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就算是贵重如余玄宗、星月门宗主如韩安世、舒永延等元婴四重者,役使元婴一重修士为护卫之流,也是绝不可能的。
此时湖面上光华洒落,点点璀璨。奚轻衡道:“这事说起来是妾身欠了归道友一个大人情。去年那一趟,是妾身百年职司的最后一行。如果出了纰漏,功职便算不得圆满。眼下万殊阁护卫头领之职是决计无法接任的。”
能够修炼道元婴境界的,心境都是练达无痕之辈。就算这秦上师如何了得,如果不能为奚轻衡带来切实利益,任你高名大才,要让她俯首归心也是决计不能的。归无咎推测最大的可能性,当是这位上师能够在闲暇之余,能给与身边人受用不尽的指点。
归无咎现在的兴趣是愈来愈足,几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一番,这“秦上师”是何等人。
一行人很快穿越了湖面,来到宫观近处。
奚轻衡道:“平日秦上师为金丹散修推敲功法,为求一个方便,都是移驾于前院。今日归道友来访,为示郑重,故而在自家初心堂静室等候。归道友自去便可,妾身止步于此。”
归无咎微一点头,随着前面那黄毛丫头,转身进入大殿正门。
又穿过几道偏殿,沿着一处复廊走了半刻钟的功夫。一汪小小池塘旁边,锦石缠道,沉香色的木门大开,散发着安神定魄的馨香。大门匾额之上书有“初心堂”三字,笔力貌似工稳,细看却又有无穷秀雅绵长在其中流淌。
归无咎在门口静立片刻,方才进入。
移步换景,室内博古架上十多个瓶瓶罐罐,两方藤椅,一座古琴,但是并无一个人影。右侧一道门帘,垂珠飘洒,隐约可见一个单薄的人影。
小丫头快步走进,脆声道:“上师,客人到了。”
一个明媚清丽的声音传来:“这位客人非比寻常。打开门帘,请尊客到内室说话。”竟然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小丫头应了一声。随着帘子打开,归无咎一抬头,双眸中射出奇光。
二三尺长短、随意抛洒的青丝;淡淡的眉;苍白中透出些微血色的面容;似乎深藏了无穷故事、却无比安定的双眸……一一映入归无咎的眼帘。
她的姿容很美,但算不上绝色。和最标致的美人脸蛋相比,她嘴唇略薄,鼻梁略挺,犹如红袖藏刀,稍稍破坏了那份圆润自如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她这张脸配上一身无文素袍,气质上不似闺中女子,倒更像是一位落拓不羁的书生----执刀而行的书生。
这人静静坐在一张宽背玉屏的青藤椅上,神态说不出是疲倦还是安闲。面前一方草席,一只青瓷茶壶。一只半尺高的小凳。她两只黑底白筒的长靴歪歪斜斜的丢在一边,赤着光洁双足,搁置在那青黄色的小凳上。
她见归无咎进来,也不起身,指了指对面空着的青藤座椅,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请坐。”
归无咎一拱手,洒然落座。双目注视着这位年轻女子,锐利而直接,似乎有些不太礼貌。而这女子似乎不以为忤,她双眸并不避归无咎的眼神,眉眼中似乎流露出无限沧桑,和她年轻的外表构建成鲜明的反差。
自离开越衡宗后种种见闻,下界人事。出乎归无咎意料
第六十章 半场千秋梦 三顾一相逢(下)
好在现实中念头旋生旋灭,这一切都并未发生。
归无咎道:“秦道友这一番见解,无愧上师之名。但在下依旧不知,道友所言有求于我,从何说起。”
秦梦霖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无它,愿求归道友所修功法一观。”
有了先前的铺垫,这个要求实际上在归无咎预料之中。
归无咎问道:“秦道友何以断定,在下的功法能够对余玄宗有足够的帮助呢”
秦梦霖双眸凝视着归无咎,诚挚的道:“即便是余玄宗最优异的灵形弟子,一试醇节鼓也当有鸣翠之声。归道友击鼓无声,那是功行纯粹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前日是秦某疏忽了,未曾闻得鼓声,以致归道友白跑了一趟。”
归无咎恍然点头。原来到底是醇节鼓的奥妙。只是此鼓当时未曾灵验,自己便忽略过去。其实此鼓声音高低,暗合功法纯粹与否;音色不同,又相关于功法五行生克之性,这却不足为外人道。
秦梦霖又喝了一口茶,语调不徐不疾:“我余玄宗观看散修辈的功法,任谁也说不出什么。一来此事纯属自愿,二来若说一等宗门觊觎散修传承,传出去也荒唐得很,并不足征信。但归道友却不相同。且不说道友是大有身份之人;单看道友所修功法之高明,就远在余玄宗真传之上。如果此事处理的不妥当,成了余玄宗仗势欺人,那便反而不美了。”
归无咎此时完全适应了秦梦霖直来直去的交流方式。当即笑道:“过程能否让人信服,在于贵派的诚意,其实与商贾之事无异。与我而言,只有可、否二字而已。”
秦梦霖点头道:“归道友所修功法高明,想必自然有内外法、系物法等上乘锁钥保守传承不失。如果归道友对法不外传有足够的信心,在下便冒昧相请功法全文一观。若如此,在下可以为归道友应下三件事。如果归道友有所疑虑,亦可出示功法残篇,三成、五成甚至只言片语均可。只要对秦某有所裨益,同样可以应下道友一件事。这是我的承诺,若我不在,亦等同于余玄宗的承诺。事后自然会有元婴真人和归道友商议此事。”
归无咎沉思良久,开口道:“秦道友行事幽雅高洁,见识超凡拔俗。从本心而论,在下不愿拒绝。不过在下心中还有一个疑虑。如果能够解开这疑虑,在下便将所修功法《太真化形图》交于秦道友一观。”
归无咎此言一出,这清幽斗室之中,犹如明光暗淡,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尽管归无咎并未明言,但他所谓的“疑虑”为何,双方心知肚明。
秦梦霖叹了口气,目光似乎有些迷离:“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秘密。余玄宗内,我身边的人都是知晓的。只是说来话长。如果归道友有兴趣听,在下自然坦然相告。”
那黄裙小丫头唐幽幽原本侍立在秦梦霖身后,极为规矩,宛如泥塑木雕一般。这时脸上却浮现出似是不忍、伤感的神色,然后恶狠狠的瞪了归无咎一眼,开口道:“秦姐姐……”
秦梦霖伸手阻住她话头。叹息道:“一点陈年往事算得了什么。既然能记得起,说得出,自然就放得下。你先出去吧。”
唐幽幽略一犹豫,还是依言退下。
秦梦霖露出一个说不出是温暖还是冰冷的笑,娓娓道来:“其实我入余玄宗也不过十余年,并非根深蒂固的门中修士。我狼壁山秦氏家族,是容州以北的一处修道世家。论规模人物,大致和三等宗门相埒。说来我与归道友也算有些缘分。因我狼壁山秦氏,也是以器道传家。只不过艺业和器道真人相比,那却不足道了。”
“二十四年前,我出生的那一日。据说红霞漫天,地气腾涌,空灵天乐弥漫远近。整个狼壁山四十八峰,犹如一块炉火上锻打的大红烙铁,分外刺目。我出生之后,四十八峰上灵气踊跃,草木滋荣,无比茂盛。”
单听秦梦霖所述的内容,几乎让人怀疑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因为如此异象,一品之资临凡也不过如此了。对于九大上宗之外的苍茫世界来说,可谓不可触及的神话。当然,他们也未必有这等见识。
但秦梦霖面容平淡,不但没有半分骄矜自豪,甚至觉察不出一点缅怀留恋。好似只是在讲一个完全和她不相干的其他人的故事。
“秦氏祖传的测试天资灵根高低的法器,最多能够测试到第三品。据说外形像是一件琥珀所制的水囊。而我刚一接触到这法器,不过三四个呼吸。这法器就应声破碎了。”
“理所当然的,我成了承载族门全部希望的种子。一直到十岁的这十年,一家三等宗门,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待遇,尽在此处了。我那时懵懵懂懂,自然便认为我生来就是天上的明星与众不同,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直到十岁。我终于到了修炼的年纪。但只是最简单的淬凡四关的第一步,我便遇到了阻碍。不知经历了多少明医丹师诊断,俱都素手无策。族中压力越来越大,终于惊慌了起来。原本按照族中计划,在我成长起来之前,我的存在都是一个绝对的秘密。可是这种意外之后,谁又能坐得住呢当即寻到一家还算攀得上交情的二等宗门。请求门中一位见闻广博的元婴真人诊断病症。”
“当我将一块足以测定二品灵根资质的玉晶轻易化为粉末时。那位元婴真人的表情,直至今日我似乎宛然可见。震撼,惋惜,茫然,甚至还有庆幸和欢喜。随即他说出了令在场族人墮入冰窑的答案:十二大天残地缺相之一的内外通感之相。我理解他的欢喜,并不是幸灾乐祸。亲眼见到了一生都不可能见到的稀奇事物,都会有这种与有荣焉的欢喜。”
“十二大天残地缺相中,有九种都是有法可救的。就算再难,超出了狼壁山秦氏的能力范围,大不了将我转让给更高等阶的门派,想必也能获得不菲的利益。但内外通感之相,恰好是那神仙难救的三种。也就是说,我转眼间变成了没有丝毫价值的人。”
归无咎默然无言。内外通感之相,说的是修道者由于对气机的敏锐达到了极致,所以无法区分天地元气和气脉之间气息流转的区别。因而整个吸收天地精华以为己用的修炼过程,完全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外通感之相是比一品之资更高的资质,但是超过了极限,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泰极生否,化神奇为腐朽。
“接下来的事情是可以预料的。不过相比于凡俗间国破家亡之恨,前朝帝王沦为阶下囚,王公贵女沦为娼妓的故事,一点点人情冷暖,倒也算不了什么。即便粗茶淡饭,总也衣食无忧。就这样过了五六年寡淡如水的日子。家里做主,意欲两年之后,将我许配给一位得力的管事为妻。”
“论血脉,我是秦氏嫡出,那管事原本姓李,因追随秦氏日久,改了姓氏,算是秦氏的世家心腹奴仆。但另一重身份,他是灵形境的修行者,而我只是一介凡民。两相抵过,正好将我充作拉拢外姓的手段。我当时心灰意冷,已经做好了逆来顺受的打算。可是就在那段时间,却出了一件奇事。”
“一日在梦中,我梦到自己开始修炼。经历了一个长久的夜晚,我一口气修炼到真气九重。醒来神志清醒之后,转瞬即逝的喜悦之后,体验到小腹空空,没有一丝气感,只能再次面对现实。但是遍历真气九重的那份经验,却并未忘记。”
“这当然是由于我事先早已浸淫秦氏低阶功法已久的缘故。但未修炼时,那些功法还觉不出什么奥妙;一旦自己亲身修炼之后,却觉得这家传功法处处错漏。当下按捺不住,笔之于书。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重新修正了秦氏家传的真气境功法。”
“我当时明面上虽是秦氏嫡出的子孙,但是在修道人的序列中,却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想要将这功法传递出去,也有几分为难。倒是那李管事,虽然屡遭冷遇,但依旧三天两头来献殷勤。我便对他道,能将这一册功法上陈秦氏当家人物,我就嫁给他。”
“以他当时的能量,果然轻易做到了。族中几位金丹修士研究了这功法后,惊奇之余大为叹服,称道一等宗门的功法也不过如此了。我的地位也大有改观。毕竟,真气境的根基扎的牢靠,以后灵形、金丹境进阶的几率足以提高一两成。这对秦氏也算是不小的贡献。”
“然而我的这桩本事不知何故走漏了消息。三月之后,一家二等
第六十一章 李代桃僵 鱼龙混杂
百子图依旧是前日的百子图,但是其中建筑格式已然大改。倘若有人在图中昏睡了两日后醒来,此时不免疑神疑鬼,不知身在何处。
每一幅百子图中陈列宝物的百座玉台、以及相对应的玉瓶均已消失不见。最中间的四图连成一片,为十八道金玉拱栏遮掩。金玉交错的立柱,隐隐可见阵法勾连的痕迹。围出来的方方正正的大块空地中,起了一座三层八角高台。台正中有一三尺有余的中空圆柱形柜案,到似乎是五六人合抱的老树削成。高台两侧,各有一质朴的长案,分列四张藤椅。
围绕中心四图的十二幅图,被改造成内里半通、外观却檐瓦交错的封闭包间。这包间可不是前日那屏风相隔的简易包间可比,轩槛蔓延,宝石镂窗,草木缭绕吐荣,纠缠在墙身立柱之上。华丽如此,还只是每一座包间相隔的外墙而已。每一座包间内面积之大,不下于一套五进的院落。
最外围的八十四幅百子图,那就俱是清一色的简易包间模式了。说是简易,依旧比前日的隔间大了两三倍。每一座包间之内,均有四张座席,一方香炉,一件奇形异状的法器,以及酒水茶盏诸物。
这一番改造,显然是为了今日的“品珍会”正会准备的。
用兵之法讲究有奇有正。如果说“品珍会”的前会“掣签会”、后会“博识会”,乃至正会附加的第二场的“莫言会”均属奇兵,那么今日“品珍会”的正会主场,那就是毫无疑问的堂堂正正之师了。
如掣签会这等构思,可谓极具特色,为中曲岛之市和品珍会招徕人气立下汗马功劳。但若是叫好不叫座也是无用的,最终要兑现利益的大头,还是要着落在品珍会的正会上。品珍会正会和各处交易会形式相同,都是价高者得的竞拍模式。这是理所当然的利益最大化的办法。
这种模式生命力万古不绝,那是自有其理,没有改弦易辙的必要。
归无咎今日来的极早,在百子图中晃悠了一圈,发现还没有几个人影。略一思忖,跳出圈外,立在一个距离会场五六里外的距离暗暗观察陆续来此的修士。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人影渐密,蜂拥而入。
归无咎心中微微一笑,人的气质风采,果然是难以轻易掩盖的。
每年品珍会前一月,四处破浪锥发舟港都是双舟齐发。多载一批专程为品珍会前来的各处修士。其中外州大派的元婴真人也不在少数。抵达之日,正是品珍会正会的前一日----也就是昨日。品珍会能够得享四州一海第一交易会的盛名,果然并非虚至。
眼前这些陆陆续续进入百子图中的修士,哪些是手持重金、千里迢迢赶赴此地的有身份、有所求者;哪些是炼化杂玉的散修前来看个热闹。观其衣着神态,气质风采,一眼就能判断个不离十。
这时一人调转遁光,朝着归无咎的方向疾驰而来。他气息外放,清楚明白是一位金丹一重境修士。
归无咎仔细辨认,确信自己并不认识此人。不过此处距离百子图不过十余里的距离,也不担心什么人有不轨之心。但归无咎还是拿出一以贯之的小心谨慎态度,振作精神,袖中符箓升起,静候此人说明来意。
唯有实力才是最可靠的,寄望于想当然,可是独行之大忌。
这人三四个呼吸功夫就来到归无咎面前。他尖嘴猴腮,一袭再寻常不过的麻布麻鞋,头上扎一根寸许宽的青带,不伦不类。拱了拱手,挤出三四分笑容,竟现出几分谄媚之意,拱手道:“贵客有礼了。中曲岛上灵形修士,可都是非同小可的人物。不过阁下可稍微来迟了些。再晚上半个时辰,余玄宗、玉京门等派的人便要至了。”
荒海中的金丹散修,身份和名门大派弟子固然不能比。但论心性多半也是狠辣老练的人物,就算是被归无咎杀死的火云道人等二人,也不例外。而眼前这人却气质迥异,一副市侩模样。归无咎皱眉道:“有什么说法”
这尖脸修士连忙道:“还是老规矩,一百取一。”说完抬头瞥了归无咎一眼。这一简单的动作,但归无咎却很是敏感。这明显把自己置身于灵形修士之下了,滑稽得很。
归无咎眉头一皱,并不答话。
这人却以为是归无咎嫌弃他相貌猥琐,办事并不牢靠。咳了两声,催促道:“时候不早了,快些交割吧。你们手中必定是有摄拿修士气机的宝物的,除非我活的不耐烦了,否则还怕我跑了不成”
停顿了一会,又道:“再说我们“第七行”做这等买卖已有数十载,还没有一件卷走客人财物逃跑的先例,总也算积累了一些信誉的。拍卖何物,最高价位追到多少,事后在何处交割,都请交代明白。还有就是将精玉交给在下。”
归无咎这才想起一桩异闻,明白过来原委。想必是自己所站立之处,有些误会。袖中随手掏出一盒五行精玉丢给那猥琐修士:“你找错人了。看在你巴巴的跑过来的份上,给你一盒五行精玉
猜你喜欢