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糖崽儿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宫里的老麽麽跟着一起来的,老麽麽是来教导唐梨花的礼仪,以免明日面圣犯了什么忌讳,出了大错。
其实也简单,老麽麽让唐梨花上朝之后不要乱看,跟着行礼,圣上为什么就回什么,切莫抬头直视圣上,那可是大不敬。
如此诸多的忌讳,老麽麽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与唐梨花说了,唐梨花也认真一一记下。
老麽麽见她学的认真,而且那一身的气质,一点都不像从乡野来的老妇人,官话也说的标准,仪态气质一样不差,她那孙女也是知礼的很,可见教导的极为用心。
看过这些老麽麽暗自点了点头,她虽没说,其实她是太后身边伺候的老人,此次也是奉了太后的命令。
其实老麽麽有些猜不透太后的用意,毕竟唐梨花虽做了这么大的好事,但有皇上嘉奖已经给足了颜面,为何前日太后在皇上面前突然夸起了这个唐梨花。
圣上是孝子,听了太后的话,顿时就改了主意,让唐梨花面圣。
这般不提,太后竟还要在唐梨花面圣之后,再私下召见她,要知道这可意味着什么,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是天下人的母亲,如今宫内皇子们都已长大成日,也到了娶妻的年纪。
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后宫,太后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着那些人的心,后宫早有传闻太后有意给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选妃。
这时候太后召见唐梨花,是要抬高唐梨花的位置,更是给其他人传达一个讯号。
只是这样的话,老麽麽就更加看不懂了,她见了唐梨花的孙女,的确模样不错,知书达理,但是京城这样的闺秀也不在少数,怎么就入了太后她老人家的眼。
而且太后也从来没见过这王翠莲,为何要如此,老麽麽真是左想右想都想不通,最后干脆不纠结了,总不过太后的心思,不是她这个奴才能看得懂的。
如此,老麽麽对唐梨花和王翠莲的态度就更加温和,也从来不摆架子为难。
一夜很快过去,便到了进朝面圣的时辰。
第21章
唐梨花这日卯时未到就起了身,梳洗打扮,穿上四品命妇官服,花白的银丝一丝不苟的隆起,带上那顶官帽,如同换了一个人般,和平常时候的温和老太太不同,倒是像那些官家大族的老太君。
王翠莲也早起了,陪着一起,又跟着上了马车,马车到宫门口便停下,守宫门的侍卫确认了唐梨花身份之后,便放行了。
规定四品夫人进宫只许带一个服侍的婆子,唐梨花便带上了教她规矩的老麽麽,而王翠莲则是在宫外的马车中等候。
唐梨花进了宫墙之中,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在殿外候着,殿内文武百官给皇帝请安,一日的朝会便正式开始。
没有皇帝的召见,唐梨花只能候着,约摸站了半个时辰,从大殿中传来高亮尖细的太监音,“宣唐氏觐见。”
随后又出殿中走出一个小太监,在太监的引领下,唐梨花不急不缓的迈步,仪态端庄,微微低头,眼睛也只盯着手中的玉牌。
“臣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唐梨花跪下,双手伏地,整个人拜伏下去,礼节之处未有一丝错漏。
“爱卿免礼。”头顶上传来一个威严中却带着慈和的声音,正是当朝皇帝景仁帝。
唐梨花再次拜了一礼,这才起了身,“谢主隆恩。”
“你便是颐和县的唐梨花,朕听闻了你的事很是敬佩,若是天下多几个老乡君这般为民着想的人,朕能少了许多烦心事。”景仁帝话中是对唐梨花的赞赏,说到最后也有些叹息起来。
唐梨花依旧是低着头,宠辱不惊,“皇上圣心圣德,百姓们都知圣上爱民如子,臣妇是乡野妇人,不能科举考官,只能尽自己所能,相信许多人和臣妇同样的想法。”
景仁帝听见这话自然是圣心宽慰,哈哈大笑,“好,好,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连母后都同朕夸赞过老乡君的大义。”
唐梨花依旧是沉稳的模样,倒是让景仁帝对她高看几分。
只是景仁帝宣唐梨花面圣不过一时兴起,夸赞一番后,便让人退下,至此唐梨花的面圣之行便是彻底结束了。
唐梨花才刚出殿门,老麼麼便过来对她躬身行礼,“老乡君,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这事先就知道了,唐梨花便跟在老麼麼的身后,脑中却思索起太后召见她的目的,唐梨花可没有那么天真,堂堂一朝太后会把她这种小人物放在眼里,还要亲自召见。
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只是唐梨花一时间想不到任何端倪,唯一能在太后面前提到她,还让太后上心的便只有三皇子和平阳公主。
要说三皇子和平阳公主昨日的确在莲儿面前不大如意,但因着这点小事就惊动太后召见,唐梨花也是不信的。
想到最后唐梨花干脆不想了,到底是因为何事,见一见便知晓了。
这皇宫大的出奇,而唐梨花又没有那个资格坐轿,只能走着去,也好在唐梨花身体康健,平时自己也会多走动锻炼,要不然经过这一上午的折腾,身子早就吃不消了。
唐梨花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在一座宫殿面前停下,抬头望去,宫殿上高高的匾额慈宁宫三个字跃然其上。
老麽麽在前面走着,一路上遇见的宫女都停下行礼,“姑姑好。”
唐梨花心中一动,看来这老麽麽本就是慈宁宫的人,至于为何被派来教自己规矩,看来又是太后的手笔,唐梨花更是好奇了。
“老乡君且先等等,老奴进去通报一声。”一间屋前停下了脚步,老麽麽丢下这句话便掀了帘子走进去。
不过等了片刻,老麽麽便出来了,满脸的笑,“老乡君请进。”
唐梨花走进,上座处与自己年岁差不多的便是太后了,太后多年位居高位,一身的雍容华贵自然不是常人能比的。
“臣妇请太后安。”唐梨花再次行礼,这古代就是这点让唐梨花不痛快,遇到个地位比自己高的,便要行礼来行礼去,着实厌烦。
只是入乡随俗,唐梨花也就心里吐槽,面上依旧恭恭敬敬。
太后仔细将唐梨花看过一遍,随后展开一个慈和的笑,一挥手,“还不快请老乡君坐下。”
这样的态度让唐梨花放心不少,至少不是坏事。
太后如同寻常人家般,与唐梨花闲话家常,言语中却时不时提起家中孙女,唐梨花的孙女只有两个,太后想问的自然不是王翠莲。
唐梨花心中有了数,看来是男主的作用,让王翠瑶入了太后的眼。
要知道男主从小就是在太后膝下抚养,太后也最是疼他,时时都为他考虑,如今该是察觉到了男主对女主的感情,才来试探。
“太后有所不知,我那二孙女早些年就被他爹娘带来京城,昨日才见了一面。”唐梨花满脸感叹。
太后自然是早就调查了这些,听她这么说也不意外,“那如今到了京城,该是多来往,亲厚些。”
这话别有意味,唐梨花只当没听出来,连连点头,“是该如此。”
“太后,该歇着了。”这时太后身边伺候的老麽麽开口提醒。
太后眉头皱了皱,似是不悦,不过也没反驳,“人老了,觉也就多了。”
唐梨花懂颜色的起身,“是臣妇叨扰了太后,这便退下。”
“罢了,你也该出宫了。”太后挥挥手,后又想起什么,对唐梨花说了一声,“后日长公主府赏花宴,到时会有京中女眷前去,老乡君不妨将两个孙女都带上,也好长长见识。”
“孙女们也大了,该是寻人家的时候了。”最后这句话说的打趣,唐梨花恭声应是,退出屋子。
等她走后,太后收了脸上的笑,盘着手中的佛珠,“你瞧这人如何?”
伺候她的麽麽轻声笑,“奴婢瞧着进退有度,不像是乡下不懂事的,见着太后您也一点不怯,倒是个好性情。”
太后看她,笑了,“你啊你,若不是今日未曾离开一步,哀家当真以为你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麽麽伺候太后久了,当然知道她的脾气,“太后平日赏的,老奴这辈子都用不完,太后就莫要打趣老奴了。”
这边主仆俩的对话,唐梨花当然不知,终于是出了宫门。
宫门外,伺候唐梨花的婆子眼尖的看到她,赶紧过来搀扶人上了马车。
唐梨花看了空无一人的马车,“莲儿呢?”
“小姐在车内待得闷,就出去走走,说是老夫人您若是出来就先回府。”婆子回道。
唐梨花点点头,也没多说,闭目养神起来。
到了下午,王翠莲才气呼呼的回来,生了一会闷气,等唐梨花睡醒了,问了宫里的事,听到唐梨花描述的宫墙景象,一双眼都发亮起来。
唐梨花靠在太师椅上,手中翻着翠玉轩上半年的账簿,随口问道,“你今日去哪闲逛了?”
说到这个王翠莲的小脸就鼓了起来,“孙女本想看看京城的茶馆与我们颐和县有何不同,却遇见个纨绔,真真气人。”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第13节
“不过无事,他抢了我的位置,我也没让他好过。”想到什么好笑场景似的,王翠莲的眉毛得意扬起。
唐梨花好笑看她,手中账簿轻轻拍在她脑袋上,“小孩子心性,将这账簿看了,看完与我说说有什么问题。”
王翠莲吐吐舌,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将账簿接过,翻阅开来,看到第一页上的翠玉轩,她才想起来,奶奶的确与她说过,有这么一家店,只是自己从来没见过。
不仅是京城,其他富庶的地方,唐梨花都同样开了这么一家翠玉轩,初时无权无势,遇了不少麻烦,但是翠玉轩又与其他买卖不同,卖的是花样和心意。
“奶奶,我还没去翠玉轩看过,明日我们去看看吧。”王翠莲有些小雀跃,女孩子对这些东西天然的有好感。
唐梨花点头,如今她好歹也是四品的乡君,虽无实权,但也是爵位,没必要藏着掩着。
“也好,明日叫上翠瑶一起,做两身新衣裳,后日与我一起去长公主府赴花宴。”
还没等王翠莲问,唐梨花便把在太后宫中的事说了,王翠莲虽有疑惑,但是奶奶都这么说了,她也就没问什么,点头应下。
接下来,唐梨花闭目养神,王翠莲就在一边看账簿,岁月静好。
临到晚上,唐梨花派了下人去王家富府上递了话,让王翠瑶明日一同,那边很快也来了消息应下。
隔日用过早饭,上了马车直奔王府,王翠瑶早就在候着了,当然也不止她一人,陈氏跟着上来了,唐梨花没说什么。
一行人分了两个马车,在翠玉轩门口停下。
陈氏事先不知今日是来这地方,有些惊讶,也有些尴尬,她们来这里根本是一样东西买不到的。
“娘,不如去其他地方看看。”陈氏试探性的开口。
唐梨花直接走进去,“先瞧瞧再说。”
陈氏只得跟上,只祈祷等会不要太丢面。
第22章
一行人进了翠玉轩,便有一个丫鬟迎了上来,翠玉轩里的丫鬟伙计都是统一的服侍,且个个都是模样周正,丫鬟和伙计不多,但都能识几个字。
“老夫人,夫人,小姐们里边请。”丫鬟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让人看着心情都好了几分。
引着众人坐下,丫鬟上了一壶茶,才问道,“不知老夫人可有提前预定?”
陈氏这时候更加尴尬,她这婆婆才来京城几日,别说有没有那本事预定到翠玉轩的名额,怕是脸翠玉轩的规矩都没打听清楚。
如是想着,陈氏又想到那日婆婆的出手大方,给瑶儿的见面礼中可是有一枚翠玉轩的簪子,一时间又有点捏不准了。
唐梨花呷了一口茶,茶香溢于口齿,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茶,对于自己交代给顾客最高等的对待,这一点是做到了。
“我与钱掌柜有过约定,你请他出来见上一见。”唐梨花说着。
丫鬟有些惊讶,这个翠玉轩的丫鬟伙计们分为两等,像她这样的只能伺候一楼客人,而一般一楼的客人都是普通的官家夫人小姐,或是富户。比她更高一等的丫鬟,都在二楼伺候着,那可都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
在此之上还有更高一等的,那便是王公贵族,都是有掌柜和管事们亲自接待。
丫鬟又将这一群人看过,着实看不出这到底是哪个亲王家的,但又不好怠慢,“敢问老夫人可有和掌柜的约定什么凭证?”
这回不用唐梨花答,她身后的婆子上前一步,“我家老夫人姓唐,你与钱馨一说,她便知晓了。”
丫鬟心里一惊,这人连掌柜的姓甚名谁都知晓,看来真是认识的,也不敢耽搁,告罪一声,便匆匆去了三楼。
唐梨花见状,便摆摆手,对着两个孙女道,“你们去瞧瞧有什么看的上眼的。”
王翠瑶有些犹豫,王翠莲却满脸的高兴,“多谢奶奶,我定然不心疼您的荷包。”
唐梨花失笑,“你这鬼灵精。”
王翠莲朝她皱皱鼻,做出一个鬼脸来,不等奶奶教训,就挽着王翠瑶的胳膊走了。
陈氏其实也想跟着,只是没有婆婆的发话,她做儿媳的只能陪在身旁,整个人跟针扎般的动来动去,时不时朝闺女的方向看过去,唐梨花只做不知,老神在在的品着茶。
毕竟系统只让她做好奶奶,又不是好婆婆,对于陈氏,唐梨花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恶,平平淡淡,只要她不作妖,自己也懒得计较。
翠玉轩与其他铺子最大的不同便是,比如一个玉簪是由玉石精心打造雕琢而成,而呈放在柜子中的便是一块玉质通透的玉石,旁边则是配上一副精妙绝伦的成品玉簪实图。
衣裳这边也是相同,京城众人都知晓翠玉轩里的布料与其他布庄不同,不仅花样颜色是别的布庄没有的,就连那摸上去的手感质地都不同。
这布料是最大的出色点,为了以防有人泄漏,唐梨花特意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经了许多查证,在因受灾吃不饱饭的人中,选了品性最好的几十人,在那地方打造房屋染坊,统一生产出布匹。
所以翠玉轩根本就没有布料的存货,每种布料有的只是肚兜大的作为展示,配套的自然是做出来衣裙的全方位展示的图画。
等有人预订了,才会调货过来,这也是奇货可居,所以翠玉轩的衣裙簪子都是得提前预订了,等上个十天半个月才能拿到成品。
王翠瑶与平阳公主来过这里,当时也是惊奇这里边的东西,这会见着没有第一次那般惊讶,但也是欣喜的。
王翠莲则是第一次看到这些,特别是见到图画中那精致的花样,恨不得这些通通都做出来,让自己见上一见,越看越心神荡漾,再不济,让她把这些图画都带回家中慢慢欣赏,也是可以的啊。
别说,有不少人也动过这样的想法,都被掌柜的以东家制下的规定给婉拒了。
但是若是你成功预定下,那相对的书画就可以带走。
两个小姑娘在这里面逛着根本就停不下来,时不时脸上的惊叹让唐梨花见了好笑,也不枉她花了重金,搜寻到那些民间画技一绝,却家境不好的才子,定期做了要求,让他们精心画出这些来。
唐梨花在接济慈善堂里的孤儿时就动了念头,自己也开了一家慈善堂,只收留孤儿,命人教他们书画,更是将现代的那种写实的画法提了出来,让那群画家自己琢磨去,琢磨出来再教给这些孩子们。
与其花重金在外边找,还不如自己养出来一批。
逛了一圈,王翠莲和王翠瑶总算回来,两人在这些衣裳和首饰中竟然寻到了共同话题,落座后时不时对某样东西说说自己的看法。
王翠莲跟在唐梨花身边,性子早就变了,和以前那个大丫大不相同,而王翠瑶换了一个芯子,没有了小时被陈氏教出来的胆小怯弱,与人也进退有度,可以说两人如今都不是记仇的性子。
陈氏早就心急了,看闺女回来只顾着和大侄女说话,便开了口,“可有看上的?”
王翠瑶笑着摇头,说笑般的,“母亲,这些东西那一样都精巧,价钱也都不便宜,买了我怕也不敢戴出门。”
陈氏知闺女说的有理,更何况到时若真的能预定,自己做儿媳的也不能让婆婆给银子,那可是几百两,够家中花销两年了。
几百两买回来的东西,那不得宝贝着,万一带出门磕着,不得心疼坏了。
想到这些陈氏便不好说什么,心里头有些埋怨婆婆为何偏偏选了翠玉轩,来了就是浪费时间,一样东西买不到,还好没遇到熟识的人。
而且那丫鬟都走了好一会了,迟迟未下来,怕不是那掌柜的根本就不认得什么唐不唐的,陈氏瞥了婆婆一眼,心中腹诽。
突兀的一个声音从旁边插了进来,“这里面的东西可不是你们这穷乡僻壤出来的人能买的起的。”
这熟悉的声音,令人听了就生厌的语调,不是何萱萱又是谁。
何萱萱得意看向王翠莲和王翠瑶,“怎地,今日平阳公主没与你一起吗?”
王翠瑶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她也不知道为何,这何萱萱就跟黏上自己般,去哪里都能遇上她,每次吃了亏还坚持和自己作对,王翠瑶都有些佩服了。
王翠莲当然认出了何萱萱,只是装作不知的看向王翠瑶,对她眨眨眼,“这是哪家小姐,妹妹认识?”
“未曾见过。”王翠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十分配合的摇摇头。
她们这般简直把何萱萱气得火冒三丈,刚要找茬,却被身后的奶娘咳了一声,向她示意,何萱萱才想起自己今日是和外祖母一起出来的。
而且荣王府的小姐都一起来的,自己只不过是个表小姐,要是在这里闹起来,给荣王府丢了脸,那后果可想而知。
何萱萱冷哼一声,压低着声音,满眼的讥诮,“本小姐劝你们还是快点走,这里可不是你们该待的。”
只是这话刚说完,便见从楼梯匆匆下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妇人,何萱萱不认得,陈氏和王翠莲她们也不知道,但看她最后面跟着的丫鬟,对中年妇人的身份就有了猜测。
中年妇人看见唐梨花,脸上露出激动之色,也没顾着其他人,对着唐梨花就是施了一礼,她身后的那些妇人也都跟着行礼,“见过老夫人。”
那上去请掌柜的丫鬟心下巨惊,她方才去跟掌柜有人找她,本在看账簿的掌柜听了是唐姓老妇人,立刻就放下了手里的账簿,让她通知其他管事,这么大的仗势。
“都起来吧。”唐梨花面露淡然的笑意。
钱馨便站起身,打趣道,“老夫人可算是来了,可知我盼得心焦。”
“这才有功夫。”唐梨花道。
钱馨激动归激动,但她是个有眼力见的,看了陈氏她们,笑容满面,“这便是夫人和小姐们吧,快快三楼请。”
唐梨花也不推辞,钱馨挥挥手,对身后的管事道,“先散了,做好了手中的事,再来我这。”
那些女管事们虽不知道唐梨花的身份,但看掌柜的重视的模样也不敢轻视,那有客人要招待的便回了自己屋,暂时闲着的就跟着一起去。
李荷就是其中一个,正要跟在后面一同上去,便被人叫住了,一看真是荣亲王妃身边得力的,顿时有些可惜不能一起。
但荣亲王府的女眷一向都是她亲自接待,可惜归可惜,李荷很快的就挂起了职业的微笑,“王妃来了,快请。”
像她们这些人虽只是平民百姓,但因为靠着翠玉轩,这些贵族女眷们对翠玉轩里的东西又十分珍惜,所以对这些管事都是十分客气给面子的。
将人请进了单独的包厢,老王妃上座,她身后的婆子得了示意,凑上来,问了这一句,“敢问方才那位老夫人是?”
李荷愣了愣,老老实实摇头,“我也不知。”
婆子以为她不想说,明里暗里说了一通,还是什么都没打探出来,只得作罢,回到老王妃身边,摇摇头。
何萱萱根本不觉得方才那群妇人请唐梨花上三楼有什么,见外祖母重视,心知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便凑上前,“外祖母,我知晓她们是何身份。”
第23章
这话一出,成功的将所有视线引到自己身上。
何萱萱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心下一惊,磕磕巴巴的把自己和王翠瑶、王翠莲的事情说了,当然隐去了自己刻意找茬这一点。
末了做了一个总结,“总不过只是一群乡下的村妇,一时走运发家,才来的京城,外祖母不必放在心上。”
何萱萱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对,心里更有底了。
“蠢货。”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让何萱萱一个激灵,立马低下了头,心里对那人愤恨不已,却连与她对视的胆量都没有。
老王妃见此心中暗叹,萱萱是被女儿教导的不成样子,小家子气,偏又是个拎不清的,“菱儿,到底是姐妹,在外面还是要顾全点面子。”
林菱儿不在意的扫过低着头不敢再吭声的何萱萱,眼中闪过一丝讥诮,还是顺着祖母的话,“是,祖母,只不过我是荣王府嫡出的郡主,可与何萱萱没有姐妹情分。”
正如她所说,她是荣王府的嫡出,荣王妃特意请了太后懿旨赐她高乐郡主,而何萱萱只是外嫁庶女所生的儿女,连正经的表小姐都算不上,林菱儿自然看不上她。
只不过何萱萱的那庶出娘在未出阁时,懂得卖乖讨好嫡母老王妃,老王妃没有自己嫡出的女儿,便对她宽厚些,不然何萱萱哪能在母亲死后,被继室欺辱,还能住到他们荣王府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