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梁王已经遭受到一次刺杀,并且险些丧命。
他们自然不敢松懈。
不过,有四影卫随身保护,只要不动用军队,能伤害到李愔的人,还真的不多。
不多时,李愔便来到天下第一楼之前,发现哪里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都是在这里看热闹的。
楼前站着一位书生,这书生身上穿着一袭浆洗的发白的青袍。
身材消瘦,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是站在哪里,给人挺拔苍劲之感,自带风骨。
此时,只听这位书生从容地问道:“敢问掌柜,我这下联可有不妥之处如果没有的话,还请把赏钱拿出来吧!”
掌柜的哪里懂得下联的好坏连忙推脱道:“客官请稍候,我们东家马上就到。”
这时候,李愔不由走上前去,向那个书生问道:“你说对出此联的下联,敢问你对的下联是”
那个书生转身面向李愔,高声说道:“我对的下联是:烽销极塞鸿。”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这下联金木水火土俱全,这是真的对出来了啊!”
“真的对上来了!好对,好对啊!”
“这一次,天下第一楼一万钱的赏金该拿出来了吧”
而李愔听到这个下联之后,则是微微一笑。
这个下联,的确是把金木水火土五个偏旁给对上了。
但是无论是在意境还是在对仗上,都差了一些意思。
李愔不由说道:
上架感言
接到责编通知,本书明天中午上架。
又是新书上架时,又是一篇上架感言。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一下责编武行大大,这本书从开书到现在,武大给了很多推荐,还有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没有武大,就没有这本书现在的成绩。
其次要感谢诸位亲爱的书友,你们的点评、催更、推荐和打赏,就是烟雨码字的动力。
临近上架,烟雨心里其实很焦灼,很不安,很惶恐。
很想找个人聊一聊,但是居然找不到,那就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吧。
就在去年的时候,烟雨查出腰间盘突出,做了四年的轮胎厂做不下去了。
离职之后,一年换了几份工作。
今年再次来到威海,忽然发觉工作更难找了,人过了三十五岁之后,到那个厂都不爱要。
似乎人一过三十五,就成了半废之人。
而这个时候烟雨开了新书,新书成绩出乎意料的,居然还不错的样子。
于是烟雨一横心,决定把找工作的事情放在一边,先全力写书。
这也是烟雨在pk的时候,能保持每天万字更新的缘故。
但是患得患失,压力真的很大。
一连三次pk,每天都在纠结数据,都在担心能不能晋级,都在焦虑写出来的东西读者会不会喜欢。
每天夜里一两点钟躺到床上,脑子里满满的全是情节走向,很多天都是趟三四个小时睡不着,然后直接爬起来码字,生物钟彻底紊乱。
现在不得不用一些药物来辅助睡眠。
不再年轻的烟雨,上有老下有小,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娘恩。不到这个岁数,也很难体会到这个岁数的艰辛。
奔四的岁数,腰也不好,怕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能够养家的工作。
烟雨很想能够通过写书来养家糊口。
可能有读者会问:烟雨,你是在哭惨来博取我们的同情吗
额——大概是的吧
但是,似乎又不是!
烟雨虽然很惨,但是脊背还没垮掉。
烟雨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些收入。
还希望有条件的读者,能够支持一下烟雨!
一个月只需要几块钱——大概大家发个红包都不止这些——就能让烟雨彻底改变现有的困境。
当然了,上架了,注定会有很多朋友离
第一百五十八章:为万世开太平(一更)
听到梁王的问题,上官仪微微皱起眉头。
这个问题,以前从来没人问过他。
其实,上官仪心目中最真实的答案,大概就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不过,既然这个问题是梁王问出来的,那他就不能这么回答了。
因此,在听到梁王的问题之后,上官仪沉思片刻之后说道:“我读书,是为了一展平生所愿!”
听到上官仪的回答之后,李愔微微摇头,不置一词。
看到李愔得反应,上官仪的傲气也被激发起来,不由反问道:“不知梁王殿下,又是为何而读书呢”
听到上官仪得反问,李愔嘴角一抹微笑一闪即逝。
李愔不由放下酒杯,抑扬顿挫地说道:“本王读书,只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愔每说一句,上官仪就被震撼一次。
说到最后,上官仪坐立不住,不由一下子站起身来。
听完梁王的回答之后,上官仪只觉得热血上涌,一股豪气陡然涌上心头。
他大声随和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一句,居然震动窗纸簌簌作响。
“男儿读书,当如是也!”
说罢,上官仪对李愔深深一揖。
这一礼,李愔并没有躲避,而是坦然受之。
既然上官仪从这四句话里受益,那么他就当的起这一礼。
这四句话,出自后世张载的四为句,可以说,几乎把古代书生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全都归纳总结在一起。
李愔相信,很少有弱冠之年的书生在听过四为句之后,还能不热血彭拜,不奉为圭皋的。
果然,在李愔说出四为句之后,上官仪已经将李愔引为平生知己。
两人一场酒宴,喝的痛快淋漓,宾主尽欢。
最终下楼,两人把臂而行。
走到门口的时候,李愔忽然停了下来,对账房说道:“去给上官公子包一万钱来。”
很快,一个包裹了一万钱的包裹,就递到了上官仪手中。
这一次,上官仪并没有推辞。
接过包裹之后,上官仪对李愔说道:“今日上官仪到天下第一楼来对对联,其实是因为囊中羞涩。承蒙殿下馈赠,上官仪就厚颜收下了。”
听到上官仪的话之后,李愔不由哈哈大笑,心知上官仪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愔不由问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处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住进我王府里面。我王府之内,有数千藏书,可供上官公子随意观看。”
在古代,可不比现代有这么好的条件,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买到,甚至在网上就能在线
在哪个时代,想借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数千藏书,对哪个时代的书生的诱惑力,堪比大宝剑。
并且李愔又说了一句话:“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帮你引荐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继承自隋朝,还并不完善。
当时的考试,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这里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会在考试之前,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欢你的诗作,那么成了,这一科,你十有会高中。
所以,当时流行一种说法,功夫在场外。
比方说,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诗《近试上张水部》,就是诗人朱庆馀在考进士科之前,写给主考官张籍的行卷诗。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否。
这首诗猛一看上去,是写的一个新婚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醒来,天快亮了。
丑媳妇马上就要见公婆
第一百五十九章:贴身保镖(二更)
上官仪啊,宰相之才啊!
李愔真的很惋惜!
但是这种事情讲究两厢情愿,不能强求。
就在李愔正在思索着,到底有没有机会有没有可能将上官仪拉拢到自己身边的时候,皇宫里面的力士前来传旨,皇上要召见梁王。
嗯
本王最近似乎没做什么错事吧
父皇又有什么事情召见我了
怀着无限狐疑,李愔来到皇宫之内。
御书房中,李世民黑着脸向李愔问道:“愔儿,你最近过的很悠闲啊”
李愔诚惶诚恐地说道:“父皇,并没有啊!儿臣最近苦读经书,钻研学问,过的很充沛呢!”
啪!
李世民一拍桌子,厉声问道:“那你答应朕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呢拿了朕的五千贯钱,怎么到现在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额——
这个问题,李愔能说自己都给忘了吗
本来如果没有遇刺事件的话,李愔已经准备做这件事情了。
可是经过遇刺事件之后,李愔就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居然给忘的一干二净。
但是这种事情,那是打死都不能承认啊!
于是,李愔不动声色地说道:“父皇,这么大的事情,儿臣怎么会忘记呢儿臣早就准备好了,至多一个月内,就能制造出价格低廉,洁白如雪的白纸。”
听到李愔的回答,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说道:“对了,像是卫生纸,你也一并制造一些。皇宫之内的卫生纸已经不多了,尽快送一些来。”
在用过一次卫生纸之后,李世民就彻底离不开它了。
连带着长孙皇后等人,也都喜欢上了它。
用过之人都说好。
不过,李世民手头只有那么一卷,大家都用,很快就用完了。
不得已,李世民只好到含象殿里又顺了一卷回来。
杨妃就住在含象殿之内,杨妃哪里,自然是少不了这东西的。
但是堂堂天子,居然要跑到自己的妃子哪里顺东西,这说出去简直没脸见人了。
而偏偏这家伙只知道孝敬自己的母妃,而不知道孝敬父皇,还非得要自己提醒不可!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不由在暗中偷乐,还不敢流露出来,忍得很辛苦。
半晌之后,李世民语重心长地对李愔说道:“愔儿,你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做的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为父皇做的,也是为我大唐做的。”
“有过要罚,有功就要赏。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父皇如果不赏赐你的话,似乎都说不过去了(连读者都看不下去了:)),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沉思片刻,李愔不由说道:“启禀父皇,能为父皇分忧,能为我大唐做些事情,都是儿臣的分内之事,又怎么敢向父皇讨要赏赐呢”
李世民感慨道:“如果朕的儿子,都能像你一样明事理就好咯!但是有功就要赏,说罢,你想要什么赏赐”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不由感慨万千。
要不要这么抠啊您要真想赏赐的话,直接赏赐下来不就好了嘛你问我,让我怎么说
如果按照李愔的功劳的话,现在大概可以封赏他更大的封地,更换封号。
但是李世民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恐怕李愔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世民一直没有对他封赏,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而李愔自己,就更不会要这些虚名了。
反正在没有去封地之前,这些都是虚的,顶多封赏更加丰厚一些罢了。
但是现在李愔日进斗金,差这点钱吗
思索了半晌之后,李愔不由向李世民说道:“父皇,我府上有一位典军叫做薛仁贵,上一次就是他带领禁卫军,将辱骂皇室的
第一百六十章:一字马(三更)
原来这是母妃的安排。
自己有过一次遇刺的经历,幸亏薛小小住的近,被沈威的声音惊醒之后,马上赶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