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清原闻言,施礼道“烦请先生告知。”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三十四 三条明路
“我不知这地方是否属于洞天福地之流,又或是某处我未曾踏足的地界。图上的地方,我确实不识得,但水源道长也许认得”
镜先生说道“他也是修行中人,且道行颇深,喜好游各方,行走各方地界,也进过不少隐秘地界,甚至洞府之中。”
“水源道长?”清原略微沉吟。
镜先生了头,说道“原本水源道长近两日就能归来,但似乎有些意外,路上阻隔,只怕还要再等两三个月光景。你若不急,自可等候。若是急了些,那便该走其他的道路”
清原沉默片刻,事关性命,大约也是三五年的光景,说来也急,可急也不急于一时,至少这两三月的时日,却还等得起。
沉思之后,清原又问道“先生所指的其他道路呢?”
镜先生认真说道“源镜城白氏家主,白继业。”
清原登时一怔,道“白继业?”
镜先生头道“正是此人。”
清原正想开口,忽然发觉有异。
适才镜先生所说的是源镜城白氏家主。
一般来说,人家提起源镜城白氏,大多是以临东白氏分支称呼,但镜先生这般说法,反倒是把源镜城白氏,看得极重。
清原与白继业打过交道,知晓此人着实有这个分量。
“这个白继业,生来就是体弱多病,道行不高,在外界也无多少声名,甚至在白家杰出弟子之中,也似乎寻常。”
镜先生眉宇间有些少见的凝重,说道“但是当初我因一些事情,跟启元去了源镜城一趟,偶然间跟他有些交集,发觉此人实则智谋深算,是个城府极深,算计高妙的人物。”
清原想起当日与白继业的交谈,深以为然。
“他藏得极深,但偶尔又露出一鳞半爪,而并非一味藏拙。”
镜先生思索片刻,说道“水源道长曾与我说过,白继业暗中养了大批飞禽暗虫,又有许多眼线,遍布各方,素来通晓各方消息,对于许多地方,或能知晓。你若有疑问,可尝试一下询问此人”
清原露出迟疑之色。
这地方关乎着广元古业天尊留下的宝物,牵扯着自家性命。
地图来自于九重宝函之中。
开启九重宝函的钥匙则是从白家所得。
他着实不愿以此事,再往白家一趟。
“白家得了钥匙多年,一直在探查钥匙的用处。如今钥匙被我得来,我已是走了大运,若是再用地图去问,岂非自己送上门去?”
清原这般想来,再想当日情形,犹有余悸。
那白家之中,深不可测,几乎有龙潭虎穴之感。
昨夜修行之余,他暗中思忖,若是当时言谈不欢,争斗起来,自身至少要有超出三重天的修为,才能从白家脱身。
“白继业”
清原闭着双目,思索良久。
白继业虽然是一介病弱之躯,道行仅在一重天。
但此人笑意吟吟,观他神色,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算无遗策。
他在对面与你交谈,一切了然于胸,似乎一言一行都被算准了。
在白继业那黑白分明的淡然目光之中,好似一切秘密都隐瞒不住。
清原沉吟许久,未有开口。
源镜城就在山下,白继业也在山下,着实是一条触手可及的近路。
但此人善于算计人心,与他言谈,一举一动都须注意,否则便会被他窥探出许多东西。
清原虽然不惧,但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一言一行,避免差错,实也疲累。
若真无办法,去寻白继业也是一条路。可若无必要,清原还是想要绕过去的。
过了片刻,清原才说道“先生可还有其他道路?”
镜先生并不意外,他微微一笑,说道“还有一条,也自是最为稳妥。”
闻言,清原顿觉惊讶。
“昔年大唐未灭,有一地方,唤作钦天监。”
镜先生说道“这个钦天监,收拢诸多奇人异士,能观天象,能测地势,能知国运,能推际遇。后唐末时,四分五裂,散于各方。”
清原问道“先生是要我借钦天监的手段?”
“正是。”
镜先生说道“我知晓一人,他虽非修行中人,只是肉体凡胎,但祖上却在钦天监供职,这一门勘测地势的手艺,倒也还学得六七成。”
“不是修道人?”清原沉吟道“若这图上指的是修道人的洞府,甚至仙家洞府,他也能测得?”
镜先生颔首微笑道“只要有线索,他八成是能测得的。”
清原起身来,道“劳烦先生引见。”
“他与我虽然相识,但仅有数面之缘。”
镜先生微微摇头,说道“你要请他帮忙,还是要通过明源道观才成。”
清原道“那位高人与明源道观有所来往?”
“谈不上来往,但算是同根同源。”镜先生说道“昔年唐时,钦天监有许多人物,乃是明源道观的弟子,那堪舆一脉,也是明源道观所出,其中憾龙最是著名。这位高人祖上,就是编写憾龙的明源道观弟子,但钦天监灭后,大多四散而走,也都与明源道观断了联系,时至今日,已谈不上同门,但还有一香火情分。”
他将水壶放炉上,继续加温,悠悠说道“勘测地势的手段,实则也是明源道观失传之法。你借明源道观之名而去,他自会助你的。”
清原微微头,心道“看来还要再等水源道长来。”
如此,那地图势必要先请水源道长过目,若他识得,自然最好,省了许多功夫;若不识得,那么这请高人勘测地势的办法,也只能放在最后了。
等水源道长来,还须两三月。
这两三月总不好枯坐,是否该尝试一下走白继业这条道路?
他沉吟不语。
“倒也不必等候。”
镜先生看他沉思,就知他心中想法,说道“道观传承法印,就在启元手里。我信一封,你让启元为你添上明源道观的法印,也便好了。”
清原顿感愕然,说道“水源道长毕竟是明源道观的观主,未经他的允许,擅自行事,只怕不妥罢?”
“你不认得他。”
镜先生笑道“他这人性情随和,不喜拘泥于规矩,否则按规矩讲,明源道观也早就恢复往昔兴盛繁荣,哪还会是今日这般冷清?你若在此等候他数月光景,兴许他还要骂你一声迂腐”
“受教了。”
清原施礼道“劳烦先生动笔。”
“不妨事。”
镜先生伸手作个请势,说道“你先饮茶,我来写信。”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三十五 天地作棋盘,众生如棋子
事毕,清原辞了镜先生,离开院落。
“那位懂得勘测地势的高人,如今不在蜀国,而居于南梁。”
清原细问了地方所在之后,眉宇便有思索之色,“昔年唐朝京都所在之处,就是南梁境内,也正因此事,南梁向来以正统自居。传闻钦天监也设立于京城之中,这位高人既然是钦天监之后,如今住在南梁,倒不意外。只不过这耗费的时日”
他沉吟许久,加以思索,待仔细思忖过后,大约估算,这一去一返,应须得三个月的时日。
而水源道长也恰好是两三个月之后才能归来
镜先生说,水源道长归来之后,在道观之中还有要事,此后一年半载,必是住于道观之内,不会外出。
“倘若去往南梁之后,无法请动那位高人,或是中间出现什么变故,所求无果,那么到时折返也可来道观请教水源道长,其中算来,至多也就耽搁月余时日。”
清原微微沉吟,心底想道“如若水源道长也不识得这图上的地方,那么便只好去找白继业了,但也不知他能否知晓?”
其实去源镜城,请教白继业,倒是最为直接且简便的道路。
源镜城白家,近在眼前,又不耽搁时日,可白继业太过精明,终究忌惮最多,只得放在最后。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那一封信。
这信是镜先生亲笔手,如今只差启元手里的道观法印。
“镜先生实则也是一位眼睛锐利,洞察微妙的人物”
清原想起镜先生的神色,不禁感慨。
文人莫非都是这般精于算计?但凡见得事情,就都能猜出许多端倪?
四张图纸,各自残缺不全,清原已经截下了最重要的一张,并把四张图纸的交界处,都留在第五张。
按说是难以看得出来的。
但镜先生不说四处地方,只说一处地方,显然已是看得分明,只是未有破罢了。
他出了院落,径直去寻启元。
启元还在后院忙活,见清原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事。
“听闻贵门当年曾有勘测地势的法门,虽已是失传,但在外还有另一脉,识得此法。”
清原将事情大致与他说明,然后说道“在下厚颜,欲借贵门之名,请这位高人出手,推测我这四张地图的所在。”
启元闻言,沉思良久。
“与本门有香火情分的那位?我曾听观主提起过一次,但时至今日,那香火情分,也几乎断了”
启元迟疑道“而且,我辈分低微,又与他素不相识,要用信请他帮忙,恐怕”
清原知他难处,便又说道“我是受镜先生指而来,这里有镜先生的亲笔信,只须在上面盖上一个法印,却不必让道长动笔了。”
“镜先生?”闻言,启元心头迟疑尽消,说道“既是有镜先生信,想来镜先生与那位前辈乃是旧识了,如此,倒也不会唐突。”
清原闻言,头说道“那便多谢了。”
法印属于道观特有之物,加上要动用人情,启元实则是因这些牵扯,故而不敢轻易行事,但镜先生与明源道观的交情,显然不轻。
得知是镜先生的授意,启元立时便没有了疑虑。
清原自然也明白这其中关系。
总之,顺利便好。
“若寻到了地方”
“那地方又会是何等地界?凶险?危机?”
清原眸光沉吟,暗道“不论如何,暂以道行为重。”
“我护道的本领高上一分,自然便多一分护身之力。”
镜先生院中。
“倒是个谨慎的年轻人。”
镜先生静思片刻,微微一笑,收拾了笔墨纸砚,重新整理茶具。
过不多时,葛老先生也来了。
其实他早知清原前来拜访,只是没有即刻前来,待到清原离去,他才过来的。
“你这位小友,确实不错。”
镜先生似也知他要来,茶水已备好,作了个请的手势,又说道“四张图纸,分明是一张,他只是分作四张,又弄了些小手段,足见谨慎。其余方面,一言一行,都颇是不俗,也不知是个什么来历?”
他笑了两声,看向葛老先生,说道“不论什么来历,至少看得出来,心性不恶。”
葛老抚须笑道“相处时日也不算短,我还谈不上老眼昏花,自然知他不恶。”
镜先生微笑道“他要走了。”
葛老头道“意料之中,这天下浩大,能相识,能同行,都是缘分。虽说无不散的宴席,但终究会有再聚之时。”
镜先生颔首笑道“你倒看得开。”
葛老说道“生死走过许多,但这一之后,葛氏覆灭,一切均如烟散去,再不看得开,又能如何?”
镜先生闻言,倒也不知如何作答,只是沉默,过得片刻,转而说道“果儿小姐已经传讯而来,今修道已成,只可惜朝真山乘烟观那位道长,也于多日前寿尽归天。待得她为师服丧日满,便即刻前来,接你与小瑜,前往朝真山。”
“那位道长逝世了?”
葛老怔了怔,然后叹道“他老人家神通广大,道行精深,相爷常以兄长称之。却不想竟也躲不过天寿?”
镜先生摇头说道“得道成仙者,方能逍遥自在,永恒不朽。诸天正神者,方是与天同寿。那位道长固然道行精深,却也还在人仙之境,他自三国并立以来,力助葛相与姜柏鉴太多,因果太重,折损本身,这也在意料之中只盼诸天事毕,能占得一位神职罢。”
“神职?”
葛老原是不知这些事情,后来相爷逝后,他送果儿小姐前去,才知这所谓人世战场,明里暗里,竟有着许多修道人,乃至于天上仙家的布置。
“天地作棋盘,众生如棋子”
葛老叹道“我等皆为棋子,唯有天上那些仙人,才是对奕之人。”
“你错了。”
镜先生摇头说道“纵是仙人,也有道理可循,他们一举一动,俱是天道,这都是天意。”
“天意?”
葛老问道“什么是天意?”
镜先生说道“天地的道理,就是天道,这就是天意”
葛老说道“你倒是看得透彻。”
“看得透彻的不是我。”镜先生说道“这话是典籍所著,出自于道家二祖之一,无上祖师亦是世间造字圣人,我等文人共称之祖。”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三十六 巨石术
自当日得了信之后,清原并未即刻动身。
这几日来,他时而在溪边岩石上雕刻,偶尔在院中,大多时候还是在房内修行。
自那日得了仙气助益以后,他在一重天的修为里,就已逼近巅峰,临近二重天。
以他如今的根骨,在勤学苦练之下,再过不久,就可尝试凝形,踏足二重楼炼形楼。
但修道之路,步步艰辛,谁也不敢说必然能成。
二重楼的壁障,也并非多么简单。
清原已经在修道门外徘徊多年,到了如今,也不急于一时。
他循序渐进,安稳修行。
此刻,他便在院外雕琢虎狼木刻。
这已经是第九个虎狼木雕,属最后一步雕琢,此前都已进过朱砂,用过功夫,借了水炼之法,又借火炼之法。
如今最后一步,则是精细的功夫了。
这虎狼木雕的法门,分作几个步骤,其中火炼之法较为难办,一个不慎,只怕烧毁。
好在明源道观的观主水源道长素来喜欢炼药,故而道观之中还有丹房,内置火炉,只不过这火炉算不得法宝,只能炼药,还炼不成灵丹。
但是对清原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昔年他在天上为紫霄大仙烧火炼丹,时至今日,再用火炉,重操旧业,不免感慨。
“在天上道宫之时,总是诸位师兄乃至于大仙亲自调好一切,置入炉中,再借用八味火焰,凝成炉中仙火。”
清原心中暗道“仙火非是常人可近,也亏得八龙卦仙炉有护持之法,火焰气息少有外溢。”
“修道之人虽不惧怕火焰,但因修行有成,法力在身,故而身怀气息较重,容易影响仙丹妙药。”
“因此,仙宫内才有我等这类新收道童”
他抬头望了望天,沉默不语。
如今自身已经得以修行,只要解决了后患之忧,就可算是得偿所愿,接下来该是好生修行,勤学苦练,以求仙道。
至于静心修行的地方,在他心中,自是以紫霄宫为上。
只是缘起缘灭,终究不去了。
他将第九个雕琢完毕的虎狼木雕收起,放在怀中,于是起身,看向不远处正在舞刀的山魈。
山魈古苍原本就已气血强盛,只要进行传承的仪式,就可突破,此后一直到三重天以上的道路,都是平坦大道。而如今被清原引入仙道,习练真气,有所成就,收敛了野性,也已到了一重天的巅峰。
但清原所传的呼吸吐纳之法,只是极为粗浅,未有精深。
至于这山魈要如何真气炼形,还没有确切的法门。
六月不净观的九重玉楼,则属于紫霄宫秘传,不能传授。
于是山魈古苍,暂时便停留在这一步。
清原略有歉意,心道“只能在我踏入二重楼之后,再为它推演这一道真气凝形的法门了。要么,就只能尝试一下在游行走的途中,是否会得到其余的功法”
山魈在那边挥舞长刀,刀光成幕,几乎有水泼不入的味道。
它天资并不愚钝,又万分刻苦,已把军中刀法练得纯熟,挥洒之间杀机凛冽,更是能把这柄染血数百的长刀,其内中锐气及血煞之气,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身为山魈,加上道家真气,以及这长刀血煞虽然还是一重天的修为,却有了二重天的本事。
哪怕遇上那些凝成内劲的武学高手,亦能稳稳不败。
“先生。”
山魈收了刀,立身在前。
清原满意头,说道“我虽然气力极大,还要胜你一筹,但如今你在武学技艺招式的领悟上,还高过了我许多。若是比武起来,你倒也不比我差了”
“不”古苍摇了摇头,低沉着声音说道“先生说过,这些护道之法虽是不能免去,但真正该在意的,还是自身的道行。我打斗的本事高了,但还是一重天的道行,距长生仙道还远可先生的道行,却快要临近二重天了。”
“这些话,你倒记得清楚。”清原笑了两声,想了想,说道“我这些日子一直在为踏足二重楼之后做些准备,比如施展的道术,比如后来的修行方向我选了剪纸为马的道术,加以木雕辅助”
他顿了顿,笑道“此乃秘传,不可外传。”
古苍低下头,颇为失落。
“但我在此期间,也有细想。”
清原笑道“我所观阅过的典籍里,还有一些道术,是从外界搜罗而来,并非秘传,外边也有传承。既然不是秘传,那么传你也无不可”
古苍闻言,骤然大喜,一双金眸光芒如焰,咧开嘴,伸手摸着头。
“我所要传你的,是巨石术。”
清原说道“这法门也是二重天之人可以运用的,虽然笨拙了些,却不失为一种上等法门。传闻天上有位仙尊,便用此法,截下一段神山,缩于掌中,大小由心,但重量不减,只须放出,对手几乎都承受不住,可谓触之即死。”
古苍闻言,顿时露出向往之色。
“这法门由修为高深之人来运用,可谓是颇为简单。”
清原徐徐说道“只要把法力运转,给巨石构建脉络,按照轨迹,打入法力,就可举重若轻,轻如羽毛。如此长久运用,久而久之,甚至可以缩纳于掌中,小如方印,但放出去后,可大如房屋,轰打各方。”
古苍经过多日与人交流,再非初时懵懂无知,顿时听出先生言中另有深意,不禁问道“那么修为浅薄者呢?”
清原说道“修为浅薄,则难以运用法力,故而还要借用朱砂等物。”
古苍把刀放下,蹲在地上,双臂拄地,细细倾听。
“以朱砂等类似之物,渗入石中,以作经络。或水磨火炼,或用其余之法,使之渗透。”
清原说道“你在修行之余,呼吸吐纳,真气运转,则都要落在这石上,久而久之,自生联系,便有如臂使指之感。”
“到时再有秘法予以换炼,长则三五年,短则三五月它在你手中,就可轻如无物,宛如飘羽,但在外人手中,依然是原本的重量,万分沉重。”
他看向山魈,说道“当然,若有不凡的机缘,或许时日还能缩短。”
古苍想着适才听过的话,觉得背负一个巨石,哪怕对自己而言,轻如羽毛,但也有些麻烦。尤其是它已经再非那个山中精怪,更是觉得走在路上,也太过招摇。
这般想来,它便问道“那要何时,才能把巨石炼得大小如意?”
“这就要看你选的巨石,其重量大小,紧密疏松的程度,以及你本身的道行了。”清原笑道“你道行越高,自然越是轻易;道行若是浅薄,则要日夜反复磨练,却也是时日长久了。”
古苍想着自己的道行,只怕还是不足,不由得几分沮丧。
“你要量力而行,修行还是道行为重。”清原说道“试想,若是仙人,截一座大山也无妨,但若你去炼一座大山,只怕是千百年的光阴。而这千百年的光阴,你若用来修行,道行也是高深莫测了。”
古苍想了想,于是了头。
“你在选取巨石时,也要多用些心。”
清原叮嘱道“比如较为紧实的岩石,或许看似不大,实则也是颇重,这一类岩石,朱砂不好渗透,真气法力不好运用,要下许多功夫才成。至于疏松的岩石,看似较大,朱砂容易渗透,真气法力容易运用,但重量则较轻”
他露出凝重之色,说道“最重要的是,这类疏松岩石,不够坚实稳重,兴许一个摔打,就碎了一地。又或是被人法宝兵器一撞,裂作几块,那么就都是无用功了”
古苍闻言,似是极有道理,想起自家的心血被人打成粉碎,顿时心有悸动,连忙头。
“这些东西,都非一日之功。”
清原叹了声,说道“我在这几日之间,会尽数教你,也会留些笔记典籍,供你参考。今后年深日久,这一门道术,想来足以让你运用很长一段时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