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翻看着安北都护府的户籍册子,孙享福很欣慰,九万三千余户,人口三十二万七千余。这还不算朔州三县一城的,当然,这三十多万人口,也不都是草原上归顺过来的突厥人,光王氏的农奴和最近迁过来的其它世家的农奴,也有近十万人,胡汉比例在二比一左右。
在这个胡人比汉人还多的城市里,汉话,却逐渐成为了主流,因为大雪下来之后,所有人都得猫在城里,他们在干什么呢?
首先一部分人就被善阳的各大作坊招募去了,尉迟宝林的铁匠作坊,直接招募了三千人,王富主持的木料作坊,招募了五千人,再有什么皮货加工作坊,食品加工作坊,煤炭,炭炉加工作坊等等等等,首先就把非世家农奴的青壮招收了个干净。
现在,孙享福手头不仅钱多,资源也多,世家子没办法跟他争,因为牧民都要养活牛羊,需要大量的牧草,孙享福之前组织的千人割草队,囤积了大量的草料在城里,只有去孙享福名下的作坊做工,才有草料发给你,世家子们却没有这样的准备,牧民们在这种时候可不会只认钱。
这些突厥人在以少量汉人为主导的工坊里,首先就要学会听从汉语指令,而他们的孩子们,则是被集中到了专门教授汉语的几大场所,据说,孩子们只要学会了汉话,也能在城里挣着钱,而且,那些教汉话的场所,会给孩子们发吃的,每天至少有一个囊饼和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羊肉汤喝。
有这样的福利在,傻子才不让孩子们去呢!
“周纯,克服困难,再多建一些民居备用,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乞骨仆也会带着他的族人来善阳。”
现在孙享福只要出门,总会前呼后拥的跟着几个人,走到了那一方面,那一方面负责管事的人就得出来听令,周纯属下的建房工程队一整年就没停过,然而,建房的速度,始终是赶不上孙享福治下百姓的增长速度,三万多套民居全部借贷销售出去了,又新建的一万多套,也瞬间被孙享福分配了出去,目前,还有过万户牧民住在自己的帐篷里,不过好在作坊里生产出来的暖壶和煤炉子足够多,他们日夜加班,制造了足够多的存货,基本能保证各个帐篷里的温度比以往他们在草原时高的多。
“不困难,现在还不到这里最冷的时候,兄弟们都干的动,人手我又增加了三千,一万多号人,只要材料跟的上,一天几百间民居还是盖的起来的。”
周纯答了一句,孙享福点点头道,“嗯,大冷天的干活不容易,以后但凡下雪天,兄弟们的工钱涨五成,伙食顿顿要有肉。”
“顿顿有肉?咱们可没那么多牛羊吃啊!”周纯有些愣道,他知道孙享福现在有钱,他自己管着的这一块,也逐渐开始有收益了,可钱,并不能放大物资的数量,牛羊是有定数的。
孙享福看了看发愣的周纯笑道,“牛羊自然会有人给你送过来的,咱们善阳,不需要那么多牧民,而且,那些矮脚羊和体型不够壮的牦牛都要杀了吃肉,让牧民的牛羊,保持种苗优势,喂养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养牛羊跟养猪其实也有同样的道理可寻,体型高大,健硕的牛羊,繁殖出来的后代更肯长,也更健康一些,借着这次草原上的牛羊大集中,孙享福正好给这些牧民手中的牛羊来个种群优化,以后,每年都这样来一次,优胜劣汰,当然,被吃掉的牛羊数量,未必会比这些牧民以往在草原上冻死的多,一旦牛羊没有了冻死的忧虑,繁殖起来的速度是很快的。
后世,草原上一个家庭随随便便就能养数百只牛羊,以善阳的人口,一年消化的了多少牛羊?分出一万户专门养羊,一年出栏几百万头,足够所有人吃肉了,毕竟,羊的生长周期也就半年左右,如果像孙享福所知的,用草料制作发酵饲料,喂养肉牛和肉羊,出肉的比例会比这个时期传统的放养羊多的多,牛都可以做到一年出栏。
养殖方面,孙享福其实已经在招募有经验的牧民做研究了,未来的善阳,圈养会大面积的代替放养,而且,除了出肉之外,奶,毛,也将是畜牧业附加值较高的配套产业。
这些牧民,在几个幸福村的研究人员的帮助下,会逐渐完善这个产业。
当然,草原上不仅只有牛羊,还有马,马作为这个时期的军备必须品,是朝廷非常重视的东西,李世民把这么大块的草原交给了孙享福,在战马数量上面不对他提要求那是不可能的,每年至少为朝廷提供一万匹战马,这是死规定。
这方面,孙享福当然是早有应对,他做事,从来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能够超额,超质量,才是他的风格。
赛马场,会帮他遴选出草原上最好的马种,这些最强悍的马,最终会成为专业负责繁殖的马王,孙享福不仅自己会养大量的马,还会让拿到二类地的那些世家也养马,做马匹生意的附加值可比牛羊高的多,一匹好马,在长安,分分钟能卖出十头牛,数十只羊的价格,这种利益,傻子才看不到。
所以,未来大唐不会缺马,而且会因为马的数量太多,价格一路走低,让朝廷组建骑兵部队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和周纯,孙享福其实说不上畜牧养殖方面的事情,在他的陪同下,孙享福来到了作坊区域,然后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唐奉义这个贪财鬼现在被孙享福任命为了善阳工业区的总负责人,把一个贪财如命的人派过来做总监工,也只有孙享福想的出来。
“老唐,最近人手给你多配了一两倍,弄出来的东西应该不少吧!”
“多,是多了点,不过,也没多多少。”
“没多多少是多少?”
“农具这边,犁耙每天各三百架,家具那边,一天五十多套吧!”
“三百架?五十多套?我怎么记得,没给你派人的时候,加加班,也差不多能到这个数。”孙享福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唐奉义道。
“嗨,谁叫你派的这些人即不准打,又不准骂,他还不太听的懂我们的话,锯个木头都锯偏,师傅们怕他们浪费木料,很多时候都让他们在旁边看着。”唐奉义无奈抱怨道。
木工活,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还真是见都没怎么见过的新奇玩意,他们平时连铁器都看不到几件,树林都找不到几片,那里会摆弄这些玩意嘛!
“不会,就教嘛!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三十个人干一个月,也没有三千人干一天做出来的东西多,所以啊!你要抓住重点,让师傅们先停工,专门教学,锯的专门教锯,凿的专门教凿,每人学会一样,此后,专门就干这一样的活,这就简单了,年前各大世家可是有几十万农奴到安北都护府地界,他们需要多少农具?多少家具?这可都是钱呐!”
“几十万农奴?”
听到这个数据,即便是了解世家实力的唐奉义都有些发愣,孙享福这次的行动,可算是把所有世家的藏奴都扒拉了一遍,以后这些隐户算是暴露在了阳光下,开始为大唐缴纳税赋了,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孙享福会想办法,让他们恢复自由身,不过想做到这点很有难度,孙享福还需要等待机会,慢慢运作。
钱是个很能开动唐奉义脑筋的字眼,他不是蠢人,孙享福只需要稍微做点拨,他就想到了关键,其实,将制作一架犁,或者是一个耙的工序全部拆解开,再按照顺序排列起来生产的话,就是流水线作业了,这是秦朝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的工艺,但多是用于生产军工产品,在当下这个时代,有不少典籍中都可以看到,唐奉义,正是看过这种典籍的人。





大唐农圣 第261章 俘虏到善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把地卖出去了,再来卖开发地的产品,这一套没有什么巧,孙享福在后世见识过成例,只需要比这个时代的人提前想一步,就能赚的够够的。
而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工艺简单化,幸福村也有成例可以学,所以,在经过科学的调配之后,各大工坊的生产力逐渐开始提高,成批量的农具被生产出来。
但这个时代任何的生产工艺在孙享福看来都是落后的,改良农具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比如王富等人研究出来的割草车,只需一头牛拉着它在草地里行走,坐在车上的人摇动齿轮机括,贴着地面的快刀就会飞快旋转,牧草会被锯齿状的刀片隔断,只需要两三个人在后面将割倒的草料捆扎起来就好。
这样一辆割草车只需要三四个人操纵,每天收割上来的草料却是十几个人拿着镰刀也比不过的,效率提升了好几倍,但即便是这样,孙享福也还是不太满意,想象后世的割草机,几分钟开下去,几亩地的草料就割完了,所以,这玩意还得改进。
而草料如果能够快速,简便的被收割上来,就可以在善阳城外实行大面积的圈养,圈养的好处就是繁殖快,长肉也快,少了这些吃草的时候喜欢连根拔起的羊,草原上的牧草也会长的更丰盛一些。
至于什么吊机,铲土车,这些能够帮助平整草原地面的东西,也研发了不少,只等来年春暖雪融,孙享福就能带着几十万人在草原上大干一场。
十月初的时候,赵强终于押解着一帮海上的俘虏到了善阳,足有五千多人。
“你们之中,谁是狗上三田?”
穿着一身貂皮大氅的孙享福端坐在马背上,看着城门口一堆冻的瑟瑟发抖的人道。
“狗上三田?大人说的是犬上三田耜吧!”赵强领会了孙享福的意思,给了属下一个眼神,马上,一个二十来岁的矮子便被侍卫用皮鞭抽打着从人群中赶了出来。
“狗上三田,你们倭国的马棚太子不是派你来朝见我大唐皇帝么,怎么地,你就是这么朝见了的?”
“你,你虽然是大唐的官员,但不可以污蔑我倭国的圣德太子,他叫厩户,不叫马棚。”
犬上三田耜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倒引起了孙享福属下的一阵哈哈大笑,孙享福等众多侍卫和兵丁笑爽快了之后才道,“在我们大唐,马厩和马棚是一个意思,不过我料想以你的智慧,是很难这么变通理解的。对了,你知道你的哥哥狗上二田是怎么死的么?”
闻言,犬上三田耜咬牙切齿的道,“是被你们唐国一个叫孙正明的奸贼所杀。”
“呵呵,知道的还不少嘛!本人,正是孙正明。”
听到孙享福自报其名,犬上三田耜顿时双目充血,就要向孙享福扑过来,不过,才迈动步子,就被赵强一脚踹在肚子上,顿时趴在地上吐了口血。
“你一定很想杀我报仇,这一点我知道,但如果我是你,我会更想杀了那个马棚太子,知道为什么吗?”
看着孙享福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犬上三田耜满脸疑惑。
“因为你哥哥奉他之命来大唐朝见,最终落了个惨招杀害的下场,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利益,反而指责你哥哥是个罪人,称赞我大唐杀的好。
然后,又派你来大唐朝见。结果你知道了,你又成了我的阶下囚,那么,你知道他是怎么对待你们犬上家的么?”
自从被俘虏了之后,犬上三天耜就几乎与外界隔绝了,谁又会无聊跑来告诉他一个囚徒外界发生的事情呢!所以,孙享福的话让他很期待的同时,又很害怕,因为,结局很可能不好。
“要说,这个马棚太子也真做的出来,竟然将你们犬上家定为倭国叛逆,满门抄斩,以向我国陛下表示他的清白,在我大唐要是有这样的君上,恐怕没有一个臣子敢入朝为官了。”
孙享福慢悠悠的说着,却是让跪爬在地上的犬上三田耜心里天翻地覆一般,‘满门抄斩’四个字一直在他耳朵里回荡,相比于只是杀了他哥哥的孙正明来说,厩户已然更让他可恨。
“噗。”
一口鲜血狂喷出来,犬上三田耜死狗一般的晕倒在了地上。
“怎么样?我赢了吧!十贯钱拿来。”
孙享福笑着朝赵强和张轲摊了摊手,两个护卫头子顿时脸色一黑。
“那个,大人,属下从岭南远来辛苦,这十贯,还是免了吧!”
“嘿哟,你说的好像跟着大人忙前忙后不辛苦似的,呵呵呵,大人,我这个也免了吧!”
看着两人一脸谄媚的笑容,孙享福很是得意,原来,刚才他们是在打赌,犬上三田耜听到孙享福编的这个故事之后会不会气的吐血晕倒,结果很显然,孙享福赢了。
“行了,看在你们平日里办事还算利索的份上,这十贯钱就让你们赖掉了,把这个狗上三田押到牢房里去,其余的人交给老唐,咱们桑拿馆搓背去,正好,你给我讲讲岭南那边的情况。”
孙享福打了个响指,便调转了马头回城,这些俘虏的身份其实此前在岭南大多问清楚了,能够派上用场的,其实也就犬上三田耜。
不一会,三人便到了桑拿馆,这里的场所在善阳城现在有很多家,高档的已经配上了年轻的胡女帮忙搓背,低档的,则是跟热水澡堂子差不多,自己泡,自己蒸,自己搓,但无论什么档次的,生意都很好,因为大冬天的出一身汗,会很爽,吃东西胃口都好的多,为了改变胡人冬天不爱洗澡的习惯,孙享福让属下的管事们给各个工坊的工人都发了低档桑拿馆的免费卷,等他们习惯了身上干净利索的感觉,几天不洗,自然会不舒服。
不一会,一个独立的蒸间内,三人各自缠了条毛巾蒸上了,赵强也开始跟孙享福讲起了岭南的事情。
岭南的训练基地已经转到崖州去了,白云湖现在就是一个专门种地的地方,而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崖州的训练基地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从各路招募过来的人手加起来共有千余人,除了维护基地日常运转的人手和水手船工之外,有八百人在赵龙看来,训练已经达标,至于他们的战力,登州外海的一战已经证明了。
有十艘水轮船配置的赵龙,加上冯盎的十几艘五帆快船,总共不到三千人,就几乎零损失的打败了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加上王麟的五方联军,即便是过万人规模的水军,在这些配备了大量射程较高的床弩的快船面前,也不堪一击。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海战,在装备跟先进的情况下,基本是可以碾压对手的,而孙享福,只需要用八百人,十艘船,就可以获得制海权。
这对孙享福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要知道,长安的水轮船作坊可是一直没有停止过水轮船的建造,而且,还招收了不少灾民,扩大了规模,现在一年最少可以产出万石以上的水轮船三十艘,而杨顺水现在已经开始研制载重两万石以上的大海船。
两万石听上去可能很多,但是换算一下,载重其实也就一千吨多一点,在后世,一般出海的渔船载重都能超过千吨,比较大型的有八千顿,货运大轮船更是达到了十几万吨,不过以风帆为主动力的船,这么大已经是极限了,再大,速度会变的很慢。
“赵龙自己有什么想法?”
“大哥的意思,继续往远处探索,把值钱的东西,都找摸回来,您这不是缺人么,咱们的船可以去那边抓很多土著回来。”
“这个倒是可以有,不过南边抓来的人别往北方送了,他们不适应这边,就放在崖州开垦种地吧!东边几个小国的矮子们耐寒,多往那边跑几趟,能抓多少抓多少。”
“嗯,东边那些人比南边那些人聪明些,好用。”
“弄人是一方面,建立稳定的航海渠道也很关键,等今年的新船下水了,你们组织起来,再走一趟天竺那边吧!多带些咱们的特产过去,也把咱们紧缺的物资多拉一些回来。”
其实天竺那边也就矿物是大唐比较紧缺的,孙享福让他们往远海走,还是希望他们累积航海经验,最终能够安全的抵达南美洲,那些能对抗灾害,促进工业发展的作物,不取过来,孙享福总是不安心。
“对了,我去信让你们放的那个渊盖苏文,是个什么样的人?”孙享福突然想起那个让王浩专程跑了一趟善阳的家伙,问道。
“此人武艺了得,在海上的时候,他属下的人都快死光了也不肯投降,要是不新罗,百济的那帮人先降了,他还不肯罢手。”
闻言,孙享福又问道,“他属下还有人在俘虏中吗?”
赵强答道,“您去信只说放他一人,我们就只放了一人,那些俘虏中,至少还有上百人是他的亲卫。”
孙享福点点头,转头看向张轲道,“回头好好审一审,我感觉里面有事情。”
张轲答道,“嗯,这事我回去就办,那个倭国的狗上田呢?”
“这个人可以好好的利用利用,他是倭国顶级的大族子弟,从他口中我们能了解倭国所有的情况,以为他复仇为诱饵,相信,他会有很多话对你说。”
诈犬上三田耜一下,孙享福自然是有目的,如果天竺那边是有好的矿物的话,倭岛,则是盛产大唐紧缺的贵金属,金,银。而偏偏这个时期的倭国人开采冶炼技术都不到位,这种便宜,孙享福要是不捡,岂不是天理难容啊!




大唐农圣 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孙享福在后世的时候也看过几本穿越小说,但一般很少看的下去的,尤其是唐穿的,主脚回到唐初,一上来就抄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人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种感叹国无良将的诗句,而且,还是当着唐初的猛将念,真够呛主角是怎么活下来的,或者说,作者根本不知道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
孙享福就从来不敢念这样的诗,因为唐初的武将真的很猛,这样的诗念出来,是要被啪啪打脸的。
十月中旬,善阳大雪没膝,十余骑快马自草原雪地跋涉而来,带来了李靖的捷报。
颉利没有逃脱他的命运,比历史上早了一年就被李靖生擒了,这一战,唐军以极低的代价斩杀突厥万余顽固份子,俘获突厥青壮士兵九万余,随军牧民十三万,牛羊百万,财货无数。
看到这封战报的时候,孙享福高兴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它对善阳的意义很大,去除了这个不安分的家伙,安北都护府地界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好几倍,开心的同时,索要俘虏安置权的奏折第一时间就写好发往了长安。
颉利一除,大唐向西通道大开,整个北面,西面版图连通,他安北都护府可以直接向西输出产出,未来,北地的经济形势必将大好。
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几乎是同一时间进长安的,李世民那一声叫好声差点把自己的下巴喊歪了,而朝堂上,所有的大臣都惊呆了。
咱大唐什么时候发动对突厥的战争了?
而且还这么堂而皇之的大胜了?
胜仗,永远是提振国民信心的最佳良方,同时,也是震慑宵小的不二法门。
世家系的官员在李世民将所有的安排有选择性的讲出来以后,心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是什么让皇帝这么有信心,在大雪天,一万多骑就敢突袭颉利的十万大军?
皇帝是个不顾后果的冒险者吗?
世家子们有些担忧,同时认清了一个事实,大唐连最强大的突厥都灭了,军力当世已然无双,而且,皇帝敢冒险,也就是说,惹急了他,是敢对他们这些世家子挥屠刀的,所以,以后做人得老实点。
和历史上一样,李世民灭了颉利之后,在大唐的内部威望极高,那些原本还在暗地里骂他得位不正的人,那些对他阳奉阴违的人,全部都闭嘴收敛了,这才有了贞观四年后,大唐经济快速起飞的局面。
对此事同样震惊的还有远在漠北的夷男,他刚刚平灭了突施骑部,得民数万,现在,他手中掌握的青壮男丁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万,总人口,更是达到了五十万以上,比之突厥没有分裂以前,也差不了多少,而且所掌控的版图差不多是后世内蒙古的一半加上整个外蒙古,东西南北各数千里。
“东珠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她说要在善阳城学习汉人的歌舞,我等劝不动她。”
“汉人的歌舞?”夷男眯着眼睛看向了此前他派去善阳的仆人刺哈儿道。
“是的,她正在跟善阳的都督夫人学习歌舞技艺,说是要回来之后献给族长您,还让我们带回来了很多铁器和善阳城的特产。”
仆人没有办成夷男交待的事情,却并不害怕惩罚,献宝似的说了一句,便朝帐篷外喊了一嗓子,顿时,很多他的随行人员便抱着东西来到了大帐。
“族长,这是善阳制造的铁锅,还有,这些,是善阳制造的剔骨刀,用来割羊肉很方便,还有,这种咸咸的豆酱,里面有很多盐,添加一些到煮羊肉的锅里,羊肉就会变的十分美味,吃完之后身上也更有力气,这一块一块的,是茶叶,用一小坨,就能泡一大锅绿绿的茶水,能解油腻,还能泡在牛奶里面喝,加点蜂蜜,或者善阳的白糖,味道绝佳,还有这些坛子里,都是喝一口,就能全身暖和的烈酒······”
这个仆人只在善阳生活了三天,说起这些来的时候,就滔滔不绝,连东珠都因为善阳的种种事物,而不自觉的忘记了她的羊羔,何况是一个仆人,现在,他就巴不得再领一个去善阳的差事,在那边好好的吃喝几天。
夷男看着帐篷里琳琅满目的东西,要说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此刻,他还是一个英明睿智的部落首领,脑海里不自觉的会想到,这些东西背后的事情。
李唐跟前隋太不一样了,他们居然这么轻易的击败了颉利,甚至放弃了之前找他联合的计划。
而且他们居然敢将一座如此富裕的城池置于距自己还不到五百里的地方,这得是有多么的自信?
难怪回纥部在收到了自己平灭突施骑部的消息之后,居然没有派人过来向自己表示臣服,而是向李唐称臣了,李唐建国才短短十余年而已,究竟强在那?这是夷男很想搞清楚的事情。
1...107108109110111...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