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快婿赵飞扬苏雨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佚名
故而这一次有幸参加国考的考生、学子才会有如此之众,且各个才学卓异,要在此地一争高下,真如天下文脉汇聚,百川入海一般。
赵飞扬是会元公,理所当然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当然一些和陈渊交好的世家子弟就要另当别论了。
“飞扬兄!”
赵飞扬正在应对一些前来恭贺的学子,忽听有人唤他,回头去看,唤他之人竟然是许久不见的赵括,赵一凡。
“一凡兄。”赵飞扬很热情。
“可算是找到你了。”赵一凡哈哈一笑,“我刚才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你,奈何你身边的人实在是太多,可是叫我废了不少力气才挤过来。”
赵飞扬笑道:“赵兄不急,待会上了考场,咱俩不也能畅聊么”
赵一凡知道赵飞扬说的是之前乡试考场上,他给赵飞扬递食物一事,这是拿他打趣。
“可不敢!听说在殿前回合的时候是不允许交头接耳的,不然按罪论处,厉害的很。”赵一凡似乎非常忌惮。
赵飞扬微微点头:“那倒也是,不过咱们这不是见面了吗还真别说,皇宫是真的大啊。”
“大,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围墙冰冷,深宫寒秋宫外春,两番景色啊。”
赵飞扬挑挑眉:“一凡兄莫非有一座宅子在里面”
“飞杨兄取笑我了。在这里有我的居所,难不成我是太监”说到这里,赵一凡岔开了话题:“看飞扬兄的样子,想必对今日殿试已经成竹在胸了只是不知道飞扬兄看中的是三甲中的哪一个啊”
赵飞扬笑道:“三甲第一。”
赵一凡哑然,随即苦笑:“你还真是不客气吗那可是状元啊!”
“是啊,那是状元。”赵飞扬怅然道,“若是不成为状元,又怎能迅速得到重用,北上抗蛮”
赵一凡眼中露出一丝赞赏:“看来一凡兄还真不是凡人”
“会元郎与我等凡人就是不一样,不是想着夺取状元,便是在想着北上抗蛮,此等豪情,真是令陈某敬佩。”
这时候,一道明显带着嘲讽的声音在两人背后响起。
不用说也知道,是陈渊来了。
第75章
第75章
言及此处,陈渊及其同行之人不由大笑起来。
显然,两人是在嘲讽赵飞扬。
赵飞扬此时如闻犬吠并未开口。
但赵一凡却眉头一皱:“陈公子,你们未免有些无礼吧”
“哦”陈渊瞧着赵一凡,此人仪表不凡,身上带着一股英气,绝非普通人。
但奈何跟赵飞扬走的近,于他而言,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遂冷笑道:“你是在和我说话”
“正是!”
“大胆!”韩越此刻上前,伸手一指,“我记得你,当日园会也有你一个吧”
赵一凡笑着点头:“确实有我怎么,韩兄这是要做什么”
“园会之事暂且不提,你可知道刚刚冲撞的是什么人”韩越此刻绝对表现出了狗腿子的忠心,反观陈渊亦是颇为受用。
赵一凡摇头一笑:“不就是陈家陈公子么怎么,你们无礼在先,还不许别人说几句真话了”
“此间有你说话的份”韩越狠狠的说。
赵一凡此刻窒了口气,还要说什么,却被赵飞扬抢了先:“一凡兄,何必与他多费口舌狗咬你一口,莫非你还得还他一口不成没必要国考即将开始,咱们还是先进去吧。”
赵飞扬息事宁人决不是怕了陈渊,只是他不想因为这件事让赵一凡得罪陈渊太多,否则国考结束会被陈氏之人排挤,误了前程。
自己尚且有如此之忧,便更不能连累朋友。
韩越之前的叫嚷,其实已惊动了不少人,就看不远处有几位公子正朝着这边招手走来。
“原来是林公子。”看清来人之后,陈渊笑道,“早有心在殿试之前与兄一聚,只可惜家中事繁多,实无分身之法。”
林公子抱拳回礼:“陈公子不必如此,我林某人当去拜会你才对。”
韩越也笑道:“林会元,不知可还记得小弟吗”
林公子点头:“韩公子,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韩越看着已经快要离开的赵飞扬,连忙说道,“会元公别急啊!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林公子也是乡试会元,一方翘楚!林公子,这位赵飞扬公子,可也是会元”
韩越话里有话,果然林公子此刻目光落在赵飞扬身上,左右打量:“原来赵兄亦是会元公,林某在此有理了。”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可文人之间自古以来就在为了“第一”的名头争来争去,林公子既然也是会元出身,此时见到赵飞扬自然如遇劲敌一般,话虽说的好听,但他的神情已出卖了本意。
赵飞扬抱拳施礼。
“你们两位就不要客气了。”陈渊忽然开口,“看看,二位都是会元,这让陈某有些无地自容啊,只是那状元之位将会花落谁家,尚未可知啊。”
陈渊的话,混蛋之极,他故意如此,目的就是为了让林公子与赵飞扬之间出现矛盾。
不过此刻两人都未说话,赵一凡却道:“要我说,状元必属飞扬兄,陈公子,飞扬兄的才学,你难道你还不曾体会过吗殊难忘那日园会哈哈哈!”
第76章
第76章
赵一凡之言自然触怒陈渊,可他还未开口,一旁的林公子却上前一步:“这位公子,该如何称呼”
“在下姓赵。”
“姓赵好。”林公子眯眼道,“这位公子,如你所言,状元的位置一定会被飞扬兄获得了”
“是极。”赵一凡摇着纸扇,上面题有赵飞扬所写的诗,“飞扬兄的才学,只怕你还不清楚。”
“一凡兄。”赵飞扬咳嗽了一声算作提醒,“我这位朋友最善说笑,林公子还请不要介意方好。”
林公子颇有深意地笑了笑:“我林意深怎是好气之人只是一凡公子既然如此说了,看来赵兄必有超人才学,若有机会,林某还望与兄讨教一二。”
“不敢。”
林意深摇头说道:“赵兄何必谦虚期待与赵兄于殿堂之上,较量一二!”
殿前,早已摆好了条案笔墨,众学子依序入列,等待着内侍臣的宣布。
咣!
随着一声铜锣,文魁乐响起,国考正是开始,内侍总管李公公现身,手捧御笔:“跪,众学子朝天地,拜陛下!”
众人下跪,只是此时若有之前参加过国考未中的考生一定会感到奇怪,因为往届国考大典都是在殿内召开,而且此时皇帝陛下一定会出面说上几句勉励大家的话,可是这一次,他们却要在殿外朝拜,不知何为。
众人三拜,李公公宣:“今日国考题目,由陛下钦定,分笔试、即兴与舌辩三轮,三轮后综合最卓异者,为魁首,继而次之,众学子都听清了。”
“是!”
“第一轮,笔试题目,治军。以一炷香为限,众学子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故作异声,香烬止笔,违者当即免除举仕身份,驱逐出殿;来人呢,请香!”
所有人在檀香点燃的瞬间,立刻动笔,只有一个人还没有动,正是赵飞扬。
并非他不谙此理,亦非他此刻无所可书,只是他在揣测皇帝心意。
试题为治军,皇帝的意思不难理解,现在大梁内忧不提,单单匈奴与北燕,再加上南方日益激烈的边民冲突,大梁实际上战祸四起,而且这一次苏定方平叛也不顺利,大梁暂失的两处城池,随着战事激烈程度的攀升,短时间之内很难收回。
当然这与国内外戚有一定的关系,可是综合而言还是大梁的军事实力存在问题,皇帝如此出题,其目的恐怕就是为了整军经武。
本来,赵飞扬没有带过兵,但他却熟读兵略,对这方面有着非比常人的见解,华夏历史上,名将无数,更有兵家四圣,吕尚、张良、孔明等稀世良贤,这些名家的典籍著作他都烂熟于心。
犹豫之后,便见赵飞扬终于提笔,在素绢上龙蛇狂舞的写下了两个字——敢杀。
“学生交卷。”
“嗯”
所有在场的考官、臣公以及内侍不由得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声音,作为主考的程政允自然也在其列,见赵飞扬二度如此,程大人的心理感念颇多,忧喜参半。
李公公也是一怔,但国考的规矩只要考生自行交卷就必须收取其考卷。
“天字第一号考生交卷,内侍收卷。”
第77章
第77章
看着赵飞扬的考卷被内侍收走,作为主考官的程政允心中喜优之意更浓,相较上此,这一次赵飞扬交卷更快,而且看他用笔也不过几下而已,难道他真的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作答要知道,自古以来“治军”之事向来为重,岂会只言片语就能道明的
但无论程政允怎么想,他都已无力改变。
檀香燃尽,在场众考生尽数交卷。
李公公又道:“笔试已毕,第二轮即兴开始;以一刻钟为限,众学子依心所感,赋诗一首,题材不限。”
第二轮开始了,所有人此时都没有提笔,因为这一轮的考试看似只是让他们抒发才情,但实际上却另有深意。
一众学子各个凝眉立目,像是在将自己迫入一种情境一般,只有赵飞扬,面带淡笑,翰墨风云。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力搏昆山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粱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恶蛟乱行悬天阙,不期寒刃折其身!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掠得燕弓射大将,耻令匈奴服吾军。
莫嫌旧日虎贲老,幼麟一战取功勋。
这首诗,乃是摘取了王维的老将行,不过赵飞扬把其中的语句略作修改,便使其本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交卷。”
赵飞扬还是第一个。
第二轮结束,第三轮直接开始,这一次的考题有点出乎预料,舌辩的题目竟然是“攘外安内”四字。
听到考题时,反映最大的就是陈渊,皇帝指桑骂槐之意甚为明显,攘外自不必说,安内二字指的不是他们陈家又是谁呢
但他却没有办法,同时舌辩这一轮他还必须要获得前三的名次,这简直是要他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皇帝这一招够狠。
而且不单是陈渊,其余他们陈氏的党羽子弟,此刻也都不是滋味,但又能怎样呢
只是国考录取的唯一方式就是择优,要他们真的论起陈家是非他们谁敢可要是默不作声或是论辩的不够出彩明要中心,又会在国考上落榜。
他们比陈渊更难应对,有几个已经在心里偷偷的暗自问候皇帝的祖宗了。
这一题虽然是皇帝出的,但是主考却是程政允。
他虽是礼部侍郎,但学识也是朝内首列之人,最重要的他更是皇帝信任的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位副考,他们两人听到了考题之后早已没有舌辩的心情了,两个人脸上写着的只有尴尬两个字。
程政允并不理他们,而是大步走上考台。
“众位考生,老夫程政允,便是这一轮的主考,因为考生众多,所以老夫发言,众人以笔书写,而后随前考卷一同审阅。”
听他这样讲,倒让那些党羽之辈松了口气,可总有开榜的一天,就算现在能混的过去,可是日后陈氏来找麻烦他们又当如何
可无论如何,不必他们此刻就当面对峙,已是很好的结果了,日后陈家果然来找麻烦,总还有些狡辩的余地。
程大人提出的辩条只有三点:朝权之当属、外交之亲疏以及三年之国计。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不得不说,程政允胆子之大,这三条串联在一起的话,就是在变相的向所有考生寻获针对陈氏外戚,内外战乱的良策善方!
“程大人真国士也!”
赵飞扬不由心中感叹,而那三条辩点,看似深奥,但他脑中霎时闪过无数名臣朝谏的奏折文章,摘取其中适合的部分,再行重组,一篇定国安邦之策已跃然纸上。
“时辰到,众学子停笔,各内侍收卷。”
随着李公公一声,国考,结束了。
铜锣响,考生礼拜殿阁后陆续退场。
正走着,赵一凡又凑了过来。
“飞扬兄,等等我!”
“一凡兄。”赵飞扬笑道,“考的怎么样”
“不论怎样,也得不了状元。”赵一凡笑道,“这一次,在下是当真佩服飞扬兄了,乡试首个交卷已是难得,没想到连这会试三轮,飞扬兄也都如此,当真要称飞扬兄一声天才了!”
“在下实不不敢当。”赵飞扬并不在意:“不过有一件事很奇怪,按理说殿试应当是皇上主考,但此次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见到皇帝,莫非陛下已经被陈氏幽禁了不成”
赵一凡嘴角一抽:“飞扬兄,慎言。”
赵飞扬笑着拱拱手:“等到放榜之日,你我再聚,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喝上一杯。”
赵一凡回礼:“那是自然,不过是祝贺飞扬兄,还是祝贺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