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念长空
这么大的事,孙权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定,他向来习惯的都是三思而后行。
“
第483章 天兵三将
说起来,周泰跟吕蒙,都是底层出身,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
吕蒙虽然也能吃苦,但就像是混迹市井的小乞丐,非常的精明灵动,脑子特别好使,不按常理出牌,眼中没有明显的善恶之分,你给了他钱,他会对你笑脸相向,称你为大善人,愿你好人好报;你没给他钱,没准转身之间,钱包就已不知不觉落到了他的手上。也难怪魔门会看上吕蒙,当然也正是因此,吕蒙养成了一种不管‘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起到效果,那就是好的’的观念。所以,在孙权给予吕蒙黄巾天兵符,传授他《上清心经》的时候,吕蒙一点障碍都没有,并且还学的很快,完全没有出现孙权事先想到的那些多余的担心。让孙权对这小子越看越顺眼,时不时也有意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兵法,吕蒙也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任何东西他都领悟的很快。
反观周泰,在灵动这方面就不如吕蒙了。周泰是个标标准准的老实人,只知闷头苦干,自身也特别能吃苦,只要是给他的活儿,他哪怕是咬破了牙,也能坚持下去。可以说,周泰这样的类型,是商人最喜欢的员工,包括孙权这位奸商也是一样,在把诸葛连弩换掉的时候,孙权直接就把这个强大的暗器赐予了周泰,虽然只有一发子弹,但这可代表了孙权对周泰绝对的信任。周泰就是那样一位,你敢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人!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吕蒙就是杨过,周泰就是郭靖。杨过聪明,郭靖驽钝,杨过学什么都快,郭靖掌控一招都要花费很久。但持之以恒,学一招精一招的郭靖,其成就也绝不会弱于杨过。
此时也是这样,虽然两人都有黄巾天兵符,但周泰领悟《上清心经》的速度却远不如吕蒙,周泰完全是凭着厚实的底子,才能跟吕蒙周旋,但到最后,胜的也还都是吕蒙。不过,孙权相信,十年二十年过后,吕蒙或许能成为一代名将,但周泰的武功,却会远远超越吕蒙!这绝不是因为孙权传授吕蒙兵法,转移了他的精力,因为就算孙权不传授吕蒙兵法,他的注意力也会因其他事情而转移。
不过,周泰跟吕蒙,虽然性格迥异,但却都有一个相近之处,那就是他们特别感恩。你只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就能铭记一辈子,乃至为你倾尽所有!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是你给予了他们一切,那他们也心甘情愿,愿意为你放弃一切!
看着认真切磋的周泰跟吕蒙,孙权满脸欣慰的同时,目光往旁边扫了扫,随即微微皱眉。心里却是想起了另一个让他头疼的人物,同样也是这段时间里被他选中的天兵——潘璋!
虽然孙权没有强行要求过什么,但吕蒙、周泰都能每天坚持早起练武,潘璋却还在房间里睡觉。就算你自身很懒惰,可有时候身处一个环境,不自觉的就会被人带动,可潘璋倒好,不但没有竞争意识,还慵懒得理所当然,让孙权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睛。
好吧,其实也不怪孙权瞎眼,说实话,对潘璋,孙权了解不多,不像耳熟能详的吕蒙跟周泰,潘璋这个名字,孙权也只是在历史上“江东十二虎臣”中看到过而已。既然能跟程普、黄盖、周泰、甘宁等人物共列江东十二虎臣,这潘璋怎么想都不可能弱呀。所以,一听到这个名字,孙权立马就把他选做了周泰吕蒙之后的第三个天兵,孙权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同名同姓的可能性,但这个潘璋,既然能跟吕蒙一起,被魔门当做好苗子给孙权送过来,想必也不会是没点本事的人吧。有本事
第484章 小人物
孙权淡淡的看着潘璋的表演,潘璋的这一巴掌打的还真够狠。跟周泰吕蒙的精壮黝黑不同,潘璋脸色有些虚白,而且身型臃肿偏胖,那一掌打在圆圆的脸上,立马就是五个手指印。
“起来了啊。”孙权淡淡的说道。
潘璋偷偷瞥了那边的周泰吕蒙一眼,大概在心里暗骂这两个傻子害了他,如果不是有周泰吕蒙作为对比,孙权又哪会对他潘璋这般脸色。
“嘿嘿,昨夜练的晚了点,这才睡过了头。”潘璋谄笑着解释道。
孙权也没去戳穿潘璋的谎言,转向他,直接道,
“要不我们两练练,也正好检验一下你最近修炼的成果。”
“这哪能行呢!”潘璋急忙摆手,一双手快速舞动着,指着自己浑身上下道,“小人身上脏着呢,今天又是主子大喜的日子,要是哪里稍微沾了点灰,那小人可真是罪该万死了。”
“得。你也别贫了。”孙权挥了挥袖子,“凡事都得靠自己,我也不可能随时盯着你们。你若是安于现状,那就继续这样好了,对我来说,不过是多养了个闲人,但想必你们也该听说了最近这天下的动向。”孙权这后面的话,已经不止说给潘璋一人听,“你们知道我孙家是干什么的,只要能符合我心中的标准,日后领军一支,建功立业,不在话下!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们自己手上。”
听到这话,现场三人眼中都是精光一闪,潘璋的权势欲自是最大,但吕蒙跟周泰,也同样少不了豪情壮志,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不为家族,不为权利,为的是荣耀,为的是名震天下!一时间,正在切磋的两人,手上的劲道更重了。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小人定当努力,不负主子所望,为孙家征讨四方,立下汗马功劳!”潘璋斩钉截铁的对孙权承诺,说着,眼睛一转,脸上瞬间又挂起那一如既往谄媚的笑容,“对了,主子,小人前段时间跟您提议的事,您还可曾记得”
“什么事”孙权愣了愣,说实在的,潘璋这人平日里就爱瞎扯,就跟个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嗡,嗡嗡嗡,孙权完全就没听进脑子里去,是以,潘璋突然说起,孙权才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件事。
“您看呀,主子这不是马上要迎娶袁小姐了吗,但我观主子身边,却没几个丫鬟。小人上次不是跟您提起过吗,小人家中有两个妹妹,自幼貌美如花,是难得的美人胚子,人又乖巧,聪明懂事,还特别擅长女红细活儿,您看,小人这身衣服就是我那两个妹妹亲手织的,绝对比得上外面的大裁缝了。。。。。。”潘璋滔滔不绝的说着,但却被孙权直接打断,
“停停停。袁小姐嫁过来,自会带着贴身丫鬟,用不着你劳心。你要真想顾着你家里的妹妹,让她们过上好日子,那还是多想想你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吧,自己强了,家族自然就强了。”
说着,孙权也终止了那边的切磋,
“好了,你们收拾一下吧,待会儿护着我一同去迎亲。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可不想出什么乱子。”
“是!”三人收起脸色,鞠躬道。
随即,孙权转身离开。
原地,周泰吕蒙跟潘璋三人,分属两边,对视一眼,都是冷冷一笑。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你。在周泰吕蒙眼里,潘璋就是个小人;而在潘璋眼里,周泰吕蒙则是傻子,上位的方法很多,有资源有捷径,潘璋相信,他未来的成就绝对要比这两个一根筋的人要高!哼,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比比看,看你们还敢不敢这样看我!当然
第485章 四方来贺
孙家在寿春的府宅并不大,要挤下足足几百号人,估计袁术也是盯着人手在安排。
那么今日过后,这寿春的孙家,还真的在孙权的掌控之中吗有什么人要见孙权,有什么消息传给孙权,孙权要对外送什么信件,是不是都会被人过一道手甚至孙权自己,想要出一趟门,不说困难,估计也会有几个人贴身跟着吧。
袁术啊袁术,当真是使得好手段呢!作为陪嫁,孙权好像还真没法拒绝这样的“大礼”!
孙府,
袁术大刀阔斧的坐于主位,旁边则是孙权的长辈吴景。不过,看袁术板着的那张脸,就知道他对这次孙家只过来一个吴景相当不满意。直到孙权携着袁媛出现,袁术的脸上才渐渐挂起笑容。
之后的仪式异常繁琐,比孙权印象当中的古装剧要繁琐多了。他孙家虽然也是大家族,但在这方面,远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讲究。而且,孙权这种第一次结婚的,只知道顺着安排去走,他大概不知道,袁术把这一场婚礼的品级,进一步提升,已经近乎照着皇帝嫁女儿的水准去办的。
现场一些底蕴深厚的人物,大约已经初步看懂了袁术的野心。
很快,婚礼逐步进入高x潮,各路诸侯,都派人前来献上贺礼。近的有吕布、刘表,远的有公孙瓒跟袁绍,也不知道是冲着袁术的面子,还是冲着最近崛起的孙策的面子,但看袁术此刻的表情就知道,他非常享受这种四方来贺的场面。
正当宾主尽欢,其乐融融之时,
一个小厮突然跑进,在袁术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袁术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袁术这边,自然是整个现场的中心点,所有人都时刻关注着这边的动向。袁术的脸色发生了变化,整个哄闹的现场瞬间变得无比寂静,连那喜庆的音乐,也暂时停止。这阵诡异的安静,让所有人都没来由的紧张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口水都不敢咽一下,怕闹出声响。
终于,在现场快承受不了的时候,袁术开口了,
“曹操,也派人来贺。”
听闻曹操来人,现场所有人脸色都是变了变。前面那些诸侯来贺,外面喊得比谁都大声,生怕别人听不到一样,反观此刻,曹操来人,不但没人吆喝,反而是专门进来,偷偷请示袁术。虽然曹操跟袁术敌对,但这种场合派人送礼,倒也合乎情理。真正让现场色变的原因,是前不久刚刚发生的事:曹操亲自赶往洛阳,把汉献帝迎到了许都。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曹操派人过来,想来打的是献帝的名号!曹操一直跟袁术不对付,现在又有天子正名,袁术可不相信,曹操只是单纯来祝贺的。
沉默一阵,大概觉得,在自己的大本营,不放人进来,恐怕要让天下英雄看了笑话,袁术终于做出决定,
“请!”
他倒要看看,曹操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很快,
“哈哈哈哈。”
随着一道爽朗的笑声,几个身影走进了婚礼大堂,当先一人,气度非凡,颇有大儒之风,此人首先对着主座上的袁术拱手,
“袁大人,恭喜恭喜啊。”
随即看向一身大红的孙权跟袁媛,笑道,
“这两位想必就是今日的主角了吧,当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那时候还没有流行红盖头)
直到这几人完全走了进来,另一边的袁术这才起身相迎,脸上也是挂着同样的笑脸,
“原来竟是马大人,许久未见,风采依旧呀!”
&nb
第486章 册封
袁术不甘示弱,丝毫没有任何心虚恐惧之态。
“马大人,你这圣旨,当真是当今圣上所拟吗!”袁术回道,他几乎就把话说明白了,没错,我袁术就是怀疑,这圣旨不是献帝拟的,而是曹操写的。
是献帝拟的,我就接,是曹操写的,我不认!
“袁大人看来是不相信我的身份啊。你看看这是什么!”马日磾突然举起一块事物,此物以旄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是汉代的专使符节。凡持有专使符节者,在外可以代表皇帝和国家。见此符节,如见皇帝亲至!
袁术眼睛闪了闪,他当然可以继续质疑马日磾这符节也是假的,但思索一阵过后,袁术还是跪了下来。
见袁术愿意接旨,马日磾偷偷松了口气,展开圣旨,开始宣读。
洋洋洒洒几百字,孙权听得云里雾里,暗叹这圣旨必然由大儒起草,虽然用了很多孙权不明觉厉的词汇,但圣旨的意思,他还是明白的。
所幸,没有出现什么让人胆战心惊的内容啊。开玩笑,如果真有那样的内容,马日磾敢亲自过来宣旨
圣旨上的大意,先是称赞了一番袁术的功绩,夸奖了一下袁术的忠心,最后自然是论功行赏了。袁术被朝廷认命为左将军,而其麾下,一些重要人士,官位也相应得到了提升。众人立刻谢主隆恩,感恩戴德,但袁术的表情则显得有些不好起来。
首先,你这作为圣旨,一次性册封了那么多人,是不是有点过头了不说把逼格拉低这样的话,你这完全就抢了他袁术的工作好吗!袁术不排斥朝廷册封他为左将军,但他麾下的人,应该由他自己来赏赐,这是拉拢手下的最佳手段,岂能轻易交给别人你看看,那些被册封的人,一个个喜出望外的样子,只看到献帝的空头支票,而忘了他袁术的大恩。进一步,有朝一日,袁术真的称帝了,他也必须再一次提升这些官员的官职,以免他们心生怨念。可一旦真这样做了,造成赏赐不均,这恰是最容易让部下产生矛盾的地方。可以说,这小小的一张圣旨,绝对给未来的袁术出了一道难题。
其次,如果单单只是一些简单的册封跟赏赐还好,但这道圣旨,却是介入了某些敏感的区域,它干涉了袁术的战略布局。比如,对孙贲的任命,比如,对吴景的任命,比如,对周瑜的任命!
孙策这次近乎完全夺回了江东,以曹操这次稳定天下诸侯的用意,显然,马日磾随后也会赶往江东去册封孙策。而在孙策夺回江东的战场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吴景、孙贲和周瑜,肯定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少不了一番封赏。
好巧不巧,吴景、孙贲跟周瑜三人如今正在寿春,于是,马日磾也就一并宣读了。
马日磾当面宣读圣旨,没毛病,但圣旨上的内容,则很有些暧昧。袁术敢打包票,这要不是曹操做的鬼,他袁术直接跟曹操姓!
袁术把吴景孙贲周瑜三人召到寿春来,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把他们调离孙策身边,削弱孙策的实力,乃至把他们留在寿春,关键时刻还能拿来要挟孙策。
结果现在倒好,这圣旨上仿佛看不懂局面般,直接就把广陵封给了吴景,把丹阳封给了周瑜,更过分的还是对孙贲的册封,居然册封孙贲为九江太守!众所周知,当年孙策在袁术麾下的时候,袁术就允诺打下九江后,让孙策当太守,结果袁术违约了。现在,朝廷居然要让孙贲去当九江太守,这是弥补孙策的遗憾吗明明袁术已经够提防孙策了,现在献帝还要再送孙家一郡,这是要干什么要孙家反过来包了他袁术的饺子!
第487章 第二道圣旨
?
袁术这话一下子把马日磾问住了,当然,马日磾也不是普通人,反应极快,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如果袁绍的官职真比袁术要低,或者说跟袁术等同,那马日磾也不在乎说出来让袁术高兴一下。就像刚刚他能毫不犹豫说出对孙策的册封一样。只可惜事实上嘛。。。。。。
“哈哈,袁大人这话问住我了,我只负责册封这南边的大臣,北边的事,我却是不太了解。”马日磾笑道。
袁术眼睛一眯,
“这么大的事,朝堂上就没有讨论过”
像袁术这种等级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不是随随便便,没有规划,大手一挥就能册封的。
“袁大人,这些都是圣上亲自做的决定,我可不敢随便妄议。”马日磾继续绕着弯子不说,“至于那袁绍到底官居何位,很快就有消息能传过来,不是吗”马日磾回道,这件事袁术早晚会知道,但不能由他去告诉袁术,马日磾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马日磾不傻,但袁术更不笨。马日磾这般遮遮掩掩,顾左言他,本就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能到这个位置的,就算马日磾真不知晓对袁绍的册封,他可能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吗
袁术属于倔性子,他越在意的事情,他就越是要一根筋走到底,见马日磾不愿在袁绍的问题上多说,袁术转而问道,
“那不知现今那曹操位居何职”
马日磾迟疑一下,却是没办法再撒谎隐瞒,曹操迎献帝到许都,献帝没有立刻封他大官,说的过去吗曹操自身官位不大,又如何号令群臣于是,马日磾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