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除非有了天大的气运,重获宝物,以成蛟珠。
但这等事情,何等艰难?
修道人毁了丹田,或许可以重铸。蛟龙失了蛟珠,或许可以凭借宝珠重凝。
然而这样的机缘,堪称旷世缘法,古往今来也才有几例?
例如重铸丹田,看似容易,却要比寻常人初入修道门槛,从无到有,修成阳神,还要更为艰难。
难如登天!
“沿着江水,沿着暗河,去北方罢……”
田苗拍了拍它的头,低声道“至少那里有个安稳的埋骨之处。”
他法力运转,透入蛟龙体内,抵御着那化血元术的侵蚀,勉强算是给那蛟龙续命。
看着江水流去,蛟龙随之而去,田苗怅然一叹。
“可怜这么一位重情重义的妖王。”
他摇了摇头,旋即离开了江边。
世间事有无尽。
蛟龙一事,只是无数事情之一。
眼下蛟龙之事,到此而止,但世间仍无数不平事,还需有人主持公道。
他自觉明辨善恶,能断清是非曲直,便该为世人主持公道。
……
南梁。
清原遥望景秀县方向。
尽管南梁这边早有布置,但毕竟此事涉及太广,皆为真人出手……自围杀古见渊之处往外,周边各大县城村镇,虽未尽数遭受摧毁,但也波及不少。
其中景秀县,便震塌了许多民房,伤亡众多。
对于寻常人而言,这是天灾。
而景秀县的县令何沪,也因此而获罪,幸而朝堂之上有大人物为其求情,故而只作轻罚,扣他三年俸禄,并戴罪立功,如今正收拾残局。
此时已是冬季,经过这场所谓天灾之后,百姓无家可归,衣着不暖,餐食无处,若是处理不当,难免要有灾情。
此外,这次遭受波及,各处百姓亦有伤亡,对于尸的处置也极为紧要,否则在天灾之后,只怕要出现疫情。
尽管清原对于何沪不喜,但也知晓,这人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何沪在景秀县为官多年,对于各种事宜俱都清楚,命他收拾残局,倒也是梁国的明智之举。
只不过这次的事情,乃是修道人之间的争斗,倒也算是无妄之灾了。
“景秀县……”
清原遥望景秀县方向,他倒也有意前往,看一看场面如何,也想看看当时围杀古见渊之处……但是围杀古见渊至今,也才过数日,那边余温未消,仍有许多修道人甚至是真人在善后,他却也不好贸然前往。
“倒是这位古见渊,自从在李八百处听闻此人之名,便觉此人不凡,未想……却也陨落了。”
他对于古见渊这位几近于人仙的大真人,也有几分敬意,只是未能一见,如今这位身死道消,不免也稍觉遗憾。
实际上说,古见渊之死,与他阻拦蛟龙也少不了几分干系。
但在清原眼中,阻拦蛟龙兴风作浪是一回事。
而他自身对于古见渊的观感,则是另外一回事。
若是因为敬佩此人,便默许蛟龙兴风作浪,那么他自身与那头蛟龙何异?
而他阻拦蛟龙兴风作浪,却也不代表他对古见渊有什么恶感。
“古见渊乃是唐时生人,修得高深道行,几近于人仙。”
清原心道“这人不是俗类,观他行事,以及在外声名,堪称人杰,否则也不至于招来梁国这等重视。”
“如若他安心修行,闭关不出,有生之年或能踏足人仙,甚至仙家道果,也未必不能。可惜……他为了这封神之事的功德,出关来助蜀国,试图给自身的仙家道途添上几分助力,让得道成仙,更有两分希望。”
“未想功德尚未加身,反倒身死道消,多年修行付之流水,可怜。”
“只不过,以他的道行以及在这世间的分量,想来封神榜上有名,却也不知今后封得什么神位?”
清原稍微摇头,吐出口气,把视线从景秀县收回。
虽然也想去景秀县看上一眼,但清原知晓,自己如今该早些寻个地方避开人世才成。
悦城无法停留了。
但是南方,还有原来看中的地方。
他抬起脚步,一步踏出。
一步百里。
忽然间,他停下脚步,眉宇轻皱。
他一眼看过三十二里外。
那里是荒野之外,立着一座残破庙宇。
庙宇之中,有一人捂着胸膛,倒伏在地,奄奄一息。(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封仙 章五九二 妖僧遗患
“这个是……那位文先生?”
清原微微皱眉,“此人不是去往南安么?怎么来到了这里?他身上的伤势……”
顿了一顿,清原眼中闪过一缕凝重之色,“这是魔气?”
魔气源自于黑莲,可说是大魔所出,能污染各方修道中人,使之坠入魔道,连法力也都染成魔性。
眼前这位文先生的伤势,自然不会是大魔出手……那么,出手伤他的,就该是入了魔的修行中人。
思及至此,他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那妖僧岁弓。
当日在景秀县,妖僧岁弓偷袭清原不成,就此消失无踪。
可是也在那一日,文先生来到了景秀县。
“看来君殇璃这位踏足了八重天的真人,竟也在这妖僧身上失手了?”
他一步迈出,越过这三十余里,来到庙宇之中。
而恰好就在清原踏足这里的刹那,那位文先生最后一缕气息,也随之咽下,生机断绝。
“这……”
清原微微闭目,阳神扫过。
当日文先生有着许多护卫,皆为军中精锐,但是庙宇这里,全无一人。随着阳神散开……他已觉,一路血迹,碎尸残骸。
那许多护卫,却都是死尽了。
他们原本是去往南安,但却往这边过来,可说是往反方向来。再从阳神所觉来看,文先生一行人,匆匆而来,慌忙不堪,似乎是被人追杀过来的。
“没有其他痕迹了?”
清原略微摇头,随后蹲下身子,伸手按在这位文先生的身上,将他翻了过来。
只见这位文先生,脸色苍白,神色痛苦,他略微躬着身子,一手捂着胸膛,一手捂着小腹。
清原将他衣衫翻开,伸手触及,他身上仍有余温未散,只见胸膛之处,几乎塌陷下去,已是伤及内脏,这对于寻常修道人而言也算伤势不轻,而常人而言,已是几乎必死的重伤。
而这位文先生,虽说地位不低,气运深厚,在朝堂之上或许位高权重,但他终究是个未经修行的凡人,这般伤势在他身上,也就是必死的重伤了。
但若仅是这般也就罢了。
可他胸膛塌陷之处,赫然有着一道黑色的莲花印记。
“那妖僧……”
清原暗道“君殇璃追杀于他多日,那日与我相见之时,也有着十分自信,能把这妖僧斩杀下来。怎么如今还让这妖僧逃了,至此处作恶,害了这位文先生?”
文先生虽然刚死,但他的伤势也不是刚刚才伤的,而从那些碎尸残骸来看,血迹凝固,但尸依然未有半腐烂迹象,甚至也没有萎缩干枯的迹象。
可以推测得出,那妖僧是今日在此出手,但在此时此刻,妖僧已经远离此地,否则以清原的阳神感知,那妖僧也瞒不过他。
“这位文先生挨了伤势,撑了半日才死,怎么像是漏网之鱼?”
清原神色带着几分讶然,“可是这些护卫,显然是一路护送着他逃命的……既然那妖僧一路追杀过来,没有道理会让为的文先生成为漏网之鱼才对。”
他这般想着,心绪有些低沉。
当日那妖僧偷袭自己,倘如那时自身已成阳神,那么这妖僧断然是逃不掉的,也就不会有眼前这些惨祸了。
“罢了,这些朝堂上的事,与我无关……”
清原这般想着,便想以缩地成寸之法,离开此处。
然而就在这时,他怔了一怔,旋即转头过来。
庙宇门口站着一人。
适才阳神洞察周边三百里,感知之中,没有此人。
但这人此刻就在庙宇门口。
清原知道,他并不是从三百里外赶来的。
因为他是个凡人。
刚才阳神探查时,他就在这三百里之内。
只是清原以六月不净观修成的阳神,却也无法察觉得到他的所在。
他几乎便如同有了乾坤封闭之术的清原一样,没有肉眼得见,纵是阳神,也难以察觉。
“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
南梁。
听音。
耳道人面如土色,跪伏在地,瑟瑟抖。
齐新年默然不语,旋即将手中的传讯抛在地上,道“那妖僧去杀文先生?”
耳道人颤声道“正是。”
齐新年皱眉道“结果如何?”
耳道人低着头道“那妖僧道行不低,而文先生的护卫虽是军中精锐,也只是习武之人,而非修道人,在护卫当中仅有一位上人暗藏其中。按道理说,以文先生的身份地位,气运沉厚,任何修道人对他下手都要顾及三分,但是那妖僧……他终究是不一样的。”
齐新年冷声道“我问你什么,你就答我什么,哪来这么多话?”
耳道人被他一个呵斥,不禁抖了一抖,忙道“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齐新年眼神微凝,寒声道“你不要告诉我,我传你秘法至今,你连南梁境内的动静都没能听得清楚,连一个凡人的生死都听不出来……若真如此,我留你何用?徒增笑柄么?”
耳道人骇然失色,道“属下虽能洞察天下声音,但世间声音无数,只得按所需消息来听,忽略掉其余杂音,否则心神无法承受得住,故而不能时时知晓梁国一切。”
“但当时知晓此事,便已去细听这一方面,那时还有些许声音,可随后逐渐沉寂,而到了刚才……那文先生的一缕细微呼吸声也都停了,怕是凶多吉少……”
“当然,呼吸声停了,若是生机不灭,要救治得早,也未必救不回来。”
耳道人依然跪伏在地,说道“属下已经在接到消息之时,命人前去相救,如今也快到了。”
“嗯。”齐新年沉默片刻,道“君殇璃呢?”
耳道人说道“当日围杀古见渊,他就在附近,也一并出手,最后斩杀古见渊的一剑就是出自于他,而他本身也挨了古见渊一剑,如今身受重伤,正在疗伤当中。”
此次围杀古见渊,梁国重伤两位八重天大真人,折损两位七重天巅峰的真人,而君殇璃便是其中一位八重天的真人。
“古见渊……”齐新年背负双手,道“这个君殇璃斩了古见渊,算他一功,但逃了这妖僧,害了姓文的,算他一过。功过相抵,且饶过他这回,只不过……”
齐新年抛出一瓶丹药,说道“你将这个送去给君殇璃,让他服下疗伤,三日之内出关,我要在半个月之内,看见妖僧的头颅。”
耳道人接过丹药,低声应是。
“另外……”齐新年说道“当日蜀国漓县,蛟龙兴风作浪,被一人所阻,你将此人一切消息,尽数探查清楚,今夜之前,送至我闭关之处。”(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封仙 章五九三 命不该绝,何以身死?
庙宇之外。
那人对于清原在此,似乎不觉意外,只是叹了口气,旋即抬步,迈过门槛,缓缓走入庙宇之中。
但见此人,貌约四十,头戴冠帽,身着白衫,但见他面如冠玉,满身白净,正是个温文尔雅的文士。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明源道观相识的镜先生。
“承蒙清原先生关心,这些年我游历各方,倒也涨了些许见识。”
镜先生看着清原,微微摇头,说道“只是你这位小友……才几年不见,竟然已成就阳神,并且引起了这好大一番动静。我原以为似你这类修行中人,既是修道,又要修法,不分主次,走了歧途,却也未有想过……你既是能通晓这些世间道理,又能把斗法的本领练得这般厉害,果然是世间绝无仅有之人。”
清原未有想到这次重逢,镜先生第一句话竟是这般令人意外,他怔了一怔,随即醒悟,笑道“先生谬赞了。”
“这也不是赞赏,你本就是无轨迹于人世间的。”镜先生目光越过清原,落在他身后的文先生身上,忽然叹息了声,道“还是死了……”
他说着,徐徐走来,朝着文先生而去。
清原略微侧身,让过道路。
只见镜先生蹲伏下身子,伸手按在文先生胸前,轻叹了声,随后在文先生胸膛上,略微按动,似是救治。
清原轻声道“生机断绝,他已死了。”
咔擦一声!
镜先生忽然手上用力,便听文先生胸前传来这么一道声音。
清原露出讶然之色。
因为镜先生竟是用一种巧妙的手法,将这尸首已经移位的骨骼,倏忽扶正。
只不过,就算骨骼扶正,但脏腑有伤,且生机已经断绝,莫非还能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乃是逆了天地的道理……已死之人,自然不是恢复伤势就可复生的。”镜先生微微摇头,说道“我这一生,以道理为大,自然不会做这些无理之事,但是这个人不同……”
顿了一顿,镜先生看向清原,道“他本不该死的。”
清原听出他言外之意,目光微凝,异光瞬息而过。
“现在我已将他骨骼扶正,接下来只要你来将他胸前黑莲印记抹去,便可将他脏腑归位,再以生机注入其中……想来便可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清原微微皱眉,“人死不能复生,他已经死去了,就算伤势恢复,再将法力化作生机,也不能让他重新活过来的。”
“这并不是让人复生的法门,只是把他身上的伤势去尽。”镜先生徐徐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这是天地的道理,就算是神仙也是不可违逆的,但他命不该绝,以道理说,只要去了这些阻碍,他自然能活。”
清原眼瞳之中,愈发凝重,倒也并未怀疑镜先生的说法。
这位镜先生,虽然不修道法,但是能通道理,他对于天地的认知,绝不逊色于任何真人,甚至犹有过之。
但清原还有几分犹疑,他在景秀县便见过这位文先生,当时便猜测得出来,这位文先生在朝堂上,必然是有着极高的地位,而且气运沉厚,必是权柄不小,在这封神大势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意更改此人生死,后果不堪设想。
道行越是高,便越是察觉得清楚。
“我知道你顾忌此人身份,但正因为此人身份不凡……”镜先生叹道“所以这件事,你倒是真要插手才行。”
“为何?”清原问道。
“你可知道他是谁?”
“不知。”
“此人是梁太子的心腹,如今梁帝卧病在床,梁国太子执掌大权,便是以此人为倚重,无数大小事务,俱是由他操持……在梁国的文官眼中,他几乎便是梁国的葛相。”
顿了顿,镜先生又道“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便如同古见渊在修道人之中的地位,论起气运之沉厚,他兴许要比古见渊更高。更何况……他还有更深一层的身份。”
清原皱眉道“身份?”
镜先生低声道“他是文家流落在外的后人。”
清原略显疑惑,道“文家?”
尽管他道行不低,对于洞玄楼已有领悟,但全无头绪,根本不知缘由的事情,却也不能凭空猜测出什么来。
镜先生缓缓道“蜀国有个文家,但已经败落,只是在鼎盛之时,文家有一女嫁与了姜柏鉴,也就是如今的姜夫人,而与此人……是兄妹。”
清原目光闪烁,心中瞬息之间泛起了无数念头。
姜柏鉴的妻舅,入了梁国,且位高权重?
这未免太过荒谬了些?
难道梁国之中,竟然无人知晓?
若是知晓,梁国之中,竟无人怀疑?
“这其中干系,牵扯极重,你不知缘由倒也正常,但这并不要紧。”镜先生说道“重要的是,他不该死的,而你便该救他一命。”
清原沉吟道“这事情当中,与我又牵扯了多少关系?”
既然镜先生屡屡提及此事,必然有着缘由。
“你伤了妖僧,而妖僧要以他们的性命来弥补伤势,所以他才会死,这就是根本的原因。”
镜先生说道“你本是世外之人,而那妖僧也同样是世外之人,你们不该干涉这人世间的轨迹,但也都搅乱了世间的轨迹……所以原本可以继续活下去的文先生,死在了这里。”
“但他是不该死的。”
“所以,只要伤势恢复,他还能活。”
停了一停,镜先生指着文先生的脑袋,说道“不信你看。”
清原目光微凝,旋即阳神放出,一扫而过,立时收回,而他的神色,也在刹那之间,变得无比凝重。
“人死如灯灭,魂魄而离体。”
镜先生道“可他的魂魄,还在体内,尚未离去……以你如今的道行,自然也看得出来,此人在这世间位高权重,故而气运沉厚,在他死后,封神榜上必是有名。但他如今死了,却不入封神台,却是为何?”
清原道“因为他命不该绝?故而封神台不收?”
“正是如此。”
镜先生叹道“我是按照道理行事,故而来此相救……之前那妖僧本要杀他,是我现身,用一番道理,说得他心生惧怕而逃。至于现在,若要继续按照道理走,便要让他重新活过来才好。”
清原沉吟道“既然先生言我为世外之人,那么我干涉此人生死,是否不妥?”
镜先生略微叹息,道“你阻了蛟龙,救了漓县及梁国的许多人,本就乱了天象,就算不妥,也不在乎这了。更何况,他命不该绝,却又死了,这是乱象……你若是救他,可算是拨乱反正,把混乱的天机朝着原来的轨迹收拢,实则算是一种功德。”
s昨晚写了小半章,但今天呆坐好久,才算把另外大半章搞定。至于下一章,其实在几天之前梳理大纲时,就完成了小半,但我估计要把下一章写完,会稍晚一些。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封仙 章五九四 关于未来的变数
庙宇之中。
一时寂静。
清原默然不语。
对于镜先生,他一向敬佩。
虽说二人之间的交集,也仅限于明源道观那数日相处,但有些人,相识半辈子,相处数十年,也不见得关系多好……而有些人,哪怕只见过几面,聊过几句,便足以让人引为知己。
清原与镜先生之间,知己二字或许还不到,但足以让清原对他有着几分信任。而最重要的,还是清原自身的察觉。
他修得六月不净观,最善于心神变化,而在真人境之中,也最是注重阳神的修行。尽管他还在七重天,但却几乎能比八重天的修道人,对于勘破虚妄,已有了许多端倪。
他可以察觉得出来,镜先生所言俱是属实。
清原徐徐吐出口气……这位镜先生,乃是真正的文士,无欲无求,只问道理,只看天地,其实对自己无须隐瞒什么。
“罢了,便依先生所言。”
清原来到文先生面前,深吸口气,旋即一手按下,阳神运转,法力转东,化为乙木生机,灌入文先生体内。
而那黑色莲花印记,也逐渐消去。
“这莲花印记,才是最大的阻碍。”镜先生见得印记消去,略微头,说道“其实任何修道人,想要杀掉这位文先生,都要有所顾忌,可惜这妖僧入魔,不在天命轨迹之中,也是个异类……根本不顾气运,不顾天谴。”
清原法力徐徐转入文先生体内,尽管对于寻常修道人而言,灌入文先生体内的法力如江河般让人惊骇,但对于清原而言,倒也不是太高的负担,不至于让他竭尽全力。
他犹有余力,也有思绪,思索片刻,说道“白继业也曾有过跟先生相似的言论,只是……我修行越高,越是惊骇,这所谓天命轨迹,究竟如何?”
说着,又沉吟道“我只知魔域大魔,本不该出现,但是他仍然现于世间,于是扰乱了天命轨迹。”
“魔域大魔,确是世间的一大变数。”镜先生略微迟疑,然后叹道“然而,你也一样。”
清原修行至此,对于这一,也隐约有了几分察觉,闻言也未有多么惊骇,只是稍微沉默了些。
“或许你不知道,一个不该出现在棋盘上的棋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变数,但是对于那些能够看见‘将来’的道祖而言,这些变化……极为清晰。”
镜先生似乎觉得这么说不甚清楚,他想了片刻,说道“比如隔县,有位刘员外,他该死于明日午时三刻,是被马车迎面撞死,这是必然会生的,是他命中定数,也是天命的注定……而在他死之前,他的熟人,他的小妾,共与他说过十二句话,期间还有一个陌生人向他问过路,关于这些轨迹,都是在天命所见之中,预见到了他所有的遭遇,所以他必然会死。”
“但是,如果有人横空出世,与刘员外多说了一句话,让他走得慢了一息,他就避过了马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