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席妖妖
看到姚理在将军府下马,其中一小厮开口问道:“你找谁”
“本公子能找谁,谁也不找,回家。”姚理掀开头顶的帷帽,甩手扔给其中一个小厮,看到对方动作滑稽的接住,露出一抹倾城畅笑,大跨步走了进去。
“……”公子谁啊“咱们府里有这样一位公子吗不就是三位……”
姚理一路在家丁仆役的注视下,直奔后宅的连理阁,这里是他母亲的院子。
“三,三少爷……”刚一进院,一个中年嬷嬷迎面而来,看到姚理还有些愣神,可很快就反应过来,“三少爷您回来了”
“牛嬷嬷,我娘呢”姚理掏出一根朱钗插入牛嬷嬷的发间,“给您老买的钗子,不值钱,别嫌弃。”
“哎哟,看三少爷说的,嬷嬷怎么会嫌弃呢,快进屋,小姐早上去看孙夫人了,看这天色很快就能回来,三少爷可别趁机跑了,免得小姐回来瞧不见您人。”
姚理散漫的倒在软榻上,抓起旁边的葡萄塞到嘴里,“不走,我就在这里等着,牛嬷嬷你该忙就忙,别管我。”
“行。”
姚理之前和谢琅说的半真半假,他母亲的确是妾室,却深得镇国将军的疼爱,从进府到现在,把振国将军的裤腰带栓的紧紧的,上面有两个兄长,都是嫡出,对自己不见得多好,却也从不会在背地里下绊子,更不会来自己面前找麻烦,主要是他对继承将军府半点兴趣都没有。
姚理之前也明着和上面两位兄长说了,日后只要让他不愁没钱喝花酒,怎么着都好。
有这样一个不要脸不要皮的弟弟,即便是嫡出,难道还能找庶出弟弟的麻烦
他们还要脸呢。
只是,他在这里左等右等,一直到天色擦黑,才听到亲娘的动静。
等一位绝色美人儿掀开珠帘走进来,姚理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上前准备和久别重逢的亲娘热乎热乎,且看到站在亲娘身后的那座高大身影。
“嘿,您老怎么也来了”
姚将军也是很久没看到这个儿子了,哪里能不想,毕竟是最爱的女人生的。
可这刚一朝面,他连一个字都没说,就被亲儿子给掀起了,差点没把姚将军给气的吐雪三升。
“我儿,你可算是回来了,快让为娘看看,有没有瘦啊”
绝色美人儿看到姚理,三两步上前,拉着姚理先后左右的看了一圈,“瘦了!”
“……”姚将军闷哼一声,“哪里瘦了,和走的时候一样一样的。”
“就是瘦了。”绝色美人回头,娇滴滴的瞪了姚将军一眼。
只一眼,姚将军的腰就塌了,“行,你说瘦了那就瘦了,让厨房给他多炖些补汤,好好的补一补。”
“……”姚理闷不吭声,他喝个屁的补汤,哪里瘦了,很明显都胖了一斤二两好不好
不多时,其余两位公子也回府,径自往连理阁来了。
两人看到姚理第一眼,就齐声来了俩字,“胖了!”
姚理:“……”
要脸吗谁胖了你们才胖了,你们全家都胖了。
用与绝色美人一模一样的妩媚狐媚眼儿瞪了两位兄长一眼,“你俩才胖。”
两位公子一个挠鼻子,一个挠头发,在自家老子的虎威下,最终没有和姚理硬杠。
晚饭后,父子四人
114:自立门户
赵怀清的外孙说来也是倒霉,女儿嫁到了隔壁镇子的县令家里,赵怀清是比亲家公早两届的进士,高中后就被外放到本地做县令,一呆就是近三十年没挪窝。
政绩相对来说不错,因为地处偏僻,姚氏一族根本就看不上这些个七品县令,在官场上来说,几乎就是最底层的了,与他们没用,自然也不会笼络。
前些日子,是赵怀清的生辰,其女儿女婿带着外孙过来为他祝寿。
后来女婿还要回县学读书,提前回去了,女儿因为好几年没有回家,被女婿留在娘家多住些日子。
谁能想到呢,居然就遇到了疫症,想回去都不可能。
他的外孙今年才三岁,这般小小的人儿,就遭到疫症的折磨,任谁看了都不忍心。
等李宣明仔细为这孩子检查了一下,种痘已经晚了,不过情况还不是很危险,接下来只要守在身边,好好的照看着,再按时服药,有过半的希望能挺过去。
几个学生给老百姓种痘结束后,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去问诊,实际上就是给那些已经染病的人开药,争取能活一个是一个。
这次,谢琅是看遍了大周境内,她倒是不忙,却也是人生百态尽数的体味了一遍。
有生死不离的,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有抛妻弃子的,他们将人性的复杂演绎的淋漓尽致。
疫症的爆发,让很多人都吃了苦头,或许有众多人在背地里悔之晚矣。
下次若是谢琅再推行一些政令或者是其他的,相信还会有人暗中反对。
人的忘性总是很大。
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月,谢琅才带着所有人返回盛京。
就在谢琅离开的几日后,罗晴的女儿大妮最终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只是那张脸却留下了一个个结痂后脱落的疤痕,即便不严重,到底是影响美观。
本来张老太就不喜欢这个孙女,如今破了相,以后想嫁个好人家更是没有了指望,完完全全就成了一个赔钱货,整日里睁开眼到晚上睡觉,那张嘴污言秽语的就没有停下来过。
罗晴最开始还忍耐着,即便是要和离,也要等到女儿挺过来。
如今女儿没有生命危险了,虽说身体还虚弱,罗晴也不能再等了,在这个家里,每日里听着婆婆那尖锐的咒骂声,小姑娘总是被吓得瑟瑟发抖,根本就不可能修养好。
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和离,不是丈夫给你一纸和离书,你拿着就能离开,还得去官府里报备,没有官府的官印,你们夫妻之间写一百张和离书那也仍旧是夫妻。
“大妮,娘若是与你爹和离,你是留在这里,还是跟着娘走”罗晴柔声问女儿。
小姑娘被吓了一跳,不是因为爹娘和离,而是怕母亲将她仍在这里。
“娘,女儿跟你走,您别不要我。”小姑娘紧紧的攥着母亲的衣袖,小脸吓得更加的惨白,小身子都跟着抖动的厉害。
罗晴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眼泪无声的滑落下来。
这逼死人的日子,最终是要熬出头来了。
“娘怎么能舍得把你扔在这里,大妮别怕,娘去哪里都带着你。”
“嗯。”小姑娘在母亲怀里用力的点点头。
她不喜欢奶奶,也不喜欢父亲,在这个家里,只有母亲才是真的心疼她。
重新将她塞到被窝里,掖了掖薄被,“大妮睡吧,娘去和你爹说说。”
起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袖还在女儿手心里攥着,温柔的拍拍她干枯的小手,“别怕,娘什么时候骗过你。”
小姑娘犹豫再犹豫,这才松开自己的手。
“娘快点回来。”
“好。”
看着大妮闭上眼,罗晴起身走出房间,关上门的同时,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她算是想明白了,在张家的日子苦,和离后带着女儿过日子肯定也不轻松。
既然两头都是苦,她又何必留在张家被这对母子折磨。
嫁妆她肯定是要拿回来的,成亲时娘家给了她一件脂粉铺子,现在也被张老太攥在手里,张家现在所有的开销都是铺子里出的,虽说那铺子这些年在张老太手里,赚的钱越来越少,可好歹也是个进项。
她和女儿日后一起生活,只要不偷懒,好好的经营那家铺子,还是够她们母女俩的吃穿用度的。
张玉林早些日子就已经脱离了危险,这段时间来,张玉林一直都单独住在书房里,从没有跨进他们的婚房一步,明明已经种痘了,不会再染上疫症,他就能看着妻子没日没夜的照顾女儿,却不肯看大妮哪怕一面,更是连半个字都没和娘俩说过,大概心里也在怨恨着罗晴和大妮,害的他也差点没命。
“你出来干啥,丢人现眼的玩意儿,还不滚回去”张老太正坐在堂屋门前摘菜准备做饭。
之前都是罗晴做饭,因为大妮染上疫症,张老太怕吃了罗晴做的饭也祸害到她,因此十多年没做饭的张老太,不得不自己忙活起来。
罗晴抿唇不语,抬脚走进屋,去了张玉林的书房。
“你干啥找我儿子干啥我告诉你贱蹄子,我儿子刚好没几天,你要是再把他给传染了,我打死你。”张老太看到罗晴去的方向,赶忙扔下手里的菜,慌忙跟在她后面。
罗晴上前推开门,看到张玉林正在书房里温书。
事实上这些年他早已经没有什么心思看书了,参加过好几次县试却始终无法再进一步。
关键张玉林从不觉得自己学的不好,毕竟他的童生试可是很精彩的,县太爷当时也多有夸赞。
可童生试只要你认真看书并且背书了,想要考上还真就不难,或许他小的时候的确很有灵性,可到底还是因为过早的考上了童生,而沾沾自喜,以至于后来罗晴祖父去世后,新任的先生比之罗晴祖父要古板的多,张玉林也就此失去了优势。
比他差的都考上了秀才,他并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反而暗中责怪县太爷不知好赖,同时也嫉妒那些考中的同窗是走了“狗屎运”。
“没看到我在读书吗瞎闹腾什么”张玉林看到书房门口的两人,忍不住板着脸蹙眉呵斥道。
张老太自来是把儿子看的比自己还重要,见到儿子恼怒,她也有些心虚。
“这小贱人也不知道来找你干啥,娘怕她扰了你读书,过来没拉住。”
罗晴懒得再看到他们俩,上前两步,“张玉林,我们和离吧。”
“……”张玉林目光冷漠的看着罗晴,而旁边的张老太也似乎被吓到了,“身子好了就帮娘多打理一下家里,少胡思乱想。”
罗晴知道张玉林肯定不会轻易答应的,他心里明白,若是和离,自己肯定要带走嫁妆,到时候张家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不一定凑得齐。
她也没敢死缠烂打,就怕张玉林狗急跳墙,她和女儿身单力薄,连张老太都打不过,何况是张玉林。
见罗晴的脸色很难看,张玉林上前来,“你是生气我这段时间没有去看大妮吧,可是你也知道,大妮到底是懂事了,哪怕是作为父亲也得避嫌,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是为夫的错,等大妮身子好点,为夫带你们母女俩去郊外走走,好不好”
张老太想要说什么,张玉林却给了母亲一个严厉的眼神,“我还要读书,这些日子你也累了,多陪陪大妮,这几日让娘做饭。”
“嗯!”罗晴点点头,垂眸离开了。
等罗晴的背影消失,张老太才讷讷的问道:“你咋回事,和离就和离,你再找个年轻漂亮的,给你生个大胖小子不好吗”
“怎么不好。”张玉林露出一抹冷笑,“娘以为我不想要儿子”
“那你咋还那态度”
“我若是态度不好,罗晴执意和离,她的嫁妆,家里还得起”
“……”
张玉林知道罗晴爱极了他,本以为安慰住了对方,可谁能想到,次日下午,罗晴将大妮带走,之后他就接到了县衙的传唤。
和张老太来到这里,就看到罗晴与大妮跪在公堂上。
“晴儿,你这是做什么”张玉林是个童生,并非秀才,见官还是要跪拜的。
罗晴看着上面的赵怀清,说道:“我要与你和离。”
“怎么还要和离,之前你我二人不是说好了吗”张玉林脸色都黑了,公堂外可是围了不少人,几乎都是左邻右舍的熟人。
西平镇本就不大,镇子上的人基本都互相认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妻子主动和离,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那是你说的,我不答应。”罗晴向赵怀清磕了一个头,“县令大人,民妇肯定大人做主,民妇要与张玉林和离。”
赵怀清在陛下临走的时候,就被交代了一些事情,夫妻之间,没有休妻,只有和离。
只要有一方要求和离,在确定对方存在过错时,准其和离。
而且陛下还交代,若是女方想要自立门户,官府也不得干涉,并可单独为其设立户主档案。
赵怀清看着他们二人
115:别有目的
李捕头派人押着张玉林母子二人,陪同罗晴一起回到张家。
等众人比对过罗晴的嫁妆单子,在看看仅剩下的两尺布头,莫说是几名衙役,就是李捕头都目瞪口呆。
全部加起来的五十两银子,以及其余的嫁妆,居然只剩下这么两尺红色的绸布
这张老太和张玉林,未免也太狠毒了吧
“杨师爷,您帮忙看看。”李捕头将嫁妆单子递给衙门师爷。
对方看了看,上面的两幅字画最低也值个二百两。
杨师爷说出这个数字,张老太差点没厥过去。
她当初这两幅画也只买了三十两银子,现在却要赔二百两
把她一身肉买了,也不值这些钱呐。
那时候她都是背着儿子卖的,早知道就和儿子商量商量了。
其实商量也没用,张玉林懂得什么,不过就是个小小的童生。
这些年更是不思进取,只知道怨天尤人。
“把家中所有的银钱都找出来看看,是否够还罗娘子的嫁妆。”李捕头冲张老太说道,见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李捕头冷笑,“你也别舍不得,否则待会儿我们搜起来,家里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而且银子不够,说不得还得用你们的房子抵账。不想三个月后出狱没有地方住,最好别死撑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