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斜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钗恨
但是当他们以为五口通商以后,价值数亿英磅的中国市场已经打开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市场还是完全封锁着,他们的进口商品根本找不到出路,而他们在中国采购商品也遇到许多局限。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考虑发动战争换马的想法,只是一场不期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让他们的触手伸不到东方来,但是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他们很快就准备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象一个柳畅这样开明的中*阀,而且还能大量进口西方世界的工业品,肯定是会受到列强的欢迎,只是下一刻胡雪岩也指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检点,宁波港每年的关税一大宗,素来大清朝在浙江最重要的财源之一,等到宁波特殊化之后,这笔关税该怎么处理?”
“自然不能资敌,宁波港是中立化,而不是特殊化!”柳畅回答胡雪岩:“大清朝的官员、旗号,必须从宁波港消失,但是作为回报,我虹军也不进入宁波港!”
事实上,虹军虽然不进入宁波港,但是整个宁波府都处于虹军的控制之下,宁波的中立化只是柳畅一句话而已,说点难听的,那就是柳畅之所以决定宁波的中立化,就是想着有一天能打破这里的中立化,让宁波的洋人惊呼一声黄祸的来临。
但现在还不是打破这一层面纱的时候,因此他对于宁波府的巨额海关税收,暂时也不提出好的意见。
而胡雪岩则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有建设性的意见:“检点可以将这笔海关税收暂时交给洋人负责,上海小刀会之后,税收就是交给洋人负责的,但是……”
这似乎是个坏主意,海关交由英国人负责,那是扩大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程度,但是有些时候又只能暂时妥协,何况胡雪岩所说的关健还在后面:“检点,我们可以以这笔海关税收为担保,向洋人借款,这件事交给**办……”
好办法!虽然用海关税收借款,是大清朝的无奈之举,但是现在主动提出,却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胡雪岩与洋商打公道,那一向是比较成功的,左宗棠西征,就是他从洋商那里借的款子。
当然胡雪岩借的款子回扣很高,利息极高,说起来也不大合理,但是战争胜利第一,只要能借到款子,那就能减轻民众的负担,更能减轻战场上的压力,至于怎样还债,柳畅只能用更先进的办法来进行,那就是发行新的公债来还旧债,只要拿下整个中国,几百万的借款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何况柳畅可不象左宗棠那样好糊弄,胡雪岩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况这以海关税收作为担保是柳畅方面主动提出来的,柳畅这边就占据了主动权。
柳畅点点头:“我可以给你一个名义,但是这件事,你要冯二少多多商量。”
一听说要同冯文镒商量,胡雪岩就知道自己想独占其中的厚利是不可能的,宁波冯家早就同汇丰银行有了交往,自己又是钱业巨子,到时候肯定要在这样的借款之中占上一笔厚利。
不过只要把这一百万公债与这向洋人借款的两件事拿下来,自己的份量,应当也能同冯家差不多了吧?
因此胡雪岩继续请教柳畅:“那么还请教检点一个问题,攻占宁波以后,是否禁绝鸦片入口?”
柳畅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道:“天国的策略,有些错得奇谱,我自然必过,但是禁绝鸦片这一项,我当从善如流!”
太平天国的政策,确确实实如柳畅所说的,有些错的到离谱的程度,把自己天生的盟友推到敌人那边去,但是他也有一些正确的政策,比方说女子放足,比方说禁绝鸦片,也就是这些正确的政策,才能让太平天国坚持了整整十四年。
但是当天国连正确的政策都无法坚持的时候,他就走向了下坡路,但这个时期的太平天国,在禁绝鸦片这一方面还是比较严格,不象后期英国人抵达天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官员敢于公开询问购买鸦片的问题,连许多高级官员与英国人见面的时候都直接吸食鸦片。
而胡雪岩对于柳畅这个回答却是思索了好一会,才回答道:“这恐怕会得罪不少洋商,毕竟,现在搞鸦片买卖的洋人不会少!”
“那也没有办法,人总是有一点坚持的!”柳畅的回答有些无奈,但也是很坚定:“我宁可做失败的林则徐。”
“不,不,这不好!”胡雪岩答道:“我尽量帮检点从中周折。”
柳畅点点头:“除了鸦片与人口之外,在宁波港什么都能买卖,茶叶、丝绸、洋布、洋铁,当然军火只能卖给虹军!”
“这就足够了!”胡雪岩笑道:“希望到时候的宁波港能成为真正的小上海,不知道检点何时动手?”
柳畅当即回答胡雪岩的问题:“八月下旬,我必然动手,宁绍两府,已尽握于我手!”
这一次金处战役,虽然分散部队于金处十八个县,但是也扩大了部队建制,在金处战役之前,柳畅用尽全部力量也只能投入五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和一个善叶军校及若干辅助部队的力量。
但是这一次投入宁绍战役的力量,将达到金处战役的一倍以上,接下去的问题不在于征服与占领,而于于怎么经营,把宁绍两府的经济实力转换为虹军的战争实力。
这将是虹军历史上最关健的一步,如果成功了,那么虹军将不再是无足轻重的棋子,而是整个棋局的掌握者。
但是在历史上,太平军经营浙江却是十分失败,光是李世贤部众几达二十万,但是面临七千左宗棠湘军的进攻,却不能把人力与经济上的优势转换成战场上的胜利,从一个失败走向了另一个失败,无论是哪一个战场,都是步步后退,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包村,也耗费太平军数王主力,前后激战七月之久,才勉强用人海战术拿下来。
柳畅继续说道:“今年之内,我或许在省内,或许在江西或是福建方面,会落下几步闲棋,但是杭嘉湖三府,我暂时不踏足一步!”
这不是仁义,而是正确的选择。
胡雪岩当即回答道:“我会第一时间回报何桂清抚台与王有龄府台,检点放心,来援宁绍两府的,绝不是浙军。”
柳畅的回答也很妙:“我现在所忧的,亦非浙军!”
胡雪岩也知道浙军的战斗力确实摆不上场面,他当即答道:“检点兵临杭州城下,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承诺!”
柳畅笑了:“如果何根云现在肯来投的话,我愿以相位相许,王雪轩亦可就浙闽总督之职!”
这差不多是胡雪岩起初的开价,但是胡雪岩却是摇了摇头:“何桂清绝顶聪明,所以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在这个世界,能在关健时候做到正确判断的,又能有几人。……
送走了胡雪岩之后,杨长妹有些担心,她询问道:“检点,真的要交给这人一百万银圆的公债吗?”
柳畅笑道:“那一百万公债,只是纸上的数字而已。”
“但是他只要拿到交易所去,就能换得数十万银圆,他也是个商人,能不心动吗?”
“正因为他是个商人!”柳畅答道:“而且还是一个不一般的商人,所以他才会做不一般的选择。”
“可是只有四五折,拿到公债市场上出售也有这个数啊!”
“一百万公债抛出去的时候,交易所还会存在吗?”柳畅笑了笑:“而且我们能拿到四十五万银圆的现金,这才是关健!”
四十五万银圆,能购买多少洋枪洋炮、铅子弹药、装具粮草,能支撑多少部队的战斗行动,只是杨长妹下一刻却带着哭声了:“那么我在你心底的地位,就不如一个新见面的商人吗?他只是能说会道罢了!”
.全部章节





斜风 第二百七十四章 新风气
. .
柳畅看到杨长妹都要哭出声来了,当即有点慌了:“这根本两回事好不好!他再怎么样,也不过是外人而已,长妹你与汀兰,却是自己人!”
“那我们也是担一个自己人的名义,没名没份!”那边柳畅已经看得清楚了,杨长妹的眼里根本没有泪花,而是带着一点狡黠:“你说,这到底算什么?”
正说着,那边石汀兰也一边替柳畅换下了被雨打湿的衣物,一边逼宫:“我们明明是正宫好不好?可是硬是没名没份!”
这段时间,柳畅与石汀兰和杨长妹的关系进展很快,双方在接触之中越来越了解对方,也越来越深入了,因此柳畅脱口而出:“我本来就想打下金华娶两位娘娘!”
这是他内心的打算,结果一听利他的心里话,那边杨长妹又纠结起来:“打下金华府?才不嫁你了?”
“就是,不嫁你!”
女孩子的心思,如有三月天的天空,一会晴来一会雨来,但是柳畅却笑了:“真不嫁?那我直接找叶语蝶去凑数!”
杨长妹装作恶狠狠地吐了下舌头:“你敢!”
“就是!看你敢不敢!”石汀兰在一边替杨长妹助威:“看你有多大的胆量!”
柳畅的胆量一向是很大的:“那好,我两个正宫一直娶,我这就叫石景芬出城投降!”
“哪里那么着急草率的!”石汀兰已经轻轻地跺了脚:“嫁人是人家女孩子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不能这么草草办了,等雨停再说!”
“是啊!不能这么草率,虽然我哥哥不在,但还是得给去一封书信!”杨长妹答道:“不管怎么样,我和汀兰在浙江总是替他们打出来一片江山。”
杨秀清和石达开,这两位都是当世的人杰,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确确实实值得交往·柳畅轻轻叹了一口气。
再有一年,就是天京事变了,自己远在浙江,估计是挽不回这一场悲剧·但是或许能改变更多的历史,因此柳畅就说道:“长妹,你给东王九千岁写信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如果出了问题,一定要来投我这个妹夫,我娶了他妹子·怎么也亏待不了他!”
“还有,翼王千岁的信上也这么说!”
杨长妹却是瞪了他一眼:“不说好的,尽说坏的,不过人家写就是!”
他们离开天京的缘故,就是因为天京领导阶级的内部矛盾越来越剧烈,特别是杨秀清权势滔天,已经到了威胁洪秀全地位的地步,这样下去的话·天国内部肯定会发生内讧,所以她们才特意离开天京。
柳畅这么说,也是为了杨秀清与石达开的安全考虑。
至少现在离开了天京·他们还有浙江这一步退路,在这方面,他们这个妹夫的人品是信得过的,连施退季这样的降官都得到重用,何况是自家亲戚。
这一阵豪雨,让整个浙江省内的战事都停息下来了,狂风暴雨之下,清军纷纷退入城内,准备弹压可能发生的骚乱。
而虹军则把几乎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这就金处台三府的民众对虹军有了崭新的认识。
施退季自己投入虹军之前·就是一个小土豪,现在他站在太平县的金清闸上跟一群乡间的绅士与土豪说道:“尚好,今年太平的水害并不严重,这金清闸还能顶得住!”
这些乡绅土豪,都是与这金清闸有着利害关系的人士,听了施退季这话都表示赞同:“施知县说得甚是·今年水情尚好,闸内受害不重。”
在施退季担任知县的太平县,这金清闸可以说是知县最操心的一件事,原因很简单。
金清闸排水不畅,结果一遇大雨就导致内涝严重,闸内与闸外民众就发生万人规模的武装械斗,常常有数十人以上的死亡,按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明年金清闸还有一次大的械斗,双方开炮轰击,死者至少有百八十人。
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些乡绅与土豪都被施退季邀请到这金清闸上,大家协议具体的细节问题,相互之间心平气和起来,也不致于发生往年那样的剑拔弩张。
施退季告诉大家:“今年过去了就好办,大家和我都商量过了,好好把分水闸建好!明年就不致于重复现在的局面了。”
施退季这是有些夸张了,金清闸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历史上是花了几十万银圆兴建了金清新闸,还不能彻底解决水害,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兴建新的水利工程,才勉强解决金清新闸遗留下来的水害问题。
而施退季这个分水闸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工程,而且是所有工程里面投资最省见效最快的方案,这是石汀兰与杨长妹替柳畅选的方案,施退季只能照本宣科。
但无论如何,这分水闸一建,能很大程度缓解金清闸的排水不畅问题,至少象往年那种数万人甚至十数万人相互械斗,相互炮轰的局面不会再发生了。
因此这些太平县的乡绅个个都表示赞同:“到时候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没错,关健是这分水闸的名字怎么叫才好,我以为,这是退季公主持的德政,不如叫退季闸!”
“没错,叫退季闸为好!”
“退季闸,这名字甚好!”
人生在世,一则为名,一则为利,名利兼收是人生的最大梦想,但很多时候,名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季退思就选择名声了。
他听到大家纷纷赞同这新的分水闸叫作退季闸,心里那简直是飘飘欲仙,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要知道,人生在世,这样的机会能有几个,这分水闸叫了退季闸,那就是几百年下来都叫这个名字,家提起这水闸来,肯定会说起当年施退季县尊的德政。°
这么一个德政工程·施退季已经下了决心,绝不捞钱,只作名声,亲自抓好这分水闸的兴建·绝不偷工减料,要千方百计地建成百年大业,让百年之后的太平民众与台州民众还记得他施退季这么一个县太爷。
他并不清楚,这些乡绅就是担心他捞钱捞得过火,弄了一个豆腐渣工程,因此才建议顺合施退季的心思,把新闸命名为退季闸。
只是施退季也知道这命名或许有点不对·而且检点都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过水闸,因此他犹豫了一下,就说道:“叫退季太过于明显了,不如叫作季退闸吧!”
季退闸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只是若干年后,施退季后悔不已,原因很简单,他的名字季退闸很快就走样了·大家很亲切地叫作“鸡腿闸”。
鸡腿闸很符合新闸的形象,而且通俗易懂,他自己定名的季退闸却是无人知晓。
不过这鸡腿闸正是虹军在台州建设事业又一个的起点。
这一场豪雨对金处的影响更大·柳畅几天之内都接到了好多险情,许多金华府的民众都说这一次若不是虹军出动救灾,或许就会出大问题了。
正如九八年的洪灾让民众对于解放军又有一种军民鱼水情的感觉,这一场台风也让金华府的民众对虹军有了亲近感,现在虹军并不是什么征服者,而是金华人自己的队伍。
“那就是柳绝户了!”
几个金华人一边坐在茶馆里喝茶,一边说道:“大名鼎鼎的柳绝户!赤手空拳,硬是打下三府二十五县的地盘来!”
当即有人往下看了一眼,这柳绝户倒没有什么威风,身边除了两个大脚女子之外·就只有四五个警卫人员而已:“要敬称柳检点才对,这就是柳检点?我觉得威风离捕头都差得远,更不要说县太爷了!”
算起来,有清一代,算是官威最重的时代,一个县太爷下乡·身边至少要带上百人马出动,段光清在知县任上号称简朴,平时身边也跟着一二十个家人、长随和属史,至于省郡一级,那就更夸张了,要知道一个总督过境,下面负责接待的府县往往要花上几万吊钱,这是有实例道光二十二年,闽浙总督颜伯焘因鸦片战争中兵败而被撤职回乡,路过漳州“至初一日,即有扛夫过境,每日总在六七百名,至初十日,余与英镇迎至十里东郊,大雨如注。随帅兵役、抬夫、家属、余马仆从几千名,分住考院及各歇店安顿,酒席上下四百余桌。帅有亲军营三百人,感恩护送回粤,沿途皆须酒饭犒劳,是以酒席数多”,“将至城边,见帅眷舆过,余将轿立于道旁,见大小轿十余乘,每轿皆夫四名,轿前则戈什哈引马,轿旁则兵役八名,每轿皆然,虽仆妇使女,未尝不然。及入城,见一惫赖粗役,亦坐四人肩舆。又见竹杠上抬一粗黑水瓮,两条粗木板凳,不知带去何用,无怪用夫之多也”,光是迎接颜伯焘这次过境,漳州就花去白银一万余两。
一个被撤职回任的总督尚且如此,这种风气同样影响到太平天国,东王、西王出巡,都是数百人甚至千人的大队伍,浩浩荡荡,举牌子的人就有好几十人,不过这很正常,他们在乡间平时看到的官威就是如此,只是如法泡制而已。
而柳畅的随行人员都少得多,而且他也只是穿了一件白衣,遇到相熟的人还会打声招呼,茶馆里的人觉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个普通大户人家的少爷出行而已。
但是谁也不敢小看了这位柳绝户,茶馆上的人一声看着柳畅走在路上,一边赞道:“连嚷声回避都没有,石府台的威风比这强上一千倍了!”
“可是石府台现在不是也从贼了,他是学柳绝户这一套,还是原来那一套?原来他上街至少要用三五百号人啊,多的时候要用七八百人!”
“我估计石景芬是没胆子用原来那一套,你要想想,柳检点身边不过是七八人而已,他石景芬胆大包天,敢带七八百随行出来!”
.全部章节




斜风 二百七十五章 待遇
. .
“就是,检点都只用七八人,谁敢多用人?我看进了金华府的虹军头目,顶多就是带了两个亲兵而已!”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柳畅作为虹军的最高指挥官,他平时虽然带了一个警卫排,但是多数时候只带了四五人而已,即便处于有事的情况下,也不过是把警卫排全带上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瞿杰、霍虬这样的团长,也只配备一个警卫班,营长更是只配备了一两个警卫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实力就直接转换为战争潜力,不但不需要养活成百上千的无用人员,而且最大程度上充实了第一线的战斗人员。
不过茶馆上这些人的话题很快转向了柳畅身边的两个大脚女人,虽然大脚,却是一等一的俏秀人才,有人已经指出了她们的来历:“那两位就是石娘娘与杨娘娘了!”
“这两位是娘娘啊?我还以为是身边的丫环,真是朴素得很,这样的人才能坐江山啊!”
“确实如此,这两位娘娘一位管钱财,一位管文书,身边都没用几个宫女,了不得!”
“不过检点下令放足,以后咱们家的闺女就是大脚姑娘,这成不成啊!”
“不管成不成,你听了虹军的话再说,现在金华府是虹军的地盘,虹军说什么,你就做什么,省得被抓到府里挨了板子!”
大家一路闲谈,也有人说起了虹军禁烟的事:“虹军的政策,别的尚有,就是禁烟一项不好,我是吃烟的人,现在买不到烟土,这日子难受啊!”
“难受总比家破人亡好!”当即有人回答:“检点这是为了你好!你吸了这些年烟土,家里卖了多少亩田地!”
“可是这吸口烟,比什么都享受啊!”
“我说虹军施行的方略,就是这禁烟一项最好,你还是早点把烟禁了吧!”
大家一路闲谈,那边倒是兰溪有名的乡正朱爱澜在接待几位兰溪县里的土豪:“几位都是善叶军校的高材,以后还要多多照顾兄弟我啊!”
对面这几位土豪笑了:“应当是朱乡正多多照顾我们才是!我们就是凭借了您的关系,才有机会进善叶军校读书!”
这几位土豪,都是在兰溪县拥有武力的强人,只不过现在暂时脱离了部队,带着亲兵进善叶军校学习,带头的周益世就说了:“别的倒是好,就是怕出来以后,我们身边的亲兵少了!”
“我问过了!”朱爱澜告诉他:“你们身边可以带两个警卫员,虽然少了些,但是带兵打仗,手里有的是兵,还临时找不到人照顾!”
周益世笑了笑,又说道:“也倒是够了,只是少了些威风而已。”
朱爱澜喝了一口茶,询问他们:“你们在善叶军校过得怎么样?”
“挺苦的!”当即有人回答他l:“但是这个苦头吃得值,学的都是真功夫真本领,我平时就是知道临阵往前一冲,现在学到的东西,足够我这一辈子用了!”
周益世却是笑话他:“才学这几天,都够一辈子用了,后面还有许多课程,不知道够你几辈子用!”
朱爱澜也有好奇,他问道:“你们在善叶军校都学些什么?”
“只要是行军打仗的本领,我们都学!”周益世很是带了一些得意:“这次毕业回来,我能回自己的老部队最好,如果分发到其它部队去,我也服从分配,虹军有前途啊!”
朱爱澜点点头,这位周益世可是兰溪县首屈一指的豪强,他都说到这个份上,显然是把自己的前程与虹军押在了一起:“可惜虹军打到我们金华府晚了一些,我们若是生在温台,现在就是团长营长了!”
“只差几个月而已啊!”周益世叹了一口气:“以后在虹军之中资历就差了许多,只能好好干,想办法补回来!”
旁边有人说道:“是啊!接下去大军打宁绍两府,那么半个浙江就是我们虹军的天下,可惜赶不上这一仗啊,本来队伍肯定要扩编!”
打宁绍两府,现在已经传达到了整个虹军,大家都很明确,今年接下去最重要的战役就是把宁波和绍兴打下来,同时还要经营好。
大家都是浙江人,知道宁波府和绍兴府是什么样的鱼米之乡,金华在浙中盆地,虽然算得上比较富庶,但是与宁绍两府相比,又差了许多,因此周益世才叹息道:“我们想要跟着检点混一个前程出来,只能等明年了!”
1...104105106107108...2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