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书中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泠
星妹妹从小在崔家长大,母亲大姐最担心的事消除后,就还是一家人,一家人一家门之内,嫁娶还不是一家?那也没什么出嫁入赘之分了。他要是和她成亲,将来真让个孩子姓上官传香火,只要他坚持同意,崔家有大哥小弟,也不差他的一个孩子。
可是义诚大君最后却和他说:他愿意嫁给神仙姐姐和亲!
和亲!
天哪,是和亲呀!一个王子嫁到大燕来,一来符合星妹妹坐产招夫的条件,二来于大燕也是一件极体面极有利的事。
而高美国的皇帝有六个儿子,嫡子封大君,庶子封君,大约就相当于大燕国的亲王爵和郡王爵。其中元配皇后生了二、三王子,而义诚大君是继皇后所出的六王子,虽然倍受高美国皇帝宠爱,却基本不用继承皇位的。
鉴于此次扶桑征高美,高美王朝若不是在最后关头得上官星所带领的燕军相助,几乎就要流亡了。
高美国皇帝见上官星武功绝世,且能征善战,小儿子又死求活求,若真能与天/朝和亲,于国也是个助力。至少,高美国若有危机,她身为儿媳妇总不能不管吧?于是,他就默认了义诚大君的狗皮膏药犯痴倒贴行为。
这一切,上官星还不知道,崔旻是不可能告诉她的,他想要是星妹妹真动心了怎么办?义诚大君一个愿意和亲的嫡出王子,长相又遗传了高美国继皇后的优点,条件真的不错呀。
他只有一路紧盯破坏。
义诚大君被崔旻这么一讽刺,不禁有些委屈,大燕国的世家门阀公子确实也不将一个小国的王子看在眼里。狐裘虽不稀奇,可是这是他猎到的第一只大的战利品,他向来珍爱,所以才想给心上人用的。
上官星却淡淡道:“旻哥,义诚大君远来是客,你不要失了国体。”
如此一路啼笑皆非,不日抵到安阳城十里外。皇帝允旨,从永安门直入京城,经永安街、长宁街、北市直入皇城晋见。
上官星知道,这是大燕打了胜仗,朝廷要宣传一番,于是到后方,招来雪霏服侍换上武将红袍银铠甲,披上红披风,手持御赐宝剑,跨着乌云骓,整了军容阵形,才肃然进城。
正值深秋,黄花满地,城中百姓夹道,上官星红衣当先一骑,近卫女兵雪霏、十名黑衣楼出身的黑甲近卫军、又有规模达百人的武装到牙齿的精兵——特种直属连队,以及高美国义诚大君的车驾、远征军底下各营拖着长长的队伍进城。
上官星容颜风华之盛,世间绝无仅有,百姓原就对这位少女将军好奇,这里亲眼所见,几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宫魏峨,天子高坐明堂,百官位列。
“宣云麾将军上官星、高美国义诚大君晋见!”大监拉长了嗓音。
上官星卸了兵器,拾阶而上,红色披风迎风飘扬。义诚大君则跟随在她身侧,好奇地看着大燕国的魏峨皇宫,他突然觉得高美国的皇宫真的太小了。
过不多时,百官见一红衣银甲少女魏然步入殿中,身姿挺秀,肤如明玉,容颜之盛犹似天仙。
而她身边跟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唇红齿白,五官也是世间罕见的精致,一身高美国的王子服饰。
“臣,上官星,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义诚拜见天/朝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分别下拜见礼,皇帝语带喜悦,令其平身。
“高美国遭倭寇入侵,百姓流离失所,朕尤怜悯,今爱卿为朕分忧,朕心甚慰。”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上官星抱拳道。
皇帝道:“朕听闻倭寇素来难缠,化整为零潜于沿海,只不断侵扰,不知卿如何破之?”
上官星奏道:“禀陛下,倭寇化整为零,我便以勇士化妆与高美国本土兵士一起潜于民中,摸清虚实,以游击对游击,小股各个击破。为防止战法实力泄露,打草惊蛇,在大决战之前,对于任何见过我军的倭寇斩草除根不留活口。两月前,臣以女子身份假装被掳,因长得不错被献于倭寇大头领,借此潜入倭寇大本营,盗得倭寇全部底细,我迅速调潜军队与高美军队联合作战,一举歼灭敌寇。”
“妙哉!”皇帝拍膝赞道,“卿果然智勇双全!”
皇帝因此晋封上官星为正二品征东将军。又有义诚大君朝贡,献上高美国特产千年雪参等礼品,皇帝让礼部招待他下了朝堂。他一个异国王子,也不便留在大燕的朝堂上。
……
上官星谢恩、义诚大君离开之后,又有徐尚书道:“陛下,上官将军此次虽一举歼灭高美国倭寇,然则,倭寇灭了这次,下次还会有新的倭寇侵扰,这如何是好?”
诸葛渊看了看徐尚书,知道他是老顽固,又向来对于女子进朝持强烈地反对意见。上次,上官星救驾又保下黑衣楼刺客的性命,他已然与上官星十分反感。这次上官星立下大功,他无法否认,现在说出这点忧患其实有为难上官星之意,就是说她这点功劳治标不治本。
大燕国的倭患虽然不重,不像高美国一样泛滥成灾,但在东部沿海也是受到侵扰的。
又有徐尚书一系的臣子说要内迁沿海渔民,封锁海岸线。
诸葛渊上前奏道:“倭寇之患其实在于海,若能组建强大的水师,护住海岸,此患可除。”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参加了征文大赛,居然入围了!求票ing!
电脑端网页投票点击进入
手机投票点击进入
我的文在现组,文文马甲为《[快穿]书中游》,投票好像不要币,但需要月石,若亲们有月石就请帮个忙哦!
当然,比赛高手如云,我的文还有很多不足,若亲们看得顺眼、开心就投我一票。
我又宣传来了!
这个小故事真的快完了,还有四章,我缩了。我誓再也不写那么长了!
[快穿]书中游 第98章 恶毒妹妹难当二十八
徐尚书和诸葛渊本就属于不同道的,一个是勋贵的优秀子弟,一个是清流文臣,刚好在他削上官星的脸时诸葛渊暗中相助,他要说事。况且,上次诸葛渊讽刺徐尚书,他早就在心里去了。
于是,徐尚书反问道:“组建水师可是要多少银两?文昌侯不在户部,才站着说话不腰疼。”
上官星经历多世,自然知道朝廷之中存在党派之争,而她一来是崔家养女,二来以武官出仕,三来诸葛渊本就在帮她,早也不可能被清流划进阵营了。
上官星道:“徐尚书此差矣,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要是为了护我大燕国皇帝陛下治下的人民,多少钱都要花。”
徐尚书一派最是看不得女子不守女德,看着她不屑道:“牝鸡司晨!”
上官星笑道:“原来徐尚书是男人肚子里出来的,我倒今天才见这奇事。”
“你!”徐尚书一时气结。
他上次在船上是真的吓晕,不然皇帝也不会不动他,所以,他没亲眼所见,也就不觉得上官星上一次救过他。但是因为上官星的事他与诸葛渊持不同意见,而他被年轻人讥讽无从反驳一口郁气闷到现在是真的。他因为吓晕才没拼死护驾这事又不能解释,越解释越黑——你是有多没种呢才会吓晕;可要是没真晕,你就是一个置君王生死于不顾贪生怕死的大奸臣。
他就把这一切的症结归于“女祸”,没有这个女子惹出事来,他就不用承受那些不好听的名声。女子就该在家好好带小孩,三从四德,而不是在外头惹事,给男子添堵。
她救了他?对不起,他没见到。若触犯到利益,又有多少人能有人品?
“你一个女子,不思女德,整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上官星灿然一笑:“我女德方面确实不及令堂令爱,但是忠君爱国之心却比人强些。至少我若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是不会称劳苦,更不敢晕倒不省人事的。”
徐尚书被人直面刺到痛处,顿时改作满脸悲戚状,嚎道:“阴阳颠倒,牝鸡司晨,国之大祸呀!”
徐尚书扑通一声跪倒,老眼含泪道:“皇上,臣就算摘去头顶乌纱也要拼命上谏:阴阳乾坤颠倒实是国之大祸,望陛下不要为小人蛊惑视听,江山为念!”
又有几个臣子或嫉恨,或保守,或为利益,同时下跪。
崔礼年虽然对上官星也有点感,但他选的立足点不会为她出头;诸葛渊刚想上前为上官星说话,忽又想皇上要平衡朝堂,星姑娘大胜归来难勉气势风头过盛,有人拉一拉她后腿平衡她的气势也许对她反而是好事,于是终还是沉默。
上官星若是平时被一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长辈说几句也没啥,但他们偏是站在腐儒角度攻击她女子身份,偏又拿不出让她真正敬服的本事来,上官星个性本就恣意,这时不禁也不让步,上前道:
“何为阴阳乾坤颠倒?上古太极图,阴阳两仪各半,相持相平,天下太平,阴胜于阳,阳胜于阴,这个天地都会大乱,阴阳相平才是根本。无阴不成阳,无阳不成阴,无女不成男,无男不成女,就因为我们女子,你才为男子。你看不起女子,一再以各种不合理的态度对待,可曾想过终有一日,女子若都死了,男子该如何?且不论阴阳相平才能天下大定的根本规律,我今日站在朝堂之上也并非为了和男子争高下,只不过我是天地众生的一份子,是大燕国皇帝陛下的子民之一。天地君亲师,君有忧,子民若有计策和本事自然要为君解忧,这是最根本的为人之道,是忠义,忠义是为人根本又何来男女之分?难道,大燕国的子民,只有男子有义务要忠于陛下,而女子就不必忠于陛下吗?若是如此,男子皆是女子所生养,对陛下不需忠义的女子生养长大的男子会真的心怀忠义吗?若大燕国的子民全都不忠不义,大燕国危矣!若是徐尚书真觉女子不该站在朝堂之上,女子不需忠义,那么赶快回家将家中老母和妻子姬妾逐出家门,再娶回一男子爱之,设法与男子生出儿子来。不然,不忠不义的女子生养的你和不忠不义的女子为你生养的儿子,你全家全族就都不忠不义,你既不忠不义又有何颜面食君之禄,如何位列朝堂?”
上官星一番偷换概念,非a既b的论述一下子把人给绕进去,只听得百官目瞪口呆。
一些虽然反对女子进朝堂的却还在观望没出声的官员,却觉幸好没在此时与上官星呛声,不然还要背上不忠不义的帽子。
皇帝看向上官星的目光不禁深了起来,这女子,他以为只是武功高强,但是没想到还有不下于文昌候的机智和雄辩。小小年纪,不容小觑。皇帝对于能用的人,倒是没有腐儒一般抓着男女问题不放,在现世历史中,封建礼教深严的明朝末期,还有著明的女将军秦良玉。
徐尚书被气得差点断气,老脸涨得紫红,却一时反驳不得,于是又拿女子贞节说事。
上官星朗声笑道:“忠孝比之贞节更重要,我进高堂乃是为皇上尽忠,为光大上官家门楣,延续家族乃尽孝。至于贞节,你非我上官氏宗族族长、非我父、非我夫,你管那么多干嘛?徐尚书是否要管尽天下女子贞节,你要不要查一查七大世家女眷、百官家女眷,是否都贞节?若有那么个别你认为不贞节的,你是否伸手处理他们家族的事?再者,你凭什么判定女子是否贞节?你懂不懂怎么查?要不要我出钱请个老嬷嬷教你?”
上官星这番话带着女子的无赖,直欲把死要脸面的腐儒气七窍升天。当然,也只有上官星这无惧无怖无欲的女子才敢说。她从不指着所谓名声嫁个如意郎君,也从不怕有人要杀她。想杀她,也不知谁先死。
封建社会是讲究宗族的,就算女子不贞,严重些的时期,也是宗族内部处理,外人可以看不起一个家族的家风,不与之交往,却从来没有外人插手宗族内部事务的道理。而贞节之说,如今也没上升到国法的地步,大燕改嫁的女子还是很多的。
而有些不满徐尚书的官员却憋笑憋得很辛苦,徐尚书说又说不过人家,打就更别提了,他一个文人自然是嘴上功夫,嘴上功夫不能积毁销骨了上官星,只弄得自己进退不得。
皇帝忽道:“好了,上官爱卿,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是徐尚书也是因为本朝素无女子入朝堂的缘故才这么说。”
徐尚书到底是不甘心的,忽道:“既然上官姑娘说有计策和本事才要为陛下尽忠,那就让她想法子治理倭寇之患的根本呀!我等老臣为国为民一辈子,尽被一个未及笄的女娃娃指责不忠不义!崔尚书养得好呀!”
徐尚书现在是如疯狗乱咬人了,想起了上官星是崔礼年的养女,想着她这样胆大妄为就是崔礼年教出来的。
崔礼年为人谨慎,虽然上官星立功,但是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他是清何崔氏家主,如今也没有打算来沾上官星的功劳。他一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没想到还是躺枪了。
崔礼年十分为难,好在皇帝当和事佬,道:“徐爱卿,你是两朝老臣,匡扶社稷,朕心中明白。你就不要和一个女娃娃计较了。”
如此,才到了正题,皇帝问及除倭患之法,百官十之八/九把视线投向上官星。
上官星道:“臣赞成文昌候的提议,只不过,臣的思路与文昌候稍有不同。其实,徐尚书说得也有道理,臣之所以与他呛声,只不过是急于留在朝堂好为陛下献策。徐尚书不愿加重大燕国子民的赋税负担筹建训练水师,也是一心为社稷,臣方才对他不敬,愿先向他鞠躬道歉,再说臣的平倭之计。”
徐尚书一派吃了一惊,没想到刚才咄咄逼人的女将军居然服软。上官星却是想,他的年纪都可以当她爷爷了,她服个软也没有什么。但是,她提出的计策恐怕要受到他那一派的攻奸,缓和一下他们的绪,事也好做一些。
最重要的事,她的计策并没有损害他们集团的利益。
皇帝笑而允之,上官星果然道歉,徐尚书挣回了点可怜的面子,又有皇帝当和事佬,也担心再碰一鼻子灰下不来台,只能暂停明面上的风波。他们只想听上官星所谓的计策,他们也不是好忽悠的。
上官星奏道:“我的计策可总结为借尸还魂、围魏救赵、顺手牵羊、混水摸鱼。”
诸葛渊挑了挑眉,一双眼睛都亮了起来。
皇帝十分兴味,道:“三十六计,你一下子要用到四计吗?快快详细与朕说来。”
上官星道:“第一计为借尸还魂,其实此计是陛下教臣的。”
“朕教你的?”皇帝大奇。
上官星觉得她现在拍马屁是越拍越顺了,但为了减少阻力,只能给自己加点高大上的皮。
“陛下当初为全臣之信义,留下那二十几名江湖客的性命,如今他们皆归付朝庭,在臣麾下为陛下所用。黑衣楼出身的‘尸’虽不好,如今还的‘魂’却是不错,这次在高美国,他们武功高强不是普通士兵能及的,地小股部队游击战和对付扶又要国伊贺派忍者时都十分好用。臣想以这些人为根基扩兵,借他们的江湖人脉招揽江湖高手组建一支强大的特种兵营,为朝廷所用,对付化整为零的倭寇和忍者。”
皇帝一怔,道:“那围魏救赵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故事,真的快完了,约还有三章吧。至于到现在还不知男主,到最后就知道了。经过的世界越多,感戏会降低。不过,下一个故事倒是要经历感,穿的角色精神上有点问题……亲们要有心理准备,不喜欢的可以跳过等下一个故事。
有读者说我的文角色说话的太多有凑字数之嫌,但我誓我真无这样的想法。
可能是习惯吧,我从前爱看金庸,每本看过不下十遍。他的小说大部分就是角色说的话,在说的话中交代剧,而不是各种华丽词藻的描述。当然,我的文字跟大师是没法比的,但就是喜欢那种风格。我不太爱看各种内心纠结,或者从头到尾的文艺高端,当然,不爱看那类文章,我自己也不会那类风格,文笔也就有限了。好像是为我文笔不好狡辩似的,亲们就当我是卖萌吧。
本文参加了征文大赛,居然入围了!求票ing!
电脑端网页投票点击进入
手机投票点击进入
我的文在现组,文文马甲为《[快穿]书中游》,投票好像不要币,但需要月石,若亲们有月石就请帮个忙哦!
当然,比赛高手如云,我的文还有很多不足,若亲们看得顺眼、开心就投我一票。手机阅读的亲们,可能链接不能用,可以点击书名旁边的系统红字进入,万分感谢!
[快穿]书中游 第99章 恶毒妹妹难当二十九
上官星道:“这却是徐尚书给臣的启。”
“哦?愿闻其详。”皇帝虽早知她武功绝世,却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女子的气魄竟比他还要大,而且应对朝政,对纵横阳谋如此了然于胸。
上官星声音朗朗,沉稳解说:“文昌候所倭寇之患在于海是不错,组建一只强大的水师守护海域不能说错,但费时费财费力,在目前阶段得不尝失,也远水救不了近渴。而徐尚书所户部抽不出太多的军费正为国为民之所虑。所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保守处于花钱的消极防守境地,有失我天/朝/上国之国威。反不如以牙还牙主动进攻,以攻为守,令倭国自顾不暇,由此我大燕及高美国的倭患就能得到缓解。而这个进攻的方式,却不是水师,我们可以出小钱以我所筹建的部分特种兵化整为零出海反袭倭国水域。效仿倭寇,以战养战,顺手牵羊掠敌养己,进则为兵,退则为匪,节约军费。至于隔岸观火、混水摸鱼是之后的事……做还是不做却要看陛下的了。”
所有朝臣听她自信地异想天开,不禁都心中一屏,却也对她口中的隔岸观火、混水摸鱼有所期待。
皇帝也很感兴趣,奇道:“为何?”
上官星淡然一笑,道:“待我□□与倭国互相私掠,倭国讨不得好,反被我大燕的私掠,就急于补充自己,他们对高美、琉球、东齐等国的私掠就更加严重集中,东齐尚有国力,高美、琉球小国恐怕要向我大燕求救。然而,以我大燕百姓所纳之赋税养的大燕将士去救番国之民,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可行是为仁义,若再而三,岂非大燕百姓要供养番国之民?大燕之民岂不成了番民之民?天/朝上国之国体颜面何在?且陛下仁德,必不会为番民而加重大燕子民的赋税的,所以,宁死道友不死贫道,正好隔岸观火。至于事态的进一步,番国有难正是我大燕入主番国之时,相对于倭寇的残暴,大燕国的兵马入番是仁义之师。天时、地利、人和,大燕占其二,改番国为封地,封两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也是陛下的胸怀了。高美、琉球虽小,但是水产渔业丰富,燕军可进驻两地,与当地番军互编,若有高美、琉球为桥头堡,到时候再建水师,练水兵,若朝中无肘制,臣有把握二十年内可将倭国改姓燕。”
什么?满朝文武皆骇然!其时,朝堂还是保守中庸派居上风,大燕就是有战,也是防守思想,而这个女子胸中所图简直胆大妄为!
皇帝听了,面上不置可否,只说此事从长计议。晚上在宫中大宴,犒赏三军,暂且不提。
……
上官星次日下午才得以回到星微城与亲近的属下丫头们团聚,在她的住所,雪雯主持摆了宴席。
李元微一年在外头,今夜也不得不回李家,反而没呆在星微城,却是文昌侯诸葛渊到访,星微城好生招待了。
之后,上官星没有放弃她的打算,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数日之后上奏到了皇帝御案前。
皇帝细细看了上官星的“持久战,互相私掠”的规划,皇帝算了算,由所谓“商队”带动,基本用不了国库多少钱,就有心执行。上官星其实也参考了现世殖民主义,现世西方的殖民主义正是由海上私掠促进展的,至于“中国式(架空也算)”的实际,她有海棠的几十年古代经验这世又有见识过不少,所以她做的计划很有可行性。
皇帝倒也清楚,清流或腐儒其实实事是干不了什么的,于是就下了秘旨给上官星去做那件事。
上官星得了秘旨就放心地招揽一些江湖客,比如长春教的一些人,给换个马甲,光明正大的到了她的麾下。那江湖客和一些士兵混编训练三个月,又招了许多渔民出身的水手,带着这些人进行水上生活训练。
如此,步步推进,两年间还招揽了一些如漕运帮派之人。上官星通过李元微的商业利益上的相助,和这些人结成共同利益体,私下里壮大自己的人际网势力,在背后结下了庞在的共同利益集团,那是皇帝的铁卫不通商务,且上官星对他们的监视一清二楚,他们一时也弄不清楚的。
如此过了两年,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专业的私掠部队正是登上扶桑国土,半年内就干了几个漂亮仗,拢乱扶桑本土治安,屠杀浪人,抢掠扶桑沿海富户平民,这令扶桑国内人心惶惶。
上官星因为财气粗了,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完善的“绩效奖励”下,训练有素,且原本就是江湖水匪的私掠者在漫长的扶桑沿海展良好,蒸蒸日上。
五年后,与上官星设想不同,高美、琉球还未及改封地,东齐国皇太子登极,欲一统中原,兴兵与大燕交战,大燕“东军”被奇袭,一败涂地,震惊朝野。
在原著中也提到过东齐皇太子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皇帝因此要倚重世家,如崔家、李家、诸葛家之类的,又提到皇帝比较英明,清楚那些清流腐儒打仗护国门真不行,所以男女主成亲后,他们的家族也一直挺兴盛的,没有被皇帝打压削弱力量,他们岁月静好地过富贵日子。
后来就没细写了,但是上官星却遇上了这没有细写的况。
大燕皇帝命上官星为“征东大将军”,率十二万大军东征阻截齐国侵略军。
因为“东军”失利损十几万兵马,从而使大燕朝中形势生变,皇帝的治衡策略及及可危,因为崔家在东军覆没后事实上就等于掌握近七成大燕兵权了,皇帝在是实在是不敢重用崔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