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无限之大魔神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天心

    这样即便输了,也有很多借口可用。

    身为一代大儒,当世绝顶人物,朱熹对待这些武人也有一种心态上的傲然和蔑视。

    以他的修为,斩杀数百人并击溃敌方主帅固然不能说是探囊取物,但付出颇大的代价的话,他也有几分把握可以做到。

    至于陆明,在朱熹眼中,无非是辛弃疾和赵扩联手推到前线的一枚不知轻重的棋子罢了。

    可能确实有几分本事。

    但儿戏般的随便收几个弟子,建一个宗门,就想挑衅心儒书院的权威

    老夫既然身在此地,那你们若想搞出什么名堂,怕是还不配!

    朱熹想到这里,内心更是不屑。

    “到底是天下人不服,还是朱夫子不服”辛弃疾笑道。

    “稼轩兄,并非我等党同伐异,处处针对于你。实在你此番行事太过荒谬!虽然如今书院势大,你枢密院一系心有顾忌,但身为儒者,随意扶持外道,居然还欲凌驾在我等儒门之上,实在饮鸩止渴,愚不可及。”杨万里冷哼道。

    “杨大人误会了,此事是陆阁主提出,实非在下所愿。”辛弃疾怔了怔,解释道。

    虽然辛弃疾官位在杨万里之上,但杨万里一贯行事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加上年纪也比辛弃疾大了十多岁,辛弃疾对他颇为敬重,倒是不愿反唇相讥。

    “妾身也以为辛大人此举颇有不是。”李清照幽幽叹息道。

    “毕竟辛大人久居枢密使一职,当朝一品,怕是初心已变。”蔡元定摇头道。

    “你们到底何意……”

    自己被心儒书院几位副山主群起而攻之,辛弃疾心中憋屈,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跟朱熹之争,本来也是理念和施政路线之争,根本没想过利用陆明来打压儒门。

    原本他打算通过赵扩封陆明一个“武尊”,成为南宋的威慑性力量,加以牵制完颜洪烈,进而威慑蒙古,也就皆大欢喜了。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陆明根本不跟着他思路走啊!

    什么天下第一宗,什么魔主,明明都是陆明的要求。

    而且他还摆明了各取所需,仅仅是个合作,根本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他主导的,除非心儒书院打算直接问责皇帝,否则还真的只能是他来背锅。

    既然书院不牵头,辛弃疾也不可能直接把战火烧到宋帝赵扩身上。

    呵,文人间互相阴阳怪气,唇枪舌剑,还真是很真实啊!

    辛弃疾想到这里,内心确实颇为郁闷。

    “朱文公、诚斋先生、西山先生、易安居士,江湖宗门自然有江湖人的规矩,江湖之上便是达者为先,强者为尊,你书院为何还扯起了人数

    况且,就算是比人头,你们也比不上丐帮啊,难道你们心甘情愿便居于其后”陆明摇头道。

    “好一个达者为先,强者为尊!不过你那小小一个日月阁,又如何为我心儒书院之先呢就凭阁下技惊少林么实不相瞒,区区少林寺,在我书院眼中,也如土鸡瓦狗一般。”朱熹冷冷看了一眼陆明,哼道。

    “朱文公说的甚是,区区少林寺,本不足挡高手一击。不过,若我今日败你书院四位山主联手,可否可看成我日月阁压服书院一头了”陆明道。

    “你说什么”朱熹怔了怔,眉头皱起。

    “我想了想,这个方法最无异议,也最为公允。”陆明道。

    江湖规矩,各持己见确实是作一场方见分晓。

    写诗作词行文,陆明固然连这几位大儒的弟子都差得远。

    但若要比拼修为,陆明还真没放在心上。

    “阁下莫非要以一人之力,会我四人联手”杨万里也怔了怔,勃然怒道。

    “若你书院还有其他文宗




464.十面埋伏
    举座皆惊!

    文宗气象磅礴,一念生异象,本就远胜武宗。

    文宗境界大多远高于实际战力,好比陆游实力不过跟黄药师等人伯仲,战力不过半神巅峰,但境界早已迈入了次神。

    而杨万里多年前便身为文宗,浩气长空,实力甚至还高于陆游一筹。

    刚刚一手幻化荷塘春晓之象,便是道济神僧,也只能在漫天荷花转为杀阵之前,强行出手,以力破阵,再用九阳武道跟杨万里的浩然之气相争。

    单单比起境界的话,除非道济摇身一变,化为济公活佛,否则也必然输得一干二净、彻彻底底。

    陆明武道技压少林,朱熹等人倒是不认为陆明会不敌杨万里,原准备陆明出手一搏,几人便轮番出手,将陆明的武道镇压。

    结果陆明却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便观想出了泰山压顶,轻易将杨万里的意境破的彻彻底底。

    这个原理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泰山又岂是这么容易观想而出的……

    泰山乃五岳之尊、直通帝座,历代帝王告祭的神山!

    一念显现,需要的精神力、境界乃至胸襟,又岂是泛泛

    “是老夫输了,多谢魔主指点。”杨万里叹了口气,闭上眼睛,努力感悟着陆明具现的泰山巍峨之气,缓缓修复内心已经被震荡的不成型的文心。

    这倒不是小事!

    若文心有失,自己虽然未必会倒退普通人,但要再进一步,也是痴心妄想。

    但文心经此一挫,知耻而后勇,化茧成蝶,日后龙腾九霄,迈入半圣之境,也未可知。

    这次被陆明所挫,对于杨万里而言,即是大凶险,同样也是大机缘!

    “福祸相依。”朱熹面色微微一动。

    身为大儒,杨万里心如磐石,意志如铁。料想也不至于被陆明一念观想所挫,就一蹶不振,终生不得寸进。

    在场诸位文宗乃至刘公公都是识货之辈,微一思索,神色便有些莫测。

    “易安居士,此人修为太高,非吾人可及,不如你也一同出手吧”蔡元定见杨万里闭上眼睛,面色淡然,不由苦笑一声,问道。

    “甚好,妾身便按半山先生所言。”李清照也神色凝重,点了点头。

    “万顷云涛轰怒雷,更深好梦遽惊回。”蔡元定拱手站起,冷喝道。

    万顷雷云卷起,化为滚滚云山,波涛如聚,峰峦如怒,骤然间,雷云爆开,猛然轰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吟到这里,话音一顿,神色却有些黯然。

    李清照词句以婉约见长,这《夏日绝句》却是慷慨豪放,让人几乎难以置信是出自女子口中。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出任江宁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曾深以为耻,在路过乌江时,身居霸王殒身之地,有感于项羽的悲壮,面对浩浩江水,李清照随口就吟诵出了此诗。

    其时,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从此,却再也无人为她挡风遮雨……

    靖康耻,北宋灭,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李清照心中悲痛,大病一场。

    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方是她的真实心境写照。

    “才藻非女子事也!”似有女子嗤笑声在耳边缭绕。

    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仍是报国无门、情所无托,终落得不被理解、众叛亲离的下场。

    在经历国事衰败、君主无能的绝望后,不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n



465.宇宙大爆炸
    “如何”浓烟滚滚,陆明看了看尸山血海中,立而不死的霸王项羽,叹了口气,信手一拂,便长风敛地,宇内一清。

    “今日痛快!”韩信微微一笑,对诸人抱了抱拳,便烟消云散。

    “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既然魔主观想出十面埋伏之象,我等便已输了。”蔡元定面色一白,闭上眼睛,显然此次消耗极大。

    “虽项羽之勇,亦不可挽狂澜于既倒,是妾身想茬了,谨受教!”李清照虽也文心大损,但还是挣扎的站起来,对陆明行了个万福礼。

    “易安居士已胜过世间男子良多了。”陆明也拱了拱手,淡然道。

    “是老夫适才言之有误,阁下绝世之才,绝非当朝人等可以御之。”朱熹神色郑重,站了起来,躬身致歉道。

    陆明适才跟李清照、蔡元定境界相拼,精神交融,便是朱熹也不能轻易出手。

    否则以他精神之浩大,贸然出手,陆明未必有事,李清照和蔡元定都要倒大霉不可。

    “这老儿,确实顽固的很……”辛弃疾满脸无辜,和陆游对视一眼,只得苦笑了下。

    我明明只是一个身为一品太傅的文宗枢密使啊!

    连半圣境界都没到!

    而这陆明根本不是凡人!

    你们书院还一直怀疑我能指使的动这种怪物,我冤枉不

    不过,以后这老儿会不会阴阳怪气说我狐假虎威

    辛弃疾突然觉得自己的人设有些危险……

    “朱文公,请!”陆明自然没想这么多,依旧面色不变,微笑道。

    “阁下连番比斗两场,可要休息片刻”朱熹看了看犹自闭目调息的杨万里等人,问道。

    境界相拼,一念改天换地,却是极耗精神。

    便是朱熹觉得自己刚刚出手的话,虽也可胜出,但也要消耗大半精神。

    “无妨。”陆明淡淡道。

    以他如今的精神境界,幻化出这些虚像,其实也没什么消耗,甚至比他用武道出手击败这三名文宗还要轻松。

    当然,这三名文宗实际战力却也至多只有半神巅峰了,远远不能发挥出匹配他们次神境界的修为,纵然三人联手,对于陆明而言,也算不上什么。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见陆明满脸淡然,朱熹点了点头,吟道。

    虚空中,太极生,混沌之气随之涌出,蕴化万物!

    理气论!

    朱熹虽然诗词水平也不凡,也书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类的千古名句,但相比他的儒学理学的成就而言,却是不足一提。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气衍化万物,而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理一分殊!”太极生成,朱熹猛然挺直腰身,喝道。

    浩大之极的气象覆盖整个天地,仿佛朱熹显化出的太极,便是世间万物的核心。

    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而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则是朱熹观想出的太极虚像。

    “闭目!”辛弃疾和陆游的眼眸仅仅只是扫过虚空中的太极,神色同时大变。

    惊鸿一现间,二人便感觉心脏骤然一跳,仿佛自身的思想、灵魂都要被这太极同化。

    “理气之说,果然甚妙,如此意境,便是主神,也不过如此了……”陆明感悟着那太极虚像中天地未开、混沌一体的苍茫意境,也是微微一叹。

    “可有道之解”朱熹深深看了一眼陆明,问道。

    “武道可破之,若不用武道,那便观想另一假说亦可。”陆明微笑道。

    “请论道。”朱熹淡淡说道,眼中却露出兴奋之色。

    输赢、胜负乃至书院甚至他自身的一切,此刻都被他更强烈的求道之心所覆盖。

    “观之!”陆明点了点头。

    &n



466.新的宗门
    临安皇城在凤凰山东麓,布局上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

    皇宫在南,民居、市集等可供城市发展的主要用地在吴山以北,为后续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

    事实上,临安城早早就有了综合商业街的概念,既有金、银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还有“瓦子”多处,类似后世的电影院、酒吧、茶楼乃至剧院的混合体。

    在宋代以前,城内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街上会实行宵禁。

    变化始于唐朝末年,到了北宋,商家街头买卖既成事实,皇帝下诏,承认现状。

    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熙熙攘攘,远超汉唐。

    当然,虽然北宋有了强大无比的商业经济水平,军事水平却与之极不相配,甚至不足以守护这个国家,导致惨痛的下场。

    而南宋虽固守江南,但正值灵气复苏,却又将给了这个原本走向末路的帝国新的机会。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陆明登高凭栏,眺望半城风景,倒是想到了辛弃疾所书《青玉案》中的名句。

    原本辛弃疾打算腾一间枢密院的闲置府邸出来供陆明使用,结果朱熹淡淡来了句:“我书院在临安也有一处阁楼,尚无人入驻,乃仿洪都滕王阁所建,日月阁既然取名为阁,便赠给陆阁主吧。”
1...147148149150151...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