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马总,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dota的热度还没那么大,但是对于80后的那波人,”说到这里,王波加重了语气,“也就是手机游戏的主流付费群体来说,dota这个ip天然就很吸引眼球。”
“嗯,ip这个因素的确是有一定的加成效应。”
作为企鹅游戏的负责人,马晓轶自然不是那种只会管理的领导,企鹅游戏近年来同样在做着囤积知名动漫ip的工作。
见王波分析得有理有据,马晓轶也点点头表示认可王波刚才所说的这个原因。
但他终究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继续问道:“那么你觉得这款游戏的有点和缺点有哪些呢”
“优点嘛”王波来之前大概能
216章 再上红毯
时隔半个月之后,当李墨再次准备踏上帝都中影国际影城前的那条红毯的时候,他的心境已经和半个月以前截然不同。
如果说半个月前的初战,他更多体会到的是惶恐,不安,紧张和窘迫的话,在经历了莉莉丝科技《刀塔传奇》的初战告捷以后,现在的李墨比那个时候有自信多了。
李墨今天并没有选择和上次一样的黑色修身西装。
这不仅是因为王晓明三人已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多种颜色西装的帅酷表现到了极致,更是因为在李墨的内心中,今天晚上将是他真正站到前台的初战。
李墨今天穿着的是一双黑色的绑带皮鞋,同色的长裤笔挺得像是大理石柱子一般,看似消瘦的身体上套着一件鸡心领的米白色线衫,在最外面还穿着一件灰色的翻领短款大衣,配上嘴角的浅笑,看上去完全像是一个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
这也是今天《中国合伙人》首映式的主题元素——成功。
不得不说,与半个月之前《铜雀台》的首映式相比,中影集团的面子明显比光纤传媒大了不少。
不仅与光纤传媒有关的大小明星悉数到场,甚至连hy旗下的艺人都有几位选择了盛装出席。
这种排场自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有中影投资,更多的也是因为hy希望借此修补与李墨的关系。
……说修补或许有点夸张,用汪中磊的话来说,这叫相互捧场。
即便不能把李墨拉进hy的阵营,至少也要让他不会加入光纤传媒旗下……
严格来说,hy这番媚眼,基本上是抛给瞎子看了。
因为李墨从头到尾都没打算加入任何一个山头。
其实hy之所以会把姿态放得这么低,更多的原因还是自己作死。
半个月之前,hy的《太极1从零开始》上线。
导演冯德伦倒是没说什么过分的话,不过影片监制陈国富的话就让人有点不那么舒服了。
“我曾经有两部电影打过这个档期,一部是《风声》,一部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这两部都没输,所以,我有足够的信心,希望同档期的其他片子考虑考虑,是不是需要改一下上映时间了!”
结果呢,《太极1》上映半个月,胡豆网口碑彻底沦陷,,票房堪堪破亿,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不是一部单独的电影,它还有个下集叫《太极2英雄崛起》,而且下集还已经拍完了……
这就要了命了。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系列电影的第一集口碑就烂掉了,那么除非是某演员的死忠粉,基本上没人会去买票支持续集。
眼见《太极》系列回本无望,hy今年接下来的作品就只剩下冯刚的《一九四二》以及与jacky陈合作的《十二生肖》。
后者虽然把握较大,但是收益大半会落入jacky陈的口袋,hy最多捞个保本,后续或许在资本市场上还能有所作为。
但是《一九四二》就比较麻烦了。
据宗帅传来的消息,hy曾经组织过几场规模较小的内部试映会。
从试映口碑来看,虽然有一部分影评人认可《一九四二》是一部佳作,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贺岁档的开端送上《一九四二》这么一部讲述苦难历史,人性丑恶的电影,是不是个合适的选择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有再多的意见和建议,《一九四二》的档期也不可能做任何修改,那么hy能做的事情其实就很有限了……
前有《少年派》,后有《泰囧》,hy唯有与中影和光纤传媒搞好关系,希望这两家到时在排片和档期方面能有所默契,不至于太过挤压《一九四二》的空间了……
这些潜藏在水面下门门道道,自然还不是现在的李墨需要了解的事情,他只要好好的带着女伴再次走完红毯就好了。
至于李墨这次的女伴,则是已经在魔都健身房里沉迷塑身长达一
217章 出人意料
虽然看似对于上次在《铜雀台》的首映式上蹭红毯的事情非常反感,但与其说李墨反感的是‘蹭红毯’这种行为,不如说他更反感的是自己去‘蹭红毯’这件事。
是不是有点不好理解
简单点来说,李墨并不反对自己公司旗下的艺人,在前辈的帮衬下走上红毯,以求在媒体和观众面前混个脸熟;
但是他强烈反感自己因为某种原因或者目的,需要在红毯这种大庭广众的场合,借别人的势来成就自己。
明白了吧,这货纯粹是觉得过不了自己的大男子主义这一关。
今天《中国合伙人》的首映式之所以会带上古丽美娜,而不是万倩或者刘亦霏,也是这个原因。
万倩出道多年,虽然名气不算响亮,但在资深导演眼中,她的演技是有保障的,而且墨龙传媒以后给万倩规划的路线,也不是像胖迪和古丽美娜那样的花旦路线。
只要万倩在演技奖项上有所斩获,她的未来根本不用李墨替她操心。
刘亦霏则属于已经有足够的人气,要是她和李墨一起,岂不是又成了上次《铜雀台》首映的那种情况
然后当李墨带着古丽美娜一起出场的时候,情况貌似有点失去了控制。
古丽美娜172公分的身高本就高挑,再配上深蓝色的露背长裙,若隐若现的窈窕曲线,虽然是跟李墨一起出现,但整个人散发出来光彩却着实令人无法直视。
尤其这两个人还是手牵着手一起出现……
很自然的,压轴出场的李墨二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在场的记者都有点搞不懂了,这李墨到底是什么来头,半个月前才跟刘亦霏手挽着手一起出席《铜雀台》的首映,这才几天,身边又换了一个异族美人。
这小子难道自带桃花运光环吗
两人走到采访区的时候,一众记者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首先提问的是一位名叫罗明的年轻记者。
“李导,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中国合伙人》的首映式,请问您为什么没有选择与您合作过的演员一起呢”
“很简单啊,因为她们都是有主的人了,我贸贸然跑出来横刀夺爱,很容易引起公愤啊。”
“那么能介绍一下您和身边这位小姐的关系吗”
罗明还是有点不肯死心的样子。
“这位是我在魔都戏剧学院的学妹,她叫古丽美娜,在我的下一部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当中,她将会饰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请大家期待她的表现吧。”
搞了半天,原来还是学妹
诶,不对啊,貌似李墨每次带妹纸出场的时候,介绍的身份不是学妹就是公司艺人,你就不能想个稍微不一样点的身份么
等到两人离开采访区,走进放映厅之后,罗明突然一拍脑门,“想起来了,难怪我觉得那么熟悉,刚才那不是《催眠大师》里演过沈立的嘛”
“沈立”
“对啊,那会她是披肩长发,今天她把头发剪短了,所以我们才一时半会没认出来。”
“我去,早就有预谋啊。”
………………
等到李墨进入现场的时候,韩山平正在台上讲话,主持人谢南赶紧过来通知李墨去后台准备采访。
时间太紧,李墨随手拍了拍古丽美娜的背部,示意她跟着工作人员先去座位上入座,没想到触手之处竟是一片光滑的肌肤,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美娜今天的裙子……貌似是露背的。
瞟了眼似嗔还喜,满面红霞的古丽美娜,李墨落荒而逃。
………………
接下来的流程没什么新意,不管是王晓明和邓潮自然对这些宣传套路了如指掌,即便是三人里相对年纪最小的王恺,如今也是三十岁了,自然不会乱讲话什么的。
晚上7点半,电影准时开场。
第一个出场
218章 一片好评
如果以影片类型来进行分类的话,《中国合伙人》更应该归为剧情片的行列。
这部电影的故事跨度长达二十多年,虽然出场人物不多,但故事中的剧情矛盾,叙事节奏等方面,确实在只能算是平缓。
严格说起来,《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商业电影的元素其实并不是非常浓重。
至少在韩山平的眼中,经过李墨最终剪辑的成片,更类似于他之前接手过的诸如《铁人》这类的命题作文。
对于即将卸任中影集团董事长一职的韩山平来说,在卸任前如果自己推荐的电影能够拿下金鸡百花的最佳影片,至少自己的退休履历也能好看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今天的首映式上邀请那么多专业的影评人前来观影的原因。
在天朝这片土地上,影评人这个群体虽然没有经历过好莱坞同行们的黄金年代,但在诸如金鸡百花这样的专业奖项评选中,他们所能够发挥的能量仍然不容小觑。
白杨便是这样一位影评人。
虽然……在影评人这个团体之中,白杨只能算是个小字辈。
但即便如此,他今年也已经四十五岁了。
古人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讲的意思便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简单点来说,白杨到了应该对某些事情的本质处于看开了的年纪了。
很不幸的是,白杨真正看开了的事情,恰恰是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影评人。
从最初对每一部电影都报之以热情,认认真真的揣摩导演剪辑出来的每一个镜头,思考导演这么处理的用意,到现在……变成了现在只要发行或者是出品方给的钱够多,即便是一坨狗?屎,白杨也能把它夸成一朵喇叭花……
至于为什么白杨这么做了还能被中影集团邀请
很简单……
就像《爱情公寓》里说的那样: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要想活得长,保命靠小号……
当白杨得知今天自己要看的这部电影,导演只是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心里的第一反应是不信,第二反应则是不屑。
什么时候导演这行当这么不值钱了
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小子也能掌控投资几千万的剧组了
即便后来,白杨看了李墨的履历,得知他是今年春节时那部悬疑惊悚电影《催眠大师》的导演之后,他对李墨的观感也没有多少的好转。
天朝的悬疑惊悚,比太平洋对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催眠大师》的成功,绝对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结果。
这就是白杨入场之前的全部观感……
等到白杨到了中影国际影城,在观众席上看到李墨带着古丽美娜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不满情绪到达了顶点。
这小子比我年轻,长得比我帅倒也罢了,谁叫他生的晚呢。可为什么连他身边的妹纸都那么水灵……
妈蛋,劳资不管你拍的好不好,劳资也不管中影给钱有多少,劳资绝对就是要黑你。
大不了……大不了劳资用小号黑。
毕竟中影给的钱还是不少的……
个人观感不能妨碍本职工作。
没错,白杨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
……
带着满满的怨念,白杨准备好了纸笔,准备从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开始黑。
然而,电影开场就把白杨给惊讶到了。
那个,从头到脚土到掉渣,把英语说得像日语的家伙,真的是王晓明吗
接着往下看去,电影剧情的发展和背景是沿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眼中,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似乎有种浓缩版激荡三十年的感觉。
白杨出生在60年代的尾巴上,虽然因为年纪的关系,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天朝在少年白杨的眼中是懵懂的,但当他的阅历和见识都到了某一个高度之后,白杨发现,那个年代的天朝,像一个刚出幼儿园踏入小学校门的孩子,懵懂无知却充满活力,拮据落后却仍奋勇向前。
白杨的出生地是个小城,交通往来难免闭塞,发展速度也远比不上沿海城市。
当白杨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帝都的大学报到的时候,他的行李和打扮真的就像电影里的成冬青一样,草席,搪瓷印花大茶缸,脸盆,铺盖卷……
 
219章 趁热打铁
严格说来,《中国合伙人》今天也算是首映式+点映场了。
倒不是中影集团不愿意多搞几次提前场让口碑发酵,实在是李墨这坑货直到9月20号才把最终剪辑版交出来。
能够在二十二天内完成审查,复制拷贝,安排秘钥等一系列工作,已经是光纤传媒和中影集团面子够大的结果了。
反正中影负责宣发的人是给李墨下了最后通牒:要是下次你提交版本的时间还这么紧张,劳资就算是跳楼,也要拉着你小子同归于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