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反派boss洗白系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道曰九五
不过杨广对此却是乐见其成,没了男丁也就没了战乱,打仗什么的,不都是那群汉子喝大了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现在只剩下女人和孩子,总可以老老实实地待在草原了吧。
至于自卫问题,这就不用突厥人自己来操心了,大隋既然已经把突厥纳入领土,突厥就是大隋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放任别的在野势力来肆意入侵草原。
还有狩猎,牛羊不够吃嘛非得学什么控弓骑射!
之前的突厥民风彪悍而不讲仁义,屡次叩边大隋边境,都是狩猎的锅,这玩意儿极其严重地影响到了和谐大隋的发展和进步,严重予以禁止!
老老实实地养牛养羊就挺好,别想着舞刀弄枪那些有的没的,突厥就乖乖当
第一百三十章 这里是罗马?
这也怪不得杨广震怒,这支万人规模、全员二流高手以上的无垢军,已经占到了整个无垢军的三分之一,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足以颠覆除了大隋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
而现在,它竟然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了
就算是真的遇到了山崩海啸这种天灾,这群由武林高手组成的军队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才对!
小鲤子额头滴下了一滴冷汗,她苦笑道:“奴婢,奴婢不知,请陛下恕罪。”
对于这支无垢军突然失踪,虽然她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却也不得不主动站出来背锅。
因为她是无垢军三大宗师之一,亦是行动的总负责人,于情于理,她的确应该了解无垢军在外的全部动向。
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古代通讯不发达,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事太过于常见,小鲤子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异能,如何能死死的看住一支跨越万里的军队
杨广显然也是知道如此,所以有些意兴阑珊:“小鲤子办事不力,监管不严,罚其三年俸禄,再取消其代曹德爽管理东缉事厂之职,打回初职,以儆效尤!”
“奴婢知罪,谢陛下宽厚如海。”小鲤子叩首,嘴角却隐晦地闪过一丝笑意,她抬起头和杨广略一对视,两人视线一触即分,但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
太监的打回初职,便是贬其回到进宫最初的岗位,从新做起。这通常针对的是那些罪不至死,但又罪责深重的老太监。
早知道这被打回初职的太监一回到原点,其周围的太监自然皆知道,此人得罪了贵人,这辈子都只能困囿于此,不得存进。
因此他们便会有恃无恐起来,有的更是会对其刻意欺压,以发泄扭曲的心态,太监是狠人,但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人。
而被打回初职的太监,想想自己咬牙入宫,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结果却一朝回到了最底层,甚至被比他小许多的太监欺负辱骂,岂不比杀了他还难受
不过这也只是对普通的太监来说而已,对于身为武道宗师的小鲤子,打回初职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她虽然是犯错被贬,但她的义父曹公公,却是不日便会带着大获全胜的功绩,班师回朝。
到时候曹公公刻意跟杨广美言几句,杨广便可以趁机借坡下驴,也就把小鲤子恢复原职了。
这就是杨广的安排,他也知道马公公带的无垢军消失一事其实怪不得在场任何人,小鲤子也不例外,但这么大一支无垢军凭空消失,却又必须得有人出来背锅才行。
而于情于理,最合适背锅的人选就是小鲤子。
“……”小鲤子低头,无言地领命告退,而杨广看着剩下的这一殿文武百官,心中却也烦躁的很,脑子里是更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大一支队伍还全是武林高手,怎么说丢就丢了
……
而此时,远在几万里之外,一支万人规模的队伍正在飞速前进。
其队伍中的兵将虽然身穿轻甲,但却个个身形纤瘦,脸上面白无须,显得格外-阴柔。
一行人长发飞舞,衣袖飘飘,轻功施展在半空整齐地挪移前进,排列整齐,进退有据。
明明所有士兵是靠两条腿迈步,但这支军伍其整体的行进速度,却是丝毫不比四条腿的骑兵慢。
并且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际,这支万人的队伍的行军,便犹如一块巨大的黑幕在无垠的大陆上飞速前进,覆盖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森林。
“无垢军,停下休整!”
一声传令,整支队伍令行禁止地停了下来。
这支军伍正是原本从李阀和宇文阀战场出发,由宗师之一的马公公率领,甚至还信誓旦旦地准备要弄死始毕可汗为杨广雪耻的,那支神秘失踪的无垢军。
“义父,我们好像走错了方向”之前那被夺了指挥权的大太监,马公公的义子,语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给他们上一课!
“……”
那大太监干儿子在忿怒这罗马和波斯不知天高地厚,而马公公却依旧默然无语。
他并不在乎什么罗马什么波斯的帝国,毕竟这些胡人小国狂不狂的,和他这个九十多岁的老太监没有什么任何关系。
他在乎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该怎么去跟杨广解释,关于自己本来目的是镇压突厥,却搞错了方向,带着一万无垢军从朔方斜着跑到了大秦这件事……
“皇上,奴婢带着无垢军紧赶慢赶,结果一个不小心,就穿过了整个西突厥,到达了最西边的大秦……”
想了想自己要是这么跟杨广解释,杨广必定大发雷霆的场面,马公公不禁害怕的咽了口唾沫,堂堂一个武道宗师此时却是双腿抖如筛糠。
幸好是身披轻甲腰围战裙,遮住了他发抖的双腿,马公公才没被麾下的太监们发现异样。
身为武道宗师和无垢军三大宗师之一,马公公几乎已经到了太监金字塔的顶峰,能让他发自内心惧怕的人,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手拉起整个太监和大隋的皇帝,杨广。
杨广虽然一向对太监们器重有加,但却并不代表就没有原则,事实上,杨广恰恰在对待太监犯错的问题上十分有原则,一向讲究令行禁止,奖罚分明。
而作为宫内高层太监,马公公深深的知道,要是去跟杨广说自己带着一万无垢军,从大隋迷路迷到了罗马,恐怕杨广得气的当场暴起,一巴掌拍死自己。
杨广一发起狠来可不管你是一流高手还是宗师,哪怕是大宗师杨广也不会手下留情,必定辣手无情,以正朝纲。
“咱家也太冤了,看守藏书阁大半辈子,第一次带兵就被这小兔崽子给坑了。”马公公狠狠地看了一眼旁边正的大太监,心中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两个人带着万把人,一路狂奔半个多月从东跑到西,方向竟然一直没对过……
更神奇的是,其间跨越万水千山,却竟然没有碰到任何拦截,就连马公公自己都很难相信这种巧合。
不得不说,这或许就是因缘注定
罢了,现在转头回去打突厥估计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以曹公公手下无垢军和两个大宗师的阵容,拿下东突厥完全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自己回去领罪就是个死,还不如拿出点干不点成绩来,到时候回隋时也好开脱,说不定到时候哄得陛下一高兴,自己这件事就能揭过去了。
马公公如此想道,心中顿时坚定了绝对不能空着手回去领死的想法,随即又发愁该干点什么成绩,来博得杨广开心以求活命。
“两个乡巴佬还想争夺世界第一强国他们懂个屁!吧啦吧啦……”
这时他那逆子絮絮叨叨的声音再次传到了他的耳边,让马公公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眼前这不就是现成的目标吗!
两个正要交手的“小国”,即将打的头破血流,家破人亡,多么不符合和谐大隋主义建设
不如让自己带着一万无垢军来劝一劝架,帮这两个国家放下屠刀来和平相处。
至于怎么劝,那还能怎么劝,当然是用无垢军的“道理”来劝了,放心,咱家会温柔一点的!
等这两个国家通通划入大隋的领土,到时候大家都是大隋人,不就可以坐下来和平相处
而且这怎么能叫侵略呢,这明明是先富带动后富的伟大情操,开化的大隋主动带这俩破落户脱离愚昧无知,多么高尚!
这么一想,马公公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其实自己迷路根本就是天意吧。
这是老天的旨意,要给这地方落后的人们带来大隋先进又富强的春风,而自己,就是那带来文明和开化的使者!
……
“干爸爸,这俩小国属实不知天高地厚,惹得我发笑,不过倒也不干咱们的事,反倒是咱们迷路这么远该怎么办,现在就调头赶回大隋”
马公公闻言嘴角一抽,坑爹的逆子,现在回大隋你爸爸我就是个死!
“不急,咱家倒要看看这两个小国到底凭什么这么狂!”马公公一拍大腿。骂骂咧咧地说道:“彼其娘之,来都来了,咱们就去给这罗马和波斯上一课!”
说罢马公公也不再看自己那干儿子,率先往那君士坦丁堡的方向走去,而马公公那大太监义子一看,只能招呼后面的无垢军跟上,他本人却是一头雾水,搞不懂自己干爹怎么就突然想起来给人上一课。
而马公公则一边状若淡定的走着,一边也是心里没谱。
不知道罗马和波斯这两个牛皮吹破天的小国,到底有多大点儿地方,希望最好能大一点,要是能有突厥那么大,那就最好了。
这样等自己拿下他们的疆域进献给陛下,才最有可能保住这条老命,只要能保住老命,就算是领罚或者打回初职也认了!
马公公心中暗暗琢磨着保住命的可能性,却根本就没想过不回去大隋,自立保命的这个概念。
哪怕回去可能老命不保,马公公却从来没有想过不回去。
先不说他进宫后摘下来的小宝贝还留在净身房,也不说落叶归根,人离乡贱,只说她对于杨广的忠诚,就让他下意识地就排除了不回大隋的选项。
当初发誓效忠的铿锵誓词还历历在耳,他虽然是太监,却也懂得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要知道明朝东厂大堂所拜的既不是司马迁,也不是长春真人丘处机,而是忠臣岳飞。
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太监虽然身体残缺,大多数甚至连精神都不正常,但其中忠肝义胆之人却为数不少,比例远比士大夫和读书人要强得多。
马公公心底有数,一时犯错,怕死而拖延时间补救是一回事,叛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回去是不可能不回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得开大隋。
大隋的皇帝不仅长得帅,还体恤下属、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雄才大略、前途光明、运筹帷幄……反正哪里都好,他超喜欢大隋皇帝的!
别看马公公年老,杨广刷的好感度依旧存在,现在给他个选项让他变成女人嫁给杨广,他绝对秒选同意。
而成功阴阳逆转,成为绝世美人的小鲤子,就是众多太监的偶像和指路明灯,被许多太监羡慕着。
尽管小鲤子已经有些后悔了,她发现当初还是小太监时和杨广还能有许多近距离接触,自从逆转阴阳变成女儿身,杨广对她是越发的保持距离,反而比之前疏远了甚多。
不过这苦涩却是有口难言,太监们还是把小鲤子当成励志模板来看待。
在太监们练功的监栏园,在许多杨广不知道的地方,此时正有无数的小太监,在刻苦修炼着葵花宝典。
他们不为了突破宗师、扬名立万,也不为了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只为了能够阴阳逆转改变性别。
不求和小鲤子一样位高权重,只求能补充进杨广的后宫,哪怕是当个宫女端茶递水,只要能亲近杨广,那都是极好的!
……
话分
第一百三十二章 时代变了,大人
大隋的各个阶级都随着高产粮种的风行而开始剧烈波动,士农工商,无一不在面对着从物质生活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
所谓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概就是想要表述一种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或者是经济结构,社会总体的生产力水平与文明程度“决定”上层的权力划分和思想观念。
但现在,随着高产粮种的出现,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太高,使得时代也变了。
简言之一句话,粮食太多,劳动力解放太盛,生产关系被打破,于是思想萌芽,百姓思动。
杨广这个了解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现代人更是深刻知道,在这个没有巨大威慑性武器存在的蒙昧时代,旧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但被打破,带来的必然都不是什么友好的和谐进步,而是用血染红的时代变革。
当初曹正淳用红薯、土豆和工业化生产打破生产关系,就算那是八百多年后封建统治体系发展到巅峰的明朝,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爆发了不可抑制的社会阶级矛盾和冲突。
哪怕那时候曹正淳拼了老命去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却也是费力不讨好,治标不治本。
所以他临死前就预料到了,在其死后的大明,必然会爆发一场血腥的暴力社会改革,那张小心万三千的纸条,不过是他对朱厚總的最后一丝偏爱。
而不管万三千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朱厚總的统治阶级谁赢谁输,明朝的社会体制都必然会因此而改变。
至于不暴力革命而主动改变现状,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却并不现实,因为人都是愚蠢的,在看不到流血牺牲的惨烈之前,绝舍不得咬牙去牺牲既有利益,来改变对自己有益的制度。
八百年后,有着完善思想管控的封建制度的大明尚且如此,而现在的大隋,却是个刚从诸侯争霸、起义频发的风雨飘摇中度过的破船,远没有明朝稳定。
而杨广拿出的高产粮种却堪称bug,远比红薯、土豆要彪悍的多,大概不出一年的时间,它超高的产量便能解放近九成的农耕劳动力。
而在大隋的这个时代,农耕劳动力正是社会的最主要劳动力!
当数不清的农汉摆脱田地的枷锁束缚,以中华民族骨子里就闲不住的本性,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必然会去干点别的。
而解放的农汉其庞大的数量,不管干什么都会随即引发新一环的阶级改变,之后便是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的连锁反应,整个封建社会的各个阶级,将会在这些农汉闲不住的手里轰然倒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