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只是此峰突然变得禁阵严密,较清莱峰、雒石峰犹有过之。归无咎远远一望,此峰之中,隐约可见祥云笼罩,妙意蒸腾,似幽似现,若聚若散。天方地元的气象之中,暗藏一点含元生变的轨迹。

    归无咎不由暗暗惊讶,看来陆乘文是在做进阶元婴境界的准备。恐怕自己自孔雀一族回返,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元婴修士了。

    既然如此,也不便相扰。

    就在归无咎决意出行之际,忽地一道刺目金光追啸而至,瞬间便到目前。现出一个身影,是个衣衫朴素的中年修士,一身精湛修为,在离合境中也是出类拔萃。

    归无咎识得此人。这一位,乃是均平殿中的执掌,姓邯。归无咎得了各宗许多好物,承揽记功之责的,十回有三四人都是这一位过手。

    这人急急一礼,道:“均平殿中,两位上真有请。”

    邯执事先往清莱台去了一趟,但是却见阵门紧闭,还以为归无咎已经先行离开,自己晚到了一步。

    但是听黄采薇说,归无咎离开之前,要与荀申、陆乘文作一道别。这才追赶出来,所幸把归无咎给截住了。

    归无咎点了点头,道:“劳驾邯道友跑这一趟。归某随后便至。”

    均平殿建在开元界中最核心的位置,万镜池下的一片建筑群中,与归无咎等人的洞府相距甚近。不过半刻钟功夫,归无咎就赶到正殿之下。

    走到近前一望,二载经营下来,此殿之威望气象已经建立。正殿至雄浑整肃暂且不提,后殿却隐约可见,通连着陆续搬运过来的八座宝山。

    这八座宝山,正是诸宗奉献之奇珍的库藏。更是一道安定人心、砥砺后进的底蕴和保障。

    稍待通传,便即进入。

    若非事涉价值极高的宝物用度分配,八位轮值上真,通常并不在殿中。就算四位常值上真,也是两人坐镇,两人休息,以半年为期,轮转调配。

    此时迎接归无咎的,是江离宗姚纯上真,和荥元宗箜荷上真。

    箜荷上真能够列名管事的四大常值上真之一,自然不仅仅是因为本宗出了陆乘文的缘故。

    其人功行修为,在天玄境界的同道之中,同样堪称卓著;除此之外,性格更是随和近人,颇有凡尘气息,倒是和其余三位上真的神气面貌有所不同。

    不过箜荷上真自己,倒并不愿意与姚纯上真一同执事。

    因为姚纯上真身量之高,还要胜过男子。而箜荷上真,虽然面貌宛若二十八岁的青年,风度翩翩;但是身材可就不敢恭维了。身高不过六尺余,和姚纯上真低头不见抬头见,看着反差巨大。

    箜荷上真与归无咎一回生,二回熟。见过两面之后便以朋友相称,此刻更是极为热情的迎面招呼。

    略微礼数对答几句,箜荷上真也不卖关子。指着殿中正厅上摆放着的一物,道:“请道友过来,非为他事。临行之前,将此物一并取走。”

    归无咎抬首一看。

    却见案上摆放着一柄一尺长短的如意。此物看着甚是普通,也无什么宝光异象,甚至连色泽也不算太纯。莹白之中,夹杂着许多灰色、黑色的小点。

    姚纯上真笑言道:“此物极为贵重。不过可不是赠予道友的。他日返回开元界时,须得交还本殿。”

    归无咎讶然道:“不知此宝有何用处?”

    箜荷上真郑重言道:“无它,若是身处险地时,引动此符,便能将道友引回万镜池中。”

    归无咎吃了一惊,若是无论身处紫薇大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此物皆有效用。那么其神异之处,还要胜过九大上宗的大界正反图。

    但一经追问,才知此物的使用范围,果然是有限度的。

    这枚令符,乃是万镜池连通七十七家隐宗的“合界法阵”,方才创制出来。依托的根本,依旧是五大地脉之力。唯有身处北至琼石门,东起巨海宗,南至涌岩宗,西至东庵宗的广大地域之内,才有效用。

    但纵是如此,所覆盖的地域依旧极为广大,依旧是一道甚为了得的法门。

    归无咎将此物收藏之后,箜荷上真又言道:“请道友谨记二事。”

    “第一件事。若是此宝能够使用,那么它的相貌,便如同你现在所见的一般;若是出了七十七宗、五大地脉所属,此符便化作枯黄色,那就无法借用了。”

    “第二件事。道友既不可倚仗此宝,轻率行事;到了当用之事,也不可犹疑。道友毕竟是我隐宗兴复入世的关键人物。善能保全自身,不逞一时之勇,才是深谋远虑的抉择。”

    原来,此宝的根本道理,依旧是借用五大地脉之力。每动用一次,足足要抽取五大地脉百分之一的元气。

    这也意味着,引动此玉符一回,原先万寿之龄的“开元界”,寿命就要缩短一百年。使上百次,隐宗的根本之地,就要当场崩解。

    原本几位道尊是打算炼制四枚,归无咎、陆乘文、荀申一人一枚。万一出门远游,可保万无一失。

    只是因为种种缘故,第一次只炼得一枚。这样的话,若是归无咎等人若要孤身外出,这件护持之物,也只能轮流使用。

    归无咎将此物珍藏谢过。正要离去。姚纯上真忽地道:“且慢。不知道友身上,可有‘容器’携带?”

    归无咎讶然道:“什么容器?”

    姚纯上真口中,吐出极为简洁的一个字:“法。”

    归无咎想了一想,掌中蓦然浮现出一物,乃是一方大印。问道:“此物可堪用否?”

    姚纯上真将“云中正二”副印接过,运气机感应片刻,道:“此物甚好。其中本有二术,但以威能而论,却稍显逊色了。”

    语毕,姚纯上真心意一引,掌心之中蓦然出现一点茁壮火星,眨眼的功夫,就映入大印之中。

    箜荷上真一拊掌,也将此印接过。五指之间,似乎闪略过星屑碎落的虚影,一坠一收,旋即摄入玉印之内。

    姚纯上真郑重言道:“所封印之术,威能甚宏。足以抵挡天玄境随手一击。切记,只是‘随手一击’而已。天玄上真完成了‘夺气分疆’之后,取气于元气之泽的正式出手,是决计抵挡不住的。”

    归无咎接回玉印,再度正容谢过。

    ……

    一处壮丽宏伟已极的山谷之中,殿宇连绵,明光点点,望之无涯无际。但是那点点光华,却并不刺目。

    因为谷中所有的建筑,都是略带透明的明黄色,俨然纯金铸成。再明亮的光华陷入其中,也只是显出区分明暗的差别罢了,绝无黑夜明星的瞩目不群。

    更何况,这谷中已经有了一件至为瞩目之物。其余外物再使耀眼,在此物辉光之下,也只得等而下之了。

    这瞩目之物,乃是山谷的正上方、青天百里之上,几有整个山谷大小的一个虚影。

    一个孔雀开屏的虚影。

    縟丽不能伤其神韵,耀艳深华却又仪态万方;尊荣以极,睥睨天下。

    似乎下方的万千殿宇,都在这孔雀的羽翼之下,受起庇护。任是谁一抬首见到这孔雀虚影,便会发自内心的生出一种极为镇定安心的感觉,仿佛一切烦恼都不足畏惧。

    此时,山谷中有一座幽深殿宇孤独介立,周围百余丈,都是孤零零的青石空地。只是殿宇四周,里外三层,扈从林立,显然皆备森严。

    扈从之中领头的一人,身量高大,方面阔口。身着厚重金甲,手中横着一杆金鞭,气度慑人,仿佛门神一般。

    其实,这殿宇本身乃是橙黄色,若是与外间的建筑相较,决计当不起“幽深”二字的评语。但是混杂在万千明黄殿宇之中,却着实有些“重”了。

    就在此时,那殿内不断传来“叮叮当当”的脆响,似乎其中正有什么要紧事在办,抑且极为机密的样子。

    忽然,此殿正门不远处。有一个身着赤甲的青年,快步近前。他身量虽然魁伟,但是比之阵列扈从中领头的这位,依旧要逊色一些。

    只是此人高大之余不失俊秀,论面相仪容,那就要胜出一筹了。

    随着此人信步上前,殿宇周围的扈从甲士一阵张望犹疑,都是不敢阻拦。

    身着金甲扈从首领眉头一皱,道:“孔德。虽然你也领了本殿职司,但是今日这桩大事,职守之人中并没有你。你来做什么?”

    孔德毫不在意的一笑,随口道:“有几分好奇罢了。”

    金甲首领脸色一变,连忙做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大声道:“这重大机密,可是族规……”

    孔德摆摆手,从容道:“孔昼贤弟勿疑,我孔德可不是贪心之人。二殿、三殿的卜算,就是你主动告诉我,我孔德也不听半个字。孔昼贤弟只需帮我看看,元婴境中,最后的赢家是‘执止符’,还是‘执争符’便可。想来这也无伤大雅。”

    金甲首领孔昼闻言踌躇一阵,终于道:“你在这里等着。”

    说完一个转身,进入殿内。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误得错偶卜方圆
    金甲头领越过殿中隔间,进入内室。

    和殿宇外观耀艳雍容的深黄色不同,这间室内都是呈现朴素的酱色,门窗梁柱、桌椅座席都是木制,目光上下一扫,浑然一体,分外令人舒适。

    此时这间甚是宽阔的内殿,被隔断成左右两列、每列六隔的十二个半封闭空间。每一个隔间约莫有常人所住的卧室大小。

    隔断板墙的高度,约莫及到那金甲头领的胸口。因此每一个断间内的景象,都被他一览无余。

    每一个断间之内,都盘膝坐着一人。

    这十二人,看面相都甚是年轻,多是风度不凡。每一人的气息忽强忽弱,似乎修为悬殊,又似乎是在运转特殊的功法,难以分辨明确。每人都是身着一件纯黑大褂,大约是孔雀一族中执行某种仪式的常服。

    每一个黑衣人的面前,都有一枚碗口大小的铜钱,明光锃亮。但是和寻常的圆形方孔的铜钱不同,这“大钱”上不是一孔,而是一方一圆两孔,分列圆心一左一右。那孔径大小,约莫是整个铜钱四分之一的样子。

    此时,殿宇之内,这十二枚双孔铜钱就这样飘浮在空中,缓缓转动起来,速度愈来愈快。直到铜钱之中两孔俱不可见,只隐隐约约留下一圈光晕,似乎是一枚色分三层的飞轮,唯有中间一层颜色暗淡一些。

    而这十二个黑衣人,俱是手执一根细细的银签,在面前横放的一根手指粗细的金锏上不住地击打,节奏音韵也在不断变化。

    “孟冬田猎”作为孔雀一族二百七十六年一度的盛会,获利最大的不仅仅是会上夺魁抑或排名前列的人物。其深远影响,浸润渗透到族中的每一个环节。

    譬如眼前这一幕,便是田猎开始之前的“九卜会”。

    前知演算,推验预言,乃是神通之中的大宗。自有道术兴起以来,就在三千流脉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人修道门,还是妖族旁门,俱有这一脉的传承。

    孔雀一族的圣祖,除了降世尚飨,满足孟冬会四魁首的条件之外,对于本族命运,福祸兴衰,极少有有什么多余的指引留下。每隔二百七十六年,会中夺魁的,又注定是当时之俊彦。

    因而这将近三百年一度的聚会,倒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标本”示范,用以给演算一脉的弟子展露身手。卜算者依照修为精粗有别,分为九种。

    据说最繁复的一种,能够将本届孟冬魁首的姓名、出身来历、面容特征全部卜算出来。但这只是传说而已,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中式一零半爪,也就堪称出色了。

    至于描摹全貌的壮举,百万年来的历史中也不过出现过有限的数次罢了。

    至于面前这十二人所进行的,乃是“九卜会”中最为容易的一场,也是第一卜——号称“二分卜”的便是。目前所卜的结果,是元婴境界修士的田猎结果。

    这一道名为‘二分卜’的卜算,只是为了算明本次夺魁之人的与会方式,是禁绝争斗、纯靠自己收割野怪的“止符”修者,还是奉行可以互相掠夺收获的“争符”修者。

    因为结果不求精确,哪怕是纯蒙,也有二分之一的几率能够命中。

    就在此时,这十二个卜算者,每一个人面前的大号铜钱,都在处于飞速的旋转之中。伴随着每人敲击金锏的声音,虽然繁复绵密,但是也并不觉得嘈杂刺耳。

    终于,其中一人忽地一抬头。这人似乎从沉浸在音韵之中的奇妙状态中猛然苏醒过来,双目圆睁,面颊之上隐约可见突起的青筋皱纹,一身气机也突然绽放,展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精神气象。

    身材魁梧的金甲头领一个恍惚,似乎也被此人的精神面貌所感染。

    这人旋即站了起来,将手中银签高高举起,双手持住。随后猛然向下一扎!

    他这一下子扎下去,面前原本快速转动的大号铜钱,“叮”的一声响,随着一阵乱颤,兜兜晃晃一阵。旋即扑通一声落了下来。

    金甲魁首上前一看,原来这银签恰好扎在那圆形的孔洞之中。

    圆形,意味着与世无争,象征执“止符”者。方形,意味着棱角分明,象征者执“争符”者。

    第一个人的卜算结果已经出来了。本次元婴境界的头名,乃是一位行自力更生之道、亲自斩杀怨灵的“止符”修士。

    此人完成之后,其余诸人也不甘落后。相继完成了卜算。结果都是一致的:无一例外,银签纷纷扎入方孔之中。

    金甲魁首将一切都映入眼帘,眸中既有提前揭晓谜底的欢悦,又有一丝微不可察的失望:看来这一届的“孟冬田猎”,又是一个“常年”了。

    在这卜算之道中,另外藏着一道玄机。

    至于那些力求卜算出魁首姓名面容的高深法门暂且不提。那些卜者虽然修为更精,但是准确率实在堪忧,也不可以倚为常法。

    倒是如“二分卜”这样的简易卜算,实际上却另有重要的意义,堪称孔雀一族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双向考验”。

    由于“二分卜”实在过于粗略、容易,而十二位有资格卜算“孟冬田猎”的卜算者,都是孔雀一族中在运数神通一道功行极精的佼佼者。所以最为常见的占卜情况,那就是十二位卜算之人,都能得到同一个结果,抑且这结果被最终验证正确。

    这种结果,十次“孟冬田猎”之会中几乎占得九次半。有一专属名目,号称“循一”。

    出现“循一”之象的年份,又称为“常年”。

    但是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存在。

    历古相传,有一些“孟动会”的年月,十二位卜算者的结果,会出现分歧。或许有五六人卜算得圆,另有六七人卜算得方,莫衷一是。
1...214215216217218...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