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全本)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史阿含笑点头,如不是太史慈写信,谁能要他从汉献帝身边离开呢。诸葛亮十分恭敬的问道:“果然如此,敢问史阿先生,圣上龙体还算康健否?”
史阿心中一凛,这个问题他当然不能如实回答,谁不知道诸葛亮乃是太史慈的心腹,青州众人对太史慈无不忠心耿耿,这一点连太史慈本人都是无可奈何。别人倒还好说;这个诸葛亮惯会不动声色的算计别人;当年在冀州的时候;就是这小子未卜先知地提醒太史慈;仔细提防甄氏家族的张夫人算计郭嘉;后来初到长安便识破曹c很多潜在的y谋;建议郭嘉进入长安协助太史慈;导致了司马懿逃跑失败的又是他;这许多时;把张任大军和庞同的援军牵制住的又是这小子,可以说在谈笑间便决胜负;实在是厉害的紧;对着这小子说话一定要就小心谨慎才行。故此,史阿七情六欲上脸,面上作出愁容,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并不说话,众人一见这等模样,便知道文献帝还未醒过来,自然松了一口气。
只有诸葛亮的脸上出现一丝奇怪的表情,随即一闪而逝。
不过史阿是何许人也?诸葛亮这个表情他又岂会看不出来?登时心中警觉,偏又不知道诸葛亮注意到了又或者发现了什么。正在思索间,诸葛亮对史阿呵呵笑道:“史阿先生,主上要您到来想必是要借重您的无双武功……”
史阿点头道:“这个我知道。据说刘备手下地猛将陈到正在演练新军无当飞军,这支军队假以时日便是第二个白耳军。”
诸葛亮点头道:“正是如此,在山地作战方面,这支军队会成为我军的强敌。”史阿不以为意道:“可惜陈到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训练他们,刘备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无非是苟延残喘,若是想要东山再起,除非江东和荆州鼎力相助,可惜江东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荆州却是自顾不暇,这支军队不足为惧。”
众人一怔,登时对史阿刮目相看起来,没有想到这不问世事的绝世高手居然会对天下大事的把握这般准确。不过一想起刚才史阿对于武学的分析。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像这等绝世高手对于天下大事自然有其独到的见解。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史阿先生有所不知;我们现在并不是要消灭掉这支军队;因为这支军队的主要成分乃是南蛮人;对于南蛮王孟获是杀是留;是让他投靠我军是另立新主;主上现在还未下出定论;这一切要等到南蛮地区的情况被我们摸清楚了才行;所以这支军队变成什么样子现在并不在我们地考虑范围之内……”
史阿马上明白过来。微微一笑道:“我明白了。你是要我想办法先除掉陈到是吗?”诸葛亮含笑道:”主上也是这个意思,全体特种精英就交到史阿先生手中,请史阿先生定要除掉陈?
东莱太史慈(全本) 第 233 部分
功能 和 功能!馑迹逄刂志14徒坏绞钒11壬种校胧钒11壬t舫碌健!?br /
史阿喝了一口茶,然后放下了茶杯,淡然道:“这个自然。”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有史阿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须知我们在这里尽心尽力,那就是为主上开辟荆州战场的新局面做最大贡献了。”众人齐齐点头,诸葛亮突地展颜一笑道:“如此,我们便为史阿先生和胡车儿将军摆酒设宴。接风洗尘吧。”
众人点头,一个个轻松起来。知道到了娱乐的时间。
诸葛亮却站起身来,叨拢一声,要赵云陪着史阿,自己却向大厅外走去。史阿却好奇道:“诸葛小子,你要到哪里去?”诸葛亮转过身来陪笑道:“人生有三急,嘿,小子n遁一下。”
众人哈哈大笑,均觉得今天诸葛亮和自己拉进了不少。
诸葛亮见史阿不以为意,便含笑出门,向厕所走去,才一拉开厕所的门,却见有一人等在那里。
见到诸葛亮近来,连忙陪笑道:“诸葛军师找我什么事情?”若是太史慈在这里的话定然会认出此人正是在第三次长安之乱后销声匿迹、原幽州刺史刘虞的儿子刘和!
诸葛亮微笑地看着刘和,淡然道:“刘和大人不必多礼,我正要有事情找你。”
刘和低头恭声道:“诸葛军师但有事情便请吩咐,若不是军师大恩大德,我刘和现在已经是阶下之囚,甚至已经没有了性命。”诸葛亮看着刘和的眼中鄙视之光一闪即逝,口中淡然道:“这件事情很
是要你会长安一趟……”
诸葛亮此言一出,刘和大惊失色,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诸葛军师,您这不是要了小人的性命吗?现在长安城内谁不知道我刘和所犯的罪过……”诸葛亮冷然道:“刘和,你不要跟我讲条件,你最好弄清楚,若是我太史慈想要要你的性命就不会等到今天,这次本来是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若是做得好,你以后便可以不必东躲西藏的生活了。”
刘和闻言猛地抬头,不能置信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看着刘和微笑道:“其实这也是我家主上地意思。不管怎么说刘虞乃是我家主上地盟友,虽然刘和大人犯过无数错误,但是我家主上却不忍心对大人赶尽杀绝,这份心意刘和大人明白吗?”刘和的脸上马上露出讨好地神色,连连点头,对太史慈大肆歌颂功德起来。
诸葛亮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喝道:“这也就是我家主上,若是换成是我早就把叫你杀了丢到荒郊野外里喂狗。”
刘和连连点头称是,脸上却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诸葛亮心中冷笑,声音冰冷起来。淡然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心中想什么吗?告诉你,我诸葛亮可不是假公济私之人,今次的事情与我无关,的确是我家主上的意思,我当初放你一马,主上的确不知道,但那并不是我对你有任何好感,而是我知道主上为人心慈手软,当时在气头上。若是他见到你那是一定要杀死的,但那之后却又难免会后悔,我把你藏起来不过是为了主上的心情着想罢了。今天要你去做这件事情也是主上的主意,你这老小子可不要想歪了。
刘和闻言之后汗水涔涔流下,这才知道后怕。诸葛亮看看已经吓住了刘和,才淡然道:“你放心,你回到长安后是可以正大光明得见人的,我这里有一封书信要你给司徒大人管宁先生带回去,到时候管宁先生会为你安排一切的。”
刘和听到这里,自然相信诸葛亮说的没有半点虚假,因为保住性命,所以好奇心大起,忍不住问道:“敢问先生,小人回长安到底要做些什么才能戴罪立功?”
诸葛亮看着刘和微笑道:“你应该知道当今圣上昏迷不醒的事情吧?”刘和虽然不是什么计谋出众这辈。但是却是政坛老手,对于天下形势有着相当深刻地分析,闻言当下色变,颤声道:“军师难道要我进宫,回到圣上的身边,趁机、、、、行刺!”
诸葛亮看看这小子瑟瑟发抖的模样。笑骂道:“不要想歪了,你又不是傻子,若是我要你去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会去做吗?你也应该知道你这么做地结果便是被我们杀人灭口吧?”刘和惊魂甫定。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点了点头承认诸葛亮说得有理,若是要自己这么去做还真是如同送死一般。
诸葛亮看着刘和没好气道:“你这小子就会把我家主上想歪,告诉你,我家主上最怕圣上出事了。现在更是日夜盼望着圣上醒来,今次派你回去就是因为你在圣上身边呆过的时间最长,你回去的话说不定对圣上的痊愈会有所帮助。”
刘和这才明白过来,连连点头。诸葛亮看着刘和道:“我今天晚上便安排你走,此地不宜久留,因为史阿先生在这里,你也知道,史阿先生若是发起了脾气,主上都无可奈何,而你……”
刘和闻听史阿来了,登时面无人色,连连点头道:“我明白我明白。”
诸葛亮微笑道:“若是没有事情你便先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晚上我便派人去找你。”刘和点头应是;转身离开。
诸葛亮却站在那里长叹一声。喃喃道:〃主上,您心慈手软;这些事情就由我诸葛亮来做吧。〃
言罢;连连苦笑。
刘和当然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真的被派回去照顾汉献帝呢;却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诸葛亮想要安c在汉献帝身边的眼线罢了。一直以来,诸葛亮就觉得汉献帝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更怕太史慈心慈手软,但是相信其他的青州官员都会支持他的行为的。
刘和那小子哪里知道青州内部这些事情?看到诸葛亮说的这般正大光明,自然认为这是太史慈的主意,故此利用他一下也无妨。
诸葛亮又是一声长叹,再次喃喃道:“希望主上现在不会发现这件事情,荆州那里乱成一团,够主上c心地了吧?”荆州,现在的形势的确是乱成了一团,廖立回到了荆州,很快便与周瑜会合,两个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孙策的弟弟孙权接到了武陵城,在那里宣布了孙策的遗嘱,要立孙权为继承人。
荆州的世家大族却趁势而起,经过汉中战役,他们对孙氏家族的领导能力提出了质疑。很多人战出来要求江东的曹c提兵进入荆州,代替孙家主持荆州大局。这个主张赢得了很多荆州世家大族的赞同,曹c虽然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却命令自己的弟弟夏侯惇带领军队在荆州和江东的分界线上集结,一付蠢蠢欲动的样子。
周瑜自然知道曹c有吞并荆州的企图,于是和曹c通信痛述利害,指出双方应该以和为贵,寻求合作,而不应该让青州坐山观虎斗。
曹c则回信说自己不会趁机占领荆州。那样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现在的军事行动只是因为迫不得已,汉中失守,荆州受到威胁的话。江东也难有太平,故此现在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周瑜马上明白了曹c的意思,知道曹c不会贪婪到本末倒置的境地,只不过是想要沉积在自己的身上多占一些便宜罢了,虽然他知道这些便宜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曹c进攻荆州地跳板,但是周瑜却不得不向曹c屈服,因为相对于曹c来讲,青州军更可怕。
虽然达成了秘密共识,但是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讨价还价。而且那些先前站出来支持曹c的世家大族的态度更加强硬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若是日后孙权彻底控制了荆州,周瑜反过手来就会收拾他们。所以趁现在他们都希望曹c多获得利益,这样一来,即便是打败了青州军之后,孙权也无力和曹c争锋,天长日久之后,曹c照样是荆州之主。
周瑜当然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心态,更知道曹c吃着嘴里的看着锅里地野心。自然据理力争。不过周瑜知道曹c把细致才和荀攸派到了益州刘备军中之后,便明白了曹c这是想要和自己做长期谈判的准备。益州有了两人,青州军在短时间之内便难有寸进若是益州无法摆平,那么太史慈便有后顾之忧,无法讨伐荆州。
如此一来,荆州的内部问题就有了充足解决的时间,这原本是好事,可是现在曹c这么横差一杠子,荆州当然局势混乱了。可是随着青州军在益州战事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得知戏志才和荀攸双双战败,成都东面战线全面失控之后,双方便都想要主动做出了一些让步,因为青州军的节节胜利意味着青州军不会再给他们留下那么多充足的时间讨价还价了。
当然,这仅仅是荆州的大体形势,在荆州的每个角落里,每个人都在暗暗为自己打算,又一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
而吕蒙所在的鄧城也不例外,但是却好过荆州北部的其他地方,至少表面如此。自从廖立离开荆州北部之后,荆州北部的局势便开始微妙起来。
虽然在大体上还是孙静和文聘两人一文一武支撑着荆州北部的大局,但是这里的局面也渐渐难以控制起来。随着孙策地战死,荆州北部各城的守将都或多或少不再像原来那般对孙静的命令言听计从起来,尤其是驻守在安乐城的孙河,虽然被魏延一阵杀地损兵折将,但是依然嚣张,尤其是孙策死了之后,便自认为无人可以管制他,孙静是个文人,在他眼里不足为惧,文聘也不敢把他怎样,至于孙策指定地接班人孙权更是全未放在眼中,更何况鞭长莫及呢?至于其他地方倒还算安分;不过被廖立留在荆州北部的沙摩柯就不那么老实了;廖立把他留在安众城让沙摩柯老大的不愿意;不过他却没有办法违抗军令。
周泰死了之后;沙摩柯便处于一种不受控制的状态;不过型号文凭也是荆州有名的战将;武功和沙摩柯在伯仲间;自然令沙摩柯不敢太过嚣张。而且此时荆州北部的军队数量并不在少数,陈应和鲍隆的军队是可和沙摩柯大军相抗衡,这和也是沙漠可不敢嚣张的一个原因。
不过陈应和鲍隆两人也不想去招惹沙摩柯,因为他们也想着为自己寻找出路,当然文聘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的。
唯一令文聘和孙静比较放心的就是吕蒙所在的鄧城,吕蒙的姐夫邓当自孙策起兵是便已经追随,所以中心方面绝无二心,手下将领对邓当言听计从,自然也是全无问题,当然令文聘和孙静放心了。但是令两人想不到的事情,荆州的隐患恰恰就出在了登场面,谁又能想得到邓当的小舅子吕蒙居然会是荆州的心腹大患呢?
这段时间里,吕蒙虽然悄无声息,但是他却没有闲着,利用押运粮草之便,吕蒙已经把荆州方面弄得清清楚楚,更对荆州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有了详细的了解,而这些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桓范的手中,为青州军的进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吕蒙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荆州方面很多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方便他行事。像寇封,对着吕蒙更是无话不说,无所顾忌。
现在荆州乱成一团,自然是他挑拨离间,浑水摸鱼的大好时机。
第三部 一统 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挑拨
此时;吕蒙正坐在议事大厅看看手中的书信;脸上带者微笑。
不问可知;这封书信当然是从桓范那里展转传过来的;因为自己在荆州北部;没有长江的阻挡;所以书信往来十分便利。
这一段时间好消息不少;不过最令他开心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白耳军的覆灭;另外就是司马懿被郭嘉耍得团团转;被青州利用。这两件事情都和自己的身份有关系;现在;只怕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了。放下书信,吕蒙优哉游哉地靠在宽大的椅子上,眯起了眼睛,开心地笑了,这段时间他在荆州军中过得是顺风顺水,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更有不少人信任他,这就方便了他行事。
就说在荆州北部吧,别管哪座城市,那些荆州将领对自己的印象都不错,就连沙摩柯这样的粗人都认为自己很够朋友,自己的姐夫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觉得假以时日定是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帮手。这也难怪,吕蒙这人就像是颗珍珠,到哪里都会发光,他的武功很高,至于带兵更是不在话下,很多人看了吕蒙的军队都不敢相信这是一支新组建的军队。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眼前的这支运粮军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青州军特种精英,虽然已经刻意伪装,但是那种强大的杀伤力和极高的素质是掩盖不住地。要不是看吕蒙军中资历太低;邓当差一点便要派自己的这个小舅子去为自己训练新兵去;不过即便是如此;邓当手下的众人也对吕蒙刮目相看;认为假以时日。此子必非池中之物。
其实他们却不知道;吕蒙最出色的却是谋略。只怕等到他们意识过来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了。
吕蒙正在享受这好消息带给自己的喜悦时;一名特种经营匆匆忙忙跑了进来;看到吕蒙昧整形地坐在那里;笑道:〃头;寇封大人前来拜访。〃吕蒙闻言并没有马上坐好。但实验中却闪过一道精光,收起了懒洋洋的微笑道:“快请他进来,唔,要他到后花园中去找我。”
说罢便站起身来走出了大厅,直奔后花园而去。
那名特种精英则转身出去带寇封进来。吕蒙却先独自一人在后花园游逛,看看周围的景致,心中叹息,看来自己的姐夫真的对自己不错。居然给自己找了这么一处地方居住,虽然自己是押运粮草地官员,但是毕竟是个小官,现在对自己这般看重。若是换成了旁人,定然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可惜的是吕蒙心中只有青州。
只有跟着太史慈,才可建功立业,达成横扫天下的梦想。关于这一点,吕蒙看得很清楚。
至于自己将要会见的寇封,在吕蒙心中却是别有用处,虽然这寇封和自己一样,都是青州军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吕蒙却知道若是运用得当,将会起到非比寻常的作用。
这小子一直在樊城,又是樊城县令刘沁的亲戚。若是可以说动此人,青州军队与攻占荆州北部,截断荆州兵逃走十分有作用。而且吕定在和寇封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内,很快发现这小子人虽不坏。但是野心不小,而且有点自私。是个第一反应内中会想到自己,但是反省的时候会自责地有趣家伙,对于天下大事的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不甘平庸,像这种人是最容易说服的。
吕蒙可以肯定,只要时机恰当,自己便可以说服他加入到青州军一方去。
只是不知道,今天是否是这个恰当地时机。正在思索间,寇封在那名特制精英的带领下匆匆而来,一脸的严肃,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吕蒙早就见怪不怪,寇封这小子本来就是如此,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是皱着眉头样子,仿佛时刻都不放松,只有比尔说服他的时候才会张开嘴巴笑一笑。
吕蒙看着他来,含笑的向他摇手道:“寇封兄,别来无恙乎?多日不见,心中甚是想念,今日一会,你我定要一醉方休,不醉无归!”寇封虽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但是绝对卖相不俗,任何人见到他都会暗暗喝彩,这个寇封长得浓眉大眼,极具男子汉气概,行动举止间自有一番顶天立地的气质,让人看了自然会在心中暗暗喝彩。
尤其是配上一身铠甲,再加上本身那种沉凝的气质,更令人觉得此子乃是可以担当任何重任的男子汉。此时寇封见到吕蒙大笑着向自己走来;一脸的严肃登时有了淡淡的笑容;好似早春寒梅拜访料峭的春寒般淡然一笑;在淡漠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朗声道:〃吕兄这话算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许多时候不见;我也是浑身不自在。〃
吕蒙闻言微微一楞;大笑着走上前去;用拳头一击寇封的胸膛;然后笑道:〃你这小子休要口不择言;叫外人听了还以为你有分桃断袖的嗜好呢。〃寇封闻言连连失笑,然后和吕蒙在万花丛中并肩而行,淡然道:“让我难受的是听不见吕史对天下大事地精辟见解,那就好似一个嗜酒之人喝过一回绝世佳酿之后再也无缘喝上一口一般,那种难受滋味实在难以为外人道也。”
吕蒙微微一笑道:“寇封兄太看得起我吕蒙了,只是不知道寇封兄这等聪慧之人还有何难解之事存于胸中,难以排解呢?”寇封微微叹气道:“其实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不过现在荆州混乱,我却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实在是心中难受,更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所以才跑来好吕蒙兄你合计一下,哎,也就只有你能听我这么说话吧,若是换成比尔,只会说我杞人忧天,整体不务正业。只会好高骛远。”
吕蒙自然可以从寇封的口中听出一种埋怨的味道,蹦更猜得出来寇封在刘泌哪里过得并不开心,以刘泌的鼠目寸光,自然看不出来寇封并非常人,当下笑道:“君子尽人事听天命,你我都是荆州的后进之人,在别人的眼里自然资历不够,将来就会好些了。”寇封闻言不屑一顾道:“吕蒙你可别和我打哈哈。这话说得我就不爱听,难道现在占据高位的人就是样样皆能吗?若是真有办法,那就不会让青州军打得落花流水了。哼,更何况现在正是同舟共济之时。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哪里还用分什么上下?说我们还须历练?这更是混账话,现在青州步步进,盟军节节败退。哪里会给我们什么历练的机会?看看人家青州,采取的是科举考试制度,所有的科目设置实用性极强,那才是选拔人才地制度呢。”
吕蒙闻言心中微微一喜,淡然道:“没有想到你对青州还有些好感。”寇封不以为然地笑道:“青州的强大自然有其道理,我对青州的人物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却对他们的强大表示佩服,更加羡慕他们的学说。若是在太史慈手底下做事,当是一件十分快意的事情。可惜这事情只能想一想,太史慈对世家大族极为敌视,我虽然不时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刘沁大人却是汉室宗亲,自然也就绝了到青州看看的念头。”
吕蒙闻言一怔。心中大乐,看来招揽寇封这事情有门,寇封地问题就在于对青州军的政策不是十分的了解,这当然不是问题。不过吕蒙是不会轻易地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寇封地性格也让吕蒙相当有顾虑,谁知道若是告诉了这小子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某种情况下出手于不自觉的自私会把自己出卖出去?到时候若是事情败露,即便是他跑到自己这里痛哭流涕的悔过,那也无法挽回了。
故此吕蒙当下只是微微一笑,岔开话题道:“孙策大人也是一代豪雄,自然不会输于太史慈,虽然现在战死沙场,但是有廖立大人和周瑜大人辅佐孙权少主,荆州自然可以重振雄风。”寇封闻言苦笑道:〃吕蒙兄真的这么想吗?我怎么觉得荆州现在隐患重重呢?的确;周瑜现在和曹孟德已经达成了协议;寻求合作;但是荆州的世家大族已经四分五裂;即便是可以击溃青州军又如果?只怕周瑜现在都无法收回被曹c刮走的利益;荆州只怕会一蹶不振。〃
顿了一顿;寇封再次苦笑道:〃而且即便是没有曹c;难道孙氏家族的其他人物就会甘心看着孙权少主上台吗?〃吕蒙闻言心中对寇封刮目相看,这个问题他当然早就注意到了,没有想到寇封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当下含笑道:“寇封兄所言极是,现在孙氏家族中的长辈只有孙静大人,而孙静大人是支持周瑜先生与廖立先生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孙氏家族的族内,孙权少方主并不被看好,据我所知很多人都认为孙权少主地弟弟孙翊公司才是最佳人选。”寇封点头道:“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纵观我荆州基业;大家自然就会得出这个结论;要知道孙氏家族两代开创元勋和刘表老儿;有着截然不同的同志地方的方法;孙家孙策父子乃是开创局面之人而刘表则是守成之人;虽然江东猛虎孙坚死在了刘表的手中;但是人们都认为原因并不在与刘表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刘表的运气比较好;用乱箭s死了孙坚;更何况当时孙坚身边没有一个杰出的谋士。否则又怎么会上当?”顿了一顿又道:“而孙策主公地性格和乃父如出一辙,最后却打败了刘表老儿,占有了荆州,自然是因为有周瑜先生这等人物辅佐,故此荆州很多人都认为勇猛无敌的孙氏父子只要配上一名好的谋士,便是统治荆州的最好组合。”一口气说了这么长的话,寇封有点口渴的舔了舔嘴唇,然后道:“即便是孙策主公在益州战死。这种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因为现在谁都知道孙策主公是死于青州郡的偷袭,在荆州的世家大族看来,这自然是因为廖立和周瑜两位军师不在身边的原因,若是有两位军师中的一位在身边的话,孙策主公都不会死得这么惨。”看着吕蒙含笑看着自己;寇封总结道:〃所以。荆州很多的世家大族都认为荆州之主应该由年仅十六的孙翊公子来继承;因为孙翊公子的勇猛在荆州已经很有名了;很多人都说孙策主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外如是。若是由孙翊公子加上周瑜先生和廖立先生;便等于孙策主公重生一般;荆州定可纵横无敌;至少不会惧怕青州军。〃再叹了一口气道:“至于孙权少主,性格冷静,深沉内敛。再加上年纪小,就是给人一种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印象。会让荆州的世家大族强烈的想起刘表老儿,而荆州就是在刘表的手中留给孙策地。也就是说,青州的勇猛和智谋超过孙策主公,孙权少主却又像刘表,又哪里能让人放心呢?所以很多人在得知孙策主公立下的继承人是孙权少主的时候都十分失望。认为荆州一定守不住了,很多世家大族靠向曹c地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现在更有人说是周瑜先生和廖立先生想要谋权篡位,所以篡改了孙策主公的遗言,就是想要利用孙权少主控制荆州大权。”吕蒙闻言,登时对寇封刮目相看,没有想到寇封年纪轻轻,居然对荆州世家大族的心态把握的这般准确。他对于荆州世家大族的心态调查的也无外乎就是这种水准。这个寇封还真是有点真材实料,假以时日,必成气候,当然,不自觉地自私乃是他的致命伤,还是需要改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