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念长空
等孙权彻底琢磨过味儿来,他连史子妙的影子都看不到了,不过,孙权还是冲着史子妙离开的方向大喊道,
“女人!你这是在玩儿火!”
史子妙刚才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她就是告诉孙权,只要成为最终的胜者,哪怕是他孙权,也将会是慈航静斋新一任斋主。而孙权也相信,史子妙绝不会在这种大事上出尔反尔。甚至于,既然让他孙权参加选拔,一直到最后,史子妙都始终会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她不会在任何地方故意为难孙权。
孙权这次的对手们,只是一群二代弟子而已,更何况孙权还有容我三思这种神技在身!一时间,孙权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他觉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底牌的史子妙,一定会傻眼,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他真的有很大可能一举夺魁!
乖乖,一旦成为慈航静斋斋主,也就相当于摆脱了史子妙的掌控,史子妙是要去追求天道的,她总不可能再把自己这个新任斋主也带走吧等到史子妙离开,孙权不就彻底恢复自由了吗!届时,所谓的不出山方针,那是上一届定下的,在他这一届,无效,孙权还不是想出去就出去!退一步,就算孙权不明目张胆的违背史子妙定下的方针,他自己偷偷往外面跑几趟,总不会有人能管住他吧
不仅如此,慈航静斋如此大的资源,如此强大的弟子实力,还有其特有的多人合击术,孙权都能在各方面假公济私,为他孙家谋利。甚至再邪恶点想,等过几年孙权成年了,长大了,发育完全了,作为帝踏峰上唯一一个男人,更
第344章 不按常理出牌
如孙权所愿,史子妙没有任何官话套话,斋主选拔直接开始。
“第一项,我们考悟性。”
悟性
史子妙的话让所有人一惊,当然也包括孙权。悟性怎么考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难道不该两人一组直接打擂台赛吗你这不按常理出牌啊!
常理或许是孙权想多了吧,在这个除了慈航静斋以外,根本就没什么正规门派的时代,并不存在所谓的常理。选掌门,选斋主这种事,没有先例,也没有依据,以什么为根据完全因人而异,孙权为什么会想当然认为,这慈航静斋选斋主就只会比拼硬实力
打个比喻,入门一年的弟子,真要对决,可能不是入门三年弟子的对手,但如果这新入门弟子的资质远在老弟子之上,那五年过后,结果或许就颠倒过来了。而慈航静斋一斋之主,会仅仅在位五个年头
另外,从后世慈航静斋的例子来看,同一代弟子当中,也不排除会同时出现多个天之骄子的可能,那么,谁来当斋主,看的就不止单纯是武功造诣,还需要看其他方面的素质才行。用一句现代话来说,班里成绩最好的,不一定适合当班长。所以,孙权相信,除开所谓的“悟性”之外,史子妙肯定还会考验其他东西,非武学方面的东西!
这个女人,还真是阴险呢。(史子妙:我哪里阴险了)
这让原本准备在擂台赛开打之前才使用容我三思技能的孙权,不得不在这一刻就用掉技能。一对一对决,不可能允许带武器跟道具,故而没什么好准备的,但考其他的不一样,提前知道考题,对孙权来说,或许很重要。
是以,哪怕这一次技能,完全可能白用了,孙权都不得不在第一时间,把技能给用出来。
时间暂停,空间破碎,
容我三思之第一思,
————幻境分界线————
“请问悟性怎么评判胜负如何挑选优劣打分投票排名”进入幻境,孙权当即出声质问,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了后世的很多选秀节目的套路,待会儿不会是史子妙、虚长老、无长老三位评委“按灯转身”吧
“如何才能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孙权问道。
“不同的人,自出身以后,悟性本就不同。公正你在本不公正的地方寻求公正,岂不可笑”史子妙平淡的回道,这话或许刺耳,或许伤人,但确实很现实。所谓的悟性,就像后世测智商一样,天才的智商就是远远高于普通人,我以智商选人,你说不公平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可能在这当中徇私。”话音刚落,孙权自己都觉得可笑,连忙摆头道,“好吧,也不是。我是想说,你们考验悟性的方法,一定是最正确的吗确定最后能留下来的,一定是悟性更高的”
史子妙缓缓摇头,明明没有睁眼,但孙权感觉她就是突然望向了自己,
“你是没有信心吗为什么会执着于这种问题诚然,任何考验都会有偏差,就好比一个不通武术之人,却可能在医术上走上巅峰。我不会因为这次考验,就去摒弃一个人的未来,但我能通过这次考验,选出我想要的人。”史子妙解释说道。
没有最完美的人,只有最适合的人。只需要几个特定的资质,远超众人,那纵使她的其他方面一无是处,那也会是史子妙心目中最合适的静斋斋主。
“你们还有其他问题吗”史子妙问道,这话是面向所有弟子说的,但显然,只面对孙权一人。
“还有一个。”
&n
第345章 悟剑
“第一项,考悟性。”
绕了一大圈,史子妙终于进入正题。
说着,史子妙起身,缓缓走到旁边不远处的一块石壁之前,在众人不明所以,不知道她想要做什么的时候,突然拔剑,飞身而出,刷刷刷刷,以剑为笔,在石壁之上,快速刻下了几个大字——剑心通明!
随着最后一笔写完,史子妙收剑,一气呵成,这才从半空中飘然而下。
一瞬间,四周满是惊叹之声,包括孙权,都不禁在心中暗叹:如果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左慈是天下第一高手的话,那史子妙完全称得上天下第一剑客!刚刚表现的这一手,史子妙看起来游刃有余,但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做得到。
其实在三思幻境当中,孙权已经不止一次见史子妙出过手了,但每一次见她拔剑,孙权都有种绝望之情。常有人说,剑乃百兵之王,象征着地位,但在史子妙这里,她的剑就是冰冷冷的兵器,没有其他任何的附加意义,就是单纯的兵器,拥有兵器最原始的性质——杀戮。当史子妙的剑指着你,你会感觉自己根本无处可逃,就是那种断头台已经到了脖子上的窒息感。所以,每一次面对史子妙,不管孙权模拟多少次,他的内心都是绝望的。
前方,不知不觉,史子妙已经收剑回身。
“听题。”
并不响亮的两个字,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只见史子妙抬起右手,展示石壁上‘剑心通明’四个大字,
“此四字,分别藏着四种不同的剑法。把四种剑法全部领悟出来,算胜。以领悟的时间长短排优劣,最晚,到今日太阳落山为止。届时,还没有彻底领悟的弟子,也就没有必要再参与之后几天的考验了。”史子妙说道。
我靠!
还没听完,孙权就忍不住开始骂起了娘来。有没有搞错,这难度也忒大了吧我承认,你这四个字确实写的很漂亮,仔细一看,好像也确实是四种不同的字体,四种不同的风格。但,从字中参悟剑法,并且,还一次性参悟四套剑法,你真当这里的人全是小说主角,有着开挂般的人生吗!就算是主角,令狐冲学独孤九剑,也没这么快吧!
“我有疑问!”
孙权又一次在第一时间举手发问。
可惜,史子妙相当的无情,
“考验开始过后,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与其想这些没用的,不如静下心来仔细参悟。”
哪怕是三思幻境,孙权也找不到任何能进一步试探情报的机会。这让孙权气得直咬牙,莫非,他一直依仗的最大底牌,最终只能单纯的增加三个时辰的参悟时间
孙权不甘心呀!
好吧,纵使再不甘心,史子妙的话就是绝对的规则,无奈,孙权只能立刻集中精神,眼神闪烁,认真思考了起来。
跟其他眼神直勾勾盯着石壁的慈航静斋弟子不同,眼神闪烁的孙权,显然没有直接进入参悟状态,向来聪明的他,总是习惯优先在其他方面寻找答案。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聪明人的通病,但至少孙权,并不认为自己的决策是错误的。
经历过后世无数考试的孙权,牢记老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审题。
史子妙让大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参悟总共四套剑法,这可能吗这符合常识吗要知道任何一套稍微上点档次的剑法,就算去学,一天时间也学不透彻吧!当然,孙权也不排除这世上会有真正的天才存在,可这才是考验的第一
第346章 解一题
很快,孙权再次集中精神。
小姑娘的事,只是一个插曲,孙权没放在心上。一个刚入门的弟子,甚至连武学都才刚入门,这样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自称领悟到了,孙权觉得根本不可能。倒不是说孙权认为小姑娘在撒谎,而是这种一知半解的时期,往往都自我感觉良好,就算有所领悟,也会非常的片面,远谈不上真谛。
高考第一个交卷的,通常不是优等生,没准只是个随便乱选的学生。其他考生要是因此而乱了阵脚,实在是没有必要。
孙权,都算被影响比较大的了,至于其他“考生”,从始至终,都没被打断。好吧,也不是所有人,就像貂蝉,虽说也目不斜视,但脸色却有了些微变化,毕竟那可是她的弟子,要说貂蝉完全不关注,那是不可能的。
回到正题,
石壁之上,孙权开始仔细推敲起“正确答案”来。
既然孙权已经分析出,史子妙要的只是模板答案而非优秀答案,那么,说明这所谓的剑法,肯定是有固定的套路或者说招式的,不然如何评判对错一套完整的剑法,需要从一个简单的文字当中领悟,那么孙权能抓住的信号,就只有文字的写法纹路,跟笔画顺序了。
根据写法纹路,找出固定的剑法招式,再利用笔画顺序,把这些剑式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孙权找到的解题思路。
孙权一边回忆史子妙先前刻写文字时候所使用的手法跟姿势,一边根据自己的对武学的认知,在脑海中模拟可行的招式套路,但很快,孙权发现,现实好像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把每一道笔画,看作一个招式,把这些固定的招式模拟出来,对孙权来说,并不算困难,但现在的问题却是,孙权如果真按照笔画顺序去把这些招式排列到一起的话,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剑招。威力如何,暂且不论,很多招式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至少从人体学角度讲,完全没办法进行衔接。
发现了这个问题,孙权瞬间冒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想错了
这就像是在高考当中,你顺着自己的思路去做题,做到一半,却发现自己思路错了,前面所有努力白费了不说,你还浪费了无数时间。最关键是,第一反应,往往也是最终反应,短时间内,你很难再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了。
怎么办
虽说有足足三次容我三思的机会,但还是那句话,如果这个思路真的是错的,孙权不认为自己还能想出第二个方法来。孙权目前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解题时间,但若是这道题孙权压根就不会,那他多再多的时间也没有任何用处。
冷静冷静!孙权拍了拍自己的脸,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至于会不会打扰到别人,会不会丢脸,会不会让人嘲笑,反正在幻境当中,孙权也不会放在心上,只要能找到正确答案,幻境中的任何苦难,对孙权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是了,是了。孙权的思维逐渐清晰,固然还远没有到找出答案的地步,但也让孙权琢磨透了现在的状况。一开始,孙权想的是,题目不可能那么难,那么难的题目,没几个人能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但同样的,孙权刚刚好像忽略了,题目也不该是那么的简单!每一道笔画代表一个招式,别人会想不到吗按照笔画顺序把所有招式连到一起,别人会想不到吗
慈航静斋弟子,全都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这么简单的题目,能找出方向的实在太多,史子妙的目的既然是选拔,就不可能出一道绝大多数人都能找出答案的题。哪怕能根据时间先后排序,这样的考验都毫无意义。
所以,
&n
第347章 熟能生巧
第一次三思幻境,最后仅剩的时间,孙权也没有耽搁,仔细揣摩了一阵“心”字,最终幻境时间到,自动退出,重新回到了一开始——
史子妙说道,
“第一项,我们考悟性。”
孙权没去多想,直接进行无缝衔接,用出了当日第二次容我三思技能,
幻境再现。
这一次,前面该问的问题孙权已经问清楚,他没再刻意去打断史子妙。而孙权没有开口,其他人或许是出于对史子妙的敬畏,也始终没一个人主动提出疑问,这使得进入正题的时间比第一次要早上不少,孙权对幻境的利用率也增加了一些。
史子妙飞身舞字,孙权看得比任何时候都认真。
第一个字“剑”,一边看着史子妙写画,孙权一边跟自己前一次幻境当中找到的答案相比对。不用去看史子妙写的是什么,只需感受史子妙身上散发的气势,孙权就确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也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同时,孙权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这道题其实颇有种取巧的方法。那就是先不去关注史子妙的文字,而只盯着她的人去看!
第一次,在听闻史子妙出题之时,所有人,包括孙权在内,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史子妙写的文字之上,哪怕有人也留意到了史子妙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中的画面也将逐渐模糊,不像那已经刻在石壁上的文字,能够反复琢磨。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史子妙的“提醒”。
“剑”“心”“通”“明”四字,分别代表着四种不同的剑意,如果单纯去观摩文字,那真的只能靠“悟”,但如若能反复观看史子妙书写的话,那就相当于史子妙在“教”,而非自己去领悟了。就像当年张道陵悟道之后,写下的文字,就能让张角受益匪浅一样,史子妙想要让弟子从她的文字当中悟剑,也必须得要在书写的过程中身带剑意。可以说,史子妙是不想“提醒”,也不得不“提醒”,只是她书写的速度很快,让人容易忽略这样的细节。
不过,现场却有一人,能反复观看史子妙书写这四个字,那就是孙权!
嘿嘿,女人,我就说你会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吧!纵你机关算尽,也逃不脱我的五指大山!
孙权短暂的得意了一下,总结经验,之后完全不去看石壁上的内容,只是盯着史子妙,仔细感受史子妙身上的气势,既然有捷径,孙权可不会傻到去翻山越岭。
剑心通明,四字书写完毕,孙权立刻紧闭双眼,他要把刚刚的一幕牢牢记在脑中。可惜,史子妙套路过深,或者说,这道题难度过大,这让史子妙在短短时间内就切换了四种不同的剑意,使得孙权哪怕用心观察,他脑中的印象也没有过于深刻。甚至于后面的剑意还有覆盖前面剑意的趋势。
发现自己对“心”的感悟已经有些模糊,反而对“明”更加印象深刻后,孙权果断改变先前的策略,重新睁开眼睛,直往最后一个“明”字望去。反正是四种不同的剑意,正着反着差别都不大。既然对“明”的印象最深,那就从“明”开始,这才是孙权认定最有效率的方法。
就在孙权仔细研究明字的每一个笔画分别代表哪一种剑式的时候,不出意外,貂蝉的那个小徒弟,又一次第一个站出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