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白马掠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琅骑竹马

    加上号召人曹操本人,一共十八路诸侯,于酸枣会盟!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都各自带着文武将领前来会盟。

    联盟军兵合一处后,气势瞬间迸发,气势如虹。

    虽然这些诸侯中,有实力强横的,也有滥竽充数的,有一心为国讨贼的汉室忠臣,也有前来浑水摸鱼的投机者,更有一些心怀大志的枭雄同样混迹其中。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这个军事集团,那就是--各怀鬼胎!

    &nbs




五十六 誓师出征
    常语云曰:师出有名。

    沙场之上,兵锋大事,当以正合,以势趋。

    简单来说,古时交战讲究一个大义,是以古人在出兵行仗之前,往往会通过下诏书、战帖等方式,来打击、谴责敌人。

    与现代很多情况不一样,这个时代,推崇的是儒家思想,主张理和义,推崇的是王权。

    所以有时候,那些各朝各代里面,一些叛乱的起义军,在大展起义大旗的时候,容易遭受诸多抵抗、为难,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走贩。

    其中固然是有着种种原因,但归根结底,最主要的还是师出无名,不得人心。

    所以,就算心中已经定下来了计划,袁绍他们一众诸侯也不能就这样兴冲冲的带着手下将领士兵,直接杀过去霍霍。

    那不叫打仗,而叫过家家!

    当然,换个方式思考,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脱了裤子放屁的做法,理解为是遮羞布。

    人嘛,都是要点脸面的~

    于是乎,一般挑起战争的一方,总是要先昭告天下,自己是怎么怎么的公正,代表正义、仁爱,对手则是如何如何的残暴、恶毒。

    然后应战的一方,又要想办法“讨教”回来。

    这个时候,就应运而生了一群文笔秀作华丽,撰写剿文的刀书笔吏。

    双方需要在大战前,嘴炮一阵,相当于做了一个广告宣传一样,让基层民众,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所以,在实施计划之前,众人还需要先配合着造一出“大戏”。

    舞台的背景已经搭好,出于考虑,早在等待诸侯前来会盟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曹操和袁绍便已做好准备工作。

    他们令人正式的筑了一座点将台,台高四丈有余,分上下三层,里面用黄土夯筑,外铺青石板,周围遍插五色旗帜,当中一杆三丈高、碗口粗的旗杆,一面墨绿色的袁字大旗迎风飘摆,好不威风!

    现在,这里,便成为他们的“秀台”...咳咳,誓师台!

    “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正了正衣衫,被簇拥着来到点将台下的袁绍,稳步踏在高台台阶,同时清声喝道。

    “谨遵军令,我等参见盟主!即从今时,遵从号令,共讨国贼!”各路诸侯、部将,齐齐向站立于正中的袁绍躬身行礼。

    算是在三军面前,正式认可了他共主的地位。

    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整衣佩剑,继续慨然而上,立于高台最顶处,焚香再拜。

    他大声读着手下谋臣准备好的盟约发言稿:“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不得不说,袁绍还是蛮有舞台气质的,一通讨伐稿下来,居然还蛮有声有色,腔调正通!

    众诸侯也在其下首位纷纷配合,或因袁绍朗读盟约时的辞气慷慨,或因为局势所迫、虚情假意,与之迎奉。

    反正,高郅在下面放眼看过去,台上的诸侯都是一副涕泗横流、感动的无以复加的表情。

    做作...虚伪...

    抿了抿嘴,见证过后世电视电影熏陶的高郅,自是对此等“低劣”的演技,表示无趣,百无聊赖的在下方发呆...

    内容还是比较繁琐的。

    在发誓的环节后面,便是杀青牛、白马祭天。

    诸侯们以袁绍为首,依次上前,将鲜血抹在自己的面颊上,歃血为盟。

    紧接着是各军中的主要将领,同样是上前歃血,仪式,搞得非常隆重。

    至于说,没能排上号的高郅,只能继续发呆,心里却是愈发的无聊。

    mmp,还要坐多久啊

    高郅翻了翻白眼。

     



五十七 调兵遣将
    “咦~却是不知,孙文台将军何在啊”巡视一圈,袁绍目光陡然一顿,轻咦一声。

    一圈扫下来,他居然没有看见已经被他任命为先锋官的孙坚及其部下一众人等,诧异之下,不由得开口询问道。

    “禀盟主,兵情紧急,孙将军得盟主之令担当我军先锋,未防失职,他已然率部先行,特让老夫转为告知一声。”

    见袁绍提及孙坚,一直座于幕席的老好人陶谦,突然一拱手臂,站出来答道。

    “哦~”袁绍听到这消息,也是一愣,早有耳闻孙文台脾气直爽冲动,却...也没发现他这么直啊

    说实话,相信在场的诸侯们,也都心知肚明。

    如今虽然说是结盟抗董,但实际上,大家伙的内心,都想着怎么怎么保存自家的实力,还真没见过,有谁这么急着带手下去火拼的家伙。

    好在袁绍此时,正是意气风发智商在线状态,很快就缓过神来,开始继续给众人安排。

    “呃...,孙将军既为已为先锋出发,那么我们也需要各尽己责,当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毕竟,能有人愿意冲头,他也是乐意见为的。

    “只是...某闻那董卓的西凉铁骑堪称精锐,麾下的几名大将也是极难对付的,孙将军虽然勇烈,但一人前往恐怕会独木难支,不如再请一人同行吧,也好互相有个关照!”

    一个大缓气,袁绍目光在在坐的诸侯们身上一一扫过,径直的切入到了主题。

    “这...”场下诸侯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发愣。

    眼观鼻,鼻观心,却没有人有接话茬的意思。

    毕竟,谁都明白,此时要是去找兵锋正劲的西凉军麻烦,很容易造成兵源较大损耗的。

    “....”

    “....”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的平静。

    “...,难不成,在场如此之多的英雄豪杰,竟无一人敢出兵相助吗”等了半晌,袁绍脸色开始阴沉起来。

    要知道,现在的这个盟主身份,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居然没有人识相点给他抬庄

    这tm不是变相的打他脸吗

    “....”

    “唉~,可惜某麾下大将颜良文丑未至,否则,定要揽下如此重任。”见依旧无人搭讪,袁绍脸皮微抽,眼珠微转,突然转口叹气道。

    “哼,盟主休要抱怨,某公孙瓒,愿意领军前往,径取下那董卓的脑袋!”

    诸如曹操、刘岱等一干老滑的诸侯,自是看出袁绍的用意,笑笑不说话。

    然而公孙瓒却是禁不住袁绍的话语相激,站了出来。

    说起来,他与孙坚还曾有一面之缘。

    孙坚和公孙瓒的经历可以说很相近,二者都是靠着自己的战功慢慢爬上这个位置的,因此两人也算是颇为对眼。

    “好!”见终于有人“冒泡”,袁绍顿时大喜。

    “白马将军的威名,绍早有耳闻,今日将军既出,定当马到成功啊!”

    “过奖了。”公孙瓒面色闪过一丝自得,拱手兼让,领得军令退回席位。

    袁绍心中去了一块心事,也是长舒一口气,举起酒樽,吆喝众人,畅饮一杯。

    众人举杯,又是一波商业互吹。

    只是,在气氛活跃之时,在场还有一处显得略微格格不入,顿时吸引住了袁绍的注意力。

    炯炯目光落到那正独自喝着闷酒之人身上的一瞬间,袁绍眼神蓦然一沉。

    袁术袁公路...

    他在袁家身份上的...劲敌!

    袁术,为司空袁逢之嫡长子。由于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只是,由于袁绍的母



五十八 西凉兵出,华雄将动
    就在关东联盟军好不容易规算策划好进攻计划后没几日,京都洛阳的如今掌权者--董卓,也和他的势力,采取应对措施起来。

    “轰!”

    坐落于洛阳正南方位的大汉相国府中,面目狰狞的董卓,正一脸狂暴的砸着桌案上的各种精贵器皿,浑身肥肉颤动,直抖得人心惶惶的。

    毕竟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友善的邻家胖子,而是有着赫赫凶威的屠夫,尤其对于那帮嗜杀的西凉将领而言,董卓更是他们所崇拜、推崇的对象。

    要知道,董卓他年轻的时候,那可是勇冠三军,凭借强悍的实力,硬生生的于西凉闯下一身赫赫威名,杀伐无数的存在!

    只是现在,陷入到荣华富贵、酒池肉林中的他,身体渐渐的开始横向发展,一天比一天肥了。

    至少,在他那些随他一起从凉州杀入关内,一路追随到洛阳的老部下眼中,这位主公的身上,委实是变化太多了。

    不过,无论他如何变化,那铭刻在众人内心的敬畏之心,是一点未曾减弱的。

    此时,董卓正是在相国府正厅,与一众部将们商议军情,自从接到关东诸侯会盟的消息后,董卓便在手下兼女婿李儒的要求下,暂时放缓享乐的步伐。

    “某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会去相信那些关东士人会为咱家效力!曹操这个奸贼在檄文中,居然将某说的那么奸恶,难道他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就比某好多少吗”

    “哼!亏咱家这么看重他!他居然刺杀于我,还勾结大军,征讨咱家!你们看着,要是有一天曹操这个人坐到了某现在的位置,只怕他会做的比某更过分!”嘴里碎碎念的董卓,发泄完心中的怨气后,一屁股跌坐在殿堂主位上,嘴里还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他说的倒是实话,他对曹操的才华确实很看重,就连他的卧室曹操都可以不经通报就进去,要不然曹操也没有刺杀他的机会!

    正所谓爱之切恨之深,虽然用到曹操和董卓的身上难免显得有些gay里gay气的。

    但,现在的董卓却是犹如一个被负心汉丈夫抛弃的怨妇一样,甚至他对曹操的怨恨,要比袁绍等一众联盟造他反的诸侯们加起来,还要来得深!

    “关东联军如今集结了多少人吗都有哪些诸侯会盟”发泄抱怨了片刻,好不容易恢复冷静的董卓面沉似水,询问起军情来。

    “如今各路诸侯共计一十八路,已经汇聚于陈留郡,推举了袁绍为盟主,总兵力不下三十万众……”谋士李儒走出人群,早有准备的他,开始为董卓一一列举了各路诸侯的名字和实力大小。

    “不过请相国大人放心,联盟军虽然在数量上过我军,但大都是些连刀都握不稳的的新兵,根本就没上过战场,绝不是我们西凉铁骑的对手,这一点上请您放心!”

    “只是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相国先处理一二。”话语一顿,李儒对董卓道。

    “哦文忧且说。”换了个舒服姿势倚靠的董卓,侧躺在座椅上,慵懒的示意。

    “据汜水关方面来报,一日前联盟军方向开始异动,有小股斥候向汜水关勘探,疑是要进军汜水关,请求调派一员猛将,前去镇定军心。”

    汜水关的守将是董卓麾下大将徐荣,虽说并非是一员猛将,但确实是一位极其善于御兵的统帅,若不是信任他的能力,董卓如何会让他负责汜水关所有事宜

    如今,曹操、袁绍的关东联军自从酸枣会盟后攻打汜水关已经有数日了,双方的折损情况都很严重。

    汜水关有六万兵马驻守,而曹操、袁绍等一方有不下于二、三十万的联军,所以在明面的兵力上,徐荣显得非常被动。

    不过,在久经沙场的徐荣看来,关东诸路兵马中,擅长用兵的并没有几个人,算来算去,也只有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等寥寥几路,而其余像徐州的陶谦,冀州的韩馥,北海的孔融,虽说他们是大汉朝有名的士人,但是对于领兵作战,实在是强差人意。

    为此,徐荣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虽说在兵力上远远不如对方,但是徐荣自信能够凭靠汜水关城墙抵挡拖延,此刻最欠缺的,却并非是兵力,而是善于战场厮杀的武将。

    是故,他连夜向董卓请援,希望董卓能派遣能征善战的武将到汜水关助他一臂之力。

    “这倒是唔,何人愿往啊”董卓打



五十九 分兵
    呼哧~

    划啦啦~

    寒风凛冽,呼啸纷扰,卷起旗面抖擞飞扬。

    于酸枣北方的官道之上,掀起漫漫沙尘,透过漫天渲染的尘烟,隐隐可见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快速行军着。

    草草望去,这支军队的人数足以在两万人以上,结成长蛇阵北向而行,首尾绵延数里。

    嘿,那叫一个气势磅礴!

    这批军队,大多数都是或多或少经历过战场杀伐“洗礼”。

    如今,整个旌旗如云,矛戈如林,人马过处,烟尘遮天蔽日,离得老远,就能感受到那股冲天的杀气!
1...1819202122...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