的话,想要吸引阎立本,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建筑学上下手。

    因此,李愔决定给阎立本看一下后世的一些建筑风格。
1...4142434445...5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