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肉猫小四
“微臣巡抚天津户部尚书黄运泰。“他也没有多想,只是以为皇帝想让他自己认清自己的责任。
原来是天津巡抚啊,朱由校点点头,记住了他的长相,好歹也是一位重臣万一以后叫错的人那可真就打脸了。
“户部尚书何在”朱由校抬头看着下面,你还别说挺爽,他们站着自己坐着蛮好。
“臣在!”户部尚书郭允厚出列拜见。
“户部还有多少银子”朱由校问道。
他总要知道自己这个大明还有多少家底吧。
“白银四十三万两,黄金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两。”
听到这个数字,朱由校要是嘴里有水的话一定可以喷出两米远。
他直接站起眼睛睁大不敢相信的再问:“多少”
“白银四十三万两,黄金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两。”郭允厚低头再次复述了一遍。说实话他心里也不好受,堂堂大明天朝的国库仅有这么点银子,他身为户部尚书难辞其咎啊。
“就这么点了。”朱由校两眼发直的一皮股(故意错别字不然就是星号。)坐会了龙椅上。
“臣有罪!”郭允厚五体投地跪在地上。
“那今年岁入是多少”朱由检想起了什么问道。
“白银三百二十万两!”郭允厚跪在地上想都没想的回答道,他身为户部尚书这些数据早就牢记于心,当然是张口就来了。
“三百二十万两.....呵呵.....”朱由校一阵冷笑,心里一股无名火起。
三百二十万两代表着什么连给官员和士兵发工资都不够啊,堂堂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大国,岁入只有三百多万两,哈哈哈.........
把皇帝当猴耍那!
朱由校闭上眼睛片刻之后睁开,眼里多了许多狠戾。
“起来吧,爱卿无罪。”
说起来这个郭允厚还是一个比较合格的户部尚书,都到了十月了还能拿出四十多万白银,也不愧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了,战战兢兢,殚精竭虑。
“天津巡抚所奏之事暂缓。“朱由校无奈。
可是兵事无小事,万一士兵们没钱闹起饷来,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略微思考了一下,不行!
兵事还是不能乱。
“内帑出银子五十万两,户部拿银三十万两先供给关外边军,至于其他.......再等等罢。”
没办法啊,关外的边军可是要防御建奴的,万一他们闹起来放了建奴入关,那么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了,于是朱由检只能咬咬牙从内帑拿钱补贴户部。
内帑啊,这可是皇上的私房钱,诸位想一想私房钱积攒的痛苦,还有那被迫交出来还不是花在自己身上的心痛,就知道了。
 
第十章 想个法子杀“猪”
还得想个法子搞钱啊。
天下间谁最有钱
大明之内除了老朱家就是东林身后的那帮子商人地主士绅们。
大地主暂时是没法动了,那只有动那群肥“猪”。
其实这老朱家可是非常的有钱啊,就是唯独不包括皇上,钱都到哪里去了都在大明的那些藩王手里面攥着。
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这些王爷好比种子,一二百年过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数量那是的十分惊人啊。
单论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而已,可是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
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可是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
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数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当代人口史学者推算的结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近百万人之多。
想想大明才多少人,光皇室人口就已经占据了近百分之一啊。
而且大明的皇室政策可是养猪政策,各路藩王不能参与到当地的军权和财权当中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过问当地的军权和财权。更不许各路藩王参与政事和做官,皇室子弟的全部开支由朝廷来出。如此一来,皇室子弟整日就没有事干,每日酒足饭饱之后,只能为大明王朝增加子嗣。
随着王爷的增加,必然导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扩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叶之后,全国人均土地不断下降,而同时,皇族占有土地却迅速扩大。许多王府拥有的土地动辄万顷: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吉王在长沙,有地七八十万亩,长沙、善化两县田地的40%也归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
皇族们的俸禄都是直接来自各地岁入,随着皇族人口爆炸式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晋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增长到87万石。河南周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69万石。湖广楚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25万石……
就算是这样人的**是无穷无尽的,这些藩王们他们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把触角伸向一切有油水的领域,无利不取,无所不为。
这些人利用自己是皇族,垄断地方上所有最赚钱的行业,比如土地、山林和矿山,只要证明有利可图,皇族就会通过向皇帝乞请或者巧取豪夺的方式,抢占到自己手里。
各地王爷经常向皇帝哭穷,索要各种特利。许多地方的收税权陆陆续续划归了各地王府: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潞城县的商税被赐给了清源王,屯留县的则归辽山王所有。平遥王说自己家口太多,生活不宽裕,皇帝命令,把黎城县一年的商税划给他……
通过种种巧取豪夺,大明这些皇室们已经积累了天下最多的财富。
养猪养猪,既然这些猪已经肥了,那么就可以磨刀霍霍向猪羊了不是。
朱由校舔了一下嘴唇,面露凶光,自己可是后世穿过来的,大明皇帝把那些人当亲戚看,自己可只当他们是肥羊啊。
天下一半的土地,想一想就令人兴奋。
大明肥猪们朕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诸位爱卿国库空虚可有良策”朱由校想着先试探一下这些大臣再定。
好歹也是后世来的,对于后世的行政手段还是有些了解,正所谓“皿煮集中制”原则。
何为“皿煮”就是大家一起发表意见,领导者积极听取体现“皿煮”原则。
那么什
第十一章臣死谏!
“好了!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朱由校看的津津有味,但是有人看不下去了。
内阁首辅黄立极对着二人呵斥道。
“黄爱卿可有良策”朱由校问道。
“臣以为唯有加税一途。”黄立极拱手道。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朱由校面带笑容环顾大殿。
“臣等附议!”诸位大臣能有什么好办法难不成让你开商税不成
在座的各位谁敢啊,虽然加商税确实可以弄到大笔的银子,但是这可就得罪的全天下人了,整个士绅阶级还不得把他给撕碎了。
所以唯有加农税,那些泥腿子不就是用来压榨的吗,谁敢不交税,哼哼!那就是造反!诛九族的大罪!立即送你全家投胎!
哎!对了你说加农税也是能捞好处的,不行,回去得筹划一下,现在要紧的就是劝皇帝同意家农税,对!就这么干!
“嗯!”朱由校手指点着御案,这个结果他早就料到了,商税谁也不敢开,只能柿子挑软的捏,农人能有什么需要让他们忌惮的,不过一韭菜而!
朱由校也是看出来了,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他们各自代表的其实都是大地主士绅阶级,就算他们与之相对,其争的也不过是利益的分配不均罢了。
商税损害的可是两方共同的利益,朱由校想要动商税,首先面对的就是下面的这些大臣。
如果他想要强行开商税,那么面临的将会是阉党和东林党联和反弹,哪怕此时的阉党掌握在魏忠贤手里恐怕也是难以压住。
还是朕手里的刀不够锋利啊,若是有洪武永乐那种军事掌控力,台下的大臣哪里敢龇牙,分分钟砍你九族!
片刻之后,朱由校缓缓的睁开眼睛:“加税之事作罢,百姓辛苦不可轻易加税。”
“三日后再朝,朕有自有旨意,且容朕再想想。”
“吾皇圣明!”
底下的大臣还能再说什么呢,皇帝体恤百姓不愿加商税,如果他们硬是要劝,传到了外界岂不是落得个奸臣的称号。
在这个时代,名声可是大于一切,没了名声挨骂不说,就是做官也是要受到排挤的,到时候唯有一死以洗刷骂名了。
为什么要等到三日后再发布杀猪政策盖是因为这个想法乃是临时起意,他还没有想好具体的执行之法,大明的藩王虽然有钱,但是难保他们不会狗急跳墙,万一再来个民变聚众造反那可是真的要头疼了。
下朝之后朕要单独召见一下魏忠贤再说。
所以这个先不急,先把朝堂之上的事情理清再说。
“臣有本奏!”
只见一名御史突然出来站到中间,然后双手脱去头上的乌纱帽恭恭敬敬的跪倒放置在前面,然后五体投地双手捧着一本奏折。
朱由校一看到这个情况就知道要出事了,有人要玩大的了,这是拼着官职都不要了也要弹劾什么人啊,弹劾谁呢.........朱由校心里有数。
“臣弹劾魏忠贤狗贼十大罪!”
这话在大殿之上掷地有声,阉党之人脸上立马色变,而东林之人却是淡然处之。
“臣弹劾魏忠贤参魏忠圣十大罪。一曰并帝。群臣上疏,必归功厂臣,竟以忠贤上配先帝。二曰蔑后。罗织皇亲,几危中官。三曰弄兵。广招无籍,兴建内操。四曰无君。军国大事,一手障天。五曰克剥。新封三藩。不及福藩之一。忠贤封公,膏腴万顷。六曰无圣。敢以刀锯刑余,拟配俎豆。七日滥爵。公然袭上公之封,腼不知省。八曰滥冒武功。武臣出死力以捍圉,忠贤居樽俎以冒赏。九曰建生祠,一祠之建不下五万
第十二章 大反转
第十二章大反转
朱由校可不是一个大度的人,相反他还有些小肚鸡肠,喜欢斤斤计较,现在他就要跟这位立志做谏臣的御史好好的计较计较。
“怎么刚才要死谏现在朕给你机会了又不谏了,怎么戏耍朕不成你可知你这是欺君之罪!”朱由校一拍桌子,指着他大声的喝道。
这一喝可真是声如惊雷,御史眼神转过看向自己的老泰山求救,可是他的老泰山却是一脸平静,就好像那位根本不是自己女婿一般。
可是他看过来了也不能不理会啊,万一他脑子昏了胡乱攀咬,那可就是一桩大事了,于是回给了他一个眼神,意思是好好想想你一大家人,可不要因为你就连累了他们。
放心的去吧,家里人老夫会照顾好的。
御史一见老泰山这个眼神,顿时心死如灰,他知道今天这个死谏他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了。
“臣!去了!魏忠贤狗贼你不得好死!”说完一抹眼泪,眼睛看准了柱子,啊的一声撞过去。
一声沉闷的声响,御史与柱子发生了亲密接触,只见他额头血流如注身体缓缓的倒下,眼神死死的盯着他的老泰山,仿佛在说,你不是说没事的吗,你不是说只是做做样子的吗!
朱由校面色一黑,原本以为他没胆子的,可是没想到竟然真的敢以头撞柱啊。
不过他倒是看出来了,这位御史好像是被人给逼得啊,几番眼神交流可都被看在眼里,左都御史曹思诚,他以为朕都看不见吗!
也是这就好像课堂上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以为老师看不见一样,其实往讲台上一站你在看什么一目了然,只是皇帝的位置有谁敢上去坐坐。
不过有些奇怪,印象里这个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不是这个时候的事情啊,好像人也不对,不是江南的一个生员叫钱什么来着的弹劾的吗记忆太久远忘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朝堂上可不是东林党的天下,相反他们的势力已经被削弱到了极致,几位阁老六部尚书不是阉党就是讨好阉党之人,他们冒着这么大一个风险究竟是为什么呢
朱由校想不通,索性就不再想他,管他这么阴谋诡计,朕都将一力压之。
先解决好眼前的事情吧。
“启禀陛下!这位大人只是晕过去,但是失血过多脉象不稳,恐有性命之忧。“匆忙赶来的太医把过脉,翻了翻眼皮确定之后如实禀报道。
这位御史撞柱子的时候还是留了力气,毕竟谁也不敢说自己有足够的勇气自杀不是。
“拖出去!”朱由校有些厌恶的挥挥手。
“此人虽为御史,但是不忠臣事,妄以捕风捉影之事便能死谏一位内臣,岂不是胁迫与朕,传旨革职着锦衣卫查办,三族流放琼州。”
曹思诚面色一变,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刚出列想说些什么只是直接被打断了。
“好了就这么办,此事不准再提!”
曹思诚一咬牙只能再回去,心里细细的盘算着如何脱身。
朝堂之上的诸位阉党成员也都是松了口气,魏公公果然圣眷昌隆,跟着魏公公有肉吃啊。
朱由校也是在故意维护魏忠贤,毕竟他还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马上还有很多事要他出面去背黑锅。
所以他想营造一种魏忠贤圣眷不衰的形象,为他凝聚力量方便。
但是他现在想动一人,那就是客巴巴。
一个几十岁的老女人竟然干对着朕“动手动脚”的,真是令人恶心!
回想起第一次见客巴巴的场景,这个女人竟然直接袒露胸口的把朕抱在怀里,真是罪大恶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