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蔡琰乌黑亮丽的眼睛瞪圆了些,说道:“学不可以已。”
斐潜低头拱手说道:“受教,只是这几日确实太忙……”
斐潜转念一想,或许可以让蔡琰帮忙劝一下蔡邕,若是能够搬离洛阳,这样将来父女二人也不会经历那么悲惨的事情。
于是斐潜就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选择了一些和蔡琰说了。蔡琰明显是不大出门,也没有听说过这些事情,静静的听斐潜说了一番,直到斐潜最后讲起重耳之事,蔡琰微微点点头,好像表示了一下斐潜的言论有几分道理。
蔡琰忽然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古有文贼董,今有武贼董,这真是……”
“武贼董”斐潜知道说的是董卓以武力权霸朝政,逼迫刘辩退位之事,但这个“文贼董”又说的是谁?
“文贼董么?师弟你回去好好看看《汉书》吧,下次要是再交不上作业……”蔡琰笑的有些狡猾,就是不说清楚,只是让斐潜回去看书好生学习便将斐潜打发走了。
这还能愉快的玩耍么?不带这样欺负人的,不就是比我看的书多一点,比我懂得多一些么?
蔡邕师傅还有问必答呢,你个蔡琰怎么也不学学你父亲的风范哈……
而且还要交作业……
斐潜从蔡府出来,看看天色尚早,决定再拐着去一趟崔家。自从上次北邙山事件之后,也是许久未去了,再说崔家毕竟有一些商业上的网络,能从他那边了解一下周边的州郡情况也是好的。
于是斐潜就掉头往城北而去,一路上看见路上行人行色匆匆,神色多有惊恐慌张,不像之前那么从容自然,心中不由略略叹气,这些被士族世家朝廷贵人们视为蝼蚁一般存在的百姓,也受到整个朝政的影响,开始觉得紧张不安起来,可是有谁会知道,未来还会更可怕……
到了崔家庄寨,崔厚亲自出门相迎。
见面之后斐潜问起崔毅身体情况,崔厚面色不好的摇了摇头。
斐潜在后世有病了也只懂得自己买点药,上医院都是迫不得已,主要是太贵,所以医术这一块真心不懂,只是多少知识面广泛一些而已。
老人家平时就要静心平气,最忌讳大喜大怒,否则多年使用的脑血管很容易受伤,俗称中风。听崔厚讲述的崔毅状况就有点像中风,但是在后世都没有什么特效的好办法治疗这种疾病,因此基本上在汉代也就是属于束手无策类型的了。
或许华佗、张仲景神医有办法,可惜这两个都不在洛阳,想找都找不到。
崔厚心中也是明白,所以也没有多提,略略说了几句后便将这些日子家中大匠按照斐潜方子研制的琉璃制品一一呈上。
不得不说,古代人的智慧超出了斐潜的想象,只是依据斐潜那个不是非常精准的配方,工匠们就能不断尝试调整,直至现在拿出来的成品几乎接近了后世斐潜看到的一些琉璃制品,只不过雕工和造型上受限于工匠眼光和经验,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多彩而已。
斐潜啧啧称赞,的确非常佩服。
琉璃制品利润丰厚,但是毕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所以崔厚这边只是将最佳的几个售卖,但就算如此,也是狠狠赚了一笔,独一无二垄断性经营向来都是财富的代名词。
如今斐潜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两大学问家的弟子,崔厚也就越发和斐潜尊敬起来,关于琉璃件的利润也是拿了一部分出来,定要分润给斐潜。
斐潜心知这部分的利润也算是崔厚对于自己未来的一项投资,但是也没必要去拒绝,毕竟有人愿意投资说明自己还有投资的价值不是?
只是直接拿钱未免落了下乘,所以斐潜说道:“黄白之物此事不急,小弟现在倒是有一事比较麻烦。”
“但闻其详,若是愚兄可以帮得上的,当然义不容辞。”
斐潜说道:“小弟久居洛阳,对直隶、豫冀、荆襄之地不甚了解,不知永原兄是否有这方面的信息?”
崔厚斟酌了一下,说道:“若是粗浅人物地志,愚兄这里倒是略知一二,只是不知是否能让贤弟满意。”说罢便叫了一个下人去书房寻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出来,递给了斐潜。
斐潜好奇的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东汉朝代居然还有这东西!
诡三国 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崔厚拿出来的东西确实让斐潜吓一跳。
别看只有薄薄几张纸,却记载了上至州长官下至郡县太守的姓名,年龄,嗜好,虽都是略略不多的几字却宛如勾勒出一张整体的地方官员的网络。
崔厚说道:“此书之人已是多年之前,现如今崔家生意略有缩减,因此难免有些出入,不知是否能帮助到贤弟?”
斐潜惊讶的翻看,说道:“永原兄,这个是从何而来?”
崔厚笑了一下,似乎也有些苦涩,说道:“也是迫于无奈,生意往来,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缠之事,各地太守法令各不相同……”
崔厚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经是很明白了。从汉灵帝捞钱的时候开始,基本上各地都是有样子学样子,想方设法的捞钱,最好的对象莫过于商人。因此商人之间准备这种小册子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郡县太守的喜好脾性,以防万一需要疏通关路的时候送错东西……
就算是商人们出自这个原因,也是够让斐潜心惊的了,这个简直就像是后世的官场护身符一般,而且这种书册更有些情报收集的雏形,难道东汉王朝的商人的触角已经伸展到了这种地步?
斐潜脑海之中好像抓住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实在是有些苦恼。
斐潜问道:“此物是每个商人都有的么?”
崔厚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也不是,比如四大商家必然比我这个更周全,至于一般的行商应该是不会买这个,毕竟也是价值不菲。”
“哦,这个是那个人在卖,居然还做这种生意?”
“呵呵,贤弟,这不是一个人,”崔厚笑了,说道,“这个是每个州县的一些书笔吏私底下售卖的,别看这是小小一册,却是要在十几个郡县分别购买的……”
斐潜恍然大悟,怪不得每张纸之间的笔迹不太相同,原来这个跟后世售卖个人隐私的来源一样,都是吃公家饭的然后又往家里扒灰的,没想到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这么干了,看来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优良传统实在不少啊……
“对了,永原兄,方才你提到四大商家,难道你崔家还算不上不成?”
“这个也不怕贤弟笑话,我崔家顶多算是中等,最多往偏上一些,和那些顶级商家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说起商界的事情,崔厚明显更有兴致,便向斐潜详细介绍。
斐潜仔细听着,这才把此时的商家和记忆里面的信息终于对上了号——
算得上顶级商家的只有四个:
首先就是耳熟能详的糜家。【零↑九△小↓說△網】
如果糜家谦称第二,估计也没人敢争第一,徐州糜家和河北甄家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准,分不清高下,这两家可以说是目前天下最顶级的富豪。
糜竺组祖祖辈辈都是经商之人,生意做得如鱼得水,到了糜竺这辈,已经是“僮客万人,资产钜亿”,在徐州地界虽然还有一个陈家,但是完全和糜家不在一个档次上。
可以说徐州至少有将近一半要么是糜家的,要么跟糜家有密切关系,从民生物品到军用物品,糜家机会没有不销售的。
和糜家并列的就是甄家。
河北甄家最让人瞩目的不是家财,而是那个被后世封为洛水女神的甄宓。甄家也是世代经商,可惜到了这一代,甄宓之父早夭,家族由甄宓之母张氏主管。
这两家基本上属于最顶级无可争议。
但是四大商家接下来的两家就有一些争议的地方了。首先就是蜀中吴家,吴家的商业基本上囊括可蜀中的方方面面,另外蜀中特产蜀锦更是上流士族最喜欢的物品,可谓一匹蜀锦值千金,因此铸就了吴家的积累的财富数目颇为惊人,用富可敌国形容也不算太差,但唯一一点让人有些不服气的就是,吴家比起其他家族来说,基本上就没离开过蜀中那个圈子,因此有些人觉得格局不够不能称上四大。
还有就是陈留卫家。
陈留卫家是从卫青时开始,不断累积,到了今天在陈留地界,已经是属于不是朝廷官员胜过朝廷官员的地步,当初蔡邕给蔡琰选择夫婿的时候就是千挑万选了卫家。不过卫家毕竟和朝廷联系过于亲密,导致有人说不属于纯粹的商家,应当排除于四大商家之外。
但是如果单是论钱财的话,这四家绝对是最有钱的四家。
然后再往下一些的,也算是接近四大商家这个档次的还有,荆州的马家——就是号称马家五常的那一家;江东的陆家——就是后来出了一个把刘备一把火烧惨了的那个……
再往下一些,还有江东鲁家——演义里老实人鲁肃的哪家,弘农杨家——太尉杨彪就是杨家人……
至于崔家——崔毅很遗憾的表示,如果在崔烈没倒台之前也还勉勉强强算得上名号,但是现在就已经是大不如前了。
斐潜看崔厚在介绍的时候流露出来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便安慰崔厚将来崔家必然能够再登顶级之列。
崔厚虽然嘴上说不敢奢望,但是斐潜看得出来其实崔厚还是很想实现这个愿望的。
斐潜考虑了一下,毕竟崔厚也算是他来东汉认识的第一个人,虽然说之前崔厚的父亲有算计斐潜的打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也没有实行,到现如今,崔厚更是因为琉璃方子对自己恭谦有礼,当然,这其中也有自己身份转变的一部分因素。
综合考虑之下,斐潜还是觉得崔厚这个朋友还算可以,不能完全当成可以推心置腹的类型,但是只要是身份上不至于相差太多,倒是可以长期维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关系。
因此,斐潜特意对琉璃件的一些细节上给予崔厚更多的建议,把崔厚高兴的连连称赞,并拿出纸笔细细记下,毕竟千年之后的见过的各类造型多了去了,随便讲讲在这东汉时期都是最新潮的样式……
又坐了一会儿,斐潜就告辞离开了崔家。崔厚虽然也是很诚挚的邀请斐潜留下用餐,但斐潜觉得崔厚家中老人生病,自己留下大吃大喝总是不太方便,于是坚持回城,崔厚也就无奈同意了。
崔厚亲自一路将斐潜几乎都送到了洛阳城下,才依依不舍的告别。待崔厚回庄之后,父亲崔毅禀报经过的时候,崔毅虽然已经有些口齿不清了,但头脑仍然清醒,艰难说道:“此子……翌日……必成……大器……汝……需慎……而善待之……”
诡三国 第六十二章 各有各烦恼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当斐潜在崔家在拜访崔厚的时候,李儒正有些轻蔑的将手下刚刚抄录而来的一歌谣扔于桌上。?
近日京几忽然之间开始传唱一歌谣:
“承乐世,董逃;
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
整车骑,董逃。
垂欲,董逃;
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这让李儒实在有些莫名的厌烦,这些士族世家就只会天天在背后玩这一套么?难道就不能踏踏实实做点有益的事情?
这些流言就跟苍蝇似的,盈盈嗡嗡的时不时出来骚扰一下,大张旗鼓的去拍死它又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是完全不理会么,又觉有些嗝应厌恶。
李儒看了看桌边上成堆的各类章表,董卓可以玩女人不理会朝政,但是他不行,三公基本上现在天天称病窝在家中不出来,将政府所有的这一摊子事情全部丢开,如果他再不做,那整个汉朝中央就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了。
所幸的是,汉代朝廷还属于低度的封建集权制度,地方政权有一定的自主经营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李儒的压力,否则等他收到地方上报的消息,然后就算第一时间批复再回到地方,黄花菜估计都凉了。
目前东汉的问题是除了各地黄巾兵乱之外还有各地的灾情。
就目前各地上报的情况就有:
六月,弘农、三辅螟。
八月,京师地震。
秋,酒泉地震。金城河水溢出二十余里。
李儒接手政事的时候现六月份的上报的奏章到现在了还没有给地方答复……
不仅如此,这一帮清流士族还有心情编个歌谣让人到处传唱……
有时候李儒似乎有一种预感,还好他是选择了走霸道这条路,如果走王道的话,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天灾一定会更加的频繁,直至把他压垮……
但是就算如此,目前看来,霸道路线的问题和矛盾也在一点点的暴露出来。
王家和袁家为代表的执政的清流党派,在和董卓一起拥立了汉献帝刘协之后,虽然获得了官职上的封赏,处于暂时潜伏的状态,但李儒心里清楚,这个平静之下的暗流有多么的汹涌……
至于在野党清流一派,从这个忽然之间就传遍京城的童谣,说背后没人教唆,李儒打死都不信。
反正这种谣言要么是执政清流,要么是在野清流,反正多少都和王、袁两家脱不开干系……
尚书卢植辞官,中军校尉袁绍出奔,典军校尉曹操劫帝,后军校尉鲍信人影全无……还有那袁术,原本打算封袁术个后将军来拉拢袁家打压王家,竟然也跑了。
袁隗那个老家伙还说是袁术因为遭人陷害害怕而逃,其实都清楚,上次劫帝事件袁术肯定有份,只不过证据不足无法定罪而已。
况且现在袁隗多少还有些作用,也就将此事暂时记下,以后有机会再一并计算。
李儒考虑良久,还是觉得要尽快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就像一个脓包,如果任其展可能最后会导致大面积的溃烂,但若是在早期就将脓包挑破,也许只需要付出一时疼痛就可以了。
这些从洛阳逃出去的袁绍等人就像一个个脓包,趁着现在都羽翼未丰,一网打尽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的选择就是尽快将潜在的敌人全部引诱出来,然后统统聚集在一起一次性消灭干净,然后这条霸道之路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走完……
若是一切顺利,李儒还有好多之前的设想要准备实施,大汉朝亏欠他们这一批人三百三十七年的东西终是要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不管怎样,就算是世人都忘记了,他也无法忘怀这些年他和他祖辈们在边陲吃的苦受的罪。
李儒微微一笑,上一个董开始的,由现在这一个董结束,不是最大的讽刺和最好的回敬么?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先去看看董卓情况怎样,董卓这回泡在女人堆的时间有点太长了……
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董家子,在西凉时的雄心壮志呢?
真有些心烦。
************
斐潜回到家中,竟然恰巧张辽来访,真是让人意外。
不仅如此,张辽还带来一柄之前他用的长枪,送与斐潜,更是让斐潜有种惊喜的感觉,连忙让福叔去准备些酒菜,请张辽吃饭。
张辽倒也没怎么客气,说了一声叨唠了便入了席。
张辽张文远其实此时的年龄和斐潜差不多,只不过长期军旅生涯和习武,导致在外形上看起来比斐潜好像更老一些。
张辽出身于雁门马邑,虽说自幼喜好习武,但原先也算是诗书之家,但后来因鲜卑胡人劫掠导致家破,因此愤而投军,在并州和吕布打击南下的鲜卑胡人,直至丁原将他们带到洛阳来。
现在张辽已经升任了护军校尉,由原先不到一曲人马的假军侯到要管理接近两个部的兵士,虽说不是满编的校尉,但这种数量上的差距让他一时之间有些不适应,导致张辽最近有些心烦。
战争其实有时候就是打的后勤。
原先张辽只需要管不到两百人的后勤,现在突增到了接近千人,导致原来他的一些计算方式就有些不够用了,虽然有随军书吏帮忙计算统计,但是张辽还是觉得自己如果也能够独立计算就更好了,正巧认识了斐潜这个当代算术大家刘洪的弟子,于是乎就借着送长枪的名义上门,实际上就想学点军需后勤的计算方式。
汉代军队后勤来源比较复杂,但是粮草这一块主要来源就有两块,一个是由国民固定缴纳的“诸赋”,还有一个是由驻地民众额外摊派的“调”。
而单单“诸赋”之中用于军用的就有好几种:口钱、月饷、赀赋、均耗……
不仅如此,还有各项刀枪剑戟等等武器装备的领用,登记,使用,折损,报废……
然后要形成文书,钱粮要到少府去领,兵器要到武库去领,而且有时候少府和武库还会开张条子,让你自己去各个工场去取,比如单单是军械类的军工场就有若卢、考工、尚方、内官、左弋、寺工等等……
而且这些每个地方可能要领取东西数量往往都不一样,比如说总不能铠甲数量和弓箭箭头的数量是一样的吧……
因此,产生出来的各项数值流水记录就多的要死,把张辽搞的头昏眼花,有时候明知道这些随军书吏可能有动手脚,但就是没办法查出。
所以此次张辽过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斐潜求教来了。
诡三国 第六十三章 流言是把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古代记账法直至唐中期出现四柱记账方式以后直到宋朝才算是比较成熟完善,而在汉代,基本上就是以流水帐居多,这种以文字记载的流水虽然可以清晰的表面物品银钱的来源和去向,但是因为核算繁琐不便,所以也经常被一些蠹虫创造了上下其手的机会。?
张辽就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军械物资损耗明显增多,查账却怎么也查不出来,因此而烦恼,故而想起有斐潜这么一号人物,特来向斐潜请教求援。
张辽很是怨念:“子渊你可知道,光十日不到,单单军粮就耗费近千二斛,原本这可是近一个月的用量,明知有问题,可是就是查不出来出入在何处……”
近一千人十天吃掉一千两百斛确实有些多了,正常的话一般在四百至五百斛。
汉代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是包干制的,当少府和武库给一支部队指挥官下拨了定额的军粮器械后,一切开销均在这里面了,若是指挥官大手大脚提前花光了,那么对不起,缺口自己想办法。
所以张辽才着急,这样下去,不用等到月尾,估计再过几天就把钱粮花光了,那么这样下去要么丢官,要么就要自己贴钱粮,可是这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近千人,如何能贴的起?
斐潜虽然不是专业财会人员,但是在后世每个月的工资都要紧巴巴的计算一下负债和开支,以免到时候还不上房贷又或是月底出现喝凉水的局面,所以在记账这一块,基础的一些东西还是懂的。
听完了张辽的苦恼,斐潜哈哈一笑,表示那都不是事。
查账这玩意虽然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毕竟后世那些假账什么的也见识了一些,更何况现在汉代也只是文字流水记账法,十分的落后,若是拿出复试记账法出来可能太过于前了些,还是选择相对比较稳妥一些的核帐方法教给张辽吧。
斐潜让福叔拿来纸笔,直接就在上面将纸张划分成为四个部分,分别在每个部分上写“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并向张辽解释每个部分代表的含义,然后告诉张辽只需要将流水帐中每一笔进出按照这四个部分计入,最后按照旧管加上新收,减去开除,就是等于实在,来测算帐目是否相等,若是有不符合的,必然有人动了手脚。
斐潜写的随意,却让张辽豁然开朗。张辽看到斐潜毫不在乎的将此方法传授给他,心中颇有几分感动,要知道只要是任何一个人懂得这套方法,随便去那个大商家混一个帐房先生不成问题,甚至若是秘而不宣只用不说,妥妥的就是生财之道的传家宝啊。
果然不愧为算术大家刘洪的弟子!
张辽心中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己困扰多时的问题竟然在斐潜这里三下两下就给解决了!更何况斐潜机会没有提任何条件或是交换的要求,就这样把可以说是绝代的记账秘诀毫不吝啬的传授给自己了,这份人情可不算小啊……
张辽郑重将斐潜画的四柱记账纸张收好,离席向斐潜叉手为礼,深深一拜,说道:“多谢子渊传授此法,文远必然妥善收存,未得子渊允可绝不外传!”
在汉代,知识是宝贵的,很多事情就像有一层薄膜笼罩,如果不懂的人眼看就在眼前,但是就是摸不到,而知识往往可以帮助这些人捅破这层薄膜。
张辽原本只是想让斐潜帮忙核对一下账本,毕竟知识无价,不敢奢望斐潜会把方法教给他,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张辽如此隆重的致谢也是因为如此,毕竟市面上随便一本书价值都要百金以上,况且还是有价无市的居多,斐潜将此法传授于他,不亚于是直接给他价值的千金之法……
斐潜其实也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一是四柱记账法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落后的记账方式,二是自己也是懒惰,干脆教会了张辽让他自己去对账去,省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