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马谡别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高瞻非


第二四六章 马超兴兵 26
    马谡在山中练兵,效果很好,四大家族的私兵,个人身体条件都不错,而且服从性良好,加上钟岳几个对马谡心悦诚服,服从指挥,部队虽然还算不上精兵,但已经可堪一战。

    精兵强将,从来都不是训练出来的,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因此有“百战精兵”之说。

    马谡训练军队,主要是加强士卒的纪律性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当然,也是在建立军卒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效果如何,还需要战争的检验,因此,马谡准备挑选时间,来一次实战训练。

    这天,马谡正在听取方山的军情汇报。

    方山虽然还是后军主将,主管的是全军的粮草辎重,但因为是在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内,军粮并没有稳定的来源,征集粮草也是他的职责。

    因为刘雄鸣留下的底子不薄,暂时不需要抢粮,但也需要提前打听好有粮的富户,就如同土匪踩盘子一样,等需要粮食的时候,让他们捐助军粮或者购买他们的粮食。

    马谡一想,方山每天要派出大量的人手打探,不可浪费了这些人力,就索性把情报的收集工作也交给了他。

    方山以前就相当于沙摩柯的卫队长,对情报工作比较陌生,马谡又翻开他的《梦中天书》,按照书中记载的一些知识,把方山培训了几天,让他建立一套完整的情报系统。

    刚开始,方山汇报的是潼关的战况,主要是马超击败曹操的消息,还有他们交战的一些细节情况,方山都原原本本告诉了马谡。

    接着,他汇报了武关的情况,虽然从关中进攻武关,属于易攻难守,但因为关中巨变,武关守将牛金戒备森严,要想夺取武关,唯有强攻一途!

    最后,方山犹豫了一下,还是向马谡汇报道:

    “将军,我手下的情报人员发现,今天早上,有一个陌生的男子找到了钟岳,密谈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才匆匆而去,事后,钟岳似乎有些忧心忡忡。”

    钟岳虽然竞争中军主将输给了马谡,但他的能力不容置疑,武功不在邢道荣之下,刘雄鸣和胡遵走了以后,马谡又重新整编了军队,直接让他当了前军主将,对他可是非常器重。

    钟岳也不负所望,在训练中尽心尽力,手下军卒配合默契,战斗力提升很大。

    世家大族到处下注,当然也有重点,钟家看好的是曹操,自然想在曹操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但也必须有退路,这样才能让家族立于不败之地!

    世家大族都知道一个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尤其是人才济济、功高震主的大家族,家族的安危堪忧!

    因此,在三国时期,世家大族才明目张胆到处下注,在与敌对势力的决战中,不少世家甚至会悄悄放水,给敌对势力以喘息之机,给自己留下后手。

    马谡虽然重用钟岳,但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让他独领一军,充当自己手中的尖刀,但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安排!

    整军的时候,前军虽然有五个百人将是钟岳的心腹,但前军所有的队率,都被马谡不着痕迹换成了自己的卫士,只要他一声令下,钟岳马上就是孤家寡人。

    方山见马谡陷入沉思之中,显然是在考虑重要问题,不敢打扰,就悄悄退出中军大帐。

    刘雄鸣派来的人离开以后,钟岳在自己的军帐内走来走去,心中在权衡利弊,到底怎么处理手中的重要情报。

    刘雄鸣的心腹手下带来的这封密信,给钟岳很大的振动,因为刘雄鸣在信中告诉钟岳:

    “曹丞相非常器重自己,钟繇虽然失了长安,因为招安有功保住了职位,刘雄鸣自己不但被任命为将军,而且还给了他推荐副将的权利,让他再次回到关中收拢旧部,希望钟岳能够助他一臂之力,如果能帮助他控制军队,顺利投奔曹操,他保证钟岳做自己的副将,一年以后可以推荐他为将军,接任自己的职务。”

    刘雄鸣的使者并没有停留,也没有再找其他几人,对刘雄鸣在信中的承诺,钟岳也是非常动心,但因为并没有家族的指令,只能婉拒了!

    这个使者离开以后,钟岳派出心腹卫士监视军营,并没有发现有人找杨奎、傅力和张壮几个,也就是说,刘雄鸣要回来收拢旧部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

    钟岳虽然是钟家的核心子弟,说白了也只是钟家比较重要的一颗棋子,他被家族派到马谡手下投靠刘备,远离家族以后,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但改换门庭这样的大事,还轮不到他自作主张。

    钟岳虽然没有答应刘雄鸣一起投奔曹操,但他还是担心军队失控,毕竟军队大部分军卒都是刘雄鸣的旧部,他正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事告诉马谡。

    最后,钟岳决定一心一意跟随刘备,就找马谡汇报此事,毕竟他在军中的所作所为,代表了钟家的态度,如果自己首鼠两端,不但自己难以得到重用,还会影响家族声誉。

    钟岳走进马谡的军帐,把刘雄鸣的密信递给马谡道:

    “马将军,今天早上刘雄鸣派人送给我一份密信,要我配合他率军投靠曹操,说要推荐我当将军,我既然已经随将军投靠刘皇叔,自不能反复无常,特把书信交给将军,请将军早做定夺。”

    马谡接过信,夸赞了钟岳的忠心,就让他回去休息,他自己又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刘雄鸣回来收拢旧部,马谡肯定不能跟随他投奔曹操!

    如果马谡没有在刘备手下出仕,倒可以投奔曹操手下任职,谁也不能说什么,但现在就是叛逃,对马良和整个马家都非常不利。

    现在马超已经夺取潼关,并在潼关打败曹操。虽然马谡不认为马超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胜曹操,但作为同盟,肯定需要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马谡本来就准备攻下武关,给曹操添乱,已经派方山收集武关的情报,武关虽然只有牛金带领的五百人马驻守,但马谡只能强攻武关,折损肯定不小,一时难以决断。

    他手下这只军队虽然人员复杂,但也来之不易,马谡可舍不得做无谓的牺牲,正想着如何用奇袭之法破关,减少士卒的伤亡!

    马谡一时也没有了主意,现在一听钟岳带来的情报,马谡掌控刘雄鸣的军队时间不长,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刘雄鸣恰好来凑热闹,他毕竟是这只军队原来的主将,他露面以后,很可能拉拢一些旧部,至少也能够引起军心不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马谡要是领兵强攻武关,就很可能导致军队哗变,与找死没有区别!



第二四七章 马超兴兵 27
    马谡还没有想出攻破武关的妙计,又碰到了刘雄鸣前来策反部队的难题,正不知如何应付之时,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他瞬间想到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那就是先假装答应刘雄鸣的招揽,然后跟随他一起前往武关,等军队通过武关之时,突然发难,攻占武关。

    这个时期,各大家族多方下注的做法并不是秘密,荆州马家让马谡到曹操手下效力,也在情理之中,并不会引起刘雄鸣的怀疑。

    马谡拿定主意以后,当然需要手下将领的配合,他先和几个心腹邢道荣、方山、贺云商量了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和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主要是准备一些应变的办法。

    把计策定了下来以后,马谡再把钟岳、傅力、张壮和杨奎召集起来军议,他先是通报了一下潼关的军情,然后就把钟岳交给他的信件拿出来,让其他几个人浏览完了以后,才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

    马谡不想强迫他们几个世家子弟跟着自己,如果他们心怀二心,那可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因此,马谡开成公布地让他们自己选择,明白告诉他们可以自己带人投靠刘雄鸣!

    傅力他们几个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对刘雄鸣不先找他们有点失落,既然钟岳在如此优厚的条件下都不接受刘雄鸣的招揽,他们自然不会自降身价,拿热脸去贴刘雄鸣的冷屁股,一齐赌骰发誓:坚决服从马谡的安排,绝不单独接受刘雄鸣的任何条件!

    有了他们几个的承诺,马谡就不怕他们坏了自己的计策,就把计策原原本本说出,做好了周密的安排,只等刘雄鸣到来。

    ……

    ……

    送走刘雄鸣以后,曹操每日只是巡营寨,绝口不谈迎战之事。

    几天以后,细作又报关上的马超又添上万军马,诸将都面有忧色,曹操反而大喜过望,就于帐中设宴置酒作贺,邀请诸将参加。

    看到曹操带头破坏军中不让饮酒的禁令,诸将皆惊疑不定,按照惯例,曹操设宴,这是要进兵的前凑!

    果然,还没有开始喝酒,曹操就举杯对众将说道:

    “诸公肯定在心里笑我坚守不出是胆小,心中并无破马超之谋,你们谁有良策不妨细细道来让大家一起参详!”

    因为曹操多谋,坐中诸将对阵,习惯等曹操拿主意,他们只是坚决执行,冲锋陷阵就是了!

    这次曹操禁止出战,他们自然不会劳心费力去思考进兵之策,就连夏侯渊在内的所有将领,全都没有考虑进军之策,一个个面有羞色,低头不语,一时间有点冷场。

    良久之后,坐在远处的徐晃站起来说道:

    “今丞相屯重兵于潼关之下,而不与马超交战,吸引西凉军也将兵力全部屯于关上,从这里到河西,马超、韩遂必定没有拦截的准备。如果丞相给我一支军队暗渡蒲阪津,先去河西截住贼军归路,掐断他们的粮草补给,丞相再发兵河北攻击马超,则西凉军首尾难顾,势必危矣。”

    徐晃协助曹洪镇守潼关,不期曹洪中了马超的骄兵之计,丢了关隘。虽然曹操并没有责怪徐晃,但他一直耿耿于怀,想要杀敌立功,将功赎罪!

    因此,他见曹操禁止诸将出战,就在心中苦思破敌之策。

    徐晃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可不是无谋之辈!他冥思苦想数日,还真让他想出了一个计策,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还真与曹操心中的计策暗合。

    曹操听了徐晃的建议,马上对他刮目相看,大喜道:

    “公明之言,正合吾意。”然后大开宴席,与诸将欢聚一堂。

    酒席结束后,曹操便教徐晃留下,拨给他精兵四千,让他和朱灵一起,悄然领兵渡河进入河西,伏于一个山谷之中。

    临行之前,曹操告诉徐晃,等他起大军渡江到河北与西凉军开战之时,他可出兵前后夹击西凉军。

    徐晃得了立功的机会,非常高兴!领命和朱灵先引四千军暗暗去了。

    曹操心意已定,准备渡过渭水在河北与马超决战。

    曹操免去曹洪职务,本来就是做做样子,为了让曹洪将功赎罪,官复原职,曹操先教曹洪领军数千,在蒲阪津渡口安排船筏,准备进军。

    曹洪准备就绪,曹操留下曹仁领数千人马守住关下的大营,他尽起大军前往河东,亲自领军渡渭河。

    曹操兵马一动,早有细作报知马超。

    马超与韩遂等人齐集,商议应对之策。

    马超突然想起了出兵潼关之日,他与马谡分别之时,曾经谈论军事数个时辰,刚好曾经讨论这个态势的应对之法。

    马超要在西凉军中的威信,是因为武功高强,所向无敌!给人一个有勇无谋的形象!

    马超早就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智勇双全的儒将,现在有了马谡现存的计策,他自然不会放过表现的机会,就抢先说道:

    “曹操因为害怕伤亡,不敢强攻潼关天堑,只得领军前往河东,他令人准备船筏,是想要渡过渭水与我军决战,必定已经派军到河西堵住了我们的后路,我想要亲自领军巡查北岸,不让曹操渡河。曹操兵不能渡河,不消二十日,则河东粮尽,曹操必须要从河南运粮,那时我们领军袭击河南,占住要道,抢夺粮草,反断曹操粮草,曹军必乱,我们乘乱进军,必定能打败曹操,挺近中原大地,可以就地取得军粮,而后可与曹操决一雌雄。”

    在西凉称雄数十年,韩遂是以智计著称。

    这次他带头起兵攻击曹操,并没有彻底打垮曹操的想法,只是想让曹操知难而退,自己继续雄霸西凉,对马超提出的这个计策,想都没有想就否决了!

    韩遂可不想附和合马超,让他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他断然开口反驳道:

    “切不可如此!即便如孟起所料,曹操的粮草只能支持二十余日,但我军粮草也只能支持一个月左右,而且我军再没有粮草供给,必须留下十天的粮草,方能够从容退兵到安定就粮。因此,我们需要的速决速战,而不是消耗曹操粮草!曹操渡河决战,这是一个好机会!岂不闻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待操兵渡至一半,你领兵在南岸攻击,我领兵在北岸截住归路,曹操军都被赶入河中,必定死伤惨重!”。

    马超虽然熟读兵书,但因为自恃勇力过人,每次都是倚仗过人的武力打败敌人,内心对马谡预先设置的计谋也是将信将疑,听韩遂说的头头是道,立马改变主意,对韩遂说道:

    “叔父之计甚善,我就等着曹操渡河再攻击吧!”



第二四八章 马超兴兵 28
    马超和韩遂派出大量的斥候,严密监视曹军的动静,探听曹操渡河的时间。

    曹操整兵已毕,准备渡河。心知韩遂马超定然要半渡而击,就先分出三成精锐,早早休息,在三更时分起来,饱食一顿,在黎明前悄悄渡河。

    黎明前是最暗的一段时间,也是人们最困顿的一段时间,马超和韩遂安排的哨探也迷迷糊糊进入睡梦之中。

    在朦胧的月色下,曹操的万余精锐都顺利渡到对岸,等到西凉哨探发现之时,已经是日光初起,过河的军队摆开了防守阵势。

    韩遂得报,一看曹操的军队过河的还不到一半,就慢腾腾地整顿军马,准备进攻上岸的曹军。

    而马超早已在在上游渡河道南岸,准备等韩遂发出信号以后前后夹击,把曹操军赶入河中。

    先期过河的都是曹操的精锐步兵,按照曹操的安排,他们上岸以后在岸边建立临时营寨,在寨前摆下阵势,并放置拒马鹿角,准备抵挡西凉骑兵的攻击。

    曹操并没有第一批过河,他在潼关下被马超追杀的阴影还没有过去,他可不想把自己陷于险地,更不想再次被马超追杀。

    曹操尽管是坐在南岸,看己方的军队渡河,他的贴身护卫许褚因为是重步兵的统领,要带领重步兵布阵,已经先行过河。

    许褚不放心曹操的安危,在曹操的周围安排了随护卫军将近百人。

    负责统领这些卫士的是小将曹休,他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自幼习文练武,深通兵法,武功高强,尤其是箭法精准,有百步穿杨之能,被曹操称为“此吾家千里驹也!”

    曹操看着对面有已经西凉骑兵攻击渡河的先头部队,害怕被赶下河来,吩咐军队加快渡河速度。

    他远远望去,看到半渡而击的军队好像是韩遂的人马,因为他们的攻击并不猛烈,并没有能够造成渡河部队的停滞。
1...108109110111112...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