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斜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钗恨
“陛下请吩咐,只要我德蒙斯能办得到,一定万死不辞!”德蒙斯现在说中国话已经是流利已极:“可是钱粮上的问题?”
“不是!”柳畅告诉德蒙斯:“这次找你来,是让你重操一次老行当!”
“军火?”德蒙斯有点不好的预感:“现在您需要什么样的军火?”
“是军火走私!”柳畅告诉德蒙斯:“在俄属波兰,可有什么方便的路子?”
德蒙斯这可是全捉瞎:“波兰?波兰?”
虽然做走军火走私,但是对于德蒙斯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走私什么样的军火?是长枪还是短枪?有没有火药?一次要走多少货物!”
柳畅也毫无顾忌地告诉他的实情:“俄罗斯虽然想给我放一把火,我也只能在他们后院放上一把火,这次走私就是应了波兰人的要求。”
严格来说,柳畅对于俄罗斯国内的特殊战已经开始了一年,只是对于柳畅来说,有着太多的不便,毕竟他手上没有这样会俄语的人才,即使派出情报人员渗透到俄国国内,想要获得成果也是十分艰难,更不要说现在的重头戏是国内情况。
还好一年前的对俄作战俘虏了大量的俄军俘虏,这些俘虏之中并不全是俄罗斯族人,既有波兰人,也有高加索人,也有蒙古族和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旅,有了这批人,柳畅才能实施对俄罗斯国内的渗透工作。
其中的工作重点是波兰人,这个时空的俄属波兰可以说是整个俄罗斯帝国中最精华的部分,俄罗斯沙皇已经实施了一个特殊的政策,那就是在沙皇俄国内部与俄属波兰之间的经济来往不需要交纳关税,虽然这一政策是反波兰民族,但却是促进了波兰经济的发展,整个波兰已经成了整个俄罗斯帝国最先进最发达的工业区。
在以后一段时间之中,波兰的工业区都对于俄罗斯-苏联有着特殊的意义,科涅夫曾在回忆录提到斯大林专门指着地图上的西里西亚工业区,称这是一块真正的宝地,宁可让西里西亚的德军成功逃跑,也要把这块工业区保存下来,而苏联笑话更有苏联外援与波兰生产的笑话。
如果没有克里米亚战争的话,或许波兰的俄罗斯化会成功地进行下去,但是克里米亚战争让享受经济发展中的波兰人兴奋起来,他们已经准备一次独立战争,彻底恢复拿破仑时代的版图与荣耀。
在历史上,这就是著名的一八六三年波兰革命,一次从一开始就充满分裂、内斗和丑恶的反俄起义,只不过对于一八五八年的柳畅来说,这次革命来得太迟了,非得他来催生。
至于这次提前的波兰革命会死多少波兰人,或是引发什么不可预知的后果,柳畅才不关心,只要俄罗斯内部乱起来就好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柳畅在俄军俘虏找到了十三名波兰人,下一步顺利地培养出六名派回波兰的特工,并由临时派遣到维也纳的一个特工小组负责。
虽然帝俄秘密警察在整个沙俄时代都富有盛名,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并不高,更不要说现在是沙皇俄国与俄属波兰的蜜月期,整个波兰境内都是一片缓和的气氛,因此这次外勤行动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情报。
根据特工小组从维也纳发来的秘密电报,到现在为止,虽然有个别下线受到了破坏或是怀疑,但是整个波兰都存在一种反俄情绪,带着优越感的波兰人经常提及怎么样摆脱东方野蛮人的控制,他们已经有几十名忠实骨干和几百名外围份子,而且每一个月都在不断发展,而且与波兰上层也获得了联络。
但是根据他们的观察,现在波兰上层已经被分裂成红党与白党,虽然都是有着反俄的情绪,但是这两个派系相互攻击,大有波兰人历史绝对民主的风范--波兰在衰败之前,可是有着绝对民主的传统,也就是著名的一票否决率,只要参加会议的贵族中有一个人不同意,那么整个贵族会议通过的决议就完全无效。
而且这些波兰上层人士,无论是白党还是红党,都是一群不怎么值得信赖,他们一开口就向维也纳提出不可思议的要求,柳畅向德蒙斯念出了这些大得出奇的数字:“我们需要一千六百名军事教官,八万支米尼步枪,七千四百支骑枪,六百门大炮,七千桶火药……嗯,还有七百六十万英磅的财政支持!”
德蒙斯当即回复:“如果我们有这么多资源的话,完全可以打跨俄罗斯人,甚至把他们打回莫斯科去,这些可爱的波兰人啊!”
波兰人何止是可爱,柳畅告诉德蒙斯:“德蒙斯伯爵,这只是白党发给我们的援助清单,红党发来的还有另一份……”
“一群扶不起的阿斗!”德蒙斯原本对于波兰人寄以很大的希望,可是现在他只能说道:“您不会真让我走私军火给这些可爱的波兰人吧?”
柳畅很痛快地说道:“我找你来,就是准备做这件事,我又不需要波兰的独立自由,我需要的只是一场革命而已,德蒙斯阁下,您有什么想法?”
德蒙斯就喜欢柳畅这么坦白:“您说的没错,我们不关心波兰的独立、自由、民主或是其它什么,我们只是想看到俄罗斯的失败而已,不过首先我需要大笔的经费!”rq
.全部章节





斜风 第五百五十一章 奥斯曼
. .
“钱不是问题,能用钱解决的不是问题!”柳畅财大气粗地回答德蒙斯:“问题在于怎么把这件事办好了!德蒙斯,我让人马上给你准备五万英镑,如果需要更多钱的话,我会帮你想办法,你得回欧洲一趟!”
想要支援波兰革命的话,呆在上海是不可能,现在德蒙斯是柳畅手里几乎能用的人选,因此德蒙斯只是犹豫了一下:“我在上海的生意?”
“没问题!”柳畅告诉德蒙斯一切都可以放心:“我会帮你把他们都照顾好了!”
只要柳畅这句话就够了,德蒙斯小心翼翼地说道:“这可是您答应过的,我在上海可是有几百万银圆的生意,这次回欧洲我可是损失大了,您把五万英镑交给我,剩下的钱我来垫支就行了……”
他已经在桌子上描绘自己的蓝图:“走私军火的话,我会找一条快帆船,他会比任何一条俄国的缉私船都跑得快,当然蒸汽船例外,但是我会选择一些蒸汽船很难进入的海区进行交易,一次**易的规模也不用多,也就是几十把左轮手枪、或者十几桶火药,或者一些截短的步枪或是骑枪就可以了!”
虽然这样的快速帆船载重能力并不乐观,但是用来运输这些容易运输的军火,却是十分方便,甚至是一次性可以运入几百把左轮手枪、骑枪或是其它火器,不过柳畅很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左轮手枪尽量少用,这玩意太消耗太多金钱了!”
“不!第一次输送一定要运一批左轮手枪进去。这让俄国人紧张,光这点就够了!”
德蒙斯比柳畅更熟悉现在的波兰就是一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点火星就能爆炸--即使现在俄国人在波兰实施的是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但是谁都清楚,这样的政策只有稍有反弹,就会引发强力无比的镇压。
那些波兰人又有着过人的自信。他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养活了整个俄罗斯,因此整个俄罗斯都应当围着波兰转才行,他们对于沙皇的传递报以涂了剧毒的匕首:“虽然您认为我们支援波兰革命,但是我是一个军火商,我希望尽可能多赚一些金钱,因此把火星变成燎原的大火都是我喜欢干的事!”
“一位成功的军火商人应当是挑起一场战争,然后在战争的双方之间尽可能维持着平衡,让这场战争拖得更久一些。也让利润尽可能最大!”
柳畅听完了德蒙斯说完了自己的说法,终于笑了:“非常棒的想法,我不得不承认,认识你是我的幸运,对了,挑一个好的经理人照看你的生意,你的时间不多了!”
“就让露丝雅阁下帮我的忙吧!”德蒙斯很快就想到了经理人的人选:“不过恐怕得陛下帮忙打个招呼。否则露丝雅阁下不会有过度的仁慈!”
“露丝雅?”柳畅吃了一惊:“你的选择真是出人意料啊!”
德蒙斯笑了:“因为最熟悉你的人是你的对手,我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
有这句话就够了,柳畅答应下去:“德蒙斯,麻烦你跑一趟,你的生意。还有露丝雅,我都好好照看的!”
他话里的意思自然防止露丝雅在经手德蒙斯生意的时候使什么花腔,德蒙斯笑了:“我最自由的时候,就是在海上驾驶一艘快帆船,把成吨成吨的军火输送到军阀手里,感谢您给我又一次体验这种自由与阳光的机会,希望波兰的战火燃遍整个俄罗斯!”
“燃遍整个俄罗斯!”柳畅笑了:“只要野火炽原,我哪管日后如何,我们干一杯!”
“干一杯!”
对于柳畅与德蒙斯策划的军火援助行动,日后的波兰临时政府给予了非常高度的评价:“在抗击暴俄的战争之中,我们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大力协助,如中国人民与他们最伟大的君王,就向了波兰抗俄军提供了步枪6275支,手枪875支,大炮38门,火药950桶,其它战争物资一大宗,这批物资对于我们初期的抗俄战争起到了关健性的作用。”
但是在中波交恶期间,波兰方面又声称德蒙斯是黑心奸商:“伪中国政府与无良军火商人德蒙斯,表面上支持波兰独立与自由,但是实际上却配合着沙皇俄罗斯镇压波兰人民的屠杀行动,比方说起义军曾要求德蒙斯提供步枪000支,但是德蒙斯仅提供了1200支,而且全部是退役的击发枪,却向我们索要新枪价格,虽然受到了起义将领的抨击,但是德蒙斯反而变相加厉!”
而中方的说法完全不同:“我们对波兰革命的支持是无私,所有的军火运输都是在极其危险的情况进行着运输,几乎所有的军火都只酌收成本价,有些时候甚至是无偿赠送,波兰的独立与自由是我方支持的必然结果,对于忘恩负义的波兰政府,我们必须进行无情的批判,但是对于波兰人民,我们必须进行争取!”
而武红船、白斯文等当代战史学家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次军火援助并非是柳贼的本意,而是贼军之中一部分有识之士的自然选择,但是柳贼贪天之功,强行把所有成果占为已有。
只是德蒙斯与柳畅现在想的,只不过是想让野火炽原而已,根本没想到他们的行动会对欧洲史形成怎么样的影响:“这酒不错!我很荣幸!”
德蒙斯知道柳畅一般不喝酒,现在能陪着自己喝一小杯,那简直是莫大的荣幸,因此他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陛下,我还有一个建议,您愿意不愿意听听?”
“说吧!”柳畅从善如流:“我可以再批给你二万英镑!”
“谢谢了!”德蒙斯轻声说道:“奥斯曼!”
柳畅这下当即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他大声叫好道:“德蒙斯伯爵,您需要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您的一份全权授权书就够!”德蒙斯嘴巴都大了:“我一人,胜过三十万雄兵!”
“如果能说得动奥斯曼帝国的话,那我可以拍板把中国最重要的一条铁路交给你!”
“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
德蒙斯与柳畅两个人都兴奋起来,德蒙斯不经请示,就帮柳畅打开了酒橱,拿出了那瓶甜得有些发腻的葡萄酒:“我们再来一杯!”
“再来一杯!”
柳畅也是意外的欢喜:“没错,就是奥斯曼帝国!”
他觉得自己是灯下瞎,怎么把奥斯曼帝国这个沙皇俄国的世敌都忘记了。
俄土战争可以说是整个世界近代史上持续得最长的一场战争,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建立的时候就有着宿敌一般的感觉,奥斯曼攻占了拜占庭,并把这里改名为君士坦丁堡,而沙皇俄国则是以拜占庭与新罗马的继承人而自居,只是在最初的时候,双方还没有直接接触,直到1676年的第一次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可以说是这两个强国之间的主旋律,从1676到现在1859年,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已经进行了九次俄土战争,每次俄土战争双方都投入了举国之力,有些时候双方的参战部队甚至超过了一百万人,打到双方都不得不停下来为止,平均二十年就有一次俄土战争。
特别是半个世纪来说,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更是厮杀得尸山血海,先不说1792年的第六次俄土战争,1806年到1812年爆发了长达六年的第七次俄土战争,1828年至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战争,而刚刚结束的克里米亚则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不得不承认在这些与奥斯曼帝国的较量之中,俄罗斯人是占据了上风,克里米亚战争初期他们甚至彻底压制土耳其人,在战略态势占据了上风,但是奥斯曼这个中世纪帝国并不象大清朝那样保守退让,他同样有着一支精锐但规模不大的近卫军,而且这支部队装备的武器基本保持着西方同一时代的水平,每次俄土战争都能俄罗斯痛得不堪承受。
就象下一次俄土战争,也就是……年的俄土战争,虽然俄罗斯成功获胜,但是几次阵地攻坚之中,俄罗斯人付出的代价甚至不能用尸山血海来形容,成就速射步枪的威名,促进全世界步枪的又一次换装。
而最后一次俄土战争,也就是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两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宿敌在高加索山脉展开了又一次血与肉的厮杀,最终以土耳其夺取高加索山脉,兵进南俄草原而告终,但是这次俄土战争的结局,是这两个世界上历史最久地域也最广阔的帝国同归于尽。
只是柳畅也清楚一点,现在克里米亚的战火刚刚告一段落,这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虽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可是其军队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整个国家都背负着重担,要想动员奥斯曼帝国出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件事,他不能寄希望于德蒙斯一人。rq
.全部章节




斜风 第五百五十二章 急进
. .
与寻求与奥斯曼帝国的长期合作,自然不可能交付给德蒙斯一个人这么简单,送走了德蒙斯之后,柳畅第一时间就找来了杨长妹:“把南博航找来,我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交办!”
杨长妹答应下来,半个小时之后,南博航已经出现在柳畅的书桌之前:“陛下,您找我?”
“我们现在需要与奥斯曼帝国有关系的人才,你关注一下,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与奥斯曼合作。”
在柳畅的培育之下,象南博航、朱金雷这样的军官都成长得不错,他们与这个时代的中国官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有着放眼全世界的目光,南博航很快就明白过来:“是与奥斯曼帝国合作,对俄作战?”
“是的!”
南博航倒是有自己的看法:“雪中送炭的事情很少,但是什么时候都不缺少锦上添花的人,陛下,我的意见是,我们的着重点还是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菲律宾……”
“西班牙人啊……”柳畅也不得不承认西班牙人是个大麻烦:“现在只能先拖下去……很美丽的一条河流,我现在宣布,把这条河流以伊凡四世陛下的名字命名,伊凡河!”康斯坦丁亲王并不清楚自己眼前的这条河叫什么名字,他也无意于询问当地的土著。而是看着这青山碧水,心情喜悦地宣布着自己的命名:“参谋长,可以在地图上标识出这条伊凡河!”
“没问题!”司令部的参谋长是个有着德国血统的俄罗斯人。他喜悦地宣布:“今天是渡过阿穆尔河的第十一天,我们成功地夺占了四个居民点,并征服了又一条大河。不出意料的话,我们将在短时间征服整个关外地区!”
“不是征服,是分离!”一直紧随着康斯坦丁亲王的穆拉维约奇总督阁下指出了参谋长的语病:“一切都和我们预计之中并无二致!”
虽然有个很大的野心,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东北作战,俄罗斯军队却遇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不过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说,更多时候这是一次野营或者是一次野战拉练,而不是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
原因很简单。东北地区的清军虽然也有着一些战斗意志颇为蛮强的八旗军队,但是他们的装备严重老化了,很多时候都是装备着康熙年代的鸟枪、红衣大炮,而且人数太多,在压倒性的敌军面前,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碾个粉碎。
对于这支俄罗斯军队,更大的麻烦来自于关河险阻。只不过俄罗斯的农民永远是一群骡子,他们在泥泞中能冲破一切阻碍奇迹般地通过不可能通过的地带,因此康斯坦丁亲王觉得这次征服行动将会一切顺利:“明天,我们将停下来休整一整天,然后一鼓作气。再通过几条大河……”
穆拉维约夫同意这样的判断,他觉得亲王殿下的决定是极其明智的:“我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无限制的胜利,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夺取战果,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居民点与堡垒,即使今年之内不能夺取锦州也没有问题!”
对于交战的双方来说,这一场战争并不是步兵或炮兵的决战,更多的时候是后勤上的较量,俄罗斯必须从本土将兵员与物资输送到远东来,然后越过滨海区与黑龙江向前运动,而对于虹军来说,他们如果想要收复东北的话,同样需要以北京作为基地,逐次向北跨进,损耗在途中的物资就越多,特别是越过黑龙江向北运动,简直是一场恶梦。
“只要我们建筑足够多的堡垒与要塞,中国人的每一次进攻都会在我们的堡垒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康斯坦丁亲王看得很清楚:“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收割尽可能多的地盘,在谈判中作出一点点的让步也是无妨的!”
这就是康斯坦丁亲王与穆拉维约夫早已作出的决定,现在这次远征并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分离,只要给俄罗斯人几十年的时间,整个关外地区,整个蒙古地区都会变成黄俄罗斯。
“现在没有任何阻碍挡在我们的前面了!”穆拉约维夫觉得自己的筹划已经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我们与西班牙人将在南北两条战线将叛军压缩得无路逃生!”
“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康斯坦丁亲王却是想到了什么:“希望他们在菲律宾能够一切顺利!”
“这怎么可能!”穆拉维约夫觉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一件事:“现在吕宋岛在中国人手里,南面还有那些野蛮的伊斯兰教徒。”
“他们只要等到我们把关外地区分离出去,就可以在谈判桌占据所有的主动了!”康斯坦丁亲王觉得西班牙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要知道中国人和我们一样,都不是海洋民族,虽然我们对于海洋,有着超乎想象的热情。”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遗憾,即使他们占据了波罗地海、黑海与太平洋的出海口,依旧不是一个真正的海洋民族。
只是那位参谋长一听到这段话,就多说了一句:“就在刚才,西班牙人送来了一封急信!”
“西班牙人?”穆拉维约夫有一种很坏的想象:“他们不会这么不明智吧!”
“快把信拿来!”康斯坦丁亲王已经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上帝保佑俄罗斯!”
信很快被拿过来了,康斯坦丁亲王小心地撕去信封上的漆印,然后拉出了信条,他才看了头几行字,就已经骂道:“这些该死的西班牙人,他们又一次想让无敌舰队沉灭!”
“他们不会要动手了吧?”穆拉维约夫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问题:“现在可不是好时候了!”
“他们不是要动手,是要全面动手,他们通知我们,西班牙人的总攻将会在两周之内进行,与西班牙人合作,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西班牙-俄罗斯联盟是一个脆弱到极点的联盟,双方之所以结成**同盟,完全只是由于几个意外因素造成,而现在联盟内部已经互相拆台了。
“他们只要和中国人在菲律宾耗着就行了!”康斯坦丁亲王十分苦情地说道:“那样的话,中国人必须在沿海的几个省份部署大量兵力,我们可以从容地将整个黄俄罗斯肢解出去,可是现在……现在……”
他都不知道形容西班牙人的举动,原本清秀的眉目一下锁得紧紧,倒是穆拉维约夫已经想明白了:“西班牙人与我们一样,都拖不起啊!”
没错,无论是西班牙王国还是沙皇俄国,都算是资格极老的强国,只是进入了十九世纪之后,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就走了下坡路,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的失利还好一些,西班牙可是损失了整个拉丁美洲殖民地,这可是整个世界最富庶的土地,到处都遍布着金矿、银矿、铜矿,以及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失去殖民地的西班牙根本不知道如何作出反应,甚至连国内都陷入了连绵的内战之中。
因此西班牙人虽然大举出兵菲律宾,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不可能象俄罗斯人想象中的那样与中国人在菲律宾群屿耗着,他们只能速战速决,以免这场战争拖跨整个西班牙王国。
“我们也只能加快行动了,明天不应当休整了!”穆拉维约夫在痛苦之中做出了选择:“我们必须尽快拿下锦州!”
“锦州……锦州……是不可能休整了!”
锦州是一个遥远的目标,特别是现在俄罗斯军队的行进速度,他们的步兵必须一步一步地走到锦州去,因此为了保证步骑不脱节,在原先的计划之中,康斯坦丁亲王是准备每隔一周或两周,就命令部队停下休整一到两天。
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计划,加快行动了:“告诉士兵们,我们只有到了锦州或者旅顺口才能好好休整一下了,在那里之前,我们必须每天行军六天,每天战斗十二个小时,嗯,吃饭时间是我给他们的特别优待。”。
如果在十几天之前,俄罗斯人还没越过黑龙江的话,他们或许会把目标局限于黑龙江两岸,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深入黑龙江南岸上百公里,有的部队甚至已经突入黑龙江南岸超过二百公里的话,他们只能把这场赌局搏下去。
1...219220221222223...2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