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之光影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江伊燕想要以自己的那点条件去嵌套预估李墨的行为方式,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也正是在这种时候,江伊燕骨子里那种豁出去的劲头反而被激发出来了。

    反正老娘现在已经都快糊成十八线了,再差还能差得到哪去?

    没事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拼了!

    尽量保持着恬淡可人的笑容,江伊燕大大方方的扶着李墨的右手,笑吟吟的开口道:“是啊,刚刚在榆林和孩子们一起呆了几个月,回来休整一段时间,等过年前后,估计还要再过去一趟……”

    仪态端庄大方,刚好能够展示出辛勤工作的疲惫以及舟车劳顿的辛苦;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处于刻意高声宣传和能够让周围的记者听清楚的区间范围之内;

    说实话,要不是李墨和这位小姐姐确实不是一条路上的人,连李墨都快为她的这种长袖善舞,八面来风的本事叫一声好了……

    要是这位在摄像机面前的功力能够有现在七成,估计她早就已经拿遍了华语电影三金了吧?

    赞叹归赞叹,赞叹完了以后,李墨该有的警惕和防备一点都没有减少。

    隐晦的看了眼自己左手边的那条咸鱼,李墨更坚定了一个信念。

    绝对要让刘亦霏少跟这家伙接触,要不然自家那位神仙姐姐,早晚被她卖了还帮着她数钱呢……

    “既然伊燕打算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公司最近正好有一部电影正打算遴选几个女演员,前前后后大概可能要拍半年左右吧,估计你可能赶不上吧?”

    这是李墨在开条件呢。

    一个电影的配角角色,要就拿去……

    “其实榆林那边的事情已经基本上走入了正轨,公司参与的话,应该也是没问题的。而且我刚才在外面听说您和亦霏打算筹备一档综艺节目,我对那个也挺有兴趣的。”

    江伊燕落地还钱,果断表示一个配角不够,那档综艺节目我也挺有兴趣。

    “呵呵呵,伊燕你说笑了,你也知道,我们墨龙家大业大,我们自己旗下的演员能够选择的角色也不多,不过综艺节目或许还可以安排下。”

    李墨果断怒了。

    给脸不要脸嘛?

    贪心不足蛇吞象嘛?

    我们墨龙传媒如今的招牌,要找人演角色还怕没人?

    既然这样,角色干脆算了,要不综艺,要不一拍两散,爱来不来!

    “这样的话,那就等着李总的消息了。”

    我勒个去,过了这村没这店啊?!

    成交!

    妈蛋,贱人就是矫情!




633章 余波
    在天朝,有句俗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墨龙传媒正在筹划一档全新类型的综艺节目这件事,自然算不上是什么坏事,但是不管好事坏事,在娱乐圈里,能够博得关注,获得热点效应的就是好事,这点总是没错的。

    《奇遇人生》的开始筹备自然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因为墨龙传媒从无败绩,不动则已,动则必中的惊人效率,更是因为这次墨龙的动作的确很大。

    从节目类型到主持人人选,从拍摄周期到最终成片要求,墨龙传媒的《奇遇人生》都可以说是在刷新着业内节目制作的上限。

    以往的真人秀虽然也有像诸如《花儿与少年》那样的明星穷游国外这样的类型,但是那种节目所前往的地点,多少还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即便明星们可能没有在国内那么的锦衣玉食,出则保姆车,住则豪华酒店,但是基本的食宿条件还是在水准线之上的……

    但从《奇遇人生》筹备组目前所公布出来的创意来看,要参加这档节目的人,从嘉宾到主持人,从拍摄人员到后勤保障,这票人是真的打算去找N个不毛之地,老老实实的体验一把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说老实话,连李墨都没想到,文青病发作起来的刘亦霏,这次居然能玩得这么大。

    对于刘亦霏这种想法,别人不知道,反正李墨是乐见其成。

    神仙姐姐自从出道之后就一直有点不接地气的感觉,这两年虽然受李墨影响有了点改变,但宅属性却越发强烈了,这趟满世界出去转悠一下,吃点苦头倒也不错……

    最关键的是,李墨倒是想看看,那个上赶着往前挤的江伊燕,要是跟刘亦霏一起出去折腾一趟之后,会不会对自己的决定后悔……

    很快,江伊燕以嘉宾的身份确认参加《奇遇人生》的消息也摆上了汪氏集团总经理,汪中磊的案头。

    讲真,这还真不是江伊燕在汪氏集团内部有多么的重要,她的动向距离需要‘上达天听’着实还有段不短的距离……

    之所以江伊燕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其实还是归功于汪氏集团内部N久以前所新增的一条规定。

    “公司旗下的所有艺人、导演,只要是与墨龙传媒合作,都需要在进行审批的同时上报给部门经理乃至于总经理……”

    这种针对某个公司的特殊性规定自然是很中二和没有必要,但是作为汪中磊某次脑袋一热的拍脑门决定,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虽然这位老大估计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还下过这种命令,但底下的具体执行人员却也不可能专门跑去问他是否要废止这条命令……

    于是乎,虽然没有刻意去关注和了解《奇遇人生》这档综艺节目的动向,汪中磊还是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

    “哥,咱们公司的人要去上墨龙的综艺节目了,这事咱们需要做点什么吗?”

    和李墨‘打’了几次交道之后,汪中磊倒也知道自己在面对和李墨以及墨龙有关的事情时容易不冷静,所以干脆跑到了自家老哥的办公室,老老实实的请示了一下。

    “不用管她,”和汪中磊不同,汪中军倒是认真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江伊燕和自家公司的关系,他很随意的摆了摆手,“上次她和郑凯主演的那部《有种你爱我》票房数据很不理想,要不是贴片广告还能转移一部分成本,公司已经亏钱了,所以在短时间内公司也不会继续在江伊燕身上投注资源,她自己在外面联系到了什么资源的话,公司在这方面原则是不做干涉。”

    “哥,这样会不会让江伊燕倒向墨龙那边?”

    汪中磊看来还是有点不放心。

    ……虽然也不知道他担心的到底是公司少了个女演员还是什么别的其他方面,不过看起来汪中军对这种问题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呵呵,你也不看看,江伊燕今年多大了。墨龙要是真的连她都肯收,那我倒是还真的要偷笑了。”

    “和墨龙打了那么多次交道,你难道还没看出来他们的用人方针么?”汪中军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很明显,相对于使用那些正处于所谓‘黄金期’的女演员,李墨那小子更喜欢培养新人。他们公司现在年纪在三十岁以上的女演员一共就两个人,一个万倩,一个童丽娅,她们俩都是属于出道时间够长,但是与李墨合作之前并不算多么知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也是两个新人。”

    “仔细看看墨龙传媒旗下演员的年龄结构就能看得出来,李墨对于公司的演员梯队的年龄跨度非常的重视。”

    “三十岁以上,两个,二十六七岁的,两个,剩下的全都是没到二十五的,他要江伊燕这种年纪不小,自身风格又与公司现有演员有一定重合的人来干嘛?”

    “再说了,江伊燕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汪中军似有深意的瞥了汪中磊一眼,“那就是个不安分的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各种折腾出点事情的那种,李墨要是连这种人都往自家公司里收,我们也不至于和他打那么多次交道,从来没占过便宜了……”

    “呃……这倒是,这倒是。”汪中磊颇有点尴尬的点了点头。

    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汪中军是在用江伊燕的事情做引子,稍微敲打敲打他平时那种肆意妄为的作风,于是聪明的赶紧唯唯受教,两兄弟又聊了聊关于汪氏集团购入地产建设电影小镇的事情,这才算是把江伊燕这档子事情给揭了过去。

    不过,貌似今天注定是汪氏兄弟流年不利的一天。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很低调的只管运作自家公司的‘去电影化’战略,但问题是他们公司旗下有位老兄却不是个安分的主。

    正所谓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在业内私下里被称为‘炮筒子’的冯刚,这次又开始怼人了。



634章 大嘴巴
    在天朝的影视圈子里,有一个情况是和欧美那边完全不一样的。

    那就是在天朝这块土地上,电影评论家……或者说是影评人这个群体,从来就没有能够引导过电影观众的观影倾向。

    好莱坞所谓的‘黄金年代’,不止是电影制片厂和导演、演员们的黄金年代,更是影评人的黄金年代。

    那年头的影评人,不仅能够左右和影响电影奖项的归属,更能够通过他们发布的影评,左右观众的观影倾向。

    而天朝的影评人们却似乎从来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别说是左右观众的观影选择了,即便是在最为看重电影奖项评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专业电影评委里,也没多少人把影评人这个群体当回事的。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越来越发展,再加上观影人群群体的年龄逐年下降,影评人这个群体的影响力更是越来越弱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自然是好事,因为影评人的理论,说实话的确是既没有节操也没有实际效果,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不找个人……或者是找个群体来怼怼,似乎就有点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

    冯刚就有点算是这种人里面的典型代表。

    说实话,冯刚能从《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介工作人员混成现在的国内导演界三大天王之一,靠的就是他的独树一帜。

    在那个全国观众都被一大堆的文艺电影禁锢住了观影想法的年代,冯刚就是凭借着在那个年代堪称是另类的冯氏喜剧收获到了一大波观众的支持。

    和三大导演的另外两位张一谋和陈歌不同,冯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抓市场、抢观众、拿票房的路子。

    这种路子到也不能说是不对。

    毕竟,和张、陈两位的三大电影节荣誉加身不同,冯刚无论如何也确实没有他们的那种底蕴和出身背景,走市场化的道路也是无奈之下的最有利选择。

    但这种市场化路线却有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冯刚无法保证自己拍摄出来的电影永远能够迎合观众的要求。

    虽然张、陈两位的作品质量近年来也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但不管怎么说,国际A级电影节的荣誉加持,至少在逼格这个方面,确实比某某年度的票房冠军听着要高大上多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的年龄层次也在逐年下跌,就像李墨曾经说过的那样,如今养成观影习惯的大多是八五后观众,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还是九零后。

    这种变化在造就了如李墨,邓潮,许峥这样的新生代导演的同时,也在某个方面倒逼着冯刚进行改变。

    而最要命的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冯刚恰恰无法适应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他的电影也无法继续得到现在这批观众的支持。

    估摸着冯刚似乎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从《集结号》开始,他就已经开始习惯于时不时的要整点新闻和话题出来刷一波存在感了。

    ‘如果纯按票房来算,我才是国内最有票房号召力的艺人!’

    《私人订制》,这家伙更直接怼上了对他发出批评之声的所有人,完全枉顾《私人订制》和当年《甲方乙方》之间的质量差距,

    最**的时候,自然是‘护舒宝’事件怒怼万千网友……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时空估计冯刚是没有机会因为《我不是潘金莲》跑去堆旺达院线了,因为这个时空的叶柠已经答应了李墨的邀请加盟墨龙传媒,开始办理从旺达文娱离职的事宜了。

    但‘炮筒子’终究还是炮筒子,冯刚自己的导演作品虽然还没有影子,但他却还是找到了其他的地方跟人开怼。

    事情还得从冯刚上一部电影《私人订制》的惨烈口碑说起。

    作为《甲方乙方》的炒冷饭之作,《私人订制》的拍摄目的气势非常简单,就一句话:赚钱。

    投资六千万,光是贴片广告就已经几乎收回了全部成本,甚至连宣发费用都只能算是一部小成本作品的体量,却硬生生的在冯刚和汪氏集团的炒作下,变成了大片级别的作品……

    可惜,电影烂不烂,观众心里自有标准。

    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峥,李墨等人的冲击之后,冯刚的颓势越发的明显了。

    原来是只有他一个人玩商业片,其他人都没他那么拉得下脸面,可现在新一代的导演不仅拉的下脸面,而且还能主动朝观众靠拢,于是也就更显得冯刚的守旧和不自量力。

    好不容易等到《私人订制》下片,不知道冯刚是哪根筋不对,居然又接受了央妈的邀请,跑去执导了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哦豁,这下更好玩了。

    (PS:关于那届春晚,出于避免404考虑,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对于作者菌来说,那是一届难看程度排得进前三的晚会。)

    《一九四二》,护舒宝事件,《私人订制》,《春节晚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冯刚充分发挥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精神,从专家到影评人,从网友到观众的怼了个遍……

    而这次,冯刚干脆直截了当的怼上了综艺真人秀。

    “国内的影视制作公司,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初心。别说初心了,他们连用心都觉得是一种奢侈。明明是家影视传媒公司,某人却在拿到了一个小小的票房榜冠军之后,带着自己的女伴在机场招摇过市,大量占用公共资源,就是为了借机宣传他们家新开拍的综艺节目,正是因为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所以才会有各大公司不务正业,一窝蜂的上马综艺真人秀这种事情。”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公司把一档综艺节目剪吧剪吧,堂而皇之的在院线上映,真是不知所谓……”

    很明显,冯刚这次是冲着墨龙传媒和光路传媒去的。

    可问题是,这位大佬图什么啊?

    光路传媒还能说和冯刚斗过,可墨龙和他可是一直没什么瓜葛的啊。

    即便是像汪氏兄弟这样和冯刚合作了几十年的人,这次也有点摸不着这位大佬的脉搏了。

    “哥,冯刚最近不是应该和管户一起,忙着拍摄《老炮儿》吗?他难道现在就开始为电影宣传做准备了?”
1...218219220221222...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