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席妖妖
    次日一大早,谢琏就带着人过来给谢琅拜年,谢琅也给孩子们准备了拜年礼。

    谢洲站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谢宸,明珠和糖果儿拿到自己的年礼,羡慕的很。

    “皇姐,我们没有吗”

    “你都成亲,马上要做父亲了,还要年礼,羞臊不”谢琅道。

    谢洲却厚着脸皮摇摇头,“不臊,皇姐,拜年礼。”

    说着,还冲着谢琅伸出了手。

    谢琅无奈,招呼高振去御书房里取来一本书,递给谢洲。

    “给你的年礼,回去好好看看。”

    谢洲低头一看,居然是一本《育儿手册》。

    一张脸顿时垮了,这年礼,不是他想要的。

    “回去好好看看,你也不在朝中任职,整日在家里玩,也帮着明锦好好的照顾孩子。”

    “是!”谢洲无奈的点头,惹得旁边的人捧腹大笑。

    当天上午,这些人就走了,宫里再次变得安静下来。

    谢琅懒散的躺在美人榻上,看着系统里那不断飙升的声望值,速度快的都出现了幻影。

    “这速度,半年也差不多了。”谢琅感慨道。

    “可能是因为过年,老百姓坐在家里也没别的事,聚在一起就谈论来年的好生活。”未来在空中舞动着一段新疆舞,“家里已经有了地,并且也分到了老百姓手里,五月份就能收获,以后吃饱饭都不成问题,家家欢愉,你这声望值涨的自然快。”

    “今年让青州大面积种植油菜花吧,疆域扩大,百姓人数不断增加,粮食倒是够了,不过油盐却还没办法供应给天下百姓。”

    “盛京城那边不是扩大规模了”

    “那也不够啊,短期内无法供应给天下百姓。”谢琅看着虚拟屏上的大数据分析图,这都是未来整理出来的,哪方面需要改进,都一目了然,“还有老师,现在也是奇缺,医生也是。”

    这个未来倒是知道,毕竟两所学校里现在最高的就是大二学生,虽说再过半年就是大三了,那也需要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毕业。

    只要熬过这两年半,大周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

    这次是谢琅因为西楚内斗,才突然想要一统天下的,不然按照玄阳道长之前的预测,那才是谢琅统一天下的时间。

    到时候将会有两批大学生毕业,这就是两千多人,分配到天下各地,虽说还有些不够,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没有可用之人。

    “你准备如何打算”未来问道。

    “先用那些身负功名的人顶着,至少在这两年多礼,可以让他们多学学字,等到这边的学生毕业之后,再分配过去。”

    未来点头,这也是当下最妥帖的做法了,毕竟大学生少见,可认识字的却不少,几乎每个地方都有。

    “现在能通电就好了,这样的话我就可以通过你,将朝廷的命令发布到全国各州府,也不用如同现在这般,还得等到开春后,经驿站传达。”

    “再忍耐忍耐,明年下半年想来就能开通了。”未来的想法,一年半的时间也足够了。

    从去年开始,朝廷就已经有人开始研发太阳能电板的其他组件,根据未来的规划,是准备一户配备一台微型的太阳能电板,电板的面积大约有二十三四寸大小,也就相当于电脑显示屏那般,再加上有着极强的储电核心炔石的容电量,日照一天,足以供应家里近十日的用电。

    根据未来看到的炔石资料,直径两公分,长十厘米的炔石条,足以容纳近六百度的电量,这让谢琅万分震惊。

    即便是放在后世各种家电齐全的时候,她每月的用电量有三百度也就足够了,若是全部充满的话,足以用两个月。

    况且这可是古代,每月能用上一二十度电也算很厉害了。

    而且一块炔石条的使用年限大概在百年,日后全国百姓,除了购买电板,用电是完全不需要花钱的。

    至于电板的价格,这个就要看一块炔石条的价值了。

    既然能在七级的时候解锁,想来价格是不便宜的。

    但是以长久使用的年限来看,再贵也是划算的。

    长安城北城的某处民房里,于翠娥正在庭院里准备中午的饭菜,此时却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谁啊”她看向木门的方向。

    门外响起一个男子的声音,“翠娥,是我,耀宗。”

    于翠娥眼神闪过一抹哀怨,站起身,湿漉漉的手在腰间的围裙上擦拭了两下,走上前打开门,一眼看到站在门外的男子。

    和离一年多,对方的样子也是憔悴了不少。

    只是这一年多来,于翠娥已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虽说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觉得孤独,可是比起在婆家的日子,现在她自己能赚到钱,想吃什么穿什么,都不需要看别人的眼光,更不需要请示别人,日子自在安稳。

    她站在门前,看着徐耀宗,“有事吗”

    “没有!”徐耀宗抿抿唇,故作疏阔的笑道:“过年了,我来看看你,给你拜个年。”

    说着,他将手里的竹篮递上来,“给你的年礼。”

    于翠娥倒是想说不要的,可是瞧着对方顶着寒风送上门来,到底是不好让人带回去。

    接过篮子,她道:“在门外等着。”

    “好!”徐耀宗见到她收下了年礼,脸上的笑容倒是轻松了三分。

    回到屋子里,于翠娥打开篮子里上面的包袱,里面放着两封点心,一块烧肉还有一只收拾干净的鸡。

    将东西取出来,她找了几样东西装进去,这才拎着出了屋子。




242:盼头
    再次打开门,将篮子递上去,“年也拜了,你也该走了。”

    徐耀宗心里发苦,他是真的喜欢翠娥,奈何家中的老母亲却碍于对方无法生育,并不待见她。

    这一年多来,因为自己与翠娥的事情,徐耀宗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很冷淡,可能母亲也知道他心有怨气,倒是收敛了自己以往的那股子脾性。

    只是他的婚姻到底散了,再如何的收敛,也无法回头。

    “那你一个人在家里要当心。”徐耀宗依依不舍的说道。

    于翠娥冷着点点头,“隔条街就是防卫所,我不会有事的。”

    说罢,当着徐耀宗的面,将大门给关上了。

    两人已经和离,于翠娥也真的被这对母子给伤了心,虽说偶尔也会响起在婆家的事情,到底不如从前那般伤心难过了。

    如今她有了一份工作,每月赚的银钱足够自己生活开销,还有的剩余。

    娘家那边她之前回去过,只是娘稍微疼她一点,爹却不让他进门。

    再加上家里还有个弟妹,自己这个和离的大姑姐,根本入不得对方的眼。

    未免回去找人嫌弃,过年时节,于翠娥也都是自己一个人。

    在石台上,将中午要做的肉洗干净,准备炒俩菜,反正要初六才回快递站上工,晚上热点黄酒喝一喝。

    “翠娥姐。”刚准备去厨房里下锅,听到外面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于翠娥笑着走出去开门,然后将人请进来。

    “山杏咋过来了”

    刘山杏是她的邻居,就住在后面,有时候她也会站在后窗和她闲谈两句,两人都在快递站上工,不过并不在一个店。

    “出了趟门,买了两包凉皮,给你送来一碗。”刘山杏将随身带的一只大海碗递到她面前,“倒腾一下,我也得赶回去做饭呢。”

    “干啥还要你跑一趟,让小虎帮你跑腿啊。”于翠娥麻利的将凉皮倒出来,又再碗里给她抓了一把栗子糖算作回礼。

    “我倒是想呢,那小子跟个皮猴子似的,别东西没送到,还把碗给我摔了。”刘山杏捏起一块栗子糖扔到嘴里,“行了,我也该回去了。”

    “哎,路上慢点。”于翠娥将人送走,再次关上门,回到厨房里炒菜。

    中午是一个猪肉白菜,一个菠菜蛋花汤,现在还有一盘凉皮,凉皮里面有一套碎干辣椒,回来后你可以自己加入蒜水酱油醋之类的调制一下,这个在京城里卖的很好。

    价格不贵,吃起来也爽口痛快,大人小孩都喜欢。

    有人也会自己做,不过做起来麻烦,真的不如买着吃。

    一个白胖的馒头,三样菜,一顿中午饭可谓是丰盛了。

    至于徐耀宗送来的那只鸡和酱油,可以晚上做来吃,鸡肉里面放入土豆,土豆里面浸满了鸡肉汤汁的味道,绝对是让人爱不释手,好吃的能把舌头吞下去。

    想到在婆家的日子,每日里做什么饭菜都得请示婆婆。

    除非是徐耀宗想吃某样菜,婆婆才会让她做,若是她私下里自己做多了,保准会被婆婆念叨好几天,说她不会过日子。

    比起在对方手底下讨生活,现在的日子才是她最想要的。

    于翠娥也并不排斥嫁人,若是遇到个老实会过日子的,她自然也会再嫁,只是如今却没有遇到合适的。

    饭后,她将灶间收拾的干净利索,随后端着一小笸箩炒瓜子来到了隔壁,找隔壁的嫂子坐在一起闲聊。

    她隔壁住着一个寡妇,儿子现在有十二岁了,丈夫在多年前染病过世,公婆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没了活下去的念头,婆婆一头撞死,公公则是用一根腰带吊死。

    在于翠娥看来,两位老人膝下可是有个孙子的,怎就至于寻死。

    至少还有个盼头才是。

    只是她不是那两位失去儿子的老人,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

    盛京临海的千河郡,虽说正值大年初一,可是码头上依旧热火朝天。

    此时正有几首大型渔船由远及近而来,码头边上百人正眼巴巴的看着。

    “之前郡里有衙门的告示,说是五月到八月底的这四个月不允许下海捕捞。”

    “这是为啥”

    “说是海里的鱼,要趁着这段时间下崽,不允许下海。”

    “这也挺好的,不然捞完了,以后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好是好,可那四个月咋弄”

    “找点别的活儿干干,再说常年在海上打鱼也不是好事儿,空出几个月在家里陪陪老人孩子也挺好的。”

    人群里闲聊着,几首渔船也靠近了码头,等停稳后,不少人分赴几首渔船,开始卸货。

    看到木箱里那一条条正在蹦跶的鱼虾,所有人脸上都带着化不开的笑容。

    捕捞的鱼类,目前好的都会送往京城,虽说路上耽误不少时间,可是送过去后的价钱也高,他们怎么着都是赚钱。

    当然本地的老百姓也能吃到海货,留下的鱼虾也有不少,还是能让当地老百姓解解馋的。

    现在的渔船数量有限,官船厂正在加紧打造渔船呢,能到渔船多了,再赶赴到其他的海域,几年后大周百姓也就不愁吃到鱼虾了。

    再者说淡水鱼的养殖也已经有人进行试验了,不同的水种的鱼类,口感自然也不同。

    就像淡水鱼做的麻辣鱼,多少老百姓那是吃的赞不绝口。

    一些妇人将好几个木箱推到另外一边,开始在里面分拣。

    好的盛放到一起,稍微差一点的再一箱,最差的则是留在当地。

    最好的要送到皇城里,次一点的则是运送到长安城里,差的可以卖给当地的鱼贩。

    这里的所有收入都归千河郡,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酬劳,在这里上工的酬劳都不低,即便辛苦些,那也有很多人想要来这里找活儿干。

    郡守说了,如今的渔船太少,等到日后渔船多了,会将渔船卖给百姓,让他们自己捕鱼,到时候官府只收取税银,其余的都是他们自己的。

    当然,大多数老百姓都没这想法,毕竟一艘渔船的价格,他们倾家荡产也买不起,到时候还是要给船主做雇工。

    反正都是被人雇佣,比起给那些私人船主雇佣,还不如给朝廷干呢,至少不愁发不下工钱来,月月准时,绝不拖欠。



243:成亲
    城外某庄子里,村中的村长来到了一户人家家中。

    “村长,给您拜年了,咋这时候过来了”一个看上去有几分精明的女子走出来,一眼看到对方,笑着回头招呼当家的。

    很快,屋子里走出来一个穿着朴素陈旧藏青色棉布衫的男子,“五叔,您咋来了,快进屋。”

    村长跟着对方进屋,女子上前给他送来一碗热水,之后也坐在了下面。

    “孩子们呢”他看了看隔间,没有听到几个孩子的声音,问道。

    “大过年的,哪里能在家呆得住,早出去玩了。”女子嘴皮子利索的说道。

    村长点点头,“桩子,你家大郎儿郎和大妮之前没有送去上学吧”

    “没呢。”汉子露出一脸为难,“五叔您也知道,我家孩子多,这条件您也知道,哪里能供得起家里这么多孩子读书啊。”

    “就是啊村长。”婆娘声音也带着稍稍的急促,“大郎和大妮的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都能娶妻嫁人了,这个岁数去上学也不值当,还不如让下面的弟弟妹妹去呢。”

    话中的大郎和大妮是前面妻子生的孩子,后来这婆娘进门,又给丈夫生了四个,家里一下子就有了六个孩子。

    女人也存着私心,大郎和大妮去读书了,家里那么多的活儿谁干。

    村长也知道这家子的事儿,就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前面媳妇留下的那俩孩子,自小就在后娘的手底下讨生活,日子过得极为憋屈。
1...143144145146147...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