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一场超级混战,在那边打响。
王巨用望远镜都看不清楚,只看到各艘船一起绞在一起。双方的士兵不但在各自船上战斗,还时不时跨到别的船上战斗。
不过王巨神情很坦然。
可能交趾是哀军,但装备太落后了,王巨居然看到有不少士兵使用的武器。居然是自己给土著人准备的武器。两者装备不是一个等级上。
而且交趾有不少士兵是新募来的,以水性好优先,经过实战的士兵很少。
果然不久,王巨在望远镜中看到几十名宋军将刀架在几位身穿紫色或红色交趾官服脖子上,徐徐退回原来的船。其他交趾士兵不敢动弹,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艘船横冲直撞。退了回来。
王巨说道:“杨将军,下令,让那艘船上的士兵将那几位交趾高官绑在桅杆上。”
“喏。”杨从先也欣喜地说道。
“再将船驶过去。”王巨又说道。
李常杰以及交趾几位主将一起被抓,失去了总指挥,交趾余下的船只迅速溃败。
“追!”王巨又说道。
不拼命,而是逃命了,这些交趾人下场很惨的,虽然船小灵活,但船速跟不上去,九成船只陆续被追上,一一歼灭。
战事进入到尾声。
韦胜与朱庭光、苗履、姚雄乘坐小艇过来。
“那边就交给你们了。”王巨说,他之所以上船来,不过是激励一下大家的士气。也幸好及时上了船,否则今天在杨从先指挥下,即便是胜,也是惨胜。但王巨也没有表功,他已经不需要战功点缀了,再说杨从先最少有着苦功,若不是杨从先以身作则带着两万大军训练,今天水战则是一面倒的战斗,仅靠海外那点兵力,根本休想有任何胜机。
“少保,请放心吧。”
王巨扭头看了一眼被捆绑的李常杰等人,厌恶地说:“被捉住的战俘统统杀掉,这几人押着,随我一道回去。”
带着李常杰等人,王巨乘船自钦州港上岸,又将李常杰押到邕州,任由百姓处置,于是几乎在眨眼之间,李常杰等人就让邕州百姓将其生生撕裂,有的百姓甚至生食其肉。
太残忍了,看着一个百姓嘴边挂着血淋的肉块,尽管王巨经过那么多战事,还差一点看吐了。
不过他还是清醒地下令,让士兵将几人的人头抢过来,不然连人头都让愤恨的百姓撕碎了。再将这几个人头装进盒中,铺上石灰,又写了此战经过大约,究竟为什么打的未说,只说了打的经过,反正交趾近三万水军经过这一战后,几乎全军歼灭了。以及这几个人头与人头主人的身份,一一说明,派人送向京城。
“少保,邕州百姓终于申冤得雪。”陶弼说道。他心中感慨万千,如果不是王巨来了,这个罪盔祸首恐怕一辈子逍遥法外。
不过王巨与吕何让都没有说话。
什么申冤得雪的别当真。
真相是国家软弱了,就必然被人欺负。
如果象初唐朝那般强大。即便将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杀得妻离子散,也不会有人替他们申张正义。如果象晋朝那么软弱,即便五胡乱华,中原百姓生灵涂炭,也拿这些胡人无辄。
或者就象马上交趾面临的命运。又有那个国家那支军队,替他们申张正义?
想要正义,想要真理,关健是你自身是否强大!
黄骅及时转开了这个话题,说道:“陶公,少保来了,替邕州百姓申冤得雪,是谓必然。这都是其次,主要是李常杰被击杀,交趾少了一个重要的大将。真正懂军事的大将。”
“这确实是……”陶弼道,他已经从王巨嘴中得到大约的战斗经过,宋军那么大优势,结果还是被交趾烧掉了四十多艘船,导致近三千官兵牺牲。这就是李常杰的功劳。
王巨继续写疏奏,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许多人的痛哭。
王巨放下笔,与陶弼走了出来,看到许多百姓一边哭一边欢舞。
看到王巨走出来,许多百姓伏下。说道:“谢过少保,谢过少保。”
有的人一面磕头,一面泣不成声。
“勿用谢我,要谢谢谢天子。是天子授命让我南来替你们主持公道的,”王巨虚扶了一把。
这才是王巨最聪明的地方,天大地大,但论功劳皆是赵顼的最大……
然而百姓不知道啊,于是望着北方,痛哭道:“圣天子啊。”
总的来说。大多数宋朝官员不恶,至于广南贫困,那是这里本来就落后之故,与宋朝没有关系,相反在宋朝治理下,这里在渐渐变好。
好吧,是圣天子吧,王巨心里面笑了笑,然后说道:“大家散吧,本官还有公务要处理。”
一听王巨要处理公务,这些百姓自发地散去。
但王巨还是低估了百姓心中的悲愤与悲伤,当天晚上,许多百姓做了莲花灯,放于郁水。
这是他们在替亲人超度亡魂……
王巨默默地看了看,对身边侍卫说道:“别打扰他们,回去吧。”
接着王巨又写信,让几处门客来邕州汇合,本来是打算在桂州集结商议的,不过海战那一幕的凶险,让王巨不大放心了,省怕又出了意外,于是亲自坐镇邕州。
但这样,他还是不大放心,然后又来到谅州,于谅州坐镇。
王巨来到谅州,吕城才侥幸逃到长城这边,拜见王巨。
“辛苦了,蔡三方呢。”
“是小的该死,”吕城连抽自己的嘴巴。
“有话慢慢说,”王巨将他制止住。
“少保,小的与三方潜到交趾境内,小的想出一个蠢主意。”
“嗯?”王巨有点不解,因为吕城确实提供了有用的情报,何来的蠢主意?
吕城这才将经过一一道来。
王巨临走时,一再嘱咐,交趾人很狡猾,不可小视,所以诈降后,问什么说什么,只要稍稍将一些地方突出一下,对敌人产生诱导就行了,但别夸大,也别高调,否则敌人就会起疑心。
所以吕城与蔡三方便商议一个主意,他先行送上门,让交趾捉住投降,然后再带着交趾人去捉蔡三方,替交趾向蔡三方劝降,乘交趾不备,让蔡三方“刺杀”吕城,然后逃跑,这样交趾就会更相信吕城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执行成功不容易的,不过还真让他们执行成功了,然后吕城准备了好酒好菜,款待蔡三方,劝降嘛……蔡三方乘交趾人不备,在吕城腿上刺了一刀,然后逃回去,直到过了一会,吕城才大声惨叫。
本来这个计划还是不错的,结果没想到蔡三方没有逃出去,被交趾人又捉了回来。
两人一道带到升龙府,路上蔡三方自知必死无疑,找了一个机会说道,你装作痛恨的样子,狠打我吧,不然少保的事就办不好了。
结果吕城得到交趾信任,蔡三方却被打得死去活来。直到吕城临离开时,才送了一块砒霜到了牢房。
王巨听了心中也是有点悲伤,其实不必要这么做,不仅他们这一拨,王巨还有另外的布置,刺探交趾的消息。这真是不必要的牺牲。但他能责备什么呢,许久才叹道:“你不要难过了,本官会善待他的家人。”
还能说什么呢?然后命手下安排吕城下去休息。
另一边疯狂的席卷再次开始,但与去年完全不一样了。
席卷的地点改了,南路从地哩、麻令、布政开始,北部从永安州开始。也就是这次席卷的区域,将可能会波及到交趾整个国家,并且也让交趾在富良江两岸提前做的准备全部失去了作用。
席卷的百姓数量更远比去年多,几乎接近了百万百姓。这还是应燕达请求,放过了许多百姓,还有一些百姓逃走了,否则数量还要更多。两股洪流从各个船上下来后,连占城人都看呆了。
并且这次席卷大军中夹带着近两万宋朝官兵,所以也不再只席卷乡村,连城池也开始发起攻击。
至少开始时都是小城池,皆被一一攻克。
而且交趾组织了几波军队,同样被迅速击败。
许多百姓涌到长城边,特别是那些被赶出去的苏茂州百姓,一个个趴在长城下面,痛哭求饶。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求饶,长城上的守兵皆不让他们翻过长城过去。
于是许多百姓又向西方逃去,西北就是茫茫山区,但这一带对交趾忠诚度不高,王巨也派出使者,对他们通知,不得接收难民,我便不会对你们用兵。
这些部族同样被这种疯狂的席卷吓傻了,个个唯唯诺诺。遭到他们拒绝后,难民只好再往西而行,再往西王巨则不管了。西边不是大理,而是夹在大理与真腊之间的两个庞大种族,牛吼与哀牢。
都不是好货色,你们自己儿解决去吧。
王巨在谅州一边关注着,一边等朝廷的消息,因为陶弼又“弹劾”他了,而且他的重心也不在交趾了。就在这时,他接到前方送来的消息,说是百姓席卷了地哩、麻令、布政三州后,渐渐向北方转移,接下来是义安路、演州路、清化路,然后就到了长安路,自长安路开始,就是交趾核心区别。
庞大的席卷队伍离开义安路后,开始向演州路席卷。但占城来了,派出百姓与军队,徐徐进入地哩、麻令、布政三州。这三州也确实是属于占城的,不过看到宋军没有动静后,占城又徐徐将军民继续向北移动,向义安路进发。敢情王巨在做屠夫,占城人却来做渔翁……(未完待续。)
暗黑大宋 第661章 自曝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诸位,”王巨看着大伙,在座的除了从泉州、广州与杭州抽调来的门客外,还有几十位在开发两广中表现出色的各个管事,可以说这里集中了王巨手下四分之一精英。
“昨天我们说到我朝之弊,大家谈到最多的就是兵士,不错,兵费确实是我朝最大的支出,但除了养了各色兵士一百余万外,还有几万名官员,近五十万各色差役,几十万名和尚道士,如果再算上授学的各个教授与大夫,我朝几乎六到八户人家就要供养一户。所以赤贫百姓负担才会沉重。”
“是啊,如果比例能下降到十比一,百姓又能稍喘一口气了。”黄良叹息道。
“十比一还是太高,必须控制在二十比一。”王巨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比例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基础。
王巨继续说道:“因此根据各位的想法,我昨天综合了一下,制订以下的章程。首先最底层设亭长,一百户左右人家置一亭长,免其户之赋役,另外再根据当地收入,发放相当于一户人家收入的俸禄。”
不发工资就会想办法贪,所以得发工资。
不过王巨用了一个左右,这要根据实际情况,为了防止疟疾,百姓迁徙到海外,基本都是一村三十几户,多了就会有恶疫传染之危险,少了就不能自保。也就是大约三个村庄一个亭长,多一点问题也不要紧,少一点问题也不大。
“但这个亭长与我朝设置不同,每年一次选举。”
“选举?”下面的人惊诧地问。
“就是将每一个选举的人编成号,印在纸头上,每一户人家年满二十岁以上的男女皆有选举权,在自己认为适合担任亭长的号码下画上一个钩。然后将盖纸覆上,投入匦内,匦外置锁。铁匦由村民共同监督看管,钥匙则由上面一层的镇长掌管。共同制约监督其公平性。到了日期打开铁匦,计名查看,谁的票数最多,就由谁担任亭长。”
“这还有些不大好……”黄良犹豫道。
“有何不好?”
“少保,我时常听你说中庸,也就是一个平衡之道,过于牵就百姓,宽赋免役。百姓虽然满意了,官府则不利,朝廷更不利……”
“恒之,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但莫急,且听我再往下说。中庸之道,以仁为本,以义为节。仁爱百姓才是根本,义嘛就复杂多了,包括律法。制约,但这个制约与律法要公平公正,才可称为义。所以我后面还有一些章程。这是基层的亭长。然后再到上面的镇长。每一千户左右,置一镇长,每一镇尽量置一草市集市,一座书塾,以及两名相关的胥吏,八名衙役,以及相关的差役,但各色差役不得超过十人。”
其实这个镇的编置,已经相当于宋朝的一些极个别小县的户数。这样的人员配置也不算高。但贾亮问了一句:“少保,亭长由何人选举。镇长又如何选拨?”
“良国,亭长的选举由各村百姓推荐。或者自己主动站出来选举,但有几条规订,第一条无论是谁出来选举,必须有十户人家同意者,才有选举资格。第二条,任何人不得用恐吓诈骗收买等不公平方式干涉选举,否则责以黠字流配之刑。第三条亭长之职,协助镇完成市路的赋税任务,调解邻里村里纠纷,组织丁壮反击当地土著人的叛乱,向镇长提出修路水利与其他发发的造福乡里的提案,向镇长反映百姓的愿望与请求,协助镇长捉拿犯罪分子。”
免其家赋役,又给其工资,那就要完成其责任了。
“至于镇长的选举,则由能连任三年以上的亭长,经各州派下来的官员交谈考察其才干者,方可担任,然而有一条,三年之任后,全镇百姓在各市派下来的官员监督下,进行选举,若无六成以上百姓赞成者,不得连任。”
这也是中庸。
能连任三年,那么对各村的百姓应当很不错了。
但有的亭长不识字,或者才能有限,能胜任亭长,未必能胜任镇长,这就需要各市官员考察,实际抓住了一个任免权,也等于抓住了上面对下面的领导权,这也是一种上与下的中庸。当然,也回答了黄良的担忧。
“镇长如果能胜任两任,各市官员必须优先考察,以做提一步的提拨与重用。如果能胜任三年,则必须重用之。其职责与各亭长一样,只是规模变大。然后再到市,每个安据点皆置一市。至于一些小型安置点,则是两到三个就近合并,成为一市。每市户数必须在三千户以上,上者不限。各市置六曹副官,衙前差役胥吏的比例不得超出下面户数的百分之一。若是情况特殊,可以向路提出申请,但也不得超出五十分之一,以减少百姓的负担。各市上面就是路,路也置六曹官与衙前差役,比例不得超出下面户数的三百分之一。余下可以仿照我朝制度。”
至于各市各路的官员任命,王巨就没有再说了。也不是一定非得让王巨来任命,就是王巨现在也没有考虑清楚呢,要不要交给朝廷来授命?
而且王巨也耍了一个滑头,宋朝路编置下面是州县,让他变成了市镇村三级制度。
名字不一样,编置不一样,制度也不一样,就可以避一些嫌了。
“但现在来不及啊。”刘绍先道。
“现在亭长选举可以成立起来,各市官员任命,则在各个管事中挑选优秀人才,担任临时官职,再由这些临时官员挑选合格的镇长,先将百姓管理起来。”
“这样也行,”大家点头道。
“然后我再说其他,首先说宗教,百姓需要信仰的,因此需要宗教。不过得对宗教做一些限制,合法的宗教只能是佛道二教。其他宗教一律不得推广。但道士与和尚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姓户数比例的千分之四。每个道士和尚可以拥有一顷观田或寺田,可以免其赋税,但不得超过这个面积。也不得接受百姓捐献的任何田宅,否则就要强行其还俗。退还田宅,但可以接受百姓其他形式的香火捐赠。另外,无论道士或和尚,不得以任何形式误导百姓有病不医,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教人自残,颠覆官府国家。秘密聚会,强行控制教徒,攻击别的信仰,教人破家荡产去赡养自己,各种淫祭以及残忍祭祀,否则就定为邪教分子,重则斩杀,轻者黠字流配。我要的是真正教人向善的宗教。”
不一定佛道就是好的宗教,就象王则的弥勒教,那就是宋朝典型的邪教。而非是什么农民起义。
但王巨在这里强调着重了一个攻击性,这是预防未来的,西边已经开始圣战了。而且还打胜了……
另外就是防止大和尚们过份贪婪,赚香火钱没关系,但别参与到兼并中。
“这个还真要重视,”陶青说道,因为下面已经有了自发的各种各样的宗教,这是堵不住的,不如主动疏导之。
“希言,明年财政能缓一缓,抽一点钱帛。各市皆兴修一寺与一观,从中原再请一些愿意弘扬佛法道法的真正的道士与和尚前去。让他们将百姓的宗教观念引向正确的方向。”
“好。”
“然后我再说赋税,先说两税。富田之所,两税比例是十抽一,但不得超过这个数额,也不得有各种变相的摊派,违反者,立即罢免其职位。中田之所,两税比例是二十抽一。下田之所,免去两税。如若缺粮,由官府与商贾共同购买之。商税仿照我朝过税与往税,一市之内,任何商货,只抽一次过税与往税,不得以任何形式反复抽税。一路之内,抽两次过税,全境之内,抽三次过税。”
“茶酒盐矾如何之?”陶青又问。
“征商税,不得专榷。”
“如果朝廷更改呢?”
“形成惯例,况且是海外,即便以后朝廷委任官员管理,也不能让他们擅动。若擅动,下面各个临时官员可以带着百姓将其用一些方式撵出其管理的区域。”
“这个……”陶青本来还想说,忽然笑了起来,这个朝廷管理也不能当真哪,真能管得着吗?
“那水利与道路如何兴修?”
“小型的由亭长镇长决定,农闲时让百姓自发兴修,如果大型项目,则由镇长上报各市官员,由各市派出官员考察,然后拨出专款兴修。”王巨顿了顿道:“不过得做一个甄别,何谓大小,一万工作日以下的工程即为小型工程,由各镇自己负责。以上则为大型工程。不过这些工程在决策前,必须也要聚集百姓投票决定,六成百姓支持者才能通过,立项提议。”
“这个主意好,上下共同监督。”诸人皆赞成道。
实际这就是王巨想出来的制度,结合了前世两种制度的综合体,下面分权选举,也就是所谓的民煮,上面集权,以保持高效与政策的连贯性。
不过科举用人制度在这里消失了,也变成了选举制度与磨勘制度的结合体,亭长镇长是选举,表现出色,提一步提拨,不过想得到百姓在这下面两级认可,必须要学会爱护尊重百姓。但从市一级选举消失,变成了磨勘。试问下面百姓真的能知道市长省长做得好不好?扯么!
教育继续重视之,但还归了教育的本来面目,让大家掌握更多知识,再用这个知识换取更好的生活,并不是为了做官。能做官的读书人实际在宋朝占了多少比例?反而将许多读书人整变成了书呆子,一家子都拖下了海。
效果是两种制度的完美结合,还是不伦不类,那得看执行后的效果了。
“我再说工商,明年可以逐步拨出一百万贯钱帛,如果有信心与勇气者,可以向其贷款,资助其种植、养殖、以及兴办各种作坊,商业贩卖。但有两条,所募百姓必须自己从内陆劝说过来,不过我们可以免费提供船只让其往返。其次利息是年息一分。若是从事航海贩运者,考虑其风险与暴利,则是二分。最后一条。家人有商贾行为的皆不可以担任市以上正级官员,以免象我朝这样产生太多的不公。大约就这样。你们看还有什么补充的?”
其实宋朝也禁止官员经商,但没有执行好。
实际这样一来,整个海外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行政方面的管理,还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产业,包括船队的航海收入,一些获利大的种植养殖业,矿业。开采业。或者用宋朝制度来区分,一是国库,一是内库,但这个内库远比宋朝内库所占收入比较例大得多。
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雏形了。
刘绍先说道:“少保,我们可以直接与倭国天竺大食交易了。”
这句话说得很委婉。
去年弄出来清凉油,于是那边开始大肆种植薄荷,移载樟树,这两样乃是主料,然后在里面加了一些丁香,桂皮油等材料。基本与清凉油效果差不了多少。作用很多的,可以防止瘴疠,驱风镇痛。治疗风寒风热暑气、蚊虫叮咬、烧伤烫伤、体臭便秘,还能消炎止痒,晕船不适,止恶去邪,清神明脑。
然后又刻意烧出一个个漂亮的小瓷瓶子装起来,瓷瓶上还烧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一排说明的文字,说它成份有丁香,桂皮。桉香,擅香。菝香……反正都是香,这样才能卖出价格。
但弄出来这个物事。主要还是为了蚊子水。
虽然蚊子水没有弄出来,却提高了现在的提炼技术与蒸馏技术,无疑,另一样物事也可以上马了,那就是香水。
其实很多商品或者武器,技术都有着关联,只是王巨也不知道具体的工艺,否则研究出一样,就能研究出好几样物事,包括一些可能的西药。
香水也不错,宋朝许多富人喜欢薰香,就是将香料放在一个比较密封的空间里燃烧,衣服搁在这个空间的上面,香料烧完了,衣服也香喷喷了。
但这个薰香也不能让衣服一辈子香气不散,而且代价高昂。
于是王巨提醒于海外研究生产,还让一些管事带了许多花籽到海外种植。
今年生产出来的数量很少,不过也带回宋朝。
最后一样,那便是钟,不过王巨没有让它命名为钟,而是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漏。
现在工艺太落后了,九成零件都成了残次品,往往一个小齿轮子成本就得十几文钱。并且功能简单,只有个时分针在转动,其他功能一个没有。而且很笨拙,每个钟足足有四十多斤,携带极是不便。但这个也没有关系,一是产量不高,二是物以稀为贵,能卖上好价钱。因此又用最好的漆料与木料,甚至还镀金镶宝石,只是玻璃一直没有研究成功,缺少了玻璃钟罩。况且它误差经过反复考究,每天误差不过两三分钟,在这个时代,算是精确得不能再精确的计时仪器了。至于大,高大上,大就是那个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