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当然,买东西不能以单价论,这个道理这个时期的人还不太懂,比如,造一台车,需要一间造车厂,但造十台车,却还是只需要一间造车厂,而且,当制作技术成熟,上了轨道之后,制作成本就会不断降低,现在让杨顺水再带着人造一艘一模一样的船出来,他绝对不用耗时七八个月,更加不用一万多贯的成本,算上孙府工坊出的这些精铁配件,整艘船的造价也不会超过八千贯。
“怎么,邹公可是觉得贵了?在下可是说的实价。”孙享福故意道。
“呃,那个,此事,稍后我们再商量,不过水手船工我可以先派给你试航。”张公谨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虽然他的出身也不低,当官这么多年,家里积蓄也不少,但弄个一两艘或许还成,弄几艘的话,他的财力可就负担不起了,至于水军,一年的军费也才十万贯,大头在张亮哪里,分到他头上的,也就够造一艘船的,在任何时代,玩水军都是最烧钱的。
孙享福都不用留张公谨吃饭,便见他一骑绝尘往城内跑了,秦琼和孙享福大致猜到了他的心思,也没多做理会,在望江楼一边吃喝,一边商量起了自家的事。
“翼公,在下此次南下若是成行,最快也要几个月方回,如果田地里种的西瓜,胡瓜,棉花等成熟,还请翼公组织庄户,按照孙大力他们的要求进行收割保存,另外,家中诸多产业还请翼公拂照。”
开年后孙享福在幸福村住了三个月,对于后续的发展,自然是跟村民们讲了个清楚,今年幸福村各项产业全面开花,尤其是养殖业,仅一个春上就输出了十几万只鸡苗,数千头猪崽,鱼苗更是多达千万尾,赚的更多的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觊觎。
不过,他所做的产业,都只是抓核心技术,赚最上游的钱,放了大部份利益给承接他培育出来的种苗的皇家,至于惠及全民,还得等一段时间。
“放心吧!今年陛下的主要政务就是肃清内部,那些鬼魅魍魉,不敢跳出来闹事的。”秦琼给了孙享福一个安心的眼神道。
陪秦琼用过饭,孙享福又回到酒楼的房间跟虞秀儿商量南下的事情。
“夫君所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早有谋划?”在正式跟虞秀儿提出自己要南下的事情之后,虞秀儿很是不解的道。
码头上的大船她可是看到了,如果孙享福在七八个月前就已经让人着手准备造船的话,那就还在他们相识之前就在筹备,他南下到底有什么目的,却是叫虞秀儿好奇。
“是的,有些东西我要去取来,不过这次不会太远,快的话,几个来月就能回来。”孙享福看到虞秀儿很不情愿的样子,解释道。
“这么说,还有下次了?”心思越发细腻的虞秀儿闻言,继续问道。
“呃,应该会有吧!不过下次肯定会带你一起去。”孙享福心虚的道。南美洲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能改变这个国家国运的东西,他当然也想去取来。
“我先前听君买说,南方现在可不安稳,他正好可以过去大干一场,难道夫君不怕有个三长两短······”虞秀儿担忧着,没有继续说下去。
“呵呵,大多数时候我都很怕死,但有些事情,我是一定要去做的,因为那关乎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孙享福面色坦然道。
他或许并不忠于李世民,但是他绝对忠于这个民族,所以,为此冒险,他没有任何犹豫。
其实,就孙享福现在做的事情,已经很大程度的在改变这个世界了,成规模,集群化的养殖,嫁接种树,育苗播种,这些东西如果铺开来,大唐农户的产出能够提升好几成。
只是对于陌生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还无法理解,本能的拒绝,尤其是掌权者李世民都还没有理解,所以,他只能一步步的先自己弄,让别人看到成果,之后再跟进。
现在,李世民只是看到了渔场,鸡场,猪场的成果,所以,他没有反对育种。等下半年他看到了精耕细作以及种植新作物的好处,他就不会再反对孙享福的育苗计划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唐的农业就真的会进入一个大变革时期。
“妾身一早便知夫君心中有自己的道义在,不然,当日也不会出言教训武元庆。只是······”
虞秀儿的眼神中有怀疑,孙享福看到了,但也无法做出解释,随着时间越久,他弄出来的无法解释的东西会越多,去交趾或许还能编个理由解释,去南美洲怎么解释?
与此同时,太极宫的御书房中,张公谨正将孙享福这艘水轮船的好处逐一与李世民分析,最后,说到造价的时候,李世民却是哈哈一笑道,“弘慎且莫信了那小子的话,最多给个六七成便好,不过,我大唐此时的战略重点应该在北方,船务之事,需得暂且押后。”
“陛下说的是,臣也是见猎心喜了。”
“对了,那小子处心积虑造船,却不知所谓何事?”李世民想到此节问道。
“臣也不知,不过此船适合远航,乃是海船,他造此船应该是为了出海。”张公谨答道。
“嗯,朕回头传他来一问便知,另外,朕想派韦叔谐和李公淹去岭南,你麾下水军可堪调度?”
“陛下要用,水军自然随时可以开拔,只是,冯盎真的要反么?”张公谨嘴上虽然这么问,但李世民却是能看到他脸上的不相信,大唐几乎没有将领愿意南方发生大的战乱,在哪里,可能不打都会死三成。
而且,冯盎若反,会引起大唐各方反叛势力一连串的反应,因为冯盎掌握的地盘太大,一旦开打,必定会旷日持久,那么,潜伏的那些反叛势力以及如狼似虎的几个邻国一定会趁势来攻,夺取利益,到时,情况好,便再来一次比隋末时期还乱的混战,情况不好,大唐将会被诸多势力瓜分亡国。
“弘慎可有教朕?”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才问道。
“臣以为,莫说冯盎现在还没有反,就算是反了,陛下也暂时不宜与其动兵,一旦南边打起来,颉利和突利就不会在西域交战了,应该会往关中扑来。此外,江夏郡王初到幽州,高丽人也会趁机······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陛下没有解决北患之前,应该拉拢安抚冯盎,是以,韦叔谐和李公淹持节去岭南安抚封赏或可,但却不能带兵。”张公谨建言道。
“弘慎之言倒是与玄成所言相当,且容朕思之吧!”
李世民送走了张公谨,很快,就让人去孙府传旨,孙享福这小子造了什么船他其实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这小子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发财的路子。





大唐农圣 第110章 经营之道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收到了李世民次日散朝之后丽政殿见驾的旨意,所以最近习惯早起的孙享福和席君买赵龙等人做完晨练之后打算去东市逛逛,顺便也看看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的铺面。
“孙大人,您来了。”
至尊皮货的店铺中,杨秋专门安排了自己属下一名叫沈三元的吏员亲自来打理,此人见孙享福过来,立刻出迎道。
孙享福嗯了一声,便在他的带领下往店铺里走去,铺面不小,大约三四百平,装修也极尽奢华,此刻虽然是早上,但店铺里有不少人,许多和望江楼服务员装扮差不多的女服务员在给顾客们推销皮货,并伺候她们试穿。
“销售情况怎么样?”
“启禀大人,好的很,两天时间咱们的存货就卖出去快两成了,昨夜盘账,流水差不多有三千多贯。”沈三元答道。
“才三千多贯?拿账册来。”孙享福闻言眉头一皱道。
不一会,孙享福便知道了原因,将账本往沈三元怀里一丢道,“我说定价至少是成本的十倍,可没叫你们掐着十倍的价格定啊!你看看,这手提包,完全可以定到八贯十贯嘛!还有,高跟鞋,以后不准有三贯钱以下的,普通皮货铺子的皮靴都卖到一贯以上了,咱们的价格居然也才一两贯,对的起至尊皮货这四个字么?”
牧业司这段时间生产的储备货物都快过万件了,卖了两成货出去,也就是说至少一两千件,平均一件的价格才两贯不到,太低了,不拉开与普通皮货的价格,高大上的感觉就体现不出来,更加对不起每一件商品上至尊皮货一朵牡丹花和四个篆体小字的标志。
“可是,价格已经订出去,现在涨价,恐怕一些顾客会有怨言。”沈三元郁闷道。
在他看来,三百贯的东西卖出三千贯已经是了不得的暴利了,按照孙享福刚才说的定价,何止二三十倍。
“怨言?用过咱们产品的人大概只会夸赞,如果别的评价太多,就是咱们的产品设计不够好,再说了,商品都是明码标价,他们自己挑选的,不好的话客人不会要。如果你要一个给客人解释涨价的理由,就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每年的产量可是有定数的,错过了,就再没有买到的机会了。”
“可是,咱们储备的货物还有很多啊!而且,后面还在加大生产,到时候······”沈三元老实巴交的道。
“就这点货,还多?长安一百几十万人口,勋贵世家和富户至少占十万,你们现在才卖一两千件货物出去,市场占有率连一cd不到,需要担心积货卖不出去?先给你们定个小目标,一年之内,让所有长安的富人至少拥有一两件咱们的产品,二十万件,牧业司的工坊今年造的过来么?
而且,谁说只有长安一地才卖这些商品了,明天,我会直接让人拉走你们库房五成的存货,到时候洛阳,扬州,甚至蜀中,都会分销一些出去,所以,你得把价钱往上提,不然,要不了几天你们就真的断货了。”
闻言,沈三元再不敢提出不同意见了,他并不是生意人出生,又哪里懂得什么市场调查,这方面,孙享福都不用调查,通过每次开戏的时候,往望江楼订桌的订单就知道长安富人的大概数量,每次客满都将近过万人,有大部分人因为去的晚而订不到位置,需要服务员好生解说。
而且,不是谁都有出门挤人看戏的习惯。像魏征,孔颖达这一类的,就从来没去过望江楼。但是,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都有穿鞋子,提包包的需求啊!
想象一下,一个公文皮包提着,总比用布袋子装着公文卷宗之类的好的多吧,而且,皮包有时候能防雨水,还不会像布袋子一样,轻松一压,里面的东西就变形,出印子,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麻纸可不是那么牢靠。
在经营和摆设上面指点了沈三元一些之后,孙享福又来到了皇庭家私的铺面,情况同样叫孙享福不能满意,首先是定价问题,家具这玩意买一次就能用好多年,而且,这个时期的工匠很实在,东西都打造的特别牢固,所以,基本都是一茬子买卖,这个价格,应该要比至尊皮货产出的那些消耗品更离谱才对,但他们,却同样是掐着十倍左右的利润在卖。
其次,孙享福当初叫他们模仿孙府工匠打造的家具打造,这几个月下来,他们就真的只造了孙府里面有的那些东西,而且,还并不全面。
“那什么,赵书吏是吧!从现在开始,把你们铺子里的价格牌全部撤下来,加三倍,挂上去,另外,通知工坊,挑一些技术精湛的工匠出来,组成几个研发组,一组专门研究能够带给人方便的新式家具,一组专门研究如何提升家具的舒适度,还有一组,专门研究打造供儿童玩耍的消耗性玩具,产品要新,奇,舒适,实用,好玩,面面俱到······”
孙享福直说到日上三竿了,才领着席君买和赵龙往皇城方向去,相信金给孙享福的这一番教育,只要这两个负责经营的人领悟到了他所说的一半,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的生意都会走上正轨。
留了席君买和赵龙俩人在自己的衙房喝茶,孙享福揣着自己的穿宫腰牌便去了后宫。
“微臣拜见陛下,皇后。”
丽政殿中,长孙皇后正和李世民一起吃早饭,孙享福来了,两口子也没停。
“说吧!造船要干嘛?”
“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读书么,所以,微臣这段时间除了种田之外,也没闲着,看了不少书,尤其是汉史,其中有一点微臣很不解,就是汉武帝为什么不惜代价的攻打交趾蛮荒之地,一时想不通就记在了心里。
最近臣在望江楼听到一个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种水稻,穗长谷多且耐旱,一年可产几季,交趾的人们根本无需种地,田地里的粮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这才明白,原来汉武帝打交趾,是为了粮食。”孙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说,你去年的时候就叫蓝田县的老船工杨顺水开始造船了,那个时候你都还没当官呢!读的那门子书,竟敢谎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个时候造船当然是为了捕鱼啊!当时想着渭河的鱼比村前小河的鱼多,是因为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还大无数倍,里面的鱼肯定比渭河的鱼多无数倍,所以······”
李世民闻言险些绷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会想,在海上捕鱼可不是易事,一个不慎,连人带船都会被风浪卷走,你这么怕死,敢下海么?”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着派几个捕捞手去干就成,不过现在敢了,陛下,汉武帝打交趾,是为了粮食,交趾有一种生长周期很短,两个来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将其引进到大唐。”
闻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着孙享福道,“端的是无学,即看了汉史,知道汉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为何想不到,那些粮食只有在气候常年温暖的交趾才长的好,若是引进中原有用,汉武帝又何须劳师动众,耗费大量兵力在一处蛮荒之地。”
“陛下,其实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气候温暖的地方,比如岭南,崖州。”孙享福提醒道。
以汉朝的水利情况,北方能有多少水浇地才怪,当时岭南被称之为南蛮之地,由越王实际掌管,就是江南地区,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口稀少,是经历了后来三国东吴政权不断的对少数民族的清剿和数十年的汉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稳定下来,成为汉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汉武帝时期,就算引进了占城稻,也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因为那时国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这种水稻对他来说有些鸡肋。
可现在,好吧!孙享福一提到岭南,李世民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以前还真没觉得岭南有这么重要。
“岭南之地或有叛乱,你可还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开口道。
“呃,臣连大海都不怕,何惧区区叛乱,而且,陛下不是说了么,或许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乱。”孙享福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道。
他很笃定岭南不会发生大的叛乱,因为后世的影视剧基本没有提起过,即便是真的有叛乱,他难道不会避开?
就目前的造船水平,他不认为海上会有比自己设计制造的这艘五杆水轮船跑的还快的船,要知道,五杆帆船即便是在近现代,也是了不得的海上航行工具。
“倒是难得从你小子身上看到气节这两个字,既然你要出海,那便顺路帮朕去岭南打个前站。”
好吧!孙享福确定李世民的心思仍然没有在占城稻上面,他认为前汉都否决了,必定是此物有什么缺陷,古代读书人嘛!最喜欢以史为鉴了。
“陛下请吩咐,只要微臣这小胳膊小腿应付的过来,必然死而后已。”孙享福有些无奈的道。
“帮朕送些财锦和新式的农具去岭南,看看冯盎会有什么反应。”
工部现有新式农具主要是曲辕犁,水车,这两样东西还是孙享福设计的呢!不过岭南多山,蛮民好打猎,耕种技术比汉人还不如,这两样东西倒是他们稀缺的。
“呃,原来是送礼啊!这个微臣在行,依臣之见,至尊皮货的产品,皇庭家私的产品,其实都可以给冯酋长送一些······”
“你小子住嘴,朕这是赏赐。”李世民闻言又起了真火,打断孙享福道。
他堂堂一个皇帝,何时需要给臣属送礼讨好了,面子问题,必须不能让步。
“哦对,是赏赐,如今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的存货不少,生产还在日益扩大,陛下应该多多赏赐给大臣们一些才是。”孙享福闻言,不好意思的换了个笑脸道。
“无有功劳,朕为何要平白赏赐大臣们?”李世民看到孙享福这副嘴脸,就知道里面有事情。




大唐农圣 第111章 起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孙享福果然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拱手道,“陛下您想想看,穿戴和使用您赏赐的物品,对大臣们来说肯定是一种荣耀吧!但当大臣们发现这种荣耀花钱也可以买的到的时候······
呵呵,微臣觉得,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的产品价格,还可以往上涨几倍。”
闻言,一向不爱插李世民话的长孙无忧再也绷不住了,怂肩笑了一声,又掩嘴看向孙享福道,“你小子,也太贼精了,那些大臣们被你坑了,只怕还觉得很值。”
“呃,做生意嘛!讲究个你情我愿,而且,陛下和娘娘没事的时候,也要多穿戴至尊皮货的产品显露人前,这对提高品牌的档次很有帮助。”
“朕看你这脑袋尽用在这歪门邪道上了,没事就先下去吧!记得办好朕交待给你的差事,稍后旨意和赏赐的物品都会送到你府上,要尽快成行。”
李世民表情复杂的白了孙享福一眼,便让他下去了,等孙享福出了大殿,他才对长孙无忧道,“林业司和牧业司开的这两家铺面已经开张了,经营情况怎么样?”
长孙无忧满意的一笑回道,“两家铺子每日的盈利都高达千贯。”
“日盈利千贯?”
即便是知道这两间铺子可能会赚大钱的李世民闻言也惊着了,日盈利千贯,一个月就是三万贯,一年就是三十几万贯,两间,一年七八十万贯,快有大唐税收的三成了。
“观音婢,长此以往,这天下的钱,会不会都被咱们赚尽了?”往下算了几轮账之后,李世民有些发蒙道。
“不会,后宫近来挣的钱不都花出去了么,那些赚了咱们钱的人,又会被别人把他们的钱赚走,除非有人只赚不花,不然,所有人都会从这个过程中受益。”长孙皇后摇头道。
“呃,你是从那听来的这套理论?”
“还能有谁,孙正明呗!他此前给臣妾上了个奏章,除了这些,还提到了商税,他说,大唐不能只抓着最穷苦的农民来收税,应该从赚钱更容易的商人身上收税,至少要多开设榷场,规范交易范围,让邻国邦交跟大唐有稳定的交易市场,不过此事涉及朝政,陛下若是不问,臣妾是不会提的。”
后宫不干政,这是本份,所以,即便长孙无忧认为孙享福说的有道理,也不会向李世民建言。
大唐真正的商税法是唐德宗时期才开始实行的,在此之前,只有执行并不严格的关市税,就是说,只有在过关,和朝廷设置的榷场交易的物品,才会有人收税,这基本就是只针对国际大宗贸易收税了,因为大唐内部货物,如无必要,基本不会过关,也不会有谁傻乎乎的专门跑到市场去交易。
孙享福其实也就顺嘴跟长孙无忧提一提而已,在突厥没有消灭,与西域诸国的商业道路没有全部打通之前,大唐的商业还并不是很发达,而且,想正真把商税收上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大因素就是大商家都有世家背景,你要收他们的钱,他们会集体反对,在朝堂上给你闹。
第二大因素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抓税收这件事,大唐现在识字的人连半cd不到,哪里能找到这么多能写会算的人帮朝廷收税,而且,养这些人的费用有多少?收税的成本有多少?一些小额的税收,几十文,几十文一笔的记,可能收上来的钱也就够买个笔墨纸的,所以很不现实。
孙享福这道奏章的重点其实是想李世民多修建一些可以征收商税的国际性榷场,由朝廷指导一些货物的交易,据他所知,大唐目前为止,并没有与任何邻国设立稳定的交易市场,其实,这对产能日益扩大的大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未来的一两年,孙享福可能会将大唐的农业向前推进一大步,仅凭大唐内部的一两千万人口,根本消耗不掉大唐的产出,所以,需要提前铺一条路,给这些农产品建立一些输出端,就好像孙享福建立望江楼一样。
没有望江楼,幸福村就不可能做成这么大的产业,产品不能大量,高价的往外卖,那生产这些的东西的人,顶多也就自己吃个饱而已,一旦卖的出去,整个就被盘活了,幸福村可以通过到手的钱,购置和研发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使自身更好的发展。
如无意外,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大唐的粮食价格将会降到一个可怕的程度,孙享福比较关心农作物的历史,知道整个历史上,粮食价格最低的时期就是贞观朝,丰年一斗米才三四钱,这是什么慨念?一斗米大约十二斤,等于是一文钱可以买三四斤粮食,而现在的粮价,斗米差不多要六七十钱,也就是说,会跌二十倍。
然而,这么低价的粮价,除了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之外,却并没有让这个国家累积下多少资本,因为,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人不懂得用粮食产出来换取其它的东西,假如这个时期的大唐用粮食去换草原上吃不饱饭的人口,那么,不用发动战争,草原上大部分小部落就不存在了。
也正是因为贞观朝经过两三年的艰难期之后再也不缺粮食了,所以,很多人吃饱了撑的人去造反,这与地主阶级收不到利益,暗中推动不无关系,也有可能是天下无敌之后,大唐最顶端的那些人们都太寂寞了吧!
不过,这一切,都注定不可能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走了,因为孙享福这个变数出现了,今年,他就成功的让关中少了数十万亩种粮食的田地,未来,可能会是百万亩,甚至更多,当大家不集中种粮食之后,那么这个世界就更加丰富多样了。
1...4445464748...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