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马谡别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高瞻非

    在乱世中,钱财多了未必是好事!如果没有足够的势力自保,那就是那些大小军阀眼中的肥肉。

    那些顾忌影响和名声的,不直接出手抢夺钱粮,只是隔三差五过来打秋风,还是好的,但自己辛辛苦苦积赚的钱粮,就这样被人一点点拿走了,也让人难以接受!

    碰到那些不讲理的军阀,谋财害命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年曹操,领军进攻徐州,大开杀戒,报父仇只是一个借口,抢夺人口、粮食和财富,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但曹操的报应来的有点快,他抢了徐州的钱粮不久,就被吕布抢了他的老巢。

    现在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南下进攻荆州只是时间问题。

    荆州的归属尘埃落定以后,马家要想生存下去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投靠一个势力。

    马家要想投靠一个势力,仅仅靠名声是不够的,好在这个棘手的事情马谡不用关心。

    因为这几年来,他的兄长马良,一直以游学为名,到处奔波,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势力!

    因为马家有了蛮族交好这张底牌,要想投靠一个势力,还是没有难度的,现在马良还在待价而沽,倒也不必急在一时。

    马良已经有了计较,现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势力是一件好事情,还是保持原状为好,没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那样才能让别的势力放心接受。

    而且现在形势很微妙,各个势力互相牵制,胜负实属难以预料,马良准备等曹操南下与刘表大战以后,待价而沽,如果家族不想流落他乡,自然是投靠最后的胜利者。。

    马良估计,马家有了帮助平定五溪蛮这张底牌,就算是手下人才济济的曹操,也不会亏待自己!

    但底牌自然是越多越好,要想坚持到最后,自身的实力也不可忽视,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乱世中活下去都难,别说是投靠大势力和获得重用了!




第五十二章 纸上谈兵 1
    衡量一个家族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在乱世之中,蓄养私兵的多少,才是硬指标!

    这几年中,马叔常的生意越做越大,虽然家族招募的人员越来越多,养的私兵也越来越多,实力增长并不慢。

    但因为家族的摊子越来越大,尤其是湘江南岸马家河市场的火爆,钱财越来越多,风险反而越来越大,他的危机感就越强烈。

    因此,马叔常并没有沉迷在金钱之中,而是把大量的钱财,用在加强家族的实力上。

    囤积粮食,收容流民,训练私兵,是马家加强实力的几个重要环节。

    马谡要想成为名将,这练兵是绕不开的,很快,马家收容的流民,陆陆续续来到了专门准备的营地,他就投入到训练之中!

    因为这些流民的年龄结构复杂,身体条件并不太好,以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很多连杀鸡的胆子都没有,可以说,作为军队,其战斗力非常低下。

    而那些好勇斗狠的主,早都按耐不住,不是主动参军,就是落草做土匪了。

    因此,虽然家族分配了一百多名老家丁来充当什长,做为训练的骨干。

    还配备了十个各有所长的百夫长作为教头,教授他们各种武艺,但要想把这些一直在地里做活的农民训练成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训练效果也不会太快。

    虽然家族配备的这些骨干,每天很努力地训练流民的军阵和武艺,但这些流民还是一盘散沙,根本就难以整合到一起。

    马谡现在的武艺虽然不错,但在训练上却没有什么经验。

    虽然马谡读了不少兵书,够得上“熟读兵书,弓马娴熟”的将领标准,但他所知的都是用兵的方法,就算兵书上有练兵法子,也只是只言片语,也就是强调赏罚分明!

    看来,不仅仅是武艺,这练兵之法,也是不传之秘!马谡也没有办法,尽管他不记得有练兵的方法,但他还是首先求助于梦中天书。

    虽然马谡在记载里没有找到训练方法,但帮助回想起了梦境中进入大学后军训的内容,他也只能全套照搬过来。

    大学的军训,虽然算不得真正的军事训练,但毕竟也有最简单的站军姿和队列、走步等训练内容,主要是训练士兵的纪律性。

    对这些流民,倒也合适,经过一个月的严格军训,纪律上去了,而且能够听懂口令以后,军阵的排列,也就水到渠成了。

    近千流民,排列成整齐的队伍,走着整齐的步伐,做着同样的刺杀动作,看起来有些军队的样子了。

    马谡因为亲自示范,以身作则,加上武艺高强,在私兵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至于其他战场武技,自然有专门的教头传授,马谡倒也不必事必亲躬了!

    但马谡也没有闲着,经常组织私兵举行各种比武活动,对那些训炼成绩好的,都会给与一定的奖励,并提升等级,有的甚至直接提拔为伍长。

    这些得奖的流民,不但有不菲的物质奖励,能够给家属改善生活,而且成为伍长以后,身份就不一样了,可以领到一些军饷了,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

    就算是士兵,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等级不一样,家属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

    赏罚分明,历来是练兵和打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兵士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以后,训练的效果就越来越好。

    一年以后,马谡精心训练的私兵,看起来像模像样,但他们的战斗力如何,马谡也说不上。

    马谡自认练兵的效果不错,但毕竟也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实战中的生死考验,就很难说训练是成功的。

    私兵训练走上正轨以后,要想发挥士兵的战斗力,就要看将领的能耐了!

    马谡并没有因为练兵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他对自身的武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虽然也是武艺娴熟,但因为身体的力量很一般,算不得猛将。

    而且这些私兵缺乏血性,在斗将和冲锋陷阵中,主将如果不能身先士卒打开局面,士兵冲锋时肯定不会奋勇向前,防守时受到冲击很容易就崩溃了。

    就在马谡为下一步的训练茫无头绪的时候,父亲马周拿来了一本古籍,说是马家祖传的兵书战策,里面有练兵的方法,让马谡按照里面的法子,训练私兵。

    因为对马谡的表现相当满意,马周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说出了马家的历史,让他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马族长的第一句话,就差点让马谡惊掉了下巴!

    因为马家河马氏,居然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人,而马周交给他的那本兵书,正是《马服君兵书》。

    说是《马服君兵书》,其实却是赵奢所教的内容,赵括整理出来的。

    当然,里面也加入了他自己对兵法的理解,因为赵括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就连赵奢也自愧不如!

    听说父亲拿给自己的这本兵书,是赵括整理出来的兵法,马谡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唯有苦笑的份!

    因为在梦中世界里,马友昌是一个理科生,而且他是从初中开始偏科,对历史就不感兴趣,知道的那些历史事件,都是道听途说,耳熟能详的事情!

    只有失街亭不一样,那是课本上的课文,他在梦境中曾经背诵过的,自然不会忘记。

    经过这么久的对照,马谡可以确定,如果梦中世界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失街亭的主角就是自己!

    至于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主角,梦中世界的马友昌,是在学习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时才知道的。

    赵括和马谡,两个人在战场上的事迹,如出一辙,现在看来,还真是一脉相承!

    原本马谡对自己日后的“失街亭”并不十分肯定,但今天一听父亲讲述这些往事,他心中不由又警惕了几分!!

    因为他现在的情况,与赵括当时的境况,何其相似!都好论军计,智谋出众,但却武功平平。

    虽然心中百转,但马谡还是认真聆听父亲的述说,马家隐名埋姓,“纸上谈兵”也是有内情的。



第五十三章 纸上谈兵 2
    赵括的兵法,是赵奢从小就开始传授的,因为他聪明强识,在平日里的论战中,其父赵奢也不是对手,因而自认为“天下莫能当”。

    阏与之战后,赵奢跻身名将之列,曾经与田单等天下名将论兵,在兵法见识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对战场上的凶险,认识更深。

    他的儿子赵括,用兵之道虽然得到了自己的真传,甚至在谋略上还青出于蓝。

    赵括的成名之战是麦丘之战,他提出采用“攻心为上”之策,智取麦丘,但赵括的武功却差了许多!

    上天是公平的,赵括有了聪明强识的大脑,但身体却不甚强壮,甚至可以说是羸弱。

    虽然从小经过赵奢的特殊训练,武艺也算高强,但因为身体的力量不足,家传的武功有很多绝招没有办法施展出来,在战场上的杀伤力和自保能力均不足。

    在战场上,刀枪上见输赢,可不管你的脑子聪不聪明,士兵们崇拜的是真正的强者!

    谋略得当,可以取得一场战争得胜利,但武功却是战场上保命的本领,只有在战场上活下来,才能享受到胜利的成果!

    赵奢一生参战不多,成名之战是阏与破秦之战,战前的斗智斗勇,虽然费时颇长,可谓其乐无穷!

    但大战一旦开始,为将者,除了身先士卒,奋勇向前,贯彻自己的战略战术意图,去夺取胜利以外,再没有投机取巧的法子。赵奢也因此创造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经典战例!

    战场上的凶险,赵奢虽然只经历了有限的数次,他是因为高强的武功和出色的智谋,每次都能有惊无险。

    因为赵括的武功不足以在战场上自保,赵奢不想让儿子上战场,怕他丢了性命,当然,也是怕他堕了自己的威名。

    随着赵奢自己一天天变老,赵括一天天长大,他决定说服儿子放弃兵法,至少放弃作为主将出征。

    那一天,他和儿子摊牌了,一再给儿子述说战场上的凶险,苦口婆心,劝赵括不要当将领上战场,以免丢了性命。

    赵括从小熟读诗书,也是讲孝道的,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也不想逆了父亲的意思,但他学会了一身的用兵本领,不用委实有些不甘心!

    于是,赵括提出,要和父亲来一场论战,如果是自己输了,就终身不上战场,如果是赢了,自己就有选择的权利。

    赵括论战的本事,非常强大,从来就没有输过,“纸上谈兵”,他是真正的“天下莫能当!”

    就算是赵奢这个老师,平时论战也只是保持不败而已,要想在论战中赢得赵括,难度可不小!

    但赵奢又不能避而不战,那样的话,单凭父亲的身份去压制,恐怕是无法阻止赵括上战场的。

    赵奢作为一个名将,如果认真起来,就算在论战中赢不了赵括,但也断无输掉的道理。

    他这次来说服赵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当然也准备了与儿子论战。

    还是老规矩,由赵括挑选了一个战例,父子俩开始论战。因为兵法上一脉相承,可谓知己知彼,两人都小心翼翼,一开始就斗得棋鼓相当。

    在两军就要短兵相接的时候,赵奢已经调开了赵括的主力,却奇兵突出,亲自领军展开了“斩首行动”。

    这正好击中了赵括的软肋!因为赵括本身的武功不足,自然没有逃过被斩杀的命运。

    这次论战是赵括输了,但他内心很非常不服气,他是输在武艺上,而不是输在谋略上,但他也绝口不再提上战场的事情。

    因为赵括知道,就算他提出要上战场,也是毫无用处!

    以他父亲在赵**界的地位,只要他父亲还活着,就没有人敢用他,就不可能获得上战场的机会!

    他自身武功不足的短板,还是让他相当重视,甚至让他寝食难安!

    苦思数月以后,赵括还是找到了一个弥补的方法。

    赵奢作为一个名将,自然有他统御士卒的手段,但要士卒们替他卖命,这体恤士卒遗孀,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在赵奢的封地,他收养了大量的阵亡士卒的遗孀和子女,他们虽然生活无忧,但也要接受严格的教育,成为有用之人。

    就是因为解除了士卒的后顾之忧,让赵奢手下的士卒感激涕零,愿意为他赴汤蹈火,这才让赵奢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名将。

    当然,赵奢自身的武功和谋略,也是士卒们愿意生死相随的重要原因。

    这些将士遗孤,很多都愿意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继续从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

    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他们虽然无法学习赵奢家的秘传兵法和武艺,但也能系统学习兵法和武艺,无疑比那些草根出身的士卒要厉害得多。

    但因为在兵法和武艺上,都得不到最好的培养,尽管有很多遗孤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自身练武资质出色,但绝大部分还是无法成为顶级名将,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因此,这些士卒的后人,即便是杰出者,也只能跟随在赵家传人的身后,充当裨将。

    因此,赵家既赢得了士卒的爱戴,又为自己的后代了源源不断的助手。赵括作为赵奢的嫡子,自然也是这些人追随的对象。

    因为得到了家传的绝学,赵括尽管身体条件不行,但因为练习的武功套路要比那些人强得多,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赵括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练习武艺,但这些人中,出现了两个练武资质很好的遗孤,年龄比赵括小了不少,所学武艺也是一般的套路,但武功却完胜赵括。

    出现这种情况,赵括却不怒反喜,因为自从上次论战,被父亲用武功击败,他一直想弥补自己武功不高的短板。。

    他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两个武艺高强的卫士,和自己一起冲锋陷阵,就能弥补自己武功不足的弱点。

    但武功高强的武士,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大多数都是已经跟随名将做裨将,就算能在市井中找到,也未必愿意给你效死力,因此,赵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勇士。



第五十四章 纸上谈兵 3
    赵括发现自己的手下,竟然有两个练武资质如此出色的武士,就瞒着父亲,把家传的武艺,传授给了这两个人。

    这两人得到赵家的家传绝学以后,武功突飞猛进,在赵括看来,他们的武功直追自己的父亲,有他们保护,在战场上就能纵横开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
1...2021222324...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